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基础知识讲座(七)股份公司分红分配

·股份制基础知识讲座(七)股份公司分红分配

一、·股份制基本知识讲座(7)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息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莉[1](2002)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历史的阵痛,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在投资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产物,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千余所民办高校的存在显示了民办高等教育强大的生命力,也映射出民办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本文透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作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 本文根据民办高校资金投入和学校运作方式的不同,将中国民办高校的创办与发展划分为六种主要模式:即以学养学的滚动发展模式、以产养学的注入发展模式、国有高校改制运作模式、民办二级学院的附属运行模式、资本联合的教育股份制以及教育集团的连锁经营模式,剖析了不同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点、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最终的走向;体现了不同运作机制下民办高校在教育理念、专业与课程设置、管理手段、人才培养模式、资本运营等诸多方面的明显差异,以及发展道路的迥然不同。尽管不同的模式都有不同的优势与局限,但是,它们都显示了对市场的主动适应,并有效地运用了市场机制,推动民办高校的多样化发展。

李婧[2](2009)在《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研究(1897-1949)》文中指出19世纪开始,人类迈入了“四海一家”的时代,“华夷隔绝之天下,成为中外会通之天下。”’鸦片战争陷中国于百年屈辱之境地的同时,“西人以利为先”的思想也启蒙了国人的重商主义。国人意识到“惟有利而后能知义,惟有利而后可以获利。”2“惟利、获利”的动机促使西方金融理论被引入近代中国,并作为“振兴商务”的理论基础,得以广泛传播。外商在华银行所获巨额之利,也驱使国人自省票号、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落后与不足。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国人开始转向新式银行的建设。1897年第一家新式银行一中国通商银行成立。由此,揭开了中国银行业建设的大幕。在银行业领域规范化、金融市场成熟化的进程中,鉴于市场机制的缺陷,人们呼唤国家实行金融监管,以法律手段弥补市场规则的不足。基于此,清政府启动了银行的立法建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十六日颁布《银行通行则例》,此为吾国有银行法之始”。3“1947年的《银行法》代表了近代银行立法的最高水平”4。在近四十年的立法进程中,历届政府主观上都曾尝试建立一个既吸收世界最新法制成果,又符合本国国情的银行法体系,并为之付出了努力。但动荡的政治局势、阶级利益的对立、立法与本土资源的脱节等因素限制了银行法的实施绩效。本文对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加以梳理,从资本组织法律制度、内部组织法律制度、分支行法律制度三个层面,对银行法的内容、立法意义、立法缺陷、实施绩效等问题尝试解析。并将银行的资本构成及产权演变、内部治理机制、分支行设置与监管等法律问题纳入考察视野,试图概括、归纳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特征。文章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回顾近现代银行法制研究的成绩与不足,阐述研究脉络与探索创新之处。最后,针对文中“银行组织法律制度”、“银行法”等概念做出界定,以便使研究规范化。第一章,中国近代银行组织的建立。本章从社会历史变革的角度,介绍了转型时期近代中国金融业的状况、银行组织建设思想,为近代银行法制研究做好背景铺垫。近代以前,中国曾出现过数量繁多、名称各异的信用机构,如泉府、质库、票号、钱庄等。而这些机构与西方资本主义信用机构银行有着本质区别。随着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票号因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等缺陷,无法适应外部环境而消亡。钱庄则因与时俱进地改变了经营及组织制度,获得了新发展。这一时期,在中国势力较大的金融机构是外商银行。外商银行为了配合列强政治、经济侵略的需要,进入中国。其助长了外国商品和资本的输入,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但同时也带来了以股份公司制为主体的银行制度,为本国银行的设立做了示范。在国人千呼万唤声中,本国银行姗姗而来,并后来居上,与钱庄、外商银行并立为近代三大金融机构。本国银行的兴起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如自然经济的瓦解、民族资本工业的创建及外商银行的刺激。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银行理论、银行建设思想的传播。知识分子严复、谢霖、李徽通过着书立说,阐述了如何建设以股份制为核心的资本组织制度。他们一致认为,股份公司制是最佳的资本组织形式;在内部组织建设方面,清末官员鹿传霖、银行家陈光甫等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他们在内部治理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论述;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分支行制度,清末官员盛宣怀,银行家程本固、周作民等认为,以实际经济需要为基点,以事权集中制或统帐制的方式合理设置分支行。第二章,中国近代银行组织之立法。本章主要内容为七个部分,以阶段论的观点,论述了近代中国银行组织立法的产生、推广及强化的演变过程。并围绕银行组织立法的法律渊源、资本组织的立法演进、内部组织的立法演进、分支行的立法演进、组织法律制度与习惯法的冲突等问题展开探讨,最后从立法意义、立法特色、立法缺陷等方面对近代银行组织法制进行评议。近代银行法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时期的发展完善,以1947年《银行法》为标志,形成了兼具英美与大陆法系特征,独具中国特色的银行法体系。其引入了股份公司制的资本组织制度、三权制衡的内部治理制度、总分行制度等新金融制度,实现了制度创新。同时,银行法丰富了近代民商法的内容,有利于打破“以刑为主”的一元法律传统,推进司法、公法并存的二元法律制度建设。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近代银行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法律概念不规范、立法内容互相抵触、立法思想与实践脱节、司法困难等。第三章,资本组织法律制度。本章至第五章探讨银行具体组织法律制度。本章内容主要为四个部分。第一节,近代中国银行资本组织制度的引入与展开。简要回顾了股份公司制在西方产生并适用于银行业的历史,阐述了近代中国银行业引入与普及这一先进制度的过程;第二节,官商合股银行之资本组织:中国银行个案研究。通过中国银行官商股份的变化、资本组织建设的历程,考察官商合股银行在争取产权独立、制度创新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与探索;第三节,私人股份银行之资本组织制度。以通商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个案,分析官僚军阀为主体、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银行在资本构成、股权结构上的不同,说明股权结构化对改善银行经营效率的作用;第四节,资本组织制度的创新。此节归纳近代银行在资本组织方面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内部组织法律制度。本章以四节篇幅,从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内部管理、内部组织的创新等方面,解析近代银行内部组织法律制度。第一节,权力机构。主要介绍近代银行股东与股东会,董事、董事会与监察人的构成及特征。通过对金城银行、浙江实业银行章程的分析,了解近代银行股东会的类型、召开及职权,董监会的组成、人员结构等;第二节,执行机构。主要介绍总管理处及分支机构的内部组织机构,探求内部组织三权机构的设置、运作;第三节,内部管理制度。本节从职员的录用提拔、收入待遇、奖惩作息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银行人事管理制度。最后一节,内部组织制度的创新。该部分从内部组织机构的优化、人事管理的人性化及内部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近代银行内部制度的创新之处。第五章,分支行法律制度。本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节,分支行概述。主要阐述银行组织形式的类型、分支行在中国银行业的适用与普及。单一制与分支行制作为主要的两种制度,各有优劣。基于经济、传统因素的影响,近代中国银行采用的是分支行制度。并以浙江地方实业银行为例,具体介绍了分支行制度在近代银行业的确立过程;第二节,分支机构之设置原则。该节介绍了近代银行在国内、海外分支机构设置所依据的原则;第三节,分支机构之监管。本节依据国民政府时期法令、法规,着重考察抗日战争后,分支机构的设置与政府的监管措施。并对监管方式-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进行介绍。第六章,归纳与设想。本章以前面的论述为基础,归纳总结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并从中借鉴经验,构想当今银行体制改革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内容为三节。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组织制度的现代化。以传统金融机构为参照,运用比较分析法,阐述在组织制度方面,近代银行具有不可比拟的生命力与活力,故能取而代之;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组织制度的本土特色。移植至中国土壤的银行制度,呈现出异于西方银行制度的一些特色:官商合股的股份制、“官利”股息分配制,政府过度干预的公司治理机制;第三节,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影响及启示。影响主要为促进近代银行业的发展、壮大民族产业、约束了新中国银行制度的构建。近代银行立法模式,给当今银行法制建设以启示,我们可以参考在商业银行法之外,另订专门银行法,以弥补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立法缺失。此外,还可以借鉴近代监管立法,构建统一标准的外资银行经营行为的法律制度,以修正我国“内外有别”的监管制度。最后,注重国情与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的结合,正确处理立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也是历史给予的启示。最后,文章在结语中指出,我国银行法现代化的逻辑轨迹:以移植为途径、国际化和本土化为目标,体现了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的互动。该部分结合法律经济学、法文化学等基本理论,阐述国际化以法律移植为途径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及实现方式;分析中国传统观念、商事习惯对银行法的冲击及本土化表现;试图就新时期金融创新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若干建议。

张婷[3](2019)在《过渡时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审视》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中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创造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次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近代以来,上海以港兴商,以工商业市,从中国的地理划分区域来看,是近现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相对聚集的地区。对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长期以来,海外相关研究整体上受限于“西方中心”的研究视角,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着作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宏观叙事,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突破口。本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角,以新中国的过渡时期为研究背景,审视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剖析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渊源与历史缘由,重点探究上海对中央宏观政策的具化和实践,突出上海地区“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分析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特点。期待能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外延的理解,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之处。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工作的重心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如何认识和处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面对并加以正确解答的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汲取了苏联对资产阶级政策的若干经验与教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对中国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若干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的确立,为新中国建立之初上海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根据马克思主义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逐步形成了关于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政策。依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海市政府在接管在沪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在沪外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通过对在沪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收购、统购、包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使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了深刻的改组和发生了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发生,为以后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1951年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最早就在上海得到了实践,给以后全国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不断推进。