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研究

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研究

一、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基因重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敏,李燕,张亚运,王春键,孙文宣,史琳,江滨[1](2021)在《MLL-AF4(KMT2A/AFF1)阳性急性白血病系别转化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在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系别转化罕见,在与系别转化相关的染色体畸变中,t(4;11)(q21;q23)与KMT2A/AFF1融合蛋白[原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age leukemia,MLL)基因MLL/AFF1或MLL/AF4]重排最为常见[1]。研究表明,MLL重排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起源于一个有淋巴细胞分化潜能的前体细胞,从而使系别发生潜在的变化[2]。细胞毒性治疗后患者的系别转化是由选择或基因重组引起的[2]。

李梦娟,丁冰洁,刘柳,王璐,刘建平,徐佩佩,周可树,周虎,魏旭东,宋永平[2](2021)在《类Richter′s综合征表现为ALK+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Richter’’’’s综合征(Richter’’’’s syndrome, RS)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向高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或霍奇金淋巴瘤(HL)进展的统称, 既往报道3%5%的CLL/SLL患者会出现这种转化[1,2]。大多数RS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CLL/SLL进展为高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者少见, 进展为ALK+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a

陈肖,赵四书,刘露,黄杰玲,乔纯,金慧敏,朱莉颖,李建勇,吴雨洁[3](2021)在《T细胞受体可变区亚家族检测在成熟T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TCR)可变区亚家族(Vβ和Vδ)在成熟T细胞淋巴瘤(TCL)中的表达模式特点, 以及TCRVβ和TCRVδ分析在TC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11—2020年住院或门诊αβ型TCL 199例, 非TCL 398例, 采用TCRVβ流式试剂盒检测αβΤ细胞Vβ亚群的表达, 其中185例αβ型TCL和355例非TCL同时进行TCRβ和TCRγ基因重排检测;收集2017—2020年住院或门诊γδTCL患者24例、正常对照10名和反应性γδΤ细胞增多患者15例, 采用10色TCRVδ流式染色方案检测γδΤ细胞Vδ亚群的表达, 其中24例γδTCL和15例反应性γδΤ细胞增多病例同时进行TCRβ、TCRγ和TCRδ基因重排检测。采用四格表的诊断性试验分析和McNemar检验分析Vβ和Vδ亚群检测方法与TCR基因扫描方法在检测T细胞恶性克隆性中的诊断效能, 采用Kappa检验评价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24种TCRVβ亚家族在αβ型TCL中, 91.5%(182/199)的病例呈限制性表达或阴性表达, 其中克隆性T淋巴细胞发生率最高的亚家族成员是TCRVβ13.2(12.6%, 23/182)和TCRVβ3(8.2%, 15/182);TCRVβ亚家族在99.0%(394/398)的非TCL中未见克隆性表达。TCRVδ亚家族在γδTCL中, 100%(24/24)的病例呈Vδ1和Vδ2亚群异常分布模式, 其中19例呈Vδ1限制性表达, 余5例Vδ1和Vδ2均阴性表达, Vδ1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Vδ2细胞阳性率(79.9%±10.8%比0.7%±0.3%, P<0.001);TCRVδ亚家族在25名正常对照和15例反应性γδΤ细胞增多病例中均呈正常分布模式, 即Vδ2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Vδ1细胞阳性率(73.7%±6.7%比15.6%±4.2%, P<0.001)。在诊断TCL效能上, 流式细胞术检测TCR可变区亚家族与TCR基因扫描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度分别为92.4%(206/223)和91.4%(191/209), 特异度分别为99.0%(409/413)和95.9%(355/370), P=0.065], 2种诊断方法一致度较高(Kappa=0.809, P<0.001)。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TCR可变区亚家族能够快速有效地诊断成熟TCL。

卜凡,李毅,王文洋,蔡瑞敏,冯强[4](2021)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日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T-LB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12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1周"入院。患儿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外周血中原始淋巴细胞比例占0.15,乳酸脱氢酶1 154 U/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14.80μg/L,其余实验室检查指标皆正常;颈部、胸骨后淋巴结彩超及胸部磁共振成像:双侧颈部及锁骨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淋巴结免疫组化:CD34(-),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CD10(+),CD3(+),CD5(+),CD20(-),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B细胞淋巴瘤-2(Bcl-2)(+),原癌基因C-MYC阳性率70.0%,Ki-67阳性率>90.0%,确诊为T-LBL。结论 T-LBL是一类少见的高侵袭性淋巴瘤,依据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影像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BSAP、TdT、CD34、Ki-67检测的联合应用可对该病做出准确诊断。

