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结构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结构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体系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逄锦聚[1](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文中指出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和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主线、主要理论和体系结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阐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方向、着力点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过程中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的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与国际化的关系。

付文军[2](2016)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事业,这意味着他既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性分析,又要对国民经济学展开理论省思。得益于批判,马克思主义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透过对一切存在的实践批判、辩证批判、历史批判、内在批判和总体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得以凸显。深谙“批判之道”,是马克思思想得以持续发力的关键。批判乃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此即聚焦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从哲学批判而政治批判,从政治批判而经济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路向。借由“资本之思”而实现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最终达至“自由王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藉此,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完整画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早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私有制”、“异化劳动”、“实践”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范畴的理论省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具体而言,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从“财产权”到“私有制”、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从“感性直观”到实践、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即是马克思在研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批判思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成熟时期,借助于之前的学术积淀,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劳动致富和劳动者贫困、工作日的控制和延长、减少人数和增加产量、节约和浪费、价值的增殖和丧失——的论说。同时,马克思还展开了对“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批判性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体系由此生成。作为一部现代性“诊断说明书”,政治经济学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多维意蕴,并先后破解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人类之谜和资本拜物教的秘密。最后,马克思通过对“分工”、“市场”和“时空”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范畴的全面考量,道出了“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总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本真面相得以确证,各种掩盖于物物关系之下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澄明。通过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马克思做着借思想触及社会现实的伟大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变化发展了的环境(主要是新世纪之初的金融危机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再次受到追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在场”,充分表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理论之于时代的意义。在我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也反过来印证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力。

卢江,陈弼文[3](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指出在前两年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国内经济学界同仁2018年继续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文献。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围绕三个大问题而展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么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这些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诸多小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和定位、起点、方法、原则、内容等等。新的研究成果既有批判继承也有创新发展,既有广泛共识也有明显交锋,我们对此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并希望推动中

曹晋彰[4](2019)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已经完成了概念启蒙和边界探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对基本问题的追索和基础理论的构建却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产业研究在学术合法性上仍然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除了实践与操作层面的“怎么做”,文化产业研究还应更加关注历史与逻辑层面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价值与合法性层面的“为什么”问题。文化生产理论构成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首先,文化产业是人类文化生产的一个历史阶段和一种特殊形态,因此对于文化生产的探究更具普遍性和基础性;其次,二十世纪西方对于文化生产问题的诸多理论探索,为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学术资源。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系统研究,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提供一个契入点,将有助于强化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合法性、推动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所谓“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是指,那些主要产生或流行于西欧和北美的有关文化生产问题的各种理论资源和话语形式。其外延在时间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在空间上则涉及德法英美等多个理论传统,因此很难确定一条清晰的边界。即便如此仍然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事件把握其轮廓,第一是二三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诞生,第二是五六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化主义”的兴盛,第三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与“后现代”的到来。在内涵方面,“文化生产”既可以指“文化的生产”,也可以指“文化性的生产”。传统人文社会学科多将“文化”当作一个“实体”,因而所谓文化生产就指“文化的生产”;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文化理论则将“文化”当成一个观念,因而文化生产主要指“文化性的生产”,包含所有产生“意义”的行为和过程。严格来说,“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性的生产”的一个特例。另外,文化生产还代表了一种与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观念相对立的文化观察方式,即“从生产视角来看文化”。