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江阴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一、江阴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加芬芬[1](2019)在《村庄治理中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 ——以甲山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我国对农村治理的探索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和国内环境,村庄的治理面临挑战,唯有探索村庄治理的优化路径才能解治理之危。村庄治理的优化,不能抛开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更不能抛开我国独特的历史,由此,从历史中探寻村庄治理的优化是一种较为适当的方法。纵观我国乡村历史的发展,其内部治理的变迁受制于三个层面。其一为国家层面。无论是国家的行政力量还是国内的社会环境,都是村庄发展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力量对村庄治理起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其自身的权力和影响力来推动农村社会的变迁。其二为村级结构。村级结构是村庄治理的制度框架,在国家和农村社会中间起中介作用。一方面,村级结构的良性运转可以支撑国家治理,按照国家的意图管理农村社会,另一方面,村级结构通过村庄治理来改造农村社会,使农村社会的变迁与国家治理、国家宏观环境契合。其三是农村社会。农村社会不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更是村庄治理的土壤。农村社会的变迁支持国家治理、支持村级结构,才能完成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相互支撑。三重结构相互支持决定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治理样貌。村庄治理需要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相互支撑才能得到稳定,国家是三重结构成立的主导力量,不同的支撑格局决定了治理质量的好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集体化、改革开放的历程。三重结构相互按照国家的历史脉络经历了从刚性到开放包容的过程。集体化时期,国家权力的刚性渗透为三重结构奠定了运转的基础。刚性的国家权力造成村级结构的刚性和农村社会的板块状。此时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支撑是刚性和僵化的,这种状态决定了其运转的脆性,导致村庄变迁的内卷化。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力的收缩给予农村社会很大的自主空间。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之间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这种自主空间既可以容纳多元发展的国家治理环境,更激发了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活力。三重结构的循环更加开放和包容,导致村庄的治理不断发展变化。甲山村自1945年解放后,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期间经历了集体化和改革开放两个完整的时期。形成了两类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三重循环,甲山村以其优异的发展为三重结构的构建、三重结构的相互作用、三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较好的经验。由此,笔者以历史变迁为线索,将甲山村分为两个变革时期、四大历史阶段进行介绍,分别将每个时期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互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总结出村庄治理的优化路径。甲山村在集体化时期为地方典型,成功形成了集体化时期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三重结构的相互支撑。集体化时期的三重结构由刚性的国家权力为主导,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渗透导致三重结构的僵化与内卷化。集体化时期的成功导致其对改革开放新环境的抵制,并造成了村庄发展的封闭。改革开放后,村庄的制度变革由国家推动,行政权力的推动和外部环境的变革从外向内逐步对村庄治理产生影响。第一阶段为国家通过行政权力对村级结构进行重塑。尽管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支撑格局,但没有形成改革开放移植制度运行的土壤。无论村干部还是村民,都对改革开放表示困惑。因为对改革开放的抵制,村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封闭性。第二阶段,国家环境开始在村级结构破冰,村级结构开始主动向外部学习。村级结构在贾凤杉的引导下开始了向外学习的历程,引导农村社会发生了变革,村庄治理出现了转型。村庄发展开始与外部环境融合。然而此时的村庄治理具有很强的单向性,农村社会在村级结构引导下被动变迁。第三阶段,外部环境开始对农村社会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时代的推移,外部环境开始对农村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农村社会自身接纳了外部的环境,开始了对外部环境和村庄环境自主思考的过程。村庄整体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点。经过外部环境对甲山村一系列的冲击,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三重结构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循环,推动着村庄治理不断发展。村庄治理的稳定需要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的相互作用,村级治理的发展需要它们的共同推动。当包容开放的循环成立时,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会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所以村庄治理的优化路径不但在于寻求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三者的稳定支撑,更应该寻求它们相互作用的包容、融合与活力。

费凡[2](2019)在《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J市Z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不同于其他盈利性的校外教育机构,江苏省在省内推广的校外教育辅导站是政府推动的、公益性的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辅导站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通过主题教育、学习辅导、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主要形式,促进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重要载体,是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实到基层的工作平台。目前,全省共建成校外教育辅导站4万多个,基本做到城乡全覆盖。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类型有:中心辅导站、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家庭辅导站等。其中,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因其数量多、规模大、合力强而广受青少年学生及家长欢迎。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认可和评价制度不健全、内部运行机制缺乏活力等问题,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发展呈现良莠不齐、后劲不足甚至停滞不前之态,也从一个侧面制约了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关于校外教育辅导站以及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运行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当前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与校外教育辅导站在省内建成的数量和规模极不相称。因此,对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和论述,理顺和优化村(社区)教育教育辅导站运行机制,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取了J市Z镇校外教育辅导站——“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江苏省示范校外教育辅导站”作为研究对象,以管窥江苏省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状况的—般规律、体制缺陷及深层根源。并通过对辅导站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向辅导站青少年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了该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基本情况、经费投入现状、家站交流情况、学生出勤情况、课程内容与形式、教师义工队伍建设情况等。笔者在充分研究和探索Z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现状以及青少年活动开展情况后,总结和提炼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村(社区)配合、学校参与”的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机制。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该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加强领导,进行长远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建立经费筹措机制;家站交流,提升家长信任程度;优化课程,实现资源互生共享;义工招募,增强考评奖励力度;加强培训,提升队伍专业水平。