温卓宇,李芝帆,王君兰,张格,杨韩芳,武万良,潘凯丽,黄燕萍[5](2021)在《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我科10例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ALL)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例IALL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0例患儿中,2例为高危,8例为中危。在诱导治疗Ⅰ评估点时,有6例患儿微小残留病(MRD)<0.01%,缓解率为60.0%;在诱导治疗Ⅱ评估点时,4号患儿因化疗并发症死亡,剩余9例患儿MRD<0.01%,缓解率为90.0%;1号患儿于规律化疗1.5年后,在进行维持治疗时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余8例患儿均存活至今,存活时间最长46个月,最短5个月。结论 IALL为罕见病例,发病率低,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征,预后差。本研究中1号患儿缓解后复发,4号患儿因化疗并发症死亡,8例存活至今。

范盼红,龚智泉,贾琳娇,杨博,王力夫,孔令非[6](2021)在《消化系统原发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消化系统原发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00年8月至2020年8月间13例消化系统原发ENKTCL病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及组织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原位杂交检测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并进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结合文献讨论分析此类罕见部位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13例原发消化系统ENKTCL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28~80岁,中位年龄53岁;结直肠7例,回肠3例,肝、胆囊、胃各1例。所有病例既往均无淋巴瘤病史,行全身CT检查未发现消化系统外病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腹痛,并常伴乏力、腹泻、便血,常见血清白蛋白降低、乳酸脱氢酶升高、外周血EB病毒DNA拷贝增加。组织形态学特点为多形性的淋巴样细胞散在或灶性分布,弥漫浸润固有腺体,多灶或片状不规则的肿瘤性坏死,可见血管侵犯或血管破坏,背景为混杂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或组织细胞。所有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淋巴样细胞均表达CD3,部分存在其他T细胞标志物减弱/缺失,除1例外均表达CD56,少部分为CD4-/CD8+的杀伤T细胞表型。13例患者EB病毒编码的RNA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阳性。7例患者进行TCR基因重排检测均阴性。11例获得随访者8例死亡,中位生存期9个月。结论消化系统原发ENKTCL极为少见,易合并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差,临床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非特异性溃疡。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检测结果,对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姜金龙,刘晓庆,杨慧,徐丹,李瑞鑫,龙启强,杨岩,计成阜,何广胜,李建勇[7](2021)在《环孢菌素治疗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环孢菌素(CsA)治疗成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患者的疗效,分析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2009年9月至2020年8月间接受CsA治疗的44例成人LGLL相关PRC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治疗结果,分析疗效相关因素。结果 44例LGLL相关PRCA患者接受CsA治疗;7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40.9%;完全缓解率为15.9%。疗效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CsA疗效与STAT3基因突变无显着关联(P=0.691;P=0.688)。CsA减量或停药是复发最常见原因(80.0%);环磷酰胺(CTX)对复发LGLL相关PRCA有效率为60.0%。结论 CsA治疗成人LGLL相关PRCA有一定疗效,不受STAT3基因突变阳性影响。最常见复发原因是CsA减量或停药,CTX对复发患者有一定疗效。

黄思晗,张然然,竺晓凡,杨文钰[8](202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维持期脑脊液流式细胞术阳性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巩固维持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脑脊液流式细胞术阳性即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阳性(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iltration,CNSI+)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巩固维持期ALL CNSI+患儿的临床特点、免疫分型、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分析影响CNSI+患儿预后因素。结果 12例巩固维持期CNSI+的患儿,以男性为主,免疫分型均为B细胞型。初诊高白细胞数(χ2=6.374,P=0.012)、激素预治疗不敏感(χ2=5.048,P=0.025)、流式脑脊液异常细胞比率升高(≥60%,χ2=7.024,P=0.008)、出现CNSI+时间≤14个月(χ2=4.873,P=0.027)以及复杂核型(χ2=9.356,P=0.002)等是预后不良因素。其中,复杂核型是巩固维持期CNSI+患儿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17)。结论 ALL巩固维持期脑脊液流式检测CNSI+患儿,预后差。强化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及全身化疗是巩固维持期CNSI+患儿重要治疗方案,对于单纯骨髓或骨髓合并髓外复发的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重要的选择。

