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主义与苏联解体

教条主义与苏联解体

一、教条主义与苏联的解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舸[1](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马蒙[2](2019)在《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获得胜利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带领人民依据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苏联民主政治模式。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现实后果来看,总体上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苏联模式的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为关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人们提供了研究和批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问题的样本和对象。论文从逻辑与历史统一出发,在文本研究中历史梳理了各具代表性的国外新马克思主义中托洛茨基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托派最早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展开批判,批判党的官僚化和民主发展不平衡。指出苏联社会是过渡社会,国家是蜕化的工人国家,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不是社会主义的。在苏联社会性质上主要有官僚集体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三种看法。第四国际正统派政治革命的基本内容就是发展和恢复工人民主和苏维埃民主。当代托派理论家曼德尔提出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要不断革命完成世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大任务以推动国家消亡。总之,托派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苏联官僚统治,否则苏联就会走向资本主义复辟。西方马克思主义于20年代初在批判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厂委员会的自治社会主义直接民主模式。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将苏联与法西斯国家并列展开批判,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一种新的极权主义国家,分析了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批判全面系统展开,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缺乏自由,苏联党的统治实质上是少数人的统治,在消灭私有制后产生了新的新的独裁,只有专政没有民主。还批评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一样都没有发展好社会主义民主。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批判的哲学依据,批判苏联专制,政治异化。70年代左右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党专政,不是解放的社会。批评苏联强国家的政治异化以及苏维埃式的直接民主制会导致专制。除了少数流派反对人道主义批判外,总体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两种批判进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从诞生起就紧跟苏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了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民主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进行批判。批评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官僚化,不是工人民主国家。批判苏联官僚阶层凌驾于社会之上,认为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却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落后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不具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前提。根本摈弃了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建党原则,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恢复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取代苏维埃模式的委员会民主制,实行多党制,继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指出苏联解体是因为民主发展的失败,致使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内在优势未能发挥。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另一个国家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批判的吸收一切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在中国得以不断发挥。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新时代,对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历史比较,可以认识到,批判总体上是有问题意识的,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苏联模式在民主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价值。同时批判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分析,有极端化和片面化问题。在批判的批判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和规律: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论文紧扣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民主消亡理论主题,试图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张力,从三个流派的批判研究入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展开比较研究和总体评价,以期从批判的批判中探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使理论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实践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斯钦[3](2019)在《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斯大林于1922年被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直到逝世连续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书记。在列宁逝世之后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近30年的时间里,关于执政党建设问题,斯大林在理论上对马克思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理论予以了继承和发展,同时在苏联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中,包含着极具价值和十分宝贵的理论成果。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研究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1)毫无疑问,这不仅提出了正确对待和研究苏联国家和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包括正确对待和研究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也是正确对待和研究苏联国家和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包括正确对待和研究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指导原则。斯大林逝世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和我国关于斯大林的研究比较广泛,世纪之交以来随着前苏联时期的档案逐渐解密,关于斯大林的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但综观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斯大林模式,二是关于斯大林本人的传记。而关于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方面的研究明显相对不多,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则更为鲜见。鉴于此,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运用文献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基于斯大林领导时期的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实践,尝试比较系统地对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进行研究,包括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要素分析、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阐述、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影响简析、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客观评价与启示探讨等。本论文除引言、结语外,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分析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要素。包括时代背景的分析,指出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是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理论来源分析,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政党理论是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分析,指出斯大林早期革命经历和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实践是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第二章是阐述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斯大林政党建设思想予以全面整理、归纳和系统阐述,重点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同时间接论述了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精华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政党理论之间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苏联)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分析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影响。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历史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客观分析,包括对苏联经济建设发展、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苏联社会政治局势稳定等的积极影响,也包括损害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妨碍党内民主生活和降低党内监督实效等消极影响。第四章是关于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评价与启示。指出了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东欧各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也指出了其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并产生了不良后果;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斯大林政党建设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启示。

