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阴谋彻底破产,歪曲中国文学史

“四人帮”阴谋彻底破产,歪曲中国文学史

一、“古为帮用”阴谋的彻底破产——批判“四人帮”歪曲中国文学史的谬论(论文文献综述)

姚奠中[1](2020)在《姚奠中自传》文中提出我是一个教了50多年书的老教师,也是一个古代文史研究者。原名豫太,字奠中,工作以后,以字行。生于1913年夏历五月二十一日。山西省稷山县南阳村人。父亲兄弟三人:伯父慎修,前清秀才,曾考取典史,作了几十年塾师和小学校长;父慎行,是一个有一定文化的农民,由于有文化,在村里颇有声望;叔父慎德,先经商,商败,回家务农,也能写会算。全家在祖母严厉地要求下,从勤俭出名。我家在那时由贫困向小康发展,充满着一种积极向上精神。我在堂兄弟六人中,排行第四,为家境所限,我们读书都曾以师范为目标。大哥、三哥、五弟,都是运城省立二师的学生,二哥学商不成,

郝佩林[2](2015)在《建国以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变迁的课程观因素》文中指出教科书是传播人类文明、形塑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本媒介。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知识的载体、育人的工具,体现了每个时代的教育价值诉求。所以,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渗透着每一时期的课程观念。建国初期,在苏联课程观的影响下,草创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在知识结构上承袭苏联知识框架、体系;同时,在思想上,着重从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劳动意识三方面突出新政权的阶级意志和政治诉求。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采用最直观朴实的编纂方式实现了国家意志的统整和民众意识形态的规训。“教育革命”初期,历史教科书在体例上压缩教材篇幅,提升学习难度;内容方面受史学界“厚今薄古”思潮影响,错误地“打倒王朝体系”,编写呈现出“快”和“省”的“大跃进”风格。“文革”期间,政治宣传取代一切知识教育,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形成了极具时代色彩的斗争话语。课本中遍布毛主席语录,极力营造一种红色的革命氛围。内容选择突出“阶级斗争”和“批林批孔”,大搞影射史学。这种“革命模式”的历史叙事不仅是历史教育的迷失,同时也是异化的思想宣传。改革开放后,在结构主义课程观的影响下,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又回归到教育话语的叙事模式。历史教科书编纂突出历史知识的形式结构和逻辑结构。教科书编写在学科基本结构、“螺旋式”设计、探究式学习三个方面颇下功夫。这种编写风格以构筑学科结构为核心,努力找寻知识领域中恒定的、具有普适性的公理与定则,使纷繁的知识信息得以简化,统整。但是,这种追求纯粹的科学理性影响了教科书的灵活性和可读性,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新课改以后,历史教科书的书写范式完成了蜕变,课本的知识内容丰富多元,不同学科间综合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知识组织与呈现由铺排陈设走向建构生成。新时代的历史教科书既吸纳了后现代课程观的思想精髓,也完成了由“教材”向“学材”的转型。六十多年来,课程观的取向经历了由关注知识客体向关注学生主体的演化。在不同课程观影响下,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学生观和话语叙写模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动。总体看来,历史教科书在知识的编选和话语的书写上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历史教科书编写与学生主体相关性程度由弱变强,二是历史教科书编写形成两种不同的书写话语——教育话语与政治话语,这两种话语在历史教科书中交替出现、相互博弈并且按照正态分布的趋势演化变动。这两个趋势既是历史教科书变化的表征,同时也是课程观影响历史教科书的路径和作用点。这两条路径交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昭示了课程观影响历史教科书的内在机理,诠释了历史教科书演化变迁的脉络与轨迹。

