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急需保护的野生动物资源

昆仑山急需保护的野生动物资源

一、亟待保护的昆仑山野生动物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良[1](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鲁华[2](2019)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三江源生态系统的保障与维护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建设,需要将美丽乡村与休闲旅游充分结合,将乡村与牧区相连接,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融合,将三江源国家公园打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江河源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本研究在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初步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和SWOT分析法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由于国家公园旅游的发展取向尚未明确,论文在制度框架约束内,突出生态保护和地方特色,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构建模式及要素进行评价,得出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生态旅游探索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生态旅游+教育模式,优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结合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提出促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邓冉[3](2020)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主要部分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其最终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青藏高原是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的主体区域,其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青藏高原正在重点推动以保护“亚洲水塔”“中华水塔”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完整性、管理可行性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保护。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的首要功能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判别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加强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专题”(2019QZKK0401)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与管控技术”(XDA20020303)项目,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开展研究。基于青藏高原实际情况,以结构-功能-进程为切入点,参考国外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框架,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指标权重,以生态分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进行梳理,以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进程为视角,从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问题和人为压力五个方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景观分离度(生态系统格局)、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侵蚀(生态问题)、畜牧量、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人为压力)为具体评价指标,以MODIS遥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等为基础数据源提取指标信息,以生态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2)获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280.91,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平均值0.58,处于较为适中的状态。其中,有0.0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低于0.4(差),68.15%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40.6(适中),31.6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60.8(良好),0.12%的区域生态系统用完整性指数高于0.8(优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呈现西北低、东南强的格局,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高低分界线较为明显,西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低于其东南侧生态系统完整性,处于适中状态;东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较高,大面积处于良好的状态。(3)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提出优化建议。基于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与现有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备选区叠加分析,本研究认为现有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保护范围与个数有待进一步确定。因此,为合理推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设置与建设,文章以此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关措施:一是将评价结果中生态系统完整性好的区域作为备选区基本条件划定保护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考虑区域现有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社会人文特色等要素,进一步优化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个数与范围,避免出现保护空缺与过度保护;三是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方案相衔接,尽量排除压力源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魏子谦,徐增让[4](2020)在《羌塘高原藏羚羊栖息地分布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藏羚羊作为羌塘高原草食性野生动物的典型代表,明确其栖息地的准确分布将有利于识别藏羚羊种群保护关键区域,协调羌塘高原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采用野外调查与物种分布模型相结合的办法,以藏羚羊栖息地选择偏好和迁徙规律为基础,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其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的栖息地分布,并通过栖息地质量模型辅以GIS空间分析方法,识别受人类干扰的栖息地范围。结果表明:藏羚羊在非繁殖季节主要分布在羌塘高原东南部,围绕在色林错等水系周围,其越冬区面积约为26万km2。倾向选择海拔4800m以上、气候温暖、靠近水源且食物资源丰富的区域。藏羚羊在繁殖季节栖息地明显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多在水系周围呈小片状分布于羌塘东北、中北、昆仑山南麓部分区域,产羔区面积约为30万km2。选择产羔地时则注重坡度、水源、海拔、气温日较差等,对植被资源的选择倾向较非繁殖季弱,重视迁徙通道连贯性和产羔区域安全性。羌塘高原人类活动整体较弱,北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藏羚羊理想栖息地,但南部地区社会经济较发达,尤其是那曲地区南部和阿里西南部,居民地、道路和牧业等人类活动对栖息地干扰较大,受干扰面积分别占藏羚羊越冬区的39.7%,产羔区的34.9%。

