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迁移分析及对策

负迁移分析及对策

一、负迁移成因浅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赖晰[1](2019)在《高中生生物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研究》文中提出教育部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体现,因此核心素养的高低实际上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关,而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迁移。学生若在迁移时表现为负迁移,不仅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甚至会导致问题解决失败。负迁移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阻碍迁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核心素养的达成,对学生有不可小觑的消极影响。因此探究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负迁移发生的对策与建议,对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迁移能力,进而达成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德阳某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共514名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访谈法对问卷发放班级的生物学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得到研究结论如下:(一)高中生生物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1)学生层面的负迁移成因为:认知结构不良,知识掌握差;概括能力欠缺,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不当,自主学习意识低;消极思维定势干扰,思维固化;元认知能力低,对学习的调控较差;迷思概念误导,对知识理解错误;学习动机不强,缺乏信心和兴趣。教师层面的负迁移成因为:教学方法不佳,理论知识匮乏;教学态度差,师生关系不和谐。(2)认知结构不良是导致学生负迁移发生的首要成因。(3)消极情感态度对学生负迁移产生的影响最小。(4)各负迁移成因相互影响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学习方法和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最大,为0.62;其次是认知结构和概括能力,为0.60;元认知能力和思维定势的相关性最小,为0.21。(5)不同类型学生在负迁移成因的表现上存在差异。其中不同层次学生间的差异最大,不同性别学生仅在认知结构成因的表现上,存在显着差异(Sig.=0.00<0.01);学困生和学优生在导致负迁移发生的9个成因的表现上,均存在显着差异(Sig.=0.00<0.01);不同年级学生在迷思概念(Sig.=0.01)、情感态度(Sig.=0.01)、教师教学方法(Sig.=0.02<0.05),这3个成因的表现上,存在显着差异。(二)减少负迁移发生的对策与建议(1)学生层面为:重视课前预习;做到及时复习;定期总结反思;改正“法蒂玛”式学习。(2)教师层面为: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消除不良思维定势;进行元认知训练;转变迷思概念;提升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掌握学习迁移理论;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

卫久钰[2](2020)在《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这个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和社会价值从而更好的适应当代生活。但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经常会产生困难,这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八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分水岭,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经常会产生负迁移,阻碍学生的学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盐城市八年级473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找出数学学习中学生产生负迁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SPSS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不同层次、性别的学生负迁移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数优生和数困生在学习内因、教师教学、学习材料都存在显着差异,数困生相对数优生更易发生数学学习负迁移。2.性别对于八年级学生产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影响并不显着。3.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产生负迁移的成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因方面,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完备、思维发展不充分、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元认知能力较弱、消极情感态度等。二是教师教学方面,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策略不当,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三是学习材料方面,表现在数学知识内容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抽象性、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为应对八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负迁移,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克服学生认知缺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的呆板;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促进情感态度的正向迁移;加强学生对于解题过程反思总结,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田方方[3](2013)在《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分析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依据数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数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现代学习、生活中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而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体现了学生良好迁移能力,学生只有对知识与技能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才会灵活运用理性思维能力去创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若学生没有良好迁移能力,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会对学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数学教育中,经常发生一种数学知识或技能由于学生理解肤浅、不能分辨出知识之间差异或不能概括出知识之间共同原理等各方面原因,导致这种知识或技能阻碍新学知识或技能,不利于新数学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或发展,这就是在数学学习中发生的负迁移。若数学学习中经常发生负迁移,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对学生身心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学生发展,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以研究在数学学习中负迁移的产生原因,制定相应解决策略克服数学学习中负迁移的产生,促进正迁移,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本论文的研究过程立足于迁移理论、心理学理论与数学教育学理论,以实证的方法来进行调查,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问题提出与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主要阐述该问题提出的背景与依据;并对该问题当前研究者所做的研究进行综合的梳理与总结,对该问题进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对数学学习迁移理论进行详细阐述,对数学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产生机制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建构出数学学习负迁移形成原因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调查与分析。