李健胜[3](2012)在《《论语》与现代中国》文中研究表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起初被视为儒家传记类作品。两汉以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论语》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之时,《论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科举制盛行的明清时期,《论语》是儒学文本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经典。近代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经学体系的崩解,《论语》逐步失去了维持其经典地位的政治与文化基础,《论语》所体现的儒学思想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然而,综观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历史过程,《论语》仍在学术、思想、政治等领域发挥着作用。思考《论语》对现代中国诸领域的作用与影响,既是《论语》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往世经典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张力与互动关系的重要学术领域,而现当代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则具体而微地体现了《论语》对现当代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作用与影响。“五四”新文化派反对儒学的独尊地位,《论语》也被视为导致中国落后的传统文化因素之一。在《论语》文本定位问题上,“五四”新文化派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们“还原”式的文本定位,把《论语》拉下了圣坛,将它与其他诸子作品等而视之,同时也让《论语》摆脱了辅翼、证明《春秋》或《周易》的从属地位,使《论语》在文本及学理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地位,为《论语》学研究开拓了全新局面。在思想阐释方面,“五四”新文化派的核心观点是:孔孟之道已不合于现代生活,《论语》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语录也与现代观念格格不入。“五四”新文化派对《论语》的解析和批判,进一步打破了《论语》的神性地位,也为引入民主、科学等“现代性”理念扩充了认知空间。现代新儒家认为《论语》是中国人确认自身文化身份的主要精神资源,故而应当大力弘扬而非毁弃之。在《论语》的文本定位问题上,现代新儒家视其为反映孔子思想的“圣经”,而建构新儒学思想体系时,他们往往视其为辅翼和证明《周易》或《春秋》所反映孔子思想的论据来源。在思想阐释方面,他们不仅对《论语》中颇有争议的孔子语录做出使之合理化的解释,还认为“现代性”理念早已蕴含在《论语》中。20世纪20年代以来,“五四”新文化派的上述观点基本成为学界主流,而现代新儒家秉持的理念曾一度边缘化。1949年以来,一些秉持唯物主义史学观的学者以阶级斗争理念解析和批判《论语》。20世纪80年以来,“五四”新文化派的上述观点及其启蒙理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家的观点日益受到学者和一些政治人物的青睐。当下,在后现代思潮和文化消费与媒体介入的共同作用下,当代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观点更为多元,而在“儒学热”、“国学热”背景下,大陆儒学复兴派把儒学和传统文化绑到一起,以此来巩固他们在重构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地位。通过分析现当代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笔者认为在“现代性”语境下阐释经典文本首先应当充分考虑阐释者自身的政治立场对阐释活动的作用、意义及其影响。其次,应当尊重阐释对象的独立性,同时建构起相应的历史视域,不能单纯地就经典解释经典。最后,还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于不同观点的交流与融通。在此基础上,以史学研究方法为基准,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导向,建构起具有现代意义的经典解释学,以此来细究往世经典的“文本”价值,挖掘传统文化及其人文意义,进而之使成为一门发现智慧、丰富人性的学问,并使人们逐步形成理解差异、尊重多元、懂得包容、潜心创造的良好的文化心态。此外,在“国学热”背景下,《论语》及其他儒学经典所传达出的思想不应当成为中国人自我异质的一个借口,也不能以复兴“国学”之名,使之沦为保守、落后的民族文化理念的保护伞。无论怎样强调民族、国家的异质性因素,都不应当抹杀文化上求同意识的重要意义,因为任何伟大的文明都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封闭和保守不是出路;无论在人文领域还是在政治层面,中国的“现代性”建构需遵循“因地制宜”外,“与时俱进”是更为重要的考量与原则。

苗怀明[4](2009)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古典文学学科的拨乱与反正》文中提出在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70年代后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没有这一时期的批评反思,没有这一时期奠定的良好基础,就不会有八九十年代古典文学研究的繁盛景象。短短几年间,学界对"文革"时期的种种错误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树立了正确的学术观念,对许多问题有新的认识,一些研究禁区相继被打破,成为这一时期学术研究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胡胜华[5](2006)在《论“批林批孔”运动》文中提出一九七四年发动的“批林批孔”运动,虽然到一九七六年就渐趋风流云散,整个期间,仅两年左右,但它却是“当代中国政治史、文化史、学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其当下意义,显然可知。 本篇的主题,就是研究这段历史。 全篇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 前面两章论述“批林批孔”运动的背景、发动及其原因。主要的意思是说:“九一三”事件后,为了稳定政局,继续维护“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路线与方针,毛泽东凭借他优秀的历史知识,发动了这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运动。而这一运动,除了政治上的理由外,尚有历史的渊源,即“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的新文化,在反对宗族主义的旗号下走向了国家主义,而国家主义又跟传统法家意识合了流。 中间三章论述这场运动中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表现,以及海外华人的看法和观感。在当时,工农兵是运动的主力军,但按诸实际,却不尽如此。一方面是格于文化的水平,一方面是因为政治力量的对垒,使得运动内部,产生分歧,因此运动的过程,跟实际的政治目标,尚差一段距离。而知识分子则明显可分为正邪两极,至于中间阶层,原无足论。在海外看来,将政权坚持是“汉贼不两立”的;美日欧的报道(?)为客观,并且很敏锐,尤其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可谓入骨;第三世界的热情支持,令人惊异。 最后两章论述运动的结束及其教训。整个“批林批孔”运动,从“九·一三”事件始,以“天安门事件”终,可谓有始有终。教训是从思想、政治、学术方面展开的。

