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肠道线虫调查

斑马肠道线虫调查

一、斑马肠道线虫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裴志阳,国欣欣,杨宵宵,普天春,乔飞,宁长申,闫亚群,齐萌[1](2021)在《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收集136种动物共计441份粪便样本,采用离心沉淀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1.1%(49/441);检查出6种肠道寄生虫虫卵或卵囊;球虫感染率较高,为5.2%(23/441);蛔虫、圆线虫、毛首线虫、毛细线虫和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4%(6/441)、2.3%(10/441)、2.5%(11/441)、1.1%(5/441)和0.2%(1/441);哺乳动物和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0.1%(32/318)和13.8%(17/123),以毛首线虫、球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感染强度测定结果显示,大多数野生动物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感染强度较低。研究表明,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总体防控效果较好,应持续加强检测工作。

熊飞,黄庆辰,何玉虹,汤铭杰,孙蓉丽[2](2021)在《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除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塑料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也日益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已有研究,阐述微塑料的污染现况,总结微塑料进入机体的分布,归纳微塑料的生物毒性作用和机制,分析微塑料毒性效应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微塑料的生物毒性效应、机制研究和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线索和参考。

王春群[3](2021)在《捻转血矛线虫蛋白N-糖基化修饰的特征及其对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捻转血矛线虫是一种感染牛羊引起反刍动物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的寄生线虫。当前对该寄生虫的防治还主要依靠抗蠕虫药物,但是长期过度地使用驱虫药物已造成呈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抗药性问题,疫苗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防控策略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捻转血矛线虫天然抗原(如H11抗原)能够诱导宿主产生高水平的免疫保护,研究表明捻转血矛线虫蛋白具有典型的壳二糖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并且一些已知的候选抗原分子(如氨基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具有潜在N-糖基化修饰位点。然而,捻转血矛线虫蛋白N-糖基化修饰的结构特征怎样?N-糖基化修饰是否与免疫功能有关?我们对这些与免疫学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几乎是一无所知。为回答这些科学问题,本论文以捻转血矛线虫成虫及伴刀豆凝集素A(Con A)提取的H11抗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生物质谱技术、凝集素组化技术以及动物免疫试验,全面探究了捻转血矛线虫蛋白N-糖基化修饰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捻转血矛线虫成虫N-糖组学和N-糖蛋白组学的结构特征(1)基于糖组学分析技术,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建立了捻转血矛线虫成虫完整的N-糖谱,识别到一系列带有或未带有岩藻糖的低甘露糖(Hex2-4Hex NAc2Fuc0-3)、高甘露糖(Hex5-9Hex NAc2)及复杂型聚糖结构(Hex3-4Hex NAc3-5Fuc0-2);二级质谱(MS/MS)分析表明该寄生虫存在一系列已知的蠕虫免疫原性聚糖表位,包括Gal-Fuc基序、LDNF(Gal NAcβ1-4(Fucα1-3)Glc NAc)以及壳二糖核心岩藻糖基序。(2)凝集素组化分析揭示甘露糖复合物主要表达在捻转血矛线虫雌雄虫肠道及雄虫粘腺部位;N-乙酰氨基葡萄糖复合物表达在雌雄虫肠道微绒毛及生殖腺(雌虫卵巢及雄虫粘腺)部位;而N-乙酰氨基半乳糖和岩藻糖复合物则分别定位于雌虫的卵巢和肠道细胞质部位。(3)对于糖蛋白组学研究,利用亲水作用色谱法(HILIC)富集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共鉴定到291个N-糖蛋白和425个N-糖基化位点,其中发现45个位点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α1,3岩藻糖基化修饰;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糖基化位点发生于保守的氨基酸基序(N-x-T/S,x≠P),主要定位于蛋白质表面的无序卷曲结构;识别的N-糖蛋白主要与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相关联,并且主要富集在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层粘连蛋白EGF样结构域和肽酶M1家族;数据分析发现几个已知的疫苗候选分子存在多个N-糖基化位点,其中也包含一个潜在的α1,3岩藻糖基化位点。2.捻转血矛线虫H11抗原N-糖基化修饰特征及其对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1)应用MALDI-ToF MS技术在捻转血矛线虫Con A纯化的H11蛋白复合物中共鉴定到38个不同质荷比的N-聚糖信号峰,大部分出现的聚糖信号与捻转血矛线虫成虫聚糖保持一致,在m/z 2396到m/z 3084范围内额外识别到一系列高分子聚糖信号(Hex3-5Hex NAc4-6Fuc2-4)。(2)基于HILIC富集联合LC-MS/MS技术,在H11抗原组分中共识别到125个N-糖蛋白和85个N-糖基化位点,其中20个位点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α1,3岩藻糖基化修饰;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识别的N-糖基化位点发生于保守的(N-x-T/S,x≠P)基序,主要富集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和氨基肽酶两类肽酶家族。(3)随后将H11抗原用高温变性处理以破坏其蛋白质结构或用高碘酸钠处理以破坏其聚糖结构。利用未处理、变性处理和高碘酸钠处理的H11抗原进行山羊免疫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H11天然抗原对照组相比,高碘酸钠处理的H11抗原显着降低了对动物的免疫保护力和抗H11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导致平均产卵量、成虫负荷量升高和皱胃组织病理变化严重;而变性处理的H11抗原未显着降低动物的免疫保护力和血清抗体水平。(4)凝集素Con A组化分析显示H11天然糖蛋白复合物来源于捻转血矛线虫的整个肠道部位;而凝集素Con A与IgG抗体的共定位显示免疫原性的糖蛋白特异性识别在该寄生虫的肠道微绒毛部位。