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泥膏外敷100例临床应用

1号泥膏外敷100例临床应用

一、外敷Ⅰ号泥膏临床应用100例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谭郡[1](2021)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咳嗽风寒夹痰证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在应用中药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普通感冒)风寒夹痰证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三天后观察患儿们咳嗽症状的治愈率、好转率、有效率,分析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的优势,从而优化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普通感冒)风寒夹痰证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脱落标准)收集有效急性咳嗽风寒夹痰证患儿病例58例,设立纯中药+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30例与纯中药治疗对照组28例。试验组:给予麻杏石甘汤联合苏夏汤加减中药治疗,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1-3岁50ml每次,3-6岁100ml每次,7-15岁150ml每次,同时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大椎、肺俞、膻中)3天,总疗程为3天。对照组:给予麻杏石甘汤联合苏夏汤加减纯中药治疗,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1-3岁50ml每次,3-6岁100ml每次,7-15岁150ml每次,总疗程为3天。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后对咳嗽量表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最后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治疗前,经统计,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分布、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经统计,两组总有效率,试验组96.7%,对照组67.9%,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改善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日-日间咳嗽积分、夜-夜间咳嗽积分对比,咳嗽积分改善均有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内日-夜咳嗽积分对比有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日-日间咳嗽积分改善有意义,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前后,试验组组内相同年龄段疗效对比改善均有意义(p<0.01),对照组4-6岁(p<0.05)、7-12岁(p<0.01)年龄段疗效对比改善有意义。治疗后,两组组内相同年龄段间疗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暂未发现年龄段差别。治疗后,试验组4-6岁(p<0.01)、7-12(p<0.05)岁患儿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6)治疗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内不同性别患儿咳嗽疗效改善对比均有意义(试验组男-男,p<0.01),女-女,p<0.01;对照组男-男p<0.01,女-女,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不同性别患儿咳嗽疗效改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暂未发现性别间差异。治疗后,两组组间同性别患儿咳嗽改善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男-男p<0.05,女-女p<0.0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7)治疗前后,两组组内轻度、中度病情程度患儿咳嗽疗效对比均有意义(p<0.01),重度患儿无法统计。治疗后,两组组内各病情组对比,轻-中(试验组p<0.05,对照组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轻度(p<0.01)、中度患儿(p<0.05)咳嗽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患儿无法统计。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感冒风寒夹痰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日间咳嗽缓解程度明显优于纯中药对照组;针对4-6岁、7-12岁患儿疗效比较优于纯中药组;同时针对轻度咳嗽患儿疗效要优于中度患儿。因此,小儿急性咳嗽病(感冒风寒夹痰证)的治疗,在疾病的早期,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学龄期患儿以及日间咳嗽明显的患儿应及时予以中药及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可以及时阻断疾病的进程,缓解患儿咳嗽咳痰等症状,做到已病防传,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特色。

黎子源[2](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搜集和提取国内四大中文数据库中有关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文献,建立医案数据库,提取其中的方药信息,运用统计学和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医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用药规律特点,希望给今后临床辨证论治功能性便秘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本研究基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作为依托,以人工检索四大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当代医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文献资料及相关着作,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初步总结出功能性便秘用药组方潜在的规律特点。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当代医家治疗功能性便秘医案共200个,主要收录于医学期刊和医案书籍。收集的医案基本信息涉及性别、年龄、舌象、症状。结果发现女性患病人数明显多于男性,发病人群集中在60以上年龄段;本病舌脉多为舌淡红、苔薄白;主要症状是大便困难,伴随症状包括腹胀、大便干结、便不尽感、纳差、疲乏、口干、眠差、腹痛、大便量少、胸脘痞满、嗳气、畏寒、烦躁、便不尽感、气短、头晕、口苦、矢气,其中腹胀和大便干结是频次最高的伴随症状。本研究中药共189味,总药次1937次,治疗功能性便秘药物多用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泻下药,药性多选用温、平,药味多选用甘、苦、辛,归经以脾、胃、肺、肝、大肠为主。通过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当代医家治疗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药物:白术、当归、陈皮、甘草、白芍、生地黄、玄参、桃仁、莱藤子、黄芪、厚朴、茯苓、枳实、肉苁蓉、柴胡、麦冬。结论: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当代医家中药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功能性便秘的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相关。临证多以虚为主,兼夹积热、湿邪、瘀血、气滞等病理因素。中药治疗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泻下药为主,核心药物组合:白术、当归、陈皮、甘草、白芍、生地黄、玄参、桃仁、莱菔子、黄芪、厚朴、茯苓、枳实、肉苁蓉、柴胡、麦冬。

