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电器仪表厂新产品介绍

长城电器仪表厂新产品介绍

一、长城电工仪器厂新产品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怡[1](2014)在《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天水地区三线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党和国家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以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天水因其有利的地域位置和特殊的地形条件而成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大批现代化企业落户天水,使天水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主体很快由传统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天水经济的全面繁荣。然而,天水三线建设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企业选址不够科学合理、施工违反基建程序和规律、生活设施严重不足以及企业发展缺乏长远眼光。虽然天水地区的三线建设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起起伏伏,但给天水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却是不可否认的,在三线建设中职工们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回顾这段历史,理性地分析天水三线建设的得与失,对今后天水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概述选题由来、意义,学术史回顾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正文从三线建设决策形成写起,具体描绘了天水三线建设的实施过程和成就。最后以三线建设的成就和不足之处,以及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来结束全文。

徐剑[2](2012)在《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文中研究指明书上说,塞北皆胡地也。于是有了秦开戍边,有了万里长城,有了关里关外。其实,秦开还没有到来之前,便有了新乐文明,那是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就近说,2700多年以前,就有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早了秦开到来400年。辽河孕育了红山文化,与长江、黄河并行,辽河也孕育了太阳鸟和青铜剑,只是不像关里人那样把历史写在纸上,刻在碑上,而是消解在人们的血肉里、魂魄里。于是有了东北人的旷达、豪放和诚恳,有了金戈、长风和塞北。书上还说,东北人倘能近于文而不失尚武时代留下的坦荡气魄的余韵,是很有出息的一类。题记——东北无名氏(摘自《铁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周澎[3](2020)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退二进三”的目标升级,对高科技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引用,城市的类型也从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城市”向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城市”转化,进而带来城市中旧工业难以生存的情况,传统工业逐渐衰败,面对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协调?如何在遵循原真性的原则下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本文以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手法研究为核心,结合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实例为主体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追溯与建构,第二部分梳理西安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并展开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具体实例现状调研与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具体改造设计方法。第一部分由前两章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构成,第一章首先分析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旧工业建筑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梳理相关宪章与理论的发展,确定选题依据与目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整体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则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再利用动因,分析其改造由“静态”保护理念向多层级的保护与利用理念的转变,在遵循改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与方式。第二部分为全文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梳理了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旧工业建筑遗存的分布,结合现状遗存整体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三个典型片区的具体优势与存在问题,进而分类总结了西安旧工业建筑空间现状类型特征与相应改造再利用设计模式。第四章与第五章内容展开两个具体旧工业建筑片区空间改造实证研究,分别从区位背景,建筑群体外部环境,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论述其空间特征,结合现状改造措施,以此为重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整体与单体改造策略,针对设计策略的基础研究,从整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再利用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为总结和思考部分,以西安具体旧工业建筑实例改造策略与设计手法为基础,结合经典案例,探讨有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操作语汇。

郭存存[4](2017)在《四川三线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三线建设是新中国为了防御国际威胁、调整国内布局而展开的一场以备战为核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四川省由于其深处内陆却沟通四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丰富多样的优质自然资源以及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被确定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四川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5月攀枝花钢铁基地规划筹备开始到三线建设规划尾声的“四五”计划结束,历时12年之久,期间几经波动,有过高潮、有过低谷,建设在取得不菲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在充分梳理全国三线建设、西南三线建设的背景、决策、过程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四川三线建设发展脉络的大体走向进行描述。同时,将四川三线建设与大三线核心的西南其它省份、西北地区以及中南部分地区加以横向上的细致比较,从而对四川三线建设的功过是非进行理性分析,为当今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经济圈以及“长江经济圈”中的良性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以供借鉴。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对四川三线建设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概述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文中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四川三线建设的兴起,论述三线建设的国际局势、国内情形,三线建设的决策过程,全国、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布局情况、四川省被列为三线建设核心的客观条件以及建设的开端。第三部分四川三线建设的发展,介绍了四川三线建设的发展历程:建设高潮、文革时受阻停滞、续建收尾情况。第四部分四川三线建设的独特性,将四川三线建设与西南、西北、中南的大三线省份通过投资规模、项目的布局安排、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建设成就等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四川三线建设在全国的独特性。第五部分四川三线建设的评价与现实启示,客观分析四川三线建设的成就与不足,为目前三线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部分建议以及其对现今西部大开发、区域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现实启示。

