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手稿《三国志·不真传》残篇向世人公开

敦煌手稿《三国志·不真传》残篇向世人公开

一、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公诸于世(论文文献综述)

郭帅[1](2021)在《《春秋经传集解》版本研究》文中提出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在各类《左传》版本中处於核心地位,也是《春秋经传集解》最初的版本状态。本文以宋庆元六年绍兴府刻的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为底本,通校现存重要的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对各版本的递藏源流、版本关系、版本优劣、文献价值等问题作了考察,以期为《左传》的校勘整理工作提供借鉴。重要研究成果分述如下。在版本关系方面:岩崎本可能是清原赖业据内匠允重宪本钞写的“新本”,或者就是内匠允重宪本。金泽本与岩崎本同源,当存在间接传钞关系,两卷的祖本爲唐钞本,且属於唐初俗本系统。岩崎本与金泽本卷旁校勘所用的刊本当为宋刻本,且不排除有北宋本的可能。现存宋刻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基本为南宋前期官刻本,上承北宋国子监本系统,属於同一个版本阵营。其中兴国本与蜀刻本或有共同底本来源,或存在版本继承关系;抚州本与兴国本的关系相对密切,可能是兴国本的参校本之一;宫内厅藏兴国本的钞配本同样属於兴国本系统,且可能钞自日本南北朝时期的覆刻本;静嘉堂文库藏宋刻递修本经过多次修补,有相当数量的宋、元补版是据附《释文》的《春秋经传集解》版本删刻而成,其中有些元代补版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宋八行附《释文》本(善本书号:8641)关系密切,可能据此版本删刻。在校勘价值方面:岩崎本、金泽本与宋刻诸本之间的差异校大,尤其表现在杜注方面,不过大部分异文的校勘价值不高,且存在据刊本修改卷子本现象,在利用该本校勘时应当注意。岩崎本与金泽本卷内钞录了大量《释文》《正义》等文献,也具有一定校勘价值。本文从金泽本内1得服虔注本佚文11条,弥足珍贵。宋刻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的各版本之间既有诸多相合之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均有重要校勘价值。其中江阴本的)误相对较多,抚州本、蜀刻本的刊刻质量较高;日本宫内厅藏兴国本的补版及局部修补造成了许多)误,其校勘价值逊於静嘉堂文库藏的原刻本;静嘉堂文库藏宋刻递修本的原刻质量较高,但留存稀少,其补版来源杂乱,)误较多,总体校勘价值相对校次。今存各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均有不同程度残缺,日本南北朝时期覆刻的兴国本比较忠实地再现了原刻本,对底本的明显)误有所校改,且有多部存世,是今存最完整且精善的版本,适合作为点校整理的底本,当引起重视。

韩志周[2](2018)在《《首都博物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俗字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以《首都博物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为研究对象,从俗文字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俗字做穷尽式的汇集、整理,分析探究首都博物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中俗字的使用状况、类型、特点及其成因,阐明在汉字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俗文字学研究的价值。本文共分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为文章主体部分,通论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研究对象、选题缘由和俗字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契约文书俗字研究现状,然后对《首博》作简要概述,最后交代研究方法、材料来源及行文体例。第二章是首博馆藏契约文书俗字类型。《首博》中所出现的俗字按其字形发展大致分为增繁、简省、改换部件、类化、变换结构、音借俗字、书写变易、同形异读、综合类、连笔字、全体创造、合文等十二大类。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与原型理论对每一类做出界定,并对相关字形进行解析。第三章是首博馆藏契约文书俗字特点。就首博文书中的俗字结合俗字的一般特点,论述了《首博》俗字的自身特点,即民间性、时代性、继承性及地域性。第四章是首博馆藏契约文书俗字释例。该章采取个案研究,以《首博》为出发点,面向全国各地民间契约文书,运用历史比较、文献对照、内证法、文字考释、图文比对等方法对字形较为丰富的“亩”进行个案考察,以期为揭示不同俗体字形演变规律提供更多可能。第五章是首博馆藏契约文书俗字研究与辞书编纂。讨论《首博》俗字研究对俗字典编纂及其他辞书修订的价值、意义。第六章总结全文基本内容,对今后契约文书俗字研究提出展望。下编为附录,《首博馆藏清代契约文书》的整理说明及俗字谱。

