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代表作

拓展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代表作

一、拓展社会主义流通论的力作(论文文献综述)

乔翔[1](2021)在《中部欠发达地区内贸流通管理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文中认为2020年7月,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贸流通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在内贸流通发展水平及内贸流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政府内贸流通管理是促进内贸流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引导现代流通业发展,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规范流通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以山西省吕梁市为例,对中部欠发达地区内贸流通管理进行研究,以期为中部欠发达地区提升内贸流通管理水平提供建议。本文分四个部分对中部欠发达地区内贸流通管理研究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中部欠发达地区内贸流通管理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明了市场失灵理论、流通基础产业论等主要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以山西省吕梁市为例,简述了该市内贸流通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职责、主要举措,并对吕梁市内贸流通管理取得的成效进行归纳总结。第三部分分析指出了吕梁市内贸流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重视程度、工作机制、推动力度、监管队伍等角度剖析原因。第四部分结合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中部欠发达地区应从明确内贸流通发展定位,推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优化内贸流通市场环境,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提升中部欠发达地区内贸流通管理水平。

白勇[2](2020)在《产业扶贫视角下的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流通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扶贫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研究的重要问题,精准扶贫模式的提出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产业扶贫作为扶贫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脱贫工作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在产业扶贫中,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当地特色,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扶贫模式,采用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带动当地脱贫致富,使得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新思路。基于此,本文选取山西省长治市属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产业扶贫下的特色农产品流通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入了解长治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种植情况,明晰长治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流通现状,认为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当地贫困市县实现脱贫摘帽。调研发现当地特色农产品流通中存在流通设施现代化水平不高、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电商覆盖面较低、生产流通标准化不高、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升级等问题。结合长治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应通过夯实物流基础设施;实现产业融合,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流通主体,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做好配套物流;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搞好产销对接;优化农产品市场,发展特色农产品期货交易及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路径等举措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特色农产品产业对贫困地区的“真扶贫”作用。

孙鹏[3](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邬昶俊[4](2018)在《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文中认为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经济史学工作者。他在经济史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极高的建树。从1956年完成研究生班学习至今,赵德馨教授已出版7部专着,1部专题论文集,1部论文选,3部合着,2部资料汇编,主编书7种,发表论文224篇。1998年退休后,赵德馨教授依然专注于科研工作,至今已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国家课题有5个,省级项目5个,自定项目3个。其中,已完成的项目中,主编的着述4部,共计1516万多字。合着的着作1部,30万字。独撰的着作5项,共计284万多字。独编资料集1部,140万字。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是创建“中国经济发展学”的倡导者与先行者。被同行学者誉为“经济史学界一通才”。赵德馨教授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十分注重经济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他先后编写并出版了 5部经济史教材,并首次在国内高校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赵德馨教授60多年如一日的砥砺治史,只为了完成自己在研究生毕业时定下的目标:回答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与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他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与进行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围绕他对“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两个问题的解答,追寻他的学术研究路径和对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构想,分别梳理他在经济史学科研究和经济史学科建设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按照以上的思路,从结构安排上,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论述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目前学界关于赵德馨教授的治学特点、对他的研究成果的述评等内容进行学术回顾,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一章,重点分析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界定。以此作为全文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按照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层次划分,分别梳理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各分支学科在研究和学科建设两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进行的实践,进而突出他取得的学术成就。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实研究的贡献主要以专题研究的时间为序,分别探讨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中国近代经济史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三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首先,赵德馨教授全面描述了两汉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其次,他从广泛的角度对楚国的货币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与研究,对中国古代货币史上诸多谜题,或进行了确切的解答;或提供了解答的思路;或汇集各家观点,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出版了两部史料汇编:《张之洞全集》和《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资料汇编》。第二,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对中国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了总结。