“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滕镇洪[1](1999)在《“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蔡二雨[2](2018)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无处不在,覆盖了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全过程以及人、财、物的各个方面。本文将“资源”认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大命题,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境遇入手,本着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和比较研究理念,针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管理并在企业发展中发展、完善自己的问题,以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资源”、“可能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做了新的界定,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设重大机遇做了新的探讨,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大宣传理念、强化大资源意识、依托大管理构架、构建大政工格局、探索大教育路径的深入思考,解析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三个维度,即“现实资源”、“可能资源”、“互为资源”维度,研究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文化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潜在的、可能的、未来的新资源所具有的新价值,即企业管理的载体价值、企业文化的文化价值、文化管理的综合价值,并将融合-综合确认为“现实资源”、“可能资源”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共同价值,将其价值概括为总体价值即信念和信仰价值、生产及产出价值即精神生产及其消费价值,论证了“可能资源”能够变为“现实资源”并使“现实资源”更为有效。通过揭示“交往理性”及其思想文化交往的理论自觉、取径自觉,论证了“现实资源”与“可能资源”的互识、互证、互动、互补和共生、共存、共荣,确认了“思想文化交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设的主线,即,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确认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主体”之间思想文化交往的实践活动过程,亦即国企人在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是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和工作生活中进行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通过交往的交互作用,促使“双主体”不断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的新维度,即“融合-综合”的维度,旨在造就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力量;共同境遇下的维度,旨在为着“保发展”而考虑“转方式”、“调结构”,转变“单打独斗”方式和说教灌输方式,调整资源结构特别是“可能资源”结构,将工作对象定位于企业管理现象和管理活动的维度;内在逻辑上的维度,旨在强化互为背景、互为资源、共同愿景、共同意志、共享价值观基础上共同的国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恪守坚持国企改革、建设、发展的维度;理念创新对应的维度,旨在进一步创新融合的维度。本文主张将国企的特定资源、独特资源注入思想政治工作,也特别参照作为“可能资源”的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文化管理,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也许是痛苦的但却是重大的战略转型。为此论证了“现实资源”与“可能资源”的统一,主张“完全主体”的全面资源观。完全主体,一是指国企人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主体,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意义上的主体;二是指作为客体的“可能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转化而成的主体性;三是指这两个意义上的主体,都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唤醒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问题意识,启发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回应问题的勇气,紧扣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确立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思维,形成开发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发展资源、保障资源、优化资源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关注国企广泛存在的、影响深刻的、支撑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能资源,强化国企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价值、意义的关注,加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在资源重构的基础上,把握创新发展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新趋势、大走向。

张庆滨[3](2004)在《论入世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文中提出加入WTO后,对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从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阐述企业文化的构成、特点,较为全面的剖析了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文章全面分析了入世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要求,并提出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文化重构的思考,并深入剖析了国内知名大企业在入世后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典型案例。最后,笔者认为,面对入世,中国企业必须采取六大应对措施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全方位全过程地输入文化活动,中国企业才能在重塑企业文化战略的指导下,迎战WTO。

杨洁[4](2004)在《企业并购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企业并购规模和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球的并购活动处于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与世界范围的企业并购浪潮同步,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也日益频繁,许多大企业的并购行为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然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并购并不是简单的企业合并、联合或拆分,而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以资本连接为纽带,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并购与并购后整合,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运作过程。国内外每年都有大量的并购案例发生,但成功率却不高,与企业并购的战略期望相比,很多企业并购后没有或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要求。探究并购失败或付出高昂代价的根本原因,就是并购后的整合不力,使得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在战略、组织、管理、人员和文化等方面的匹配性出了问题。本文就是针对现实中企业并购后在要素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并购后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而展开的研究。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有益成分,将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形式、特征、动因和发展历程;通过对企业并购成败原因的探析,阐述了并购整合对企业并购成败的重要影响,得出了并购的价值源于后期整合的结论;提出了并购整合的内涵、系统架构和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对并购整合的六个支点——战略整合、组织与管理整合、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财务资产整合和能力整合的理论演变、整合原则、运做方式和策略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对中国企业<WP=328>的并购整合环境和应关注的要点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八章和附录。第一章,企业并购概述与理论溯源。在界定企业并购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并购的本质和形式。对企业并购整合活动进行了理论剖析,首先以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交易费用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并购整合的理论解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率论、市场势力理论、代理理论、企业发展理论和价值低估理论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隐藏在大量并购活动后面的真正动机。分析了国外企业并购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特别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五次“战略并购”浪潮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以此引伸出后面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企业并购后整合探究。从国内外企业并购成败的分析出发,探析了并购失败的原因,提出了企业并购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并购后的整合效果是决定并购成败关键的观点。以大量的实例阐明了并购整合的功能和成功进行并购整合应遵循的原则;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基于企业核心能力提高的并购后整合的系统层次框架,包括战略性资产层次整合、要素层次整合和职能活动层次整合体系。在综合考虑战略依赖性和组织独立性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吸收式、共生式、保护式和控制式整合模式,并购后的企业可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为使并购后整合成功运做,以实证方法总结出整合操作中应注意的四个因素,即整合应贯穿并购全过程、确定专人和专门机构来实施整合、快速进行组织和人员整合和把握适宜的整合边界。第三章,企业并购的战略整合。战略是企业经营行为的纲领。为此本章从战略内涵及战略与环境的协调分析入手,提出了战略整合是其它各项整合基础的观点。并从战略整合的准备、战略调整与定位、在目标企业推行新战略三个方面阐述了战略整合的运作方式。建立了目标企业选择模型和价值评价方法。同时,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载体——产品结构的整合提出了可操作的方式。 <WP=329>第四章,企业并购的组织与管理整合。企业战略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来保证实施。本章分析了组织整合在战略变化、环境变化和规模及成长阶段变化条件下的必然性,阐述了并购中组织整合的战略意义以及整合中应遵循的原则。为使并购后的企业成为一个高效率运营的组织体,提出了组织整合的实现方式:即确立适应新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要素;建立新组织高效率运行的纵向和横向控制系统;对各组织单元进行授权;确定有效的集权和分权关系。同时,本章对并购后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原则和具体方式作了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管理制度的兼容和移植实现管理协同效应的途径。第五章,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本章从企业文化的一般理论阐释入手,分析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及构成要素。通过对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积极性和消极性、渐进性和反向性等双重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各种文化差异可能产生文化风险,进而导致企业经营理念和方式、价值观念、利益分配、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冲突。以大量实例论证了文化整合对并购成败及效率的重要影响。为探讨文化整合的实际操作,阐述了在并购后企业进行文化整合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初始阶段、撞击阶段、融合阶段和创新阶段的具体整合策略和和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归纳出了可供企业选择的四种文化整合模式:促进式、融合式、注入式和保留式,并对如何选择文化整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企业并?