赵小平[5](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黎仕明[6](2004)在《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宁青三省区在历史上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以及当时中国政治中心偏居西北的有利形势等原因,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获得了较大发展,“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历在目:不绝于途的商旅使团,熙来攘往的繁华都市,如有“河西四郡”之称的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而唐宋以降,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和经济中心南移及自身自然条件日益恶化,甘宁青三省区辉煌不再;与东南地区相比,发展明显滞后了。 近代,特别是清末新政以来,甘宁青三省区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也迈开了早期现代化的缓慢步伐。随着现代经济(包括现代农牧业、工商业、交通通讯等)的出现与初步发展,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三省区城市也相应得到一定的发展:城市职能由过去单一政治军事中心向多种职能转换,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得到加强。尽管三省区城市出现了早期现代化的趋势,但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城市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工业、交通以及第三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从而促使甘宁青三省区城市也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职能日趋完善、空间布局渐趋合理。从整体来看,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城市的发展以改革开放为界点表现出前缓慢后迅猛的特征。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在此时期得已形成并得到相应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展特点;同时又面临着诸如环境恶化、城市增长乏力、技术劳动力资源缺乏等一系列的发展难题。 世纪之交,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甘宁青三省区的发展。我们要通过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从而形成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并通过城市这个“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推动甘宁青三省区全面、协调发展。通过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关键词:20世纪甘宁青三省区区域中等城市发展

王成[7](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刘明川[8](2015)在《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三线建设”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 ——以绵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线建设”是我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次区域工业布局。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三线建设”城市的经济空间集聚与其他城市相比,不管是在各阶段的集聚特征还是动力机制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驱动因素对产业集聚状况、产业发展状况乃至经济空间演化都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以绵阳作为“三线建设”城市代表,立足于微观的产业集聚角度,通过构建主导产业选择体系,选取主导产业作为绵阳整体产业代表,进行产业规模集聚分析和产业用地集聚变迁的分析,总结绵阳市产业集聚和空间演化的规律和驱动因素,以及不同历史阶段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市域经济梯度差异和市域经济集聚演化进行分析,进而分析产业集聚对绵阳经济空间演化的影响,总结出三线建设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一是绵阳市域经济空间结构呈典型的极核状,市域经济梯度差异大,市域经济空间在1985-2011年间属于集聚效应增强、扩散效应减弱的阶段,绵阳市经济活动分布较为集中,中部的市区一核独大的现象比较严重,也越来越显著,而产生这种演化的原因与“三线建设”引致的主导产业在绵阳的集聚布局和发展历程有很大的关系;二是以绵阳为代表的“三线建设”城市,其产业集聚和城市总体经济空间的演化受“三线建设”影响深远。在多年的产业发展中,“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始终影响甚至主导着部分三线建设城市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空间的演化,这种演化的驱动力主要是由计划经济因素和市场因素双重博弈导致的。总体来讲,对于产业集聚的诱发因素而言,毋容置疑是“三线建设”在当地的大量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布局,这是与一般欧美工业化地区由市场诱发完全不同的。在“三线建设“城市发展早期,计划经济因素始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引导城市产业集聚和经济空间演化,后期,市场经济因素作用对于产业集聚和经济空间演化的影响开始显现,且影响越来越显著;三是以绵阳为代表的“三线建设”城市空间演化的趋势表现为,市域层面经济活动,特别是主导产业向市区集中,极化效应明显。与一般城市相比,“三线建设”城市原有主导产业的集聚对于城市经济空间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市中心区主导产业集聚继续引导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方向,其对城市核心区外围影响最大,城市核心区则逐渐被兴起的第三产业所取代。最后,本文以产业集聚和经济空间演化分析为基础,在对“三线建设”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趋势的把握上,提出“三线建设”城市经济空间优化的政策措施。