这一部分主要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当前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负迁移成因进行测试与分析,调查分析涉及年级、性别及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数困生的访谈分析,得出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形成原因。第四部分: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将所得的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与论述。首先结合调查结果与实际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中发生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中发生负迁移原因进行分析与论述。第五部分:克服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策略研究。这一部分主要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数学学习负迁移的产生原因,从影响数学学习中认知因素与分认知因素两个方面给出克服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生负迁移的策略,为促进学生正迁移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黄文坚[4](2009)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从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行探讨,分析了学习中的负迁移的成因,并针对这些成因提出对策,以提高教学效果。

王世存[5](2013)在《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学习负迁移和教学诊断两大理论基础上,以中学一线问卷调查和班级实验为平台,以“负迁移评价量表”和“学习负迁移诊断模型”为工具,对高中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尝试找到矫正不同类型知识化学学习负迁移的方法。根据这种构想,文章将每个章节的内容作如下安排:导言。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然后在分析了大量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对核心概念(迁移、负迁移、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教学诊断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框架和理论创新点。第一章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是开展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和条件支撑。首先对迁移的涵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指出了迁移的方向、迁移的方式、迁移的效果等特征。其次,文章对诊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迁移的表征观、认知观和学习观等理论支撑。再者,本部分的重点是就化学学习负迁移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归纳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具有广泛性、肤浅性、顽固性、自发性、特异性、表象性、隐蔽性、重叠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并对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拓展,提出了“负迁移度”的概念,构建了“负迁移诊断模型”,把它作为工具,对实证部分不同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量上的比对和分析。第二章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本部分主要是对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了梳理,主要叙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载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把化学学习负迁移和化学教学诊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分析了针对研究对象实施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工具。二是介绍了作为本文研究载体的河南某中学的具体情况、对比试验选择的过程、以及实验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本部分还就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班级试验、出声思维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特点(高度的概括性、有效的思维促成性和良好的科学教育性)。二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对。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四章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基础性、生活化和繁杂性)。二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五章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特点(抽象性、探究性和方法性)。二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等方面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六章化学问题解决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四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理解的多元化、类型的多样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二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七章研究总结。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文章研究的结论: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在研究反思部分,文章指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今后努力的4个方向: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的心里层面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尚待进一步开展。

徐飞[6](2011)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终身学习”,个人的持续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教育基础上的自我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迁移作为伴随一切有意义学习而存在的一种现象理应受到我们的重视。然而,纵观当前我国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迁移现状,并不容乐观。这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负迁移有很大关系。本文试图探讨高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形成原因及防止和克服负迁移的教学对策,旨在为促进学习正迁移提供一定指导,为推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实施提供依据和建议。本文通过阅读迁移理论的相关文献,具体阐述和简要评析了传统的和现代的迁移理论,并基于一般迁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数学的特点,对数学迁移和负迁移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培养高中生数学迁移能力的教育价值。