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晚期尿毒症患者被动安乐死的思考

对晚期尿毒症患者被动安乐死的思考

一、关于尿毒症晚期病人被动安乐死的沉思(论文文献综述)

何昕[1](2015)在《疾病叙事的生命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疾病可以说是每个人都不愿遭受但又无法回避的基本生命体验,它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加速生命走向终点的进程。正因为此,疾病会使人们对生命本身及其存在价值产生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对生命状态“善”和“应当”的探究构成了生命伦理的核心。疾病叙事在本文被理解成以疾病为叙述线索或者疾病对故事情节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相关文学作品,可以说,疾病叙事是通过对患病生命的展现表达出作者对人的普遍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切关怀,其中必然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生命伦理思想。然而,这一领域目前尚未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权当一次勇敢的尝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基于对人的生命形态的尊重和关切,本文以疾病叙事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生命伦理为研究视角,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对疾病叙事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伦理思想,从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会生命三重伦理维度来进行展开研究。疾病带给人们痛苦的生存体验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悟,文学则能表现人的心灵和情感,也必然叩问生命的价值及终极关怀。真切的疾病体验激发着患病之身文学创作的热情,而文学创作的过程又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疗救和社会疗救,这便是疾病叙事频繁出现的根源所在。长期以来对疾病的道德解读及社会隐喻让疾病与伦理密切相关,而文学的伦理价值和叙事伦理的兴起又成为疾病叙事伦理的理论基础。人的生命的自然、精神、社会三重属性拓展了对生命伦理的界定,也丰富了疾病叙事的生命伦理内涵。首先,从追寻自然生命本真的层面来看,生命科技的高度发展造成了现代医学情境下死亡尊严的丧失,人的生命价值也遭到质疑,疾病叙事文学作品对此做出了积极的伦理思考和回应,否定工具理性,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其次,从追寻精神生命圆满的层面来看,疾病叙事中体现出对人的多种生存困境的伦理观照:五四时期的疾病叙事中存在许多自杀情节,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也表达出自杀行为的伦理意义;身处荒诞的群体或病态的社会之中,只有反抗才是生命存在唯一的出路;身心俱伤的女性生命在身份价值嬗变的过程中追求的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内省:而残疾的生命面对比常人多得多且不能逃离的苦难,投身信仰的怀抱并获得某种永恒的意义也不失为一剂良方。再次,从追寻社会生命和谐的层面来看,疾病叙事中体现出对医患关系的伦理审思:现阶段医患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医疗关系市场化、医患感情冷漠化、医患纠纷白热化,而解决的办法就是重建医患共同体。文章的最后,分析了疾病叙事中生命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其现实意义主要包括:倡导敬畏生命的精神、弘扬人道主义的情怀以及开阔生命问题的视野三个方面。论文通过上述内容的探讨,在汗牛充栋的疾病叙事文学作品当中梳理出一系列宝贵的生命伦理思想,抨击了过分依赖生命科技而忽略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行为,倡导了面对生命困境时坚定信念、反抗命运的执着精神,揭露了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等,试图从根本上表达出对人的生命的尊敬和关怀之情,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伦理观,使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都得以彰显。

顾林[2](2015)在《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史铁生是文学家中杰出的思想者,他的思想具有明确一贯的主题。在个体生命的层面,基于对生命三大根本困境的认识,即命运之无常、死亡之必然、孤独之不可逃避,史铁生对命运、死亡与孤独进行了探索,而爱情拯救孤独,由此孤独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在社会政治层面,则是史铁生对人道主义思想的阐发;同时其创作后期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的信仰探索也体现了他社会政治层面的现实关切。这些主题涉及生命的本源性问题及社会、国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信仰与救赎”成为一根主线在个体救赎与群体救赎两个层面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本文由绪论、本论六章、补编一章及结语构成。