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珍稀地方志集》已出版书目

《日本中国珍稀地方志集》已出版书目

一、《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已出书目(论文文献综述)

仲海燕[1](2012)在《清代镇番县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生于清代不同时期的三部镇番方志,即(顺治)《凉镇志镇番卫》、(乾隆)《五凉全志镇番县志》和(道光)《镇番县志》,体现了镇番地方志逐渐完善的内容和渐趋得当且体现“以史为志”主流的体例。本文从文献学视角,结合地域文化学、比较学理论与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镇番历史沿革方面分析了清代三部镇番县志产生的时代背景。清以前镇番历代为“凉地”,在清代大一统的政治环境下,甘肃修志在清代达到了空前高潮,这镇番方志编修影响很大,加之镇番由卫而县,修志活动有序展开。二是对镇番三部志书的纂修过程及体例与版本做了系统梳理。《凉镇志镇番卫》作为镇番,乃至凉州现存最早的志书,为本邑创始之作。《五凉全志镇番县志》作为过渡志,充分借鉴了《凉镇志镇番卫》体例和内容,在此基础上不仅详细记载当代历史,同时考证补阙了前志所省略或记载不详的很多历史事实。(道光)《镇番县志凡例》是有益的编修志书经验。作为典型的纪传体志书,是镇番完整而独立的志书。三是从编纂者、编纂宗旨、以及与“史”的关系三方面对这三部方志做了纵向比较研究。清代修志多为集结官员绅士而群修成志的官方活动,故其主修和其他编修人员都对方志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故其在存史、资政、教化的编纂宗旨而外又会有不同的历史责任,而(道光)《镇番县志》充分体现了“以史为志”的特色。四是探讨了方志所体现的镇番地域文化特色。镇番曾作为屯边之地而发展了农业,是典型的屯耕文化,在历史上有以汉蒙冲突和融合为主的复杂民族关系;镇番三面环沙,沙漠化对镇番县民生存坏境影响至深;但在清代,镇番地方文化教育享有“甲于河西”之誉。总之,清代镇番三部志书作为珍贵的地方文献,对于研究镇番历史与文化,以及中国方志学史的发展等方面,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共分正文四章以及绪论、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八部分,全文共6万余字。

郭震旦[2](2010)在《“八十年代”史学谱》文中研究表明“八十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一变革为主旋律的年代,革故鼎新也成为历史学最大声的呼号。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断裂与重组,其所引起的冲击与震荡,也完全同步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断裂与重组上来。与共和国的脚步共振,“八十年代”的史学是以一场嫉恶如仇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序幕的。砸碎枷锁,冲破禁锢历史学精神的现代经学牢笼,成为“文革”结束后一个时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劫后余生,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勇闯地雷阵的决绝向着“文革”史学泛滥成灾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突破种种明枪暗箭的阻挡之后,终于廓清了长久笼罩在史学上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的迷雾,使早已被“四人帮”的蒙昧主义折磨得奄奄一息、仅剩下意识形态外壳的史学重新获得生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无疑给已经从灾难中复苏的中国史学提供了最强的推动力,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遂向纵深挺进。一大批史学家开始对“文革”史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算与讨伐,踏上了从学术上重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征程。从此,中国史学展开一个新的篇章,跨入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个学术坚冰被融化,一个个学术禁区被突破。“回到马克思去”逐渐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这一思潮贯通整个八十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中,史学界紧紧扭住流行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史的严重曲解,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从而拆除了流行唯物史观框架的支柱,使史学彻底摆脱了现代经学的控制。正在史学界“拨乱反正”高歌猛进之时,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刚刚从“文革”中复苏过来的史学却不期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把控的失重之中,一场裹挟甚广的“史学危机”开始蔓延史学界。1983至1988年,对“史学危机”的讨论成为史学界最集中、最热烈的话题,也成为整个“八十年代”史学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刚刚获得新生的史学的一次“硬着陆”,也是共和国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在历史学界的反映。不过,正是这场危机影响到其后新时期史学的基本走向,一些与建国后前30年史学完全不同的因素开始在这场危机中破土抽芽。获得“重生”的史学正是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获得了“重构”。这场危机首先肇因于史学与急剧转型的社会之间的错位。面对正在发生转型的社会,史学完全失语,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阐释力,完全成为一场伟大变革的看客,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八十年代”的这场史学危机是全面性的,无论从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还是从史学价值、史学功能、史学范式上来说,“八十年代”的史学严重脱离了转型期的社会。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历史学自身的全面检讨开始了。首先,建国30年来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成为质疑的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形成的知识“范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发展面前,有些过时了,新时代要求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学习。第二,危机来源于方法论的贫困。第三,危机表现于研究领域的极度狭窄和集中。由于受到苏联史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后史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五朵金花”。第四,危机在于史学与现实的疏离。危机孕育着生机。正是因为“史学危机”的逼迫,才促使历史学界调整史学的内部结构,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并在范型转换、理论建设、方法论构筑、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全面实现新的跨越,从整体上刷新了历史学的面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是呈现“井喷”之势的。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史学理论》创刊,其后大批史学概论教材开始出版,如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着的《史学导论》,李振宏着《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着作的出版,推动着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一个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历史认识论上获得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历史认识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代替的窘迫。在方法论上,建立历史学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在唯物史观提供的研究方法之外,探索新的方法论途径也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共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联姻的努力,而在引入历史学的自然科学方法中数系统论声势最为浩大。这一时期,外国史学理论也开始大量涌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引进。外国史学理论为“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引进西方技术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反映。如果说理论建构构成“八十年代”史学重构的一翼的话,那么,在写作实践上回归历史现场则构成另外的一翼。随着80年代之前的史学体系的瓦解,过去完全被排除出历史书写框架的一些历史内容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社会史的复兴,最能代表20世纪后20年史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潮流,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标志性领域。中国社会史的兴起对史学体系的转换居功至伟。它至少在以下几点构建了新的范式:一、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文化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达至其构建总体史的目标。二、大大拓宽了与国际史学对接的通道。大量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中来。三、研究领域的大幅度转换,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八十年代”的史学留下了巨大遗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史学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这是“八十年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在这一时期,史学终于摆脱了现代迷信的禁锢,冲破现代经学的牢笼,解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枷锁,冲破了重重禁区,打破了一系列陈旧史学观念的束缚。二、史学走向多元化,统一的史学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史学观念、史学理论,还是史学方法,都体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三、“八十年代”史学产生了众多的理论贡献。