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对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性调查,又结合教育实习中对高中生数学学习行为的观察,由数据统计、数据结果的分析、反思和总结,笔者系统地分析了高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1)学生方面:数学认知结构有缺陷造成对新知识的理解不透;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导致不善于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缺陷造成理解困难;学生的不良学习方法与习惯;情绪和生理状态不佳。(2)教师方面:教师对教材中难点、重点内容强调不够,导致学生重视不够;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教学中举例不当。(3)教材内容方面: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知识点的不连续或跳跃;教学内容的编排不合理。根据高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形成的原因,本文提出了防止和克服负迁移的若干教学对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克服认知技能方面的负迁移;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消除思维定势负迁移;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克服元认知薄弱型负迁移;加强学习情感的培养,促进情感迁移等。

谢晨[7](2020)在《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纵观英语学习的五个环节:听、说、读、写、译,其中听和读是语言输入,而说、译和写是语言输出,从应试的角度,就考查各环节的题型的失分率来看,写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也是相对最困难,失分率最高的一环,也是最能够反映学生使用二语的思维、心理和问题的一环。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因为写作教学学时分配较少、批改评价耗时难度大、不够强调、重视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词汇、语法基础薄弱,缺乏英语写作练习方面的原因,但从问题的本质上说,汉语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汉语已经得心应手,而汉语思维也早已先入为主、根深蒂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它的学习和使用都势必受到母语汉语的影响。汉语和英语作为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势必会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掌握产生消极的影响,起到干扰和阻碍的作用,也就是负迁移。而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缺乏的。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从母语负迁移理论的角度,对所选取的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的两个高职一年级的教学平行班各37人中随机抽取的15名高职学生写的四级真题作文进行语料分析,对其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鉴别、描述和分类,并对这15名学生进行相关的访谈,明确哪些错误是因为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基于母语负迁移理论,使用错误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实施教学干预的实验班和进行正常教学的对照班按照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将每个班分成的成绩较好组、成绩一般组和成绩较差组三个组进行前测和后测两次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的作文样本进行语料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探究母语负迁移对高职学生写作方面的影响。各项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确实是受到了母语汉语负迁移的干扰,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大部分是母语汉语负迁移的干扰阻碍作用造成的。对照班和实验班前后测母语负迁移导致的错误的统计数据表明语用错误和衔接与连贯错误在母语负迁移造成的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错误中占比突出;不论从错误数量的变化还是错词比的维度,都能得出实验班的整体干预效果较对照班明显,基于母语负迁移理论的教学干预方法、教学策略行之有效的结论。实验班成绩较好组,干预效果明显;成绩一般组,大体上干预效果明显;成绩较差组,整体干预效果不够明显。根据干预效果,提出的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合理可行的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路径是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英汉差异对比讲解以减少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干扰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思维。

王洋洋[8](2016)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负迁移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的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得时代,当代教育理念之一是“素质教育”,该理念强调知识向能力转化并内化为良好的素质。如此内化目标的达成必须依赖自我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伴随着有意义学习而产生的迁移现象理应引起师生的共同关注。然而,当前高中生的生物学习迁移现状并不乐观,负迁移现象频繁发生,甚至是同一性质、同一命题的负迁移屡次重现。本课题旨在挖掘高中生物学习中负迁移的产生原因及其克服对策。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法详细阐述了关于迁移、负迁移的理论,并基于一般迁移理论,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特点,对国内外有关迁移、负迁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阐明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借助问卷调查法及半结构访谈法调查了迁移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心得和教育观察体会,运用数据统计与SPSS分析技术系统地得出了高中生物学习负迁移的成因:(1)导致理论性知识负迁移的因素包括(1)学生认知结构缺陷;(2)学生前概念误导;(3)学生记忆定势干扰;(4)学生元认知能力缺陷;(5)师生概括能力欠缺;(6)教师迁移知识匮乏。(2)导致实验知识与技能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包括:(1)学生认知风格差异;(2)学生对知识理解肤浅;(3)学生实验原始技能固化;(4)实验教学师资面临挑战;(5)学校实验教学条件简陋;(6)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根据负迁移的产生原因,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有效教学策略以防止或克服高中生物教学中负迁移现象。(1)针对理论知识学习负迁移的预防对策:兴趣养成策略;概念生成策略;认知同化策略;类比推理策略;合作记忆策略;思维养成策略等。(2)针对理论知识学习负迁移的矫正对策:概念促进策略;实例呈现策略;逐级完善策略;概念图策略;情感激励策略等。(3)针对实验技能提升负迁移的预防对策:分段教学策略;问题串学习策略;假说演绎法策略;分解操作策略等。(4)针对实验技能提升负迁移的矫正对策:归纳养成策略;练习反馈策略;内省复习策略;多元评价策略等。实验探究表明上述相关策略的应用,既有助于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陈述的学习能力目标,亦有利于高中学生提升生物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同时对其他学科相关内容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尹洪霞[9](2014)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迁移作为伴随一切有意义学习而存在的一种现象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然而,就我国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学习迁移现状来看,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导致的。本文主要对目前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此来为今后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袁传珍[10](2020)在《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负迁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的负迁移问题。