第三,研究了不同群体在中国经济现代发展的经济活动,突出“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先后主编了三部多本资料集:《新中国经济文献索引(1949——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其二,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主编了一部多卷本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运行过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赵德馨教授的经济史实研究是为抽象经济史理论而服务。因此,他在经济史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学术贡献,又可以从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和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四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化或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提出“五主经济形态论”。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从经济现代化起步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限上,定在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1842年,将时间下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他进一步提出将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合二为一”,突破1949年的界限,将自1842年以来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的经济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第二,提出了“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四点:其一,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前进,具有内在的基础与动力,基本趋势是发展、进步、上升。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共同发展。其二,最有利于中国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其三,多元互补型经济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其四,“之”字形路径理论,从1949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一个明显的“之”字路。赵德馨教授至今的经济史学研究力求达到“通”,希望用中国的经济史理论解释中国的经济历史。具体来说,他在“求通”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五点:其一,对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过程进行了整体考察,并进行理论解释。其二,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出了“历史形成的情况不同,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走一条与别国不同的路”的理论观点。其三,提出“商兴国兴论”,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商品交换及商业演变的历史趋势与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经济水平的历史情况,对商业与国家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理论解释。其四,研究了中国历史上的市场关系,分析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基因,并以此判断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4000多年的历史之必然。其五,研究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发现中国历史城与市的演变规律为,无城无市——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市比城大,城在市中。并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演变的规律与中国市场关系演变的规律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符合其历史规律。对于经济史学科的建设而言,赵德馨教授通过开设课程、编着教材、培养专业研究人员、召开学术会议等实践工作,为完整且独立的经济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赵德馨教授所作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建完整的经济史学科点。该学科点在专题研究的时间范围上囊括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等学科;在学科研究的层次上,既有与经济史实相关的成果积累,又有经济史理论的提出,还开展了经济史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赡的档案资料、质量上乘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经济史学工作者。第二,赵德馨教授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诞生。为此,他主编了一部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着作,最先在高等院校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程、编着课程教材并招收研究生,主持召开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发展为目的的学术会议,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交流平台的创办。第三,赵德馨教授为了使经济史学科成为一门完整的独立学科。他以经济史学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先后对经济史学科的研究对象,经济史学研究的分期标准,经济史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经济史学科的功能,经济史学科的研究程序、规范与方法,经济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经济史学”和“怎样研究经济史学”的问题,并开创了经济史学概论这门新学科。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对赵德馨教授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总体式回顾,梳理了到目前为止他建设经济史学科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成就。总体而言,他对经济史学科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为经济史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第二,为推动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主编并出版了一系列资料集、工具书和教材;第三,培养了一批经济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第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李金凤[5](2018)在《晚清以来汉语介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末期,至五四运动时期是近代汉语发展的最后阶段。现代汉语许多语法现象直接来自晚清时期。本课题在语法化理论背景下对晚清以来汉语介词系统进行梳理,详细考察了晚清以来存续、新生、消亡的介词成员,通过对比语义系统,分析介词成员内部竞争关系,从而理清晚清以来汉语介词系统的调适与形成过程。为此,本课题首先依据Hagège(2010)对介词语义功能的划分,将晚清以来的介词系统成员大致分为空-时域、核心意义域、关系概念域三大语义域。空-时域中包括表所在、起始、所到、经由、方向、临近、沿顺、相距、时机等子语义类。核心意义域中包括施事、受事、对象三大语义成分,其中,表对象的语义成分中含表关涉、协同、比较、受益、所对、包括、强调、排除等子语义类。关系概念域中包括凭借方式、原因目的、范围视角三大语义类,其中,凭借方式中包括表工具、凭借、依据、方式、条件等子语义成分。然后,将晚清以来存续、新生、消亡的介词系统成员分三个阶段:近代汉语介词系统成员(18401919)、现代汉语介词系统成员(19191949)、当代汉语介词系统成员(19492016),进行阶段性描述性统计,包括介词成员的来源、发展、演变、句法和语义功能。主要结论有:第一,晚清以来介词系统成员主体来自历代存续的介词,且当代汉语介词系统成员绝大部分来自于存续介词。晚清以来介词成员系统中,存续介词80个,包括:自从向打由劈在于即就往当至到迄等临距离值赶被蒙经给为任把将论以跟与同对和给替连问除据拿用凭借按除了除非除开自从打从由于及至比及经由贴着挨着凭借尽着由着信着任凭至于之于因为朝(着)照(着)沿(着)顺(着)随(着)趁(着)乘(着)比(着)较(之)借(着)仗(着)依(着)靠(着)因(着)第二,新生介词一方面挤占了部分介词的生存空间,导致介词的逐渐退出至最终消亡。晚清以来介词成员系统中,新生介词29个:搁跟叫让归管讲自打从打赶到距离除掉针对对于关于按照依照遵照依据根据本着基于鉴于作为通过经过依仗着奔(着)冲(着)第三,晚清以来的消亡介词大都是文言介词,包括:空-时域的“迨、迨至、迨及、俟、待、去、捱、望”,核心意义域的“合、共、教、吃、捱”,关系概念域的“照依、缘”。这些具有独特书面语体效果的文言介词,或因自身动词义滞留较多,或因介词的新生,或因语言经济原则等,终究没有在当代汉语介词系统中幸存下来。第四,汉语新生介词大都来源于介词源义,少数是因为受到语言接触的影响。连动结构“V1·NP·V2”为动词V1提供了虚化的条件,表运行义、握持义、言说义的动词V1较容易进入该句法环境并虚化为介词。如表运行义动词“经过、通过、奔(着)、冲(着)”,和表言说义的动词“叫、讲”等。V1在“V1·NP·V2”中发生重新分析、句法结构扩展或类推,NP语义向不同语义域扩散导致V1发生“去语义化”,V1介词化后由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进一步扩大了介词的语义功能,这些即是动词介词化的主要机制。汉语动词介词化不管在形态、结构、功能、语义等方面都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和语法化斜坡:连动|动词→连动|动词或偏正|动介词→偏正|半介词→偏正|介词。除“关于、对于、基于”之外,汉语绝大多数新生介词符合这一规律。关于这三个介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或是因语法化而成,或是因受到英语、日语而产生的介词。这些有待进一步考察。总体结论:汉语介词系统在历时过程中呈动态发展状态,内部成员间相互竞争生存空间,介词的存续、新生与消亡是汉语介词系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近代和现代汉语介词系统的调适过程是当代汉语介词系统形成的主要根据。

