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新的化学雄激素类药物ES对母本植物性状影响的研究

小麦中新的化学雄激素类药物ES对母本植物性状影响的研究

一、小麦新型化学杀雄剂——ES对母本植株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莉锁[1](2019)在《油菜新型化学杀雄剂筛选及药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化学杀雄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之一,此方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大规模生产杂种一代的方法。目前为止,油菜化学杀雄剂种类并不多,有些杀雄效果也不是很好。本实验室近几年发现多数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甘蓝型油菜有杀雄效果,可从这类除草剂入手来开发新型油菜化学杀雄剂,个别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类除草剂如苯磺隆已经成功作为化学杀雄剂用于油菜杂交种生产,但由于苯磺隆等对不同品种、在不同气候环境因素下杀雄效果有差别,需要继续筛选新的化学杀雄剂。为了筛选新型化学杀雄剂,本试验用4种新型除草剂、两种浓度处理1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筛选出2种可能作为油菜化学杀雄剂的药剂,然后在7个自交系上对这两种药剂以及前期筛选出的另3种药剂进行了药效评价。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2018年药剂筛选试验中,浓度0.5-1 mg/L的甲咪唑烟酸与浓度2.2-4.4 mg/L的三氟啶磺隆钠对13个油菜品种植株的杀雄效果比较好,其植株不育率均在80%以上;而五氟磺草胺与乙氧磺隆即使油菜产生的药害比较严重的剂量下,也没有杀雄效果。但这4种药剂对油菜ALS都有明显抑制作用,这说明能抑制ALS活性的药剂不一定有杀雄效果。2.上述4种药剂对花蕾的ALS活性影响很大,对老叶酶活性影响很小,说明花蕾对药剂的敏感性更强。2.4mg/L浓度的甲咪唑烟酸与2.2mg/L浓度的三氟啶磺隆钠处理可使雄蕊败育而对油菜雌蕊没有显着影响。3.2019年药效验证试验中,发现不同药剂对不同油菜自交系杀雄效果各有差异:1.1mg/L浓度的三氟啶磺隆钠与1.5mg/L浓度的环氧嘧磺隆处理后,各自交系不育率都在90%以上,但药害比较严重;2.4mg/L浓度的甲咪唑烟酸处理的自交系D636、F341和D699不育株率都在90%以上,无明显药害;1.5mg/L浓度的啶嘧磺隆与1.225mg/L浓度的氟胺磺隆处理的自交系H15、Z267、D699不育率都在90%以上,无明显药害,但氟胺磺隆处理后的各植株花期雌蕊变短。4.利用抗苯磺隆材料K5和DS3作为父本、用普通自交系ZH9作为母本进行网室模拟制种,ZH9×K5喷施1.1 mg/L三氟啶磺隆钠导致父本不育或半不育,母本有药害结实性很差;ZH9×K5喷施0.225mg/L苯磺隆钠后父本正常,母本完全不育,结实性较好;ZH9×DS3喷施1.1mg/L三氟啶磺隆钠后父本略有不育,母本有药害,结实性较差;ZH9×DS3喷施1.2mg/L甲咪唑烟酸后父本正常,母本不育,结实性较好。

汪永振[2](2019)在《小麦化学杀雄杂交种萌发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适宜的小麦杂交组合配置出的杂交小麦不仅在主要农艺性状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并且具有增产潜力。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小麦杂交种,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化学杂交剂可能对杂交种发育和萌发,尤其是种子发育阶段,有不利影响。本研究以母本RS53、父本山农22及使用化学杀雄剂SC2011创制的小麦杂交种籽粒为实验材料。常规方法测定小麦种子发芽力及活力;利用iTRAQ方法分析杂交种和其亲本之间种子萌发的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分析杂交种种子萌发的特点、萌发机理和所获得差异蛋白质,为将来创制低毒化学杀雄剂、配置适宜小麦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优化小麦杂交种萌发性状,推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1.种子萌发特征:杂交种根、芽生长明显比亲本缓慢;杂交种根长、芽长小于父本山农22和母本RS53;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低于父本山农22和母本RS53。化学杀雄剂施于母本RS53后,可能影响到杂交种籽粒的发育,导致杂交种萌发表现出低生活力。2.基于iTRAQ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在萌发阶段,杂交种与亲本具有1631个差异表达蛋白。与母本RS53相比,杂交种中,上调蛋白质377个,其中功能已知蛋白质212个;下调蛋白质338个,功能已知蛋白质210个。与父本SN22相比,杂交种中,上调蛋白质481个,功能已知蛋白质273个;下调蛋白质435个,功能已知蛋白质285个。3.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GO注释结果:与父本、母本的差异蛋白,杂交种中,参与的生物过程分别有78个和48个;分子功能分别有25个和12个;细胞组成分别有33个和32个。其中,与父本和母本共同的GO条目,在生物过程中是对刺激的反应、对非生物刺激的反应、对无机物质的反应等,在细胞组分中是细胞器组分、细胞周边、质膜;在分子功能中是裂解酶活性、转移酶活性、核酸结合等。4.差异表达蛋白的Pathway分析表明,杂交种与父本SN22的差异蛋白质获得94个通路,主要集中于代谢途径、核糖体、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淀粉和蔗糖代谢等;杂交种与母本RS53的差异蛋白共获得101个通路,主要集中于代谢途径、核糖体、氧化磷酸化、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糖酵解、RNA转运。Pathway聚类分析表明,聚类于核糖体的差异蛋白质共26个,分布在IF1、EF-Tu、EF-Ts、A等多个核糖体活性位点;聚类于蛋白酶体的差异蛋白质7个,主要分布于19S调节颗粒。聚类于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的差异蛋白质11个。化学杀雄剂配制的小麦杂交种萌发过程中,核糖体蛋白质在组装时出现功能紊乱;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相关酶表达下调,杂交种在萌发过程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杂交种与亲本相比发芽力、活力较低;化学杀雄剂对杂交种造成损伤,蛋白酶体相关蛋白质表达上调,对杂交种可能具有修复作用。

李超[3](2016)在《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性研究》文中指出辣椒是我国重要蔬菜之一,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与人工杂交种制种相比,利用化学杀雄剂生产辣椒杂交种具有明显的优势。本试验选用咪唑乙烟酸作为化学杀雄剂,以辣椒材料P70为试验对象来研究对辣椒的化学杀雄效果。同时,通过细胞学和分子学实验研究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机理,获得以下结果:1.浓度为15 mg/L的咪唑乙烟酸对辣椒的化学杀雄效果最好,在这个浓度下辣椒花药可以表现出完全的雄性不育性而且植株药害相对较小,对辣椒的坐果和结实影响较小。2.通过压片和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对照组花药内绒毡层细胞发生降解,为小孢子母细胞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而处理组花药内绒毡层不发生降解,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从而不能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结构,以致最终降解引起雄性不育。此外,咪唑乙烟酸还可以引起辣椒花药中细胞分化分裂异常以及外绒毡层会发生延迟降解,进一步加剧了雄性不育的发生。3.通过电镜切片观察,我们发现在与处理组花药相比,对照组花药中,内绒毡层细胞中有自噬活动,从而导致细胞自噬性死亡。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处理组花药中的小孢子开始降解,表现出外形畸形、四周胼胝质含量少、细胞核降解以及细胞器缺失;而对照组花药中,小孢子外形圆满、四周胼胝质含量多以及细胞核完整。在四分体时期,对照组花药中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而处理组花药中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形成四分体结构而完全降解,细胞核和细胞里面各种细胞器降解粘连在一起,最终导致雄性不育。4.在对与自噬相关的基因ATG8s以及与细胞壁降解相关的的基因Pec做表达分析时发现,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基因ATG8a、ATG8e和Pec在对照组中的表达要比处理组中的要高,这与在这一时期处理组花药中内绒毡层细胞出现自噬活动与降解密切相关;而ATG8b、ATG8c和ATG8d在处理组花药中的表达较高可能与小孢子母细胞中的自噬活动有关;基因EMS,CLV1和BAM1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小孢子和绒毡层的发育异常有关。