涂秋云[9](2008)在《连翘木脂素的分离制备工艺及其药效研究》文中指出中药现代化研究已成为目前医药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采用现代化手段从中药分离制备活性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论文立足于药效,采用微波-半仿生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等中药现代化技术,首次系统地研究了连翘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制备工艺,得到了易于工业化的工艺路线和条件参数;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研究探索了连翘木脂素抗衰老抗氧化、对脑损伤保护的生物学活性,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1.实验研究了连翘中木脂素类成分的不同提取工艺。采用传统的热浸提工艺提取连翘木脂素类成分,确定了提取工艺的优化参数。热浸提工艺提取过程平稳,设备要求不高,适合目前多数中药制药厂使用。研究了优化条件下的热浸提取动力学,结果显示提取过程是内扩散控制过程,提取表观活化能为19.74 kJ/mol,提取动力学方程为:采用微波-半仿生法模拟人体内消化道环境提取连翘木脂素类成分,实验显示证明微波-半仿生法提取效率高,优化条件下20分钟内通过两次提取,连翘木脂素的提取率高达87.5%,能耗低,前景广阔,产品的生物利用率得到提高。2.对连翘木脂素类成分进行了纯化研究。采用溶剂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工艺纯化制备得到了纯度高达93.5%的精制连翘木脂素产品。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连翘木脂素类成分,筛选出X-5树脂用于纯化,按照恒温25℃,上柱溶液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约为1000mg/L,吸附流速2BV/h,共吸附8 BV的上柱溶液;解吸时先用水淋洗,再用80%乙醇解吸,控制脱附流速为1BV/h,脱附剂的用量为3BV/批的优化工艺可以制备得到纯度达到82.5%的连翘木脂素产品,该纯化工艺过程简便,溶剂使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少,降低了成本,适合工业化扩大生产。通过对X-5树脂吸附行为的研究,确定X-5树脂吸附连翘木脂素类化合物过程主要是单分子的物理吸附,是放热的自发吸附过程,低温有利于树脂的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能够很好地模拟X-5树脂等温吸附过程。3.研究了连翘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通过研究得到连翘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化学合成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连翘提取物可以作为新型抗氧化剂加以开发。首次研究了连翘木脂素抗衰老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显示连翘木脂素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清除各种致衰老的自由基和成分。4.研究了连翘木脂素的对脑损伤保护的生物学活性。采用脑缺血再灌模型,通过比较连翘木脂素治疗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动物小鼠的神经行为,分析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成分的含量,观察小鼠海马CA1区中ET3和GFAP阳性细胞,证实连翘木脂素能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区内皮素(ET)的表达、减缓蛋白质变性失活和膜屏障功能受损、减轻脑缺血再灌所致的神经损伤和脑神经元细胞死亡程度,具有脑缺血保护的生物学活性。研究结果提示连翘木脂素能够清除脑缺血损伤时产生的大量自由基是其具有此生物学活性的原因。

任国梁,石毅,朱锦春,田沙,任志刚,蔡红专[10](2010)在《陕西数控机床四十年》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省数控机床40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初始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本文不仅较详细列出了陕西省数控机床40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些主要事件,也给出了陕西省与兄弟省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对比,较详细介绍了陕西数控机床的主要生产企业,汇集了详实的数据,总结了目前的发展水平。