杜立芳[6](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指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王成元[7](2016)在《张闻天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张闻天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实行什么样外交战略问题的回答,以及他认识和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与探索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对于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很有启发和教益。本文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专业选题要求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视角出发,对张闻天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论文分为六部分:第1章,绪论。共分四个部分: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张闻天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共分两个部分:张闻天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张闻天对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第3章,张闻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共分六个部分: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中心与动力;经济运行的调控;物质利益的协调;经济建设思想的方法论。第4章,张闻天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思想。共分四个部分:人民群众是主人;党内斗争要正确进行;正确处理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政治建设思想的方法论。第5章,张闻天社会主义外交战略思想。共分三个部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外交战略思想的方法论。第6章,张闻天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共分两个部分:理论贡献;当代启示。受所处时代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张闻天没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过专门系统的阐述,故本文只选择上述问题开展研究。

付文军[8](2016)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事业,这意味着他既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性分析,又要对国民经济学展开理论省思。得益于批判,马克思主义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透过对一切存在的实践批判、辩证批判、历史批判、内在批判和总体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得以凸显。深谙“批判之道”,是马克思思想得以持续发力的关键。批判乃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此即聚焦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从哲学批判而政治批判,从政治批判而经济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路向。借由“资本之思”而实现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最终达至“自由王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藉此,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完整画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早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私有制”、“异化劳动”、“实践”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范畴的理论省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具体而言,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从“财产权”到“私有制”、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从“感性直观”到实践、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即是马克思在研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批判思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成熟时期,借助于之前的学术积淀,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劳动致富和劳动者贫困、工作日的控制和延长、减少人数和增加产量、节约和浪费、价值的增殖和丧失——的论说。同时,马克思还展开了对“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批判性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体系由此生成。作为一部现代性“诊断说明书”,政治经济学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多维意蕴,并先后破解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人类之谜和资本拜物教的秘密。最后,马克思通过对“分工”、“市场”和“时空”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范畴的全面考量,道出了“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总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本真面相得以确证,各种掩盖于物物关系之下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澄明。通过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马克思做着借思想触及社会现实的伟大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变化发展了的环境(主要是新世纪之初的金融危机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再次受到追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在场”,充分表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理论之于时代的意义。在我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也反过来印证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力。

吴耀国[9](2016)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空间转向”运动将“空间分析”的因素运用到社会批判理论之中,开启一场声势浩大的“空间批判”思潮。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批判而言,“空间批判”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冲击,还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动迁。然而,“空间批判”在其理论源点的追溯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即错认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不在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限制了它的马克思主义视野,最终成为它在后现代资本主义多样性面前缺乏立场坚定性的症结。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构件与时间构件是辩证地存在着的,只不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像月掩金星那样遮蔽了空间的色彩。