王书平[4](2016)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小麦的生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幅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已刻不容缓。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显着的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包括核遗传雄性不育(Genetic male sterility)、质遗传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光温敏雄性不育(Photo-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ity)和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诱导的雄性不育。其中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育种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亲本选配灵活,应用范围较广。同时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可以规避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对育性的波动,减小制种风险;特别是可免去其它不育途径不育系一定需要隔离繁殖的繁琐工序,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系”育种的方法来生产小麦杂交种。近年来,杀雄剂SQ-1的研制成功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崭新途径。正常发育的小麦植株,在特定的生长时期喷施适宜剂量的杀雄剂SQ-1后,其不育率可达95%-100%,饱和授粉结实率可达85%以上。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杀雄剂SQ-1已成为稳定性很高的化学杂交剂,利用杀雄剂途径已经培育出一批超高产的杂交小麦,很有希望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然而,有关杀雄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目前仍不清楚。鉴于此,本文以杀雄剂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西农1376与其正常可育系西农1376为供试材料,利用显微和亚显微技术分别对生理型不育系的旗叶、花药及小孢子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通过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分析了细胞内氧化胁迫变化规律;通过双向电泳技术与质谱分析技术的结合,分别对旗叶膜蛋白质组学及线粒体蛋白质组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采用TUNEL和DAPI染色方法,比较分析了程序性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DNA片段化检测的TUNEL原位杂交及DNA Ladder技术,并结合ROS代谢的动态变化,对不同处理时间段(2 h、4 h、6 h、10 h和24 h)小麦旗叶的应急反应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杀雄剂SQ-1在喷施后2 h后被小麦旗叶迅速的吸收,作用6 h后得到了100%的不育率。在处理早期,旗叶活性氧的代谢平衡被破坏,使得叶片内大量细胞启动PCD过程而降解,细胞呈现畸形的发育状态。这些异常的变化造成了旗叶膜质过氧化及光合作用产物降低。但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增加,杀雄剂SQ-1逐渐被转运,旗叶又逐渐的恢复正常。2.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对照及杀雄剂SQ-1处理的2 h和6 h的小麦旗叶膜系统蛋白质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50个差异表达的膜蛋白质,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了149个蛋白质;依据这些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的生理反应,差异表达的膜蛋白质影响了光合作用,ATP合成和离子转运,蛋白质折叠和组装,蛋白质合成,细胞修复和防御,电子传递,糖代谢,蛋白质降解,信号传导,蛋白质转运,及叶绿素合成。生物信息学分析暗示杀雄剂SQ-1主要影响了旗叶的光合作用、ATP合成、胁迫应答和蛋白质合成四大生理过程。3.利用细胞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光学显微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和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全面系统的展示了子房、绒毡层和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特征及育性差异(可育与不育)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败育过程中,子房表现为正常发育,小孢子自单核后期开始发育紊乱,绒毡层提前一个发育时期完全降解;进一步采用TUNEL和DAPI检测发现绒毡层细胞和小孢子的PCD过程均起始于单核早期。且相应的细胞活力(FDA染色)也逐渐降低。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杀雄剂诱导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系雄性败育起始于单核早期,且绒毡层细胞过早的PCD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4.以小麦正常可育系及其遗传型雄性不育系作为对照,研究杀雄剂SQ-1诱导产生的小麦生理型不育系在不同发育时期小花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两个发育时期共获得了71个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单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存在3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遗传型雄性不育存在47个差异蛋白质;三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存在6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而遗传型不育系存在6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MS/MS成功鉴定了7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结合小麦生殖发育的代谢及生理功能特点,涵盖了广泛有序的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这些蛋白质参与12个不同的细胞代谢过程,主要干扰了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依据这些蛋白质的丰度变化,结合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的生理反应及在介导败育中的变化规律,首次构建了线粒体反向介导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网络模型。进一步通过生理指标测定和TUNEL检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这些结果反映了线粒体蛋白质的异常表达与不同败育类型的网络关系。

蒋丽媛[5](2016)在《应用于西瓜的化学杀雄剂初步筛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西瓜种子生产主要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因劳动力减少使得西瓜种子的制种成本提高,且制种面积难以落实,出现不能满足生产的现象。研究和筛选出适用于西瓜种子生产的杀雄剂,直接杀死或抑制雄性器官发育,再通过放入蜜蜂进行授粉,不但可以简化制种手续,进而可以解决西瓜种子生产的这一难题,实现规模化生产。本试验选择乙烯利、苯磺隆、草甘膦、2甲4氯钠、MH、赤霉素、烟嘧磺隆、乙草胺、2,4-D、精喹禾灵等10种化学物质作为化学杀雄剂,以西瓜“M08”作试验材料,在植株两叶一心、五叶一心、现蕾期(花蕾直径2mm)用不同浓度的化学杀雄剂对植株进行处理,研究了它们对西瓜品种M08雄花花器形态、花粉活力、植株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以及对坐果率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瓜化学杀雄剂的最佳处理时期为现蕾期花蕾直径0.2-0.4mm。2、乙烯利、草甘膦、苯磺隆对植株的杀雄有一定的效果。现蕾期稀释原液5倍的草甘膦、0.5μg/mL的苯磺隆处理的植株花药发生了皱缩,花粉粒明显减少,甚至不产生花粉。3、乙烯利现蕾期500μg/mL、400μg/mL处理下,花粉活力与对照有显着差异,500μg/mL处理时花粉活力最小,其小于50%;草甘膦在现蕾期稀释原液5倍、10倍处理,花粉活力与对照显着差异,稀释原液5倍处理时花粉活力最小,其小于60%;苯磺隆在现蕾期0.5μg/mL、0.4μg/mL处理,花粉活力与对照显着差异,跟对照相比降低了27%,21%。4、化学杀雄剂对西瓜的物候期、蔓长均有影响,其中乙烯利影响最大,始花期跟对照相比推迟了5天,植株蔓长明显下降,跟对照相比下降43%。5、草甘膦处理后,植株体内的叶绿素跟对照有显着差异,低于对照16%。

