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矿山经济效益分析,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开展矿山经济效益分析,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一、进行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分析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胥孝川,王润,雷刚,孔文源,王来[1](2021)在《资源开采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文中研究表明计算资源开采所驱动的区域经济效益,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评价依据。基于资源属性和开采特点、行业特性和影响范围等,建立"矿区服务业盈利"、"居民工资收入"、"科技产出效益"以及"下游产业发展效益"计算模型。以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提炼有效信息,计算相关参数值;结合实例矿山资源条件和设计方案,分析资源开采对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开采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尤其是科技投入产出方面的效益巨大。

赵源,赵国彦,裴佃飞,吴攀,邱菊,李洋[2](2021)在《地下金属矿绿色开采模式的内涵、特征与类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采矿业响应国家的资源环保政策提出了绿色开采发展理念。由于金属矿的开采方式、选矿技术、主要污染物等条件与煤矿有较大的区别,基于煤矿的绿色开采模式和技术体系不完全适用于金属矿。因此,本文从整体上阐述了绿色开采模式的内涵,提炼了绿色开采的原则和核心;然后针对地下金属矿开采存在的困难,分析了地下金属矿绿色开采模式的特征;最后从细节上讨论了基于不同伴生资源及尾废特征的绿色开采模式分类,以及与不同地下金属矿的匹配关系。本研究为地下金属矿山推广绿色开采提供了理论支撑。

吴凤琼[3](2021)在《秦岭生态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韩悦[4](2021)在《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研究 ——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产业政策的不断升级以及采矿企业的大量清理整顿,我国废弃矿区面积逐年扩增,而土地复垦率则相对较低,为了减轻废弃矿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对工矿废弃地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了盱眙县工矿废弃地的相关资料,对盱眙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根据其结果设定复垦情景,测算其景观格局多情景模拟结果,并对模拟结果较好的方向进行适宜性评价以判断其是否适合该复垦方向。主要结论如下:(1)盱眙县各乡镇都分布有大小数量不一的废弃地,总面积为17.64km2,其中桂五镇、河桥镇、古桑镇废弃地数量居多,废弃地总面积占比较大,均占废弃地总面积20﹪以上。已复垦地区复垦方向有耕地、林地、矿山公园、广场等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地压力,增加粮食产量。(2)通过当量因子法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核算,通过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对当量进行修订,得出盱眙县服务价值的当量因子,从而计算得出各地类服务价值,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的服务价值分别为18.29、5.83、14.65、6.45和0.05亿元,耕地和林地的服务价值较高,草地和园地次之,建设用地的服务价值最低。根据各复垦方向服务价值剔除建设用地,设定复垦为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4种复垦情景进行盱眙县复垦后景观格局的多情景模拟。对盱眙县根据地势、土壤质地等因素进行复垦分区,主要分为西南和北部两个区域,采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每个复垦分区不同复垦情景的景观格局指数。由盱眙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景观格局多情景模拟结果可得出西南地区复垦方向为林地,北部地区复垦方向为耕地,这样有利于提高研究区土地集约化管理水平,其土地利用效率也高于其他情景。(3)根据景观格局模拟结果为复垦为耕地和林地,因此对复垦为这两个地类进行适宜性评价,选择坡度、海拔、有机质、p H、质地、磷、钾和氮8个复垦适宜性评价因子,并用Arc GIS对其进行加权叠置分析,得出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工矿废弃地大部分地区对耕地和林地的适宜程度为二等适宜,少部分地区为一等和三等适宜,因此可将盱眙县西南区工矿废弃地复垦为林地,北部区域复垦为耕地,并将评价过程通过程序的方式表现出来。

孟兆磊[5](2021)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石墨被誉为“工业黑金”,主要分为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大类,在现代工业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目前的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随着资源的深入开采利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有限的资源储量与快速新增的市场需求、严格的环保政策与粗放的开采方式、不断提升的技术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技术研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科学合理地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实现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成为学界和行业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研究了石墨行业的发展规律:从供给方面,在梳理石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石墨生产周期的波动规律;在需求方面,运用定量方法对石墨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进行了预测。本文围绕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结合天然资源、产能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分析,给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周期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的基本规律。利用滤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连续40年的生产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时间长度基本一致,都是波谷对波谷周期为10年左右,波峰对波峰周期为12年左右。目前国内外的天然石墨行业发展均处于刚刚经历过一次极值的阶段,近期预计会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出现发展拐点的概率较小。第二,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石墨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具体包括:对天然石墨的总需求量和一些重要行业对各类天然石墨的需求量影响预测。