“文化生产”或“以生产视角看文化”,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传统论题和重要标志。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多具有“碎片”性质,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理论”,但是他们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却开启了对于文化之“生产性”问题的严肃经济学讨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将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成熟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贯彻到文化问题上,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却是二十世纪西方诸多文化生产理论的共同方法源头,如何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文化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课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生产理论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任务便是对文化之自主性的反驳。有必要通过对文化的观念史反思,去揭示文化自主性神话的历史性,从而为文化祛魅,为构建文化生产理论扫清障碍。然而,文化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自律性”观念,艺术是现代文化概念的核心对象和重要原型,“艺术”的历史实际上构成了文化的“史前史”。主流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仍将艺术当成一个自然之物,对艺术概念不加反思、不加批判地使用,已经成为理解艺术的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先对艺术展开一番观念史反思,从而把握艺术自律性的历史形成原理及其影响。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取得了独立,其次在启蒙运动背景下诞生了古典美学,最后随着浪漫主义运动和唯美主义运动艺术逐渐走向神话,从而奠定了我们当前的艺术观念。当然,艺术的神话在二十世纪也不断遭到攻击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艺术实践上的先锋派和艺术理论上的分析美学。文化的观念史远比艺术更为复杂。现代文化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自反性。现代文化概念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现代文化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一空间框架之中形成的,尤其与现代性和民族主义密切相关。文化还是为了应对宗教衰落而发起的各种现代神话制造运动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现代神话,体现了人类深处对于神话的需求和依赖。以卡西尔为代表的对于人类神话的哲学反思,为理解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视角;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以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等,则将这种神话思维转化为了一种文化观察方法,为破解文化神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文化概念本身即是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之理论反思的结果。文化观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文化的理论”以及“文化理论”的历史。总体来看,二十世纪的文化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萌芽期(1900-1950)、发展期(1950-1980)和拓展期(1980-2000)。1950年前后开始的有意识的文化理论系统构建,包含三股重要的思想潮流,分别是来源于德国哲学和美学传统的批判理论、脱胎于英国文化主义文学批评传统的文化研究以及混合了中欧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符号学和法国人类学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联系三股潮流的重要纽带,也是贯穿文化理论发展始终一种主线。三股潮流在1980年代之后趋于融合,共同消解于“后现代主义”的新情境之中。文化理论开始被运用于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文化”开始逐渐占据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中心位置。在此过程中,“生产”也逐渐从文化理论的一种边缘视角,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颠覆性的理论方法取向。文化生产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伴随着整个文化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凸显出来。当前对于文化生产的研究或者说以生产视角进行的文化研究,包含了四个学科传统或四条主要路径,即社会学路径、历史学路径、传播学路径以及经济学路径。像哲学—美学、文学批评—艺术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至二十世纪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学术传统;虽然它们都对文化问题有所讨论、也为文化理论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是文化却几乎总是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文化要么被纯化为代表古老神圣价值的抽象标签,要么被泛化为囊括所有“人造物”的巨大口袋,要么被简化为经济基础或政治基础之上无足轻重的附属物。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理论的拓展为传统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涌现出了诸多以文化为中心的新研究。不同于各种人文主义或经济主义式的传统文化研究,新的文化研究以“生产视角”和“历史视角”来严肃地看待文化。1900年前后的大约一百年是人类文化生产急剧产业化的阶段,文化生产在技术形态、传播媒介、市场受众、产业组织以及权力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性变革。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某种程度上正是对这个剧烈变革转型的回应。在二十世纪的诸多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家之中,尤以瓦尔特·本雅明、雷蒙德·威廉斯、埃德加·莫兰和皮埃尔·布尔迪厄四位最为重要,他们分别代表了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即技术视角、大众视角、组织视角和权力视角。其中,本雅明的切入点是生产技术,可实现高效生产的机械复制技术成为主导,这是文化生产转向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条件,构成了现代文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威廉斯的切入点是逐渐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文化形态——大众文化,这是由文化生产方式变革所引起的重要文化变革,是现代文化生产的主要呈现形式;莫兰的切入点则是产业组织,伴随着市场框架内日益加强的专业化、资本化和组织化,生产与创造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生产创造的辩证法成为现代文化生产的核心矛盾;布尔迪厄关注的是人类文化—象征实践背后的权力关系,通过文化生产场模型的构建以及对象征炼金术的揭露,布尔迪厄致力于构建一种关于文化生产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方法源头、观念前提、理论语境以及文化生产研究的四种路径和四重视角的系统梳理,可以得出: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生产理论的重要方法基础,也应是人们观察文化的基本视角;第二,文化生产理论的核心原理,在于文化生产与文化神话的矛盾关系;第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视角,可以对文化之历史进行重述,并为西方文化生产的历史演进制定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第四,现代文化产业既是文化生产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也是一种高效的神话制造机制;最后,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可为当前的文化产业研究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许光伟[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兼对生产一般与资本一般机理关系的考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途径是实践的构图,是把方法论也看作是"世界观",并进行"改造世界""理解世界""解释世界",最终落脚于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规定的统一。在这一构图中,"思维学"处于理解与联系的中心位置,从而可用以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建设,从中发掘方法论品性的机理探究及其工作规定。具体做法:一是必须按照生产一般与资本一般的机理关系,考订对象到研究对象的研究叙述关系,阐述全体规定的方法论工作内涵,从中"本土寻根"与寻求"辩证的表达";二是在马克思主义思维科学框架下,把握"本质对现象的关系"(规定),回答时代问题与实践问题。方法论上的唯物主义意义在于建立方法规定对经济认识的辩证理解关系,而指涉内在关系的"深层机理探究"将揭示《资本论》体系结构如何诞生,说明解决之道始终在于历史"重新开始"与工作"再出发"。总体看,这是对从《资本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进程的方法论视野下的实践解读,富有民族工作底蕴,并启动了"生产一般思维学"的时代研究进程。