姚永明[4](2015)在《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伟大的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真理性,而且其理论本身又为人类社会呈现这一规律提供了方法和武器,体现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真理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为基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在诞生后的160多年传播过程中,指导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74年后苏联解体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入二十一世纪。正是因为这两个本土化之间存有的特殊关系,尤其是两个本土化实践的不同命运,成为笔者执意进行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的原因和兴趣所在。本文共分为6个部分:导论、第一至第四章和结束语。导论部分阐述了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即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持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利于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旗帜永不变色;揭示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科学性、客观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的可贵性、生动揭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主要概念,如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等进行了界定。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此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章,革命时期中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本文对革命时期中俄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基本历程进行了梳理,凝练出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中存在激烈的理论论争;革命者经过了由民粹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化;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准备充分;俄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丰硕;指导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归纳出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是:善于将俄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同把俄国经验神圣化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党员队伍以农民为主体情况下创新党的建设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丰硕。革命时期中俄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要相同之处是:两国都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和建设;两党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都重视理论创新。主要不同之处是:两国用于指导革命的理论构成不同;两国进行革命的具体路径不同。比较得出的启示有: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革命能够胜利的前提;革命实践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用于指导革命实践的理论必须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进行革命的路径选择要因国而异。第二章,建设时期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建设时期又分为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本文对建设时期中苏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基本历程进行了梳理,凝练出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的特点是:受军事化战略的惯性影响,国民经济畸形发展;曲解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一度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情况;在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上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意识形态“外紧内松”,在“输出革命”问题上自相矛盾;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民生改善整体滞后。归纳出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是:从“第二次以苏为师”向“第二次结合”转变;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探索中注重理论创新;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犯了主观主义错误;领袖人物的作用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设时期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的主要相同之处是:两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都保留了资本主义的合理因素;两国都以成功实践回答了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两国在阶级斗争和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都犯了严重的错误。主要不同之处是: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路径不同;两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选择不同;两国的政党制度和党的建设措施不同。比较得出的启示有:社会主义建设有共同原则和目标,不应该有等同划一的具体建设模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基础,要注重经济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可持续;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保障,要注重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客观评价领袖人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防止出现“个人崇拜”。第三章,改革时期中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本文对改革时期中苏两国对待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不同历程进行了梳理,凝练出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异化的特点是:歪曲马列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选择错误;背离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使改革失去了稳定的思想基础;违背马列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党在改革中失去领导地位。归纳出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中国化实践中得到更加完整的揭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加切合国情。改革时期中苏具备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相同条件是:两国的改革所处的大环境相同;两国的改革有着相似的国情背景。主要不同之处是:两国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认识不同;两国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原则不同;两国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不同;两国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微观细节不同。比较得出的启示有: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改革的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必须制定现实的、理性的和切合国情的目标;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要重视文化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特殊功能;人是社会的细胞单元,社会建设要注重人的发展;社会信仰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政权稳定的风向标;青年教育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第四章,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经验教训比较。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程和结局不同,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实践积累的共同经验主要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前提和组织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要求和实践体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重要内容和生命力所在。两国值得共同吸取的教训主要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能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本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发展经济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正确看待领袖人物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不能搞个人崇拜。比较得出的启示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前提;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任务;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关键所在;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依据;正确评价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结束语部分是本研究得出的最后结论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最后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苏联的解体,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如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就成功,反之,就会走向失败。