研究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关键因素,确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进而给出了相应的量化关系。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关联行业发展和政策影响。将这四个关键影响因素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2个量化指标计算的结果为:对于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专利数量、锂电池产量、电动汽车销量;对于隐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粗钢产量和高品质无烟煤价格。GDP水平则对两类石墨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三,进行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预测了不同场景、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天然石墨的需求变化。模型主要分为人口、钢铁、政策和石墨预测四个子系统,包括35个辅助变量、3个水平变量、4个流量变量和2个影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静态场景下,以探明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资源量可满足未来242.69年的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保证未来55年的供需平衡。以可开采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可满足59.1年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满足13.4年的供需平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急速增长和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石墨消费量大幅度攀升,仅靠天然石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二者的探明储量都只能满足30年左右的市场需求,可开采储量满足年限更短。因此,应充分考虑高品质无烟煤对隐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以及人造石墨对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在有人造石墨替代的前提下,晶质石墨的可持续发展周期延长至103年。进而提出了促进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四,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原有天然石墨行业管理政策的重点及其作用,结合前述研究成果,从两个维度给出了天然石墨行业的发展建议:横向上从行业本身、产业链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拓展高新材料产业链的建设思路;纵向上给出了带有时间节点的发展路径建议。为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决策依据。

黄发富[6](2021)在《H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矿业有限公司作为东川民营龙头企业,担负着地方经济发展繁荣的重任和使命,如何准确把握“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是H矿业有限公司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合理的规划对企业否能够实现持续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作为铜矿行业的上游产业,近年来,H矿业有限公司遇到了发展瓶颈,一方面受到国际铜价走势、下游铜产品需求的制约;同时,受铜矿资源储量减少低,安全生产和环保政策的制约,这些因素是制约H矿业有限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H矿业有限公司要面对新的挑战,赢得主动,就要进行战略规划和思考,及早提出实施计划,赢得市场和发展空间。针对H矿业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环境的观察和思考,本论文提出了H矿业有限公司战略构想:一是立足实际,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扩大原矿资源储量,加大矿山开发和选厂技改,提高原料开采质量;二是实施技改方案,推广尾矿井下填充等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提高装备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三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产业链;四是节能降耗,建设“绿色矿山”,发展循环经济,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绿色矿山”梦想。本文对H矿业有限公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内部优劣势到外部机会与威肋、进行全面剖析,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适合H矿业有限公司自身发展实际的战略设想,提出保障措施,促进公司持续发展和壮大。

徐曼[7](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宋琪[8](2021)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法经济手段、市场手段,调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分为狭义和广义上的理解,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对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国家对因矿产资源开采而直接受损的人进行补偿以及恢复治理,其中,补偿包括矿区居民的直接经济损失、矿区生态恢复成本两部分内容。而从广义上来说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还包括因矿产资源开采而丧失发展机会的损失,以及对矿区居民给予资金、技术、实物、政策上的补偿。我国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工作在湖南、江苏等地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并没有直接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规定,自然资源部明确的将《矿产资源法》的修订工作列入2019年工作规划,并且,明确将矿山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列入《矿产资源法》修订范围,但至今仍未实行。并且,现今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补偿目的缺失、补偿的主体未确定、补偿客体不全面、补偿范围狭小、补偿方式简单、补偿标准模糊、补偿的保障方式滞后、补偿救济途径不明确几个方面。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中的问题,需要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修改《矿产资源法》,同时,颁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内容,具体包括:其一,明确补偿目的。明晰补偿主体。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有能力的个人等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捐赠资金,不限于资金,还可是技术支持、知识产权等智力成果。其二,确定补偿客体。其三,确定补偿客体。将矿区环境的生态价值作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主要的补偿客体。其四,明确补偿范围。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工作提供资金、技术、劳力、物力支持的集体、个人进行一定补偿。其五,确定补偿方式。采纳智力、实物、产业补偿方式。其六,明确补偿标准。可将补偿标准设置一定的区间范围,最低区间可保障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其七,明确补偿的保障方式。确立矿山治理恢复基金。其八,明确救济途径。