邬国义[6](2004)在《史学何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功用观及反思》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以后,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逐渐构成了中国现代史学进程中的主流。在"求真"与"致用"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史家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此作出了鲜明的回答。他们坚持历史研究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为无产阶级的革命

龚云[7](2003)在《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文中认为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与中国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发展进行学术史和政治史的双重考察,对于整合和提升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学术与政治的双重视角,将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体系的形成、发展、演变置于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历史语境中,通过这一学科体系形成过程中,中国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者(不单纯指学者)代表性的中国近代史论着的文本分析,指出: 中国政治,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外部因素,是推动其发展的最大动力,又是侵犯其学术独立的最大力量;政治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最大社会效用,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获得独立发展的强大保障。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动力和启蒙工具;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发展,记录了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迁,折射了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思潮的起伏跌荡,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主题的演变: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中国近代政治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指明了政治发展方向,参与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和确立;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各种政治派别进行政治思想斗争的工具、不同的政权获取政治合法性的有力武器和表达政治理念的重要载体。 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关注现实政治,为现实政治服务,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优势,也是20世纪30-6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发展形成的一个优良学术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相对独立和求真的关键取决于中国政治的发展。 论文全文包括导论和结束语共五部分,其中正文三章。在导论中,阐明了论文研究理由、目的、对象、方法、意义,梳理了研究动态。 第一章论述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的政治前提和史学学术渊源,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是“士大夫政治”,政治支配中国社会一切领域,政治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近代中国政治斗争激烈,构成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的政治前提。史学为政治服务,书写政治史和当代史的传统,中国史学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的史学学术渊源; 第二章论述了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兴起的关系,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不同阶级的有代表性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包括为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蒋廷黻,反映学者立场的陈恭禄,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李鼎声、毛泽东、范文澜、胡绳,通过中国近代史论着建构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并服务于所代表的阶级立场; 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50-6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发展的关系,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主导的学术流派。中国近代史研究发展主要表现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出版,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和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体系的确立。中国近代史研究以学术的身份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并服务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 在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结论性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李志慧[8](1977)在《“古为帮用”阴谋的彻底破产——批判“四人帮”歪曲中国文学史的谬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一直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烈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文学史上的作家和作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的分析,从中认识古代社会,了解历史上文学艺术领域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文艺这个武器,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还是用超阶级的观点歪曲古典作家及其作品,抹煞文学史上的阶级斗争,为复辟资本主义效劳,则是这种斗争的焦点。社会主

二、“古为帮用”阴谋的彻底破产——批判“四人帮”歪曲中国文学史的谬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为帮用”阴谋的彻底破产——批判“四人帮”歪曲中国文学史的谬论(论文提纲范文)