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框架中,如果说时间是对抗物化的利器,那么空间就是资本对抗时间的盾牌,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在这里表现为一种对抗性的权力关系,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一直以时间的优势来对抗空间,凸显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现代性反抗话语。《资本论》是这一反抗话语的集大成者,它用“规律”(时间)抵抗空间作为自己最为主要的逻辑轴线。马克思的空间批判贯穿这条逻辑轴线,具体表现在《资本论》写作的六册计划中。“六册计划”的第一册论述资本,其中第一篇就考察了商品、货币和资本。我们须要看到,马克思考察这些抽象的经济范畴时并没有将空间分析排除在外,恰恰相反,当马克思说“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的时候,他就将空间批判的逻辑起点定在了这里。马克思不打算谈论商品作为物与空间的自然关系,他从两个方面考察商品的空间性:其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将使用价值看作是空间中抽象的物化关系,这就意味着使用价值不过是空间经济关系的产物,这一点常常被它的自然属性所蒙蔽。其二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在质上就是一个空间化的概念,因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涉的是一个同质化的空间范畴。价值在量上被空间所决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平均劳动时间。商品交换催生货币,货币首先是空间地理和空间经济的产物,它履行着各种不同的空间职能。货币不仅作为财富形式而存在,还作为空间关系而存在,因此它会对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产生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充斥货币关系的空间是不自由的,自由的空间必须扬弃货币关系。商品与货币的资本化将空间批判推向了高潮。资本既把空间当做积累的手段,又把它当做抵抗时间的盾牌,而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则是资本这种攻守兼备的手段。空间成为资本易以为继重要因素,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空间拜物教的谜就是资本货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六册计划”的第二、三两册分别论述土地所有制和雇佣劳动,虽然马克思没有完成这部分内容,但是我们可以断定他的空间批判逻辑依然贯穿其中。如果我们急于看到他的空间批判从抽象阶段到具体阶段的飞跃,那么就得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第四、五、六册上来,因为这里分别论述了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三种具体的空间形式。事实上,城市空间也是《资本论》关注的具体空间形式之一。城市空间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还是一个社会化的空间,它承载着资本积累所带来的太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这注定它成为社会运动的策源地。现代国家空间更多地带有一种文化政治学色彩,它体现为充满资本权力、政治秩序和制度认同的空间。国家空间是历史的,它的历史性表现为这种空间遭遇危机之后其文化政治制度的消解。马克思空间批判的最高形式是“世界市场”批判。世界市场是资本积累的最广阔空间,它容纳了全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形成了资本主导的同一的空间秩序。同时,世界市场也是资本空间化的限度,这意味着资本积累进程的终结。资本积累的危机最终导致世界市场的全面危机,这动摇了资本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至此,马克思完成了他的“空间批判”的逻辑体系。然而,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资本主义的存在证明资本主义的终结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为资本积累在生产空间之外找到新的增长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从金融资本和帝国主义对利润的垄断,非资本主义环境向资本主义体系的剩余价值输送,国际分工造成的利益不均衡分配等方面对现代性资本主义进行了马克思式的空间批判。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多地强调空间本身的文化政治因素,如“空间生产”是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关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唯物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是关乎后现代文化政治学的空间,是描述后现代地理学的空间,是表现微观政治权力的空间,是指向文化政治认同的空间等等。其中新马克思主义者如列斐伏尔、哈维、詹姆逊等人延续了马克思空间批判的逻辑思路和方法,而其他晚期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后现代社会中的空间问题,但在基本立场的表达上将自己湮没于后现代主义无中心的话语表达之中。结论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不仅有空间分析的维度,也有空间批判的逻辑体系,其中空间分析批判的逻辑思路和方法不仅适合马克思的时代,也适合当前的时代。

杨继瑞,马永坤[10](2013)在《曾康霖教授主要学术思想评述》文中研究指明曾康霖教授是中国着名的金融学家、经济学家,他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金融基本原理与西方金融理论的科学成分和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注重金融学科、经济前沿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积淀了基于中国金融实践的理论体系,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成为当代金融学科的擎旗者,赢得了学术界广泛赞誉,成为公认的金融学大师之一。他关于中国金融问题的学术观点、对金融机构及金融相关率理论的深化、学术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真切地展现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针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二、拓展社会主义流通论的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拓展社会主义流通论的力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部欠发达地区内贸流通管理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部欠发达地区内贸流通管理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中部欠发达地区
        1.1.2 内贸流通
        1.1.3 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内贸流通
        1.1.4 地方政府内贸管理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市场失灵理论
        1.2.2 流通基础产业论
第二章 吕梁市内贸流通管理现状
    2.1 吕梁市内贸流通管理主要机构及职责
    2.2 吕梁市内贸流通管理的主要内容
        2.2.1 出台内贸流通发展政策
        2.2.2 推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
        2.2.3 规范内贸流通发展环境
    2.3 吕梁市内贸流通政府管理的成效
        2.3.1 内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3.2 内贸流通结构不断优化
        2.3.3 商务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
        2.3.4 内贸流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第三章 吕梁市内贸流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吕梁市内贸流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内贸流通发展缺乏规划引导
        3.1.2 推进内贸流通转型升级缓慢
        3.1.3 内贸流通基础设施配备落后
        3.1.4 流通市场秩序存在监管漏洞
    3.2 吕梁市内贸流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对流通作为基础产业重要性的认知不足
        3.2.2 统筹推进内贸流通发展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3.2.3 促进内贸流通发展的措施落实不到位
        3.2.4 内贸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
第四章 中部欠发达地区提升内贸流通管理水平的对策
    4.1 明确区域内贸流通发展定位
        4.1.1 提升对内贸流通发展重要性的认知
        4.1.2 打破区域壁垒融入更大市场
        4.1.3 完善中部地区内贸流通发展规划
    4.2 推动内贸流通实现转型升级
        4.2.1 出台促进内贸流通转型升级的可操作性举措
        4.2.2 大力促进地方特色产品流通发展
        4.2.3 加大流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4.3 优化内贸流通发展市场环境
        4.3.1 健全内贸流通监管体系
        4.3.2 规范内贸流通发展秩序
        4.3.3 支持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
    4.4 加强行业监管队伍建设