(5)IgG抗体与寄生阶段虫体的体外抑制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IgG抗体培养组相比,未处理及变性处理组抗原产生的IgG抗体抑制了L4发育和成虫肠道氨基肽酶活性,而高碘酸钠处理组抗原产生的IgG抗体则降低了这种抑制反应,提示H11天然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与聚糖介导的特异性IgG抗体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解析了捻转血矛线虫成虫和H11抗原的N-糖组和N-糖蛋白组并探究了聚糖对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不仅完整地表征了两者的N-糖基化结构特征,还发现H11抗原聚糖对诱导山羊的免疫保护作用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寄生线虫N-糖基化修饰的生物合成和免疫功能奠定了基础,为抗寄生虫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贺名叶,谢旖,田世成,张卓亿,刘伟[4](2021)在《斑马副蛔虫线粒体cox1和nad5基因序列多态性》文中研究指明利用PCR技术对9个斑马源蛔虫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和nad5基因部分序列(pnad5)进行扩增与测序,并分析其遗传多态性和种系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线粒体pcox1和pnad5序列长度分别为420 bp和528 bp,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100.0%(8个可变位点)和98.1%~99.5%(14个可变位点),检测到单倍型分别为6个和8个,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1.834和4.07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9个斑马源蛔虫分离株与已知马副蛔虫和Parascaris univalens分离株聚为同一分支,与其他蛔虫所属分支相隔较远,提示马副蛔虫可能与P.univalens为同种异名,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结果表明,本次试验获得的斑马源蛔虫为马副蛔虫或P.univalens,其线粒体pcox1和pnad5基因均存在一定变异,但pcox1基因变异程度低于pnad5,本试验为斑马蛔虫的分子分类与群体遗传学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卢治均[5](2021)在《湛江近海域沉积物中微塑料对斑马鱼的免疫病理学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由于其颗粒小,难降解,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经过自然界的大气和水体流动后,大部分MPs最终会进入水体及其沉积物中。由于其有很多种方式方法扩散迁移,极有可能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动物体内。而由于其颗粒小,吸附和团聚作用较强,容易吸附环境中的其他有毒物质,因此对生物有极大的威胁。本研究将常用的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试验动物,从湛江近海沉积物中提取MPs,探究湛江近海沉积物中MPs的污染状况,及其对斑马鱼免疫病理学的影响。本试验主要研究内容为:(1)本试验以湛江近海沉积物为目标,通过密度法浮选、酸性消解等步骤,获得沉积物中的MPs,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激光粒度仪分析确定沉积物中MPs种类构成和粒度分布。(2)将常用的模式动物斑马鱼成鱼作为试验动物,设置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MPs为水触媒染毒材料进行暴露试验,持续21 d,探究MPs水触媒暴露对成年斑马鱼免疫器官(肝脏、鳃、肠道)的影响。(3)探究MPs对成年斑马鱼体表粘液免疫因子(体表粘液免疫球蛋白IgM和粘液溶菌酶LyZ)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ZnCl2作为盐溶液溶质的超声波辅助浮选法+65%HNO3和30%H2O2溶液联用的酸性消解法适用于近海沉积物中MPs的提取;构成湛江近海沉积物中MPs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单体是乙烯和丙烯,并含有少量二烯和丙烯酸单体。(2)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各剂量组的肝脏指数、鳃指数和肠道指数均出现上升趋势,其中高剂量组的肠道指数在14 d和21 d的差异为显着(P<0.01)。(3)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其他各试验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鳃损伤,多表现为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和顶部棒状病变,且损伤程度随暴露时间和MPs浓度增加而增加,出现鳃小片扭曲、上皮细胞水肿、顶端膨大等现象。21 d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出现基部增生甚至粘合,有部分出现断裂情况,腮结构损伤严重。试验7 d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周围空泡;试验14 d时候,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有肝血窦轻微扩张情况,少量细胞肿大,周围出现空泡,尤以阳性对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较为明显;试验21 d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组织结构受损,部分发生细胞核聚集,胞间界限模糊,空泡化情况有所加剧。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各试验组肠道切片表现出肠绒毛高度降低,粘膜上皮高度增加和外纵肌层高度增加。(4)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前7 d,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IgM均呈现显着增加,差异为显着(P<0.05);14 d时,相对于空白对照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IgM均呈现显着增加,差异为显着(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21 d时,中剂量组、高剂量组IgM浓度明显增加,差异为显着(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前7 d,低剂量组的LyZ呈极显着上升(P<0.0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LyZ均呈现显着上升,差异为显着(P<0.05);14 d时,低剂量组的LyZ呈极显着上升(P<0.0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LyZ继续呈现上升,差异为显着(P<0.05);21 d时,相对于空白对照组,中剂量组差异为显着(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呈现极显着上升(P<0.01)。综上所述,湛江近海沉积物中的MPs主要成份为乙烯单体和丙烯单体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并含有少量二烯和丙烯酸单体,其会导致模型生物斑马鱼的免疫器官指数相较于对照组出现上升趋势;体表粘液中LyZ含量升高;体表粘液中IgM含量升高。

张齐元[6](2021)在《新疆部分地区马驹隐孢子虫动态感染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孢子虫是常见的人兽共患原虫之一,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马驹感染隐孢子虫后,可表现出腹泻、腹痛、食欲减退、消瘦和发育不良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本研究通过显微镜观察法和PCR法对新疆部分地区马驹进行隐孢子虫动态感染情况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该地区马驹隐孢子虫流行情况和种类/基因型分布特点。(1)分别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连续收集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和伊犁州牧马马驹粪便样本590份,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进行检查。发现314份样本呈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总感染率为53.2%(314/590);检出6种肠道寄生虫,以圆线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43.1%(254/590),马副蛔虫、球虫、绦虫、蛲虫和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23.6%(139/590)、1.2%(7/590)、6.6%(39/590)、1.0%(6/590)和0.5%(3/590)。其中,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马驹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5%(1/197)、0.5%(1/201)和0.6%(1/192),塔城地区和伊犁州马驹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1.3%(2/159)和0.7%(1/175),阿勒泰地区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结果显示,新疆部分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以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隐孢子虫感染率较低。