上海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加强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的同时,积极推进在沪同业公会和在沪私营工商业企业的改造。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夺剥削者”的科学假设和苏联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了“和平赎买”的政策,这一阶段的公私合营是在“和平赎买”政策下开展的。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和平赎买”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示范效应先行、以“和”为贵的理念、“赎买”形式多样化等若干特点,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平稳推进。在“和平赎买”政策的推动下,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得以顺利进行。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场伟大的变革曾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嬗变产生过重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从过渡形式到具体步骤,以及它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根本方向上,应当充分肯定。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奠定了国民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强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统一战线联盟,这些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成果。然而,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社会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在方法步骤上,“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在改造过程中,过早地追求基本上消灭个体生产和私人资本的目标,则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国过渡时期社会经济中的资本主义因素,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当今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追溯过渡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感受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与当下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关联性,它所带给后人的思考,仍不失为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

于旖文[4](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税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自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相继成立专门机构并发布相关文件积极推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尤其重视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引导。与此同时,我国也重视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全国各省市积极稳步推进。国企混改因其行为复杂性往往会满足多种税种的征税条件,例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加上改革属于企业非日常性活动,在处理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不同的税务风险。因此,关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税务风险识别和防范,深入研究国企混合所有改革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表明,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引起企业和税收征管机关的重视。本文从当前国企混改主要采用的四类方式——增资入股、并购重组、改制上市和员工持股一一入手,详细分析了不同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下的税收政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三个国企混改典型案例的分析识别了不同方式下企业主要面临的税务风险。三个案例分别是:云南白药采用的是增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是改制上市、并购重组的方式;上海建工是员工持股的方式。针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中识别的税务风险,本文提出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混改过程中税务风险信息沟通等建议。通过对国企混改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的梳理,有助于防范国企混改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为其他国企混改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税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提供参考和借鉴,助推我国国企混改的顺利实施和促进我国国企的健康持续发展。

葛晓军[5](2016)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曾一度不论在组建数量还是运作规模上都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自从2007年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有本质特征区别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不论从发展数量还是发展规模上看都相当乐观,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却因为各方面原因呈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甚至部分改转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同时,随着农村发展形势和农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运行中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和发展障碍,陷入一种尴尬的发展局面: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普遍运行低效,相当数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在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等关键问题上也没有进行及时创新或改革,发展能力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陷入“低水平发展陷阱”,更为甚者,有不少数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因运行不善导致最终消亡。然而,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等发展需求来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却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例,探究对目前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壮大起决定作用的运行机制设制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发展障碍及其深层原因,试图结合现实探索改善和创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的路径和对策,以提高运行绩效,选择真正在实践中能够破解或走出“发展后劲乏力、低水平发展陷阱和最终走向消亡”等发展困境的运行模式,真正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帮助农户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增收创收等服务职能,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持续健康运行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论文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概念、基础理论和运行机理结合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其次,以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体运行实践情况为例,系统分析了发展和运行现状的总体状况、地市农经协运行状况、组织机制状况、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其深层次原因;再次;选取32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样本,甄选相关评价指标,构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分析法等方法,用变异系数法对相关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预处理,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目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对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点及其运行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辨证的总结出给予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提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改善路径和对策;第六,分别依托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和寿光蔬菜协会两种创新型运行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协会+龙头企业会员+农村专业合作社会员+农户会员”型与“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型两种至少目前来看能够突破“低水平发展陷阱”的运行模式;最后,就论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目前,绝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管理者和经营者通常是由少数核心会员控制,普通会员很少担当管理者和经营者,这乃是“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及整体运行低效的根源;(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经营管理的实质在于设计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非营利性、无偿服务性和社会性”等本身发展属性束缚了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创新运行机制与运行模式,因此,面对我国特殊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实际,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不违背“非营利性”和“无偿服务性”等发展原则下,只有创新协会会员构成结构及相关运行机制构成和运营模式,激励和发挥会员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确保会员能够依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才能真正破解或克服“发展后劲乏力、运行低效、低水平发展陷阱及最终走向消亡”等问题;(3)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规模小而分散、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影响政府公共决策能力极其有限等现实状况,导致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突出体现为依赖性、不均衡性和过渡性等特征,对政府部门和市场组织的依赖性仍然较突出。

李维萍[6](2003)在《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资产重组作为一种直接投资模式,已渐渐与“绿地”投资并重,形成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资产重组不仅为经济学家提供了接管动因分析的舞台,而且成为财务金融专家制造梦想的题材。 在税收领域,以获取税收利益为目的的资产重组常常被视为是与财政部的“零和游戏”,税收所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资源从纳税人(实际上是一般公众)到公司的再分配。财政专家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有关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取向,其核心问题是个人——公司税对资产重组的激励。赞同给予税收激励政策的学者认为,资产重组在产业结构中发挥着有益作用,对资产重组行为的税收补贴是社会性优化,私人市场体制无法产生最优的资产重组数量,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比例重的国家,中小企业在生产、销售、人力资源、财务及研制开发上往往无法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公司籍由资产重组扩大规模经营与提高竞争能力,则是企业立足于国际经济舞台的重要经营策略之一,也是政府提供税收激励措施所欲达成的政策目标。运用税收激励的资产重组可能会通过消除税收方面的损失而促进了更有效率的行为,这是奥尔贝奇和理苏斯的观点。此外,还发展了詹森的“自由现金流理论”,“受困权益模型”,“税收假说”和“委托代理理论”,它们都说明了倾斜于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导致的重组交易动因。反对给予税收激励政策的学者则认为,资产重组中的要约溢价主要来源于税收节约,税收引致的财务协同效应对公司投资决策产生影响,这种税制的“缺乏中性”将导致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偏离,产生效率损失。基于税收目的资产重组导致产业结构无法达到最优税前收益的直接资本投资。更有学者认为,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税制的发展趋势是高法定税率,同时附加大量税收激励来缩小税基,税制的这种基本不对称性对大公司有利,可以面对低预计平均和边际税率以及低资本成本,然而大公司基于其扩张性的组织结构,与富有弹性的内容提要小公司相比,它转变供求状况的适应能力相对迟缓,那么偏祖于大公司的税收政策可能会阻碍宏观经济增长率和结构调整。