张骋[3](2019)在《南京市溧水区村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村民自治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创新举措,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进程建设取得了显着进步,逐步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开始觉悟,参与热情不断提高,成为村政参与的主体,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农村民主的进步。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各个地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也不尽相同。因此,解决好当前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农村地区民主化进程意义重大。本文在阐述村民自治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南京市溧水区的农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该区农村建立起来的各具特色的自治模式。尽管该区近年来在民主程度、自治能力、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效,但在村委会履职、镇村关系、村民与村官关系、宗族力量、区域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日常工作提出了一些加强村民自治的建议和举措,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加强村委会的管理;规范镇街政府的职权;培养合格的自治主体;消除宗族力量的影响;统筹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希望通过本文对南京市溧水区的研究,进一步为推进我国其他地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樊纪真[4](2018)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临沂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决定性环节。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人才引进机制、管理机制、培育机制更加完善,形成了一支由文化行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组成,文化志愿者、文化爱好者有效补充,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在编和聘用人员相互补充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有力地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基层文化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能不高、梯队断层,人才建设资金不足、机制不活。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有待解放、人才培育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市场化探索不深入。随着不同地域间文化竞争的不断加剧,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渐成为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推进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围绕“人才兴文”这一中心,加强政策、资金扶持,不断完善基层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人才保障环境、人才激励环境和人才市场环境,使文化人才大量涌现,文化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从而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文化底蕴深厚的临沂市作为研究客体,对临沂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临沂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较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景军,高良敏[5](2018)在《寺院养老:人间佛教从慈善走向公益之路》文中研究表明考虑到日益严峻的社会老龄化挑战,中国大陆学界对保障老年人福祉所需的政府支持、家庭责任、社会参与及市场机制给予了高度关注,一部分学者还注意到宗教界志愿组织辅助家庭、社区及机构养老的作用。当代中国佛教寺院介入社会化养老领域的事件已多有发生,但对其动态及相关的慈善公益性质问题论述却显得不足。从目前的情况看,佛教界兴办的养老机构大多以体恤佛门孤老为宗旨,但其中一部分正在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的局限性,努力为佛门之外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因而彰显出人间佛教思想推崇的普济精神。

张涵之[6](2017)在《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民主从最初的理想、口号、宣言和纲领走向真正的政治实践。中国创造性地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的代议民主形式,并在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从近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项具体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和效率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上的理想和优势还没有完全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设想的实现还存在诸多问题。可以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细节规范、操作程序、合理性、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正日益在民主化的进程中凸显出来,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本文结合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代议制度工程学”,试图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看作是由众多小的制度部件如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会议制度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组成并按照其内在价值和原则运行的集合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效能,取决于其制度体系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并受到内在价值与工程规范的影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化和完善,首先要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的内在价值和工程规范,在价值和规范的框架中发现其中不合理的结构和性能不良的部件,从而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升级或重建部件,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整体制度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以人大制度部件的具体细节和程序设计的角度,结合代议制度的一般规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运用工程学、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来考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问题和优化方案。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和第一章,重点在于根据本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界定相关概念,并试图提出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建构一个自己的“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代议制度工程学”原理是指代议制度的运行效能取决于其制度体系的结构和组成部件的性能,并受到制度体系内在价值与运行原则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别从中外代议制度的机构设置、职权与功能、运行原则和程序正义优先方面,阐述了代议制度工程的结构要素、制度部件、工程规范和内在价值,以期为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分析搭建一个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至四章,重点在于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部件,具体包括代表选举制度、代表履职制度、代表监督制度、代表罢免制度、会议提案制度、审议表决制度、发言质询与列席旁听制度、财政监督制度、人事监督制度和工作监督制度等的程序和细节进行分析。研究证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这些具体的制度部件均存在程序和细节设计上的缺失和不足,而这些缺失与不足,正日益消解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当性与民主性的制度设计初衷。甚至可以说,正是细节规范和程序设计上的缺失和不足,导致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想效能无法完全实现。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与结论,重点在于提出从细节和程序方面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优化的对策与方案。在借鉴大量制度创新案例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根据“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制度部件在程序和细节方面优化和完善的具体办法,以期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些许的理论借鉴。尽管本文作者深知,程序的正义并不必然带来制度的正义,即使完善了上述制度细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中国式民主”要真正运转起来,仍然任重而道远。

韩宁,程筱栋,张雪萍[7](2016)在《无锡市老年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江苏省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2014年底老龄化比例为20.57%,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不含直辖市),无锡市更是以24%的老龄化率,在省内率先进入深度老龄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除了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生活救助之外,老年教育等问题也成为国内外瞩目并高度重视的问题。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开展应对老龄化行动"的要求,无锡市创新探索教育方式,统筹协调

费苗[8](2014)在《“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研究 ——以江阴市H镇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步伐日益加剧,人力资源的配置呈现出集约化、流动性的态势,进城农民工占据流动劳动大军的绝大部分。随着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包容,“农民工”、“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称谓正在逐渐被“新市民”所代替。“90后”新市民已经成为未来城镇化不容忽视的主力军,他们进城谋职,除了谋求基本的生存需求,更希望在城市长期定居。他们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根源于社会支持的不足。那么,这些“90后”新市民的社会支持现状究竟如何?如何才能改善他们的社会支持情况?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对江阴市H镇“90后”新市民的社会支持情况做实际调研,了解“90后”新市民的基本生存情况,分析其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指出其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意见。通过对该群体的社会支持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该群体的状况,为有关部门提供些许参考。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57份,问卷有效率为89.25%。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发现:(1)“90后”新市民的生存状况主要包括住房状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险状况、精神生活状况这四个方面。