(2)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马驹隐孢子虫种类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利用PCR法对590份牧马马驹粪便样本DNA进行隐孢子虫检测。结果发现,马驹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5%(9/590),高于显微镜观察法检出率(0.5%,3/590);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马驹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5%(1/197)、1.5%(3/201)和2.6%(5/192)。9份PCR呈阳性的样本均成功测序,经序列分析鉴定出4种隐孢子虫种类/基因型,分别为人隐孢子虫(n=3)、微小隐孢子虫(n=2)、安氏隐孢子虫(n=1)和隐孢子虫马基因型(n=3)。研究结果提示新疆部分地区马驹隐孢子虫存在遗传多样分布特征。(3)为进一步了解马驹隐孢子虫的年龄动态感染情况,选取1个隐孢子虫呈阳性的马场中25匹新生马驹为研究对象,分别于30日龄、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150日龄和180日龄收集其粪便样本,共计150份。基于隐孢子虫SSU r DNA基因位点,采用PCR法检测粪便DNA,150份样本中17份样本呈隐孢子虫阳性,总感染率为11.3%(17/150);以60日龄马驹感染率最高,为40.0%(10/25),120日龄马驹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17份PCR呈阳性的样本均成功测序,经序列分析鉴定出隐孢子虫马基因型(n=11)、微小隐孢子虫(n=4)和火鸡隐孢子虫(n=1);不同日龄新生马驹感染隐孢子虫种类/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60日龄马驹更易感隐孢子虫,应进一步加强新生马驹隐孢子虫的监测和致病性调查。

王思琦[7](2021)在《广东省部分地区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检测与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指肠贾第虫是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主要引起宿主腹泻。目前,已鉴定8个有效集聚体(A-H),马属动物可感染4个集聚体,分别为A、B、E和G,以集聚体B感染最为常见。本研究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和PCR法对广东部分地区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进行检查,鉴定其基因型,以期为我国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病的调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收集广东省7个马术俱乐部430份成年赛马新鲜粪便样本,本研究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采集粪便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7个马术俱乐部中有6个呈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感染率范围为0-54.3%(19/35),总感染率为14.9%(64/430),;共检出3种/类寄生虫虫卵/包囊,贾第虫包囊感染率为2.6%(11/430);圆线虫卵和马副蛔虫卵感染率分别为11.4%(49/430)和0.9%(4/430),雌马、雄马和骟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6.1%(5/31)、6.8%(3/44)和15.8%(56/355)。2.基于十二指肠贾第虫SSU r RNA基因位点,采用PCR法检测430份赛马粪便DNA样本,发现42份呈阳性,总感染率为9.8%(42/430),高于显微镜检测结果(2.6%,11/430)。其中,黄埔区马术俱乐部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最高,为34.3%(12/35),而惠州区赛马的感染率最低,为8.2%(11/134),增城区和花都区赛马均未发现感染;对不同性别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调查结果显示,雄马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最高,为13.6%(6/44),雌马和骟马的感染率分别为12.9%(4/31)和9.0%(32/355)。对42份十二指肠贾第虫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共鉴定出3种集聚体,分别为人兽共患集聚体A(n=4)、人兽共患集聚体B(n=36)和集聚体E(n=2)。3.基于十二指肠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和β-贾第素基因位点,采用PCR法对42个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阳性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分别成功扩增出12个、9个和1个阳性产物;对所获序列进行鉴定分析,在tpi位点有3个基因型,其中集聚体B(n=10)存在1个基因型,集聚体A(n=1)存在1个基因型,集聚体E(n=1)存在1个基因型;bg位点有3个基因型,其中集聚体B(n=7)存在2个基因型,集聚体E(n=1)存在1个基因型;gdh位点有1个基因型,鉴定为集聚体E。仅有1个集聚体E分离株在3个位点同时成功扩增,形成1个MLG。结果提示,广东省赛马源十二指肠贾第虫遗传稳定,不具多样遗传分布特点。综上所述,广东省赛马常见感染十二指肠贾第虫,以人兽共患集聚体B为优势感染集聚体,其基因型较单一,不具多样遗传分布特点。研究结果为我国动物十二指肠贾第虫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

覃裴溪[8](2021)在《粪类圆线虫iL3时期和pF时期miRNA的鉴定分析》文中指出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非编码RNA,可以和靶标m RNA完全结合,达到降解m RNA的目的或者通过种子序列与m RNA部分结合,抑制m RNA的蛋白翻译过程,在转录后翻译调控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在寄生虫中,miRNAs通过多种机制在调节生长发育、感染、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和发病机制,寿命延长等方面起到作用。粪类圆线虫是一种寄生在人和犬小肠内的肠道寄生性线虫,全球大约有1亿人受到感染,同时具有寄生世代和自由生活世代的复杂生活史。在健康个体中,粪类圆线虫的感染没有严重危害,但是在免疫抑制的个体中,可能会导致过感染,死亡率较高,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对粪类圆线虫感染性三期(i L3)和寄生性雌虫时期(p F)两个时期的miRNA的鉴定和分析有助于了解粪类圆线虫miRNA功能,为研究粪类圆线虫miRNA的潜在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1.粪类圆线虫RNA测序数据质量提取粪类圆线虫两个时期虫体总RNA,送到华大公司进行测序,i L3-1、i L3-2、i L3-3和p F-1、p F-2、p F-3的总碱基分别为0.553G、0.550G、0.526G、0.529G、0.533G和0.544G;GC含量约为50%、Q20>99%、Q30>94%。与粪类圆线虫的基因组相比对,i L3和p F s RNA的比对率分别为88%和53%。2.miRNA的序列特征miRNA的长度分布于22个碱基左右,miRNA的首个碱基偏向性分析表明,miRNA的首个碱基偏向于尿嘧啶(U)。除去r RNA、t RNA、sn RNA、sno RNA,其他小RNA、重复序列、外显子、内含子,剩下的1.73%的i L3和18.17%的p F未注释的s RNA被视为是miRNA的候选物,包括已知和未知的miRNA。3.差异miRNAs的表征本次研究以鼠类圆线虫已经发表的miRNA作为参照,总共获得265个miRNAs,包括130个已知的和135个未知的miRNAs,两个发育阶段有134个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s,包括77个保守和57个未知的miRNAs,已鉴定出超过21个|Log2 Fold Chang|>3的miRNAs,热图分析中,在三个生物学重复之间显示高度相关,进一步证明了本实验的准确性。4.保守miRNA的进化分析对保守的miRNA进行进化分析,发现高等动物所表达的miRNA的数量多于低等动物,并且miR-34和miR-92在后生动物中普遍存在,说明两个miRNA在后生生物中高度保守,可能在不同的生物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miRNA。5.差异miRNA的靶基因的功能分析本次鉴定的134个差异的miRNAs,利用miRanda软件预测发现1494个靶基因,GO分析显示在分子功能类别中,miRNA的靶标主要集中在跨膜转运蛋白活性、信号转导活性、核酸结合等方面。在细胞成分类别中,miRNA的靶标主要富含细胞和肌球蛋白复合物。在生物过程类别中,miRNA的靶标主要集中在DNA重组、信号传导和DNA整合中。