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上地幔纵波速度结构特征探讨

中亚上地幔纵波速度结构特征探讨

一、中亚地区上地幔 P 波速度结构特征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卢进延[1](2021)在《珠江三角洲芦苞—佛山—中山—三乡断面的地壳结构——密集台阵勘探新成果》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区中深部地壳结构,在芦苞—佛山—中山—三乡地区开展了密集台阵勘探工作,使用接收函数方法处理反演,获得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区40 km以浅Vs速度结构。结合研究区的地质、重力异常特征对反演成果分析获得初步成果: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壳结构可分为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和上地幔四个大层位,上地壳厚度在临海一侧变厚,在中山三乡镇一带,厚达14 km;莫霍面隆起、上地幔物质侵入下地壳和高密度岩浆侵入上地壳这个三个因素共同导致研究区重力异常高;获得了沿线中深部断裂构造空间展布特征信息,速度结构和断裂构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沿测线地壳在15~20 km深的深度上不存在低速层;三水盆地基底深度在3 km左右,与该地区沉积层厚度一致;莫霍面深度北深南浅,深度在27.5~30 km之间,其波速特征明显,由3.6 km/s突变为4.1 km/s。

张天继,金明培[2](2021)在《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研究漾濞MS6.4地震孕震环境》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5月21日我国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了MS6.4级破坏性地震,该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滇西北地区68个密集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提取P波接收函数,采用两步反演法和Bootstrap重采样统计技术,获取了滇西北地区精细的地壳上地幔8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结合前期所得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情况分析认为:滇西北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在横向上和垂向上都具有强烈的非均匀性,浅表约有4 km厚的低速沉积层,中上地壳呈高低速相间分布特征;20~4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分布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与红河断裂两侧.从横向上看,漾濞地震发生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的高低速过渡地区和泊松比高梯度带上.从垂直剖面上看,漾濞地震发生在中下地壳具有明显低速层、而上覆为相对高速的脆性地壳中,震源区地壳内存在的低速体为此次漾濞地震提供了可能的孕震环境.滇西北地区的中下地壳低速层被断层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且该地区存在莫霍面隆起中心、非常高的泊松比值(>0.3)以及上地幔低速异常,考虑到高热流、地幔高导层隆起、温泉幔源特征等综合分析推测低速体可能与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

杨凡,张涵,李娟,王新,陈棋福[3](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散射核方法探测中国东北地区地幔转换带界面三维形态》文中研究说明地幔转换带是上下地幔物质运移和能量交换的必经通道,其速度结构和上下界面的起伏能够为认识地幔内部的温度和物质变化、地幔对流模式等地球演化相关的科学问题提供关键约束.本文利用布设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高密度固定台网和流动台阵所记录的远震体波接收函数,采用Ps散射核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获得了台站下方地幔转换带界面及其内部速度间断面的三维精细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上下界面在地幔转换带内清晰可见,在高纬度(44°N)区域存在约30°的倾角;660-km间断面的深度起伏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在与俯冲板片相交处以西200~300 km,界面出现约20~40 km的下沉,而长白山和龙岗火山的西北区域存在约5~15 km的抬升,分别与板片滞留引起的低温异常和局部热物质上涌相对应;410-km间断面的起伏形态较复杂,在大部分区域观测到大于10 km的下沉,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横向变化,与深俯冲动力学背景下冷的温度异常造成的影响不一致.我们认为板片俯冲、停滞和海沟后撤过程中引起的地幔转换带物质异常、含水状态及分布的变化是显着改变410-km间断面形态的主要原因.本文获得的高精度地幔转换带界面三维形态为更好地认识东北亚地区俯冲板片在地幔物质分布和能量交换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冯铭业,陈凌,王旭,韦生吉,王新[4](2021)在《巽他大陆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来自远震接收函数的约束》文中研究指明巽他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汇聚区域,其地壳结构特征是揭示洋陆过渡带演化及物质能量交换机制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巽他大陆及其周缘19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进行P波接收函数分析和H-κ叠加处理,获取了每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信息.为了减少参数的主观选择对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研究采用了多种参数组合、综合约束策略.将本文结果与前人146个宽频带台站接收函数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我们获得了巽他大陆地区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分布,并统计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巽他大陆地壳总体较薄,平均地壳厚度约为32 km,远低于全球造山带平均值,而与全球拉张型地壳平均厚度较为接近,可能反映研究区地壳整体处于拉张应力状态;而呵叻高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厚,平均约38 km,与周缘地区明显不同.火山弧地区平均地壳波速比普遍大于1.81,甚至达1.87以上,并且壳内广泛分布低速层,可能受到了火山弧地区熔融物质的影响;非火山弧地区平均地壳波速比则普遍小于1.76,反映地壳组分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局部地区高于1.81,甚至高达1.99,表明地壳以铁镁质成分为主或存在部分熔融,可能与铁镁质岩浆底侵作用或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中南半岛中西部、婆罗洲西北部和马来半岛中部莫霍面Ps转换波和多次波不明显而且具有多峰特征,可能表明该区域经历了复杂的壳幔相互作用.巽他大陆地区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总体无明显相关性,说明上地壳和下地壳结构和成分横向变化复杂;但中南半岛内部呵叻高原附近和东南部火山区两者均呈负相关性,与周围地区明显不同.综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其他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推测稳定的呵叻高原盆地阻挡了印支地块的侧向挤出,处于挤压应力环境并发生上地壳增厚;而东南部火山区则处于拉张应力环境并存在基性岩浆底侵,可能与地幔物质上涌有关.