中俄(苏)两国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局,也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就强大,社会就和谐,人民就幸福,反之亦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在苏联失败的教训是惨痛的,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记取的教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将面临更复杂的形势与挑战,必须严肃认真地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更要吸取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教训,比较研究两国本土化的实践历史是吸取教训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比较研究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永恒课题。本课题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鉴于苏联解体十多后仍然有许多历史档案尚未解密,这就决定了本文是该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今后将在收集、整理和占有资料的全面性上下功夫,为做到叙述基本历程更全面、归纳凝炼特点更准确、阐述启示更深刻提供保证;二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但两国本土化实践时间跨度长、具体情况非常复杂,不同历史阶段的资料占有存在不平衡、苏联在改革时期实际上已经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是实际困难,今后将在确定比较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对应性上下功夫,在具体比较研究的层次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力争较好实现研究目标;三是在理论阐述和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上作进一步的深入加工。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不同历史阶段特点的初步凝练。在已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研究的成果中,还少有关于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历史阶段的划分。本文将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作了初步凝练。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特点的新归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阶段的划分,国内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得出了不同的相关结论。本文综合了诸多学者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为三个阶段,并尝试对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新的归纳。第三,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价值的新认识。由于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之间有着许多密不可分的联系,更由于马克思主义苏联化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就决定了进行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意义重大,此研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更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迄今为止所能够检索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基本都属于专题研究,用比较的方法对两国或多国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很少,因此,本研究既弥补了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全面系统比较研究的不足,也是系统比较研究的开端。此外,比较研究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前景赋予了新期待。

马亚丽[5](2019)在《考茨基社会主义“早产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十月革命夺取政权之初,国际工人运动内部出现了对俄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的质疑。考茨基以西欧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以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条件为标准,提出了俄国社会主义“早产论”。他认为俄国即使违背规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最终会由于“早产”而失败。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早产论”再次出现,并借机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认为深受俄国革命影响的中国最终也难逃苏联的结局。可事实是,苏联虽然解体,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着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深入剖析考茨基社会主义“早产论”,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当时西欧和俄国经济、政治状况出发,分析了“早产论”产生的背景。本文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欧和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西欧处于经济发达和政治上普选权显着扩大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俄国是带有强烈封建军事帝国主义性质的落后农业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两类国家的不同国情相应地产生了“和平过渡”和“暴力革命”两种实现社会主义的设想。考茨基无视两类不同国家革命形势和道路的特殊性,提出了俄国社会主义“早产论”。其次,文章阐述了考茨基关于俄国社会主义“早产”的核心观点。他认为,俄国的生产力发展落后,不具备在资本主义工业基础上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条件,不能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只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用政策法令取消资本主义自然发展阶段,强行进入社会主义,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俄国无产阶级不成熟,将无产阶级专政由过渡状态变成了常态政体,在治理国家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国家政权;这样“早产”的社会主义“通常是活不成的”。再次,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了考茨基“早产论”的错误。俄国进入社会主义是矛盾集聚的必然性和历史发展的偶然性相统一的结果,符合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革命逻辑,暴力革命正当其时,而不是“早产”。苏联解体并非源于“早产”,其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建设中违背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建设逻辑,用单一的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并用僵化的上层建筑来维持社会的生产运行,形成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苏联模式,加之后期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路线错误,最后走向解体。相反,中国社会主义正确处理了社会基本矛盾,适时提出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通过改革开放摆脱僵化的苏联模式影响,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打破了考茨基社会主义“早产论”。

孙自胜[6](2015)在《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及其得失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苏联哲学教育)的考察,有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顺利开展。作为维护苏共政权建设和国家教育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苏联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历经了从开端、多样化阶段、一体化阶段、改革与稳定发展阶段到蜕变阶段的演变,既展现了苏联哲学教育的整体发展图景,也大体反映了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苏联哲学教育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融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于一体的、对全体苏联民众进行的教化活动。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苏联哲学教育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在培养目标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教育对象上,具有普遍性;在教育原则上,呈现出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制度化;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体系化等,形成了苏联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这些显性的特征,反映了苏联哲学教育的基本性质。本文认为,苏联哲学教育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着重大的失误。苏联哲学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对意识形态教育基础的巩固,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哲学教育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苏联哲学教育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误。由于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哲学教育出现行政化;教学中把哲学党性泛化为阶级斗争,使哲学教育沦落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由于哲学文本诠释和教学实践中的教条主义,导致哲学教育的教条主义倾向;“左”的和“右”的政治运动,破坏了哲学教育的生态;教学中重“灌输”轻互动、脱离日常生活,导致哲学教育与实际脱离;孤立开展哲学教育,割裂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哲学教学体系长期自我封闭、出现人道主义嬗变,致使哲学教育偏离了方向。苏联哲学教育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本文认为,我国对哲学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改革,从根本上说仍然是摆脱苏联哲学教育体系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苏联哲学教育的失误是导致苏联意识形态僵化的重要因素,这一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中,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识苏联哲学教学体系,经过不断探索,才能超越苏联哲学教学体系,实现教育创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和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思潮挑战的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理应不断吸取苏联应对社会思潮的经验和教训,防微杜渐,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功能,正确认识和科学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时胜利[7](2015)在《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追求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苏联在其存续的74年间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苏联模式”,对广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但是,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严重的弊端,有许多教训值得借鉴。