张月[9](2021)在《“依石而兴”:济宁市Z村工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行。与普通农村相比,资源型农村独特的资源优势使其具有先天的产业发展优势,获得了工业发展的先机。但随着资源开发的持续进行,资源型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单一化、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露,放任不管极有可能演变成为更为复杂的政治、社会问题,阻碍村庄的继续发展。资源型农村工业的发展影响村庄、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与村庄、村民实则亦是“命运共同体”,工业兴则村庄兴、人民富裕。在此背景下,寻求资源型农村的工业发展路径、突破工业发展困境,迎来资源型农村的再发展,实现未来的良性、可持续性发展是不容搁置的问题。本文以“乡村振兴”为价值追求,以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农村——济宁市Z村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对Z村矿山和石材加工厂的兴起及发展的历程、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发现,Z村经济依靠第二产业——石材工业的发展迅速崛起,摆脱了贫穷山村的面貌:从村庄角度来看,村庄产业结构多元化、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基础设施也正日益完善;从村民角度来看,村民的生计方式选择趋向多元化、生活方式更加现代化、社会关系网络得到拓展、村民素质也得到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管理存在缺陷、发展不可持续性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束缚着Z村工业的发展。基于Z村工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本研究提出了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政府适度干预引导的具体措施,以期在Z村石矿资源尚未枯竭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张珂珂[10](2021)在《工艺矿物学视角下自然矿产与城市矿产异同点的比较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各种自然矿产资源被开采并经由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加工制造使用后,以废弃的产品和材料形式堆积在城市中,由于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再利用的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因此将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含有可再生资源的废弃物统称为城市矿产。目前国内外对城市矿产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回收网络、政策、技术等方面,但无论是对于自然矿产还是城市矿产来说,充分了解待开采加工矿物的物质组成、结构等基础特性是评价目的矿物开发价值、选择开发利用目标矿物及选择优化处理工艺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矿产资源最大化合理利用的前提。然而目前针对城市矿产的成矿机制、物质组成、各类废弃产品中含有的有价和有害元素、组分间的嵌布粒度、嵌布特征及解离特性等基础研究,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工艺矿物学在自然矿产开采利用及选矿过程中有着指导辅助作用,通过对自然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可发现加工工艺中的缺陷,通过优化选矿工艺流程,提高回收效率。本研究以城市矿产中最具代表性的废弃印刷线路板(WPCBs)为实例,采用多种自然矿物加工检测手段对破碎后的废弃印刷线路板颗粒进行分析。通过与自然矿产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做比较分析,讨论有哪些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也适用于城市矿产,目的是构建专用于指导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的方法体系,通过对待回收处理产品或材料进行物质组成、嵌布粒度及特征、解离度及其影响因素等性质的研究,调整后续分选处理工艺及参数,使工艺流程更加合理化,以提高目的矿物的回收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矿产、工艺矿物学及指导自然矿产开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目前,国内外对城市矿产的研究重点放在开发价值、回收网络、政策、技术等方面的,仅有极少数文献资料对城市矿产成矿机制、开采价值及开采工艺的确定等基础性研究进行了探讨。国内外对工艺矿物学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是将工艺矿物学与物理、化学、地质学等学科结合,根据矿物组成及分子结构对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方面的研究,通过建立新的工艺矿物学数学模型来预测选矿指标。(2)介绍了自然矿产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另以WPCBs为实例,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将WPCBs破碎后,采用XRF分析仪、SEM+EDS、光学显微镜等检测工具分析线路板试样的元素组成及含量、颗粒形貌、粒度分布、解离情况等基本特性,以确定其资源性。结果表明,破碎后的金属颗粒为块状或弯曲折叠成团状,非金属颗粒呈片状或针带状。WPCBs中金属元素含量达到50%以上,近63%的线路板颗粒都集中在-1.2 mm的粒径中,-0.1 mm的细颗粒较少,粒度为0.3 mm时金属已基本从非金属中解离,粒度大小为-0.1 mm时,金属与非金属完全解离,但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解离不彻底。(3)通过比较分析自然矿产中金矿、铜矿与城市矿产中废弃印刷线路板分别在应用工艺矿物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时的异同点,讨论适用于城市矿产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对不适用的方法进行原因说明。结果表明,硬度、工业品位等特征不适用于描述城市矿产各产品及材料,城市矿产中大多产品是由多种元素或材料组成的混合物,且大都是非匀质的,同一产品的不同部件所用材料可能不同,硬度也不同,因此,无法定义。破碎时不能直接将各待处理物放进破碎机粉碎,需将含有有毒物质的元件手工拆卸后再进行破碎筛分。工业品位一概念不适用的原因是因为城市中的所有废弃物都需进行处理再利用,没有有用组分和无用组分的区别。建议可利用待回收物质中有价组分或元素的当前态距离最终回收态的差异程度来评估该组分或元素的可回收品位等级。(4)对上述比较分析结果作总结归纳,提出建立专用于指导城市矿产开发及加工利用的方法体系框架—“城市矿产矿物学”,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废弃物被处理前对其物质组成、嵌布粒度及特征、解离特性等基础性质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为后续分选技术和工艺的合理化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二、进行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分析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行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分析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开采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矿区服务业盈利