二、长城电工仪器厂新产品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城电工仪器厂新产品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天水地区三线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学术研究综述
    三、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部分 天水三线建设的背景
    一、 三线建设的由来
        (一)严峻的周边环境
        (二)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三)“左”倾思想的扩大化
    二、 天水进行三线建设的条件
第三部分 天水三线建设的开展
    一、 天水三线建设的起步
    二、 天水三线建设的展开
第四部分 天水三线建设的成就
    一、 基本情况
    二、 典型企业
        (一)天水长城电工仪器厂
        (二)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
        (三)天水海林轴承仪器厂
        (四)国营岷山机械厂
第五部分 天水三线建设的得与失
    一、 天水三线建设的贡献
        (一)促进天水的工业化进程
        (二)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天水经济的整体水平
        (三)改变了城市面貌,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二、 天水三线建设的不足之处
    三、 天水三线建设留下的精神财富
结语
参考资料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更新下的“增量”转“存量”
        1.1.2 城市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1.1.3 后工业时代消费空间观念转变
    1.2 旧工业建筑概念界定与特征
        1.2.1 旧工业建筑相关概念界定
        1.2.2 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研究历程
        1.4.2 相关纲领文献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
    2.1 工业建筑发展背景
        2.1.1 工业建筑兴起与发展
        2.1.2 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
        2.1.3 工业建筑艺术化与遗产化时期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动因
        2.2.1 改造与再利用概念辨析
        2.2.2 城市旧工业区空间结构调整
        2.2.3 旧工业产业调整与置换
        2.2.4 实践主体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2.3 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理念
        2.3.1 静态保护修复理念
        2.3.2 动态再循环理念
        2.3.3 分级保护与再利用理念
    2.4 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2.4.1 尊重历史本体的真实性原则
        2.4.2 强调新旧共生的整体性原则
        2.4.3 基于建筑更新的动态性原则
    2.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实践
        2.5.1 城市事件策动类型
        2.5.2 创意产业导入类型
        2.5.3 文化教育综合类型
        2.5.4 商业消费嫁接类型
        2.5.5 居住生活开发类型
        2.5.6 工业景观再生类型
    2.6 本章小结
3 西安旧工业建筑历史发展概况
    3.1 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3.1.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69—1934)
        3.1.2 近代工业起步发展时期(1835—1948)
        3.1.3 社会主义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2)
        3.1.4 现代工业曲折发展时期(1963—1978)
    3.2 西安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历程
        3.2.1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工业格局雏形初构
        3.2.2 “一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奠基
        3.2.3 “二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混乱
        3.2.4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成型
    3.3 西安重要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1 韩森寨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2 大庆路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3 纺织城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4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及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3.4.1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3.4.2 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4.1 西安大华纱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4.1.1 区位背景
        4.1.2 历史沿革
    4.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4.2.1 基于保护修缮的空间谨慎加减——密度疏解
        4.2.2 边界的介入与渗透——城市街区的形成
        4.2.3 历史工业建筑转向商业消费空间——“符号的象征”
    4.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4.3.1 功能业态构成
        4.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4.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空间——事件”:边界介入与组织的空间序列
    4.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4.5.1 增补叠加式屋顶标识空间——一期生产厂房
        4.5.2 并置开放式柔性廊空间——二期生产厂房
        4.5.3 织补围合式院空间——老南门办公区及动力用房
        4.5.4 扩张包容式庭空间——厂区锅炉房
        4.5.5 折叠嵌入式体空间——新布厂车间
    4.6 本章小结
5 陕钢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5.1 陕钢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5.1.1 区位背景
        5.1.2 历史沿革
    5.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5.2.1 面向产业的恢复与安置
        5.2.2 面向大学校园的改造
        5.2.3 面向房地产项目的推到重建
        5.2.4 面向老钢厂创意设计产业园的整体改造
    5.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5.3.1 功能业态构成
        5.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5.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多米诺”结构框架与自由平面:相似结构单元下的空间拓扑与界面异质拼贴
    5.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5.5.1 外部相邻异质体量扩建与内部多重空间重组型——产业园7.8号楼
        5.5.2 外部界面消解与内部盒体嵌入——1.2号教学楼
        5.5.3 外部基本保留原状与内庭空间围合——产业园 11 号楼
        5.5.4 外部体量局部加减与内部多层级空间叠置——产业园12号楼
    5.6 本章小结
6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语汇
    6.1 基于外部整体环境的空间再利用操作
        6.1.1 外部整体环境肌理拆分与整合
        6.1.2 外部整体环境界面连续与引导
        6.1.3 外部整体环境公共空间介入与渗透
    6.2 基于建筑外部空间体量的介入与共生操作
        6.2.1 空间体量的介入
        6.2.2 空间体量的并置
        6.2.3 空间体量的叠加
    6.3 基于建筑界面的整合与重塑操作
        6.3.1 界面的自性整合
        6.3.2 界面的片段(废墟)处理
        6.3.3 界面的消解渗透
        6.3.4 界面的拼贴异质
    6.4 基于建筑内部空间秩序重构操作
        6.4.1 拆分与重组——空间的自由与流动
        6.4.2 叠合与渗透——空间的层析与透明
        6.4.3 嵌入与加建——空间的体积与扩展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表录
    图录
致谢