周常林[3](2011)在《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文中指出罗振玉是中国近代着名学者,1866年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上虞。1940年卒于辽宁旅顺,享年74岁。罗氏年轻的时候曾致力于维新启蒙运动,在上海创办农报和东文学社。后来受辛亥革命刺激,思想极度保守,从事保皇复辟。1931年以后加入伪满洲国,成为汉奸。但在学术上,他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开辟了敦煌学、甲骨学、简牍学和古器物学四门学问,编印了大量的书籍,为保存中华文化和流传史料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六个部分来探讨他的学术。第一部分介绍他青少年时代的学术事迹。介绍他的治学根基和学术源流。第二部分介绍他三十岁以后从事维新启蒙和引进西学的事迹。第三部分介绍他入学部以后从事甲骨学、敦煌学和古器物学等新兴学问研究的事迹,并介绍他保存内阁大库档案和敦煌文献的贡献。第四部分介绍辛亥革命之后他到日本的学术表现,介绍了他对敦煌学、西北史地学、甲骨学、日本古书和古器物学的贡献。第五部分介绍他从日本回国的学术表现,介绍了他这一时期他为中国培养学术人才,创立东方文化研究机构与世界学术沟通,并继续从事敦煌学、甲骨学和古器物学的研究。第六部分综括介绍他的治学宗旨与学术源流,并分析他与王国维学术的不同。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学术背景为出发点,考量罗振玉在历史文献学各个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从而深刻总结罗振玉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及在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到目前为止,本文是第一部系统探讨罗振玉历史文献学成绩的博士论文。在此之前,学术界的研究大多以片断的研究为主,尚缺乏综贯的、深入的研究。学术界仅存的几部关于他的学术专着,大多为罗氏后人所作,且为人物传记式的研究。罗振玉和王国维的学问被称之为“罗王之学”,但整体上而言,王学的研究热,罗学的研究冷,这与罗氏国学大师的身份是极不相称的。学术需要争鸣,罗学的研究也需要不同的声音,罗氏后人单独从事研究的局面需要打破。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学术史的研究方法。既注重罗氏学术成果的总结与评价,又注重其学术活动与学术交往。并着力探讨一些不为人知的学术细节,对于理解他的学术精神与治学风格是有帮助的。本文的研究,围绕罗氏的历史文献学成绩展开,政治方面不作过多评价。本文主要侧重于罗氏对新发现史料的研究与刊布,阐明其对近代新史学和新国学的影响。笔者受限于专业需要和知识结构,因此对罗振玉整理敦煌西域出土物的成绩,加大了渲染。传统的研究,侧重于罗氏治学的外部表现,本文结合罗氏治学的具体领域,对罗氏内在的治学旨趣、学术性质、治学方法和学术源流进行了探讨。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探讨他在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史上的地位及贡献。本文还全面比较了罗王二人学术的异同,使人们对罗、王二人的学术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沙梅真[4](2011)在《敦煌本《类林》研究》文中指出《类林》是一部唐初私撰小型类书,作者是唐初宰相于志宁之子于立政。该书原本已经失传,近代考古发现的西夏文本和敦煌手抄本两个异本以及金王朋寿的增补本,成为后世研究的珍贵资料。敦煌本《类林》残存的数量与原书相比较只是很少一部分,仅一万多字,但文书保存了很多重要的信息,研究价值很高。通过现存三种版本的内容、分类、语言、规模、版式等各方面的比较研究,可以见证《类林》以及《类林》系类书的产生、发展、变化、流传等诸多方面的情形,更进一步了解古代小型类书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轨迹。文章通过上篇研究篇和下篇校注篇两部分,对敦煌写本《类林》进行校注、整理,结合西夏文本和增广本以及复原本等几个版本的内容,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类林》的作者、成书年代、成书背景、分类特征、流传状况、引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类林》流传轨迹的认识,展示了私撰小型类书在古代文化传播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研究,不仅对《类林》的版本、内容、成书背景以及流传过程中的变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认识,而且《类林》原本的恢复也更趋完善,使其在类书研究以及古代文献的流传、思想知识的传播等研究中,起到增砖添瓦的作用。