总体上他们在异地生活的满意度评价较低,在流入地的生活适应性一般,存在经济与非经济方面的困境,且非经济方面的困难要高于经济困难。(2)“90后”新市民的社会支持按支持来源分为家庭支持、群体支持、企业支持、社区支持与政府支持五个维度,按支持内容划分为经济支持与非经济支持两方面。数据表明,“90后”新市民的整体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除了家庭支持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之外,其余各项支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另外,“90后”新市民的社会支持影响着其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企业与政府对其社会支持情况影响着他们在异地的生活满意度评价,且非经济支持的情况也影响着他们的满意度评价。(3)“90后”新市民个体因素中,年龄和非经济支持存在显着负相关。性别与家庭支持呈现负相关,与群体支持和政府支持呈现正相关关系。文化程度与政府支持和经济支持存在正相关,与非经济支持有着负相关关系。职业为工人的“90后”新市民与企业支持和政府支持存在负相关,与群体支持和非经济支持存在正相关。工作年限与家庭支持、群体支持、企业支持、政府支持、经济支持与非经济支持存在负相关。此外,制度政策与社会包容度等社会因素也影响着“90后”新市民的社会支持情况。(4)“90后”新市民的社会支持还存在以下问题:政府支持重政策引导,轻具体落实与监督完善;重经济支持,轻非经济支持。社区与新市民接触较少,社区支持单一,缺少精神支持,社区支持存在形象化、表面化的问题,缺少实际内容。企业对不同岗位的“90后”新市民的社会支持存在差异,且在非经济支持方.面欠缺。正式组织支持缺位,非正式群体支持也有其负面性。要想完善对“90后”新市民的社会支持,政府要加强与“90后”新市民沟通,根据其需求制定政策,在社会支持运作过程加强多方配合,完善监督。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创新工作方法,调动社区资源为“90后”新市民提供更好的支持。企业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支持过程中可以融入企业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要发挥正式组织功能,创新工会组织模式,对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群体区别对待。对于“90后”新市民自身来说,要想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还应树立主体地位,不断提升自我素质。

张敬华[9](2014)在《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的回顾基础上,以江苏省苏中扬州、泰州为基点,分析了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实地走访、座谈和建模等方法,以及1082份有效问卷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明确了农民、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找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成因,实证了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工业主导型张万村和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了两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与可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泰地区以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为主体联动的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农民视角。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最重要也是应优先发展的内容,其次是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最后是乡风文明;农民认为很重要和不满意的未必就是农民认为急需改善的;农民对生活设施的改善需求高于对生产设施的改善需求,对公共产品的改建需求高于自家需要改建的需求;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集体,农民自己愿意适当出资出力。对于生产,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非农化程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主要从业于二三产业,土地有偿转让态度明确,如有生活保障大多数农民愿意放弃务农和到城里定居。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机会成本高,农村用工价格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基本补贴能落实到位。农民对水电等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满意。对实用技术需求强烈,期望科技培训与指导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且愿意为新技术支付一定的费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组织的比例不高,农业信息渠道利用不充分,主要依赖于电视、村里通知和开会,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重低。妇女和老人是农业劳动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占比低而不稳定;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明显,农民投入重商重工轻农,表明农民农业从业意愿不强。对于生活,农民生活满意度较高,品质生活有所提升。大多数农民收入都有增长,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主要耐用消费品、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面较大。家庭最主要支出和压力均是教育和日常开支,生产资料支出占比低仅为5.8%。农民参保比例总体不高,对医药费报销满意程度一般。做生意、外出打工、技术和勤劳是公认的致富主要因素,但花木主导型的横沟村不少农民认为种植大户也是致富的主要原因;疾病、无劳动力、无人做生意和无人外出打工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农民希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牵头和带领致富。对于乡风,农民对乡风文明的关注程度和深层次认识不高,但要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意愿较为强烈。文化活动和设施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串门聊天是打发闲暇的主要方式。邻里关系和睦,治安状况良好,但赌博和迷信、小偷小摸、不讲卫生和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较为严重。对于村容村貌,农民认为变化较大,但要求继续改善的意愿依然强烈。生活垃圾、河道清淤和小工厂污染等是急需解决问题,旧危房、厕所圈舍和村庄布局调整等农民认为很重要但不认为急需改善。农民强烈要求改善村里道路、交通和路灯,对自来水(特别是水质)和活动室也有一定需求。对于民主管理,农民意识在提高,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农民对管理民主关注度较高,在新农村建设五大内容重要性排序中管理民主居于第四位。农民对村里民主选举、决策、理财、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情况评价不高。对基层干部了解不多,40岁以上的农民对村干部认同度较高,但年轻人的评价较低。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男性、中年、高中文化、就业于第三产业、家庭收入在4-6万元和来自工业主导型示范村的农民,其认知与评价相对较高;其他的则相对较低,且呈现出非规律性变化。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得出显着影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意愿的因素有收入增长、参加教育培训、有人在外工作、生活满意度、对村干部满意度和参加合作组织等,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参加村里活动、户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着。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其投资、投劳和新技术支付一定费用的意愿均为负相关。2.基于典型村视角。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和工业主导型张万村研究显示,走上富裕之路的新农村,虽然各自模式和路径不同,但其发展具有共性特征。即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及时把握和充分利用发展机遇与政策;发挥地方能人带头作用;挖掘和开发当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集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同时,花木主导型、工业带动型两典型村与普查村比较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行为表现差异较大。示范村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投入意愿明显高于普查村;示范村农民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村容整洁的需求相对较低;示范村农民愿意出钱比例高于普查村。3.基于村干部等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难点依然存在。农民认知不深,参与程度不高,建设主体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生产发展思路难以拓展,主导产业比较“矮小”,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农业内部挖潜难。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创业不强和进一步转移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基础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卫生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现行土地制度制约规划中的结构调整。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险等与实现城乡均等化要求差距还较大。社会化服务和人力资本未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实证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主体建设,调动主体积极性,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挖掘地方资源和培植主导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需要做好城乡间、农村区域内部、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增长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齐升的统筹,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村人力资本;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冼青华[10](2013)在《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国内以往主要侧重于社会保险或者商业保险的角度进行研究,或者从事某一方面如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监督管理、保障水平的确立、征地补偿的测算等的研究。