杨博辉[5](2006)在《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及Web数据库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满足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性研究的需求,实现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在国内乃至全球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通过系统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及其Web数据库构建进行了三方面的专题研究。1.西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编目、种和亚种分类及濒危等级,种群动态预测与生物地理分布,濒危动态估算和濒危动物模型建立,保护利用模式及保护级别提案等遗传资源层面尚存在的数据信息混乱、缺乏或空白的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2目7科7亚科26属46种83亚种,其中,特异种1目5科4亚科8属9种9亚种,半特异种2目4科4亚科7属9种19亚种。46种83亚种分别占全国野生偶奇蹄目动物51种96亚种的比例为90.20%和86.46%,我国的野生偶奇蹄目动物主要分布在西部,其遗传资源区系和分布型复杂多样,遗传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已编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目7科7亚科27属40种6亚种,其中特异种2目5科4亚科9属9种,半特异种1目3科3亚科7属9种4亚种。RE:1目1科1亚科1属1种。EW:1目1科1亚科1属1种,其中半特异种1目1科1属1种。CR:1目2科3亚科4属4种1亚种,其中半特异种1目1科1亚科1属1种1亚种。EN:2目5科5亚科14属21种4亚种,其中特异种2目4科4亚科5属6种,半特异种1目2科3亚科3属5种4亚种。VU:1目2科5亚科8属11种1亚种,其中特异种1目2科2亚科2属2种,半特异种1目2科2亚科2属2种。NA:1目1科1亚科1属1种。LC:1目1科1亚科1属1种。需要重新评估濒危等级和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提案的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有:1目3科3亚科4属6种3亚种和其他列入种的74亚种,其中,特异种其他列入种的9亚种,半特异种其他列入种的15亚种。已编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目6科6亚科21属34种5亚种,特异种2目5科4亚科7属7种,半特异种2目4科4亚科6属8种4亚种;其中,Ⅰ级:2目5科4亚科14属17种4亚种,其中,特异种2目4科2亚科4属4种,半特异种2目2科3亚科3属5种4亚种。Ⅱ级:1目3科4亚科9属

马燕,格日力[6](2017)在《藏羚羊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考古学家根据各种化石资料推断,在距今至少260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就已存在于青藏高原上,与藏羚羊相同种属的Pantholops hundesiensis也曾出现在更新世期中印边境的高海拔地区,而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发现的库羊(Qurliqnoria)化石,使得藏羚羊的起

张晓倩[7](2019)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进步,使得野生动物数量得以增加,但野生动物致人损害事件也随之增多。尽管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公民因此类事件而遭受损失的可向当地政府申请补偿,但由于实践中的补偿工作未落实到位,使得受害人的权利往往难以获得有效救济。从立法现状而言,国家层面的立法仅用一个简单条文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责任主体和补偿范围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同时我国尚缺乏一部专门性的规章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问题进行约束。地方性补偿办法又存在着立法滞后、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补偿标准过低,补偿范围过窄等问题。从理论角度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于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应当属于何种法律属性尚无形成统一定论,目前主要存在着“侵权责任论”、“行政补助论”和“生态补偿论”这三个主流学说。但本文认为,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上述三种理论并不能完全涵盖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内容,将其定位于特殊的行政补偿不仅从理论上而言更为合理,并且从实践效果而言还能更好地实现弥补受害人的权益、保护野生动物和维护社会和平稳定的目的。鉴于目前我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想优化这一制度就必须明确补偿的基本原则、补偿责任主体、出资比例、补偿范围及具体条件,建立明晰、公平的补偿标准、优化补偿程序。此外,引入商业保险的赔付模式有助于缓解政府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并极大提高补偿工作的效率和专业性。

王建文[8](2006)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石刀、石斧、石犁进行劳动,一些原始部落居住地周围的森林、草原开始受到最初的破坏。进入奴隶社会,各个原始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烧毁消耗一些林木,冶炼、制陶、建筑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开始砍伐大片森林,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山西省中部所属地区的森林、草原受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陶瓷、冶炼、制盐、建筑等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各个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都使平原地区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华北平原的森林已经基本消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了创新局面。今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所属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森林全部消失,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成为农田。由于修建万里长城,鄂尔多斯高原和阴山山脉的森林受到大量砍伐。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同时,开始了在西北森林草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原地区大规模的屯垦。上述地区大面积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耕区域不断扩大。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出广阔的农业区,西北地区积极推行屯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陕西秦岭、子午岭、宁夏罗山、贺兰山、六盘山、甘肃洮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受破坏,太行山、吕梁山的森林开始受到大规模砍伐。元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山区森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青山、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山区的森林都已经受到彻底破坏。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六盘山、陇东森林草原地区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秦岭森林破坏严重,黄土高原的关山、黄龙山、桥山原始森林已经消失。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借地养民”的政策,大量放垦内蒙古草原,造成长城沿线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草原被开垦。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沙皇俄国和日本侵略者掠夺了中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