韩璐[6](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程霖,张申,陈旭东[7](2020)在《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学探索延续百年,历经近代在传播与转型中孕育、上世纪90年代在选择与实践中争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积累与创新中厘清这三次学术讨论高潮。本文对百年来中国经济学概念的提出过程、表述方式、具体界定、理论逻辑及特征演变等进行了全面回顾,对其间涌现的各种提法加以梳理统计,揭示了概念的演变趋势与基本要素,并给出关于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的标准与建议。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和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理论化这四条线索的相互交织;(2)学界对经济学二元学科特质的认知虽持续存在差异,但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目的、主体、对象和方法等特有属性的共识逐步加强,促使其概念轮廓不断清晰,并在新时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落脚点;(3)中国经济学应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中国经济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各种已有经济思想并实现创新,致力揭示中国经济规律,解释中国经济问题,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并寻求更具一般性和广泛解释力的理论提炼,最终形成一套内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组,骆桢,龚剑[8](2017)在《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6)》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并提出要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探讨,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服务,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发布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以专题形式汇集和反映报告期内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新成果和新进展,并探讨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力求突出主线和重点,希望能够刻画出报告期内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轨迹,从而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2016年的年度报告设立了以下主题:1.关于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3.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讨论4.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关于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6.关于农村土地问题与新型城镇化问题7.关于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8.当代资本主义研究9.世界格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邓慧萍[9](2012)在《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历史演进》文中提出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居于基础地位,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西方经济学大量引入我国并得到广泛应用,政治经济学学科面临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政治经济学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和严重分化的趋势。当前急需理清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发展脉络,明确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政治经济学体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三者的统一。本文首先通过比较我国各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和着作,论述了政治经济学体系从“经典政治经济学体系”到“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到“传统体系的改良、现代模式”的演变过程。其次,通过对经济体制改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外经济学引入等因素的分析,探究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演变的力量。最后,针对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存在的多元化和严重分化、理论创新和发展滞后、理论和体系缺乏逻辑的一致性等问题,提出构建科学、动态与开放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若干思路。

张雄[10](2015)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追求经济的“政治和哲学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财富的学问,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以政治经济学作为反思对象的哲学批判程式,它既是思辨的政治经济学,也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存在论追问,其要义是追求经济的"政治与哲学的实现"。马克思曾把"政治经济学"表述为关于"市民社会的解剖学",而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直接作为《资本论》的副题。政治经济学批判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实践变革力,其独特优势在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始终坚持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互动的传统,对经济所关涉的思想维度、政治维度以及历史价值维度的偏重,使得单一的经济学分析视角,直接转入综合系统分析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术资源中,从而使思想家、理论家、政治家在考量物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运动的同时,对追求历史进步和人类解放亦给予高度关注。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体系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要不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规律性理论成果
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需要妥善处理五个关系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缘何聚焦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何谓批判?
    第二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问世
        一、批判他人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二、回应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自我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
        一、实践地批判
        二、辩证地批判
        三、历史地批判
        四、内在地批判
        五、总体地批判
    第四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本章小结 批判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进路
    第一节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转向
        一、从哲学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经济批判
        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过程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方法
        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尺度
    本章小结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题转换
    第一节 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解决困惑已久的物质利益难题
        一、疑惑:“应有”和“现有”的对立
        二、解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三、深思:通达人类解放的道路
        四、立场:“市民社会”抑或“人类社会”?