许彦华[5](2013)在《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干扰了市场秩序,也给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以食品企业的诚信问题令人堪忧。本文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以静态分析和概念研究为主的局限,尝试将生命科学中的“基因”概念引入企业诚信文化研究中,运用文献、类比及实证等分析方法,将企业视为生命体,探索和揭示其诚信文化基因的生成渊源、衍变过程和变异选择,在深入分析当代中国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与病变的现状及根源的基础上,系统论证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及失信的危害,最后提出培育与重塑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策略与方案,以期发展和完善目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诚信文化建设。文化是一种在社会领域具有基因色彩的遗传因子。文化基因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具有多维传承性、变异性和无形性等基本属性的文化表征与传承单位。位于企业惯习深层结构之中的诚信文化基因是决定企业生命体生成的根本内在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命体的基本性状及寿命,其同样具有多维传承性和变异性。我国现代许多企业重视诚信建设,使企业的诚信文化基因保持着健康状态,如海尔集团和联想集团等,但也有一些企业违背诚信,使得诚信文化基因出现了严重的病态,如地沟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就说明我国当代企业的诚信文化基因出现了弱化、矮化和癌化等病症。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包括基因传承复制和进化变异两种形式。价值观的认同决定着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复制与传承,而传承中企业培训、连锁、加盟等内部变异或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企业伦理价值观的进化。从长寿企业北京同仁堂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长寿原因的考证中,可知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复制传承和正向变异的内容和路径。企业诚信文化基因退化即指基因病变,这主要包括基因结构缺陷化、基因绌养化以及基因病态化三种表现。究其病变根源,主要有三:其一,文化冲击与冲突致使社会道德危机;其二,企业单纯利益最大化观念致使价值观扭曲;其三,制度缺失致使规范不力。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不仅仅危害企业自身生存,还危及他人安全,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破坏社会良好秩序,并有损国家形象和声誉。为此,我们急需培育和重塑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这需要从资源攫取、制度建构和路径选择三方面着手,具体包括:第一,传承中华儒家思想之精华,汲取晋商的商业诚信文化精髓和徽商的诚信文化营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借鉴西方文化和契约制度及法治机制;第二,健全企业外部诚信相关立法和企业内部诚信激励机制,这包括建立政府诚信制度,用公权来示范企业诚信建设,建立社会各相关机构诚信制度,用环境氛围来约束企业诚信建设,以及建立企业失信惩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企业诚信管理监控机制和公开民主决策机制;第三,要完善企业诚信思想建设,通过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共信圈”,在企业员工中营造自律自制的诚信文化氛围,以及完善诚信文化沟通的工作渠道,来积极塑造企业内部的诚信价值观。这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优势,营造诚信文化基因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和道德氛围,以从根本上修复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因子,使其健康、繁荣地传承下去。

唐登芸[6](2018)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内涵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影响深远的重大判断,这些影响是全局性的、历史性的,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一段时期内方方面面的工作。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建设网络强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遵循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出发,系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这一重大时代理论和网络实践课题。当前全社会正以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系列部署将中国这样一个网络大国建设为网络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之中,意味着网络建设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崭新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回应新时代的新使命和新要求。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遇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两者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点上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生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们网络化生存和发展的崭新形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较短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我国网络社会的发展步伐相适应,党中央在不同时期及时作出顶层设计,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同时国内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推动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的力度不断加大,治理体系日益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健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思考自身活动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也面临着范式转向的困境,需要在宏观和微观理论的互动和交融中发现新的研究生长点,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推进“精细化”与宏观性相结合的研究取向,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学科化的各个基本范畴。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导向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新时代网民中的接受度、认同度的问题,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如何系统地科学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实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都必须回应的课题,是一个常论常需、常思常新的话题。本研究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置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之中,纳入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阶段的时空下,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有效性所面临的种种冲击,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应当如何依托于新媒体新技术的深度发展而不断优化的创新之道。本文研究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内化何以重要”→“内化什么”→“当下内化得怎么样”→“如何优化内化”的逻辑结构展开,共分四个部分对研究主题及其相关话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背景、缘由和价值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和西方思想史中与内化问题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为思想资源,搭建研究框架,界定核心概念,辨析相关范畴,奠定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围绕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关系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的研究,一个从静态的视角,一个从动态的视角,对内化的结构逻辑进行了层层展开,是对网络思政内化的系统性、结构性的进一步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载体的研究,从内容本身、内容形式和内容载体三个维度,对内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在本质、发展动力的进一步探究。第三部分(第六章),围绕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进行得怎么样这一重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内化工作形成的宝贵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网络思政内化工作这一领域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所处的环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深度、广度和新度等视角探明影响内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回应“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怎样改进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引,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之上,面对网络思政内化的现实困境和难题,研究提出了“优化、细化、深化”的创新发展对策思路:一是整体优化,把握内化的核心要义,包括理念优化、机制优化和环境优化等;二是内部细化,实现内化的要素融合,推动内化的社会价值与个体建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内在统一;三是多维深化,筑牢内化的发展基石,以新时代为发展坐标、以满足网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引、以网络强国战略为机遇,推动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并融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线上与线下的隔阂。

高巍翔[7](20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6年至1966年,既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建国头七年主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转变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广大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既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开端,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起到了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党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服务于各方面建设的实践中开始逐步形成,基本上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总的来看,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是主要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在服务于党的各个中心工作中,在发挥自身优势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加上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曾经犯过严重“左”的错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着同样的曲折过程,在曲折中发展。经验与教训同在,发展与挫折交叉,理论上的开拓、完善与局部性的失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与偏差并存,是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的奠立。