孙一平[3](2014)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Ⅱ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Ⅱ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日常生活能力、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影响。方法:将80例Ⅱ级COPD稳定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两组均为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即:硫酸特布他林片,2.5mg,每日3次口服;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配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观察时间为1年;系统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治疗Ⅱ级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治疗1年后,在肺功能(FEV1%)方面,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在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在生活质量(采用CAT评分)方面,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改善Ⅱ级COPD稳定期的肺功能(FEV1%),可以延缓肺功能的逐年下降趋势;同时6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值得推广。

江滨[4](2014)在《泄肝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泄肝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食管粘膜炎症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证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泄肝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一疗程(8周),采用电子胃镜检查、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及中医症状积分表,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对食管粘膜炎症改善情况的影响。治疗结束3月后,予两组胃镜复查评定为治愈的病例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胃镜下分级及症状积分等方面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按照疗效评定标准,经统计学处理后,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及内镜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3月后,治疗组在远期疗效上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在防止RE复发方面优于对照组。疗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提示泄肝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结论:使用泄肝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能显着改善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消除食管粘膜炎症,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组。

吴利华[5](2014)在《中医外治硬皮病的文献分析及用药规律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查阅近25年与硬皮病相关的临床研究中医外治法的文献资料,对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中医外治用药的基本规律。方法: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为主,全面检索1989年1月到2014年1月之间关于中医外治硬皮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的研究文献,对文献中的资料信息进行提取并统计分析。将其中符合标准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相关数据的提取,并使用Meta分析对外治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将其中有具体方药的文献进行定性评价,统计并探索中医外治方法治疗硬皮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在初步检索的189篇文献中,共有符合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的文献45篇,其中含临床随机对照研究9篇,具有完整方药的文献共20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基本信息的提取,分析文献来源及年度发表等情况,并对外治法的使用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应用的外治方法。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治疗硬皮病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内服。纳入的文献中,共有101种中药,用药271次。其中活血化瘀类药最多,共16种,占15.8%。结论:证据表明中医外治法治疗硬皮病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现有资料的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确切的疗效尚需要更严谨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中医外治法以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为主;中药外治硬皮病具有疗效确切和副作用低的特点。

刘蔚蓝[6](2014)在《叩刺拔罐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蛇串疮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传统的叩刺拔罐法治疗蛇串疮后遗神经痛,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此方法的加减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从而验证此方法对治疗蛇串疮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叩刺拔罐法治疗蛇串疮后遗神经痛的机理。方法:将60例蛇串疮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配合叩刺拔罐法治疗,隔天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口服,一次6粒,一日2次,饭后口服,10天1疗程,时间为3个疗程。结果:本课题经过临床观察证实,治疗组治愈9例(40%),显效9例(30%),有效4例(13.3%),无效5例(16.7%),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5例(16.7%),显效7例(23.3%),有效8例(26.7%),无效10例(33.3%),总有效率为66.7%。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差异,充分证实叩刺拔罐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蛇串疮的疗效显着,明显优于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组。结论:经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叩刺拔罐法治疗蛇串疮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在治疗上是较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

范富有,杨勇,卢中道,孙宜保[7](2014)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合多发性肋骨骨折并气、血胸的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闭合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闭合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63例,西医有急救处理、胸壁固定、肋间神经阻滞、胸腔闭式引流等;中医分外治法和内治法,外治法应用本院自制"三七散"蛋清调和外敷患处,内治法早期采用"攻法",口服"血府逐瘀汤",中期采用"和法",服用本院自制的"活络骨康丸",后期采用"补法",治以健脾、补血益气、补益肝肾,用"八珍汤"加减。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本组治愈41例(65.1%),好转22例(34.9%),一般治疗12天见效,病程长者2个疗程疼痛完全消失,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合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相辅相成,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缩短病程,疗效显着。

唐瑛,肖力强,江花,王倩,王科闯[8](2012)在《中药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性疾病。RA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目前尚无特异治疗,常用西药治疗以控制急性发作,长期服药为主,毒副作用明显,患者难以耐受。中药外治法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不同类型的中药制剂,经体表或官窍作用于人体,以取得局部或全身效应的外治法。具有疗效迅速、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可长期应用等特色和优势,对