中苏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同质异体”的关系,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远,所以,深入研究总结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历史学理论、评价学理论,以苏联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为纵线,以“实效性”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苏联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价。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及第二章,总体上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在介绍论文的理论基础时,重点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同时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等理论对论文的理论支撑,最后论述评价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三个原则和四个具体标准。即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统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一致的原则;评价的具体标准为政治认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秩序四个指标。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流变、实际效果及影响因素。第三章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了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发展、蜕变、转向四个阶段。第四章依照设定的指标,从政治认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秩序四个指标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第五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等要素的视角分析这些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六章,着重论述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在总结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的基础上,就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如打造理论自信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制和统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性和大众化进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等等。论文有三点创新。一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学界对于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比较薄弱,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苏联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简单介绍或初步总结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而从实效性的角度对于苏联74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目前成果还比较少见。二是全面梳理了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论文系统梳理了苏联74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创立、发展、蜕变、转向四个阶段,并且对每一阶段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三是建立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新的分析框架。论文在广泛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四个具体指标:政治认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秩序,并且将四个指标综合运用于苏联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之中,摆脱了传统的定性研究的理论范式,比较清晰的判断出苏联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外,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很好运用系统分析法,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种要素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运用历史的纵向研究和横向的理论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中的基本规律性问题。

刘国华,薛晓荣[8](2002)在《苏联解体原因十年研究综述》文中认为研究和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是我国学术界近十年来最重大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研究领域之一。学术界普遍认为 ,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多个层次 ,而对其研究的成果多集中于历史根源、直接诱因、个人作用等诸方面。其中 ,对历史根源的探究又侧重于理论、经济、政治、民族等四个领域的内容。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概述 ,并对其研究特点作一初步小结 ,以期对这一课题更深入的研究有所助益。

陆攀[9](2014)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每个时代的人都要用信仰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类的信仰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但是直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诞生,才真正实现了人类信仰史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即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并且他们以自身的行动积极传播和实践着自己创立的信仰,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获得了初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政治信仰,它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指向,其主旨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目标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信仰诞生起,它就与劳苦大众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劳动人民,以这一信仰体系为指导,在共产主义目标的牵导下,不断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发挥着目标导向、思想引领、精神动力、政治灵魂的作用,成为广大劳动人民追求自身解放和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经历了极其坎坷的命运。19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开始传播,并逐渐为工农劳动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俄国化,在信仰理论上,形成了第一个民族化的理论形式即列宁主义;在信仰实践中,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国家的主导信仰。列宁积极推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他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积极推行新经济政策,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主导地位。斯大林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中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以及个人崇拜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巩固的同时也出现了扭曲。后斯大林时期,由于逐步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信仰的转向,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出现了危机,这场危机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的产生、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深化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全面爆发的过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亡党亡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也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从总体上看,获得了大发展。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范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革命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经历了从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个体形态向组织形态的演变,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革命党的政治信仰上升为国家的主导信仰。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实现了民族化、中国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中国化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巩固,实现了主导信仰与主流信仰的同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信仰主体那里过多地呈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并逐步掺入了个人崇拜的因素,以致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极其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畸形化发展。“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引导人民群众逐步从个人崇拜的阴影中走出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理性的归位。随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又经历了苏东剧变所带来的信仰困境以及“法轮功”的冲击等,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曲折中获得了进一步地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中国化的第二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信仰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信仰观念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信仰目标的确立,激发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共产主义的豪情壮志,坚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信仰建设来巩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实践中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都为这一信仰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一信仰建设又受到“资”强“社”弱,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和影响。后者也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现实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且在当代中国它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迫切需要。为此,就要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效相统一、示范引领与主体选择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相统一、批判斗争与吸收借鉴相统一的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党及党的信仰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等途径来扎实推进这一信仰的建设。