林建民,方孙珂,倪四道[5](2021)在《台风“海鸥”激发地脉动源区的联合台阵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台风所激发的P波地脉动信号,地震学家近年来开始尝试通过地震学方法定位、监测台风.由于单台阵定位精度的局限性(主要取决于台站数目、孔径和结构等),本文提出了将台阵至源区的距离作为归一化权重因子、结合反卷积技术的双台阵联合定位方法,并利用中国喜马拉雅二期台阵(ChinArray II)和日本高灵敏度地震台网(Hi-net)的连续波形数据,对2014年西北太平洋强台风"海鸥"所激发的P波地脉动源区进行了定位测试.联合定位结果与理论模拟源区具有较好一致性:台风"海鸥"位于菲律宾海时,其激发海浪与台风"风神"遗留涌浪相互作用而激发的P波地脉动源区偏离"海鸥"移动轨迹;而当"海鸥"进入南海后,其激发的P波源区则紧随台风中心.与单台阵定位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以下方面影响:(1)单台阵响应函数强旁瓣导致定位结果出现"伪影"、不聚焦;(2)台阵至源区距离小于~26°时,P波沿复杂浅地层传播时实际走时与基于理想地球模型的理论预测走时存在较大偏差导致近场定位误差增大;以及(3)上地幔三重震相的干扰等.因此,该方法有效提升了定位结果的聚焦性与稳定性,实现对"海鸥"激发P波地脉动源区的全程、稳定定位追踪,为发展基于地震学的台风监测新方法提供支持.

胡景,赵韬,白超英,郭浩,王莹,李兴旺,莘海亮[6](2021)在《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震源区三维P和S波速度结构与地震重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震源区位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该地区近些年来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对漾濞地震序列重定位和漾濞震源区及邻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漾濞地震的孕震环境、发震机理和破裂过程.本文基于2008年1月1日到2021年6月3日区域固定台站接收到的36938条Pg和32111条Sg波到时数据,采用新发展的三重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tomoTD)开展了漾濞MS6.4地震震源区三维速度结构成像与地震重定位研究.结果显示:(1)余震活动主要集中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的西侧,整体呈现沿北北西向的条带状分布,结合已有走滑型震源机制解特征,揭示了北西向隐伏断裂是发震断层,其北西段表现为倾角较陡、结构相对简单的走滑断裂,南东段由两条分支断裂组成.(2)主震的发生及地震序列分布与地壳速度结构不均匀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主震及4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在高速边界上或高低速过渡区域,余震主要发生在低速、高VP/VS区,主震上方与下方均显示高VP/VS异常,推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应力在孕震区的刚性介质中积累,中下地壳流体(或者部分熔融地壳物质)侵入发震断层区,弱化了漾濞6.4级地震的主震区.另外,余震东南侧的低VP/VS区可能代表介质刚性强,可能阻碍了余震向南东方向继续扩展.(3)结合2013洱源5.5级地震研究结果,推测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北北西向隐伏断层.