高环[9](2012)在《克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痰湿瘀滞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克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寻常型痤疮(痰湿瘀滞型)患者82例,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过程中共脱落4例,实际完成病历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克痤汤,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颜面油脂分泌情况、皮损程度、数量、颜色及肿痛程度的改善情况,观察时间为8周。结果: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82.0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克痤汤能够明显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是治疗寻常型痤疮(痰湿瘀滞型)的安全有效理想药物。

宋奉宜[10](2012)在《酒渣鼻的中医辨治研究》文中认为酒渣鼻是一种发生在颜面中部,以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及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皮肤病,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因素、嗜酒、辛辣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及毛囊蠕形螨感染有关。现代医学对部分病人疗效不佳,长期反复治疗容易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中医疗法由于安全有效受到患者青睐,但中医对酒渣鼻病因证治的认识并不一致,疗效也有较大差异。在此笔者整理古今中医对酒渣鼻病因证治的各种不同观点,以期能为酒渣鼻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因此笔者以鼻准红赤、酒糟鼻、酒豉鼻、酒皶鼻、赤齄、酒齆、粉隳,酒渣鼻,赤鼻、齇、隳为关键词在《中华医典》上搜索古代文献;以酒渣鼻+中医,酒糟鼻+中药,酒渣鼻+中药,酒渣鼻+针灸,酒糟鼻+针灸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1989-2011年的文献,通过检阅各类文献,比较其差异,分析其适应范围,并查阅酒渣鼻相关的现代文献,希望能从中找出证治规律。比较各位医家观点及笔者个人体会,笔者以为若是根据酒渣鼻三期皮疹的形态特点推断病机,红斑期以血热瘀滞为主,治以清热凉血活血;丘疹脓疱期为毒热炽证,治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主,兼以清热凉血活血;鼻赘期为痰瘀互结,治疗应在前期基础上重用破血逐瘀、化痰散结的药物。但如仅按此辩证治疗,则会出现有的病人有效,有的病人无效,或出现初始治疗有效,久则无效的情况。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酒渣鼻的辩证论治不仅要根据局部皮损的分期、形态,还要根据全身的综合状态进行辩证论治,有时全身的综合状态比皮损的分期、形态更为重要。因此结合各家医家论述,将此病分为病脾胃湿热型、肺胃蕴热型、肝郁化热型,阴虚火旺型、脾胃亏虚型几种证型,同时结合皮损分期进行辨证。在外用药物方面,现代医家已大多弃用虽有较好疗效含铅、汞等对人类有害的成分的药物,如轻粉、水银、密陀僧、铅粉等。现在最为常用的外用药为大黄、硫磺、百部三药,常配以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苦参等祛风除湿止痒之品,以及黄芩、黄连、黄柏、蒲公英、虎杖,桃仁、杏仁、明矾等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活血,润肤的药物。针灸治疗酒渣鼻也有所进展,因酒渣鼻和肺、脾、胃关系最为密切,肺与大肠相表里,手足阳明经经皆过于鼻,因此多取太阴、阳明经上的穴位。远端取穴多取:合谷、风池、列缺、足栋里、少商、脾俞,胃俞,肺俞等穴,如与肝相关,则取太冲、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近端取穴多取:迎香、印堂、上迎香、素髎等鼻周穴位。手法以泻法为主,或平补平泻。因此北火针、三棱针点刺出血,可泄热,疏通经络,近年来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二、外敷Ⅰ号泥膏临床应用100例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敷Ⅰ号泥膏临床应用100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咳嗽风寒夹痰证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一般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病例脱落及处理
7 知情同意
8 意外情况处理
9 临床试验具体内容和方法
    9.1 研究方法
    9.2 治疗方案
    9.3 观察内容
    9.4 咳嗽症状积分
    9.5 安全性观测
    9.6 随访
    9.7 数据管理及统计
10 统计
11 结果
12 讨论
1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小儿急性咳嗽-感冒病中药联合外治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一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 基本概念
    1.2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相关病名
    1.3 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认识
        1.3.1 古代医家对该病病机的认识
        1.3.2 现代医家对该病病机认识
    1.4 治则治法
    1.5 辨证论治
        1.5.1 现代医家的辨证论治研究
        1.5.2 体质研究
        1.5.3 临床验方治疗
        1.5.4 中西医结合治疗
    1.6 其他疗法
        1.6.1 针灸疗法
        1.6.2 穴位贴敷
        1.6.3 穴位注射
        1.6.4 穴位埋线
        1.6.5 饮食调护
    1.7 病因和发病机制
        1.7.1 脑—肠轴异常
        1.7.2 Cajal间质细胞异常
        1.7.3 激素分泌改变
        1.7.4 肠道动力障碍
    1.8 治疗
        1.8.1 改变生活方式
        1.8.2 药物治疗
        1.8.3 生物反馈治疗
        1.8.4 外科介入治疗
    1.9 讨论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检索策略
    2.3 处方选择
        2.3.1 FC诊断标准
        2.3.2 证候标准
        2.3.3 医案的纳入标准
        2.3.4 医案的排除标准
    2.4 原始数据录入及规范化处理
        2.4.1 数据录入
        2.4.2 原始数据规范化处理
    2.5 统计分析
        2.5.1 频数分析
        2.5.2 聚类分析
        2.5.3 关联分析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医案的基本情况
        3.1.1 性别分布情况
        3.1.2 年龄分布情况
    3.2 舌脉与症状
        3.2.1 舌色情况
        3.2.2 舌苔情况
        3.2.3 临床症状情况
    3.3 用药规律分析
        3.3.1 药物功效分类情况
        3.3.2 药性情况
        3.3.3 药味情况
        3.3.4 药物归经情况
        3.3.5 药物使用频数分布情况
        3.3.6 中药组方规则分析情况
        3.3.7 中药聚类分析情况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结果分析
        4.1.1 发病情况
        4.1.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的相关性
        4.1.3 药物的功效分析
        4.1.4 从关联分析看药物组合
        4.1.5 从聚类分析看药物组合
    4.2 讨论
    4.3 结论
    4.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健身气功“八段锦”对Ⅱ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COPD 的流行病学
        1.1 国外研究概况
        1.2 国内研究概况
    2 中医学对 COPD 病名的认识
    3 COPD 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和护理
        3.1 辨证论治
        3.2 辨证施护
    4 中医外治疗法
    5 饮食治疗
    6 运动训练
    7 八段锦疗法
    8 太极拳疗法
    9 呼吸操疗法
    10 讨论与展望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COPD 的病程分期标准
        1.3 COPD 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1.4 病例选择标准
        1.4.1 纳入病例标准
        1.4.2 病例排除标准
        1.5 一般资料
        1.5.1 病例来源
        1.5.2 研究工具
        1.5.3 实施方法
        1.5.4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案
        2.2.1 对照组
        2.2.2 治疗组
        2.3 观察指标
        2.3.1 安全性观测
        2.3.2 疗效性观测
        2.4 统计学方法
    3 治疗结果分析
        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6MWD 的变化情况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CAT 问卷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
讨论
    1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特点
    2 健身气功“八段锦”治疗 COPD 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3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 COPD 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4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 COPD 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5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 COPD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6 本研究的意义
    7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COPD 的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附录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问卷