1955年到1957年整风之前,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奠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仅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命线”地位,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问题,而且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为正确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创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同时,党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围绕中心工作转移,重点加强了对农民、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这些积极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57年整风前后,党开展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开门整风中,少数右派分子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了猖狂进攻。党及时进行了反击,掀起反右派运动。受其影响,整风运动的主题发生逆转,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反右派运动的影响是深刻的,党由此对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判断开始发生变化,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反右派运动结束后,党开展了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中心内容的全民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必要的,总体上是健康的、有成绩的。通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澄清了大是大非的问题,稳定了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秩序。在肯定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由于党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分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在反右派斗争中,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对美好社会的热烈向往。但是,由于急于求成,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混淆了“两个界限”,盲目追求高速度,并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越来越“左”,导致了经济建设陷入严重困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样也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使“左”的错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始泛滥,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和根本特殊化风盛行,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一是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片面强调“政治挂帅”,只讲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运动服务,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形式,用来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并用来解决对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的不同认识;二是在阶级斗争观念主导下急于求成,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化和形式主义严重,忽视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当地采借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的方式方法,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取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民主原则;三是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五风”盛行;四是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忽视客观条件的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实际,陷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的泥潭,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就是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党一方面开始着手系统地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纠正“左”倾错误,克服严重困难;另一方面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战胜严重困难,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倡导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于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以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共度难关。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困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使我国度过了建国以来最为困难的经济局面,并使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但是,由于纠正“左”的错误不彻底,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党内对形势估量、经济政策和工作指导上的分歧又逐渐发展起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发生了新的波折,形成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为此,党开展了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对于改进干部作风,改善经营管理虽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四清”运动毕竟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看作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思想指导下,把干部思想认识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泛政治化,认为这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在这种脱离实际的“左”倾理论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逐步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产生了一些失误,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值得汲取的教训: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既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二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原则,切忌搞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更不能“运动群众”;三是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切忌形式主义,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庸俗化。

周军虎[8](2016)在《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体现。本文旨在站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视域下审视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为丰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增进实际效果尽绵薄之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咨询。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立足于当代大学生这一青年的精英群体,以大学生政治信仰为切入点,将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置于中国现阶段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宏大视野高度来认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从经典作家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教育的理论渊源和领导人的相关论述;其次回顾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历程,重点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总体而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在外部环境上呈现出对信仰认知的初步化,政治信息来源的网络化,政治价值判断影响因素的社会化,政治参与的功利化以及政治信仰教育现实化“五化”的特征;大学生政治信仰倾向上绝大多数显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同时显示出总体信仰立场的坚定性与具体的差异性并存,政治信仰主流稳定性与阶段不同的波动性并存,政治信仰选择的理性与入党奋斗动机的复杂性并存“三个并存”特征;再次,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背景和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高度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深度探讨了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特点;从中国古代儒学和发达资本主义两个方面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益经验和苏联剧变的教训进行了总结;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生活方式,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认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应当遵循政治方向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在内容上主要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政治制度的信仰;最后,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首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其次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大协同,宣传、学工、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小协同,第三建立小学中学大学政治信仰教育的衔接机制,不同群体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分类机制和大学生网络舆情与社会思潮的引导教育机制,最后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法、党的理论知识培训法、榜样示范法和人际沟通引导法四种方法,既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全员、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整体覆盖网络体系,又要突出重难点,注重与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在“互联网+”背景下与大学生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引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结语突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进行大学生政治信仰。