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许多国家的税制改革,其共性是从高法定税率、窄税基向低法定税率、宽税基转移,这可以看作是减少以往税制中内在的“资产重组偏祖性”。除上述观点外,还存在较为中立的学者,例如萨默斯和肖莱弗认为,如果税制中“非中性”的偏颇资产重组的政策,涉及到大量真实资源的使用或通过增加经济系统中其他部门的税收,从而造成严重税收体系的扭曲,而且这种负的外部性明显时,那么它们对整个社会就是不可取的。 在本论文中,我试图接纳较为中立的观点,同时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比例较重的实际经济状况,建议在不严重扭曲经济体系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的税收激励政策。同时,注重探讨这些激励政策的实质效应,是否确实提升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资产重组意愿。强调“实质重于形式”概念,堵塞公司籍资产重组之名、行节税之实的漏洞。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产重组的概念界定,动因分析。简单介绍了资产重组涵盖的范畴和一些常用概念界定,例如接管和并购;探讨了西方学者与我国学者对重组动因的分析;此外,简单论述了反接管措施与我国企业并购方式、外部环境。第二部分是企业并购与生产效率、社会福利。通过规模经济、垄断利润、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得出企业并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结论;通过帕累托改进、外部性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福利理论分析,得出企业并购在某种情况下达到帕累托改进,内化社会成本,从而达到增进社会福利可能的结论。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具有一定税收激励的政策取向,但不应造成严重经济扭曲。第三部分是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一一理论基拙。在这一部分主要讨论资本所得税理论,为资产重组的税收激励政策提供一个背景。探讨了公司税与个人税对资本成本的影响、资本结构政策和股息政策,以及着名的M一M定理和托宾的q理论。第四部分是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一一一般规则分析。主要探讨所得税一般规则中存在的税收激励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激励实效性质。第五部分是应税重组的税收政策。具体介绍应税重组行为的动因、方式选择、税收要素和出资问题。通过介绍发达国家内容提要的作法,以完善我国资产重组的税务处理和税收政策。第六部分是免税重组的税收政策。具体介绍特殊性税收规则所起到的激励效应,通过对发达国家专门性免税规则一般特征的介绍和国际比较,介绍兔枕重组的税务结果,为我国免税重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尤其强调了我国目前免税重组政策字面意义的严苛性与实际意义上的易于滥用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七部分是国际重组的税收政策。介绍了欧盟的共同兼并指令和美国关于入境并购的税收政策,同时作了关于跨境重组税收政策的一般性研究。并且指出我国目前不应给予跨国并购免税规则的政策取向。

张燕[7](2009)在《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选取中国大陆的传媒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投融资学的融资理论和投资理论为研究范式,从融资成本和投资效率两个层面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再融资现状、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经济和媒介经济的视角,指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存在股权融资的偏好,在投资时存在的结构偏向性和投资的低效率,最后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传媒的企业化运作、上市之举以及传媒概念股的形成正是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结果。在经历了“企业化→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后,上市为传媒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公募资金,该融资渠道缓解了传媒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但研究发现,传媒上市公司的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高抑价大大降低了融资效率,同时传媒上市公司普遍呈现出的低资产负债率,表明传媒厌恶财务杠杆经营,另外,传媒上市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内源融资能力仍然非常有限,目前股权融资仍是传媒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渠道。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内容产业应是传媒产业的基础,应成为传媒公司的千古基业,传媒公司理当努力保持基业长青。本文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内容业务投资偏低的九大原因,认为由于传媒内容产品的准公共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政府应给予资助和鼓励。作为中国占据最好资源的传媒上市公司更应该时不我待,加紧内容产业的运作,因为内容才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基业和制高点。从投资结构论的研究视角看,传媒上市公司不能拘泥于一己之域,传媒产业与一般产业有一个显着的区别,即传媒提供的消费是一种信息消费,信息消费的高低受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状况影响。所以传媒企业在发达地区的投资是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表现。基于中国现有的体制,中国传媒的跨区域经营具有现实可行性,同时基于与国际传媒市场接轨的需要,中国传媒还应谨慎地试水跨国投资。论文以传媒公司的真实融资情况作为案例,分析了传媒公司的资金成本。本文认为合理设计的融资产品的发行价格能有效降低个别资本成本;在进行融资方案的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和融资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论文选取电广传媒和中视股份两家公司,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投资效益。同时还进行数据挖掘,深入分析了两家公司的关联交易对其投资效率的真实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闻集团的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过程的梳理发现:并购是其进行扩展的基本投资手段,并且是紧密围绕传媒产业价值链的两大核心——内容和渠道展开,新闻集团投资新设、新建的项目极少,它总是积极寻找目标,然后买来经营,践行“开店不如买店”的投资原则。同时新闻集团还通过售卖资产减轻并购的资金压力,同时又达到投资结构调整的目的。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践行。但一些传媒上市公司的离散投资业务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才、经验基础,往往是惨淡经营或亏损经营,牵扯了传媒上市公司的精力和财力,不利于传媒主业的发展。本文还指出传媒上市公司的一些“类金融公司”的投资行为—金融投资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因此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应是围绕传媒主业的相关多元化经营,并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进行相关多元化投资时,必须遵循一些投资战略:·基于“开店不如买店”的并购投资战略·基于“1+1>2”的联盟投资战略·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横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基于“新组合”的创新投资战略·基于“技术领先”的新技术投资战略针对我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政府融资、企业融资、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层面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认为:传媒产业还只是个幼稚产业,但同时又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应争取国家投融资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扶持;为了更高效的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应加强传媒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沟通与合作;鉴于传媒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传媒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投融资是一个可行的融资渠道;鉴于传媒上市公司是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原来他们是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而股份制单位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两种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媒上市公司应注重对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主要是金融关系能力的培育和财务预警能力的培养);为保证传媒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健的成长,应加强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赵威[8](2020)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路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报告还指出,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要在管理、创新、产品、人才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领先性。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就必须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个关键环节上大有作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重点分析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重要契机和机制,通过不断积累关键资源、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的动态竞争力等路径,打造国际一流企业。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推动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尽快摆脱观念之争。当前围绕国企改革的不同观念,如“马列主义派”认为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石,对国有企业目前进行的各种所谓市场化改革存在担忧;“市场改革派”,主张国有企业应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对“国进民退”持批评态度,要求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布局的收缩调整;认为在应对西方冲击和挑战、追赶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强调国家的力量和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等不同观念,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然而,各派观念及相应群体对于国有企业如何进一步改革的主张和举措,却充斥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对破解国企改革僵局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在包括混改在内的国企改革“行动自由”之前,应该首先破除观念上的束缚。第二,我国已经有一大批企业接近世界一流企业,或正努力加速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但仍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跻身世界一流企业之列。对世界500强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虽然我国在2019年已经有129家企业进入到世界500强行列中,但从营业收入和利润对比来看,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仍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的500强企业相比,尤其是与美国的世界500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未收窄,甚至有所扩大。从世界500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上榜企业行业分配不均,能源、银行等具垄断性质行业占比较大,大健康产业发展落后,高端制造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崛起但基础领域薄弱,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仍处相对中低端劣势。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给企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包括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但上述影响并不必然是积极的,混改既是国企改革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对我国混改部分案例的研究表明,混改既可能发挥积极作用,如中国联通的混改已经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一个标杆,而混改也有失败的案例,比如中信国安混改的案例。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从过去的以“混”为主,转向现在的以“改”为主,引入社会资本只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步,改进公司治理、提升市场竞争力才是混改的最终目的。能否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混改之后企业是否拥有改革的主观意愿和相应的能力,是导致不同企业混改结果出现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第四,混改有利于提高国企创新效率和创新意愿。混合所有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有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民营资本的加入,国有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及不同所有制股东之间的制衡,同时也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并提高国企创新效率和创新意愿。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实现了“优势互补”,混改后的国企不仅可以继续发挥国有股东在政策上的资源优势,同时民营资本的加入带来的灵活的经营策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不竭动力、企业家精神等,都将大大提高国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动力和创新的效率。第五,混改成功的关键是引入负责任的非国有股东。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给企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包括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但上述影响并不必然是积极的,混改既是国企改革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其关键在要引入负责任的非国有股东。第六,混合所有制的治理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形式。成功的国有企业治理并不存在一个既定的或者是最优的“路线图”,在一个国家成功的模式可能在另一个国家并不适用,每个国家都应该探索自身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混合所有制的治理模式具有多样性,部分国家的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之后,较好地应对了治理挑战,而部分国家的表现则很差。