(4)泄肝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理论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1 对病名的认识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3 辨证分型
        4 治疗
    二、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1 R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 RE的诊断
        3 RE的治疗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辩证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病例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1) 对照组
        (2) 治疗组
        (3) 疗程
        (4) 注意事项
    三、观察指标
        1 安全性指标
        2 疗效性指标
    四、疗效评定标准
        1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2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3 内镜疗效评定标准
        4 主要症状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5 远期疗效评定标准
    五、统计学处理方法
    六、治疗结果
        (一)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对比
        (二)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变化对比
        (三) 治疗后内镜下疗效比较
        (四) 主要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五) 远期疗效比较
        (六) 不良反应及相关常规检查
讨论
    一、肝与脾胃之间的关系
    二、食管与胃密切相关
    三、肝胃郁热为RE的主要病机
    四、泄肝和胃法
    五、组方原则
        1 、方药组成及方解
        2 、现代药理研究
    六、研究结果分析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RE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反流性疾病问卷
附录2 中医症状积分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中医外治硬皮病的文献分析及用药规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文献分析及系统评价
    1. 研究背景
        1.1 西医对硬皮病的认识
        1.2 中医对硬皮病的认识
    2. 研究目的
    3、研究对象
        3.1 、文献检索策略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文献筛选
        3.5 、数据提取
    4、研究方法
        4.1 统计分析
        4.1.1 文献基本信息
        4.1.2 文献来源及比例
        4.1.3 中医外治方法的分类及使用频次
        4.1.4 文献发表年限情况
        4.2 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4.2.1 文献概况
        4.2.2 文献质量分析
        4.2.3 统计结果分析
        4.2.4 研究方法
        4.2.5 研究结果
    5、讨论
二 中医外治用药的规律探索
    1、目的
    2、方法
    3、结果
        3.1 频率统计
        3.2 功效分类
    4、讨论
        4.1 外治用药规律的分析
        4.2 安全性分析
三 结论
    1、本次研究的意义
    2、中医外治法治疗硬皮病的发展前景
四、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叩刺拔罐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蛇串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对蛇串疮的认识
    2. 近现代医家对蛇串疮病因病机的论述
    3. 现代医学病因病机的研究
    4.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5. 专方专药
    6. 中医外用药
    7. 中西医结合
    8. 针灸疗法及其他
实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讨论
    1 中医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的认识
    3 相关治疗
    4 治疗机理
    5 优势及创新
    6 病案举例
    7 预后与转归
    8 预防及护理
    9 不足与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合多发性肋骨骨折并气、血胸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2.2 中医治疗:
        2.3 合并其他处骨折的治疗:
    3 治疗观察
        3.1 疗效平定标准:
        3.2 疗效评定结果:
讨论