付正[9](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卜叶蕾[10](2014)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本文从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路径关系,探索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成过程始于革命时期的文学大众化、哲学大众化,在现代得以发展完善。从其构成因素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质可以归纳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信念和实践指南,并从群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继续推进中遇到了现实困境。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社会转型期多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多种社会思潮竞相发声,传统灌输面临认同危机,这些现实问题严重动摇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要走出新时期的现实困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探寻一条适合的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使命—路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为主客体的一致性、目标过程的同向性和方针原则的共通性有着高度的契合;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队伍建设上已经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的依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覆盖广泛的社会群体,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纠正错误的思想倾向,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内党外教育并重,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渠道;坚守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体系;扎根民生与实际,激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在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学习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树立学习先进典型,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平台。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遭遇挫折,致使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盲目化和庸俗化的趋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色;紧密结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抓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利用现代媒体与信息技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这些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从大众化的对象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从大众化的内容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普及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从大众化的过程看,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引导发展的主动性;从大众化的方法看,思想政治工作尚未满足多样化需求;从大众化的效果看,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大众化实效测评标准。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原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定位,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支撑,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队伍。梳理这些问题,深入查找原因,为今后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命的要求,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需要坚持“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性和普及性相结合、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制定优化方案。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对象分层特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应扎根传统文化土壤,寻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支撑;应运用现代传播科学,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平台;应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用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载体。要执行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优化方案,需要相应的机制保障。为了更好的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路径优化方案,应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使命;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权责归属;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能力。总之,本文通过归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质,为整个研究定下理论基调;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定位,得出二者的使命—路径关系;通过历史地考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现实地分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存问题和原因,找出了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努力方向;通过构建优化原则,设计优化方案,建立优化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命规划了实践路径。

二、“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入WTO后引起企业的变革, 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 激烈性:
    2. 开放性:
    3. 公平性:
    4. 科技性:
    5. 法制性:
二、加入WTO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
    1. 企业重视人的因素的氛围正逐步形成。
    2. 开放程度的提高将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东西。
三、加入WTO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路
    1. 建立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
    2.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
    3. 加强企业高素质政工人才的培养。
    4. 探索经济量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道路。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及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国企人”假设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
        1.2.2 国外文献
        1.2.3 现有研究点评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设想
        1.3.2 研究依据与实践依据
        1.3.3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实证分析法
    1.5 本文立论之新视角
第2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界定
    2.1 资源概念解说与界定
        2.1.1 资源概念解说
        2.1.2 资源概念界定
    2.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内涵、维度
        2.2.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内涵
        2.2.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三个维度
    2.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配置的原则
        2.3.1 服务大局原则
        2.3.2 贴近实际原则
        2.3.3 统筹规划原则
    2.4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价值
        2.4.1 “现实资源”的价值
        2.4.2 “可能资源”的价值
        2.4.3 “现实资源”“可能资源”共同拥有的价值
第3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管理资源
    3.1 从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角度思考企业管理
        3.1.1 企业管理的思想文化属性
        3.1.2 从“组成部分”来看“可能资源”
    3.2 企业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
        3.2.1 国企管理实务:承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性资源
        3.2.2 国企管理创新:生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资源
第4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资源
    4.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
        4.1.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属性
        4.1.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张力、合力
    4.2 企业文化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
        4.2.1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看待企业文化作用
        4.2.2 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思想、文化资源
        4.2.3 企业文化作为文化资源
第5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管理资源
    5.1 文化管理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资源
        5.1.1 新文化、新资源
        5.1.2 新综合、新起点
    5.2 文化管理作为资源的本质和机制
        5.2.1 人本、人文、国企人:“可能资源”的本质
        5.2.2 价值观内驱:动力机制
第6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6.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和整合
        6.1.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自主开发、合理使用
        6.1.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整合
    6.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
        6.2.1 基于人本理论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
        6.2.2 走向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路
    6.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化
        6.3.1 思想文化交往构建
        6.3.2 思想文化交往情境创制
        6.3.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模式和机制
        6.3.4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融合-综合
    6.4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经典文献类
    二、着作类
    三、期刊类
    四、学位论文类
    五、报纸类
    六、其他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论入世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介绍
        1.2.1 企业文化内涵与特点
        1.2.2 入世后对中国企业提出的挑战
    1.3 入世后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要求
    1.4 本课题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5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企业文化概述
    2.1 中国企业文化的构成
    2.2 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2.3 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入世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3.1 入世后中国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3.1.1 新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
        3.1.2 入世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 加入WTO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要求
    3.3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文化重构的若干思考
    3.4 入世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势
        3.4.1 管理方式理念化
        3.4.2 管理手段信息化
        3.4.3 人才争夺本土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知名企业企业文化经典案例分析