梁继超[10](200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苏共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从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启蒙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奠基,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复归再造到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苏联共产党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以俄为师,以苏为鉴,中苏对照,就像一根历史金线,几乎自始至终地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过程中。对苏俄模式的仿效与突破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轨迹。第一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中国人民找到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架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介桥梁,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通过十月革命的通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思想武器。李大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者。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最初探索,成为后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与历史铺垫。第二章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具有双重效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所处的国际环境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总结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三次“左”倾、两次右倾的经验教训,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崭新道路。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就是在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在反对教条主义斗争中,在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第三章苏共二十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经历了从照搬苏联经验到独立思考,从走俄国人的路到探索走自己的路的过程。苏共二十大以后,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毛泽东发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号召,开始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正确思想和主张,为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总结。第四章中苏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苏论战给中苏两国、两党之间的关系和国内历史进程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在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巨大压力下,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历史进程中,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航向,中断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第五章斯大林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去世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接力棒”,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把握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彻底摆脱斯大林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六章苏联剧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苏联亡党亡国、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谷状态。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汲取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开创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崭新境界。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论和启示。基于苏共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和启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正确评价领袖人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前提;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立场;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时代的主题的转换和时代特征的变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航标。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化,归根结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二、教条主义与苏联的解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条主义与苏联的解体(论文提纲范文)

(1)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难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2.2.1 理论素养
        2.2.2 实践历练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4.3 在扞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5.1.1 创办《斗争报》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5.1.4 创办《真理报》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扞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7.3.1 社会信仰危机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8.4.4 民族矛盾激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2)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萌芽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
        四、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第二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论发展与历史实践
        一、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初创
        二、列宁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理论逻辑
        三、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确立
        四、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发展与覆亡
    第三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简单评价
        一、辩证看待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性质
第二章 托洛茨基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基础与主导:托派创始人托洛茨基的批判
        一、托洛茨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看法
        二、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三、作为国际左翼反对派时期的批判:不断革命论与党的蜕化
        四、筹建第四国际时期的批判:蜕化的工人国家与被背叛的革命
        五、苏联政治制度的可能历史命运与不良后果
        六、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第二节 异端与正统派:托派及第四国际内部的不同批判
        一、异端派的批判
        二、正统派的批判
        三、异端派和正统派苏联解体代表性观点简单比较
        四、现代托派(第四国际)的政治革命与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集大成与高潮:曼德尔的批判及价值
        一、苏联官僚政治产生的历史分析
        二、苏维埃民主与先锋党的角色
        三、苏联官僚阶层两面性矛盾的分析
        四、苏维埃民主与社会主义自治民主
        五、过渡社会国家消亡基础的初步分析
        六、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的分析
        七、曼德尔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第四节 托派苏联官僚制批判总结及其历史意义
        一、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二、托派关于苏联社会性质的几种看法
        三、曼德尔对正统派批判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四、托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一、卢卡奇的总体革命观与无产阶级的组织方法论
        二、葛兰西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评价及苏联民主政治批判
        三、柯尔施的工厂委员会思想和对列宁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批评
    第二节 30 年代末至50 年代初同法西斯极权主义的并列批判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批判
        二、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赖希的极权主义心理学批判
    第三节 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全面系统批判的纵深展开
        一、新实证主义德拉·沃尔佩对苏联民主模式缺乏自由的批判
        二、马尔库塞政治学原理的批判分析
        三、弗洛姆的批判:人道主义还是极权主义的社会主义