结合国内外养老保险的多层次改革、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进行研究。具体地,从失地农民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及其正常运行的对策建议和配套措施等几方面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建设,启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历程。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征用农地,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剥离出来,形成了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农民被动地离开了土地,失去了基本生活资料和附属于土地的所有保障,面临生存、就业和养老等各种压力,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老年经济风险突然增加。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统一的政策,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险。然而,其他的群体都纳入了基本的养老保险范围,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保障。唯独失地农民成为养老保险的真空地带,失地农民难以承受巨大的生存和养老压力,不满情绪日益膨胀,有的甚至被逼走上维权之路,因征地引发的群体事件屡屡发生。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如下:导论: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阐述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指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1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本章立足于土地的保障功能及老年保障风险,诠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土地的功能以及对农民的重要意义;界定失地农民的概念并与农民和农民工进行比较;分析老年风险及人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阐述了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并以此确定了本文研究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理论基点。第2章: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及其安置政策的国际比较。本章在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及特征、中国土地征用政策的变迁以及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的演变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安置政策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与我国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第3章:中国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及现行的养老保险措施。本章论述了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农民失地后总体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抗风险能力减弱、传统的养老保障功能迅速弱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分析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原因有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征地中政府职责的错位和城乡养老保险的二元结构等;阐述并评价了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及其不足。第4章: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本章基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特殊性和政府责任的体现、不同保障需要的满足、风险共担的实现、商业保险优势的发挥以及非经济因素等分析,论证了构建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构建失地农民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应包括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强制性的专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并对各层次定位及其关系进行阐明。第5章: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对策建议。本章论述了在保证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正常运行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多层次中各层次的协调发展、强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私营化管理和拓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市场。第6章: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配套措施。本章立足于我国国情,为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需要以下的配套措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安置途径的多元化、就业服务的强化以及与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鼓励家庭养老和提供非缴费性的养老保险。第7章:本文的结尾部分,提炼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国内现有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研究,多侧重于某一方面,比如保险模式(即主张政府型或者商业型的养老保险)、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监督管理、保障水平的确立、征地补偿的测算等,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本文尝试结合社会保险、保险学与福利经济学理论,系统研究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初步确立了构建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第二,本文基于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与多层次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构建了三层次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并提出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实行强制性的专业年金,与第三层次自愿性的个人储蓄相结合,作为对基本养老保险补充的建议。本文提出的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融合了世界银行提出的五个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思路和国外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剩余劳动力养老保险安置的实践经验,对解决中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提供了思路。这一体系的构建,通过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利于实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在国家、集体、个人和用地单位的风险共担,提高养老保险体系的运行效率。第三,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盯紧社会平均工资的观点和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部分保险缴费额的精算模型。虽然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施统账结合的模式运行了将近20年,但是到目前为止,养老金水平调节机制没有确立。本文在总结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调节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基本养老金给付结构的基础理论,提出基本养老保险金盯紧社会平均工资的建议。同时,立足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运行模式和大部分选择趸缴保险费的特征,尝试建立了统筹部分保险缴费额的精算模型,为明确政府在投保时的财政责任提供了依据。

二、江阴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阴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村庄治理中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 ——以甲山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近代乡村建设概况
        (二)建国后村庄治理的演变
        (三)村庄治理对当下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对集体化时期村庄管理的研究
        (二)改革开放后的村庄治理研究
        (三)国外村庄治理研究
    三、村庄治理的限定及三重视角的阐释
        (一)村庄治理的限定与使用
        (二)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三重视角与村庄治理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理论基础和思路
        (二)资料的收集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
        (四)核心概念
    五、甲山村简介
第一章 集体化时期甲山村的村庄治理
    一、甲山村集体化时期的社会背景
        (一)从解放到合作化的社会环境
        (二)人民公社的成立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集体化时期的甲山村变革
        (一)甲山村的成长历程
        (二)典型树立后的甲山村
    三、集体化时期甲山村的治理样貌
        (一)治理核心和治理结构:甲山村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运行
        (二)治理机制:甲山村劳动管理制度的形成
        (三)治理的思想基础:爱国家、爱集体统一思想的形成与提升
        (四)治理成效:甲山村村民的集体化生活状态
    四、甲山村治理演变逻辑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村级结构的形塑和“农业”的国家目标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二)村级结构对国家的支撑和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的演化形成了对国家和村级结构的支撑
        (四)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互动下的治理缺陷
        (五)集体化村庄治理的特点
    小结
第二章 村庄治理转型冲突导致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环境和农村社会变革