    4.1 海尔的文化战略与理念营造
        4.1.1 管理的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4.1.2 管理的变革: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4.2 雅格尔的理念——装点人生
        4.2.1 企业理念的提出
        4.2.2 理念的展开和推出
        4.2.3 遵循的原则
        4.2.4 成功理念
    4.3 中国人寿“双成”企业文化理念
    4.4 杉杉集团的“四名”战略
    4.5 中国文化名酒的企业文化战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对入世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5.1 中国企业文化弊端产生的因素分析
        5.1.1 社会文化因素
        5.1.2 制度因素
    5.2 入世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5.2.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5.2.2 避开若干建设误区
        5.2.3 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5.2.4 培养优秀企业家队伍
        5.2.5 突出个性与特色
        5.2.6 重视人性化管理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企业并购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一、 研究动因
    二、 国内外企业并购整合的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五、 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与理论溯源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一般性解释
        一、 企业并购的概念界定
        二、 企业并购的本质
        三、 企业并购的形式
    第二节 企业并购整合基础理论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企业并购有关问题的论述
        二、 交易费用理论
        三、 企业成长理论
        四、 企业竞争力理论
        五、 企业能力理论
    第三节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一、 效率理论
        二、 市场势力理论
        三、 代理理论
        四、 企业发展理论
        五、 价值低估理论
    第四节 国外企业并购的演进及启示
        一、 国外企业并购的演进
        二、 全球企业并购的启示
第二章 企业并购后整合探究
    第一节 企业并购成败及原因分析
        一、 企业并购成败分析
        二、 并购失败的原因探析
        三、 企业并购有效性评价
    第二节 并购整合的内涵和功能
        一、 并购整合的内涵
        二、 并购整合的功能分析
        三、 成功并购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并购整合层次框架与模式分析
        一、 基于核心能力构建的整合层次框架
        二、 整合系统的层次分析
        三、 并购整合的模式分析
    第四节 成功整合实证分析与操作要点
        一、 整合应贯穿并购全过程
        二、 确定专人和专门机构实施整合
        三、 快速进行组织和人员整合
        四、 把握适宜的整合边界
第三章 企业并购的战略整合
    第一节 战略内涵与动态优化
        一、 战略的基本内涵与要素
        二、 企业战略的动态优化
    第二节 战略整合的效应分析
        一、 战略整合与效应实现
        二、 战略整合与内外环境变化的协同性分析
    第三节 并购中战略整合的实施
        一、 战略整合的准备
        二、 战略的调整与重新定位
        三、 对目标企业的战略实施
    第四节 目标企业的选优模型和价值评估
        一、 目标企业的选优评估模型
        二、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第五节 产品结构整合
        一、 产品结构整合方式
        二、 产品结构整合的市场要素
第四章 企业并购的组织与管理整合
    第一节 组织整合的动因与目标
        一、 组织的内涵
        二、 组织结构的功能分析
        三、 并购后组织整合的动因
        四、 并购后组织整合的目标
        五、 组织整合的原则分析
    第二节 组织整合的运作方式
        一、 确立适应新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要素
        二、 高效控制系统的建立
        三、 对各组织单元进行授权
        四、 并购后目标企业的权利确定
    第三节 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
        一、 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形式
        二、 生产经营单位整合的原则
        三、 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方式
    第四节 管理制度整合
        一、 管理制度的兼容和移植
        二、 管理制度整合的内容
第五章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第一节 企业文化一般理论阐释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 企业文化的战略意义
        三、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中文化的特征、差异与冲突
        一、 并购中企业文化的双重特征
        二、 企业文化差异性及并购的文化风险
        三、 并购中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
    第三节 文化整合与并购绩效
        一、 企业文化整合内涵
        二、 文化整合与并购绩效
        三、 企业文化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第四节 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与模式
        一、 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
        二、 企业文化整合的模式
        三、 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第六章 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
        一、 人力资源的内涵
        二、 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三、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四、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第二节 并购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一、 并购对员工的心理影响
        二、 并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人力资源整合的特点与原则
        一、 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新特点
        二、 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原则
        三、 人事匹配的模型
    第四节 人力资源整合方式
        一、 努力缓解员工压力
        二、 全力留住优秀人才
        三、 选好和用好被并购方企业主管人员
        四、 妥善安置一般员工
        五、 加强有效沟通
        六、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第七章 企业并购的财务资产整合
    第一节 财务整合
        一、 财务管理与财务整合一般性分析
        二、 财务整合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资产整合
        一、 资产与资产整合的一般性分析
        二、 有形资产整合的内容与方式
        三、 无形资产整合的内容与方式
    第三节 债务整合
        一、 债务的形式
        二、 债务的分类
        三、 债务整合的方式
第八章 企业能力整合
    第一节 企业能力及理论的一般性阐释
        一、 企业能力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 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观点
        三、 核心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第二节 企业能力整合的系统思考
        一、 能力整合与并购价值的创造
        二、 能力整合应考虑的因素
        三、 价值链整合
    第三节 能力的识别、保护、转移和发展
        一、 能力识别
        二、 能力保护
        三、 能力的转移和扩散
        四、 能力的发展
结 论
附录:我国企业并购整合的分析与思考
参考文献
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5)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理论分析
    2.1 基因基本理论
        2.1.1 基因的概念
        2.1.2 基因的特性
        2.1.3 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2.2 文化基因
        2.2.1 文化基因的内涵
        2.2.2 文化基因的特征
        2.2.3 文化基因的作用
    2.3 企业文化基因
        2.3.1 企业文化的内涵
        2.3.2 企业文化基因的涵义
        2.3.3 企业文化基因的特征
        2.3.4 企业文化基因的结构
        2.3.5 企业文化基因的功能
    2.4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
        2.4.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内涵
        2.4.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特征
        2.4.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现状
    3.1 诚信文化基因的历史演变
        3.1.1 古代诚信文化基因
        3.1.2 现代诚信文化演变
    3.2 诚信文化基因良性发展的现代企业
        3.2.1 海尔集团诚信文化基因的传承
        3.2.2 联想集团诚信文化基因的复制
    3.3 诚信文化基因问题企业分析
        3.3.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弱化
        3.3.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矮化
        3.3.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癌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进化
    4.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传承(复制)
        4.1.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传承(复制)决定因素
        4.1.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传承(复制)路径
    4.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进化变异
        4.2.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变异的动因
        4.2.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变异的内容及路径
    4.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案例分析 北京同仁堂考证
        4.3.1 以诚信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4.3.2 诚信者以“仁”为本
        4.3.3 诚信者以“义”至上
        4.3.4 诚信者以“质”为根
        4.3.5 诚信者以“和”凝聚力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退化
    5.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态势
        5.1.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缺陷化
        5.1.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绌养化
        5.1.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态化
    5.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根源
        5.2.1 思想与文化的冲击致使社会道德危机
        5.2.2 企业单纯利益最大化观念致使价值观扭曲
        5.2.3 制度缺失致使规范不力
    5.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危害
        5.3.1 危害人身健康与安全
        5.3.2 危害社会经济发展
        5.3.3 危害国家良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经验借鉴
    6.1 传承我国优良诚信文化基因
        6.1.1 传承儒家思想文化之精髓
        6.1.2 汲取晋商的商业诚信文化精华
        6.1.3 汲取徽商的商业道德及诚信文化营养
    6.2 借鉴西方文化理念
        6.2.1 鉴西方契约规则理念