(8)中药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温热外治疗法
    1.1 熏蒸法
    1.2 药浴法
    1.3 熏洗法
    1.4 热敷法
    1.5 热熨法
2 中药贴敷疗法
    2.1 外敷法
    2.2 薄贴法
    2.3 发泡法
    2.4 敷脐法
3 拍打疗法
4 中药离子透入法
5 结 语

(9)克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痰湿瘀滞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和治疗概况
        1.1 中医古代文献对痤疮的记载和认识
        1.2 中医现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2 西学对痤疮的认识和治疗概况
        2.1 流行病学研究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治疗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分级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1.7 安全性判定
    2 症状评分标准
    3 试验方法
        3.1 给药方法
        3.2 观察方法及观察指标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5.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
        5.3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讨论
    1 立法依据
    2 方药分析
    3 克痤汤对痤疮患者症状评分的影响
    4 小结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10)酒渣鼻的中医辨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古代中医对酒渣鼻辨治的认识
    1.释名
    2.病因病机
    3.治法
        3.1 内治法
        3.2 外治法
        3.3 内服外治法
第二部分 现代中医辩治酒渣鼻的进展
    1.酒渣鼻的中医辨证
        1.1 诊断依据
        1.2 证候分类
    2.中医对酒渣鼻的辩治探讨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2.3 针炙疗法
        2.4 食疗
第三部分 现代医学对酒渣鼻的认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1.2 内分泌功能失调
        1.3 蠕形螨感染
        1.4 血管舒缩神经敏感性增高
        1.5 紫外线的辐射
        1.6 遗传因素
        1.7 缺锌
    2.酒渣鼻的病理
    3.临床特征及分型
    4 酒渣鼻的治疗
        4.1 口服药物治疗
        4.2 外用药物治疗
        4.3 激光治疗
        4.4 液氮冷冻
        4.5 ~(90)Sr敷贴治疗
        4.6 微波治疗
第四部分 酒渣鼻中医辨治探讨
第五部分 临床病例摘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外敷Ⅰ号泥膏临床应用100例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咳嗽风寒夹痰证临床效果观察[D]. 谭郡.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用药规律研究[D]. 黎子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健身气功“八段锦”对Ⅱ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的疗效观察[D]. 孙一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4(03)
  • [4]泄肝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D]. 江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5]中医外治硬皮病的文献分析及用药规律探索[D]. 吴利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6]叩刺拔罐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蛇串疮的临床观察[D]. 刘蔚蓝.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4(03)
  • [7]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合多发性肋骨骨折并气、血胸的疗效[J]. 范富有,杨勇,卢中道,孙宜保. 中国伤残医学, 2014(05)
  • [8]中药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J]. 唐瑛,肖力强,江花,王倩,王科闯. 中医外治杂志, 2012(06)
  • [9]克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痰湿瘀滞型)的临床观察[D]. 高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10]酒渣鼻的中医辨治研究[D]. 宋奉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1号泥膏外敷100例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