曹颖,钱佳威,黄江培[7](2021)在《2014年云南盈江两次中强震发生前后震源区P波速度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云南地震台网的地震记录,利用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开展了2014年5月24日盈江MS5.6和5月30日MS6.1地震前后震源区地下P波速度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盈江MS5.6地震后,震源区的P波速度轻微下降,在MS6.1地震后,相对于MS5.6地震,P波速度继续下降,并下降至最低,下降幅度约为1%,说明P波速度下降的幅度可能与主震的震级大小相关。另外,本研究还观测到P波速度下降与余震分布的时空变化相关,可能是由于余震的动态和静态应力变化造成震源区介质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在两次地震发生后约五年内,震源区P波速度值上升,上升幅度小于震后总下降幅度,但这并不能表明震源区还处于愈合过程中。

贾若[8](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文中认为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是指以地震体波到时作为观测数据,反演地下介质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分布的一种反演技术方法。基于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假定,通过在走时反演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可以同时进行介质的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属性的联合反演。对三维介质的各向异性分析有利于对区域结构构造演化、深部物质变形、动力模式等动力学问题的进一步解释。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理论发展、技术实现、数值模拟等。讨论了将各向异性参数加入反演方程中的具体数值实现思路,基于前人工作,进一步完成了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三维体波各向异性反演计算及分辨率检测的数值实现过程,并进行了人工设定地震的检验。基于该方法,分别在我国东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开展了针对上地幔区域的远震三维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两个地区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分布。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轴对称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假定,在各向同性走时层析成像反演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两个各向异性参数,实现了三维速度扰动与各向异性参数的反演功能。反演程序针对三维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参数可能具有不同分辨率的特点,允许分别独立设置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参数的网格模型。对台站分布、反演中的阻尼系数在三维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参数反演中的影响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台站分布的影响可能更多集中在浅部,阻尼系数的选取则需要中和考虑走时残差均方根和模型的平滑程度。2.采用NECESSArray台阵的远震体波走时资料,研究获得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上地幔速度扰动结构和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的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分布均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阿尔山火山区下方存在深至地幔转换带的柱状低速异常,可能暗示存在来自深部的岩浆运移通道;420km以下,阿尔山地区下方低速异常与松辽盆地下方低速异常汇合,同时各向异性快波速度方向FVD整体为NW向分布,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深部热源补给,且与太平洋板块前端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有关。60~240km内,阿尔山地区东西两侧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分布,分析认为与古地块拼合及盆地后期的伸展变形有关。在松辽盆地地区,速度扰动呈现以高速为主,中心区域120km深度内存在低速异常,这种特征可能与软流圈热物质上涌有关;在盆地下方60km,盆地南侧及中部地区FVD呈近E-W向展布,东侧则呈NE-SW向展布,推测可能受华北克拉通-松嫩地块沿拼合带走向的相对运动及深大断裂导致的NE向剪切变形共同控制;420km以下,FVD整体以NW向分布为主,与SKS结果类似,可能表明SKS各向异性的来源深度较深,推测其形成机制与太平板块西向俯冲有关。长白山火山区下方180km内FVD展布与块体拼合带走向一致,反映了拼合过程对局部构造变形的影响;300km以下显示出一致的NW向特征,推断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有关;520~620km内火山区西北方存在一个低速异常区,但方位各向异性幅值较大,整体趋势一致,初步推测与来自深部的地幔热柱关系不大,可能与滞留板块的深部脱水作用有关。3.基于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Ⅱ期的远震数据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进行了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结果显示,该区速度扰动与各向异性特征在横向上变化明显,主要体现在青藏高原与周边相邻地块之间的差异分布。青藏高原东北缘下方存在深至300km左右的低速异常,推测在这一深度范围内青藏高原较之周边古老地块具有更软更热的属性。360km~420km,青藏高原下方的低速异常逐渐转变为大面积的高速异常,并一直延伸至深部地幔。各向异性FVD在60~120km内与青藏地块相对于周缘地块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120~420km深度范围内,大部分区域FVD变化为NW向,与SKS结果基本一致。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速度扰动整体呈现高速特征,各向异性幅值相对较低,FVD呈E-W向,表明块体内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鄂尔多斯块体西部边缘地区存在相对较低的速度值,各向异性随深部变化显着,推测鄂尔多斯块体西边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在阿拉善地块下方,结果显示,该区整体具有高速异常特征,东北部局部呈现低速特征,一直延伸到600km的深部地幔,表明阿拉善块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扬子地块下方,0~360km,整体以高速异常为主,地块内部与地块边缘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FVD分布,表明块体间相互作用对各向异性分布产生了显着影响。420km以下,块体内部呈现出低速异常,初步推测该深度范围内可能存在更软的地幔物质特征或局部的高温热物质活动。

