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

一、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易新涛[1](2021)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文中研究指明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党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奠定初步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历经曲折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以全面推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加强。百年征程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的经验启示:结合形势和实际,科学判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定位;紧扣党的中心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抓住关键,选优配强,建设高素质的带头人队伍;创新组织设置,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勇于自我革命,重视党内教育,永葆党组织的先进性。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杨成龙[3](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孙经纬[4](2021)在《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苏北J村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陆续出台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作作了不同程度的强调,这也就说明提升组织力是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选取苏北J村作为研究个案,在乡村治理视角下对J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实践探索、现实困境以及优化策略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总结凝练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和乡村治理的一般性经验。所谓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是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相应目标任务而进行资源调配整合、发挥自身功能的综合能力,具体可以分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组织力与外部组织力,前者指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与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整合调配组织内部资源,促进组织团结统一、进步发展的能力;后者指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与普通村民的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整合调配农村社会资源、领导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能力。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进行理据剖释可以发现:强化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基本遵循构成其理论逻辑,组织力是实现不同时期政党建设目标的关键力量为其提供了实践依据,而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则是提升组织力的现实需求。聚焦个案本身,J村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实践探索从场域形塑、主体锻造、客体认同、外援嫁接四个维度展开,村庄共同体重建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服务力的呈现、组织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凝聚力的强化、村民认同建构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号召力的提升、外部资源争取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的拓展是其提升组织力的探索路径。然而,组织权威私人化、组织工作形式化和组织队伍“老龄化”导致组织建设不够完善,村民认同缺乏长效性、客观性和面临着易变性又促使村民认同缺乏稳定,这两大问题共同构成了 J村党组织提升组织力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此同时,这也是全国许多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在借鉴J村提升组织力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以推动组织力提升过程中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本质回归和确保组织力提升过程中村民认同的稳定性目标实现为重点来改善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苏彬[5](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韩小伟[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谭献民[7](2020)在《中共勇于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文中研究指明勇于自我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以自身作为革命对象不断地清除体内的肌体病毒和顽瘴痼疾的一系列革命措施。勇于自我革命贯穿于中共百年奋斗历程,集中展现为毛泽东倡导"思想建党"、邓小平提出"制度治党"、习近平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中共所掌握的"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体现为"五个坚持",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施党的自我革命相统一,坚持自我革命的重点举措和全面展开相统一,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不断抓好高级干部严于律己的示范作用,坚持不断推进全党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国梦云[8](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共节日纪念活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研究(1949-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与巩固政权的重要内容。其中,将看不见的意识形态转化为看得见的行动,则是中国共产党动员、教育广大民众正确理解与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而纪念活动作为一种“运动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传播与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构建自己执政的合法性,借助节日的时间主题和象征意义,制定与发布了一系列完整的纪念政策,并立足于当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客观环境,创设了“翻身做主”、“保家卫国”、“跟着党走”等节日纪念主题,开展了文本纪念、会议纪念、行为纪念、符号纪念等多元化的纪念活动,多维度地将“主人翁”意识、阶级友爱、阶级联盟、爱国主义、政党认同等主流意识形态嵌入到了基层社会之中。基于考察历史,总结经验,观照现实的考量,文章以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节日纪念活动为研究主体,从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主要依据、基本逻辑、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等内容,按照“历史考察——活动分析——经验总结”的研究思路,主要分为四个主体部分进行细致研究。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先是阐述了研究中共节日纪念活动对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现实背景,学理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并立足节日纪念活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内容与功能,根据学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节日、纪念日、纪念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二部分,即文章的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着理论、实践、文化等多维依据。首先,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宣传的重要论述和思想,从中挖掘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理论溯源。其次,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现实逻辑与文化背景,不仅分析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传统中国社会的仪式文化,更具体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学习苏式化纪念方式的三个阶段,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由苏式化转为中国化的演变过程。由此最后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着其理论溯源、文化背景和实践基础,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实践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的节日纪念活动奠定了基本范式。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二、三、四章。基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话语环境与时代背景的考察,按照纪念活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视角,挖掘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翻身做主”、“保家卫国”、“跟着党走”这三个核心的纪念主题作为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二七”、“三八”、“五一”、“七一”、“八一”等节日中开展的不同仪式活动为考察对象,以此探析出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节日纪念活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方式与内容。