        4.4.1 完善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4.4.2 畅通管理人才引进通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产业扶贫视角下的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流通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 相关理论简介
    2.3 现代化流通对产业扶贫的作用机理
第三章 长治市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
    3.1 长治市概况
    3.2 长治市特色农产品种植情况
    3.3 特色农产品在产业扶贫中的成效
第四章 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流通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4.1 流通现状
    4.2 沁县沁州黄小米产业扶贫流通典型案例
    4.3 主要问题
第五章 经验借鉴
    5.1 山西阳高电商发展中的流通经验
    5.2 湖北英山县神峰扶贫的流通经验
    5.3 新疆巴楚留香瓜流通经验
    5.4 重庆云阳产业扶贫中的流通经验
第六章 主要对策建议
    6.1 夯实物流基础设施
    6.2 实现产业融合,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6.3 积极培育流通主体,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6.4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完善配套物流
    6.5 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好产销对接
    6.6 优化农产品市场,发展特色农产品期货交易
    6.7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路径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流通基础理论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研究
    第一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解释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构成层次
    第三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理论与着作类型的划分
第二章 赵德馨经济史实研究述评
    第一节 贯通古今,解答“中国经济是怎样演变过来的”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
        一、论证两汉的商品生产与商业发展以奴隶制为基础
        二、两汉的社会性质:奴隶制
        三、生产结构的变化:两汉商品货币关系由盛转衰的根源
        四、揭示楚国货币的全貌
        五、论证布币的实体是布匹
        六、提出破解西汉“黄金热”退潮的新思路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
        一、近代中西关系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
        三、不同群体开展的经济活动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四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
        一、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
        二、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
        三、主编5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赵德馨的经济史理论研究述评
    第一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一、第一次突破:打破1919年的界限
        二、提出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
        三、第二次突破:提出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突破1949年的界限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
    第四节 若干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分析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商兴国兴论
        四、中国历史上市场关系发展的三阶段论
        五、论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实践
    第一节 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实践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创建的实践
    第三节 创见: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一、赵德馨对经济史学概论的解释
        二、经济史学概论的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5)晚清以来汉语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汉语介词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1.1 动介关系研究
        1.2.1.2 动词介词化研究
        1.2.1.3 介词特殊现象研究
        1.2.1.4 晚清以来汉语介词研究
        1.2.2 国外汉语介词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1.1 语法化理论
        1.3.1.2 词汇化理论
        1.3.1.3 句法及语义分析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
        1.4.1 汉语介词的判定
        1.4.2 介词语义系统的划分
    1.5 研究语料及符号说明
        1.5.1 研究语料
        1.5.1.1 晚清以来的文学作品
        1.5.1.2 CCL语料库
        1.5.2 符号说明
2 晚清以来存续的介词
    2.1 空-时域
        2.1.1 表起始
        2.1.1.1 自/从/自从
        2.1.1.2 打/打从
        2.1.1.3 由
        2.1.1.4 劈
        2.1.1.5 于/在/向
        2.1.2 表所在
        2.1.2.1 于/在
        2.1.2.2 当
        2.1.2.3 即/就
        2.1.2.4 从/往/向
        2.1.3 表所到
        2.1.3.1 至/到
        2.1.3.2 迄
        2.1.3.3 等
        2.1.3.4 及至/比及
        2.1.3.5 于/向
        2.1.4 表经由
        2.1.4.1 从/打
        2.1.4.2 由/经由
        2.1.5 表方向
        2.1.5.1 朝(着)
        2.1.5.2 往
        2.1.5.3 向
        2.1.5.4 劈
        2.1.5.5 于
        2.1.5.6 照(着)
        2.1.6 表临近
        2.1.6.1 临
        2.1.6.2 靠
        2.1.6.3 挨着
        2.1.7 表沿顺
        2.1.7.1 沿(着)
        2.1.7.2 顺(着)
        2.1.7.3 随(着)
        2.1.7.4 贴着
        2.1.8 表相距
        2.1.8.1 距
        2.1.8.2 离
        2.1.9 表时机
        2.1.9.1 值
        2.1.9.2 赶
        2.1.9.3 趁(着)
        2.1.9.4 乘(着)
        2.1.10 空-时域存续介词构成
    2.2 核心意义域
        2.2.1 施事
        2.2.1.1 被
        2.2.1.2 为
        2.2.1.3 蒙
        2.2.1.4 给
        2.2.1.5 由/由着
        2.2.1.6 经
        2.2.1.7 尽(着)
        2.2.1.8 任
        2.2.1.9 任凭
        2.2.2 受事
        2.2.2.1 把
        2.2.2.2 将
        2.2.3 对象
        2.2.3.1 就
        2.2.3.2 论
        2.2.3.3 以
        2.2.3.4 到/至/至于
        2.2.3.5 于/在
        2.2.3.6 比(着)
        2.2.3.7 较
        2.2.3.8 之于
        2.2.3.9 对/向/朝(着)/问
        2.2.3.10 和/跟/与/同
        2.2.3.11 赶
        2.2.3.12 给
        2.2.3.13 为/替
        2.2.3.14 连
        2.2.3.15 除/除了/除开//除非
        2.2.4 核心意义域存续介词构成
    2.3 关系概念域
        2.3.1 凭借方式
        2.3.1.1 表工具
        2.3.1.2 表凭借
        2.3.1.3 表依据
        2.3.1.4 表方式
        2.3.1.5 表条件
        2.3.2 原因目的
        2.3.2.1 于
        2.3.2.2 以
        2.3.2.3 由
        2.3.2.4 由于
        2.3.2.5 因
        2.3.2.6 为
        2.3.2.7 因为
        2.3.3 范围视角
        2.3.3.1 在
        2.3.3.2 从
        2.3.3.3 依
        2.3.3.4 以
        2.3.3.5 拿
        2.3.4 小结