杨淑萍,姜洁,阎平[9](2017)在《中国喀喇昆仑山珍稀濒危植物及特有种的生态地理分布》文中认为论文通过野外调查,对喀喇昆仑山区珍稀濒危植物及特有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4种,隶属15科1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新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区内特有植物12科24属32种,其中,新疆特有种30种,西藏特有种2种;部分新疆特有种分布区呈趋异变化,昆仑独行菜(Lepidium kunlunshanicum G.L.Zhou et Z.X.An)、黄花点地梅(Androsace flavescens Maxim.)、密穗早熟禾(Poa spiciformis D.F.Cui)分布区扩展至西藏,绿叶柳(Salix metaglauca C.Y.Yang)、昆仑方枝柏(Sabina centrasiatica Kom)、阿克赛钦雪灵芝(Arenaria aksayqingensis L.H.Zhou)分布区缩减呈现濒危;研究区珍稀濒危及特有种水平分布以塔什库尔干县为中心,自西北向东南渐少。垂直分布集中于海拔3 0004 500 m的范围,且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兼具灌木和乔木类型。

姜洁,阎平,杨淑萍,徐文斌,刘鸯,黄刚,杜珍珠[10](2018)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及保护策略》文中认为采取线路调查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数、习性、分布特征及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有珍稀濒危植物67种,隶属31科40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13种,被子植物28科37属5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25科32属48种,单子叶植物有3科5属5种。景天科(Crassulaceae)的红景天属(Rhodiola Linn.)和麻黄科(Ephedraceae)的麻黄属(Ephedra Tourn ex Linn.)种类均较多(10种以上)。从习性看,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种类较丰富(分别为31和26种),乔木、寄生植物和一年生草本种类依次有7、2和1种。从垂直分布看,该区域珍稀濒危植物的海拔分布范围为1 5005 600 m,种数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从水平分布看,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叶城县为中心向北或向东,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渐少;集中分布区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叶城县西南山区海拔2 0004 500 m的中山带、亚高山带和高山带。在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2013版)收录的种类仅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L.)R.Br.]1种;属于《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种类有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Maxim.)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属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种类有46种,包括极危种2种、濒危种5种、易危种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的种类有裸果木和昆仑方枝柏(Sabina centrasiatica Kom.);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种类有43种,其中,新疆Ⅰ级、Ⅱ级和Ⅲ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31、10和2种。总体上看,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由于生境和气候恶劣,加之部分种类的种群规模减小并具有间断分布的特点,这些种类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增加保护强度、优先保护受威胁种类及注重孑遗种的科学研究等保护策略。