        (一)全国村庄变革的社会环境
        (二)甲山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徘徊”
    二、改革开放初期甲山村的治理样貌
        (一)治理核心和治理结构:甲山村党组织的缓慢转变与群团组织职能的衰退
        (二)村庄治理的思想基础:集体化时期思维与改革开放治理思想的分歧
        (三)治理要素:经济发展的起步与失败
        (四)治理机制:自治体系的运转与集体化制度的纠葛
        (五)治理成效:村民生活的转变与排斥
    三、甲山村治理变革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村级结构的塑造和“经济”目标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二)村级结构对国家的支持和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的自我演化对村级结构和国家的支撑
        (四)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互动下的治理缺陷
        (五)改革开放之初村庄治理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新旧”制度结合下的村庄治理重塑
    一、1991 年的全国环境和贾凤杉的回归
        (一)1991 年左右全国经济名村的大体情况和甲山村的发展现状
        (二)贾凤杉在人民公社时期的权威
        (三)贾凤杉回归过程
    二、贾凤杉领导下党支部对甲山村村庄的治理
        (一)治理核心和治理机制:党支部的组建、自治体系的生效
        (二)治理结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恢复、成立与发展
        (三)治理的思想状态:甲山村村民思想的统一
        (四)治理要素:经济的起步与成长
        (五)治理绩效:甲山村村民的生活转变
    三、村庄治理转型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村级结构的形塑和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二)村级结构对国家的支持和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的自我演化支撑村级结构和国家治理
        (四)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互动下的治理缺陷
        (五)转型后村庄治理的特点
    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全国村庄变革背景下的治理调适
    一、2006 年前后全国村庄的现状
        (一)全国普通村庄的现状
        (二)产权改革试点的推行
    二、2006 年后甲山村治理的变化
        (一)治理要素和治理机制:经济发展及村民自治体系变化
        (二)民主治理的思想状态:多元治理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治理结构:甲山村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新变化
    三、甲山村治理的优化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村级结构的形塑和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二)村级结构对国家的支持和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农村社会的演化支撑村级结构和国家治理
        (四)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互动下的治理缺陷
        (五)2006 年以后村庄治理的特点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后记

(2)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J市Z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 选题背景
        2.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1. 提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水平
        2. 提高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育人效果
        3. 发挥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借鉴作用
        4. 增强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社会影响
    (三) 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内校外教育发展简况
        2. 国外校外教育发展简况
        3. 校外教育辅导站发展简况
        4. 文献综述
    (四) 研究设计
        1. 核心概念
        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 研究方法
        4. 理论支持
一、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机制理论分析
    (一) 村(社区)校外教育的性质和特征
        1. 村(社区)校外教育的性质
        2. 村(社区)校外教育的特征
    (二) 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机制基本构架
        1. 政府主导
        2. 社会支持
        3. 村(社区)配合
        4. 学校参与
二、J市Z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方式现状
    (一) 政府主导,总站引领
        1. 制定意见条列,进行领导部署
        2. 建立辅导总站,依托总站管理
        3. 保证经费投入,支持村站建设
    (二) 社会支持,添砖加瓦
        1. 提供各类资源,提升办站品质
        2. 扩大参与广度,丰富活动内容
    (三) 村级配合,助力发展
        1. 成立领导小组,组建管理队伍
        2. 提供建站场所,配备设施设备
    (四) 学校参与,资源共享
        1. 派出教师义工,提供课程资源
        2. 搭建学习平台,启航学生梦想
三、J市Z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1. 调查情况简介
        2. 问卷设计简介
    (二) 基于调查问卷及访谈情况的分析
        1. 部分辅导站发展状况相对滞后
        2. 多数辅导站设施设备水平不高
        3. 部分青少年缺课现象令人生忧
        4. 部分辅导站课程质量尚待提高
        5. 教师义工流动频繁尚需稳定
        6. 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四、促进Z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良好运行的对策
    (一) 加强领导,进行长远统筹规划
        1. 党委、政府加强对辅导站建设的统筹领导与长远规划
        2. 辅导站建设评定纳入村(社区)精神文明考核体系
    (二) 多措并举,建立经费筹措机制
        1. 政府拨付
        2. 村(社区)开支
        3. 有关部门支援
        4. 社会赞助
        5. 上级关工委奖励
    (三) 家站交流,提升家长信任程度
        1. 进课堂感受孩子成长气氛
        2. 多渠道展示学生成长步伐
    (四) 优化课程,实现资源互生共享
        1. 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
        2. 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
    (五) 义工招募,增强考评奖励力度
        1. 实施义工招募制度
        2. 增强考评奖励力度
    (六) 加强培训,提升队伍专业水平
        1. 加强辅导员的在职培训
        2. 加强辅导站的科研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3)南京市溧水区村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村民自治概述
    一、村民自治的内涵
        (一) 村民自治的内涵
        (二) 村民自治的自治原则
        (三) 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
    二、村民自治的主要特征与组织体系
        (一) 村民自治的主要特征
        (二) 村民自治的组织体系
    三、村民自治的理论基础
        (一) 民主政治理论
        (二) 市民社会理论
        (三) 精英治村理论
第二章 南京市溧水区村民自治的基本现状
    一、溧水区村民自治的具体情况与做法
        (一) 溧水区村委会选举的基本情况
        (二) 溧水区村务监督情况
        (三) 溧水区村民参与事务管理情况
    二、溧水区村民自治取得的成效
        (一) 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农村的民主程度明显增强
        (二) 创新村民参与的载体,农村的自治能力有所提升
        (三) 多渠道提升村级经济基础,农村的集体经济有所发展
        (四) 探索村民参与的新模式,农村的社会稳定效果显着
第三章 南京市溧水区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溧水区村民自治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 村委会履职未完全到位
        (二) 镇街政府具有较强的行政主导性
        (三) 村民“权利”与村官“权力”的冲突
        (四) 地方宗族力量与外来户利益的冲突
        (五) 不同区域的村民自治发展不平衡
    二、溧水区村民自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村级民主治理遇到瓶颈
        (二) 村级治理传统思路的制约
        (三) 自治主体的民主素质还不高
        (四) 宗族关系影响政策的执行力
        (五) 经济基础制约了自治水平
第四章 优化南京市溧水区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村委会的民主管理水平
        (一) 完善基层民主,为和谐农村提供民主保障
        (二) 推行村务公开,畅通村民信息获职渠道
        (三) 强化资产监管,致力解决村民最关心的问题
    二、规范镇街政府的职权
        (一) 转变村级治理行政理念
        (二) 明确职责和角色定位
        (三) 提升镇村统筹协调能力
    三、培育村民自治的合格主体
        (一) 构建民主政治文化,增强民主政治信任
        (二) 培育村民政治素养,提升民主参与质量
    四、消除宗族力量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
        (一)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降低宗族力量影响力
        (二) 发挥村民小组的作用,打破利益链条化
        (三)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法治代替人治
    五、统筹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一) 优化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
        (二) 转型村级经济发展模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临沂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概念