李小童[6](2015)在《油菜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新体系构建》文中认为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其产量和含油量的重要途径,建立有效的杂交制种体系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至关重要。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许多优点,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杀雄不彻底而导致母本自花授粉结实、因而降低杂种纯度是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法的一个主要缺点。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油菜化学杀雄杂交制种的新思路,即用化学杀雄剂对母本进行杀雄,用抗除草剂的品种作父本对其进行授粉杂交,获得杂种,再在育苗时用抗除草剂喷洒杂交种子萌发的幼苗以清除非杂种苗,从而可以保证大田生产栽培的幼苗均为真正的杂种苗,可以确保F1代的杂种优势。为了开展相关研究,本课题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油菜新种质12WH318的抗除草剂性状遗传与分子机制研究本课题组选出的油菜新种质12WH318具有抗除草剂咪唑啉酮的特性。通过12WH318与4个除草剂敏感型油菜品种进行正反交、F1自交、F1代与12WH318回交,并测定杂交F1、自交F2和回交一代BC1植株的抗咪唑啉酮能力,证明了 12WH318抗咪唑啉酮的特性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呈完全显性遗传,无细胞质效应。由于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利用同源克隆方法从12WH318和3个非抗性油菜品种中获得了油菜BnALS基因家族中3个基因,BnALS1、BnALS2和BnALS3。序列分析发现12WH318的BnALS2和BnALS3序列与非抗性油菜的BnALS2和BnALS3序列完全一致,而12WH318的BnALS1在+1913位碱基由G突变为A,致使蛋白序列的第638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天冬酰胺酸。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除草剂处理后12WH318叶片中BnALS1表达量急剧升高,但4天后的表达量与对照无显着差异。2、油菜双单倍体的再生为了改良12WH318的生育期,提高抗除草剂父本的综合性状和配合力,选用4个(Lisandra×12WH318)×Lisandra、(ZS9×12WH318)×ZS9、(ZS1O×12WH318)×ZS10 和(QY14×12WH318)×QY14组合的BC1分离世代群体作为材料进行了小孢子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只有(ZS1O×12WH318)×ZS10组合的小孢子成功再生了单倍体植株,用2.5 g/L秋水仙碱处理5 h对213株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后,移栽至大田存活149株,存活率为70.0%,可育自交结实57株,加倍率为38.3%。DH群体的获得为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除草剂父本品种提供了选育材料。3、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种质Z7B10的来源基础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入除草剂敏感型油菜品种中双7号中,获得了再生植株。利用PCR方法对再生植株进行鉴定,筛选得到转基因植株。进一步用Sothern blot方法测定了部分转基因植株中的bar基因拷贝数,筛选得到了单拷贝的转基因植株。对其中一株进行套袋杂交,获得了纯合的转基因株系Z7B10,并对其进行除草剂的抗性与耐性试验。4、新型油菜化学杀雄杂交体系技术研究在花粉单核期,用 4 个苯磺隆浓度(0.00 mg/L、0.05 mg/L、0.075 mg/L、0.10 mg/L)喷施中双7号、中双9号、中双11号、恩油4号、青油14号和绵航油9号等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叶面,通过考察各个油菜品种处理植株的花粉败育情况、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和含油量等指标,确定苯磺隆喷施的最适浓度为0.1 mg/L。以中双4号、中双10号和中双12号为母本,用0.1 mg/L苯磺隆对其进行化学杀雄,分别与抗草胺胜的转基因株系Z7B10(父本)进行杂交,杂种产量分别为652.8±75.15 kg/hm2(中双4号为母本)、589.8±42.75 kg/hm2(中双 10 号为母本)和 469.2±88.5 kg/hm2(中双 12 号为母本)。3个组合杂种播种萌发后,在3-4叶期喷施0.1 mg/L除草剂,假杂种全部死亡,而真杂种成活很好;3个组合的杂交种纯度分别为89.64%±1.06%(中双4号为母本),79.28%±6.58%(中双10号为母本)和81.29%±2.99%(中双12号为母本)。杂交种播种后喷施除草剂除草的同时消灭了假杂种,从而保证了杂种群体的纯度,解决了化学杀雄制种纯度不高的难题。

陈清[7](2013)在《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色堇(Viola X wittrockiana)作为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相较而言其花器官小,目前不育株系的培育正处于探索的阶段,其杂种优势的利用主要通过人工去雄制种的方式实现。而在培育优势杂种时,不仅去雄和授粉难度较大,新品种培育工作量大,制种效率低下,且杂交过程往往会因为人为失误而造成F1种子不纯。因此,加快新品种的培育以及提高种子的总体质量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化学去雄(CHA)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杂种优势利用方法,且已广泛应用于作物、蔬菜、果树,等大田制种,在花卉方面也有报道。课题组已对三色堇化学杂交剂做了初步探究,从苄嘧磺隆苯磺隆、烟嘧磺隆、吡嘧磺隆4种磺酰脲试剂中,发现苯磺隆对具有较好雄性不育诱导效果的同时,对三色堇雌蕊的正常发育影响较小。本研究经过两年两次重复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苯磺隆是一种优良的三色堇杀雄剂,能高效的诱导三色堇花粉败育。苯磺隆叶面喷施最佳浓度范围为0.30~0.50μg/mL,施药时期为三色堇开花前1-2周,株高15~20 cm;气温较高,光照较强施药效果为好;每株受药量为15~20 mL,处理2次可获得86.95%~100%的雄性不育花朵,其雄性不育率达93.33%~100%,不育时间可持续23~27 d。不育花器官有如下特点:花径为1.65±0.28 cm;花冠上瓣花色变浅,中瓣形状由圆形渐变为长方形;下瓣减小,由黄色渐变为白色,仅花心留有黄色,紫色斑点消失;或者上、中、下三瓣皆浅紫色。2.花朵数直接影响结实率,药剂浓度的变化则对种子数目的影响最大。混喷浓度为0.30μg/mL苯磺隆,0.30μg/mL尿素,0.20μg/mL赤霉素,0.20μg/mL洗衣粉,其杀雄效果及种子产量比单独施用苯磺隆效果要好。处理后F1的株高显着低于正常的F1,但在其余观赏性状如花色、花径、株幅、花朵数等上并无显着差异。3.苯磺隆处理后,三色堇叶片和花蕾中的生理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上说,叶片和花蕾中可溶性糖含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且明显高于可育株(0.00μg /mL);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但明显低于可育株(0.00μg/mL),同时呈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片中SOD、CAT、POD的活性明显高于可育株(0.00μg/mL),花蕾中SOD和POD活性明显高于可育株(0.00μ/mL),但CAT活性则低于三色堇可育株(0.00μg/mL)。这种变化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三色堇花蕾中的活性氧代谢平衡遭到破坏,膜脂过氧化,小孢子发育期间营养物质亏损。说明活性氧失衡是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的机理之一。

赵彩霞[8](2013)在《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化学杀雄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白菜型冬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问题,对北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的化学杀雄剂,化学杀雄技术,化学杀雄对白菜型冬油菜相关性状的影响,以及杂种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两年试验研究,研制出了新化学杀雄剂GSC,推出了相应应用技术,并对化学杀雄剂GSC、SX-1和麦极在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上的化学杀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化学杀雄剂对雄蕊的影响不同,SX-1和GSC对白菜型冬油菜均有较好的杀雄效果,麦极对雄蕊基本无影响。2.不同种类杀雄剂的最佳杀雄浓度不同,杀雄时期和方法、单株受药量对杀雄效果也有较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X-1以9.0~10.0mg/L浓度在现蕾期和现蕾后10-12天各喷1次,单株受药量分别3~4ml、5~6ml效果较好,诱导雄性不育株率达到95%;GSC以0.6mg/L左右浓度,在现蕾期和现蕾后10-12天各喷1次,单株受药量分别9~10ml、15~16ml效果较好,诱导雄性不育株率达到98%;当SX-1和GSC的单株受药量分别超过8ml和20ml时,无论是在初花期前那个时期处理,均产生药害现象。3.化学杀雄剂对花粉发育与花药的生理生化活性均有较大影响。细胞学观察发现,化学杀雄剂GSC和SX-1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的影响主要是绒毡层的异常,使花粉发育失去“哺育组织”,不能提供花粉发育所需的营养,因而导致花粉败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化学杀雄剂使花药呼吸强度降低,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保护性酶活性紊乱,最终导致植株败育。4.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杂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白菜型冬油菜杂种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角果数、分枝数和株高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所有组合的株高和一次和二次分枝数表现为明显的中亲优势,75%杂交组合的株高和二次分枝数、87%杂交组合的一次分枝数表现为超高亲优势。杂种的叶面积的增长速率显着优于父母本,表现为超亲优势;冬前杂种植株较早进入枯叶期,叶绿素含量迅速降低,冬后叶绿素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杂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中亲优势、甚至超亲优势;陇油9号×陇油6号、陇油8号×陇油9号、陇油9号×陇油8号、陇油9号×天油4号过氧化物同工酶出现父母本的互补酶带,陇油9号×陇油7号出现新的杂种酶带。5.利用40对引物对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和陇油9号的杂种F2代进行SSR多态性标记,构建了简单的白菜型冬油菜遗传图谱;并对叶面积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检测到的2个QTLs位点,贡献率达到15%以上。