        6.2.2 鉴西方伦理保障机制
    6.3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之精髓
        6.3.1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法律体系模式
        6.3.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及管理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培育
    7.1 传承诚信价值观——指导企业诚信文化基因有机复制
        7.1.1 向企业传承(复制)政策导向
        7.1.2 向企业家传承诚信价值观
        7.1.3 培育员工诚信价值观
    7.2 健全诚信制度——保障企业诚信文化基因有序传承
        7.2.1 企业外部诚信制度
        7.2.2 企业内部诚信制度
        7.2.3 诚信激励机制
    7.3 完善诚信思想建设——促进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良性进化
        7.3.1 企业道德建设
        7.3.2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7.3.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7.4 培育企业诚信影响因子——推动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健康发展
        7.4.1 政府诚信
        7.4.2 个人诚信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由与价值
        1.1.1 研究的缘由
        1.1.2 研究的价值
    1.2 学术史梳理与研究现状综述
        1.2.1 内化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1.2.2 学界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重难点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化研究的本体论
        2.1.2 马克思主义主客体转化思想:内化研究的认识论
        2.1.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化研究的价值论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思想资源
        2.2.1 中国文化变迁中内化思想的演化分析
        2.2.2 西方历史流变中内化思想的多向指称
        2.2.3 网络社会视域中内化思想的核心观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3.1 内化释义
    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概念解析
    3.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互动关系
    3.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特征
        3.4.1 主客体的互化性及其地位的中心性
        3.4.2 信息认知的碎片性与效力的稀释性
        3.4.3 环境的虚实融合性与超时空性
        3.4.4 过程的复杂性与效果的反复性
    3.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功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结构逻辑
    4.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静态结构
        4.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体要素:主体与主体间性
        4.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临界阈:网民与网络社群
        4.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环境形态:场域与网域
    4.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动态逻辑
        4.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时间序列: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
        4.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认知图式:传导、选择与化内
        4.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心理机制:适应、遵从与认同
        4.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实践互动:独享、分享与共享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载体
    5.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形式
        5.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容结构
        5.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内容的变与不变
        5.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
    5.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技术载体及其变革
        5.2.1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5.2.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5.2.3 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融合发展的前景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现实境况
    6.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实践经验
        6.1.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工作体系
        6.1.2 推进内容融入,丰富产品供给
        6.1.3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内化阵地
        6.1.4 健全工作队伍,打造育人矩阵
        6.1.5 凝聚榜样力量,激发内生动力
    6.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教育主体: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素养有待提升
        6.2.2 内化媒介:平台自主创新能力与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6.2.3 内化内容:信息内容体现以网民为中心的状况有待丰富
        6.2.4 内化过程:内化实践互动不足与内化层次有待进阶
        6.2.5 内化机制:规律把握和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6.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6.3.1 宏观视角:缘于发展方位认识的问题
        6.3.2 中观视角:缘于矛盾运动变化把握的问题
        6.3.3 微观视角:缘于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的问题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创新发展的对策
    7.1 整体优化: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核心要义
        7.1.1 与时俱进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理念优化
        7.1.2 注重实效地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机制优化
        7.1.3 坚持不懈地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环境优化
    7.2 内部细化: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要素融合
        7.2.1 细化问题导向,实现内化的社会价值与个体建构的统一
        7.2.2 细化方法手段,实现内化过程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
        7.2.3 细化实效评估,实现内化的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
    7.3 多维深化:筑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发展基石
        7.3.1 深化对主要内容的供给,推动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7.3.2 深化对重要媒介的运用,推动网络思政内化的空间性拓展
        7.3.3 深化对网络社会实践的开展,融通线上与线下的隔阂
    7.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的价值
    二、相关概念说明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二)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三)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状况
    四、方法与结构
        (一)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二) 基本内容和框架
第一章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奠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一)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一) 《论十大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三、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一)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三风"问题
        (三)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 加强和改善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
    四、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奠立
        (一)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论基础
        (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规定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中国共产党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一)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二) 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六、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评价
        (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党对农民开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一) 党对农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现实原因
        (二) 党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三) 党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四) 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
        (五) 扫除农民文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二、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一) 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开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教育
        (二)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三) 正确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三、党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关于工商业者思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二) 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评价
        (一)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获得了重大发展
第三章 整风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一) 开展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 开展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三) 开门整风和整风运动的逆转
        (四) 全面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二、反右派运动之后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一) 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阐述无产阶级世界观