    2.1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2.2 文化的定义和功能
        2.2.1 文化的定义
        2.2.2 文化的功能
    2.3 基层文化及其特点
        2.3.1 基层文化的含义
        2.3.2 基层文化的分类
        2.3.3 基层文化的特点
    2.4 基层文化人才及其职能
        2.4.1 基层文化人才的核心架构及其职能
        2.4.2 基层文化人才的外延架构及其职能
第三章 临沂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临沂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3.1.1 临沂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3.1.2 临沂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经验
    3.2 临沂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基层文化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
        3.2.2 基层文化人才素能不高、梯队断层
        3.2.3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资金不足、机制不活
    3.3 临沂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思想观念有待解放
        3.3.2 培育机制不够健全
        3.3.3 管理制度缺乏创新
        3.3.4 市场化探索不深入
第四章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4.1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政府扶持
        4.1.1 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
        4.1.2 加强政府的经济扶持
    4.2 基层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
        4.2.1 健全人才选拔机制
        4.2.2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4.2.3 健全人才任用机制
    4.3 基层文化人才的发展环境
        4.3.1 创新人才保障环境
        4.3.2 创新人才激励环境
        4.3.3 创新人才市场环境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0.1.1 研究缘起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2.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宏观整体性研究
        0.2.2 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度与选举制度的研究
        0.2.3 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的研究
        0.2.4 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研究
        0.2.5 对一般性的规则和程序的研究
    0.3 核心概念界定
        0.3.1 制度工程学
        0.3.2 制度与政治制度
        0.3.3 民主形式与代议制
        0.3.4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0.3.5 议员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0.3.6 程序与程序正义
        0.3.7 议事规则
    0.4 基本逻辑和主要内容
        0.4.1 基本逻辑
        0.4.2 主要内容
    0.5 创新点与难点
        0.5.1 创新点
        0.5.2 难点
    0.6 研究方法
1 代议制度设计与运行的“代议制度工程学”
    1.1 代议制度工程的原理
    1.2 机构设置:代议制度工程的结构要素
        1.2.1 代议制度结构与组织概述
        1.2.2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构
        1.2.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所属机构
        1.2.4 中外代议机构结构与组织比较
    1.3 职权功能:代议制度工程的制度部件
        1.3.1 代议制度职权功能概述
        1.3.2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构职权
        1.3.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构职权
        1.3.4 中外代议机构职权比较
    1.4 运行原则:代议制度工程的工程规范
        1.4.1 人民主权原则
        1.4.2 普选原则
        1.4.3 法治原则
        1.4.4 多数决议原则
        1.4.5 程序原则
        1.4.6 公开原则
    1.5 程序正义优先:代议制度工程的内在价值
        1.5.1 程序正义优先的内涵
        1.5.2 程序正义优先的意义
        1.5.3 代议制度设计与运行的程序正义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一):代表制度
    2.1 代表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基础部件
    2.2 代表选举制度
        2.2.1 代表选举制度的内容
        2.2.2 代表选举制度的细节缺失
    2.3 代表履职制度
        2.3.1 代表履职制度的内容
        2.3.2 代表履职制度的细节缺失
    2.4 代表监督制度
        2.4.1 代表监督制度的内容
        2.4.2 代表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2.5 代表罢免制度
        2.5.1 代表罢免制度的内容
        2.5.2 代表罢免制度的细节缺失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二):会议制度
    3.1 会议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生产部件
        3.1.1 民主会议制度的理论基础
        3.1.2 民主会议制度与中国人大会议制度
    3.2 会议提案制度
        3.2.1 会议提案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3.2.2 会议提案程序实例
        3.2.3 会议提案制度的细节分析
    3.3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
        3.3.1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3.3.2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的细节缺失
    3.4 审议与表决制度
        3.4.1 审议与表决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3.4.2 审议与表决程序实例
        3.4.3 审议与表决制度的细节分析
    3.5 列席与旁听制度
        3.5.1 列席与旁听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3.5.2 列席与旁听制度的细节缺失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三):监督制度
    4.1 监督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检验部件
        4.1.1 代议机关监督的理论基础
        4.1.2 中国人大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4.2 财政监督制度
        4.2.1 财政监督制度的内容
        4.2.2 财政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4.3 人事监督制度
        4.3.1 人事监督制度的内容
        4.3.2 人事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4.4 工作监督制度
        4.4.1 工作监督制度的内容
        4.4.2 工作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5 从制度部件的细节与程序优化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5.1 政治文明与中国人大制度程序
        5.1.1 政治文明与现代国家制度的程序立法
        5.1.2 程序立法的原则
        5.1.3 人大制度改革的目标
    5.2 代表制度的细节完善
        5.2.1 完善代表选举制度
        5.2.2 完善代表履职保障制度
        5.2.3 完善对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
    5.3 会议运行制度的细节完善
        5.3.1 建立和完善会议讨论与辩论制度
        5.3.2 引导对抗观点的表达
        5.3.3 完善质询制度的运行机制
        5.3.4 规范和完善列席与旁听制度
        5.3.5 完善议事程序和规则
    5.4 监督制度的细节完善
        5.4.1 将监督程序纳入人大制度运行的全过程
        5.4.2 优化公众监督的渠道和程序
        5.4.3 建立人大代表独立监督的工作机制
        5.4.4 强化人大工作的独立性
        5.4.5 建立人大监督专员制度
        5.4.6 改进人大票决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无锡市老年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发展老年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
二、无锡市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三、 发展老年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的推进策略

(8)“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研究 ——以江阴市H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四、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五、样本情况
第二章 “90后”新市民生存状况
    一、“90后”新市民生存现状分析
    二、“90后”新市民生存现状自我评价
第三章 “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现状
    一、“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现状描述
    二、“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效果评价
第四章 “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不同群体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二、影响“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的个体因素
    三、影响“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的社会因素
第五章 “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二、“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一、主要的结论