绪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题意义,论述了从信仰的角度对史铁生的思想进行探索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史铁生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三方面申明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三部分简单陈述了本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思路。第一章题为“爱命运”——史铁生的命运观。联系他痛苦的肉身境遇,指出他早年对绝望处境的坦诚书写是有意义的,其表明一个人敢于直面生命的悲剧而不是逃避。并联系蒂利希的思想对绝望的意义作了本体论上的阐发,指出对绝望的接受,本身就是信仰,体现了存在的勇气,不过史铁生基于肉身境遇关于命运初步的理性探索尚无哲学家超然的理性气质。史铁生关于命运的进一步探索则是受到圣经中约伯故事的启发,由此领悟到一种涉及宇宙整体与作为部分之个体关系的形而上学。藉此形而上学,他论证了人类苦难存在的必然合理性,阐扬了一种更为释然的面对命运的态度。但针对其在苦难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预设和演绎,又提出了两点反思。第二章题为意义与永恒——史铁生的死亡哲学。在1986年的《我之舞》中,史铁生第一次对死亡展开理性的探索。但是他由否定绝对的虚无,继而否定死是虚无,从而推证出“我”不死,只是一种逻辑性的自洽,其论证没有充足有效性;而在以1999年开始发表的“病隙碎笔”系列为代表的作品中,他的论述摆脱了逻辑抽象性,有了更为具体的内涵。他将论述的重点放到了“我”上,提供了以下思路:一是佛教的“无我”观;一是基于一种建立在等级序列上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所提出的“小我”融入“大我”以获得永恒的思路,但这一思路却使得意义与永恒之间构成了一种循环论证;不过,史铁生随后的作品所阐发的关于意义与永恒的新的认知,则启发我们意识到“我”之不死,“我”之永恒是建立在对生命意义的道德认知上。永恒指向质的而非量的无限性,它是精神人格的永恒,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无限,由此证明了其思想在救赎论上的有效性。史铁生坚信“我”之不死,也是因为他相信人确有灵魂而灵魂不死,他为此提供了几条实证思路;同时,他也从道德意义上论证了灵魂不死这一信念的重要性。而爱与求知应该成为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主题,是史铁生的死亡哲学给予我们的重大启示。第三章题为孤独与爱的救赎——史铁生的爱情观。孤独意识具有二重性,这也体现了人本质的二重性:一方面,人需要走出孤独,走向群体;另一方面,人又需要确认他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由此人需要在群体中享有自我内在的封闭性,也即人有渴望孤独的内在需求。史铁生强调第一方面,却忽略了第二方面,这是他在孤独与爱情的探讨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其生命境遇中,他领悟到残疾与爱情是上帝向人类隐喻的两条最本质的人性密码,在孤独的意义上,残疾即指人间的防备、歧视等造成的人心灵上的压迫和损伤。他在前后期一系列的探索中都表达了消除人间防备、歧视的强烈渴望,但伴随而来的却是孤独是人之宿命的悲观体认。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唯有爱才能拯救孤独,而基于对人之孤独的救赎,他的爱指向了广博的爱愿,博爱是难以实现的理想,爱情是其中可实现的部分,由此他通过对爱情的探讨去表达消除孤独的渴望。但爱情的理想远景既然指向了博爱,便陷入了“爱情能否n对n”的难题。在《爱情问题》、《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中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逐次推进,但终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论文最后联系弗洛姆的观点,回顾反思史铁生的思想,指出其在爱情难题上陷入困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第四章题为“上帝”与政治——史铁生的人道主义思想。史铁生社会政治层面的关切是以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他从“叛徒”的困境、“我们”的位置中,看到了人道主义应有之义,并联系基督文化、基督精神对人道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辨析。在他看来,政治问题和“上帝”信仰是不可分的,人道之上有“神在”、有“天命”,只有站在信仰的高度,才能真正击中时弊,找到出路。第五章题为“看不见而信”——史铁生的上帝观(一)。在后期,史铁生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阐发了他对信仰的认识。他的信仰观主要从两个方面启发了我们的思考:一是认识论上,他强调“看不见而信”,也即强调信仰的非理性特质,这是本章要阐述的问题;二是在救赎论的意义上,强调人神距离说,这是下一章的内容。在史铁生笔下,始终有两种上帝的形象:一是创世主、一是救世主。在早中期多是创世主的形象,而在后期,救世主的形象与精神得到了格外强调,正体现了他对基督文化与基督精神的赞赏。基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学说,史铁生通过救世主的存在领悟到创世主冷漠背后的恩慈,从而在不自由的宿命下找回了人的自由,并由此阐述了信仰的真意。但上帝的存在也即上帝的本体论问题是谈论上帝不可回避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史铁生特别的重视。他简单明了地指出信仰的本义是“看不见而信”,因为信仰在于人的信心、信念,一旦要求实证,就谈不上是信仰;同时,理性的有限也使之无能论证信仰。在他的作品中,上帝是以一正一反两条思路自然呈现的:正向的思路是,由对人之有限的认识,推到了无限之在,而这无限之在,即指上帝;反向的思路是指他基于救赎的意义强调了上帝存在的必要与价值。但这两条思路只建立了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及上帝存有的价值,却尚未建立起其真实性。而不能在心中建立起上帝的真实性,对于某些人而言,便无法真正地走近上帝信仰。但上帝的真实性终是不可证明的,在现代基督教思想家约翰.希克的启发下,我们由关于上帝存在的推论的健全性转换成对史铁生上帝信仰之合理性的研究。