肖瑜[5](2010)在《百年来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文中研究指明百年来在敦煌和吐鲁番地区共计出土了六种《三国志》古写本残卷,此外还有被鉴定为伪卷的《蜀志.诸葛亮传》。各类着录及研究成果散见于海内外书刊,本文将收集到的资料按年代汇成编年,以方便研究者查找,偶有按语,略辨是非。

冉前林[6](2009)在《敦煌写经书法述略》文中研究指明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在魏晋时期得到了极大发展。而处于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驿站。为了祈福禳灾,抄写佛经成为当时社会的风尚,而此时的字体正处于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时期,大量佛经抄写形成一种定式。这种抄录经书的字体人们称之为"写经体",时间从西晋至宋真宗景德年间,历700年之久,清晰完整地展现了中国楷书的演变历程,同时形成了"南贴北碑"之外新的一种书法审美风格。敦煌学的研究已蔚为大观,敦煌写经书法也应该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从而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注入新的血液。

肖瑜[7](2006)在《《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六朝俗字和通假字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在完整收集六种《三国志》古写本的基础上,从汉语言文字学和文献学相结合的角度对《三国志》古写本的俗字、通假字作了专题研究。本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三国志》古写本及其研究概况,阐明了《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意义,揭示了古写本用字研究的应用价值,说明了本文的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古写本疑难俗字研究主要对古写本中一些疑难俗字进行考辨,并将这些考辨成果运用于《三国志》古写本整理、出土三国简牍整理、古写本辨伪之中,发表一些新的见解。第三章古写本新兴俗字研究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比较,揭示出古写本中的魏晋时期新兴俗字,从中归纳出笔画增减、笔画变异、部件变异、部件更换、部件移位等五种新兴俗字的产生途径,并对这些俗字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第四章古写本传承俗字研究通过对《三国志》古写本中传承俗字源头的追溯,将其来源时代区分为六个层次:春秋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秦西汉中前期,西汉后期、东汉前期,东汉中后期,南北朝时期。并就这些来源不同的俗字作了研究。(需要说明的是,古写本中的传承俗字,大部分是传承了前代的俗字。但也有一些可能是对前代正字字形的继承,这些字形,在古写本所处时代,都成为了俗字。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把古写本中这两类俗字现象都称作“传承俗字”。)第五章古写本常用俗字演变研究通过对古写本常用俗字演变的研究,就中古常用俗字研究的基本方法(探源析流)、思路(变体竞争和生命力探求)、解释理论(认知心理学),发表了一些初步的看法。第六章古写本俗字的应用价值补充大型字书《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同时失收的字形,提前《中华字海》字形书证时代,补充《中华字海》同形字释义的缺失,提供可参补《敦煌俗字典》的六朝俗字形体。第七章古写本通假字研究结合《三国志》异文和有关出土文献材料,发掘未被揭示的古写本通假字,梳理、补正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部首混同、字形讹误等跟通假纠葛在一起的用字现象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创新点:1.不仅为《三国志》古写本整理工作收集了完备的资料,也为《三国志》古写本的继续研究搭建了坚实的研究平台。初步探索了常用俗字演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解释理论(见第五章)。2.从汉语言文字学和文献学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三国志》古写本用字情况。①揭示出产生于魏晋时期的98个新兴俗字及其产生的途径(见第三章)。②考察了218个传承俗字的时代层次、演变特点(见第四章)。③对古写本中的通假字进行了探讨,发现了10余个隐而不显的通假字,并申证了前修时贤对20余个通假字研究的结论(见第七章)。3.对魏晋文献整理和字书编纂的纠缪补缺:①纠正《三国志》古写本疑难俗字研究中的失误(见第二章“释(?)”、“释(?)”)。②纠正传世本《三国志》中长期以来隐而不显的字形讹误(见第二章“释记”)。③纠正出土魏晋文献释文的错误(见第二章“释(?)”、“释(?)”)。④纠正古写本辨伪中的错误(见第二章“释(?)”、“释(?)”)。⑤弥补大型字书编纂的不足(见第六章)。