        四、存在主义萨特和梅洛·庞蒂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五、卢卡奇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批判
        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到衰落时期的分析与批判
        一、哈贝马斯对苏联模式政治民主的批判
        二、结构主义阿尔都塞一种反人道主义的批判
        三、存在主义列斐伏尔的强国家政治异化批判
        四、普兰查斯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新战略的民主道路
        五、生态马克思主义苏联官僚社会主义批判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体性观点
        一、四个历史时期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总体性观点概览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两种总体性核心观点
第四章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及其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态度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进程
        二、亦步亦趋:苏联政治模式完全肯定的历史原因分析
        三、逐步追求独立道路以及对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转向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一、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
        二、对列宁主义国家与民主观的质疑和批判
        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批判
        四、改进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研究
        五、欧共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解体民主政治历史原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破坏与停滞
        二、对苏联解体的主流新认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三、以法共为代表的新共产主义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
    第四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批判的历史和理论逻辑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逻辑
        二、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批判的批判——社会主义民主规律研究
    第一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比较研究
        一、托派与西马的政治革命与政治哲学
        二、托派与欧共的左与右
        三、西马与欧共的异与同
        四、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简单分析与梳理
    第二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总体评价
        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二、辩证批判:“旁观者”清与“局外人”空
        三、要客观评价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实践、实验价值
        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需要在历史实践中继续创新和发展
    第三节 规律与启示
        一、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二、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
        三、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四、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
        六、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七、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3)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
    一、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大国主导下的国际环境
        (二)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二、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
        (二)列宁政党理论
    三、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斯大林早期的革命经历
        (二)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实践
第二章 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主要内容
    一、斯大林党的政治建设内容
        (一)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二)党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二、斯大林党的思想建设内容
        (一)党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
        (二)党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斯大林党的组织建设内容
        (一)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
        (二)党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部队
        (三)干部是党组织的核心和骨干力量
    四、斯大林党的作风建设内容
        (一)党必须坚持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相结合
        (二)党必须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
第三章 斯大林时期党的建设的实践影响
    一、斯大林时期党的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党的建设推动了苏联经济高速发展
        (二)党的建设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三)党的建设稳定了苏联社会政治局势
    二、斯大林时期党的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权力高度集中破坏了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二)忽视党员民主权利妨碍了党内民主生活
        (三)党内监督趋于虚化降低了党内监督实效
第四章 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一、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二)对各国共产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教条主义倾向
    二、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启示
        (一)党的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
        (二)党的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质的重要保证
        (三)党的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坚强力量的重要保证
        (四)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4)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 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的历史意义
        (二) 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二) 马克思主义世界化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五)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七) 马克思主义俄国化
    三、研究综述
        (一)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综述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
        (三) 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研究综述
        (四) 中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综合分析法
        (三) 定性分析法
        (四) 比较分析法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不同阶段特点的初步凝练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特点的新归纳
        (三) 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价值的新认识
第一章 革命时期中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
    一、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 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本历程
        (二) 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主要特点
    二、革命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 革命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
        (二) 革命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点
    三、革命时期中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
        (一) 革命时期中俄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要相同之处
        (二) 革命时期中俄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要不同之处
        (三) 比较得出的启示
第二章 建设时期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
    一、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 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的基本历程
        (二) 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俄国(苏联)化的主要特点
    二、建设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 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
        (二) 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点
    三、建设时期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
        (一) 建设时期中俄(苏)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的相同之处
        (二) 建设时期中俄(苏)两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的不同之处
        (三) 比较得出的启示
第三章 改革时期中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
    一、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异化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 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异化的基本历程