在这种考察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扩大了的经验和理性的范畴。正是在这广义的理性和经验里,史铁生的上帝信仰具有了合理性,也为我们走近上帝信仰提供了启示。第六章题为“人与神有着无限的距离”——史铁生的上帝观(二)。基于对人力有限的客观认识,更主要是基于对人性之恶的洞察及对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的认识,史铁生在救赎论的意义上,突出强调了“人神距离说”,人与神的距离具体便体现在人力、人性、人智的有限或残缺与神的全能、绝对的圆满与美善的比照。史铁生明确指出他的“人神距离说”是在刘小枫的《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中找到的答案,他的这一思想也确实会让人联想到刘小枫在书中极为推崇的卡尔.巴特的思想。但通过与卡尔.巴特思想的比照可以发现,卡尔.巴特极端的神人隔绝理论无限地贬低了人,彻底取消了人的主体性;而史铁生在“人神距离说”的视野下,对有限(人)和无限(神)的辩证论述,则在认识论而根本上是生存本体论的意义上,建构了一种关于人的自由的辩证法,在神设定的“不自由”下,导向了人的超越的主体性。同时,基于社会现实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史铁生的“人神距离说”与别尔嘉耶夫以个体人格自由为核心的思想进行比较,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即病根是在极权文化上,还是根本源于人的奴性意识?最后针对学界关于史铁生是个无神论者或无神论意义上的泛神论者的普遍观点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指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我们无法对史铁生是否相信上帝作出准确判断,但从救赎论的角度,也是基于史铁生自己的明确表述,我们可以给史铁生一个准确的赋名,即史铁生是一个宗教精神的信仰者,这也是学者们的普遍共识。史铁生的信仰观尽管是在耶佛的比照下,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进行阐发的,但他信仰的并非某一具体宗教而是一种宗教精神,文中从五个方面对其宗教精神进行了概述。补编是史铁生的佛教思想,史铁生对信仰观的阐述是在耶佛的比照下展开的,不过佛教思想经常是被作为反例来运用的。但总体来看,史铁生所批评的并非原旨意义上的佛教思想,而是流于世俗化、功利化的民间信仰,由此他对佛教的批判有失公允,这是需要指出并加以澄清的。按照史铁生的论述逻辑,应把其对佛教的认识放在上帝观的两章,但在具体论述中会破坏这两章的逻辑和结构平衡,因此将之作为补编。史铁生基于他的信仰观,对佛教的理性主义、佛教的“灭欲说”以及佛教的功利性提出了他的批评。不过,在他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其思想及精神实质与大乘佛教是契合的,大乘佛教的的利他精神、忧悲情怀也正是史铁生明确表示赞赏的。而从大乘佛教思想出发,能够激发我们对佛教的积极认识,以此也能回应史铁生对佛教的质疑。结语题为“未完成式”——思想的文学性书写。对史铁生的信仰之路作出总结,指出理性的精神是其主要的特征,也是其思想及思想的探索之于我们的最大意义;同时,就思想与文学性书写的关系,在昆德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照下,对史铁生的创作进行了简单的考察,指出在如何更好地融合思想的表达与文学性书写的关系上,史铁生的艺术探索仍是“未完成式的”,值得我们在此问题上继续思考。

李芳[3](2014)在《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富有朝气、最具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期盼。高等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政治合格、道德高尚、技术精湛、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目前,高校学生的生命观现状不容忽视,无论是客观现实,还是理性思考都在提示我们要重视生命观教育的研究。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生命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关怀、生命与职业、生命与死亡的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生命、感悟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生命观及其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由一个导论章节、五章正文和一个结语构成。导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和阐释;第一章在梳理古今中外思想家有关人的生命及生命观论述的基础上,介绍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特性、生命观的内涵及历史和现实的几种类型,阐述了生命观教育的内涵,阐述了生命观教育的地位、作用,提出了生命观教育的五维内容,即“五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生涯、生死”;第二章从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中国古典生命哲学、中国近代生命教育思想和西方生命教育思想等角度论述了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文献法,对我国民国时期、建国后的内地、港台地区的生命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梳理和比较研究;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及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客观描述了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并对调查结论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