张宫博[9](2020)在《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对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北及邻近区域属于中亚造山带最东部,是全球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期间形成的最大增生地体之一。在中生代,中国东北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和因古太平洋俯冲而产生的伸展;在新生代,又经历了广泛的碱性火山作用,以及与其相关的太平洋板块俯冲。如今东北地区仍处于板块挤压和板内火山活动的阶段。已有的层析成像和热力学耦合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东北地区下方地幔转换带内存在广泛展布的滞留俯冲板块,并将火山的形成解释为与板片脱水作用和其引起的地幔对流有关,但该模型对于火山的位置分布并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自中美日合作的NECESSArray数据公开以来,有层析成像和接收函数研究表明在长白山下方的地幔转换带存在板片缺口,据此一种新的下地幔沿板片缺口上涌提供东北地区上地幔热源的观点被提出,但该模型无法解释单独的下地幔上涌是否能足够加热如此大范围的上地幔。因此,东北地区下方深部热物质来源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东北地区远离日本海沟1000km以上,远震较区域地震能提供更多的数据并适合于本区域的层析成像研究。FMTT(Fast Marching Teleseismic Tomography)作为一种可靠的层析成像技术,可以被用来获得研究区上地幔速度结构,据此探究火山来源、板块俯冲行迹、地幔流变性等问题。针对东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和深部热物质分布,本研究采用两种波形相关法从IRIS提供的以NECESSArray数据为主的286个台站的波形数据中拾取了36000个相对走时残差。利用这些走时残差数据,本研究反演得到了东北地区下方深至750km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火山和阿尔山火山下方均存在贯穿地幔转换带的低速异常,这些低速异常上沿至浅部,结合近年来其他学者提出的观点,本研究推测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由俯冲板块脱水加热和下地幔热物质上涌二者共同提供了热源。松辽盆地北部的上地幔低速体并未穿过地幔转换带,推测这可能与地幔对流和盆地拆沉有关。五大连池火山群下方由于台站分布较少而分辨率不足,但根据来自下地幔的低速异常图像,推测其形成也不仅仅由于地幔对流。根据上地幔广泛分布的低速异常以及穿过火山下方地幔转换带的低速体,本研究认为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具有亲缘性,有着相似的形成机制。