        (二) 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异化的主要特点
    二、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 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
        (二) 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点
    三、改革时期中苏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
        (一) 改革时期中苏具备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相同条件
        (二) 改革时期中苏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不同之处
        (三) 比较得出的启示
第四章 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经验教训比较
    一、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比较
        (一)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前提和组织基础
        (二)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要求和实践体现
        (三) 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重要内容和生命力所在
    二、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教训比较
        (一)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能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本质
        (二)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三) 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发展经济时不能急于求成
        (四) 要正确地看待领袖人物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不能搞个人崇拜
    三、比较得出的启示
        (一)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前提
        (二) 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依据
        (三)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根本任务
        (四)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关键所在
        (五) 正确评价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考茨基社会主义“早产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主要思想
        1.3.1 基本内容
        1.3.2 重点和难点
        1.3.3 创新与特色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考茨基社会主义“早产论”提出的背景
    2.1 西欧国家与俄国革命形势的差异
        2.1.1 经济社会发达的西欧工业国
        2.1.2 工业落后沙皇专制的俄国
    2.2 第二国际的理论分野
        2.2.1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和平议会道路的再认识
        2.2.2 第二国际激荡的三种理论
    2.3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2.3.1 十月革命是俄国内外矛盾激化的结果
        2.3.2 列宁对社会主义初步探索
第三章 考茨基断言俄国社会主义“早产”并最终走向失败
    3.1 考茨基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的论述
    3.2 考茨基关于苏俄社会主义“早产论”的主要观点
        3.2.1 俄国生产力尚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水平
        3.2.2 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不能正确运用国家政权
        3.2.3 俄国“早产”的社会主义将走向失败
第四章 考茨基“早产论”逻辑错误剖析
    4.1 俄国十月革命符合革命的逻辑
        4.1.1 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4.1.2 社会主义产生:一个规律两种形式
    4.2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背离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4.2.1 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及简析
        4.2.2 苏联解体在于违背建设规律而非“早产”
        4.2.3 苏联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4.3 考茨基社会主义“早产论”的教条主义错误
第五章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破除了考茨基“早产论”
    5.1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5.1.1 中国革命成功的时代背景
        5.1.2 中国革命成功证明“早产论”之谬误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5.2.1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5.2.2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分析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5.3.1 改革开放遵循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5.3.2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及其得失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导论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界定
第二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开端
        (一)开启俄国化哲学教育
        (二)从自发走向自觉
    二、苏联哲学教育的多样化时期(十月革命—20 世纪20年代末)
        (一)开展大众化教育的探索
        (二)哲学教育的“百花齐放”
    三、苏联哲学教育的一体化时期(20 世纪30年—50 年代中期)
        (一)统一哲学教科书
        (二)苏共党史里的哲学教育
        (三)哲学史批判的意识形态控制
    四、苏联哲学教育的改革与平稳发展时期(20 世纪50中期—80 年代中期)
        (一)赫鲁晓夫时期哲学教育的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哲学教育趋于稳定
    五、苏联哲学教育的蜕变时期(20 世纪80中期——苏联解体)
        (一)充满矛盾的意识形态教育改革
        (二)民主化和公开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挑战
        (三)用抽象的人道主义代替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章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教育目标具有指向性
        (一)哲学教育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历史统一
        (二)实现目标的条件和手段
        (三)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教育对象具有普遍性
        (一)哲学教育的单一主体
        (二)涵盖全体民众的哲学教育
    三、教育原则强调系统性
        (一)科学性和彻底性相统一
        (二)具体科学和哲学相结合
        (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相统一
        (四)理论辩护和政治批判相统一
    四、教学运行制度化
        (一)编制教学大纲的制度
        (二)编写教科书的制度
        (三)管理教学部门的制度
        (四)开展课堂教学的制度
    五、教学内容体系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生形态
        (二)“两个主义”为主干的哲学教学体系
        (三)“两个主义”体系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得失
    一、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之“得”
        (一)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巩固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
        (三)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
        (四)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哲学教育的发展
    二、苏联哲学教育之“失”
        (一)哲学教育行政化
        (二)哲学教育简化为政治斗争工具
        (三)哲学教育的教条主义倾向
        (四)政治运动破坏了哲学教育生态
        (五)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
        (六)马克思主义教育整体性缺失
        (七)从僵化到人道主义嬗变
第五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启示
    一、苏联哲学教育失误导致意识形态僵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苏联意识形态建设
        (二)反思苏联解体与哲学教育探索
        (三)以苏为鉴,回归哲学教育本性
    二、突破苏联哲学教学体系
        (一)新中国哲学教学的苏联情结
        (二)对苏联哲学教学体系的改革
        (三)超越苏联哲学教学体系
    三、哲学教育应对社会思潮的干扰
        (一)苏联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社会思潮
        (二)反观我国主要社会思潮
        (三)吸取苏联教训,科学引领社会思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研究项目
致谢

(7)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理论及评价标准
    2.1 概念厘清
    2.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知识借鉴
    2.4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价值标准
    本章小结
3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流变
    3.1 苏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1917-1924)
    3.2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1924-1953)
    3.3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蜕变(1953-1985)
    3.4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1985-1991)
    3.5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
    本章小结
4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辨析
    4.1 实效性评价之一:苏联时期的政治认同
    4.2 实效性评价之二:苏联时期的经济发展
    4.3 实效性评价之三:苏联时期的文化繁荣
    4.4 实效性评价之四:苏联时期的社会秩序
    本章小结
5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5.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越位与缺位
    5.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价值认同的混乱与无序