    第二节 从“财产权”到“私有制”:前置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大问题
        一、私有财产的来源与占有
        二、私有财产的紧张本质与主体本质
        三、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第三节 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劳动的积极本质与否定本质
        一、劳动的两种样态: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二、异化理论的多维意蕴
        三、异化劳动的出场逻辑
        四、异化劳动的理论反思
    第四节 从“感性直观”到科学的“实践”概念: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传统认识论思想的积弊
        二、“现代实践”概念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第五节 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初步阐明
        一、两种历史观的交锋:思想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思想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科学演进
    第六节 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初现
        一、“贫困的哲学”的高明之处: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性考察
        二、“贫困的哲学”的失足之处:难以摆脱的“理性”原则
        三、“哲学的贫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的初步展现
    第七节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科学批判理论的回归与践履
        一、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文明面相
        二、与多种思潮的对话和指导社会运动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趣
    本章小结 从毁灭性批判到建构性批判
第四章 《资本论》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雏形初成
    第一节 从巴黎到伦敦:通达《资本论》的艰辛之路
        一、巴黎时期:《资本论》的“史前期”
        二、布鲁塞尔时期:《资本论》的“孕育期”
        三、伦敦时期:《资本论》的“创作期”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批判”
        一、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言说语境
        二、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架构”
        一、历史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初步创建
        二、多重话语体系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图构
    本章小结 通往《资本论》的“思想驿站”和“历史路标”
第五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逻辑生成
    第一节 《资本论》的核心: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与双重批判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律背反”
        二、双重批判之下的历史结局
        三、《资本论》透视出的新革命
    第二节 商品批判:商品与“商品世界”的谜疑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商品范畴
        二、价值形式的奥秘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三、“商品世界”谜疑的崭露与破解
    第三节 货币批判:货币与“货币文明”的显形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货币范畴
        二、货币之为文明社会的重要载体
        三、货币神性的显形与货币幽灵的驱散
    第四节 劳动批判:劳动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劳动范畴
        二、劳动的三维向度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三、劳动的救赎与人类文明的回归
    第五节 资本批判:资本与“资本世界”的祛蔽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资本范畴
        二、资本逻辑及其批判的内在张力
        三、资本拜物教的出场与“祛魅”
    本章小结 严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叙事体系
第六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总体考量
    第一节 分工批判:分工与“人类历史”的进阶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分工范畴
        二、分工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效应
        三、分工的历史命运与人类的前景
    第二节 市场批判: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市场范畴
        二、市场文明的张力与发展
        三、商品经济的作用与归宿
    第三节 时空批判:“时空之维”与资本循环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时间与空间范畴
        二、资本循环与运转的时空之维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是与时”
    本章小结“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第七章 21世纪的资本主义批判与《资本论》的“凯旋”
    第一节 《21世纪资本论》:对《资本论》的“继承”,抑或“超越”?
        一、皮凯蒂究竟说了什么?
        二、皮凯蒂的“支持”与“反对”
        三、从《资本论》到《21世纪资本论》:“有了皮凯蒂,我们仍需要马克思”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21世纪的“回归”
        一、为什么要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应该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哪些理论?
        三、如何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跨越时空
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历程:从否定到接受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一、批判私有制弊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批判资本的逻辑,继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批判经济自由化,实现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
        四、批判经济拜物教,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协同推进
        一、坚持创新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
        三、坚持绿色发展,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
        四、坚持开放发展,吸收人类市场经济文明成果
        五、坚持共享发展,体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承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和定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起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原则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方法源头: 马克思的思想遗产
    第一节 否定性的“文化生产”
    第二节 神话化的“文化生产”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文化生产”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
    小结
第二章 观念前提: 艺术的观念史反思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艺术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艺术家的独立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美学的诞生
    第四节 浪漫—唯美—先锋: 艺术的神话
    小结
第三章 观念前提: 文化的观念史反思
    第一节 现代文化概念的形成
    第二节 时空框架中的文化
    第三节 现代神话与神话观念
    第四节 文化的神话透视
    小结
第四章 理论语境: 文化理论与文化转向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起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脉络
    第三节 后现代与文化转向
    小结
第五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条路径
    第一节 社会学路径
    第二节 历史学路径
    第三节 传播学路径
    第四节 经济学路径
    小结
第六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
    第一节 技术视角: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
    第二节 大众视角: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第三节 组织视角: 莫兰的生产—创造辩证法
    第四节 权力视角: 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
    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已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经济学:百年探索与三次高潮
二、 第一次探索:传播与转型中的孕育
    (一)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概念孕育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明确提出
    (三)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本土泉源
    (四)小结:服务于中国本土经济发展的共识达成
三、 第二次探索:选择与实践中的争鸣
    (一)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学探索再现
    (二)范式之争下的中国经济学观点歧见
        1.“经济学中国学派”主张者:经济学不应有国别及阶级之分
        2.“中国经济学”主张者:经济学应具有国别和阶级属性
        第一,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立场上,多能达成共识。
        第二,在理论来源和研究范式上,普遍存在差异。
        第三,对“中国经济学”的“中国”定语进行解释。
        第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角度展开探讨。
        3.态度中立者:“中国经济学”何以成立?