    2.4 存续介词成员系统
3 晚清以来新生的介词
    3.1 新生介词及其成员类型
        3.1.1 新生介词构成
        3.1.1.1 音节标准
        3.1.1.2 原生与次生
        3.1.1.3 语义类型
    3.2 新生空-时域介词
        3.2.1 表起始
        3.2.1.1 自打/从打
        3.2.1.2 冲
        3.2.2 表所在
        3.2.2.1搁1
        3.2.2.2 跟
        3.2.3 表所到
        3.2.3.1 赶到
        3.2.4 表方向
        3.2.4.1 奔(着)
        3.2.4.2 冲(着)
        3.2.5 表相距
        3.2.5.1 距离
        3.2.6 新生空-时域介词构成
    3.3 新生核心意义域介词
        3.3.1 施事
        3.3.1.1 叫
        3.3.1.2 让
        3.3.1.3 归
        3.3.2 受事
        3.3.2.1 管
        3.3.3 对象
        3.3.3.1 讲
        3.3.3.2 针对
        3.3.3.3 对于
        3.3.3.4 关于
        3.3.3.5 除掉
        3.3.4 新生核心意义域介词构成
    3.4 新生关系概念域介词
        3.4.1 表凭借方式
        3.4.1.1 按照
        3.4.1.2 依照
        3.4.1.3 遵照
        3.4.1.4 依据
        3.4.1.5 根据
        3.4.1.6 本着
        3.4.1.7 基于
        3.4.1.8 鉴于
        3.4.1.9 依仗着
        3.4.1.10 搁
        3.4.1.11 作为
        3.4.1.12 通过
        3.4.1.13 经过
        3.4.2 表原因目的
        3.4.2.1 冲(着)
        3.4.2.2 奔(着)
        3.4.3 范围视角
        3.4.3.1 搁
        3.4.4 新生关系概念域介词构成
    3.5 新生介词的发展结果
        3.5.1 可能存续
        3.5.2 可能消亡
    3.6 小结
4 晚清以来消亡的介词
    4.1 元明清时期介词成员
        4.1.1 沿用介词
        4.1.2 新生介词
    4.2 本时期消亡的介词成员
        4.2.1 完全消失
        4.2.1.1 去
        4.2.1.2 望
        4.2.1.3 合
        4.2.1.4 共
        4.2.1.5 教
        4.2.1.6 吃
        4.2.1.7 照依
        4.2.1.8 缘
        4.2.1.9 捱
        4.2.2 基本消失
        4.2.2.1 迨
        4.2.2.2 迨至
        4.2.2.3 迨及
        4.2.2.4 俟
        4.2.2.5 待
        4.2.2.6 捱
        4.2.3 消亡介词成员构成
    4.3 介词消亡的原因
    4.4 介词消亡的规律
    4.5 小结
5 晚清以来介词系统的构成
    5.1 本时期介词成员系统
        5.1.1 介词成员系统分阶段统计
        5.1.1.1 新生与消亡的介词
        5.1.1.2 近代汉语介词系统成员
        5.1.1.3 现代汉语介词系统成员
        5.1.1.4 当代汉语介词系统成员
    5.2 介词语义系统变化
        5.2.1 语义扩大
        5.2.1.1 比及
        5.2.1.2 比着
        5.2.2 语义缩小
        5.2.2.1 在
        5.2.2.2 于
        5.2.2.3 就
        5.2.2.4 自
        5.2.2.5 至
        5.2.2.6 向
        5.2.2.7 劈
        5.2.2.8 从
        5.2.2.9 缘
        5.2.2.10 以
    5.3 小结
6 晚清以来新生介词的语法化分析
    6.1 新生介词的来源
        6.1.1 动词源义
        6.1.2 语言接触
        6.1.2.1 受英语影响
        6.1.2.2 借自日本
    6.2 新生介词的语法化
        6.2.1 句法演变机制
        6.2.1.1 动词介词化的句法框架
        6.2.1.2 重新分析
        6.2.1.3 扩展
        6.2.1.4 类推
        6.2.2 语义演变机制
        6.2.2.1 去语义化
        6.2.2.2 认知动因(认知隐喻)
    6.3 语法化斜坡与新生介词
    6.4 新生介词的语法化特征
        6.4.1 形态特征
        6.4.2 结构特征
        6.4.3 功能特征
        6.4.4 语义特征
        6.4.4.1 动介并存
        6.4.4.2 介引语义范围局限
        6.4.4.3 同义介词竞争
    6.5 小结
7 结语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2.1 选题
        7.2.2 视角
        7.2.3 方法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致谢
基础语料文献
参考语料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张闻天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成果
        1.2.2 有待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张闻天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1 张闻天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1.1 学习选择期(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31年留苏回国)
        2.1.2 实践探索前期(1931年留苏回国——1950年开始外交工作)
        2.1.3 实践探索后期(1950年开始外交工作——八届十中全会完全停止政治活动)
        2.1.4 理论升华期(八届十中全会——1976年在无锡去世)
    2.2 张闻天对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
        2.2.1 社会主义的性质、历史地位和阶段划分
        2.2.2 社会主义的任务、动力和目的
第3章 张闻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3.1 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3.1.1 政治是由经济决定的
        3.1.2 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3.1.3 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3.2 经济发展战略
        3.2.1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3.2.2 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3.3 经济发展的中心与动力
        3.3.1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3.3.2 要依靠科学技术
        3.3.3 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3.4 贯彻群众路线
        3.3.5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3.4 经济运行的调控
        3.4.1 重视价值规律
        3.4.2 发挥市场的作用
    3.5 物质利益的协调
        3.5.1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3.5.2 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3.6 经济建设思想的方法论
        3.6.1 强烈的实践性
        3.6.2 突出的战略性与宏观性
        3.6.3 自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第4章 张闻天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思想
    4.1 人民群众是主人
        4.1.1 人民群众是主人
        4.1.2 党是人民勤务员
        4.1.3 党的致命错误是脱离群众
        4.1.4 党和国家机关的民主集中制
    4.2 党内斗争要正确进行
        4.2.1 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
        4.2.2 要弄清“左”倾和右倾的联系与不同
        4.2.3 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党内斗争
    4.3 正确处理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4.3.1 党必须通过国家机关实施领导
        4.3.2 党通过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领导国家机关
        4.3.3 党和国家机关要职能分开不能互相代替
    4.4 政治建设思想的方法论
        4.4.1 坚持求是性
        4.4.2 坚持独立思考
        4.4.3 运用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
第5章 张闻天社会主义外交战略思想
    5.1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1.1 对于和平与战争的估计
        5.1.2 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阐释