    5.3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单一与僵化
    5.4 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变迁与恶化
    本章小结
6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6.1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借鉴
    6.2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苏联解体原因十年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历史根源
    (一) 思想理论滞后。
    (二) 经济发展落后。
    (三) 政治体制僵化。
    (四) 民族问题严重。
二 直接原因
三 个人因素及其他
四 研究特点

(9)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及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本体研究
    第一节 信仰基本理论
        一、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二、信仰的功能、分类
        三、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四、信仰与信念、理想及迷信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概念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功能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关系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六、信仰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第二章 共产主义信仰:一个没有公开言说的信仰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信仰观
        一、宗教信仰批判—对科学的“无神”信仰的呼唤
        二、资产阶级理性信仰的批判—对无产阶级信仰体系的反面论证
        三、空想共产主义信仰的批判—科学共产主义信仰体系的反面说明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信仰”一词的谨慎用法
    第二节 共产主义信仰的创立和基本内容
        一、科学共产主义信仰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共产主义信仰在革命运动中的传播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运动中丰富、传播和实践着自己创立的信仰
        二、共产主义信仰的广泛传播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的命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俄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
        一、作为信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早期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与俄国各种思潮的交锋中传播和发展
        三、列宁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主导信仰的确立和发展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探索
        二、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巩固和扭曲
    第三节 后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深化与全面爆发
        一、赫鲁晓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深化
        三、戈尔巴乔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全面爆发与苏联的解体
        四、苏联解体的“信仰”反思和若干启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信仰交锋和信仰选择
        一、信仰选择的历程
        二、信仰选择的必然性
    第二节 革命话语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演变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从个体形态向组织形态的演变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信仰教育的集中开展:整风运动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第三节 建设话语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非理性曲折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畸形发展:“文化大革命”中的个人崇拜
        三、“文化大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归位:“文革”后信仰危机的出现和克服
        四、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境
        五、邪教“法轮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时中国态
        一、由传统社会主义信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转变: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形式的变化
        二、在当代中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时代课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实践中的彰显: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说起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资”强“社”弱的挑战
        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
        三、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中劣势地位的挑战
        四、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挑战
    第三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紧迫性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迫切需要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方法
        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效的统一
        二、坚持示范引领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三、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
        四、坚持批判斗争与吸收借鉴的统一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途径
        一、实践层面: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
        二、理论层面: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
        三、教育层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四、党建层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及党的信仰建设
        五、意识形态层面: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苏共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十月革命架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介桥梁
    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蒙与倡导
    三、十月革命开启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二章 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共产国际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重效应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与奠基
    三、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第三章 苏共二十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苏共二十大促使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探与摸索
    三、中国共产党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四章 中苏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中苏论战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发展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偏离与扭曲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第五章 斯大林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斯大林模式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复归与再造
    三、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问题
第六章 苏联剧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苏联剧变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进方向
    二、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论和启示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二、正确评价领袖人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前提
    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立场
    四、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五、时代的主题的转换和时代特征的变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航标
    六、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教条主义与苏联的解体(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 [2]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D]. 马蒙.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 斯钦.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D]. 姚永明. 扬州大学, 2015(05)
  • [5]考茨基社会主义“早产论”分析[D]. 马亚丽. 江南大学, 2019(05)
  • [6]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及其得失启示[D]. 孙自胜. 上海大学, 2015(02)
  • [7]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时胜利.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8]苏联解体原因十年研究综述[J]. 刘国华,薛晓荣. 东欧中亚研究, 2002(06)
  • [9]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D]. 陆攀. 安徽大学, 2014(08)
  •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苏共因素研究[D]. 梁继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教条主义与苏联解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