蒋国洲[9](2005)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股权投资者是最重要的利益主体和利害关系人。由于中小股权投资者在股份公司中所处的劣势地位,在股份比较分散的情况下,中小股权投资者受到公司管理层的侵害;在股权集中于控制性股东的情况下,则受到控制性股东和管理层的双重侵害。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流通是中小投资者受到侵害的特殊原因,而“内部人控制”,则表现为“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 控制性股东和内部人掠夺外部投资者的手段很多,扭曲的股利政策、非公允关联交易、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行为、任人唯亲、过度职位消费、不规范的信息批露、操纵市场、重组魔方等都是常用的手段。 研究表明,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则股票市场价值越高,上市公司越多,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及资产越大,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越高,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越高,股权和控制权越分散,来自控制权的私人利益越少,投资机会与实际投资之间的关联度越高。简言之,良好的投资者保护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公司价值的提升、资本市场发展和实体经济的增长。 各国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因法律渊源和执法效率不同而存在差异。比较发现,普通法系国家通常能比大陆法系国家向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保护。与发达市场国家相比,中国的证券立法是比较完善的,但由于执法效率不高,加上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仍然较低。 契约论和法律论是中小投资者保护手段的两大观点。契约论的基本观点是,只要契约是完善的,执行契约的司法体系(法庭)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

游云清[10](2020)在《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先股是指相对于普通股而言在某些方面享有优先权利的股份。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在股东承担的风险和享有的权益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国内外立法对优先股的界定表达方式不同,但均认为优先股是一种特殊股份,即在分配股息和清偿财产时具有优先权,而在行使表决权参与公司决策的方面受到限制。由于优先股股东相对于普通股股东享有优先分配利益的权利等因素,其表决权也不同于普通股股东表决权。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优先股股东无权参加普通股股东大会,只能参加类别股股东大会,类别股股东大会是独立于普通股股东大会之外的股东大会,优先股在类别股东大会上对是否赞同公司议案作出意思表示,此属于优先股股东类别表决权;另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优先股股东平时不享有表决权,仅当出现某些法定或约定情形时才享有表决权,此即优先股股东恢复的表决权。我国国务院《关于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证监会《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对优先股这两种表决权都分别作出了规定。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优先股对公司发展的意义及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特殊性,对中外学者关于优先股及相关概念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我国优先股制度尚处于初步确立阶段,我国学界对于优先股股东是否享有表决权、表决权应该如何行使等基本问题还存在争议,因此,对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制度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部分界定了优先股及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含义,阐释了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性质。优先股的“优先”二字体现在利益分配上;学界对优先股股东有无表决权存在争议,形成了有表决权与无表决权两种基本观点。本文认为,优先股股东表决权与普通股股东表决权一样,是一种单独股东权、共益权、控制权,只是优先股的控制权性质受到限制,因而优先股股东表决权也受到限制。第二部分论述了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法理依据。股东平等原则、公司自治原则以及诚实信用、法律约束力和信赖保护原则等合同法原则共同为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奠定法理基础;这些原则从不同方面产生作用,其中,股东平等原则提供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存在的法律前提;公司自治原则为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运行提供了具体依据;诚实信用、法律约束力和信赖保护原则等合同法原则是优先股股东表决权行使的有力保障。第三部分主要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域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对象,考察了这些国家有关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立法和公司实务中的普遍做法。域外这些代表性国家的立法对于优先股类别表决权的适用范围、优先股股东表决权恢复的条件、表决权恢复后行使的程序、行使的方式和行使的法律后果等问题均作出了相关规定,且实务中,其优先股规定表决权的行使方式有多种多样精细的做法。第四部分在阐释我国优先股制度初步建立过程中阶段性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我国优先股制度的直接体现主要在于国务院《关于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证监会《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这两个法律文件中,其中也包括对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规定;包括优先股股东类别表决权的事项范围、表决权恢复的条件和期间、类别表决权与恢复的表决权的比例、优先股股东表决权行使程序和对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等内容。这些规定大体上构成了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制度框架。但该制度存在着明显不足,如只规制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优先股行为,调整对象范围狭小,不能适应投融资市场的现实需求;所列举的类别表决权事项不足以全面保护优先股股东权利;有关表决权恢复期限的规定简单粗陋;对表决权恢复后表决权比例的规定不利于保护优先股股东权益;有关程序含糊不清难以保障表决权的切实行使;有关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存在细化空间等等。第五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的建议。目前优先股业务仍然处于试点范围,但在我国市场经济实践中,优先股已经突破了试点范围。优先股制度应当与时俱进,由仅适用于试点转向普遍适用。为此,应当对我国优先股市场经济实践中积累的相关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加以规则化,从而将非公众公司的优先股纳入规制。应当适时在《公司法》中直接对优先股作出规定,以提升有关优先股规制的法律位阶。还可以采取在优先股类别表决权适用范围中增加“影响优先股股东权益的其他事项”、确立公司章程对表决权恢复后表决权比例的规定应遵循的原则、赋予优先股股东在表决权恢复期间选举董事的权利、对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行使程序进一步明确,加强追究法律责任规定的可操作性等措施,以完善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

二、·股份制基本知识讲座(7)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息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份制基本知识讲座(7)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息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背景研究
    二、 问题提出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以学养学--滚动式发展模式
    一、 滚动式发展模式的概述
    二、 民办高校滚动发展的社会背景
    三、 民办高校成功滚动发展的基础
    四、 民办高校滚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五、 制约民办高校滚动发展的因素
    六、 滚动式发展模式的走向分析
    案例: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上海杉达学院民办公助之路
第二章 以产养学--注入式发展模式
    一、 注入式发展模式的概述
    二、 企业介入高等教育产业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三、 以产养学民办高校的几种主要形式
    四、 注入式发展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五、 以产养学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六、 以产养学民办高校的选择与超越
    七、 企业介入教育领域的新走向
    案例: 以产兴学、以学兴产--四川国际标榜学院的理想与追求
第三章 国有高校--改制运作模式
    一、 国有高校改制模式的概述
    二、 国有高校改制模式产生的背景
    三、 国有高校改制的制度优势
    四、 国有高校改制中存在的冲突与矛盾
    五、 推行改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案例: 改造自我、超越自我--黑龙江东亚大学改制之路
第四章 民办二级学院--附属运行模式
    一、 民办二级学院的兴起与发展
    二、 民办二级学院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三、 民办二级学院的几种主要形式
    四、 民办二级学院的特色与优势
    五、 民办二级学院运作中的问题与困难
    六、 发展民办二级学院的有关建议
    案例: 文化融合、个性重构--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合作办学之路
第五章 资本联合--教育股份制模式
    一、 股份制的发展与教育股份制的出现
    二、 教育股份制存在的基础
    三、 股份制办学的几种形式
    四、 教育股份制的制度优势
    五、 教育股份制的特殊性
    六、 股份制办学的理想与现实
    七、 教育股份制健康发展的条件
    案例: 股份融资、体制创新--广州华联学院教育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章 教育集团--连锁经营模式
    一、 教育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二、 教育集团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三、 教育集团的特点与优势
    四、 教育集团化发展中面临的冲突与矛盾
    五、 教育集团发展的趋势
    案例: 集团连锁、产业经营--南洋教育集团发展的模式与道路
结语: 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研究(189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脉络
    四、探索创新
    五、几点说明
第一章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的建立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下的近代金融业
        一、不同命运的传统金融机构
        二、捷足先登的外商银行
        三、姗姗来迟的本国银行
    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建设思想的源与流
        一、资本组织建设思想
        二、内部组织建设思想
        三、分支行建设思想
第二章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之立法
    第一节 银行立法之移植与演变
        一、古代金融立法概述
        二、近代银行法产生与发展的阶段论
    第二节 法律渊源
        一、法律
        二、规章
        三、章程
    第三节 资本组织之立法演进
        一、一般银行法法定资本组织制度
        二、专门银行法法定资本组织制度
    第四节 内部组织之立法演进
        一、一般银行法法定内部组织制度
        二、专门银行法法定内部组织制度
    第五节 分支行之立法演进
        一、一般银行法法定分支行制度
        二、专门银行法法定分支行制度
    第六节 组织法律制度与钱业习惯法之冲突
        一、1931年《银行法》对习惯法的否定
        二、二元社会秩序中的银行法与习惯法
        三、法律多元化中的银行法与习惯法
    第七节 立法之评析