主要包括负迁移在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的内涵、分类、表征、成因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尝试找到解决各水平负迁移问题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资料对迁移理论进行研究,把握负迁移在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的内涵,并联系高中美术鉴赏学习的特点,将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的负迁移问题进行了分类。其次,根据高中美术鉴赏负迁移的分类以及相关调查与实践研究,分析得出高中美术鉴赏学习负迁移问题的表征,主要有:缺乏对相异审美体验的对比,容易“食古不化”;缺乏审美广度,容易“以管窥天”;缺乏审美温度,容易“生搬硬套”;缺乏审美深度,容易“囫囵吞枣”;缺乏审美多样性,容易“千篇一律”;缺乏语境代入感,容易“望文生义”。通过对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结合负迁移问题在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的六种表征,从学习和教学两方面对其负迁移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得出,学习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缺失;学生审美经验的概括能力不足;学生审美经验的定势干扰;学生的鉴识自我效能感偏低。教学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教师鉴赏角度与层面单一;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概括能力欠缺。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基础,针对不同负迁移水平的学生,提出了若干教学对策。主要包括,负迁移水平1:立足美术学科本体,教学内容基础化;拓展学生审美经验,作品选择多样化;任务驱动成就导向,评价指标弹性化。负迁移水平2:建构美术知识体系,教学问题链条化;培养学生鉴识能力,探究活动深入化;任务驱动过程导向,情境创设本质化。负迁移水平3:统合美术课程资源,教学组织整体化;增强学生品鉴能力,问题引导思辨化;任务驱动学习导向,迁移平台多向化。

二、负迁移成因浅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负迁移成因浅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生物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迁移
        2.1.2 负迁移
        2.1.3 生物学学习负迁移
    2.2 理论基础
        2.2.1 元认知迁移理论
        2.2.2 学习定势说
        2.2.3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2.4 概括化理论
        2.2.5 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调查
    4.1 调查准备
        4.1.1 调查对象
        4.1.2 问卷编制
        4.1.3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4.1.4 教师访谈提纲编制
    4.2 调查实施
        4.2.1 问卷发放及回收
        4.2.2 教师访谈
    4.3 调查结果
        4.3.1 负迁移影响因素得分情况
        4.3.2 负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4.3.3 负迁移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4.3.4 教师访谈结果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
        5.1.1 学生层面
        5.1.2 教师层面
    5.2 认知结构不良是导致学生负迁移发生的首要成因
    5.3 消极情感态度对学生负迁移产生的影响最小
    5.4 各负迁移成因相互影响呈正相关关系
    5.5 不同类型学生在负迁移成因的表现上存在差异
        5.5.1 不同性别学生的差异
        5.5.2 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
        5.5.3 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
第6章 减少负迁移发生的对策与建议
    6.1 教师层面
        6.1.1 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6.1.2 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6.1.3 消除不良思维定势
        6.1.4 进行元认知训练
        6.1.5 转变迷思概念
        6.1.6 提升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
        6.1.7 掌握学习迁移理论
        6.1.8 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
    6.2 学生层面
        6.2.1 重视课前预习
        6.2.2 做到及时复习
        6.2.3 定期总结反思
        6.2.4 改正“法蒂玛”式学习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调查问卷
    附录B 生物学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2)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迁移与负迁移
        2.1.2 数学学习迁移与数学学习负迁移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迁移与负迁移的相关研究
        2.2.2 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研究
        2.2.3 数学学习负迁移的应对策略研究
    2.3 理论基础
第三章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工具的编制
        3.3.1 问卷的编制
        3.3.2 访谈提纲的编制
    3.4 调查的实施
        3.4.1 问卷实施
        3.4.2 访谈实施
第四章 调查的统计
    4.1 学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总体情况分析
    4.2 学生学习内因分析
        4.2.1 学生情感态度与负迁移
        4.2.2 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与负迁移
        4.2.3 学生学习方法与负迁移
        4.2.4 学生元认知能力与负迁移
        4.2.5 学生概括能力与负迁移
    4.3 教师教学因素分析
        4.3.1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负迁移
        4.3.2 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负迁移
    4.4 学习材料因素分析
        4.4.1 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4.4.2 学习情境及内容的相似性
    4.5 负迁移成因的差异性分析
        4.5.1 不同层次学生负迁移差异分析
        4.5.2 不同性别学生负迁移差异分析
第五章 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
    5.1 学生学习内因的影响
        5.1.1 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不完备
        5.1.2 学生思维发展不充分
        5.1.3 学生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1.4 学生元认知能力较弱
        5.1.5 学生消极情感态度
    5.2 教师教学的影响
        5.2.1 教师教学方法策略的不当
        5.2.2 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
    5.3 学习材料的影响
        5.3.1 知识内容的相似性
        5.3.2 学习材料的抽象性
        5.3.3 前后知识的连贯性
第六章 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应对策略
    6.1 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
        6.1.1 加强学情分析
        6.1.2 加强内容实质的讲解
        6.1.3 加强知识结构的梳理
    6.2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2.1 注重变式教学