    二、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目标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数据来源
        1.4.1 论文结构框架
        1.4.2 文中数据来源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2.1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1 文献回顾
        2.1.2 文献述评
    2.2 理论综述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与影响因素
    3.1 扬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
        3.2.1 “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概况
        3.2.2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目标
    3.3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3.3.1 政策与制度因素
        3.3.2 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
        3.3.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3.3.4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3.3.5 人力资本因素
        3.3.6 农民自身因素
    3.4 研究假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基于农户的调查
    4.1 新农村建设指标选取与调查样本特征描述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调查问卷特征描述分析
    4.2 生产发展
        4.2.1 农业生产获得发展,但阻碍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
        4.2.2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
        4.2.3 科技成果推广加速,个体覆盖率有待提高
        4.2.4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改善,但农户家庭相关投入较少
        4.2.5 农业生产劳动力女性化和老年化特点明显
        4.2.6 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
        4.2.7 本节小结
    4.3 生活宽裕
        4.3.1 家庭收入有一定增长,但农户家庭间差距较大
        4.3.2 家庭消费特点显着,经济压力相对集中
        4.3.3 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品质生活消费在提升
        4.3.4 家庭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率高
        4.3.5 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但整体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4.3.6 农民生活满意程度较高,子女教育压力较大
        4.3.7 本节小结
    4.4 乡风文明
        4.4.1 农民对乡风文明理解和关注程度
        4.4.2 社区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4.4.3 农村社区活动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
        4.4.4 邻里关系和睦,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4.4.5 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但严重程度不高
        4.4.6 本节小结
    4.5 村容整洁
        4.5.1 村容村貌改善已有成效,卫生环境改善需求强烈
        4.5.2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农民处理方式有待引导
        4.5.3 基础生产设施建设良好,公共生活设施急需改善
        4.5.4 农民对村容村貌改进投入主体的认识理性
        4.5.5 本节小结
    4.6 管理民主
        4.6.1 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较高
        4.6.2 农民对民主选举的评价基本满意
        4.6.3 农民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评价一般
        4.6.4 农民对村里情况关注程度不高
        4.6.5 农民对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评价一般
        4.6.6 本节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难点与成因
    5.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欠充分和参与性不强
        5.1.1 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理解不深
        5.1.2 对新农村建设主体性认识不足
        5.1.3 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实际行动不力
        5.1.4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
    5.2 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
        5.2.1 发展思路模糊,目光较为短浅
        5.2.2 主导产业不高,结构仍需优化
        5.2.3 增收渠道狭窄,增收空间有限
        5.2.4 农民思想守旧,自身素质约束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
        5.3.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5.3.2 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
    5.4 村集体工作和事务开展有阻碍
        5.4.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
        5.4.2 村组干部报酬低队伍不稳
        5.4.3 村组干部老年化现象严重
        5.4.4 村组工作开展困难较多
    5.5 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建设开展较难
        5.5.1 乡村集体相关资金短缺
        5.5.2 农民认识不足不愿投入
        5.5.3 部分基层干部消极畏难
    5.6 人力资本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5.6.1 缺乏基层管理与组织协调者
        5.6.2 缺乏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
        5.6.3 缺少相当数量的新型农民
    5.7 社会化服务未完全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的认知、意愿与影响因素
    6.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意愿
        6.1.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6.1.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的行为表现
        6.1.3 其它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意愿
        6.1.4 本节小结
    6.2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2.1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选择
        6.2.2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案例——基于两种类型试点村的调查
    7.1 案例一: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江都横沟村的调查
        7.1.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1.2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1.3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1.4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1.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1.6 本节小结
    7.2 案例二: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兴化张万村的调查
        7.2.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2.2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2.3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2.4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2.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2.6 本节小结
    7.3 两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7.3.1 两种产业模式经验集成
        7.3.2 两种产业模式的经验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主要结论、研究创新与展望
    8.1 相关建议
        8.1.1 地方政府自身职能把握与主体作用发挥
        8.1.2 寻找和落实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8.1.3 优化和提高村两委干部管理和带动能力
        8.1.4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8.1.5 快速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8.1.6 完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8.1.7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以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8.1.8 培育新型农民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
        8.1.9 坚持长期性观念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8.2 研究结论
    8.3 论文创新
    8.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附录
    1.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农户)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村干部)

(10)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0.2.1 国外文献研究
        0.2.2 国内文献研究
        0.2.3 对现有文献研究的评述