二、亟待保护的昆仑山野生动物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亟待保护的昆仑山野生动物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旅游的起源及概念
        2.1.2 大众旅游的起源及概念
    2.2 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对比分析
    2.3 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因素
        2.3.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3.2 决策指向性与开发指向性
        2.3.3 社区居民态度
        2.3.4 旅游理念的转变和更新
    2.4 相关理论
        2.4.1 人与自然协调论
        2.4.2 生态美理论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3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1 三江源国家公园简介
    3.2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2.1 黄河源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2.2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2.3 澜沧江源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3 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3.4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4.1 黄河源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4.2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4.3 澜沧江源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3.5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3.5.1 优势分析
        3.5.2 劣势分析
        3.5.3 发展机遇
        3.5.4 潜在威胁
第4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构想
    4.1 生态旅游+教育,生态求知之旅
    4.2 生态旅游+文化,民俗体验之旅
    4.3 生态旅游+体育,科考探险之旅
第5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及要素评价
    5.1 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5.2 构建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5.3 发展模式及要素的评价分析
    5.4 发展模式及要素的评价结果
第6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6.1 强化生态教育引导,推进生态文明
    6.2 持续健全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6.3 强化基础配套服务,健全监管机制
    6.4 注重民族文化保护,促进社区参与
    6.5 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培育人才队伍
    6.6 充分发掘媒体优势,增强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调查问卷(村民)
附录B 关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3)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定义
        1.2.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研究进展
        1.2.3 文献评述
    1.3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1.3.1 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1.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概况
        2.1.2 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1.3 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概况
        2.1.4 青藏高原未来规划
    2.2 评估指标框架
        2.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解析
        2.2.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
    2.3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指标体系
        2.3.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选取原则
        2.3.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2.4 指标赋权方法
    2.5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方法
        2.5.1 评价指标归一化
        2.5.2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
        2.5.3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等级划分
第3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
        3.1.2 非遥感数据收集
    3.2 生态系统格局指标信息提取
    3.3 生态系统质量信息提取
        3.3.1 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覆盖度提取
        3.3.2 生物量信息提取
    3.4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信息提取
    3.5 土壤侵蚀量提取
    3.6 压力指标信息提取
        3.6.1 人口密度
        3.6.2 畜牧量
        3.6.3 道路密度
        3.6.4 夜间灯光指数
第4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与分析
    4.1 主要评估指标的空间格局
        4.1.1 景观分离度空间格局
        4.1.2 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
        4.1.3 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
        4.1.4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空间格局
        4.1.5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4.1.6 人口密度空间格局
        4.1.7 路网密度空间格局
        4.1.8 畜牧量空间格局
        4.1.9 夜间灯光指数空间格局
    4.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分析
        4.2.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空间格局
        4.2.2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分区内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第5章 第三极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方案
    5.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概况
        5.1.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区域基本情况
        5.1.2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分布
    5.2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空间分析
        5.2.1 国家公园群备选地边界范围有待进一步细化
        5.2.2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范围有待进一步调整
        5.2.3 生态系统完整性压力源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虑
    5.3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备选区优化建议
        5.3.1 优化目标与原则
        5.3.2 具体优化策略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羌塘高原藏羚羊栖息地分布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
    1.2 研究方法
        1.2.1 样线法采集野生动物出现点样本
        1.2.2 Maxent模拟栖息地分布
        1.2.3 InVEST生境质量模块模拟人类活动对生境的威胁
    1.3 数据来源
2 研究结果
    2.1 栖息地分布现状
    2.2 栖息地分布的自然影响因素
    2.3 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5)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及Web数据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1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的范畴和定义