KEGG途径富集分析表明,靶基因在多种信号通路中发挥不同的功能,这些信号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Fox O信号通路、紧密连接、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把这些通路里的基因与线虫的同源基因进一步分析预测这些靶基因可能在粪类圆线虫的蜕皮、调节寿命、调节运动功能、胚胎的发育和调节产卵行为发挥重要功能。6.miRNA的验证利用克隆方法,设计引物扩增粪类圆线虫的pre-miRNA,克隆到质粒,送到公司测序,发现测序结果与深度测序完全相符,说明测序数据的高质量性。利用RTPCR对11个差异miRNAs进行相对定量,发现9个miRNAs差异显着,并且RTPCR的结果与RNA-seq的趋势相同,这些结果表明miRNA测序数据是可信的,可为后续miRNA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7.应激条件下miRNA的转录水平分析温度应激中选取的Sst-miR-71-5p、Sst-miR-84-5p、Sst-miR-86-5p、Sst-miR-92-3p、Sst-miR-1-3p、Sst-miR-9-3、Sst-lin4-3p、Sst-miR-81a-5p、Sst-miR-34a-5p、Sst-novel-104共10个miRNA,在12℃、37℃、45℃相对自然生存温度22℃,发现大部分miRNA是下调的,其中Sst-novel-104、Sst-miR-84-5p在12℃上调。缺氧应激结果显示Sst-miR-84-5p、Sst-lin4-3p、Sst-novel-104、Sst-miR-92-3p显着下调,Sst-miR-81a-5p、Sst-miR-1-3p和Sst-miR-71-5p显着上调,Sst-miR-86-5p、Sst-miR-34a-5p、SstmiR-9-3p没有明显差异。紫外照射应激中发现所有的miRNA转录水平都显着下调。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表征了粪类圆线虫感染性三期(i L3)和寄生性雌虫(p F)时期的miRNA,发现差异表达的miRNA的功能在粪类圆线虫的运动、调节寿命、胚胎发育、产卵等方面起作用,应激实验显示多种miRNA丰度变化显示miRNA响应应激反应。所得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粪类圆线虫miRNA发挥的具体功能奠定了基础。

滕佳[9](2021)在《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对典型双壳贝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无处不在,且由于其体积较小,可被多种海洋生物摄取,从而对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微塑料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以往研究报道,我国沿海地区微塑料污染较严重,其中渤海尤为突出。然而,渤海区域微塑料污染特征尚未完全揭示。莱州湾是渤海的一个典型海湾,湾内河流众多,包括中国第二大河——黄河等20余条河流。莱州湾周边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大规模筏式水产养殖和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导致各种污染物大量输入。由于微塑料体积小且可获得性高,因此会与海洋生物发生相互作用。目前,有很多室内暴露实验研究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生物可利用性,探讨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然而,多数暴露实验使用球形、单一聚合物和尺寸精确的商品化微塑料,并且所选择的暴露浓度通常远高于沿海水域中实际的微塑料浓度。此外,这些研究中使用的微塑料粒径小于野外环境中的实际样品,且未考虑环境微塑料样品通常以不同的尺寸存在。近年来,由于海洋双壳类生物广泛存在,且具有较强的滤水性和可食用等特点,其富集微塑料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前期研究已经证实了微塑料在世界各地双壳类动物中的富集及其对这些生物的潜在毒性。然而,目前还缺乏对不同生态位的双壳类动物暴露于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调查了莱州湾58个站位的表层水和沉积物、31个站位的鱼类以及养殖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中的微塑料污染。然后以长牡蛎、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典型微塑料(聚乙烯(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两种浓度(10和1000μg/L)对双壳贝类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和证据权重(WOE)模型评估了微塑料对双壳贝类的潜在毒性风险。此外,利用代谢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分析了牡蛎消化腺组织对微塑料的响应情况,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PE和PET微塑料对牡蛎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微塑料在莱州湾分布广泛,形状以纤维为主。无论在表层水或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在不同地区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表明海湾中存在多种微塑料污染源。空间热点(Getis-Ord Gi*)分析表明,微塑料污染主要集中在莱州-潍坊地区,而该地区又主要受洋流动态的影响。虽然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与表层水不同,但也受到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表层水中最常见的聚合物为PET,而在沉积物中则为玻璃纸(CP),这表明这些微塑料具有不同的沉降过程。低密度微塑料(PE和聚丙烯(PP))在表层水中的比例约为19.9%,但这些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仅占约1.7%,表明低密度微塑料颗粒能够迁移至外海。微塑料在表层水、沉积物和鱼类之间的形状、大小和聚合物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聚类分析表明,孤东、黄河口和莱州-潍坊地区是微塑料的三个来源地,微塑料可能来源于河流输入、塑料回收和海洋筏式养殖。此外,远岸站点的沉积物中微塑料多样性更高,表明这些站点接收的微塑料有多个来源。本研究中,微塑料丰度在双壳贝类中存在较大差异,菲律宾蛤仔是单位重量软组织中微塑料丰度最高的物种,而牡蛎是单位个体中微塑料丰度最高的物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生物个体大小、摄食机制以及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程度有关。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的特征,将为该海域微塑料污染的风险评估和源头控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2)在本研究中,在两种暴露浓度下,在长牡蛎的鳃和消化腺组织中均观察到了PE和PET微塑料的富集,证实了生物体对微塑料的摄入。PE和PET微塑料暴露后,牡蛎的摄食率和呼吸率下降,并诱导了氧化应激。此外,PE和PET微塑料都抑制了牡蛎的脂质代谢,而能量代谢酶的活性则被激活。同时,还观察到暴露的牡蛎出现消化管坏死、组织间质减少以及鳃丝上皮细胞溶解、鳃尖上皮细胞瓦解等组织病理学损伤。综合生物标志物反应(IBR)和证据权重(WOE)模型结果均表明,微塑料毒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PET微塑料对牡蛎的毒性作用大于PE微塑料。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环境相关浓度微塑料对海洋双壳类动物的影响提供新认识,为评估现实条件下微塑料的生态风险提供数据支撑。(3)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微塑料暴露导致牡蛎代谢谱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发生变化。对差异蛋白质的KEGG富集分析表明,微塑料暴露主要干扰了牡蛎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过程。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表明,微塑料对氧化-还原过程、脂类代谢过程和磷酸戊糖途径均有影响。此外,微塑料暴露后,与脂质、有氧代谢以及细胞凋亡途径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量显着增加。可见,微塑料可以改变牡蛎的脂质和葡萄糖代谢过程。研究结果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PE和PET微塑料对牡蛎的毒性效应。(4)在本研究中,在菲律宾蛤仔(R.philippinarum)和栉孔扇贝(C.farreri)的消化腺和鳃组织中均检测到微塑料。微塑料暴露对两种双壳类动物的摄食率和呼吸率影响较小。