于爱霞[9](2012)在《三色堇自交系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化学去雄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色堇是重要的早春花坛和盆栽花卉,在我国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目前市面上所售三色堇种子都为F1杂交种,多从国外进口。培育自有知识产权的三色堇优良新品种是当务之急。课题组目前有多个高代自交系可以用于杂交优势育种,一方面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减少育种工作中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另一方面三色堇目前还没有雄性不育系的报道,由于三色堇再生困难,通过转基因途径获得遗传性雄性不育较难获得,从而尝试采用化学去雄的方法从生理上诱导雄性不育。1、三色堇自交系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选取20个形态指标对19份三色堇自交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各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变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三色堇形态性状分类首先要考虑花器官性状,其次是株型、叶片和花萼的形状。表型聚类将19个三色堇自交系分为4组,小花型和中花型自交系被明显分隔开。从17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13对带型丰富、清晰稳定的引物用于三色堇自交系的SRAP扩增,共扩增出249条带,其中21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8%,SRAP主坐标分析表明三色堇自交系间遗传距离较大,聚类分析结果与花径、花色相关。SRAP标记与形态标记有一定相关性,呈极显着正相关(r=0.5949),但SRAP标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它能分辨出形态上相近的不同材料。2、三色堇化学去雄的初步研究三色堇初花期时用4种磺酰脲类化合物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其中苯磺隆在0.3-0.6μgmL-1浓度时,诱导不育的效果较好,吡嘧磺隆和苄嘧磺隆在0.6μgmL-1浓度时也有一定杀雄的效果,烟嘧磺隆在试验设置浓度下无杀雄效果。苯磺隆、吡嘧磺隆和苄嘧磺隆在诱导雄性不育的同时对三色堇植株营养生长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分枝数减少,叶片、花型变小等。由于雌蕊育性未受影响或受影响较小以及杀雄剂的副效应广泛存在,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仍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苯磺隆诱导的三色堇不育株在小孢子发育的各个时期均伴有绒毡层的异常,至小孢子发育成熟,花粉囊内无花粉粒或有少量畸形花粉粒。

李文[10](2012)在《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两种油菜化学杂交剂(英文简称CHA)对五个不同油菜品种的杀雄效果的基因型差异,目的在于探讨品种对CHA的敏感性和CHA对品种的广谱性、生理机制的作用特性以及生物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在对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油菜植株长势和花器形态观测结果表明两种CHA对油菜生长发育都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且SX-1对各品种植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要大于化杀灵,中双9号植株长势受抑制程度最小。2.油菜植株育性调查结果表明,两种CHA诱导后的平均雄性不育率都在90%以上,SX-1诱导产生的雄性不育率和不育天数持续时间均高于化杀灵诱导,但是SX-1诱导后的异交结实率低于化杀灵诱导。其中以沪油15号,中双9号,湘油11号的杀雄不育率较高,其不育持续时间也长于湘油15号和HM4。而且SX-1对不同作物的杀雄不育率和不育天数变异程度比化杀灵小。3.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ALS活性测定显示其活性在初花期已经下降,至盛花期时下降到最低,而后到盛花期恢复接近对照值,其中花蕾的ALS活性下降比例大于叶片。结果表明ALS活性在花蕾中受到了较强的抑制,在盛花期时所受抑制程度最大。其中中双9号,沪油15号,湘油11号活性抑制程度大于湘油15号和HM4,中双9号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大。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油菜叶片中苯磺隆添加水平为0.05μg/mL,0.5gg/mL,5gg/mL时,回收率在76.25%~94.59%,变异系数为1.30%~4.77%,最低检出限为0.005μg/mL下,并未检出SX-1在油菜植株和土壤中残留。

二、小麦新型化学杀雄剂——ES对母本植株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新型化学杀雄剂——ES对母本植株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新型化学杀雄剂筛选及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种优势利用的定义
    1.2 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史
    1.3 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1.3.1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近况
        1.3.2 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1.4 化学杀雄剂(CHA)的发展历程
    1.5 油菜化学杀雄发展历程
        1.5.1 近几十年化学杀雄在油菜上的应用
        1.5.2 化学杀雄剂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
        1.5.3 油菜化学杀雄剂的主要优缺点
    1.6 提高油菜杂交种制种纯度方法的改进
    1.7 乙酰乳酸合成酶类抑制剂在油菜杀雄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1.9 本试验选取的除草剂类型介绍
        1.9.1 磺酰脲类
        1.9.2 非磺酰脲类
    1.10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油菜化学杀雄剂的筛选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油菜育性观察及统计分析
        2.2.2 ALS酶活性分析
    2.3 讨论
        2.3.1 单核期花粉胼胝质差异性
        2.3.2 花蕾和叶片ALS活性差异
        2.3.3 化学杀雄药剂筛选
第三章 五种候选CHA的药效评价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五种不同杀雄剂的ALS活性比较
        3.2.2 四种CHA对不同敏感性自交系ALS活性的比较
        3.2.3 各CHA处理对不同油菜自交系的药效
        3.2.4 不同CHA对2 个油菜品种的杀雄表现
        3.2.5 5种CHA处理后不同自交系不育株率的比较
        3.2.6 油菜植株各性状的裂区方差分析
        3.2.7 不同油菜各处理结实率的比较
        3.2.8 抗性父本杂交制种试验结果
    3.3 讨论
        3.3.1 不同CHA对植株ALS活性影响
        3.3.2 五种CHA对各自交系杀雄效果
        3.3.3 展望
第四章 结论
附录A
缩略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小麦化学杀雄杂交种萌发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杂种优势研究与应用
        1.1.1 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现状
        1.1.2 杂种优势应用
    1.2 小麦杂交种制种技术
        1.2.1 作物雄性不育
        1.2.2 化学杀雄
    1.3 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1.3.1 种子活力与微生物
        1.3.2 种子活力与蛋白质
        1.3.3 种子活力与遗传控制
        1.3.4 种子劣变与修复
    1.4 种子活力形成规律
    1.5 种子活力与测定方法
    1.6 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
        1.6.1 双向电泳
        1.6.2 免疫共沉淀
        1.6.3 酵母双杂交
        1.6.4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获取
    2.2 小麦种子活力测定
        2.2.1 材料
        2.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3 小麦种子蛋白质组学分析
        2.3.1 取样方法
        2.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3.3 实验步骤
        2.3.3.1 蛋白质提取
        2.3.3.2 蛋白质浓度检测