(2)建国以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变迁的课程观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苏联课程观与50年代前期的历史教科书
    第一节 苏联课程观的输入
        一、苏联课程观概述
        二、苏联课程观的传播
    第二节 苏联课程观对50年代前期历史教科书的影响
        一、知识体系套用苏联教科书框架
        二、浓厚的意识形态话语
    小结
第二章 “教育革命”课程观与50年代后期至“文革”时期历史教科书
    第一节 我国掀起课程领域的“教育革命”
        一、“教育革命”的萌发
        二、“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
    第二节 “教育革命”课程观下的历史教科书
        一、“教育革命”初期的历史教科书
        二、“文革”时期的历史教科书
    小结
第三章 结构主义课程观与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教科书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课程观与历史“双基”教学的链接
        一、结构主义课程观概览
        二、结构主义课程观与“双基”教学的呼应
    第二节 结构主义课程观与历史教科书的编纂
        一、历史教科书设计结构化
        二、编写的“螺旋式”趋向
        三、逐渐重视探究式学习
    小结
第四章 后现代课程观与新课改历史教科书
    第一节 后现代课程观对新课改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概要
        二、历史新课程改革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契合
    第二节 后现代课程观对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影响
        一、文本呈现丰富多元
        二、教材综合化初见端倪
        三、课本体现建构、生成的特点
    小结
第五章 课程观影响历史教科书变迁的内在理路
    第一节 隐性:教科书学生主体相关性逐渐突显
        一、教科书结构设计逐渐关注学生学习
        二、教科书知识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第二节 显性:两种教科书话语的交替切换
        一、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
        二、历史教科书话语体系的流变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论语》与现代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1.2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第2章 《论语》及其文本地位的历史流变
    2.1 《论语》书名、编纂及其传本
        2.1.1 《论语》书名及成书时间
        2.1.2 《论语》的编纂:“子思编定《论语》”说质疑
        2.1.3 《论语》的不同传本
    2.2 《论语》文本地位的历史流变
        2.2.1 传记作品身份下的《论语》
        2.2.2 儒家经典身份下的《论语》
第3章 《论语》与“五四”
    3.1 《论语》与“孔家店”
        3.1.1 “五四”新文化派的相关言论
        3.1.2 反对者的声音
        3.1.3 时代回应与历史意义
    3.2 胡适视域中的《论语》
        3.2.1 从早期经历看胡适对《论语》的态度
        3.2.2 胡适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3.2.3 胡适开创的新范式及其影响
第4章 《论语》与现代新儒学
    4.1 熊十力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一
        4.1.1 熊十力对《论语》的文本定位及其变化
        4.1.2 熊十力对《论语》相关内容的阐释
    4.2 马一浮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二
        4.2.1 马一浮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4.2.2 《论语大义》的基本主旨
        4.2.3 《论语大义》的诠释特点
    4.3 冯友兰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三
        4.3.1 作为“哲学史史料”的《论语》
        4.3.2 作为“新理学”材料的《论语》
    4.4 钱穆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四
        4.4.1 钱穆对《论语》文本地位和研读方法的思考
        4.4.2 钱穆对《论语》相关内容的阐释
第5章 《论语》在新中国的命运沉浮
    5.1 “文革”前的《论语》研究
        5.1.1 《论语》研究的一些进展
        5.1.2 赵纪彬的《论语新探》及其阐释特点
    5.2 当《论语》遭遇“文革”
        5.2.1 “文革”中的“批孔”运动
    5.3 新时期的《论语》研究
        5.3.1 “拨乱反正”后的反思与研究
        5.3.2 《论语》注释范本:《论语译注》及其影响
        5.3.3 “《六经》注我”式的典范型读本:《论语今读》及其“现代性”
    5.4 “儒学热”、“读经热”背景下的《论语》阐释
        5.4.1 “儒学热”、“读经热”的源起与演进
        5.4.3 李零的两个《论语》读本及其论争
第6章 港台学者关于《论语》的文本定位
    6.1 港台新儒家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1.1 牟宗三、唐君毅的相关认识
        6.1.2 徐复观的相关认识
        6.1.3 杜维明的相关认识
    6.2 毛子水、林在勇、南怀瑾等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2.1 毛子水、林在勇、林安悟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2.2 南怀瑾对《论语》的文本定位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影响
第7章 《论语》与中国的“现代性”
    7.1 《论语》与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现代性”
        7.1.1 学术贡献与理论困境
        7.1.2 不同的“现代性”想象
    7.2 《论语》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
        7.2.1 如何推进“现代性”语境下《论语》阐释
        7.2.2 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古典文学学科的拨乱与反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痛定思痛的拨乱
    (一) 对“评《水浒》”、“读《红楼》”运动的批判和反思
    (二) 对儒法斗争的批判和反思
    (三) 对古代文学遗产继承问题的批判和反思
二、正本清源的反正
三、禁区研究的突破与学术热点的形成

(5)论“批林批孔”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学术前史
第一章 “批林批孔”运动的背景和发动
第二章 “批林批孔”的历史透视与现实原因
    第一节 传统的真相
    第二节 现实原因
第三章 “批林批孔”中的工农兵
    第一节 工农
    第二节 军队
第四章 “批林批孔”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梁漱溟
    第二节 “文革”写作组
第五章 海外看“批林批孔”
    第一节 海外华人
    第二节 欧美
    第三节 日本
    第四节 第三世界
第六章 “批林批孔”运动的结束
结论
参考文献

(7)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1 研究理由与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动态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政治前提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政治前提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学术渊源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政治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一、 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以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为例
        1 蒋廷黻的政治观点
        2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二、 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以陈恭禄《中国近代史》为例
        三、 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崛起
        1 李鼎声《中国近代史》
        2 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
        3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
        4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第三章 20世纪50-60年代初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一、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出版
        二、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三、 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以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四册为代表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四、“古为帮用”阴谋的彻底破产——批判“四人帮”歪曲中国文学史的谬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姚奠中自传[J]. 姚奠中. 大学书法, 2020(04)
  • [2]建国以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变迁的课程观因素[D]. 郝佩林. 扬州大学, 2015(07)
  • [3]《论语》与现代中国[D]. 李健胜.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4]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古典文学学科的拨乱与反正[J]. 苗怀明.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5]论“批林批孔”运动[D]. 胡胜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6]史学何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功用观及反思[J]. 邬国义. 思想与文化, 2004(00)
  • [7]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 龚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8]“古为帮用”阴谋的彻底破产——批判“四人帮”歪曲中国文学史的谬论[J]. 李志慧.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04)

标签:;  ;  ;  ;  ;  

“四人帮”阴谋彻底破产,歪曲中国文学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