        一、立法意义
        二、立法特色
        三、立法缺陷
第三章 资本组织法律制度
    第一节 股份公司制在近代中国的引入与展开
        一、现代银行资本组织制度的历史考察
        二、中国近代银行业的股份公司制
    第二节 官商合股银行之资本组织:中国银行个案研究
        一、官督商办时期
        二、官商合办、商股占优势时期
        三、政府垄断时期
    第三节 私人股份制银行之资本组织
        一、官僚军阀为主体的银行
        二、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银行
    第四节 中国近代银行资本组织制度之创新
第四章 内部组织法律制度
    第一节 权力机构
        一、股东与股东会
        二、董事、董事会与监察人
    第二节 执行机构
        一、总管理处
        二、分支机构的内部组织机制
    第三节 内部管理机制
        一、录用与提拔制度
        二、收入与待遇制度
        三、奖惩与作息制度
    第四节 中国近代银行内部组织制度之创新
        一、内部组织机构
        二、人事管理制度
        三、内部激励机制
第五章 分支行法律制度
    第一节 分支行制度概述
        一、法定银行组织形式的类型
        二、分支行制在中国近代银行业的适用与普及
    第二节 分支机构之设置
        一、国内分支机构之设置
        二、海外分支机构之设置
    第三节 分支机构之监管
        一、市场准入之立法主义
        二、分支机构之法律监管:以抗战时期为中心
        三、法定监管方式之选择: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结合
第六章 归纳与构想
    第一节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现代特征
        一、法定资本组织制度
        二、法定内部组织制度
        三、法定分支行制度
    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本土特色
        一、官商合股、官督商办的股份制
        二、"官利"股息分配制
        三、政府过分干预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三节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影响与启示
        一、影响:积极功能与消极作用并存
        二、启示与构想:近代银行组织制度建设与当今银行改制
结语:银行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兼论当今金融创新法律制度的构架
    一、中国本土的"国际化"
    二、国际成果的"本土化"
    三、全球化金融创新法律制度的回归:国际化与本土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3)过渡时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过渡时期
        1.2.2 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
        1.2.3 社会主义改造
        1.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3 研究回顾与现状
        1.3.1 海外相关研究回顾
        1.3.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1.4 研究重点和思路
        1.4.1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资料来源
    1.6 研究的原创性与不足之处
        1.6.1 研究的原创性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建国前的中国共产党与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
    2.1 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轫
        2.1.1 外资的进入和发展
        2.1.2 官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
        2.1.3 民族资本的形成与发展
    2.2 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特点
        2.2.1 在沪外资的垄断性与掠夺性
        2.2.2 在沪官僚资本的买办性与投机性
        2.2.3 在沪民族资本的不平衡性与落后性
    2.3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政策的确立
        2.3.1 监督和管制在华外国资本主义工商业
        2.3.2 接收和管理在华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
        2.3.3 保护和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三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与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
    3.1 关于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理论和相关政策在上海的形成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的基本观点
        3.1.2 列宁对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的理论深化
        3.1.3 中国共产党关于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的理论与发展
        3.1.4 上海关于区别对待资产阶级政策不断具化
    3.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步改造
        3.2.1 接管在沪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
        3.2.2 改造在沪外国资本主义工商业
        3.2.3 调整在沪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3.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3.1 在沪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3.2 在沪国家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4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整顿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者
        3.4.1 三大政治运动对在沪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教育
        3.4.2 “四反”、“五反”对在沪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洗礼
        3.4.3 “五反”后在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历史转折
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
    4.1 关于过渡时期理论与上海若干政策的形成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4.1.2 苏联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深化
        4.1.3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4.1.4 上海在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相关政策的制定
    4.2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上海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推进
        4.2.1 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在沪上工业中进一步发展
        4.2.2 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在沪上商业中进一步发展
    4.3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上海资本家及其行业组织的改造
        4.3.1 在沪同业公会的逐步改造
        4.3.2 在沪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改造
    4.4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上海资本主义的反响
        4.4.1 在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举步维艰
        4.4.2 在沪资本家的矛盾心态和消极行为
第五章 “和平赎买”政策下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 “和平赎买”政策的来源与在上海的确立
        5.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夺剥夺者”的科学假设
        5.1.2 苏联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实践
        5.1.3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拓展
        5.1.4 上海对“和平赎买”的政策具化
    5.2 “和平赎买”政策在上海的实践
        5.2.1 公私合营申请的主动化趋向
        5.2.2 公私合营的试点和扩展
        5.2.3 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到来
    5.3 上海实践“和平赎买”政策的影响
        5.3.1 上海资本主义的快速转变和消失
        5.3.2 促进了上海国民经济结构的变迁
        5.3.3 推动了上海部分工商业的外迁
    5.4 上海实践“和平赎买”政策的若干特点
        5.4.1 典型示范效应先行
        5.4.2 以“和”为贵的理念
        5.4.3 “赎买”形式多样化
第六章 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启示
    6.1 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贡献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
        6.1.2 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
        6.1.3 强化社会主义建设的统一战线联盟
    6.2 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代局限性
        6.2.1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6.2.2 社会经济结构逐步趋于单一化
        6.2.3 社会中间阶层的弱化与缺失
    6.3 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代的启示
        6.3.1 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
        6.3.2 保障政府和市场的优势互补
        6.3.3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放松
附录
    表1:1949-1956 上海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表2:1949-1956 上海商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表3:1949-1956 上海私营工业加工订货变化情况
    表4:1949-1956 上海私营商业经销代销变化情况
    表5:1949-1957 上海公私合营工业与私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
    表6:1949-1956 上海公私合营及私营工业户数与产值增长情况
    表7:1949-1957 上海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
    表8:1952-1957 上海主要消费品零售量统计
    表9:1950 上海工厂和商店申请停业、歇业数
    表10:1949-1956 上海上层资产阶级人士安排情况
    表11:1952-1957 上海市工业生产情况
    表12:私营工商业者区别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期刊论文
    课题参与情况

(4)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二)技术路线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国企混改税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税务风险管理
    第二节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二、税务风险管理的识别
        三、税务风险管理的防范
第二章 国企混改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第一节 国企混改主要途径
        一、增资扩股
        二、并购重组
        三、改制上市
    第二节 国企混改相关税收政策分析
        一、国企混改的税收政策背景
        二、国企混改适用的税收政策
    第三节 国企混改税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国企混改涉税风险类型分析
        二、国企混改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企混改税务风险的识别
    第一节 增资入股和并购重组方式下的税务风险识别
        一、案例选取
        二、案例介绍
        三、云南白药混改税务风险分析
    第二节 并购重组和改制上市方式下的税务风险识别
        一、案例选取
        二、案例介绍
        三、金丰投资混改税务风险分析
    第三节 员工持股方式下的税务风险识别
        一、案例选取
        二、案例介绍
        三、上海建工混改税务风险分析
第四章 防范国企混改税务风险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建设
        一、强化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
        二、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组织
        三、加强企业税务人才资源建设
    第二节 采用混改税务风险点梳理和清单处理的方法
        一、税务风险点梳理
        二、采用清单处理的办法
    第三节 建立动态可持续的混改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第四节 采用矩阵式混改项目组模式
        一、混改目标企业的选择问题
        二、国家政策导向和地区政策差异
        三、税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问题
    第五节 加强混改过程中税务风险信息沟通