2 居民工资收入
3 科技产出效益
4 下游产业发展效益
5 矿区经济驱动效益
6 案例应用研究
7 结论

(2)地下金属矿绿色开采模式的内涵、特征与类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开采模式内涵
    1.1 绿色开采模式释义
    1.2 绿色开采模式遵循的原则
        1.2.1 可持续盈利原则
        1.2.2 循环经济原则
        1.2.3 地矿和谐原则
    1.3 绿色开采模式的核心
2 地下金属矿绿色开采模式的特征
    2.1 地下金属矿实施绿色开采的困难
        2.1.1 低品位、多伴生矿的资源特点
        2.1.2 高风险、高成本、低效率的深部开采
    2.2 地下金属矿绿色开采模式特征
3 地下金属矿绿色开采模式类型分析
    3.1 绿色开采模式类型划分
    3.2 基于伴生资源及尾废特性的模式分类
        3.2.1 无废开采主导型
        3.2.2 资源化利用主导型
        3.2.3 无害化生态化堆存主导型
4 结论

(4)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研究 ——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2.3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介绍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介绍
        2.1.1 盱眙县概况
        2.1.2 盱眙县工矿废弃地与复垦状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多情景模拟
        2.3.2 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第三章 盱眙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分析
    3.1 盱眙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多情景模拟
        3.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1.2 情景设立
        3.1.3 景观格局多情景模拟
    3.2 盱眙县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2.1 评价因子
        3.2.2 评价方法
        3.2.3 耕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2.4 林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2.5 复垦适宜性评价程序设计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5)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2.1.1 经济周期理论
        2.1.2 产业周期理论
        2.1.3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2.2.1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延伸
        2.2.2 战略管理理论在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2.3 石墨行业的相关研究
        2.3.1 石墨行业的基本介绍
        2.3.2 技术角度的研究
        2.3.3 政策角度的研究
        2.3.4 评价角度的研究
    2.4 研究方法综述
        2.4.1 Dematel方法
        2.4.2 系统动力学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趋势分析
    3.1 国际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现状
        3.1.1 石墨矿产储量情况
        3.1.2 天然石墨产量分布情况
        3.1.3 天然石墨产业发展趋势
        3.1.4 全球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3.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概况
        3.2.1 我国石墨矿储量情况
        3.2.2 我国天然石墨产量与产区
        3.2.3 天然石墨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3.2.4 国内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3.3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规律分析
        3.3.1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波动性分析
        3.3.2 国内外GDP与石墨生产关系分析
        3.3.3 趋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天然石墨需求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4.1 天然石墨需求影响指标池的确定
        4.1.1 基于Dematel的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4.1.2 影响因素指标池确定
    4.2 晶质石墨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4.2.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4.2.2 回归分析
    4.3 隐晶质石墨的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4.3.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4.3.2 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分情景的我国天然石墨需求量发展趋势研究
    5.1 场景设置
        5.1.1 新能源汽车销量场景设置
        5.1.2 专利数量的场景设置
        5.1.3 人口迁移的场景设置
    5.2 系统分析
    5.3 系统结构及可靠性验证
        5.3.1 人口模块
        5.3.2 钢铁模块
        5.3.3 预测模块
    5.4 系统结果分析
        5.4.1 分场景的趋势分析
        5.4.2 按因素的趋势分析
        5.4.3 趋势分析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6.1
        6.1.1 可持续发展潜力静态分析
        6.1.2 分场景的潜力动态分析
    6.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6.2.1 人造石墨发展现状
        6.2.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动态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关于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7.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分析