然而,微塑料对蛤仔和扇贝造成了氧化应激、能量和脂类代谢紊乱。两种贝类的鳃和消化腺也出现了组织病理学损伤。IBR分析表明,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加,应激性呈升高趋势,PET微塑料对双壳类动物的毒性作用大于PE微塑料。此外,证据权重(WOE)模型分析表明,在蛤仔消化腺组织中,随微塑料浓度的增加,其危害程度增大,且PET微塑料的毒性作用大于PE微塑料。但在蛤仔和扇贝的鳃组织中,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加,PE微塑料的危害增加,而PET微塑料的危害程度则相反。以上结果揭示了不同种类双壳动物对环境相关浓度微塑料暴露的反应,并且发现扇贝对微塑料的敏感性高于蛤仔。本研究为环境条件下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见解。综上所述,微塑料在莱州湾海域的表层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其潜在污染源主要包括河流输入、塑料回收和海上筏式养殖等,且水文过程是导致莱州湾微塑料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原因。选取代表性微塑料,并从多个层面研究了PE和PET对典型双壳贝类的毒理效应,发现微塑料暴露可引起双壳贝类的氧化应激、组织损伤以及能量和脂质代谢紊乱;结合综合生物标志物反应(IBR)和证据权重(WOE)模型,评估了微塑料对双壳贝类的潜在毒性风险,发现双壳贝类的应激反应随微塑料暴露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且PET微塑料对典型双壳贝类的毒性作用高于PE微塑料。本研究可为莱州湾环境介质中微塑料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黄诗琪[10](2021)在《基于糖蛋白组学对饮用水中卤代苯醌类消毒副产物的毒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卤代苯醌是一类新型消毒副产物,其毒性可达到某些受法规管控的消毒副产物的1000多倍。2,6-二氯-1,4-苯醌(2,6-dichloro-1,4-benzoquinone,2,6-DCBQ)是一种水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卤代苯醌类消毒副产物,关于其分布、毒性及毒理机制的研究受到有关部门与不少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已有研究表明,2,6-DCBQ能够产生严重的细胞毒性与器官毒性等。不过,目前我们对其毒性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相关的毒理机制研究也不多。本课题以成年斑马鱼为生物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2,6-DCBQ对心脏组织的毒性效应,并以糖基化蛋白质组学方法为基础初步开展了毒理机制研究,为探寻与2,6-DCBQ毒性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些实验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制作斑马鱼的心脏、肝脏、脾、鳃组织切片,观察2,6-DCBQ的器官毒性。结果表明,斑马鱼的肝脏、鳃、心脏受2,6-DCBQ毒性影响较大。(2)以上述结果为基础,进一步研究2,6-DCBQ产生心脏毒性的毒理机制。通过分析斑马鱼心脏组织中唾液酸的表达水平,我们发现,Neu5Ac、Neu5Gc的相对丰度随着2,6-DCBQ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初步表明糖蛋白与2,6-DCBQ的毒性存在关联性(心脏组织中的唾液酸主要存在于糖蛋白末端)。(3)依据上述实验结果,以糖基化蛋白质组学方法为基础,筛选斑马鱼心脏组织中与2,6-DCBQ暴露相关的糖基化多肽。结果表明,在可鉴定的糖蛋白中,大部分的相对丰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主要与糖酵解过程相关。这表明,2,6-DCBQ的毒理机制可能涉及其对心脏细胞供能系统的干扰,正在进一步探究。

二、斑马肠道线虫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斑马肠道线虫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寄生虫学粪便检查
        1.2.2 肠道寄生虫种类鉴定
        1.2.3 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的感染强度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见表1)
    2.2 哺乳动物阳性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的OPG/EPG值(见表2)
    2.3 鸟类动物阳性粪便样本中虫卵/卵囊的感染强度(见表3)
3 讨论
4 结论

(2)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塑料污染现状(Current situation of microplastics pollution)
    1.1 水体中的微塑料分布
    1.2 土壤中的微塑料分布
    1.3 大气中的微塑料分布
2 微塑料的摄入与器官分布(Microplastics intake and organ distribution)
3 微塑料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及机制(Toxicity and mechanism of microplastics to organisms)
    3.1 影响生长发育
    3.2 肠道损伤
    3.3 微塑料影响体内物质代谢
    3.4 免疫毒性
    3.5 神经毒性
    3.6 生殖毒性
    3.7 氧化损伤
4 微塑料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Influence factors of microplastics toxicity)
    4.1 微塑料理化性质
    4.2 微塑料和环境污染物的复合毒性
        4.2.1 微塑料吸附重金属
        4.2.2 微塑料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5 总结与展望(Summary and perspective)

(3)捻转血矛线虫蛋白N-糖基化修饰的特征及其对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捻转血矛线虫概述
        1.1.1 捻转血矛线虫的简介
        1.1.2 捻转血矛线虫生活史及各阶段的基因组学
        1.1.3 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问题
    1.2 捻转血矛线虫疫苗的研究现状
        1.2.1 捻转血矛线虫候选疫苗的简介
        1.2.2 捻转血矛线虫H11抗原
        1.2.3 捻转血矛线虫H-gal-GP抗原
        1.2.4 捻转血矛线虫商业化疫苗的局限性
        1.2.5 重组亚单位疫苗研发面临的挑战
    1.3 寄生虫糖复合物疫苗的研发前景
    1.4 线虫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的生物合成及免疫功能
        1.4.1 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的简介
        1.4.2 线虫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的生物合成
        1.4.3 捻转血矛线虫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的研究
        1.4.4 其他线虫物种蛋白N-糖基化修饰的研究
        1.4.5 寄生虫蛋白N-糖基化修饰与宿主的免疫调节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捻转血矛线虫蛋白N-糖基化修饰的结构特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寄生虫样品
        2.2.2 主要生物试剂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2.4 主要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虫体总蛋白提取
        2.3.2 胰蛋白酶酶解
        2.3.3 糖肽富集
        2.3.4 N-聚糖样品的制备
        2.3.5 MALDI-ToF和MALDI-ToF/ToF分析
        2.3.6 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
        2.3.7 糖肽样品去糖基化
        2.3.8 LC-MS/MS分析
        2.3.9 数据库分析
        2.3.10 生物信息学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捻转血矛线虫N-糖组和N-糖蛋白质组分析流程
        2.4.2 捻转血矛线虫N-聚糖结构解析
        2.4.3 捻转血矛线虫糖复合物的解剖学分布