探讨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教育理念的误读、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等主客观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生育观教育缺失的原因;第五章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模式和实施路径,从加强课程建设、建设师资队伍、开展相关研究、创设优质环境、增加教育合力、关注特殊个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增强生育观教育实效的方法;结语部分针对目前生命观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行了思考,对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命观教育问题进行了展望。

王瑀[4](2012)在《刑法视野中的安乐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安乐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具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可以深化刑法正当化事由的研究以及推动犯罪构成理论的改革;在实践上,可以为安乐死的立法提供理论支持以及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对安乐死问题的追问与思考,通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以及科际整合的研究方法,本文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探讨中国人的安乐死观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考察了安乐死的世界潮流与中国现实,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在世界潮流方面,根据对待安乐死的立场不同,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安乐死判例合法化的国家以及安乐死非法化的国家。考察的方法,不仅是介绍现状,而且主要探寻不同立场的原因,这是许多之前的研究所没有的。在中国现实方面,安乐死仍是令国人莫衷一是的纠结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官方态度与民间立场的对立:官方对安乐死持谨慎、否定的态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乐死在我国民间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与此同时,学界在安乐死的理论研究上也鲜有进展,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讨论的前提不统一,理论不具有普适性,实证研究的不足,刑法学界通说持否定态度。在第二章,本文主要研讨了安乐死的内涵与外延,以便为后续的讨论奠定讨论的前提。在收集有代表性的安乐死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同属安乐死的法律概念,但是这些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可以概括为三点共性七点分歧。通过分析这些概念的共性与差异,在界定安乐死概念前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安乐死概念所必须具备的七个条件:安乐死的实施目的只能是解除临终患者的痛苦;安乐死的实施对象必须是身患绝症、遭受无可忍受痛苦的患者;安乐死的实施前提必须坚守患者的主动、自愿原则;安乐死的实施时间必须是在患者濒临死亡的一定期间内;安乐死的实施主体只能是医生;安乐死的实施方法应该是在伦理上妥当的;安乐死的实施必须经过专门机构的审查与批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安乐死的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在考察安乐死既有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确立还原性、互斥性、区分性和价值性的判断标准,逐步排除了不属于安乐死的情形。认为:安乐死既包括积极安乐死,也包括消极安乐死。但是,如果从价值性的角度出发,需要在法学领域进行研讨的,也就是说本文的研讨对象只能是积极的安乐死。设定了共同的讨论前提之后,本文主要从实证与逻辑两个角度展开对安乐死合理性的探讨。从实证角度来看,通过选择十起典型的“安乐死”案件,从安乐死必须具备的七个条件展开对安乐死概念的具体考察。与此同时,又对上述案件的判决展开研究,分析了无罪判决的逻辑以及有罪判决的思路。通过实证考察,可以得出三点结论:安乐死的概念存在混乱以及出路,安乐死的矛盾立场以及原因,支持或者反对安乐死的三点理由。从逻辑角度来说,要论证安乐死的合理性,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首先,要论证安乐死的正当性根据,这需要从死亡哲学、社会伦理以及医学三个角度进行。从死亡哲学角度来看,现阶段人类面对死亡的态度,是在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支配之下,坚持死亡的个体性与主体性原则,因此得以为安乐死提供理论支持。从社会伦理角度来看,如果坚持安乐死是为了免除患者痛苦的人道主义立场,正确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并且注意到我国处于多元文化并存时期的现实,也能够接受安乐死。从医学角度来看,从道义论的立场来看,现代医德的内涵符合安乐死的价值取向;从后果论的立场来看,安乐死不会阻碍现代医学的发展。其次,又要反驳对安乐死合法化后果的担忧,说明安乐死合法化不会带来不良后果。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安乐死合法化不会导致道德滑坡;安乐死合法化并不必然导致犯罪浪潮;否定安乐死无助于保护生命尊严。在上一章完成了安乐死的合理性论证,并且尽力排除了人们对安乐死的后果担忧。