        一、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
        二、加强与税务机关信息沟通
        三、加强与第三方涉税机构信息沟通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2.1.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2.1.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区别
        2.1.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
    2.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基础理论分析
        2.2.1 产权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合作经济理论
        2.2.4 交易费用理论
        2.2.5 公共选择理论
        2.2.6 博弈理论
    2.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理分析
        2.3.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阻力和动力分析
        2.3.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中的主要角色分析
        2.3.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利益共享机理分析
        2.3.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理分析
        2.3.5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制生成的机理分析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现状
    3.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总体状况
        3.1.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运行状况
        3.1.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运行情况
        3.1.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和运行的总体状况评价
    3.2 山东省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
        3.2.1 山东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3.2.2 山东省中部较发达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3.2.3 山东省西部落后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3.2.4 山东省各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变化状况评价
    3.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机制状况
        3.3.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产权制度状况
        3.3.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组织结构状况
        3.3.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机构运行状况
    3.4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状况
        3.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决策机制状况
        3.4.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制状况
        3.4.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利益机制状况
        3.4.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保障机制状况
        3.4.5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经营发展机制状况
        3.4.6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监督机制状况
    3.5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5.1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分析
        3.5.2 主要运行机制构成运行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分析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确立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评价方法确立
    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测度
        4.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4.3.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各构成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4.3.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的评价结果
    4.4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与原因分析
        4.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4.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点及其经验借鉴
    5.1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5.1.1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5.1.2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5.2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5.2.1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5.2.2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5.3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5.3.1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5.3.2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5.4 发达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经验借鉴
        5.4.1 改善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社会基础条件
        5.4.2 积极借鉴现代公司运作方式创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
        5.4.3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和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
        5.4.4 走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之路
第六章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改善路径和对策
    6.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结构的改善
        6.1.1 改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结构总体设想和基本要求
        6.1.2 改善会员大会制度
        6.1.3 改善理事会制度
        6.1.4 完善监事会制度
    6.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产权结构的改善
        6.2.1 规范政府部门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角色
        6.2.2 明确制定会员认购股金及进退会章程和规定
        6.2.3 合理设置和安排股权结构
        6.2.4 合理限制投资性会员的表决权
    6.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的改善路径和对策
        6.3.1 决策机制的改善
        6.3.2 合作机制的改善
        6.3.3 利益机制的改善
        6.3.4 基本保障机制的改善
        6.3.5 经营发展机制的改善
        6.3.6 监督机制的改善
    6.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选择
        6.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一般性总结
        6.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的战略选择
    6.5 政府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6.5.1 加强农村市场制度与体制建设
        6.5.2 准确定位政府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能
        6.5.3 强化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与实施
        6.5.4 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建设与支持
        6.5.5 加强宣传与教育培训工作
第七章 个案分析
    7.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目前主要运行模式比较
        7.1.1 农村能人引领型运行模式
        7.1.2 涉农部门带动型运行模式
        7.1.3 政府扶持推动型运行模式
    7.2 “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运行模式—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
        7.2.1 “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运行模式总体特征
        7.2.2 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分析
    7.3 “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会员”运行模式—寿光蔬菜协会
        7.3.1 “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会员”运行模式总体特征
        7.3.2 寿光蔬菜协会分析
    7.4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坚持自强和自主发展
        8.2.2 政府要理性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8.2.3 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及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良性互动
        8.2.4 处理和界定好发展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关系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专家学者调查问卷
附录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领办人及会员调查问卷
附录3 32 家被调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名单
附录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评价指标转化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资产重组的概念界定、动因分析
    1.1 资产重组的概念界定
        1.1.1 资产重组界定简介
        1.1.2 公司扩张
        1.1.3 公司售出
        1.1.4 公司控制
        1.1.5 所有权结构变更
    1.2 资产重组的动因
        1.2.1 西方学者关于重组的动因分析
        1.2.2 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1.3 反接管措施
    1.4 中国企业并购方式及外部环境
        1.4.1 中国企业并购类型与方式
        1.4.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程序
        1.4.3 我国上市并购的外部环境
第二章 企业并购与生产效率、社会福利
    2.1 企业并购与生产效率
        2.1.1 横向并购的效率分析
        2.1.2 纵向并购的效率分析
        2.1.3 混合并购的效率分析
        2.1.4 行业周期理论:对三种并购类型的一种组合性解释
    2.2 企业并购与社会福利
        2.2.1 企业资源的帕累托改进
        2.2.2 企业并购与外部性
        2.2.3 威廉姆森模型
    2.3 税收政策的基本取向
        2.3.1 效率与福利分析引致的税收政策取向
        2.3.2 税收“楔子”分析引致的税收政策取向
        2.3.3 税收政策的基本取向
第三章 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理论基础
    3.1 公司税与个人税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3.1.1 海格-西蒙斯所得衡量
        3.1.2 公司税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3.1.3 个人税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3.2 资本结构政策
        3.2.1 利息、股息在公司税制中的扣除性
        3.2.2 股息的经济性双重征税
    3.3 股息政策
    3.4 M-M定理
        3.4.1 资本结构理论
        3.4.2 股息政策理论
    3.5 权益融资的新观点和托宾的q理论
        3.5.1 股息悖论
        3.5.2 托宾q理论(Tobin's q ratio)
        3.5.3 权益融资新观点
    3.6 收购增长以及内部投资增长
第四章 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一般规则分析
    4.1 税收协同效应理论一般介绍
    4.2 税法的非对称性
        4.2.1 税法对资本利得与亏损的非对称方式
        4.2.2 税收抵免递延导致的并购动机
    4.3 源自债务的税收屏蔽
        4.3.1 债务利息的可扣除性
        4.3.2 财务困境成本理论