第二章“翻身做主”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阶级观念的培育。这一部分,文章以工、农阶级这两大“翻身做主”的阶级为考察主体,具体分析了工、农阶级在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回忆式纪念会、春节文化活动、生产竞赛活动、“五一”劳模代表大会、工农阶级“五一”互信等节日纪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如何剔除了他们身体上、思想上遗留的封建色彩,并提高了他们的阶级觉悟,强化了他们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价值认同,从而分析出中国共产党传播与构建“主人翁”、阶级友爱、阶级联盟等主流意识形态的方法与效果。第三章“保家卫国”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爱国主义的塑造。文章立足当时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共产党凝聚“保家卫国”价值共识的现实需求,以中国共产党在1951年发布的纪念通知为政策依据,归纳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保家卫国”节日纪念主题下组织民众订立爱国公约、开展爱国竞赛、掀起爱国捐献、播送爱国广播、举行示威游行等节日纪念活动,并细致地阐述了这些纪念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由此探究这些纪念活动是怎样深入推动爱国运动,将爱国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嵌入到民众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之中,使其在参与这些节日纪念活动中萌发出爱国之情、爱国之言、爱国之行的。第四章“跟着党走”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政党认同的建构。这部分以中国共产党在节日,特别是“七一”建党节时开展的多元纪念活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借助纪念文字、话语、活动、空间、图像、器物等仪式要素和象征符号,赋予它们以“跟着党走”的价值意蕴,并发挥出这些象征符号的文化传播与教化功能,将“跟着党走”这一意识形态传播给各界民众,使民众习得政党认同的话语表达、思想表达、情感表达与行为表达,从而逐步构建起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筑起自己的政治权威。第四部分,即第五章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这部分不仅归纳出了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背景确定纪念主题,结合实践特点创新纪念方式,运用象征符号构筑纪念空间,借助传播媒介强化纪念功能的四个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历史经验,更是总结出了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意,是中共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培育民众主流价值观的有力途径,是协调社会与国际关系的有效方式这四个维度的现实启示,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深层次、多维度地分析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方式,在现实层面上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的号召,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民众树立核心价值观,构建马克思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提供方法支持。

袁博[9](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黄润青[10](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二、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革命时期奠定基础(1921-1949)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曲折发展(1949-1978)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面推进(1978-201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加强(2012-)
五、百年来农村基层党建的基本经验
    第一,结合形势和实际,科学判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定位。
    第二,紧扣党的中心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
    第三,抓住关键,选优配强,建设高素质的带头人队伍。
    第四,创新组织设置,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党内组织生活。
    第五、勇于自我革命,重视党内教育,永葆党组织的先进性。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3)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一、坚持目标导向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结果导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一、评价目标
        二、评价内容
        三、评价指标
        四、评价方法
        五、评价主体
        六、评价结果运用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苏北J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四、田野工作
        (一) J村概况
        (二) 选择J村作为个案村庄的依据
    五、研究视角的选择
        (一) 现有研究视角回顾
        (二) 本文研究视角建构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概念缕析
    一、基层党组织的内涵
        (一) 基层党组织的概念
        (二) 基层党组织的类型
        (三)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涵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概念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概念解析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表现形态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与治理功能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理据剖释
    一、理论逻辑: 强化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基本遵循
        (一) 政党属性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
        (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与组织力
    二、实践依据: 实现不同时期政党建设目标的关键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武器
        (二)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法宝
    三、现实需求: 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组织力
第三章 J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一、村庄共同体重建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服务力的呈现
        (一) 重建地域共同体: 以土为生到依土而生
        (二) 重建精神共同体: 村民内心世界的调适
    二、组织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凝聚力的强化
        (一) 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二) 严格开展组织生活
        (三) 建构党员认同
    三、村民认同建构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号召力的提升
        (一)村民认同的客观性
        (二) 建构村民认同
    四、外部资源争取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的拓展
        (一) 获取外部资源
        (二) 运用外部资源
第四章 J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过程中的组织建设不够完善
        (一) “头雁”色彩过分凸显导致组织权威面临私人化的风险
        (二) 迎检式工作逻辑导致组织工作面临形式化的风险
        (三) 青年党员脱钩导致组织队伍面临“老龄化”的风险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过程中的村民认同缺乏稳定
        (一) 精英人物主导下的村民认同缺乏长效性
        (二) 村庄信息传递梗阻削弱村民认同的客观性
        (三) 村民政治素养缺失催生村民认同的易变性
第五章 J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优化策略
    一、推动组织力提升过程中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本质回归
        (一) 规范“头雁”运作,维护组织权威的集体化
        (二) 转变工作逻辑,推进组织工作的实效化
        (三) 加强党员管理,落实组织队伍的活力化
    二、确保组织力提升过程中村民认同的稳定性目标实现
        (一) 建构组织主导的认同机制,提升村民认同的长效性
        (二) 多渠道畅通村庄信息传递,增强村民认同的客观性
        (三) 全方位培育村民政治素养,限制村民认同的易变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中主要人物一览
    附录二: X县村党组织书记激励考核办法
    附录三: X县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绩效百分制考核细则
    附录四: Y镇村居工作百分制考核实施细则
    附录五: Y镇2020年度政法综治暨“平安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责任书
    附录六: J村支部活动记录节选
    附录七: 访谈内容节选