陶毅森,陈超华[9](2021)在《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液病理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的血液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9例T–LGLL患者,对患者髂前或髂后上棘部位进行骨髓抽取,使用瑞特染色,样本处理之后使用中性甲醛固定,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外观形态。结合收集到的样本资料进行细胞学检测分析、骨髓涂片检测分析、病理学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血红蛋白42 ~ 158 g·L-1,16例患者<100 g·L-1,血小板(10 ~ 337)×109·L-1,6例患者<100×109·L-1。白细胞(2.5 ~ 17.8)×109·L-1,10例患者<4.0×109·L-1。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为0.33 ~ 0.95,大颗粒淋巴细胞(LGL)为0.18 ~ 0.85,外周血LGL绝对数值(0.57 ~ 13.5)×109·L-1,不同患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骨髓增生活跃度,患者或表现较轻,或表现较为明显。淋巴细胞数值0.09 ~ 0.90,淋巴细胞比例>0.2的有2例。患者增生较低下1例,增生大致正常5例,增生活跃13例。骨髓活检分析可见,患者出现增生低下、增生活跃、淋巴细胞增多现象。淋巴细胞增生之后,体积逐渐减小,外形上呈现出卵圆或者不规则圆形,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造血细胞,呈间质型分布,3例患者出现淋巴细胞聚集灶。全部患者均未出现骨髓坏死、噬血细胞。17例患者进行单个核细胞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检测,其中检测阳性患者12例。结论:为了提升T–LGLL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检测效率,可以联合运用免疫表型、外周血、分子遗传学检测方式。

向鑫,刘恒芳,曾招,白淑潇,岑建农,金松,沈宏杰,陈苏宁,潘金兰[10](2021)在《三例伴有t(18;22)(q21;q1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伴有t(18;22)(q21;q1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应用DSP30+IL-2刺激剂对慢淋细胞进行72 h刺激培养,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并利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进一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3例患者BCL-2基因重排,同时对例1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随访患者化疗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3例患者均伴有t(18;22)(q21;q11)异常核型,FISH检测均为BCL-2重排,全基因组测序证实例1患者涉及BCL-2与IGL易位。结论 t(18;22)具有与t(14;18)不同的分子结构,且该异常核型发生率低,多见于CLL;伴有该异常核型的CLL可能具有难治性和易复发等特点。

二、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基因重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基因重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MLL-AF4(KMT2A/AFF1)阳性急性白血病系别转化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报告
2 讨 论

(4)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实验室检查:
        2.彩超检查:
        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4.骨髓细胞学检查:
        5.病理学检查:
结 果
    一、T-LBL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
    二、T-LBL患儿颈部、胸骨后淋巴结彩超及胸部磁共振(MRI)检查结果
    三、T-LBL患儿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
    四、T-LBL患儿颈部淋巴结活检结果
    五、T-LBL患儿的治疗及随访结果
讨 论

(5)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临床特征
    1.4 实验室检查
        1.4.1 免疫分型。
        1.4.2 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
2 结果
3 讨论

(7)环孢菌素治疗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
    1.2 治疗方案
    1.3 疗效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LGLL相关PRCA患者临床特征
    2.2 CsA治疗LGLL相关PRCA结果
    2.3 STAT3基因突变与LGLL相关PRCA
    2.4 LGLL相关PRCA复发
    2.5 生存与预后
3 讨论

(9)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液病理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 果
    2.1 细胞学检测分析
    2.2 骨髓涂片检测分析
    2.3 病理学分析
    2.4 细胞遗传学分析
3 讨 论

(10)三例伴有t(18;22)(q21;q1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1 实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染色体检测:
        1.3 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
        1.4 全基因组测序:
    2 临床资料
        2.1 例1患者:
        2.2 例2患者:
        2.3 例3患者:
结 果
    1 染色体检测
    2 FISH 检测
    3 全基因组测序
    4 治疗经过
讨 论

四、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基因重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MLL-AF4(KMT2A/AFF1)阳性急性白血病系别转化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欧阳敏,李燕,张亚运,王春键,孙文宣,史琳,江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1(23)
  • [2]类Richter′s综合征表现为ALK+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李梦娟,丁冰洁,刘柳,王璐,刘建平,徐佩佩,周可树,周虎,魏旭东,宋永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1(12)
  • [3]T细胞受体可变区亚家族检测在成熟T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J]. 陈肖,赵四书,刘露,黄杰玲,乔纯,金慧敏,朱莉颖,李建勇,吴雨洁.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1(12)
  • [4]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J]. 卜凡,李毅,王文洋,蔡瑞敏,冯强.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1(04)
  • [5]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J]. 温卓宇,李芝帆,王君兰,张格,杨韩芳,武万良,潘凯丽,黄燕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31)
  • [6]消化系统原发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范盼红,龚智泉,贾琳娇,杨博,王力夫,孔令非.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10)
  • [7]环孢菌素治疗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研究[J]. 姜金龙,刘晓庆,杨慧,徐丹,李瑞鑫,龙启强,杨岩,计成阜,何广胜,李建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10)
  • [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维持期脑脊液流式细胞术阳性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黄思晗,张然然,竺晓凡,杨文钰.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09)
  • [9]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液病理学特征分析[J]. 陶毅森,陈超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6)
  • [10]三例伴有t(18;22)(q21;q1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研究[J]. 向鑫,刘恒芳,曾招,白淑潇,岑建农,金松,沈宏杰,陈苏宁,潘金兰.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04)

标签:;  ;  ;  ;  ;  

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