        4.3.3 合作保险效应
        4.3.4 经验检验
    4.4 资产搅拌
    4.5 受困权益
        4.5.1 投资、股息和税收
        4.4.2 受困权益
    4.6 遗产税估值的不确定性
    4.7 股份回购和转换要约的税收激励
        4.7.1 现金回购股份的性质
        4.7.2 现金回购要约的税收激励
        4.7.3 转换要约的性质
        4.7.4 转换要约的税收激励
    4.8 杠杆收购与管理层收购的税收激励
        4.8.1 转为非上市、杠杆收购与管理层收购
        4.8.2 典型杠杆收购操作的基本程序
        4.8.3 杠杆收购的税收激励
        4.8.4 经验检验
    4.9 雇员持股计划
        4.9.1 雇员持股计划的本质
        4.9.2 雇员持股计划的税收法规历史
        4.9.3 ESOP的运用
        4.9.4 经验检验
    4.10 公司分立的税收刺激
    4.11 我国一般税收规则对公司资产重组的激励与制约
        4.11.1 激励规则的实效性分析
        4.11.2 激励规则具体分析
        4.11.3 税收制度的制约
        4.11.4 税收政策的制约
        4.11.5 税收征管的制约
第五章 应税重组的税收政策
    5.1 应税重组的分类与法律界定
    5.2 选择应税重组的动因
    5.3 出资购买资产式与出资购买股票式重组的选择
    5.4 应税重组的税收要素
        5.4.1 纳税人确定
        5.4.2 税基的确认
        5.4.3 税率的确定
    5.5 股票收购被视为资产收购
    5.6 应税重组中的出资方式问题
        5.6.1 现金支付
        5.6.2 债券支付
        5.6.3 可转换债券支付
        5.6.4 认股权证
        5.6.5 分期付款与或有支付
    5.7 非竞争契约
第六章 免税重组的税收政策
    6.1 免税公司重组的分类与法律界定
    6.2 选择免税重组的动因
    6.3 给予重组免税政策的原因和必要性
        6.3.1 原因与必要性
        6.3.2 给予重组免税政策的条件
    6.4 免税重组的一般特征
        6.4.1 一般性定义与要求
        6.4.2 股票定义
        6.4.3 分步交易规则
        6.4.4 参股与证券投资性持股
        6.4.5 股票取消
        6.4.6 第二层子公司禁止
        6.4.7 亏损公司的限制使用
    6.5 免税重组规则的国际比较
        6.5.1 介绍
        6.5.2 兼并
        6.5.3 以股换股
        6.5.4 以股换资产
        6.5.5 分立
    6.6 免税重组规则的税务结果
        6.6.1 公司资产重组之际的税务处理
        6.6.2 公司资产重组之后的税务处理
    6.7 我国免税重组规则的进一步完善
        6.7.1 我国免税重组规则概况
        6.7.2 我国免税重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第七章 国际并购的税收政策
    7.1 全球并购分析与中国跨国并购的特点
        7.1.1 全球企业并购形势与特点
        7.1.2 我国跨国并购的特点
    7.2 国际并购的税收取向
        7.2.1 不给予免税待遇的税收政策取向
        7.2.2 不给予税收抑制的税收政策取向
    7.3 欧盟的兼并指令
        7.3.1 兼并指令概况
        7.3.2 覆盖的交易
        7.3.3 10%的额外现金支付与指令特征
        7.3.4 关于公司与公司税
        7.3.5 关于股票与股东
        7.3.6 对一个外国分支的支付
        7.3.7 包含的交易
        7.3.8 反滥用规定
        7.3.9 执行
    7.4 美国关于入境并购的税收规则
        7.4.1 美国对外资入境并购的规制法律
        7.4.2 一般性税收规定
        7.4.3 交易方式选择与构建中的具体税收规定
    7.5 关于企业跨境重组税收政策的一般性研究
        7.5.1 介绍
        7.5.2 跨境资产重组的理论基础
        7.5.3 跨境税收问题与资产重组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视点及相关理论资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传媒产业
        二、传媒上市公司
        三、融资、再融资、连续融资
        四、投资
        五、投融资
    第二节 投融资理论
        一、投资理论
        二、融资理论
第二章 传媒上市公司融资与再融资现状
    第一节 中国传媒企业与中国证券市场
        一、传媒的企业化运作与上市之举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与传媒概念股的形成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首发融资
        一、IPO的募集资金额度和募集资金投向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IPO高抑价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再融资途径选择
        一、传媒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配股、增发
        二、债务融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债券
        三、混合融资:可转债
    第四节 对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的现实评价
        一、IPO的首日涨幅偏高
        二、股权再融资是传媒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途径
        三、借贷融资少,短期借贷与长期借贷倒挂
        四、传媒上市公司内源融资能力有限
        五、不同融资结构存在的理由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结构分析
    第一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力分析——以电广传媒为例
        一、电广传媒的收入水平分析
        二、电广传媒的融资能力分析
        三、电广传媒的投资效率分析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结构分析
        一、重渠道投资轻内容投资
        二、重物质资本投资轻人力资本投资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空间结构变化
        一、投资空间结构的概念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空间结构变化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益考量
    第一节 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
        一、资本结构分析
        二、资本成本分析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投资效益分析
        一、经营效率分析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三、偿债能力分析
        四、投资收益分析
        五、增长分析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投资效率的真实性的影响
        一、关联交易的概念及有关法规规定
        二、传媒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必然性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三、传媒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传媒投融资的经验借鉴和多元化投资问题
    第一节 多元化投资问题
        一、新闻集团的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启示
        二、多元化投资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践行:离散投资与相关投资
        三、相关多元化投资战略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的问题
        一、传媒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与实业投资风险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与金融投资风险
        三、传媒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危险的游戏
        四、处理好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充分利用政府投融资的引导和助推作用
        一、传媒产业还只是个幼稚产业
        二、争取国家投融资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扶持
    第二节 建立传媒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沟通与合作
        一、认识投资银行的角色: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
        二、传媒公司应选择对口投资银行以保证有效沟通和高效服务
    第三节 加强传媒上市公司与企业的联合:合作投融资
        一、股份合作成立新公司
        二、项目合作的投融资形式
        三、战略合作框架内的合作
    第四节 强化传媒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
        一、金融关系能力的培育
        二、财务预警能力的培养
    第五节 传媒上市公司应注重风险的分散与控制
        一、营业风险的分散和控制
        二、财务风险的分散和控制
    第六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混合所有制背景下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一、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
        二、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长期动态性
    第二节 国企改革的“观念之争”
        一、观念的作用
        二、关于国企改革的四种观念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逻辑
        一、混改的背景
        二、混改的理论基础
        三、混改的目标
第三章 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世界500强的视角
    第一节 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
        一、世界一流企业的成长阶段
        二、世界一流企业的要素
    第二节 规模和数量的演变
        一、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变化
        二、入围500强企业的经营表现
    第三节 500强企业结构和效率的演变
        一、行业分布
        二、效率对比
        三、小结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治理机制的影响
        一、混合所有制对公司治理的挑战
        二、双层代理成本
        三、混改对企业绩效和公司治理的影响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创新活动的影响
        一、国企的创新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
        二、股权多样性与创新
        三、股权融合与创新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效率的影响
        一、信贷市场上的所有制差异
        二、市场势力
        三、委托——代理与多任务目标
    第四节 我国混改案例研究
        一、中国联通——混改标杆
        二、云南白药混改
        三、失败的混改案例:中信国安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法国的混合所有制
        一、法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起源
        二、特别法律制度
        三、政府持股机构
    第二节 美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一、美国混合所有制发展历程
        二、企业国有化的局限性
        三、金融危机以后的经验
    第三节 挪威
        一、挪威模式
        二、治理制度
    第四节 哥伦比亚
        一、特别保护
        二、国际认可
    第五节 巴西
        一、法律框架
        二、巴西混合所有制的治理挑战
        三、改革计划
        四、行使所有权职能
    第六节 日本
        一、日本国铁
        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和日本烟草公司
        三、日本邮政
    第七节 新加坡
        一、商业导向
        二、独立性
    第八节 混合所有制的多样性
        一、多样化的监管模式
        二、最佳实践指引不可取
        三、政策应对
        四、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培养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
        二、“观念之争”不利于混改的推进
        三、混改有利于提高国企创新效率和创新意愿
        四、混改成功的关键是引入负责任的非国有股东
        五、混合所有制的治理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形式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积累“耐心资本”推动混合所有制发展
        二、消除“观念之争”推进混改进程
        三、通过“优势互补”提高国企的创新效率和创新意愿
        四、在鉴别非国有股东的基础上推进混改
        五、鼓励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研究的主要问题
        0.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0.2.2 研究主线及论文框架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局限
    0.4 主要创新
1 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的起源与内容
    1.1 中小投资者在股份公司中的地位
        1.1.1 股东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1.1.2 股东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的地位
        1.1.3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
    1.2 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起源的理论解释