我们需要继续说明的是,既然安乐死是正当的,并且不会带来消极后果,那么在我国目前没有立法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安乐死的出罪问题呢?安乐死的刑法出罪机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安乐死的刑法学性质问题,即在刑法学上应该如何认定安乐死?通过考察既有的刑法学立场,可以发现不同的立场是基于不同的安乐死概念,所以要判断安乐死的罪与非罪,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安乐死。无论从犯罪圈的划定看,还是从刑罚的目的看,安乐死都无需犯罪化。安乐死这种行为的正当化依据,不能通过被害人承诺理论来解释;法益衡量说也无法成为安乐死正当化的实质原理;社会相当性理论虽然能够论证安乐死的阻却违法性,但是从眼下来看,还不适合直接从社会相当性理论出发,排除安乐死的违法性。基于期待可能性不存在这一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可以排除实施安乐死行为人的责任。二是刑法上具体出罪路径的设计。在考察既有出罪路径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我们可以在尊重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上,将正当化事由纳入到犯罪构成理论之中;从长远来看,应彻底改革中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或直接引进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或依据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重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本文第四章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安乐死非犯罪化的处理方式,但这只是一种现实性的处理方案,我们还需要寻找更为合理的理想化方案。也就是说,安乐死的非犯罪化是一种现实性的解决方案,而安乐死的合法化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我们必须认识到,安乐死的合法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对安乐死的合法化进行权利追问,并做好相应的制度准备,比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推动临终关怀与医疗改革,与相关法律相配套。安乐死合法化需要符合严格的条件限制,并且安乐死合法化并不仅仅取决于立法的规定,而是需要经济基础、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价值观念甚至宗教观念等的变革,所以我们要采取一种渐进式的路径。具体来说,从目前对安乐死的定罪处刑模式逐步发展到特别减轻的处理模式、非刑罚化的处理模式、非犯罪化的处理模式;通过试点的方式来稳步推进,逐步实现安乐死的合法化。

蒋莹[5](2010)在《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文中提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风景园林行业也渐渐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但是,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和2008年残奥会在中国的召开这两个标志性的时间点,使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师在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开始像许多行业一样,思索园林设计应如何应对老龄化的到来,如何关注残疾人及弱势群体,如何在吸收学习西方优秀园林设计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和精髓。对于现代中国来说,现代医学的发展与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尴尬。被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医学在西方现代医学的影响和竞争下,一度几乎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同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园林也在以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园林的影响下,几乎成为了博物馆里展出的遗迹。面对如此现状,中国的风景园林师一直在为中国传统园林如何重新焕发生机而在不断探索尝试。本文则从医学与园林发展的一个契合点——医疗园林上,尝试着分析与溯源,以期寻找一些可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医疗园林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人们对健康、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无论东西方,园林都代表着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期望。而健康则是享受这美好一切的前提条件。园林与医学的目标如此的一致,医疗园林的出现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园林和医学起源的分析,以及东西方文化、哲学的对比,结合医学与园林的发展,阐述了园林、医学直至医疗园林产生的前因后果。本文通过对现代东西方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园林实例的分析与介绍,以及感官体验对园林和医学影响的介绍,为中国传统园林的再生和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周淑杰[6](2002)在《关于尿毒症晚期病人被动安乐死的沉思》文中提出临床医生对尿毒症晚期病人的治疗中常遇到伦理难题 ,造成进退两难的困惑 ;此时病人或家属要求终止治疗或拒绝治疗 ,医护人员无法实施医疗行为 ,只能顺其自然 ,等待病人的死亡 ,可是又感到有失医学人道主义的职责 ,实质上 ,这个伦理难题就是病人被动安死问题 ,看来它在俏俏地流行 ,分析其基本原因一是病人主动选择 ,二是当代医学对本病的无奈。因此 ,笔者提出解决这类被动安乐死的途径有三条 :其一是立法 ,使被动安乐死合法化 ;其二是通过行政措施允许被动安乐死 ,公开化 ;其三是“双轨制” ,发达城市或地区先行一步 ,落后地区则慢走一步 ,逐渐过渡 ,这样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二、关于尿毒症晚期病人被动安乐死的沉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尿毒症晚期病人被动安乐死的沉思(论文提纲范文)