莘海亮[10](2020)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大陆及邻区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地球上构造背景最复杂、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建立高分辨率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与获取准确的地震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理解大陆强震机理,开展大陆动力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结构与波速比结构进行了成像研究,对中国大陆固定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工作。本文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孕震环境,深入理解岩石圈壳幔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开展了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P波、S波速度结构成像工作我们利用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5.01两年期间记录的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区域尺度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基于多重网格反演策略构建了中国大陆下方岩石圈高分辨率(横向分辨可达0.5°网格)的三维Vp和Vs模型(USTClitho1.0)。整体而言,相比中国大陆已有的岩石圈速度模型,本文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刻画了中国大陆岩石圈较为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对于结果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首先棋盘分辨率测试方法显示本文的Vp和Vs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可达1°的较高分辨率,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0.5°的分辨。另外,地震射线密度分布显示中国大陆除四周边缘地区外,整体具有较密的射线覆盖。其次,使用未用于反演的主动源的理论和观测走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接着,通过计算显示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同样也可以较好地拟合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最后分别将Vp模型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Vs模型垂直切片与前人Vs结果(Shenet al.,2016)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进行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成像研究利用直接求取波速比的方法(Fang etal.,2019),使用相同的地震与台站数据,基于水平间距为2°的速度网格模型,获得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三维图像。采用棋盘检测板测试了结果的分辨率,表明对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在深度5-100km范围能够得到较好的分辨率。成像结果显示在地壳浅层中东部的松辽盆地、华北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等均呈现为明显的高Vp/Vs,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也呈现局部的高Vp/Vs,与之相反的是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均表现为低Vp/Vs,反映了以上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时代与岩性物质。青藏高原下方整体显示地壳浅部具有较低的Vp/Vs结构,羌塘地块中北部与松潘-甘孜地块东南部中下地壳均显示存在着高Vp/Vs异常,反映了物质高温、部分熔融存在。中国大陆东部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高Vp/Vs层,与低速、高导层位置相比大致一致或略深。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主要成因是中下地壳含水矿物发生脱水作用产生流体-水所导致,但是也存在局部部分熔融的可能。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与华南块体下方上地幔整体呈现高的Vp/Vs结构,表明为热的、软的软流圈物质的存在。另外,结果还显示了大同、腾冲、长白山等火山下方地壳中部具有局部高Vp/Vs异常,同时显示上地幔部分同样存在大面积的高Vp/Vs分布,表明这些火山下方存在着来自地幔上涌的热物质,可能与周缘的板块俯冲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40km以上地壳平均Vp/Vs接近于1.73(泊松比σ=0.249),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8(σ=0.27)的大陆地壳,可能表明中国大陆地壳最下层普遍缺乏镁铁质地壳。(3)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工作基于三维速度模型(USTClitho1.0)使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6.12四年观测的91,583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相比重新定位前垂直剖面显示的具有水平方向层状排列的假象,定位后地震的深度位置有了较大的改进。整体显示中国大陆震源分布具有西深东浅的特征,M1≥2.0的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1.2±6.6)km,相比初始的地震平均深度(9.3±5.4)km略深。比较不同地块内的地震重新定位前后震源深度的分布,结果显示西域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深,为(13.6±8.2)km,华北地块次之,华南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浅,为(7.7±3.8)km。选取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作为典型地震带进行分析,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分布宽度约20~40km,地震主要分布在0~20km以浅的上地壳。根据地震的分布特征刻画了断裂的深部展布轮廓,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深部物质东移,整体处于逆冲推覆的挤压状态。为了验证定位结果的相对可靠性,首先选取了 11个6级以上强震的重新定位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前人的结果较为一致,只有其中的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地震Ms6.2地震定位结果相差较大。其次,选取华北盆地下地壳27个地震事件与已有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整体较为一致,差别较小。第三,重新定位后显示存在震源深度位于30km以下的地震,多分布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特别是主要集中在天山地震带与塔里木地块西缘以及南北地震带三个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与拉萨地块交界带、东北兴蒙造山带下方也有零星存在。选取南北地震带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北地震带“震源较深地震”所对应波速比主要分布范围为1.68-1.82,其中84%的波速比大于1.73,6%的波速比大于1.80。将南北地震带54个“震源较深地震”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公布的重新定位目录进行比较。这些比较表明本文重新定位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下地壳存在的震源较深的地震成因进行了分析,推测成因可能分属于两个方面:对于中国大陆西部天山与藏南地区的震源较深地震而言,主要是由于下地壳干燥的无水麻粒岩相变质组合的存在,保持着亚稳态和机械强度;对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震源较深地震成因可能主要是与下地壳含有高温流体的存在有关。

二、中亚地区上地幔 P 波速度结构特征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亚地区上地幔 P 波速度结构特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三角洲芦苞—佛山—中山—三乡断面的地壳结构——密集台阵勘探新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1.2 地区物理特征
2 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
4 结果分析和讨论
    4.1 结果分析
    4.2 结果讨论
5 结语

(2)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研究漾濞MS6.4地震孕震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1.2 两步反演法
    1.3 数值实验结果
    1.4 不确定性评估
2 研究结果分析
3 讨论
    3.1 孕震环境
    3.2 壳内低速层
4 结论

(3)利用接收函数散射核方法探测中国东北地区地幔转换带界面三维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和数据
    1.1 Ps散射核偏移
    1.2 数据和接收函数的提取
2 理论模型测试
3 成像结果
4 讨论
    4.1 660-km间断面特征
    4.2 410-km间断面特征
    4.3 地幔转换带内部的界面特征及性质
    4.4 地幔转换带厚度
5 结论

(4)巽他大陆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来自远震接收函数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
    1.2 接收函数的计算和H-κ叠加方法
2 结果及可靠性分析
3 讨论
    3.1 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的空间变化
    3.2 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的相关性
4 结论