        2.3.3.3 蛋白质酶解
        2.3.3.4 ITRAQ标记
        2.3.3.5 SCX色谱分析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4.1 原始质谱数据下的蛋白质鉴定与评估
        2.4.2 功能注释分析
        2.4.2.1 GO注释分析
        2.4.2.2 Pathway注释分析
        2.4.2.3 富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活力测定结果分析
    3.2 蛋白质组学结果分析
        3.2.1 蛋白质提取结果检验
        3.2.2 SCX色谱结果分析
        3.2.3 差异蛋白结果分析
        3.2.4 GO结果分析
        3.2.4.1 GO功能注释结果
        3.2.4.2 GO聚类结果
        3.2.5 Pathway 通路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生活力检测结果
    4.2 GO功能分析
        4.2.1 GO注释分析
        4.2.2 GO 聚类分析
    4.3 Pathway通路结果
        4.3.1 核糖体
        4.3.2 蛋白酶体
        4.3.3 淀粉和蔗糖代谢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辣椒杂种优势育种概括及存在的问题
        1.1.1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育种及存在的问题
        1.1.2 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育种及存在的问题
    1.2 辣椒化学去雄育种及存在的问题
    1.3 植物化学杀雄研究进展
        1.3.1 化学杀雄剂的应用概括
        1.3.2 化学杀雄剂的种类
    1.4 化学杀雄剂引起植物不育的机理研究
        1.4.1 细胞学研究
        1.4.2 生理生化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材料处理
        2.2.2 辣椒花药的发育和败育时期确定
        2.2.3 化学杀雄剂诱导辣椒雄性不育光学显微镜观察
        2.2.4 化学杀雄剂诱导辣椒雄性不育透射电镜观察
        2.2.5 辣椒花药RNA的提取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咪唑乙烟酸处理对辣椒花器官发育及叶片生长的影响
    3.2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花器官形态特征观察
    3.3 小孢子活力检测和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确定
    3.4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细胞学观察
    3.5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超显微镜观察
    3.6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浓度咪唑乙烟酸处理对辣椒育性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
    4.2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和分子机制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
    1.2 植物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研究进展
        1.2.2 光温敏雄性不育(PTMS)研究进展
        1.2.3 化学杀雄剂(CHA)诱导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3 植物基因组学与雄性不育
        1.3.1 叶绿体基因组与雄性不育
        1.3.2 线粒体基因组与雄性不育
    1.4 植物转录组学与雄性不育
    1.5 植物蛋白质组学与雄性不育
    1.6 植物代谢组学与雄性不育
        1.6.1 能量代谢与雄性不育
        1.6.2 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
        1.6.3 其他代谢与雄性不育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目的意义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杀雄剂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旗叶细胞凋亡及其活性氧代谢动态
    2.0 引言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2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穗部形态学观察
        2.2.2 蜡质扫描电镜观察
        2.2.3 石蜡包埋
        2.2.4 番红-固绿双重染色
        2.2.5 TUNEL染色
        2.2.6 DNA的提取、纯化与DNA ladder分析
        2.2.7 生理指标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产生雄性不育
        2.3.2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系旗叶形态学观察
        2.3.3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系旗叶PCD检测
        2.3.4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旗叶氧化应急反应
    2.4 讨论
        2.4.1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产生完全败育
        2.4.2 杀雄剂SQ-1 造成小麦旗叶PCD过程的紊乱
        2.4.3 杀雄剂SQ-1 使小麦旗叶处于氧化胁迫状态
    2.5 小结
第三章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旗叶膜蛋白质变化研究
    3.0 引言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2 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测定
        3.2.2 小麦旗叶膜微囊的制备
        3.2.3 膜纯度的检测
        3.2.4 膜蛋白质的双向电泳(2-DE)分析
        3.2.5 凝胶图像分析
        3.2.6 差异蛋白质的质谱分析
        3.2.7 数据库检索
        3.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旗叶净光合速率变化
        3.3.2 膜纯度鉴定
        3.3.3 差异表达膜蛋白质分析
        3.3.4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及功能聚类
        3.3.5 差异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特性
        3.3.6 膜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3.4 讨论
        3.4.1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
        3.4.2 ATP合成相关蛋白质
        3.4.3 胁迫反应蛋白质
        3.4.4 蛋白质代谢相关
    3.5 小结
第四章 杀雄剂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和小孢子的异常发育64
    4.0 引言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2 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小孢子发育进程观察
        4.2.2 组织切片观察
        4.2.3 DAPI染色
        4.2.4 花药发育的透射电镜观察
        4.2.5 TUNEL检测
        4.2.6 FDA细胞活力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花药形态学观察
        4.3.2 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的异常发育
        4.3.3 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的异常发育
        4.3.4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程序性细胞凋亡(PCD)检测
        4.3.5 花粉粒不同发育时期活力比较分析
    4.4 讨论
        4.4.1 杀雄剂诱导小麦生理型不育系雄性败育时期
        4.4.2 杀雄剂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过早降解与花粉败育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小麦生理型和遗传型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5.0 引言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5.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1.2 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0 形态学观察
        5.2.1 线粒体的制备
        5.2.2 线粒体纯度及完整性检测
        5.2.3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分析
        5.2.4 生理指标测定