(1)疾病叙事的生命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伦理学视域中的疾病叙事
    第一节 疾病叙事的类型及生成根源
        一、疾病叙事的概念厘定
        二、疾病叙事的基本类型
        三、疾病叙事的生成根源
    第二节 疾病叙事的伦理属性
        一、疾病与伦理的关系探源
        二、疾病叙事伦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疾病叙事的生命伦理意蕴
        一、对生命伦理的界定和反省
        二、人的生命本质的三重蕴涵
        三、生命三重性在疾病叙事中的伦理体认
    小结
第二章 疾病叙事之自然生命本真的伦理诉求
    第一节 关注现代医学中的死亡境遇
        一、人的死亡尊严之意义
        二、现代医学对传统死亡境遇的颠覆
        三、现代死亡尊严的伦理困境
        四、实现死亡尊严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反思生命科技中的价值取向
        一、人的生命价值之内涵
        二、生命科技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三、“血玲珑”计划的生命价值审思
        四、颅脑手术戒毒的生命价值审思
    小结
第三章 疾病叙事之精神生命圆满的伦理追寻
    第一节 特殊生存境遇中的自杀论争
        一、传统儒家对自杀正当性的辩护
        二、特殊境遇下自杀的伦理意义
        三、自杀抑或为实现更高目标而保存生命
    第二节 荒诞生存困境中的反抗意识
        一、荒诞的生存与反抗的精神
        二、反抗现实的绝望
        三、反抗命运的荒诞
    第三节 女性身心困苦中的价值认同
        一、女性身份价值的嬗变
        二、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三、女性主体意识的“内省”倾向
        四、现代知识女性的身份认同焦虑
    第四节 个体生命困惑中的宗教精神
        一、宗教信仰对苦难的超脱
        二、宿命的偶然与不公正
        三、“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
        四、“神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小结
第四章 疾病叙事之社会生命和谐的伦理审思
    第一节 经济利益主导下的医疗关系
        一、医疗关系市场化
        二、重建医患利益共同体
    第二节 人文精神失落中的医患感情
        一、医患感情冷漠化
        二、重建医患伦理共同体
    第三节 医疗体制局限下的医患纠纷
        一、医患纠纷白热化
        二、重建医患生命共同体
    小结
第五章 疾病叙事之生命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倡导敬畏生命的精神
        一、肯定生命意义
        二、纾缓死亡焦虑
        三、反对科技至上
    第二节 弘扬人道主义的情怀
        一、深切关怀病患疾苦
        二、祛除疾病隐喻歧视
        三、尊重理解为医之道
    第三节 开阔生命问题的视野
        一、印证生命叙事言说
        二、体现生命美学意识
        三、启迪生命教育路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爱命运”——史铁生的命运观
    一、生命的悲剧意识
    二、绝望的意义
        (一)极端境遇与坦诚的书写
        (二)接受命运:原罪与宿命
    三、“爱命运”
        (一)约伯的启示
        (二)两点反思
第二章 意义与永恒——史铁生的死亡哲学
    一、死亡不是虚无,“我”不死
    二、“无我”:“我”在万物,万物在“我”
    三、永恒的渴望:“小我”融入“大我”
    四、意义与永恒
    五、灵魂不死的道德性确证及实证思路
    六、由死观生:永恒即是当下
第三章 孤独与爱的救赎——史铁生的爱情观
    一、孤独意识的二重性
    二、孤独与爱情
        (一)人性密码:残疾与爱情
        (二)宿命的孤独
        (三)爱情的救赎
    三、爱情悖论:爱与性的哲思演绎
        (一)爱情是属灵的
        (二)爱情可否n对n?
        1、《爱情问题》:孤独与爱情的悖论
        2、《务虚笔记》:L的爱情
        3、《我的丁一之旅》:理想的双刃剑
        4、爱情是一种信仰或一项决断
第四章“上帝”与政治——史铁生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叛徒”的难题
    二、“我们”的位置
    三、真正的人道主义
第五章“看不见而信”——史铁生的上帝观(一)
    一、两种上帝:创世主与救世主
    二、“看不见而信”
    三、上帝信仰的合理性
        (一)宇宙的不确切性
        (二)“精神-经验”的证明
        (三)“深渊”境遇
第六章“人与神有着无限的距离”——史铁生的上帝观(二)
    一、人神距离说
        (一)三点认识
        (二)自由的辩证法
    二、病根是极权文化还是奴性意识?