(5)台风“海鸥”激发地脉动源区的联合台阵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
2 方法
    2.1 双台阵联合FB定位方法
    2.2 台风激发P波地脉动源区数值模拟
3 结果与讨论
    3.1 双台阵联合定位结果
    3.2 相对单台阵的定位优势分析
    3.3 台阵属性影响分析
4 结论

(6)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震源区三维P和S波速度结构与地震重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方法和数据
    2.1 方法
    2.2 数据
3 成像细节
    3.1 模型参数化
    3.2 初始模型及反演参数的选取
    3.3 模型分辨率测试
    3.4 重定位误差分析
4 结果
    4.1 重定位后的漾濞地震序列分布特征
    4.2 漾濞地区水平切片波速结构
    4.3 垂直切片速度与波速比结构
5 讨论
    5.1 主余震分布及发震断层展布特征
    5.2 发震机制探讨
6 结论

(8)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技术发展历史
    1.2 中国东北地区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3 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体波走时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2.1 各向同性条件下的体波层析成像技术
    2.2 远震层析成像及波形互相关技术
    2.3 各向异性条件下的体波层析成像技术
    2.4 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数值实现
    2.5 人工设定地震的检测板检验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各向异性成像结果及分析
    3.1 东北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进展
    3.2 数据资料及预处理
    3.3 各向异性成像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各向异性层析成像
    4.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进展
    4.2 台站分布及远震数据处理
    4.3 反演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对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区构造背景
    1.3 研究区深部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原理
    2.1 什么是层析成像?
    2.2 远震走时层析成像
第三章 东北地区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
    3.1 数据来源与相对走时残差的拾取
    3.2 反演分辨率与可靠性评价
    3.3 反演结果与恢复性测试
    3.4 反演结果与已有成果的比较
    3.5 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主要研究成果
    4.2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总体特征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体波成像与地震定位
    2.1 地震体波成像
    2.2 地震定位
    2.3 双差地震定位和成像方法
        2.3.1 双差地震定位法
        2.3.2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2.3.3 波速比求解方法
第三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体波层析成像研究
    3.1 引言
    3.2 地震数据
    3.3 数据处理及计算
    3.4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
        3.4.1 不同深度水平切片速度分布
        3.4.2 不同位置垂直切片速度分布
    3.5 模型分辨率分析
        3.5.1 棋盘格检测板测试分析
        3.5.2 不同深度层射线分布
    3.6 结果模型验证
        3.6.1 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相比较
        3.6.2 与S波速度剖面相比较
        3.6.3 与主动源走时数据相比较
        3.6.4 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相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地震数据与处理
    4.3 反演结果评价
    4.4 结果及分析
        4.4.1 不同深度Vp/Vs水平切片
        4.4.2 沿着不同纬度和经度方向的Vp/Vs垂直剖面
        4.4.3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分析及讨论
    5.1 引言
    5.2 数据
    5.3 基于三维速度模型重新定位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误差分析
        5.4.2 震源分布特征
        5.4.3 震源较深地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中亚地区上地幔 P 波速度结构特征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三角洲芦苞—佛山—中山—三乡断面的地壳结构——密集台阵勘探新成果[J]. 卢进延. 华南地震, 2021(04)
  • [2]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研究漾濞MS6.4地震孕震环境[J]. 张天继,金明培.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2)
  • [3]利用接收函数散射核方法探测中国东北地区地幔转换带界面三维形态[J]. 杨凡,张涵,李娟,王新,陈棋福.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2)
  • [4]巽他大陆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来自远震接收函数的约束[J]. 冯铭业,陈凌,王旭,韦生吉,王新.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2)
  • [5]台风“海鸥”激发地脉动源区的联合台阵定位研究[J]. 林建民,方孙珂,倪四道.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2)
  • [6]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震源区三维P和S波速度结构与地震重定位研究[J]. 胡景,赵韬,白超英,郭浩,王莹,李兴旺,莘海亮.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2)
  • [7]2014年云南盈江两次中强震发生前后震源区P波速度变化[J]. 曹颖,钱佳威,黄江培. 地震学报, 2021(06)
  • [8]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D]. 贾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9]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对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的研究[D]. 张宫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D]. 莘海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标签:;  ;  ;  ;  ;  

中亚上地幔纵波速度结构特征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