耿素丽,冯惠民[3](1996)在《《文献》杂志1979—1994年(总第1—66期)篇目分类索引(续)》文中认为

王雅琴[4](1994)在《《文献》杂志1993年篇目索引[总第55——58期]》文中研究说明

殷梦霞[5](1993)在《《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已出书目》文中研究表明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载,流传至今的方志尚有八千二百余种,其中不少流散海外,为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所收藏,我国国内仅有存目。为保存祖国文献,发展民族文化,满足国内外的研究需要,北京图书馆通过各种渠道,主要是国际交换的方式,广泛查寻、搜集流散于海外的方志、并制成缩微胶卷。书目文献出版社对这批胶卷进行整理,选取了其中现为日本所藏,国内罕见的地方志近百种,编成丛刊、影印出版。

二、《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已出书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已出书目(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镇番县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概述
    三、 理论与方法
    四、 学术目标
第一章 镇番方志编纂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清代镇番地方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 清代甘肃方志编纂概述
第二章 清代镇番三部志书的编纂研究
    第一节 始创之作:《凉镇志镇番卫》
    第二节 承上启下:《五凉全志镇番县志》
    第三节 集大成之作:(道光)《镇番县志》
第三章 清代三部镇番志书编纂之比较
    第一节 编纂者的修志学养与责任
    第二节 编纂宗旨的异同
    第三节 以史为志特色的强化
第四章 志书体现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节 屯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镇番民族关系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节 沙漠化对镇番生存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镇番盛于河西的文化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后记

(2)“八十年代”史学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重生与重构:"八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前言
    一、重生:冲破现代经学牢笼
    二、社会转型下的失重:“史学危机”
    三、史学理论的繁荣
    四、回归历史现场
    五、结语:“八+年代”的史学遗产
"八十年代"史学年谱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已出书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镇番县志研究[D]. 仲海燕.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4)
  • [2]“八十年代”史学谱[D]. 郭震旦. 山东大学, 2010(09)
  • [3]《文献》杂志1979—1994年(总第1—66期)篇目分类索引(续)[J]. 耿素丽,冯惠民. 文献, 1996(04)
  • [4]《文献》杂志1993年篇目索引[总第55——58期][J]. 王雅琴. 文献, 1994(01)
  • [5]《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已出书目[J]. 殷梦霞. 文献, 1993(04)

标签:;  ;  

《日本中国珍稀地方志集》已出版书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