方明[8](1992)在《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公诸于世》文中研究说明 该写本残卷藏敦煌研究院,近由李永宁、刘忠贵所写《〈三国志·步骘传〉残卷考释》一文刊布(载江苏美术、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图册)。《考释》作者根据残卷内容与裴松之注本多有歧异,卷中部分异俗体字六朝后罕见或不见以及避讳(避司马睿讳改"璿"为"瑁")等情况,认为该残卷应抄写在晋元帝与简文帝年间(317—372)。《考释》用宋刊本与残卷对照,认为二

刘忠贵[9](1984)在《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考释》文中研究指明 一敦煌文物研究所收藏的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是目前我国一份很珍贵的历史文物。残卷(以下沿称)虽首尾俱缺,但仍可辨识其为《三国志·吴书》的卷七的一部分,始于“解患难,书数十上”句,终于“未若顾豫章、诸葛使君、步丞相、严卫尉、张(下缺)”句。残卷实际上是《吴书》卷七的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是《步骘传》内容,后一个部分是《吴书》卷七结语的文字。《步骘传》的内容,约占全残卷的三分之二。这一个部分所叙述

二、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公诸于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公诸于世(论文提纲范文)

(1)《春秋经传集解》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范围
第一章 岩崎文库藏《春秋经传集解》钞卷研究
    第一节 岩崎本的版本源流
        一、岩崎本与金泽本的传钞关系
        二、岩崎本与金泽本的祖本年代
    第二节 岩崎本的文献价值
        一、爲刊本提供异説
        二、有助於探究祖本面貌
    第三节 平安中後期至镰仓时期清原家的《左传》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金泽文库藏《春秋经传集解》钞卷研究
    第一节 金泽本的版本情况
        一、金泽本的钞配及错简
        二、金泽本之“俗”
    第二节 金泽本校勘所用刊本考探
        一、金泽本卷末记载用刊本校勘情况
        二、金泽本用刊本校勘的特点
        三、金泽本校勘所用刊本来源
    第三节 金泽本所见服虔注本辑佚
    第四节 金泽本的错讹
        一、金泽本讹字
        二、金泽本脱漏
        三、金泽本倒乙
        四、金泽本衍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宋抚州本《春秋经传集解》研究
    第一节 抚州本的版本情况
        一、抚州本的存佚
        二、抚州本的版本特徵
        三、抚州本的藏书印章
    第二节 抚州本的递藏与着录
        一、清代流传情况
        二、近代流传情况
    第三节 抚州本的文本比勘
    第四节 抚州本的讹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宫内厅藏兴国本《春秋经传集解》研究
    第一节 宫内厅藏兴国本的版本情况
        一、宫内厅藏兴国本的版本特徵
        二、宫内厅藏兴国本的递藏源流
    第二节 宫内厅藏兴国本的补版情况
    第三节 宫内厅藏兴国本钞配卷底本考探
    第四节 宫内厅藏兴国本的错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嘉堂藏宋刻递修本《春秋经传集解》研究
    第一节 静嘉本的版本情况
        一、静嘉本的版本特徵及递藏源流
        二、静嘉本的刊刻时地
    第二节 静嘉本的补版来源
        一、宋修版来源
        二、元修版来源
    第三节 静嘉本的原刻比勘
        一、静嘉本原刻的版本关系
        二、静嘉本原刻的版本质量
    第四节 静嘉本的残缺错乱
        一、静嘉本缺页
        二、静嘉本错乱及重出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其他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研究
    第一节 南宋蜀刻大字本《春秋经传集解》研究
        一、蜀刻本的版本特徵
        二、蜀刻本的文本比勘
    第二节 南宋江阴郡刻《春秋经传集解》研究
        一、江阴本的版本特徵及存佚
        二、江阴本的文本比勘
        三、江阴本的错讹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校勘记
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首都博物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俗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俗字研究概况
        1.2.1 敦煌写卷俗字研究
        1.2.2 字书俗字研究
        1.2.3 石刻俗字研究