    5.2 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5.2.1 同民族主义国家搞好关系
        5.2.2 同西方国家斗争又合作
        5.2.3 同各国当权派搞好关系
        5.2.4 外交服务于国内建设
    5.3 外交战略思想的方法论
        5.3.1 以开阔的世界眼光去观察问题
        5.3.2 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认识实际问题
        5.3.3 沿着多方向发散性思考问题
第6章 张闻天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理论贡献
        6.1.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6.1.2 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6.2 当代启示
        6.2.1 社会主义建设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6.2.2 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
        6.2.3 社会主义建设要在不断改革中前进
        6.2.4 社会主义建设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6.2.5 社会主义建设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缘何聚焦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何谓批判?
    第二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问世
        一、批判他人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二、回应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自我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
        一、实践地批判
        二、辩证地批判
        三、历史地批判
        四、内在地批判
        五、总体地批判
    第四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本章小结 批判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进路
    第一节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转向
        一、从哲学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经济批判
        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过程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方法
        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尺度
    本章小结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题转换
    第一节 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解决困惑已久的物质利益难题
        一、疑惑:“应有”和“现有”的对立
        二、解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三、深思:通达人类解放的道路
        四、立场:“市民社会”抑或“人类社会”?
    第二节 从“财产权”到“私有制”:前置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大问题
        一、私有财产的来源与占有
        二、私有财产的紧张本质与主体本质
        三、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第三节 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劳动的积极本质与否定本质
        一、劳动的两种样态: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二、异化理论的多维意蕴
        三、异化劳动的出场逻辑
        四、异化劳动的理论反思
    第四节 从“感性直观”到科学的“实践”概念: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传统认识论思想的积弊
        二、“现代实践”概念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第五节 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初步阐明
        一、两种历史观的交锋:思想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思想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科学演进
    第六节 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初现
        一、“贫困的哲学”的高明之处: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性考察
        二、“贫困的哲学”的失足之处:难以摆脱的“理性”原则
        三、“哲学的贫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的初步展现
    第七节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科学批判理论的回归与践履
        一、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文明面相
        二、与多种思潮的对话和指导社会运动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趣
    本章小结 从毁灭性批判到建构性批判
第四章 《资本论》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雏形初成
    第一节 从巴黎到伦敦:通达《资本论》的艰辛之路
        一、巴黎时期:《资本论》的“史前期”
        二、布鲁塞尔时期:《资本论》的“孕育期”
        三、伦敦时期:《资本论》的“创作期”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批判”
        一、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言说语境
        二、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架构”
        一、历史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初步创建
        二、多重话语体系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图构
    本章小结 通往《资本论》的“思想驿站”和“历史路标”
第五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逻辑生成
    第一节 《资本论》的核心: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与双重批判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律背反”
        二、双重批判之下的历史结局
        三、《资本论》透视出的新革命
    第二节 商品批判:商品与“商品世界”的谜疑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商品范畴
        二、价值形式的奥秘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三、“商品世界”谜疑的崭露与破解
    第三节 货币批判:货币与“货币文明”的显形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货币范畴
        二、货币之为文明社会的重要载体
        三、货币神性的显形与货币幽灵的驱散
    第四节 劳动批判:劳动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劳动范畴
        二、劳动的三维向度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三、劳动的救赎与人类文明的回归
    第五节 资本批判:资本与“资本世界”的祛蔽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资本范畴
        二、资本逻辑及其批判的内在张力
        三、资本拜物教的出场与“祛魅”
    本章小结 严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叙事体系
第六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总体考量
    第一节 分工批判:分工与“人类历史”的进阶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分工范畴
        二、分工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效应
        三、分工的历史命运与人类的前景
    第二节 市场批判: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市场范畴
        二、市场文明的张力与发展
        三、商品经济的作用与归宿
    第三节 时空批判:“时空之维”与资本循环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时间与空间范畴
        二、资本循环与运转的时空之维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是与时”
    本章小结“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第七章 21世纪的资本主义批判与《资本论》的“凯旋”
    第一节 《21世纪资本论》:对《资本论》的“继承”,抑或“超越”?