    0.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0.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0.4.1 本文可能的创新
        0.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1.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
    1.1 土地的功能及其对农民的意义
        1.1.1 土地的功能
        1.1.2 土地对农民的意义
    1.2 失地农民相关概念及其比较
        1.2.1 失地农民的界定
        1.2.2 失地农民与农民、农民工的比较
    1.3 养老风险及养老保险概述
        1.3.1 养老风险的内涵
        1.3.2 养老保险概述
    1.4 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1.4.1 养老保险的经济学理论
        1.4.2 土地的地租理论与土地权益理论
        1.4.3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理论
        1.4.4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的思想
2. 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及安置政策的国际比较
    2.1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征用政策的演变
        2.1.1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特征
        2.1.2 中国土地征用政策的演变
    2.2 中国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演变
        2.2.1 招工安置:户口农转非并安排就业
        2.2.2 货币安置:一次性货币补偿
        2.2.3 留地安置:集体组织开发
        2.2.4 土地入股:保留土地产权
        2.2.5 土地换保障:社会保险或者商业保险与协助再就业
    2.3 国外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安置政策分析
        2.3.1 国外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其转移
        2.3.2 国外征地补偿与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分析
    2.4 中外失地农民产生原因及安置政策的差异
        2.4.1 中外失地农民产生原因的差异
        2.4.2 中外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差异
    2.5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经验及启示
        2.5.1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经验
        2.5.2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给我国的启示
3. 中国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及现行的养老保险措施
    3.1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
        3.1.1 农民失地后总体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抗风险能力减弱
        3.1.2 传统的养老保障功能迅速弱化
        3.1.3 人口老龄化增加失地农民老年生活风险
    3.2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成为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法律依据
        3.2.2 征地过程中政府职责的错位直接侵害失地农民的权益
        3.2.3 城乡养老保险的二元结构导致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不充分甚至缺失
    3.3 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及评价
        3.3.1 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
        3.3.2 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不足的评价
4.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
    4.1 构建中国特色的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
        4.1.1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特殊性
        4.1.2 政府职责的体现
        4.1.3 不同养老保险需求的满足
        4.1.4 风险共担的实现
        4.1.5 商业保险优势的发挥
        4.1.6 非经济因素的考量
    4.2 构建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可行性
        4.2.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运行条件
        4.2.2 专业年金及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社会条件及技术条件
        4.2.3 保险基金筹集的条件
    4.3 构建失地农民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4.3.1 构建三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4.3.2 第一层次: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
        4.3.3 第二层次:强制性的专业年金
        4.3.4 第三层次:个人自愿性储蓄养老保险
    4.4 明确养老保险体系各层次中政府的职责与市场定位
        4.4.1 政府职责
        4.4.2 市场定位
5.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
        5.1.1 统一组织与管理
        5.1.2 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5.1.3 采用多样化的缴费方式
    5.2 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
        5.2.1 确定合理的收入替代率
        5.2.2 确定合理的缴费水平及养老金给付方式
    5.3 多层次体系中各层次的协调发展
    5.4 强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
        5.4.1 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需要引入市场化机制
        5.4.2 关于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市场化的设想
        5.4.3 建立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监管制度
    5.5 拓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市场
        5.5.1 商业保险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5.2 商业性养老保险发展潜力巨大
        5.5.3 拓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市场的途径
6.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配套措施
    6.1 改革与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6.1.1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和重新确定土地产权归属
        6.1.2 建立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6.2 采用多元化的安置方式
        6.2.1 优先农业生产安置
        6.2.2 土地入股安置:集体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6.2.3 换地安置:中西部小城镇的周边地区
        6.2.4 留地安置:城市近郊
    6.3 强化就业服务扶持
        6.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6.3.2 加强就业培训服务和就业指导
        6.3.3 建立就业信息网络,提供就业信息
        6.3.4 拓展非农就业空间
    6.4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4.1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基本思路
        6.4.2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4.3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4.4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5 鼓励家庭养老以及提供非缴费性的养老保险
        6.5.1 鼓励家庭养老
        6.5.2 提供非缴费性的养老保险
7. 结论及展望
    7.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江阴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村庄治理中的国家、村级结构、农村社会 ——以甲山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D]. 加芬芬. 吉林大学, 2019(02)
  • [2]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J市Z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为例[D]. 费凡.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南京市溧水区村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骋.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临沂市为例[D]. 樊纪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5]寺院养老:人间佛教从慈善走向公益之路[J]. 景军,高良敏. 思想战线, 2018(03)
  • [6]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 张涵之. 武汉大学, 2017(06)
  • [7]无锡市老年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韩宁,程筱栋,张雪萍. 江南论坛, 2016(01)
  • [8]“90后”新市民社会支持研究 ——以江阴市H镇为例[D]. 费苗.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 [9]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敬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10]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D]. 冼青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江阴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