        第一,“中国经济学”需明确若干问题。
        第二,“中国经济学”的成立,关键在于范式建构。
    (三)小结:观点迸发中实现深入探索与更多共识
四、 第三次探索:积累与创新中的厘清
    (一)创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探讨推进:中国经济学应否对已有范式提出革命?
        第一,主张中国经济学应建立全新范式。
        第二,不主张轻易推翻范式,可沿着已有范式探索创新。
        第三,主张进行范式的部分革新。
    (三)小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方向确认
五、 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总结与探讨
    (一)中国经济学争论持续的原因分析
    (二)中国经济学表述方式的趋势统计
    (三)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的尝试探讨

(8)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1)
    (一)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和价值转形的研究
        1. 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运用
        2. 价值转形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
        3. 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二)关于一般利润率下降理论的研究
    (三)关于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的研究
    (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3)
    (一)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溯源与价值贡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路与体系构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新进展
        1. 教学与教材建设
        2. 相关着作
        3. 相关会议
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讨论(1)
    (一)深刻理解“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内涵
    (二)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的讨论
    (三)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
四、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
        1. 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
        3.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错误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习近平同志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错误
五、关于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1)
    (一)“共享发展”的内涵
    (二)“共享发展”的意义
    (三)“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
六、关于农村土地问题与新型城镇化问题(1)
    (一)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研究
        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运行层面
    (二)关于新型城镇化问题
        1.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七、关于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1)
    (一)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的现代应用
    (二)关于互联网与货币金融
        1. 关于数字货币
        2. 关于互联网金融
    (三)关于经济金融化
        1. 经济金融化的发生机制
        2. 经济金融化与资本积累
        3. 经济金融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八、当代资本主义研究(4)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其余波
        1. 分析危机成因的新视角
        2. 危机后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
        3. 危机后的“修复”政策是否有效?
    (二)新技术革命的实质和影响
        1. 对新技术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2. 新技术革命的影响
    (三)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演变
        1. 阶级概念与贫困问题
        2. 阶级与资本主义全球化
        3. 不平等问题
九、世界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
    (一)关于帝国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的讨论
    (二)国际贸易理论
    (三)国际经济关系与世界体系
    (四)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

(9)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源流
    第一节 经典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二节 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二章 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演变
    第一节 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改良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现代模式
第三章 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演变的因素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国外经济学的引入
    四、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五、经济全球化
第四章 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 完善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思路
    一、合理定位政治经济学的功能,建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二、破除教条主义,建立动态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三、科学借鉴西方经济学成果,建立开放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四、钻研文本、扎实研究和培养人才,穷实政治经济学体系基础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体系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J]. 逄锦聚.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05)
  •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付文军. 兰州大学, 2016(08)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J]. 卢江,陈弼文.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9(03)
  • [4]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D]. 曹晋彰. 山东大学, 2019(0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兼对生产一般与资本一般机理关系的考订[J]. 许光伟. 经济纵横, 2019(02)
  • [6]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7]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J]. 程霖,张申,陈旭东. 经济研究, 2020(09)
  • [8]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6)[J].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组,骆桢,龚剑.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03)
  • [9]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历史演进[D]. 邓慧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10]政治经济学批判:追求经济的“政治和哲学实现”[J]. 张雄.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1)

标签:;  ;  ;  ;  ;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