        1.2.4 俗字理论研究
        1.2.5 域外俗字研究
        1.2.6 契约文书俗字研究
    1.3 首博馆藏清代契约文书概况
    1.4 材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材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凡例
第2章 首博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俗字类型分析
    2.1 增繁
        2.1.1 增加意符
        2.1.2 增加笔画
        2.1.3 缀“点
    2.2 简省
        2.2.1 省略偏旁
        2.2.2 以简代繁
        2.2.3 符号代替
        2.2.4 省略“不重要”笔画
    2.3 改换部件
        2.3.1 改换意符
        2.3.2 改换声符
    2.4 类化
        2.4.1 受上下文的类化
        2.4.2 受潜意识影响的类化
        2.4.3 字的内部类化
    2.5 变换结构
    2.6 音借俗字
    2.7 书写变易
        2.7.1 突变
        2.7.2 渐变
    2.8 同形异读
    2.9 综合类
    2.10 连笔字
    2.11 全体创造
    2.12 合文
第3章 首博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俗字特点
    3.1 民间性
    3.2 时代性
    3.3 继承性
    3.4 地域性
第4章 首博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俗字形体演变个案研究
    4.1 “亩”俗字形体演变探究
        4.1.1 从“攵”旁俗“亩”形体演变
        4.1.2 从“人”旁俗“亩”形体演变
        4.1.3 从“久”旁俗“亩”形体演变
        4.1.4 从“欠”旁俗“亩”形体演变
        4.1.5 从“厶”旁俗“亩”形体演变
        4.1.6 从“么”旁俗“亩”形体演变
        4.1.7 从“幺”旁俗“亩”形体演变
        4.1.8 从“卜”旁俗“亩”形体演变
        4.1.9 从“又”旁俗“亩”形体演变
        4.1.10 从“(?)”旁俗“亩”形体演变
    小结
第5章 首博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俗字研究与辞书编纂
    5.1 为俗字典编纂提供参考
    5.2 增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未收录俗字
    5.3 为《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补充例证
        5.3.1 为《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无例证作补充
        5.3.2 为《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少例证作补充
        5.3.3 为《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增补音义
第6章 结语
引用及参考文献
下编 俗字谱
    凡例
    《首都博物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俗字谱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3)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的难点、旨趣
    二、学术突破与解题思路
    三、资料基础与研究史
第一章 自学成才植根基(1866—1894年)
    第一节、学术根基与治学源流
    第二节、早期着述与交游
第二章 梯航大通传西学(1895—1908年)
    第一节、教养天下传播西学
    第二节、中西互采的文献学道路与图籍器物的购藏
    第三节、《铁云藏龟》的着作权问题研究
    第四节、南朔奔走期的中外交游
第三章 学部任职导先路(1908—1911年)
    第一节、抢救内阁大库档案
    第二节、敦煌学的创始之功
    第三节、为甲骨学肇启山林的贡献
    第四节、金石学研究的新成绩
    五 结论
第四章 海外栖迟着华章(1912年—1919年)
    第一节、罗王东渡及与日本学界的关系
    第二节、搜辑与考订敦煌文献
    第三节、辑录西陲古物及其他边裔文献
    第四节、创通绝学奠立甲骨学的绝世伟业
    第五节、编印金石谱录与金石证史的新成就
    第六节、刊印日本古书及其学术新风尚
第五章 集蓼如荼宏国粹(1919—1940年)
    第一节、与北大合作及与民国学界的关系
    第二节、创立东方学会及发掘保护古物的种种努力
    第三节、搜访国内外藏敦煌文献及辑录西北考古资料
    第四节、大库秘档的再次抢救及其整理
    第五节、熹平石经的集录与考释
    第六节、桑榆暮景期的甲骨学与金石学
第六章 治学旨趣与罗、王学术异同
    第一节、治学旨趣与学术地位的重新审视
    第二节、罗、王二人学术异同
附录一:罗振玉学术年表
附录二:参考文献
附录三:与本论文相关的期刊论文
后记