    附录八: J村调研掠影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2.1.1 中央单位
        2.1.2 社会扶贫
        2.1.3 定点扶贫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6.2.1 政策优势
        6.2.2 资源优势
        6.2.3 规划优势
        6.2.4 人才优势
        6.2.5 技术优势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6.3.1 党委领导机制
        6.3.2 政府主导机制
        6.3.3 群众参与机制
        6.3.4 组织协调机制
        6.3.5 资金投入机制
        6.3.6 考核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中共勇于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中共一大到八七会议:为发动组织群众性革命运动,清洗改良主义、脱离群众、妥协退让等思想作风
    (二)从秋收暴动到延安整风:毛泽东以“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突破党内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路线的思想束缚
    (三)从中共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贯彻执行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纠正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等错误思想作风
    (一)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到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推动工作中心转移,开门整治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贪污腐化和政治颓废等问题
    (二)从中共八大到社教运动:贯彻执行中共八大的政治路线,开门惩治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和“五风”
    (一)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清除封建主义残余、帮派作风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
    (二)从中共十三大到十五届六中全会:解决党内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贪污腐化等问题
    (三)从中共十六大到十七届四中全会:解决党内思想守旧、能力不足、价值错位、贪污腐败等问题
    (一)从中共十八大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着重解决“政治两面派”等问题
    (二)从中共十九大到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政治上解决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干部选拔和贪污腐化等问题
    (一)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施党的自我革命相统一
    (二)坚持自我革命的重点举措和全面展开相统一
    (三)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坚持不断抓好高级干部严于律己的示范作用
    (五)坚持不断推进全党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8)新中国初期中共节日纪念活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节日、纪念日
        (二)纪念活动
        (三)意识形态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主要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宣传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理论必须掌握群众
        (二)立足实际进行鼓动
        (三)运用多元宣传媒介
        (四)扩大革命宣传范围
    二、传统仪式文化对中共开展纪念活动的文化支撑
        (一)制度化的国家礼仪
        (二)日常化的社会习俗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开展纪念活动的经验积累
        (一)建党前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展纪念活动的丰富实践
        (二)建党初共产国际对中共开展纪念活动的直接指导
        (三)各革命时期中共对纪念活动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第二章 “翻身做主”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阶级观念的培育
    一、肃清封建思想与培育“主人翁”意识
        (一)工农阶级身上的封建思想残留
        (二)召开回忆式纪念会进行对比教育
        (三)开办春节“课堂”进行文化教育
        (四)开展各式生产竞赛进行生产教育
        (五)举行劳模代表大会进行榜样教育
    二、“五一”帮扶失业工人与阶级友爱精神的发扬
        (一)发出救济指示
        (二)工人捐款捐物
        (三)工人写慰问信
    三、工农阶级“五一”互信与阶级联盟意识的强化
        (一)农民阶级“庆祝式”来信
        (二)工人阶级“保证式”回信
第三章 “保家卫国”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爱国主义的塑造
    一、订立爱国公约
        (一)中共发出订立爱国公约指示
        (二)师生结合课业订立爱国公约
        (三)工农立足生产订立爱国公约
    二、开展爱国竞赛
        (一)爱国竞赛指示的发出
        (二)发起挑战与积极应战
        (三)竞赛计划的基本完成
    三、进行爱国捐献
        (一)工人的增产捐献
        (二)各界捐献慰问品
    四、播送爱国广播
        (一)各地召开的控诉大会
        (二)模范代表的政治讲话
        (三)示威游行的爱国歌曲
    五、举行爱国游行
        (一)成立筹备会制定游行方案
        (二)组织建立宣传员与报告员
        (三)召开纪念会解释游行意义
        (四)各地游行示威的正式展演
第四章 “跟着党走”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政党认同的建构
    一、组织民众给毛主席写节日信
        (一)感谢信:“感谢毛主席的恩情”
        (二)庆贺信:“给毛主席献生产礼”
        (三)保证信:“在您的领导下前进”
    二、开展“学习党史运动”
        (一)党员开展党内学习
        (二)民众接受党史教育
    三、举行成渝铁路“七一”通车典礼
        (一)选取与布置纪念空间
        (二)中共领导人发表讲话
        (三)其他仪式活动的展演
    四、制作“七一”纪念器物
        (一)发行纪念邮票
        (二)绘制纪念图画
        (三)铸造纪念奖章
        (四)修建纪念建筑
第五章 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一、历史经验
        (一)立足时代背景确定纪念主题
        (二)结合实践特点创新纪念方式
        (三)运用象征符号构筑纪念空间
        (四)借助传播媒介强化纪念功能
    二、现实启示
        (一)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意
        (二)纪念活动是中共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
        (三)纪念活动是培育民众主流价值观的有力途径
        (四)纪念活动是协调社会与国际关系的有效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9)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概况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五) 创新与不足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一、开展思想教育
        二、培养妇女干部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一、“缠”与“放”之间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第二节 生育变革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二、群体特征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二、日常文娱活动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结语
    一、“新”身份的确立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框架
    四、资料概述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三、经济地理空间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小结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一、家庭规模变化
        二、核心家庭趋向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小结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小结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小结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小结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附录
    附录一 《庭训琐言》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J]. 易新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苏北J村为例[D]. 孙经纬. 扬州大学, 2021(09)
  • [5]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7]中共勇于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 谭献民.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0(03)
  • [8]新中国初期中共节日纪念活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研究(1949-1952)[D]. 国梦云. 西南大学, 2020(01)
  • [9]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10]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