        5.2.5 DNA片段化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育系与可育系育性分析
        5.3.2 线粒体活性、纯度及完整性分析
        5.3.3 不育系与可育系不同发育时期线粒体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5.3.4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5.3.5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MALDI-TOF-MS鉴定及功能分类
        5.3.6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5.3.7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ROS比较分析
        5.3.8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PCD检测
    5.4 讨论
        5.4.1 差异表达蛋白质共同干扰两不育系中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和ATP合成
        5.4.2 差异表达蛋白质增强了生理型和遗传型不育系中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了蛋白质的降解
        5.4.3 线粒体反向介导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网络模型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应用于西瓜的化学杀雄剂初步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雄性不育
        1.1.1 细胞核不育型
        1.1.2 细胞质雄性不育
        1.1.3 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1.2 化学杀雄剂种类
        1.2.1 卤代脂肪酸及其盐类
        1.2.2 烷基磷酸衍生物类
        1.2.3 均三嗪二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1.2.4 赤霉素及其盐类
        1.2.5 甲基砷酸盐类
        1.2.6 氨基磺酸类
    1.3 国内外化学杀雄剂的研究进展
    1.4 化学杀雄剂的作用机理
        1.4.1 膜脂稳定性与细胞不育
        1.4.2 内源激素紊乱与雄性不育
        1.4.3 物质能量代谢与雄性不育
        1.4.4 光合作用与雄性不育
        1.4.5 基因异常表达与雄性不育
    1.5 化学杀雄剂的优缺点
    1.6 化学杀雄剂的应用展望
    1.7 西瓜杂交制种蜜蜂辅助授粉技术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药剂
        2.1.3 试验仪器及试剂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植株花器形态及雄蕊形态
        2.3.2 花粉活力的观测
        2.3.3 农艺性状主要指标的测定
        2.3.4.叶绿素的测定
        2.3.5 坐果率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浓度不同药剂处理植株的花器形态
    3.2 不同浓度不同药剂处理植株的花粉活力
    3.3 农艺性状主要指标的测定
        3.3.1 不同时期不同浓度药剂处理植株的蔓长
        3.3.2 现蕾期不同浓度药剂处理植株的茎粗
        3.3.3 现蕾期不同药剂处理植株的花器形态
        3.3.4 不同时期不同药剂处理植株的物候期
    3.4 现蕾期不同浓度药剂处理植株的叶绿素
    3.5 坐果率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药剂处理时期
        4.1.2 对西瓜雄性不育有影响的药剂
        4.1.3 西瓜杀雄效果与花器形态、花粉活力的关系
        4.1.4 西瓜杀雄效果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4.1.5 西瓜杀雄效果与叶绿素的关系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6)油菜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新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杂种优势概述
        1.1.1 油菜杂种优势表现
        1.1.2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1.1.3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
    1.2 化学杀雄剂
        1.2.1 国内外化学杀雄剂的研究进展
        1.2.2 化学杀雄剂的作用机理
        1.2.3 化学杀雄剂制种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1.2.3.1 化学杀雄制种的优势
        1.2.3.2 化学杀雄剂制种存在的问题
    1.3 抗除草剂油菜研究简介
        1.3.1 除草剂种类
        1.3.2 杂草对油菜的危害和防治
        1.3.3 抗除草剂油菜研究进展
        1.3.4 小孢子离体培养法构建DH遗传群体
    1.4 乙酰乳酸合成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4.1 乙酰乳酸合酶功能及其抑制剂类型
        1.4.2 植物对ALS抑制剂的选择性形成机理
        1.4.3 乙酰乳酸合酶结构特征及其结合方式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油菜种质12WH318咪唑啉酮抗性遗传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油菜种质12WH318咪唑啉酮抗性遗传试验
        2.1.4 乙酰乳酸合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2.1.5 12WH318种质ALS基因的表达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12WH318抗咪唑啉酮性状的遗传
        2.2.1.1 F_1杂种的抗性表现
        2.2.1.2 分离世代咪唑啉酮抗性的遗传表现
        2.2.2 乙酰乳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2.3 ALS基因的表达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抗草铵膦油菜品系Z7B10的来源基础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培养基
        3.1.3 油菜的遗传转化
        3.1.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3.1.5 除草剂抗性的遗传与稳定性分析
        3.1.6 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3.1.7 除草剂耐性实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杆菌介导油菜遗传转化与鉴定
        3.2.2 除草剂抗性的分离
        3.2.3 外源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3.2.4 除草剂耐性实验
    3.3 小结
第四章 抗咪唑啉酮油菜的小孢子培养与DH系培育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孢子离体培养再生植株过程
        4.2.2 品种差异性
        4.2.3 单倍体植株加倍与移栽
    4.3 小结
第五章 化学杀雄效果与机理研究及在制种中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化学杀雄效果鉴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化学杀雄效果分析
        5.2.1.1 花粉活力
        5.2.1.2 植株育性和结实
        5.2.1.3 天然异交结实性
        5.2.1.4 花器形态
        5.2.1.5 农艺性状
        5.2.2 化学杀雄对植株及杂交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5.2.2.1 花蕾中SOD测定(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
        5.2.2.2 花蕾中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5.2.2.3 杂交种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
        5.2.2.4 杂交种含油量测定
        5.2.3 化学杀雄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5.2.4 化学杂交制种产量与纯度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油菜化学杂交体系构建父本鉴定及培育
    6.2 化学杀雄剂制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三色堇杂种优势研究进展及利用现状
    1.2 植物化学去雄的研究进展
        1.2.1 化学杂交剂的意义
        1.2.2 国内外化学杂交剂的发展
        1.2.3 化学杂交剂的混配
    1.3 化学杂交剂的作用机理
        1.3.1 化学杂交剂诱导植物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1.3.2 化学杂交剂诱导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1.4 磺酰脲类化学杂交剂