(4)敦煌本《类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研究篇
    绪论
    第一章 敦煌本《类林》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类林》的命名
        第二节 《类林》的作者
        第三节 《类林》的成书年代
    第二章 《类林》的编撰背景
        第一节 于立政的家族及成书时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类林》成书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类林》成书的条件
        第四节 《类林》编撰的思想基础探析
    第三章 《类林》的分类特征以及性质
        第一节 《类林》的分类特征和意义
        第二节 《类林》的类文特征
        第三节 《类林》与古代小说的关系
        第四节 敦煌本《类林》中故事的叙事特点
        第五节 《类林》的史类特征
    第四章 《类林》引书研究
        第一节 《类林》的明引书籍
        第二节 不引书名但可考典籍
    第五章 《类林》的流传
        第一节 《类林》的版本流传
        第二节 敦煌本《类林》在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变化
下篇 录文校笺篇
    凡例
    校释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版
    二、碑铭录文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敦煌写经书法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敦煌写经的形成
二、写经体的确立和书法风格特征
    (一)敦煌写经的风格演变
        1. 隶意楷书,汉简余续(约305~455)
        2. 魏碑楷书,尽脱隶意(约456~580)
        3. 成熟楷书,唐楷先河(约581~780)
    (二)写经体的书法风格特征
        1. 气象高古,肃穆静谧
        2. 朴素自然,率意天真
        3. 小楷书体,法度谨严
三、写经体在书法史上的意义
    (一)楷书演变之史料
    (二)“南贴北碑”之新风

(7)《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国志》古写本及其研究概述
    1.2 《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意义
    1.3 《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应用价值
    1.4 本文的预期目标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古写本疑难俗字研究
    2.1 释"(?)"
    2.2 释"(?)"
    2.3 释"(?)"
    2.4 释"记"
    2.5 释"(?)"
    2.6 释"(?)"
    2.7 释"(?)"
    2.8 释"(?)"
第三章 古写本新兴俗字研究
    3.1 笔画增减
    3.2 笔画变异
    3.3 部件变异
    3.4 部件更换
    3.5 部件移位
第四章 古写本传承俗字研究
    4.1 来自春秋战国以前的传承字形
    4.2 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承字形
    4.3 来自秦、西汉中前期的传承字形
    4.4 来自西汉后期、东汉前期的传承字形
    4.5 来自东汉中后期的传承字形
    4.6 来自南北朝时期的传承字形
第五章 古写本常用俗字演变研究初探
    5.1 常用俗字形体的探源析流——以古写本"农"字为例
    5.2 常用俗字变体竞争的考察——以古写本"於"字为例
    5.3 常用俗字变体生命力的探求——以古写本"风"字为例
    5.4 常用俗字研究的理论探索——以古写本"迁"字为例
第六章 古写本俗字的应用价值
    6.1 可补大型字书失收字形
    6.2 可提前大型字书的书证时代
    6.3 可补大型字书同形字注释
    6.4 可参补俗字典俗体字形
第七章 古写本通假字研究
    7.1 古写本通假字及其研究概况
    7.2 首次揭示的通假字
    7.3 必须申证的通假字
    7.4 存疑待考的通假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
附录二 《三国志》古写本俗字字形总表
致谢

四、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公诸于世(论文参考文献)

  • [1]《春秋经传集解》版本研究[D]. 郭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首都博物馆藏清代契约文书》俗字研究[D]. 韩志周.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 周常林. 兰州大学, 2011(10)
  • [4]敦煌本《类林》研究[D]. 沙梅真. 兰州大学, 2011(10)
  • [5]百年来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J]. 肖瑜. 艺术百家, 2010(03)
  • [6]敦煌写经书法述略[J]. 冉前林. 丝绸之路, 2009(22)
  • [7]《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D]. 肖瑜. 复旦大学, 2006(02)
  • [8]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公诸于世[J]. 方明. 文史知识, 1992(01)
  • [9]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考释[J]. 刘忠贵. 敦煌学辑刊, 1984(01)

标签:;  ;  ;  ;  ;  

敦煌手稿《三国志·不真传》残篇向世人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