    三、宗教精神的信仰者
        (一)非无神论者
        (二)宗教精神
第七章 补编 史铁生的佛教观
    一、佛教的“更为究竟”
    二、佛教的“灭欲”
    三、佛教信仰的功利性
    四、史铁生佛教思想之总结
    五、基于大乘佛教思想的回应
结语“未完成式”——思想的文学性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生命观教育的内涵解读
    一、 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二、 生命观及其类型
    三、 生命观教育的内涵与特性
    四、 生命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五、 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我国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
    二、 中国古代生命哲学
    三、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四、 西方生命教育思想
第三章 我国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 民国时期生命观教育的状况
    二、 新中国成立后内地生命观教育历史
    三、 港台地区生命观教育历史
第四章 我国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现状考察
    一、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以首都高校为例
    二、 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我国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模式的创新完善
    一、 借鉴国外生命观教育的经验
    二、 发挥高校党组织对生命观教育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三、 充实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四、 拓展生命观教育的实施路径
    五、 加强生命观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及科学研究
结语
    一、 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
    二、 生与死的叩问与思索
    三、 生命神圣、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的统一与和谐
    四、 和谐社会建设中生命观教育的回归与期盼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刑法视野中的安乐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原因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思路结构
第1章 安乐死的世界潮流与中国现实
    1.1 安乐死的世界潮流
        1.1.1 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1.1.2 安乐死判例合法化的国家
        1.1.3 安乐死非法化的国家
    1.2 安乐死的中国现实
        1.2.1 安乐死的官方态度与民间立场
        1.2.2 安乐死的研究现状
第2章 安乐死的内涵界定与外延区分
    2.1 安乐死的内涵界定
        2.1.1 关于安乐死概念的观点概览
        2.1.2 共性与分歧:关于安乐死概念的观点评析
        2.1.3 设定安乐死概念的前提
        2.1.4 认定安乐死概念需要满足的条件
    2.2 安乐死的外延区分
        2.2.1 既有的安乐死分类
        2.2.2 判断标准的确立
        2.2.3 安乐死与尊严死:基于标准一的思考
        2.2.4 作为安乐死与不作为安乐死:基于标准二的思考
        2.2.5 安乐死与医疗行为:基于标准三的思考
        2.2.6 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基于标准四的思考
第3章 安乐死的实证研究与理论论证
    3.1 关于安乐死的实证研究
        3.1.1 十起“安乐死”案件
        3.1.2 对安乐死概念的具体考察
        3.1.3 对案件判决的具体考察
        3.1.4 结论与原因
    3.2 关于安乐死的理论论证
        3.2.1 安乐死的正当性根据
        3.2.2 安乐死合法化不会带来不良后果
第4章 安乐死的刑法出罪机制
    4.1 安乐死的刑法学性质
        4.1.1 既有的刑法学立场及其评判
        4.1.2 安乐死的非犯罪化考察
        4.1.3 安乐死的刑法学定位
    4.2 安乐死的刑法出罪路径
        4.2.1 既有的安乐死出罪路径
        4.2.2 传统思路的不足及其原因
        4.2.3 借鉴思路的问题及其原因
        4.2.4 改革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两种方案
第5章 安乐死的可能走向
    5.1 安乐死合法化的权利追问与制度准备
        5.1.1 安乐死合法化的权利追问
        5.1.2 安乐死合法化的制度准备
    5.2 渐进式的进化路径
        5.2.1 渐进式路径的必要性
        5.2.2 渐进式路径的具体发展阶段
        5.2.3 采用试点推进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二、外文类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介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缘起: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释义
    5. 研究内容
    6. 研究方法
    7. 论文研究框架
上篇 医疗园林的产生(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公元476年前园林和医学的发展
        1.1 公元476年前医学的发展
        1.1.1 医学的哲学观
        1.1.1.1 东方医学哲学
        1.1.1.2 西方医学哲学
        1.1.2 医学的文字语义
        1.1.2.1 毉与医
        1.1.2.2 Hospital与medicine
        1.1.3 医院的产生
        1.1.3.1 医院与宗教的关系
        1.1.3.2 公元476年前医院的发展