        1.1.1 濒危野生偶奇蹄目动物
        1.1.2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
        1.2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本底
        1.2.1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编目
        1.2.2 野生偶奇蹄动物遗传资源特点
        1.2.3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基础学科研究
        1.2.4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兽类遗传资源调查监测
        1.2.5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现状
        1.2.6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种群恢复
        1.2 7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惠益分享的国际系统、挑战及对策建议
        1.2 8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引出引进及管理现状总体评估与能力建设需求
    2. 数据库技术、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及我国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的研究和建设进展
        2.1 全球数据库技术研究进展
        2.1.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2.1.2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2.1.3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2.1.4 Internet时代的数据库
        2.1.5 Web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2.1.6 当前流行的Web数据库系统
        2.2 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信息系统建设进展
        2.3 中国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研究和建设进展
        2.3.1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数据现状
        2.3.2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数据管理能力建设
        2.3.3 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数据库建设进展
        2.3.4 全球与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数据库数据和信息相关的主要信息资源
第二章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野外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方法
        2.1.1 直接相对数量样带调查法
        2.1.2 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2.1.3 相关调查方法
        2.2 室内数据和信息的研究
        2.3 数据和信息的统计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3.1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编目、种和亚种分类及濒危等级
        3.2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地理分布和种群动态
        3.2.1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地理分布分析结果
        3.2.2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种群动态分析结果
        3.3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濒危动态估算和濒危动物模型建立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鹅喉羚与野牦牛种群生存力分析
    1 前言
    2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种群生存力分析
        2.1 鹅喉羚的生活史
        2.2 数据来源与分析软件
        2.2.1 数据来源
        2.2.2 分析软件
        2.3 参数估计
        2.3.1 种群基本参数
        2.3.2 模拟种群数量
        2.3.3 相互之间的迁移概率
        2.4 鹅喉羚种群生存力分析结果
        2.4.1 几种情况的模拟
        2.4.2 模拟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3 羌塘自然保护区阿鲁盆地野牦牛种群生存力分析
        3.1 野牦牛的生活史
        3.2 数据来源与分析软件
        3.2.1 数据来源
        3.2.2 分析软件
        3.3 参数估计
        3.3.1 种群基本参数
        3.3.2 模拟种群数量
        3.3.3 相互之间的迁移概率
        3.3.4 灾害
        3.4 野牦牛种群生存力分析的结果
        3.4.1 几种情况的模拟
        3.4.2 模拟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和信息来源
        2.1.1 数据和信息获取
        2.1.2 数据库的主要信息项
        2.2 数据库构建组件与方法
        2.2.1 数据库结构系统
        2.2.2 数据模型
        2.2.3 关系数据库
        2.2.4 数据库语言
        2.2.5 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2.3 数据库设计技术
        2.4 数据库支持系统和开发环境
        2.4.1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
        2.4.2 ASP(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网页
        2.4.3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网络服务
        2.4.4 网站架构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与信息的获取结果.
        3.1.1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3.1.2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地理分布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3.1.3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文献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3.1.4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组织管理机构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3.1.5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法律法规数据库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3.2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构与功能构建结果
        3.2.1 查询引擎
        3.2.2 后台管理
        3.2.3 前台系统
        3.2.4 数据库结构
        3.2.5 程序
        3.3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施与运行结果
        3.3.1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主页
        3.3.2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
        3.4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共享类型
    4. 讨论
        4.1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数据和信息的实现
        4.2 中国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Web 数据库实施与运行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关键程序清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着)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6)藏羚羊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及形态学研究
    1.1 分类学研究
    1.2 形态学特征研究
2 行为生态学研究
    2.1 生境选择行为研究
    2.2 食性研究
    2.3 社群行为研究
    2.4 迁徙行为研究
    2.5 繁殖行为研究
3 种群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研究
    3.1 分布及其种群数量变化研究
    3.2 保护生物学研究
4 生态适应机制研究
    4.1 生理学
    4.2 分子生物学
5 疾病研究
6 总结与展望