(4)四川三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案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四川三线建设的兴起
    第一节 全国三线建设决策形成的背景
        一、六十年代初期的国际环境
        二、建国后的国内情况
    第二节 全国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与布局
        一、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
        二、全国三线建设的布局
        三、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布局
    第三节 四川三线建设的客观条件
        一、历代经验
        二、地理环境
        三、工业基础
    第四节 四川三线建设的开端
        一、内迁企业
        二、新建工厂
        三、扩建老厂
第二章 四川三线建设的发展
    第一节 四川三线建设的历程
        一、文革时建设受阻
        二、第二次建设高潮
        三、调整改造
    第二节 三线建设的实施项目
        一、机构与制度保障
        二、主要项目
第三章 四川三线建设的独特性
    第一节 在西南地区的特殊地位
        一、投资规模大
        二、布局广
        三、人力投入多
        四、生产效益高
    第二节 与中南各省的显著差异
        一、组织领导力强
        二、建设起步早
        三、开展范围广
        四、投入及成就差异显著
    第三节 与西北各省的明显不同
        一、战略目标
        二、先期工作侧重点
        三、投入规模
        四、生产效益
第四章 四川三线建设的评价
    第一节 历史评价
        一、建设成就
        二、不足与问题
        三、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二节 现实意义
        一、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二、对当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甘宁青三省区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甘宁青三省区的地理条件与民族构成
        一、自然地理
        二、资源蕴藏
        三、气候生态状况
        四、民族构成
    第二节 甘宁青三省区历史沿革与区域、城市发展
        一、甘宁青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二、甘宁青区域与城市发展
第二章 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城市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城市发展
        一、清末民初甘宁青城市的发展
        二、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甘宁青城市的衰退
        三、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甘宁青城市的复兴
        四、40年代后期甘宁青城市的衰败
    第二节 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一、农牧业与甘宁青城市发展
        二、商业贸易与甘宁青城市的兴衰
        三、现代工矿业的兴起与甘宁青城市发展
        四、交通通讯的演变与甘宁青城市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城市发展特点与原因分析
        一、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发展迟滞
        二、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日渐突出
        三、城市发展受战争灾害影响较大,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
        四、城市出现早期现代化趋势,但水平低下
第三章 20世纪后半叶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甘宁青三省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20世纪后半叶甘宁青城市发展
        二、甘宁青城镇体系的规模、空间、职能变迁
    第二节 20世纪后半叶甘宁青城市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因素始终是这一时期影响甘宁青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二、工业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三、农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显著
        四、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明显
        五、第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日渐加强
    第三节 三省区中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20世纪后半叶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特点
        三、甘宁青中等城市与东部中等城市经济与社会事业比较
        四、甘宁青中等城市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世纪之交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实施“一线两翼”发展战略,促进三省区协同发展
        一、甘宁青三省区发展的理论诠释
        二、新亚欧大陆桥城市带与三省区经济发展
        三、构建黄河上游经济区,促进区域与城市发展
    第二节 加快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强化城市功能,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兰州的发展
        二、完善城市功能结构,促进区域中等城市快速发展
        三、实施政府市场双重导向,积极培育新兴中等城市
结语
参考文献
声明
后记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三线建设”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 ——以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综述
        1.2.2 关于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1.2.3 关于“三线建设”城市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案例点的选取
    1.5 研究视角的选取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线建设”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2.1 “三线建设”城市概念
    2.2 “三线建设”全国总体布局状况
        2.2.1 “三线建设”总体布局
        2.2.2 “三线建设”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状况
    2.3 四川省“三线建设”总体布局建设历程
    2.4 绵阳市“三线建设”发展历程
        2.4.1 绵阳市“三线建设”布局概况
        2.4.2 绵阳市“三线建设”调整和改造
第三章 绵阳市产业集聚演化分析
    3.1 区域主导产业选取
        3.1.1 区域主导产业内涵
        3.1.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3.1.3 区域主导产业分析方法
        3.1.4 绵阳市主导产业选取
    3.2 主导产业规模集聚的演化分析
        3.2.1 产业集聚度测算指标
        3.2.2 结果分析
    3.3 主导产业用地集聚的演化分析
        3.3.1 切入点的选取
        3.3.2 主导产业用地集聚的演化分析
第四章 绵阳市产业集聚演化的动力因素分析
    4.1 计划经济因素
        4.1.1 政府政策
        4.1.2 规划导向
    4.2 市场因素
        4.2.1 产业区位形成的历史偶然性
        4.2.2 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
        4.2.3 累积循环效应
        4.2.4 区位和交通运输条件
第五章 绵阳市经济空间演化分析
    5.1 绵阳市经济梯度差异演化分析
    5.2 绵阳市经济空间集聚演化分析
        5.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5.2.2 数据选择