        1.2 公元476年前园林的发展
        1.2.1 园林的哲学观
        1.2.1.1 东方园林的哲学观
        1.2.1.2 西方园林的哲学观
        1.2.2 园林的文字语义
        1.2.2.1 园、苑、囿、圃
        1.2.2.2 Garden
        1.2.3 园林的产生及其与宗教的关系
    第二章 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间园林和医学的发展
        2.1 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的医学
        2.1.1 西方医学的发展
        2.1.2 东方医学的发展
        2.1.3 医学引入园林
        2.2 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的园林
        2.2.1 西方园林的发展
        2.2.2 东方园林的发展
        2.2.3 园林为医学、医疗带来的生机
        2.3 医疗园林的产生
        2.3.1 医疗园林的文字语义
        2.3.2 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间医疗园林的情况
    第三章 公元1453年后园林和医学的发展
        3.1 公元1453年后医学的发展
        3.1.1 西方医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3.1.2 东方医学的发展情况
        3.2 公元1453年后园林的发展
        3.2.1 西方园林的发展与分类
        3.2.1.1 意大利园林
        3.2.1.2 法国园林
        3.2.1.3 英国园林
        3.2.1.4 城市公园
        3.2.2 东方园林的发展
        3.3 医疗园林的发展
        3.3.1 西方医疗园林的发展
        3.3.2 东方医疗园林的发展
下篇 医疗园林的实例及研究
    第四章 医疗园林的分类及实例
        4.1 医疗园林的分类
        4.1.1 医疗花园
        4.1.2 冥想花园
        4.1.3 复健花园
        4.1.4 体验花园
        4.1.5 疗养花园
        4.2 医疗园林的实例
        4.2.1 综合性医院的园林
        4.2.1.1 巴黎主宫医院
        4.2.1.2 北京积水潭医院
        4.2.1.3 济南市中心医院
        4.2.1.4 中日友好医院
        4.2.1.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4.2.2 儿童医院的园林
        4.2.2.1 北京儿童医院
        4.2.2.2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儿童纪念医学中心
        4.2.2.3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儿童医院
        4.2.3 精神病医院的园林
        4.2.3.1 美国罗德岛巴特尔精神病院
        4.2.3.2 英国约克郡的康复院
        4.2.3.3 北京安定医院
        4.2.4 疗养院园林
        4.2.4.1 北京康复中心
        4.2.4.2 小汤山疗养院
        4.2.5 养老院的园林
        4.2.5.1 美国马里兰州里斯顿养老院生活社区护理中心
        4.2.5.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杰瑞·派缇斯荣尼纪念医学中心老人院
        4.2.5.3 美国缅因州佛摩斯的塞吉莫老人院
        4.2.6 艾滋病及癌症患者的园林
        4.2.6.1 马林总医院癌症中心冥想花园
        4.2.6.2 雅芳基金会乳腺中心医疗花园
        4.2.7 其他类型的医疗园林
        4.2.7.1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好撒玛利亚人地区医疗中心治疗花园
        4.2.7.2 莱西塔克家庭医疗花园
        4.2.7.3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烧伤中心治疗花园
    第五章 从事医疗园林设计的设计师及设计公司
        5.1 SEAM Studio和托弗尔·德莱尼
        5.2 OJB公司和吉姆·伯内特
        5.3 Dirtworks PC公司和戴维·坎普
        5.4 三宅祥介和栗栖抱一
    第六章 医疗园林的要素
        6.1 感觉元素
        6.1.1 视觉
        6.1.2 听觉
        6.1.3 嗅觉
        6.1.4 触觉
        6.1.5 味觉
        6.2 园林要素
        6.2.1 植物
        6.2.2 水景
        6.2.3 道路
        6.2.4 园林小品(家具)
        6.2.5 迷宫
    第七章 实践与探索
        7.1 北京丰台医院妇幼保健中心楼医疗花园
        7.2 北京解放军某医院入口广场花园
结语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规划设计项目
导师简介
教育背景
发表着作及论文
主持规划设计项目
获奖
致谢

四、关于尿毒症晚期病人被动安乐死的沉思(论文参考文献)

  • [1]疾病叙事的生命伦理研究[D]. 何昕. 东南大学, 2015(08)
  • [2]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D]. 顾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12)
  • [3]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 李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4]刑法视野中的安乐死问题研究[D]. 王瑀. 吉林大学, 2012(10)
  • [5]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 蒋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6]关于尿毒症晚期病人被动安乐死的沉思[J]. 周淑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06)

标签:;  ;  ;  ;  ;  

对晚期尿毒症患者被动安乐死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