        2.4.4 N-糖蛋白组和N-糖基化位点的鉴定
        2.4.5 糖蛋白的功能分析和亚细胞定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捻转血矛线虫H11抗原N-糖基化修饰特征及其对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寄生虫样品
        3.2.3 主要生物试剂
        3.2.4 主要仪器设备
        3.2.5 主要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H11天然抗原初步萃取
        3.3.2 天然抗原H11提纯
        3.3.3 SDS-PAGE分析
        3.3.4 N-聚糖样品的制备
        3.3.5 MALDI-ToF和MALDI-ToF/ToF分析
        3.3.6 糖肽样品去糖基化
        3.3.7 LC-MS/MS分析和数据库分析
        3.3.8 天然抗原H11蛋白结构和聚糖结构破坏
        3.3.9 免疫动物实验
        3.3.10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3.3.11 血清IgG抗体的分离纯化
        3.3.12 Western blot分析
        3.3.13 组织染色
        3.3.14 IgG抗体对四期幼虫孵化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3.3.15 IgG抗体对成虫肠道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3.3.16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H11抗原的N-糖蛋白和N-糖基化位点鉴定
        3.4.2 H11抗原的N-糖组结构解析
        3.4.3 H11抗原的蛋白质或聚糖结构破坏及免疫动物方案
        3.4.4 H11抗原蛋白质或聚糖结构破坏对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
        3.4.5 实验动物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3.4.6 H11抗原在寄生虫体内的解剖学分布
        3.4.7 血清IgG抗体对寄生阶段虫体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4)斑马副蛔虫线粒体cox1和nad5基因序列多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虫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线粒体pcox1与pnad5基因扩增与测序
    1.4 线粒体pcox1和pnad5基因序列分析
2 结果
    2.1 PCR扩增
    2.2 斑马源蛔虫线粒体pcox1和pnad5基因序列特征与同源性分析
    2.3 斑马源蛔虫线粒体pcox1和pnad5基因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2.4 斑马源蛔虫线粒体pcox1和pnad5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5)湛江近海域沉积物中微塑料对斑马鱼的免疫病理学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MPs定义及来源
        1.1.1 近海MPs来源
        1.1.2 MPs在水环境下的团聚机制
        1.1.3 小型动物对MPs迁移的影响
    1.2 MPs的生物毒性
        1.2.1 MPs的暴露途径
        1.2.2 MPs对消化道、呼吸道的毒性
        1.2.3 MPs对海洋生物繁殖的影响
    1.3 MPs样品采集
        1.3.1 过滤取样
        1.3.2 密度分离取样
        1.3.3 其他方法
    1.4 斑马鱼概述
        1.4.1 斑马鱼的生物学
        1.4.2 斑马鱼体液免疫因子
        1.4.3 斑马鱼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湛江近海域沉积物中MPs的调查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仪器
        2.1.2 试剂
        2.1.3 采样点分布
        2.1.4 MPs的提取与净化方法
        2.1.5 FT-IR条件
        2.1.6 激光粒度仪条件
        2.1.7 电子显微镜条件
    2.2 结果
        2.2.1 MPs的 FT-IR图谱结果
        2.2.2 MPs的粒径分布
        2.2.3 MPs在湛江近海沉积物中的含量
        2.2.4 MPs的电子显微镜图像
    2.3 讨论
    2.4 小结
3 MPs对斑马鱼肝脏、鳃和肠道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仪器
        3.1.2 试剂
        3.1.3 试验动物
        3.1.4 方法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MPs对斑马鱼肝脏、鳃和肠道器官指数的影响
        3.2.2 MPs对斑马鱼肝脏、鳃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MPs对斑马鱼体表粘液IgM和 LyZ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仪器
        4.1.2 试剂
        4.1.3 动物
        4.1.4 方法
        4.1.5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MPs对斑马鱼体表粘液IgM的影响
        4.2.2 MPs对斑马鱼体表粘液LyZ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新疆部分地区马驹隐孢子虫动态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0 隐孢子虫概述
    1.1 病原学和生活史
    1.2 隐孢子虫的检测方法
        1.2.1 形态学检查
        1.2.2 免疫学检测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1.3 马属动物隐孢子虫病流行概况
    1.4 马驹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纵向调查
    1.5 隐孢子虫病的防治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新疆部分地区牧马马驹肠道寄生虫流行情况调查
    2.1 材料
        2.1.1 样本的采集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3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
        2.2.2 感染强度测定
        2.2.3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寄生虫虫卵或卵囊镜检
        2.3.2 牧马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2.3.3 不同年份牧马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2.3.4 不同地区牧马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2.3.5 牧马马驹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情况
        2.3.6 牧马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强度测定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新疆部分地区马驹隐孢子虫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3.1 材料
        3.1.1 样本的采集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3.1.3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粪便样本预处理
        3.2.2 DNA提取
        3.2.3 PCR扩增
        3.2.4 电泳
        3.2.5 序列分析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PCR扩增结果
        3.3.2 不同年份马驹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3.3.3 不同地区马驹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3.3.4 马驹隐孢子虫的虫种鉴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某场马驹隐孢子虫年龄动态感染情况调查