        7.1.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相关政策的演变
        7.1.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分领域的政策分析
        7.1.3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内容总结
    7.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7.2.1 加强天然石墨矿产勘查,确保可持续性资源供给
        7.2.2 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7.2.3 推进石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发挥资源优势
    7.3 我国石墨产业链重点发展建议
        7.3.1 关于我国石墨提纯产业的发展建议
        7.3.2 关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议
        7.3.3 关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建议
    7.4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7.4.1 战略基础阶段(2020~2025年)
        7.4.2 战略成长阶段(2025~2030年)
        7.4.3 战略提升阶段(2030~2035年)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H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工具
    第一节 战略管理理论
    第二节 PEST分析模型
    第三节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第四节 SWOT分析模型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H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概况
    第一节 H矿业有限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概况
        二、公司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
    第二节 企业的战略目标
        一、立足当前,把控风险
        二、转变方式,增强实力
        三、立足东川,繁荣经济
    第三节 发展战略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战略现状
        二、公司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公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发展理念偏差
        二、危机意识不强
        三、人才储备不强
        四、发展模式单一
第四章 H矿业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H矿业有限公司PEST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四、技术环境分析
        五、公司外部因素评价分析
    第二节 H矿业有限公司的行业竞争分析
        一、铜矿行业的特点
        二、铜矿产业生产和消费结构
        三、产业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第五章 H矿业有限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企业运营方面
        一、资源条件分析
        二、技术条件分析
        三、人力资源分析
        四、财务能力分析
    第二节 H矿业有限公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威胁分析
        五、SWOT矩阵分析
    第三节 H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一、发展战略定位
        二、企业的战略目标
    第四节 H矿业有限公司的战略选择
        一、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二、坚持科技强企,提高综合利用率
        三、拓展产业链深度,深化产品结构调整
第六章 H矿业有限公司的战略实施对策
    一、拓展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执行力保障
    三、注重人才培育,提高队伍素质
    四、加强技术革新,拓展产业链深度
    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思想引领力上下功夫
    六、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地矿关系协调发展
第七章 结论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7)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概述
    2.1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概念
        2.1.1 生态补偿的概念及特征
        2.1.2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概念
    2.2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内容
        2.2.1 补偿目的
        2.2.2 补偿主体
        2.2.3 补偿客体
        2.2.4 补偿范围
        2.2.5 补偿方式
        2.2.6 补偿标准
        2.2.7 补偿资金征收方式
        2.2.8 补偿救济途径
    2.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2.3.1 矿产资源价值理论
        2.3.2 资源耗竭理论
        2.3.3 利益博弈均衡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3.1.1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3.1.2 规章的相关规定
        3.1.3 其他规范性文件
        3.1.4 地方性立法的相关规定
    3.2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2.1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缺位
        3.2.2 补偿目的未明确
        3.2.3 补偿主体不明确
        3.2.4 补偿客体不全面
        3.2.5 补偿范围狭窄
        3.2.6 补偿方式简单
        3.2.7 补偿标准不明确
        3.2.8 补偿的保障方式落后
        3.2.9 补偿救济途径不明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想
    4.1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4.1.1 修改《矿产资源法》
        4.1.2 颁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4.2 明确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内容
        4.2.1 明确补偿目的
        4.2.2 明晰补偿主体
        4.2.3 确定补偿客体
        4.2.4 明确补偿范围