    1.5 课题的提出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化学药剂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药剂处理方法
        2.2.3 植株形态与育性观测
        2.2.4 花粉数量测定
        2.2.5 花粉活力测定
        2.2.6 桂头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2.2.7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苯磺隆处理对三色堇育性的影响
    3.2 苯磺隆处理对三色堇植株生长的影响
    3.3 苯磺隆处理对三色堇花器官的影响
    3.4 苯磺隆处理对柱头及子房活性的影响
    3.5 单株种子产量与植株形态的相关性分析及CHA组合的优化
        3.5.1 单株种子产量与植株形态性状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3.5.2 单株种子产量与植株表型性状因素相关系数分析
        3.5.3 单株种子产量与植株表型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关系
        3.5.4 苯磺隆组合优化
    3.6 F_1观赏性状的差异分析
    3.7 苯磺隆对三色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7.1. 苯磺隆对三色堇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7.2 苯磺隆对三色堇叶片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3.7.3 苯磺隆对三色堇花蕾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7.4 苯磺隆对三色堇花蕾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的效果评价
    4.2 三色堇杀雄剂的施用技术
    4.3 苯磺隆组合对种子产量及植株形态的作用
    4.4 苯磺隆对三色堇生理生化特性的作用
        4.4.1 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关系
        4.4.2 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与SOD、CAT和POD的关系
5 总结
    5.1 三色堇化学杂交剂的筛选和效果
    5.2 苯磺隆组合优化与种子产量及后代的关系
    5.3 苯磺隆诱导雄性不育与三色堇生理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8)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化学杀雄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概况
    1.2 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1.2.1 化学杀雄剂(CHA)的特点
        1.2.2 常见的化学杀雄剂
        1.2.3 油菜化学杀雄的处理方法
        1.2.4 化学杀雄剂的杀雄效果
        1.2.5 化学杀雄的机制探索
    1.3 杂种优势与植株生长发育特性
        1.3.1 植株生理生化特性与杂种优势
        1.3.2 亲本间关系与杂种优势
        1.3.3 DNA 分子标记差异与杂种优势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化学杀雄剂 GSC 的研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化学药物的不同组配对油菜的杀雄效果
        2.2.2 苯磺隆和赤霉素不同重量百分比对油菜的杀雄效果
        2.2.3 GSC 母液配制
    2.3 结论
第三章 化学杀雄剂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的杀雄效果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观测指标
    3.2 结果和分析
        3.2.1 化学杀雄方法研究
        3.2.2 化学杀雄剂的不同浓度对植株育性的影响
        3.2.3 化学杀雄剂的不同浓度对油菜花器形态的影响
        3.2.4 化学杀雄剂的不同浓度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3.2.5 化学杀雄剂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3.2.6 化学杀雄剂对花药结构发育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附图
第四章 化学杀雄剂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测定指标
    4.2 结果和分析
        4.2.1 化学杀雄剂对花药呼吸的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4.2.2 化学杀雄剂对叶片和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2.3 化学杀雄剂对叶片和花蕾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2.4 化学杀雄剂对叶片和花蕾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杂种的叶片结构与生理特性表现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保护性酶活性
        5.2.2 叶绿素含量
        5.2.3 叶面积大小
        5.2.4 气孔特征和叶片结构
    5.3 讨论
    5.4 小结
    附图
第六章 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测量指标和方法
        6.1.3 杂种优势的计算
    6.2 结果和分析
        6.2.1 白菜型冬油菜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6.2.2 白菜型冬油菜主要产量性状表现
        6.2.3 白菜型冬油菜主要品质性状表现
        6.2.4 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6.2.5 单株产量和各产量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白菜型冬油菜叶面积性状的 QTL 分析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1.3 DNA 提取方法
        7.1.4 DNA 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7.1.5 SSR 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7.1.6 分子标记基因型记录
        7.1.7 数据统计分析
        7.1.8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7.1.9 叶面积性状 QTL 分析
    7.2 结果和分析
        7.2.1 DNA 提取结果
        7.2.2 SSR 引物在亲本间的多态性分析
        7.2.3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7.2.4 油菜群体叶面积大小的分析
        7.2.5 叶面积性状的 QTL 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三色堇自交系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化学去雄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三色堇育种研究进展
        1.1.1 三色堇育种历史简介
        1.1.2 三色堇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1.1.2.1 杂交育种
        1.1.2.2 多倍体育种
        1.1.2.3 诱变育种
        1.1.2.4 生物技术育种
    1.2 遗传标记简介
        1.2.1 形态学标记
        1.2.2 细胞学标记
        1.2.3 生化标记
        1.2.4 分子标记
        1.2.5 常用分子标记种类
        1.2.5.1 RFLP
        1.2.5.2 RAPD
        1.2.5.3 AFLP
        1.2.5.4 SSR
        1.2.5.5 ISSR
        1.2.5.6 SRAP
        1.2.6 SRAP应用于园林植物育种研究中的研究
        1.2.6.1 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研究
        1.2.6.2 遗传图谱构建
        1.2.6.3 种质鉴定
        1.2.6.4 指纹图谱构建
    1.3 植物化学去雄研究进展
        1.3.1 化学杀雄及其应用
        1.3.2 化学杀雄剂研究进展
        1.3.3 化学杀雄剂诱导植物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1.4 课题的提出
第2章 表型性状结合SRAP标记评价三色堇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表型性状测定
        2.2.2 SRAP标记分析
        2.2.2.1 DNA提取方法
        2.2.2.2 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
        2.2.2.3 三色堇SRAP标记引物筛选
        2.2.2.4 SRAP扩增产物检测
    2.3 数据处理
        2.3.1 表型标记
        2.3.1.1 表型性状基本参数