    1.3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内容
        1.3.1 投资者保护的定义及拓展
        1.3.2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内容
2. 控制性股东和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侵害
    2.1 控制性股东对外部投资者的侵害
        2.1.1 控制性股东侵害外部投资者的机理
        2.1.2 控制性股东侵害外部投资者的经验研究及度量
        2.1.3 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侵害的度量
    2.2 内部人侵害外部投资者的机理
        2.2.1 监督的外部性和投资者“搭便车”
        2.2.2 信息不对称
    2.3 控制性股东和内部人侵害外部投资者的主要方式
        2.3.1 扭曲的股利政策
        2.3.2 非公允关联交易
        2.3.3 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行为
        2.3.4 任人唯亲或过度职位消费
        2.3.5 不规范的信息披露
        2.3.6 操纵市场
        2.3.7 形形色色的重组魔方
        2.3.8 再融资中对中小投资者的盘剥
3 投资者保护的效应分析
    3.1 投资者保护与股权集中度的关系
        3.1.1 投资者保护对股权集中度的影响的理论研究
        3.1.2 投资者保护对股权集中度影响的国际比较
    3.2 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
        3.2.1 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3.2.2 投资者保护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的国际比较
    3.3 投资者保护与资本市场发展
        3.3.1 投资者保护与资本市场的规模
        3.3.2 投资者保护与国际资本流动
        3.3.3 投资者保护与金融市场稳定
        3.3.4 投资者保护与储蓄和投资
        3.3.5 投资者保护与资源配置
    3.4 投资者保护与实体经济增长
4 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4.1 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国际比较
        4.1.1 指标体系及经典检验
    4.2 投资者保护水平差异的理论解释
    4.3 中外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比较
        4.3.1 中国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4.3.2 中国与转轨经济国家投资者保护水平比较
5 法律和监管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5.1 中小投资者保护手段的国际争论
        5.1.1 契约论
        5.1.2 法律论
        5.1.3 各国中小投资者保护手段的趋同
    5.2 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法及其完善
        5.2.1 我国现行中小投资者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5.2.2 我国现行中小投资者保护法的缺陷
        5.2.3 构建有利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法律环境的辩证思考
    5.3 证券市场监管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5.3.1 证券市场监管的特殊性
        5.3.2 各国证券市场监管的趋同性特征
        5.3.3 适度监管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5.3.4 中国证券监管的改进与完善
6 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6.1 有利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股权结构安排
        6.1.1 股权结构与中小投资者利益关系的相关研究
        6.1.2 中外学者的经验研究
        6.1.3 中外企业股权结构的比较
    6.2 激活股东大会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6.2.1 激活股东大会的必要性
        6.2.2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制度之检讨
        6.2.3 有利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股东大会制度安排
    6.3 抑制董事会“空心化”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6.3.1 抑制董事会“空心化”的必要性
        6.3.2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空心化”的主要成因及表现
        6.3.3 抑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空心化”的措施
    6.4 公司控制权市场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6.4.1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含义
        6.4.2 公司控制权市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作用的概括
        6.4.3 对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作用的判断
    6.5 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投资者利益
        6.5.1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含义及意义
        6.5.2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本质
        6.5.3 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简要评述
        6.5.4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几点意见
    6.6 证券市场参与者的激励与约束
        6.6.1 中介机构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
        6.6.2 中介机构对中小投资者的侵害
        6.6.3 中介机构发挥作用的关键——诚信
        6.6.4 中介机构发挥作用的激励约束——声誉
        6.6.5 新闻媒体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7 投资者自我保护
    7.1 投资者行为理论及意义
    7.2 我国上市公司个人投资者自我保护状况调查分析
        7.2.1 调查设计
        7.2.2 调查结果描述及评论
    7.3 投资者自我保护的必要性
    7.4 提高个人投资者自我保护水平的探讨
        7.4.1 个人投资者自我保护的制度要求
        7.4.2 培养积极型和智慧型个人投资者
8 投资者保护协调
    8.1 国有利益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矛盾与协调
        8.1.1 国有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的矛盾
        8.1.2 矫正偏袒于国有利益的制度性安排缺陷的逻辑思路
    8.2 机构投资者利益与个人投资者利益的协调
        8.2.1 发展机构投资者对保护个人投资者的意义
        8.2.2 机构投资者对个人投资者的侵害
        8.2.3 协调机构投资者利益与个人投资者利益的辩证思考
    8.3 股东利益与利益相关者利益
        8.3.1 关于股东利益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争论
        8.3.2 关于“企业是谁的”的再讨论
    8.4 上市公司退市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8.4.1 上市公司退市对投资者的影响
        8.4.2 退市中的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 上市公司投资者自我保护状况调查问卷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声明
致谢

(10)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成果综述
        1. 国内关于优先股的研究
        2. 域外相关研究成果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问题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四) 主要创新与不足
        1. 主要创新
        2. 本文的不足
一、优先股与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界定
    (一) 优先股界定
        1. 优先股的含义和特征
        2. 优先股的种类
    (二)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界定
        1.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及其类型
        2.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性质
        3. 优先股与普通股股东表决权的差异
二、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法理依据
    (一) 股东平等原则为优先股股东表决权提供存在的前提
    (二) 公司自治原则为优先股股东表决权提供运行依据
    (三) 合同法原则为优先股股东表决权提供行使保障
三、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域外立法考察
    (一) 优先股股东类别表决权适用范围
    (二)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恢复行使的条件
    (三)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的启动程序和恢复期间
        1. 优先股表决权的启动程序
        2.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恢复的期间
    (四)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1. 丧失优先股股息分配优先权
        2. 参加普通股股东大会
        3. 取得选举董事的权利
    (五) 域外立法考察小结
四、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及其不足
    (一) 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的形成与实践
        1. 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于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2.《公司法》预留建立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的空间
        3. 2013年11月开始的试点促成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初步建立
        4. 我国优先股试点工作实践概要
    (二) 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1. 优先股股东类别表决权适用事项
        2.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恢复的情形和期间
        3. 类别表决权与恢复的表决权的比例
        4. 优先股股东表决权行使程序
        5. 对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四) 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的不足
        1. 不能满足投融资市场的现实需求
        2. 类别表决权的列举事项不足以全面保护股东权利
        3. 有关表决权恢复期限的规定简单粗陋
        4. 对表决权恢复后表决权比例的规定不利于保护优先股股东权益
        5. 有关程序含糊不清难以切实保障表决权的行使
        6. 有关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欠缺且操作性不够
五、完善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的措施
    (一) 将优先股制度由仅适用于试点转向普遍适用
    (二) 类别表决权的适用范围增加“可能影响优先股股东权益的其他事项”
    (三) 为公司章程规定表决权恢复后的表决权比例确立应遵循的原则
    (四) 赋予优先股股东在表决权恢复期间选举董事的权利
    (五) 明确优先股股东表决权行使程序
    (六) 完善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股份制基本知识讲座(7)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息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 刘莉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2)
  • [2]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研究(1897-1949)[D]. 李婧. 华东政法大学, 2009(02)
  • [3]过渡时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审视[D]. 张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 于旖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葛晓军.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6]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D]. 李维萍.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
  • [7]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D]. 张燕. 武汉大学, 2009(09)
  • [8]混合所有制背景下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路径分析[D]. 赵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D]. 蒋国洲. 四川大学, 2005(03)
  • [10]我国优先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D]. 游云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股份制基础知识讲座(七)股份公司分红分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