(7)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与不足
2 逻辑起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制度化
    2.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概念
        2.1.1 野生动物的概念
        2.1.2 野生动物致害的概念
        2.1.3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概念
    2.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化的原因和意义
        2.2.1 直接动因:切实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2.2.2 核心动因:有效保护野生动物
        2.2.3 其他动因: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3 回顾和梳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立法现状
        3.1.1 国家层面的立法
        3.1.2 地方层面的规定
    3.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立法的问题和挑战
        3.2.1 专门性规章缺位
        3.2.2 地方立法滞后
        3.2.3 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
        3.2.4 补偿范围过窄
        3.2.5 补偿标准过低
    3.3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制度认识上的原因:各级党政部门重视不够
        3.3.2 制度准备上的原因: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不力
        3.3.3 制度保障上的原因:地方补偿资金不足
4 理论的定位: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法律属性
    4.1 侵权责任论及其批判
    4.2 行政救助论及其批判
    4.3 生态补偿论及其批判
    4.4 应然的选择:特殊的行政补偿
5 制度的革新:优化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的建议
    5.1 确立致害补偿的基本原则
        5.1.1 合法补偿原则
        5.1.2 公平补偿原则
        5.1.3 便捷补偿原则
        5.1.4 补损相称原则
        5.1.5 因地制宜原则
    5.2 明确补偿责任的主体及出资比例
        5.2.1 补偿的责任主体
        5.2.2 各级政府的出资比例
    5.3 明晰补偿的范围及具体条件
        5.3.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范围
        5.3.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具体条件
    5.4 建立明晰、公平的补偿标准
    5.5 优化补偿程序
        5.5.1 损害补偿的申请程序
        5.5.2 损害补偿的实施程序
        5.5.3 损害补偿的救济途径
    5.6 推行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当代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分布
    1.2 中国北方各行政区气候、地形地貌概况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
    2.1 10 000 年来中国北方气候的变迁
    2.2 中国北方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化
    2.3 对于21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预测
    2.4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于对森林、草原的分布影响
    2.5 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迁对于森林草原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 周代以前森林、草原的变迁
    3.1 仰韶温暖期
        3.1.1 华北地区
        3.1.2 东北地区
        3.1.3 西北地区
    3.2 夏商周时期
        3.2.1 华北地区
        3.2.2 东北地区
        3.2.3 西北地区
        3.2.4 人工植树
第四章 秦汉-宋元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4.1 秦汉时期
        4.1.1 华北地区
        4.1.2 东北地区
        4.1.3 西北地区
        4.1.4 人工植树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4.2.1 华北地区
        4.2.2 东北地区
        4.2.3 西北地区
        4.2.4 人工植树
    4.3 隋唐五代时期
        4.3.1 华北地区
        4.3.2 东北地区
        4.3.3 西北地区
        4.3.4 人工植树
    4.4 宋元时期
        4.4.1 华北地区
        4.4.2 东北地区
        4.4.3 西北地区
        4.4.4 人工植树
第五章 明清民国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5.1 华北地区
    5.2 东北地区
    5.3 西北地区
    5.4 人工植树
第六章 1949 年-2000 年森林、草原的变迁
    6.1 华北地区
    6.2 东北地区
    6.3 西北地区
第七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1)
    7.1 水灾
        7.1.1 华北地区
        7.1.2 东北地区
        7.1.3 西北地区
    7.2 旱灾
        7.2.1 华北地区
        7.2.2 东北地区
        7.2.3 西北地区
    7.3 河流的变化
        7.3.1 华北地区
        7.3.2 东北地区
        7.3.3 西北地区
    7.4 湖泊、瀑布、泉水的变化
        7.4.1 湖泊
        7.4.2 瀑布、泉水
    7.5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7.5.1 华北地区
        7.5.2 东北地区
        7.5.3 西北地区
    7.6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7.6.1 华北地区
        7.6.2 东北地区
        7.6.3 西北地区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2)
    8.1 荒漠化
        8.1.1 荒漠化现状
        8.1.2 荒漠化历史
        8.1.3 荒漠化成因
        8.1.4 华北地区
        8.1.5 东北地区
        8.1.6 西北地区
    8.2 沙尘暴
        8.2.1 沙尘暴现状
        8.2.2 沙尘暴历史
        8.2.3 森林、草原变迁与沙尘暴
        8.2.4 森林草原变迁与北京地区沙尘暴
第九章 对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
    9.1 坚定中国北方地区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信心
    9.2 正确认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森林、草原的适宜区域
    9.3 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植被中的植物选择
    9.4 关键在于加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5 正确处理中国北方地区农、林、牧的关系
    9.6 正确处理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
    9.7 恢复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资金支持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结语
    1.1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原
    1.2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变迁历程
    1.3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减少的主要原因
        1.3.1 自然因素
        1.3.2 人类的经济活动
        1.3.3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
    1.4 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灾害频繁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的森林、草原变迁的原动力
        1.5.1 人口增加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1.5.2 社会发展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9)中国喀喇昆仑山珍稀濒危植物及特有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研究方法
    1.3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喀喇昆仑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分布
    2.2中国喀喇昆仑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收录概况及县域分布
    2.3中国喀喇昆仑山区特有植物种类构成及其分布
3结论与讨论
    3.1研究区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的构成
    3.2研究区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及保护策略
    3.3研究区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分布区变化

(10)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及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种数及其分布特征分析
        2.1.1 种数及组成分析
        2.1.2 分布特征分析
    2.2 濒危状况分析
3 讨论和结论
    3.1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3.2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策略

四、亟待保护的昆仑山野生动物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2]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D]. 鲁华. 青海大学, 2019(04)
  • [3]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D]. 邓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羌塘高原藏羚羊栖息地分布及影响因素[J]. 魏子谦,徐增让. 生态学报, 2020(23)
  • [5]西部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及Web数据库研究[D]. 杨博辉.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5)
  • [6]藏羚羊的研究现状[J]. 马燕,格日力.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7(03)
  • [7]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研究[D]. 张晓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 王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9]中国喀喇昆仑山珍稀濒危植物及特有种的生态地理分布[J]. 杨淑萍,姜洁,阎平. 自然资源学报, 2017(11)
  • [10]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及保护策略[J]. 姜洁,阎平,杨淑萍,徐文斌,刘鸯,黄刚,杜珍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1)

标签:;  ;  ;  ;  ;  

昆仑山急需保护的野生动物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