        一、皮凯蒂究竟说了什么?
        二、皮凯蒂的“支持”与“反对”
        三、从《资本论》到《21世纪资本论》:“有了皮凯蒂,我们仍需要马克思”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21世纪的“回归”
        一、为什么要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应该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哪些理论?
        三、如何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跨越时空
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历程:从否定到接受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一、批判私有制弊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批判资本的逻辑,继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批判经济自由化,实现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
        四、批判经济拜物教,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协同推进
        一、坚持创新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
        三、坚持绿色发展,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
        四、坚持开放发展,吸收人类市场经济文明成果
        五、坚持共享发展,体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承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导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空间思想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空间转向”运动对“空间之维”的开启
        一、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沉寂与重新激活
        二、空间问题在当代社会中的凸显
        三、当代西方学术界“空间潮流”的弥漫
    第二节 马克思空间思想原初话语溯源
        一、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向度”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空间话语”
    第三节 马克思空间思想在当代西方的“再现”
        一、第二国际时期思想家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晚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解构
        三、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建构
第一章 商品与空间
    第一节 商品与地理空间:一种商业地理学的范畴
        一、商业地理学的发展与商品流通空间的扩张
        二、商业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与空间
    第二节 使用价值与空间的建构
        一、使用价值:空间中抽象的物化关系
        二、使用价值的空间特征
        三、使用价值的解放与空间的解放
    第三节 价值与空间的建构
        一、价值实质论证中的空间意识
        二、价值量的论证中的空间意识
        三、价值实体论证中的空间阐释
第二章 货币与空间
    第一节 货币产生的空间因素
        一、货币形成的空间经济因素
        二、货币形成的空间地理因素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空间
        一、价值尺度的空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流通手段的空间条件
        三、贮藏手段的空间特征
        四、支付手段的空间方式
        五、世界货币
    第三节 货币对空间的影响
        一、货币对社会空间的影响
        二、货币对自然地理空间的影响
        三、货币拜物教与“空间问题”
    第四节 货币的消亡与空间的解放
        一、货币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二、马克思对传统货币与空间关系理论的借鉴、批判和继承
        三、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废除货币、实现空间解放的设想
第三章 资本与空间
    第一节 流通空间:资本得以实现的空间场域
        一、资本在空间中的实现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二、商品流通空间是资本实现自身的前提
        三、货币流通空间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四、劳动力的流通空间,即劳动力的买卖市场
    第二节 生产空间:资本产生的现实平台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空间
        二、生产要素聚集的空间
        三、生产关系或资本关系的空间
        四、资本拜物教意识形态的空间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空间: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
        一、资本空间化:资本建构空间中的生产方式
        二、空间资本化:空间作为资本参与运作的逻辑操弄
        三、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内在逻辑关联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形态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都市社会学
        一、社会学视域中的城市空间
        二、城市空间与资本积累的社会化过程
        三、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
        四、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运动
    第二节 国家空间与文化政治学
        一、“国家空间”理论的提出
        二、对马克思“国家空间”思想的考证
        三、资本主义国家空间的层次性
        四、国家空间的历史性
    第三节 世界市场与生产地理学
        一、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的辩证关系
        二、世界市场的历史:资本主义的空间发展史
        三、世界市场的实质:扩张的生产空间
第五章 西方社会空间理论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空间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国际时期的空间思想
        一、第二国际空间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金融资本—帝国主义”理论体系与纵向的空间变迁
        三、“资本积累论”与横向的空间结构
        四、“国际分工”论与空间断裂、“超帝国主义”论与空间联合
    第二节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二、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三、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
    第三节 当代西方其他激进的社会空间理论
        一、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的特征
        二、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对《资本论》的观照
        三、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推动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理论
        二、推动空间建设与资本关系的理论探索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与空间关系的理论
        四、深化我国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
        五、面向世界市场空间展开全球化理论研究
    第二节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实践的探索
        一、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
        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空间建设
        三、参与全球化与推动“中国崛起”
    第三节 对当前我国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再认识
        一、中国的空间崛起是“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
        二、雾霾下的北京与"APCE蓝”
        三、“城中村”的现象与反思
结束语:历史唯物主义中“空间”维度的“在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拓展社会主义流通论的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部欠发达地区内贸流通管理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D]. 乔翔. 山西大学, 2021
  • [2]产业扶贫视角下的长治市特色农产品流通优化研究[D]. 白勇.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3]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4]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D]. 邬昶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5]晚清以来汉语介词研究[D]. 李金凤.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6]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7]张闻天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成元. 吉林大学, 2016(03)
  •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付文军. 兰州大学, 2016(08)
  • [9]《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D]. 吴耀国. 东南大学, 2016(02)
  • [10]曾康霖教授主要学术思想评述[J]. 杨继瑞,马永坤. 财经科学, 2013(11)

标签:;  ;  

拓展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代表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