        2.3.1.2 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2.3.1.3 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2.3.1.4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2.3.2 SRAP标记
        2.3.2.1 SRAP多态性分析
        2.3.2.2 SRAP聚类分析
        2.3.2.3 SRAP标记的主坐标分析
        2.3.3 表型性状与SRAP标记的比较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表型性状标记
        2.4.1.1 自交系表型性状的统计分析
        2.4.1.2 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2.4.1.3 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4.1.4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2.4.2 SRAP标记
        2.4.2.1 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
        2.4.2.2 三色堇SRAP标记引物筛选
        2.4.2.3 SRAP分子标记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2.4.2.4 自交系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
        2.4.2.5 基于SRAP标记的主坐标分析
        2.4.3 表型标记与SRAP标记的相关性分析
        2.4.3.1 表型标记与SRAP标记聚类结果的比较
        2.4.3.2 表型标记与SRAP标记聚类的相关性分析
    2.5 结论与讨论
        2.5.1 基于表型的聚类分析
        2.5.2 基于SRAP标记的聚类分析
        2.5.3 表型聚类与分子标记的关系
第3章 三色堇化学去雄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与试剂
        3.1.1 试验材料
        3.1.2 化学药剂
    3.2 研究方法
        3.2.1 化学药剂处理
        3.2.2 三色堇育性及生长性状调查
        3.2.2.1 花粉活力估计
        3.2.2.2 结实性调查
        3.2.2.3 植株营养生长性状调查
        3.2.3 石蜡切片
    3.3 结果与分析
        3.3.1 4种磺酰脲类化合物处理对三色堇的花粉数量和活性比较
        3.3.2 4种磺酰脲类化合物处理对三色堇结实率的影响
        3.3.3 4种磺酰脲类化合物对三色堇生长发育的影响
        3.3.4 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的显微结构观察
        3.3.4.1 正常可育三色堇显微结构观察
        3.3.4.2 苯磺隆处理三色堇的花药发育
    3.4 讨论与结论
        3.4.1 苯磺隆杀雄效果的评价
        3.4.2 杀雄剂施用技术
        3.4.3 化学杀雄剂诱导的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图版Ⅰ 19个三色堇自交系图片
附录2:图版Ⅱ 19个三色堇自交系SRAP扩增图谱

(10)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绪论
        1.1 化学杂交剂研究进展
        1.1.1 国外研究进展
        1.1.2 国内研究进展
        1.2 化学杂交剂作用机理
        1.2.1 基因表达
        1.2.2 内源激素
        1.2.3 花粉发育
        1.2.4 膜脂过氧化物
        1.3 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的优点
        1.3.1 杂交亲本选择范围广
        1.3.2 生产应用周期短
        1.3.3 辅助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或者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及光温敏核不育两系制种
        1.3.4 可利用F2代的优势
        1.3.5 可以有效代替人工去雄以及开展轮回选择
        1.4 化学杀雄制种技术
    2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2.1 主要研究内容
        2.1.1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杀雄效果比较研究
        2.1.1.1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2.1.1.2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花器形态的影响
        2.1.1.3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育性的影响
        2.1.1.4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影响
        2.1.2 化学杂交剂SX-1在植株体内的残留检测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的杀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杀雄药物
        1.3 试验设计
        1.4 药剂喷施
        1.5 室外观察及室内测定指标
        1.5.1 植株生长
        1.5.2 花器形态
        1.5.3 植株育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植株性状的影响
        2.2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花器形态的影响
        2.3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育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三章 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仪器
        1.2.2 溶液配制
        1.2.3 乙酰乳酸合成酶提取方法
        1.2.4 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酰乳酸合成酶在花蕾中的含量
        2.2 乙酰乳酸合成酶在叶片中的含量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四章 化学杂交剂SX-1在植株和土壤的残留检测
    1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标准溶液
        1.2.2 仪器检测条件
        1.2.3 标准曲线制作
        1.2.4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1.2.5 样品前处理
        1.2.6 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净化方法的选择
        2.2 C18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2.4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
        2.5 样品测定
        2.6 方法的回收率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小麦新型化学杀雄剂——ES对母本植株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新型化学杀雄剂筛选及药效评价[D]. 任莉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2]小麦化学杀雄杂交种萌发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 汪永振.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性研究[D]. 李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4]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D]. 王书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5]应用于西瓜的化学杀雄剂初步筛选研究[D]. 蒋丽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6]油菜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新体系构建[D]. 李小童. 湖北大学, 2015(04)
  • [7]苯磺隆诱导三色堇雄性不育的效果研究[D]. 陈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8]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化学杀雄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赵彩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7)
  • [9]三色堇自交系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化学去雄的初步研究[D]. 于爱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1)
  • [10]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D]. 李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小麦中新的化学雄激素类药物ES对母本植物性状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