        5.2.3 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绵阳市主导产业集聚对经济空间演化影响分析
    6.1 对市域经济空间演化的影响
    6.2 对市中心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
第七章 “三线建设”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趋势及优化措施
    7.1 “三线建设”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趋势
    7.2 “三线建设”城市空间优化措施
        7.2.1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统筹发展
        7.2.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合理布局
        7.2.3 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区位吸引力和产业活力
        7.2.4 振兴“三线”工业产业,促进“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和再利用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连翘木脂素的分离制备工艺及其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连翘的生药学形态和化学成分
        1.1.1 连翘的生药学形态
        1.1.2 连翘的化学成分
    1.2 连翘的药理作用
        1.2.1 抗菌作用
        1.2.2 抗炎作用
        1.2.3 抗内毒素作用
        1.2.4 解热作用
        1.2.5 抗病毒作用
        1.2.6 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1.2.7 抑制磷酸二酯酶的作用
        1.2.8 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作用
        1.2.9 保肝护肝作用
        1.2.10 调节心血管系统作用
        1.2.11 镇痛作用
        1.2.12 镇吐作用
        1.2.13 毒副作用
    1.3 连翘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现状
        1.3.1 挥发油的分离纯化工艺
        1.3.2 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
        1.3.3 熊果酸的分离纯化工艺
        1.3.4 连翘酯甙的分离纯化工艺
        1.3.5 连翘甙的分离纯化工艺
    1.4 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工作内容
        1.4.1 研究课题的意义
        1.4.2 研究课题的目的
        1.4.3 研究课题的工作内容及特点
第二章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引言
        2.1.1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2.1.2 半仿生提取技术
    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材料与试剂
    2.3 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木脂素类成分
        2.3.1 实验部分
        2.3.2 方法学研究
        2.3.3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测定
    2.4 热浸法提取连翘木脂素类成分
        2.4.1 实验部分
        2.4.2 热浸提取工艺
        2.4.3 热浸提取工艺动力学研究
    2.5 微波-半仿生法提取连翘木脂素类成分
        2.5.1 实验部分
        2.5.2 微波-半仿生法提取工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的纯化工艺研究
    3.1 引言
        3.1.1 溶剂萃取
        3.1.2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
        3.1.3 柱层析分离
        3.1.4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的纯化工艺路线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材料与试剂
    3.3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溶剂萃取工艺研究
        3.3.1 实验部分
        3.3.2 溶剂萃取纯化工艺
    3.4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3.4.1 实验部分
        3.4.2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3.4.3 X-5树脂吸附行为研究
    3.5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柱层析纯化工艺研究
        3.5.1 实验部分
        3.5.2 柱层析纯化工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翘提取物及其木脂素类成分抗衰老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材料与试剂
    4.3 连翘提取物抗氧化性研究
        4.3.1 连翘提取物抑制油脂氧化
        4.3.2 连翘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OH·)
        4.3.3 连翘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4.4 连翘木脂素清除致衰老自由基和成分研究
        4.4.1 实验部分
        4.4.2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清除致衰老自由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翘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材料与试剂
    5.3 连翘木脂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影响的研究
        5.3.1 实验部分
        5.3.2 结果与讨论
        5.3.3 结论
    5.4 连翘木脂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海马CA1区内皮素-3表达影响的研究
        5.4.1 实验部分
        5.4.2 结果与讨论
        5.4.3 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四、长城电工仪器厂新产品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天水地区三线建设[D]. 张文怡.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2]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J]. 徐剑. 中国作家, 2012(20)
  • [3]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D]. 周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四川三线建设研究[D]. 郭存存.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
  • [5]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6]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D]. 黎仕明. 四川大学, 2004(02)
  •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8]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三线建设”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 ——以绵阳市为例[D]. 刘明川. 云南大学, 2015(07)
  • [9]连翘木脂素的分离制备工艺及其药效研究[D]. 涂秋云. 中南大学, 2008(12)
  • [10]陕西数控机床四十年[A]. 任国梁,石毅,朱锦春,田沙,任志刚,蔡红专.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论文集, 2010(总第30期)

标签:;  ;  ;  ;  ;  

长城电器仪表厂新产品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