        (二) 批驳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阐述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三) 批判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民主观
        (四) 树立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三、党对工商业者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一) 批判少数工商业者抗拒思想教育的思想和行为
        (二) 对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三) 宣传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
    四、整社整风和党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一) 农村整风和开展农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原因
        (二) 通过辩论、对比,向农民宣传合作化的优越性
        (三)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四) 对农民进行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教育,巩固工农联盟
        (五) 厘清农民在工农生活差别方面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六) 整顿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巩固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七)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树立守法观念
    五、党对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一) 党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二) 以提高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历史责任认识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 对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思想教育
        (四) 帮助工人群众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五) 鼓励工人积极学习文化和技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六)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学习先进生产者活动
        (七) 关心工人群众生活,解决工人群众困难
    六、以参加体力劳动为主的干部整风教育运动
        (一)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解决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的重要途径
        (二) 干部整风教育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七、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一) 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必要的
        (二) 澄清了人们混乱的思想认识,稳定了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三) 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健康有成绩
    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教训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二) 正确估计形势科学把握主要矛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切忌以群众性的运动方式进行
第四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过程
        (一)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和全民大炼钢铁
        (三) "大跃进"中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逆转
    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农民"大跃进"的积极性
        (一) 围绕农业发展纲要展开大辩论,激发农民生产"大跃进"
        (二) 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运用"四大"方法推动农业生产"大跃进"
        (三) 总结人民公社"经验",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四) 运用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艺术形式,向农民描绘人民公社的幸福图景
        (五) 通过鸣放辩论,激发农民爱国爱社的共产主义思想
        (六) 激发农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三、围绕"大跃进"运动进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一) 提高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政治觉悟,树立工人阶级立场
        (二) 结合"双反"运动加强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勤俭节约教育
        (三) 鼓励青年职工投身劳动竞赛活动,树立热爱劳动的工人阶级本色
        (四) 鼓励青年工人和新工人学习文化和技术,大闹技术革命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绩
        (一) 深入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推进了各项经济建设工作
        (二) 在政治思想领域坚定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三)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有新的发展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教训
        (一) 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左"的偏差
        (三) 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助长了"五风"
        (四) 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
        (五) 过分强调主体能动性,把群众路线等同于群众运动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与发展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一) 确定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二) 调整农村政策,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三) 改善企业管理制定《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二、国民经济恢复增长和政治上"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一) 七千人大会促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
        (二) 八届十中全会后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三) "四清"、"五反"和文化领域批判运动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一) 重点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和背景
        (二) 加强干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学习
        (三) 加强干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四) 对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教育
        (五) 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干部队伍形成特权阶层
        (六) 加强反和平演变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七) 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解决干部脱离群众的根本制度
    四、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 以贯彻《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二) 向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三) 树立大寨典型,引导农民发扬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四) 开展"四清"教育运动,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民
        (五) 对农民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同富裕教育,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人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一) 学习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制定《工业七十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三) 树立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学习榜样
        (四) 做好职工和精简城镇人口的思想工作,为国分忧解难
        (五) 加强工农联盟教育,支援农业建设为农业发展作贡献
        (六) 结合"五反",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六、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提高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 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全国人民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 关心群众生活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四) 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七、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与经验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
        (二) 抓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作用
        (四) 发挥了榜样教育的巨大作用,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八、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运动中的教训
        (一)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原则,切忌搞群众运动
        (三) 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结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做好新时期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是发挥其"生命线"作用的根本要求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
    六、探索榜样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源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问参加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文章
后记

(8)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与挑战
        (二)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综述
        (二) 国外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综述
        (三)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三)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
        (二) 其他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
    二、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一) 毛泽东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二) 邓小平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三) 江泽民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四) 胡锦涛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五)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历程与现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历程与经验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历程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经验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的现状