    4.1 材料
        4.1.1 样本的采集
        4.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4.1.3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0 粪便样本预处理
        4.2.1 DNA提取
        4.2.2 PCR扩增
        4.2.3 电泳
        4.2.4 序列分析
        4.2.5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
        4.3.1 PCR扩增结果
        4.3.2 马驹隐孢子虫动态感染情况
        4.3.3 马驹感染隐孢子虫虫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广东省部分地区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检测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贾第虫研究概况
    1.2 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生活史
    1.3 十二指肠贾第虫分类命名
    1.4 十二指肠贾第虫诊断
    1.5 马十二指肠贾第虫流行概况
    1.6 十二指肠贾第虫的防治
    1.7 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广东省部分地区赛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赛马粪便样本采集
        2.1.2 肠道寄生虫虫卵或卵囊检查方法
        2.1.3 感染强度测定
        2.1.4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马术俱乐部赛马肠道寄生虫虫卵形态学观察
        2.2.2 不同马术俱乐部赛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2.2.3 不同性别赛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2.2.4 感染强度测定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广东省部分地区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PCR检测与鉴定
    3.1 材料
        3.1.1 样本采集
        3.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3.2 方法
        3.2.1 粪便处理
        3.2.2 DNA提取
        3.2.3 PCR扩增
        3.2.4 电泳
        3.2.5 序列分析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十二指肠贾第虫的PCR扩增
        3.3.2 不同性别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
        3.3.3 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的鉴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广东省部分地区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多位点序列分型鉴定
    4.1 材料
        4.1.1 样本选择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2 方法
        4.2.1 DNA提取
        4.2.2 PCR扩增
        4.2.3 序列测定分析
    4.3 结果
        4.3.1 PCR扩增结果
        4.3.2 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4.3.3 多位点基因亚型序列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粪类圆线虫iL3时期和pF时期miRNA的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文献综述
    1.1 粪类圆线虫概述
        1.1.1 粪类圆线虫及其引起的疾病简介
        1.1.2 粪类圆线虫独特的生活史
        1.1.3 粪类圆线虫病的全球流行病学
        1.1.4 粪类圆线虫的危害
        1.1.5 粪类圆线虫感染性三期的发育机制
    1.2 miRNA概述
        1.2.1 miRNA介绍
        1.2.2 miRNA生物发生
        1.2.3 miRNA作用方式
        1.2.4 miRNA在模式线虫秀丽隐杆线虫中的研究进展
        1.2.5 miRNA在寄生虫中的研究进展
        1.2.6 miRNA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1.3 RNA-Seq概述
        1.3.1 RNA-Seq简介
        1.3.2 RNA-Seq发展历程
        1.3.3 新型RNA-Seq工具应用前景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和虫株
        3.1.2 实验菌株与质粒
        3.1.3 主要试剂和配置
        3.1.4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3.1.5 分子生物学及序列分析软件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的收集
        3.2.2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3.2.3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4 Pre-miRNA克隆测序验证
        3.2.5 miRNAs RT-PCR验证
        3.2.6 粪类圆线虫感染三期在不同应激条件下miRNA的转录丰度测定
4.结果与分析
    4.1 粪类圆线虫miRNA测序数据
        4.1.1 粪类圆线虫miRNA测序数据质控分析
        4.1.2 miRNA测序数据和粪类圆线虫的基因组比对率统计
        4.1.3 miRNA特征分析
    4.2 差异miRNAs
    4.3 保守miRNA进化分析结果
    4.4 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功能分析结果
        4.4.1 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GO富集分析
        4.4.2 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KEGG富集分析
    4.5 miRNAs RT-PCR验证
    4.6 Pre-miRNA克隆测序验证
        4.6.1 Pre-miRNAs片段扩增
        4.6.2 Pre-miRNAs片段测序结果
    4.7 粪类圆线虫感染三期在不同应激条件下miRNA的转录丰度测定
        4.7.1 温度应激结果
        4.7.2 低氧应激结果
        4.7.3 UVC应激结果
5.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miRNA在粪类圆线虫发育和寿命中的作用
        5.1.2 miRNA的进化分析
        5.1.3 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功能分析结果
        5.1.4 miRNAs RT-PCR验证
        5.1.5 应激条件下miRNA的转录差异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对典型双壳贝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塑料定义和来源
        1.1.1 微塑料定义
        1.1.2 微塑料来源
    1.2 多环境介质中微塑料污染
        1.2.1 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
        1.2.2 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现状
        1.2.3 生物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
    1.3 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1.3.1 繁殖
        1.3.2 能量储备和生长
        1.3.3 免疫功能
        1.3.4 营养级传递
    1.4 莱州湾简介