        4.2.5 确定补偿方式
        4.2.6 明晰补偿标准
        4.2.7 完善补偿的保障方式
        4.2.8 明确救济途径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依石而兴”:济宁市Z村工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文献简评
    三、基本概念
    四、理论工具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Z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Z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状况
        (二)社会经济状况
        (三)文化状况
    二、Z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石企
        (一)石企经营方式
        (二)石企经营者
第二章 Z村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
    一、2003 年前Z村矿产的开采和加工
        (一)石企兴起的必然性
        (二)石企兴起的偶然性
    二、初期石企的建立和发展
        (一)政策激励下的初期石企
        (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
    三、石企的规模化发展
        (一)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二)石企数量井喷与环境污染加剧并存
        (三)筹建工业园区应对发展隐患
    四、石企的标准化建设
        (一)政策导向转变下的石企
        (二)石企转型发展
第三章 Z村工业化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工业化发展对Z村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多元化
        (二)社会结构转变
        (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二、工业化发展对Z村村民的影响
        (一)生计方式多元化
        (二)生活方式现代化
        (三)社会关系网络拓展
        (四)村民素质提升
第四章 Z村工业化发展的困境
    一、管理存在缺陷
        (一)家长制管理作风
        (二)管理非规范化
    二、发展非可持续性
        (一)依附之危
        (二)土地受损严重
    三、外部环境制约
        (一)自然地理环境制约
        (二)市场环境制约
        (三)政策环境制约
第五章 突破困境——Z村工业化发展的未来
    一、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
        (一)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制度
    二、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完整的土地管理体系
        (二)优化多元主导型产业结构
        (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三、加强政府的适度干预引导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加强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研究相关的图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工艺矿物学视角下自然矿产与城市矿产异同点的比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城市矿产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工艺矿物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展望
        1.5.1 创新之处
        1.5.2 展望
第二章 自然矿产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2.1 引言
    2.2 主要特性及研究测试方法
        2.2.1 矿物的物质组成
        2.2.2 矿物结构构造
        2.2.3 矿物嵌布粒度及解离度分析
第三章 城市矿产的工艺矿物学应用
    3.1 引言
    3.2 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3.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组成
        3.3.2 废弃印刷线路板颗粒的形貌鉴定
        3.3.3 化学组成
        3.3.4 粒度分布
        3.3.5 解离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艺矿物学视角下自然矿产与城市矿产异同点的比较分析
    4.1 引言
    4.2 工艺矿物学在自然矿(金矿、铜矿为例)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4.2.1 金矿的工艺矿物学应用
        4.2.2 铜矿的工艺矿物学应用
    4.3 自然矿产与城市矿产在工艺矿物学应用上异同点的比较分析
        4.3.1 成矿机制
        4.3.2 流动迁移性
        4.3.3 矿物物质组成
        4.3.4 矿物嵌布粒度及特征
        4.3.5 解离度及影响因素
        4.3.6 工业品位
    4.4 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进行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分析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开采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J]. 胥孝川,王润,雷刚,孔文源,王来.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21(10)
  • [2]地下金属矿绿色开采模式的内涵、特征与类型分析[J]. 赵源,赵国彦,裴佃飞,吴攀,邱菊,李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
  • [3]秦岭生态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吴凤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研究 ——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D]. 韩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孟兆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H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黄发富.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7]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8]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宋琪. 河北大学, 2021
  • [9]“依石而兴”:济宁市Z村工业化发展研究[D]. 张月.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工艺矿物学视角下自然矿产与城市矿产异同点的比较分析研究[D]. 张珂珂.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开展矿山经济效益分析,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