        (一) 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的概况
        (二) 调查问卷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背景
    一、当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背景
        (一) 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含义的界定
        (二) 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
        (三) 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安全的总体态势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值得关注的几种社会思潮
        (一) 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危害
        (二) 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危害
        (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危害
        (四) 普世价值思潮及危害
第四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特点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结构
        (一) 层次结构
        (二) 心理结构
        (三) 张力结构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功能
        (一) 社会秩序的控制与维护
        (二) 政治人格的塑造
        (三) 社会价值取向的评价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过程
        (一) 个体发生过程
        (二) 群体运行过程
        (三) 理论假设:意识形态流融入大学生政治信仰空间
    四、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特点
        (一) 一般政治信仰的特点
        (二)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群体性特点
第五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借鉴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中国古代经验借鉴
        (一) 以德推政
        (二) 入世与出世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国外经验借鉴
        (一)英美国家做法及当今启示
        (二)欧洲大陆国家做法及当今启示
        (三)东亚地区代表性国家做法及当今启示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教训借鉴:以苏联剧变为例
        (一)苏联解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
        (二)前苏联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演变历程
        (三)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启示
第六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目标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总目标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目标具体化的要求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以人为本原则
        (三)创新性原则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仰
        (三)中国特色化会主义制度信仰
第七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突出一条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管理
        (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化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强调两个协同,优化政治信仰教育环境
        (一)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大协同
        (二)宣传、学工、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校内小协同
    三、构建兰大机制
        (一)小学中学大学政治信仰教育的衔接机制
        (二)不同群体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分类机制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化会思潮的引导教育机制
    四、创新四种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法
        (二)党的理论知识培训法
        (三)榜样示范法
        (四)人际沟通引导法
结语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调査问卷
附录2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访谈提纲

(9)《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1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研究
        二、 思想政治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三、 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四、 国外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创新点和思路
第一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内涵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由来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质
    第二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一、 世界社会主义遭遇挫折
        二、 多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
        三、 价值观念日趋多元
        四、 社会思潮竞相发声
        五、 灌输面临认同危机
    第三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定位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选择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总结
        一、 覆盖广泛的社会群体,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
        二、 纠正错误的思想倾向,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方向
        三、 坚持党内党外教育并重,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渠道
        四、 坚守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构建马克思主义多样化传播体系
        五、 扎根民生与实际,激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
        一、 学习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
        二、 树立学习先进典型,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
        三、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平台
        四、 遭遇严重挫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盲目化、庸俗化趋向
    第三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总结
        一、 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色
        二、 紧密结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抓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
        三、 利用现代媒体与信息技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第三章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现存问题表现
        一、 从大众化的对象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
        二、 从大众化的内容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普及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
        三、 从大众化的过程看,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引导发展的主动性
        四、 从大众化的方法看,思想政治工作尚未满足多样化要求
        五、 从大众化的效果看,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大众化实效测评标准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路径产生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命定位
        二、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度支撑
        三、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队伍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优化
    第一节 设定思想政治工作路径优化原则
        一、 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二、 坚持科学性和普及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 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 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设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优化方案
        一、 把握对象分层特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二、 扎根传统文化土壤,寻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支撑
        三、 运用现代传播科学,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平台
        四、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用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载体
    第三节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路径优化机制
        一、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使命
        二、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权责归属
        三、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J]. 滕镇洪. 疏导, 1999(06)
  •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D]. 蔡二雨.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3]论入世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D]. 张庆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01)
  • [4]企业并购整合研究[D]. 杨洁. 吉林大学, 2004(04)
  • [5]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D]. 许彦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5)
  • [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D]. 唐登芸.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4)
  •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D]. 高巍翔. 武汉大学, 2010(05)
  • [8]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D]. 周军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1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D]. 卜叶蕾.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标签:;  ;  ;  ;  ;  

“入世”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