    1.5 模式生物选择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意义及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微塑料提取
        2.2.3 微塑料样品的镜检
        2.2.4 微塑料的聚合物类型鉴定
        2.2.5 污染控制
        2.2.6 洋流模拟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微塑料丰度
        2.3.2 微塑料的形状及尺寸特征
        2.3.3 微塑料化学组成
        2.3.4 微塑料分布特征
    2.4 讨论
        2.4.1 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
        2.4.2 生物体内微塑料
        2.4.3 环境与鱼类中微塑料的关系
    2.5 小结
第3章 长牡蛎对微塑料暴露的生理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微塑料制备
        3.2.3 室内暴露
        3.2.4 微塑料富集
        3.2.5 生理行为测量
        3.2.6 抗氧化指标、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3.2.7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
        3.2.8 组织学分析
        3.2.9 毒理学风险评估
        3.2.10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塑料在组织中的富集
        3.3.2 生理指标响应
        3.3.3 氧化应激
        3.3.4 能量和脂质代谢
        3.3.5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
        3.3.6 病理组织学损伤
        3.3.7 危险指数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微塑料对长牡蛎毒性效应的组学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微塑料制备
        4.2.3 室内暴露
        4.2.4 代谢组学
        4.2.5 蛋白质组学
        4.2.6 目的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差异代谢物
        4.3.2 代谢通路分析
        4.3.3 差异表达蛋白质
        4.3.4 生物信息分析
        4.3.5 iTRAQ蛋白质组学的验证
        4.3.6 细胞凋亡调控和分子伴侣的作用
    4.4 小结
第5章 微塑料对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生理响应的比较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微塑料制备
        5.2.3 室内暴露
        5.2.4 微塑料的富集
        5.2.5 生理行为测量
        5.2.6 抗氧化指标、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5.2.7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
        5.2.8 组织学分析
        5.2.9 毒理学风险评估
        5.2.10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对微塑料的富集作用
        5.3.2 生理指标响应
        5.3.3 生物标志物变化
        5.3.3.1 氧化应激
        5.3.3.2 能量代谢
        5.3.3.3 脂质代谢
        5.3.4 组织损伤
        5.3.5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
        5.3.6 证据权重评估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糖蛋白组学对饮用水中卤代苯醌类消毒副产物的毒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
    1.3 卤代苯醌分布
    1.4 卤代苯醌毒性现状
        1.4.1 卤代苯醌的器官毒性
        1.4.2 卤代苯醌的细胞毒性
        1.4.3 卤代苯醌诱导氧化应激
        1.4.4 卤代苯醌的生殖发育毒性
    1.5 信号通路
    1.6 糖基化蛋白
    1.7 斑马鱼在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8 创新点
    1.9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斑马鱼在2,6-DCBQ暴露下的器官切片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试剂与材料
        2.2.3 样品准备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斑马鱼肝脏组织
        2.3.2 斑马鱼脾脏组织
        2.3.3 斑马鱼鳃组织
        2.3.4 斑马鱼心脏组织
    2.4 结论
第3章 斑马鱼心脏中唾液酸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试剂与材料
        3.2.3 样品准备
        3.2.4 样品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转铁蛋白标准品中糖肽的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试剂与材料
        4.2.3 样品准备
        4.2.4 样品测试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斑马鱼心脏组织中糖蛋白的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仪器与设备
        5.2.2 试剂与材料
        5.2.3 样品准备
        5.2.4 样品采集设计
        5.2.5 样品测试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暴露浓度相关的差异糖肽
        5.3.2 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5.4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斑马鱼鳃组织的测量结果
附录2 斑马鱼心脏组织与2,6-DCBQ相关肽段信息
附录3 String分析得到的生物功能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斑马肠道线虫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 裴志阳,国欣欣,杨宵宵,普天春,乔飞,宁长申,闫亚群,齐萌. 现代畜牧兽医, 2021(11)
  • [2]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进展[J]. 熊飞,黄庆辰,何玉虹,汤铭杰,孙蓉丽. 生态毒理学报, 2021
  • [3]捻转血矛线虫蛋白N-糖基化修饰的特征及其对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D]. 王春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4]斑马副蛔虫线粒体cox1和nad5基因序列多态性[J]. 贺名叶,谢旖,田世成,张卓亿,刘伟. 中国兽医杂志, 2021(06)
  • [5]湛江近海域沉积物中微塑料对斑马鱼的免疫病理学作用[D]. 卢治均.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6]新疆部分地区马驹隐孢子虫动态感染情况调查[D]. 张齐元.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7]广东省部分地区赛马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检测与鉴定[D]. 王思琦. 塔里木大学, 2021
  • [8]粪类圆线虫iL3时期和pF时期miRNA的鉴定分析[D]. 覃裴溪.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9]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对典型双壳贝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D]. 滕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10]基于糖蛋白组学对饮用水中卤代苯醌类消毒副产物的毒理研究[D]. 黄诗琪. 江汉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斑马肠道线虫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