        6.2.2 注重培养逆向思维
    6.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6.4 注重解题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3)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数学学习负迁移研究综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数学学习迁移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数学学习负迁移形成原因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调查研究过程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访谈分析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分类分析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认知因素分析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非认知因素分析
第五章 克服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从认知方面克服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策略
    第二节 从非认知方面克服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策略
文献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初中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测试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迁移的概念
二、语言迁移理论与英语教学
三、英语学习中负迁移的成因
    (一) 受母语的影响
        1. 受母语思维定势的影响
        2. 受词汇差异的影响
        3. 受英汉语法差异的影响
        4. 受惯用法差异的影响
    (二) 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
四、对策研究
    1. 通过对比教学, 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2. 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及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3. 创设真实情景, 使课堂教学交际化
    4. 精讲多练,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5)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一) 有助于达成《纲要》陈述的学习能力目标
        (二) 有助于深层剖析应试教育的原因
        (三) 有助于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三、文献综述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 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一) 研究的目标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与比较
        (二) 问卷调查
        (三) 诊断测验法
        (四) 出声思维法
        (五) 作品分析法
        (六) 实验法
        (七) 统计法
    六、研究框架与理论创新
第一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特征
        (一) 广泛性
        (二) 肤浅性
        (三) 顽固性
        (四) 自发性
        (五) 特异性
        (六) 表象性
        (七) 隐蔽性
        (八) 重叠性
        (九) 复杂性
    二、化学学习负迁移的诊断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涵义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原则
第二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与载体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研究载体的选取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整体研究思路
        (二) 具体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 平行班级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原因统计
第三章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一) 高度的概括性
        (二) 有效的思维促成性
        (三) 良好的科学教育性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 教学方式
        (二) 训练因素
        (三) 学业成绩
        (四) 性别因素
    三、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 学生元认知结构缺失
        (二) 学生前概念的误导
        (三) 学生需要诱因异化
        (四) 学生记忆定势干扰
        (五) 学生迷思概念影响
        (六) 学习概括能力欠缺
        (七) 教学迁移知识匮乏
        (八) 师生过度情境化
        (九) 学科特征取向繁杂
    四、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四章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
        (一) 基础性
        (二) 生活化
        (三) 繁杂性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 教学方式
        (二) 训练因素
        (三) 学业成绩
        (四) 性别因素
    三、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 学生思维阶段局限
        (二) 学生学习习惯不良
        (三) 学生理解定势诱发
        (四) 学生简单认知差异
        (五) 学生类比定势引起
        (六) 学生近因现象影响
        (七) 师生“法蒂玛法则”
        (八) 教师情感教育缺失
        (九) 教师教材处理不当
        (十) 教师教导方法呆板
        (十一) 教材内容抽象难懂
    四、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五章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
        (一) 抽象性
        (二) 探究性
        (三) 方法性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 教学方式
        (二) 训练因素
        (三) 学业成绩
        (四) 性别因素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 学生认知风格差异
        (二) 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三) 学生知识理解错误
        (四) 学生操作定势固化
        (五) 学生图示定势固化
        (六) 教师迁移意识淡薄
        (七)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八) 教学功利主义明显
        (九) 教材呈现顺序不妥
        (十) 学生实验技能固化
        (十一) 学校实验条件简陋
    四、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六章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
        (一) 理解的多元化
        (二) 类型的多样性
        (三) 机制的复杂性
    二、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 教学方式
        (二) 训练因素
        (三) 学业成绩
        (四) 性别因素
    三、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 学生表征能力欠缺
        (二) 学生思维定势趋向
        (三) 过度训练导致僵化
        (四) 学生分析能力欠缺
        (五) 学生直觉定势困扰
        (六) 学生心理状态不佳
        (七) 学生解题方法缺失
        (八) 化学反应阶段隐喻
        (九) 思维“相似块”膨胀
        (十) 试题设置“陷阱”所致
    四、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七章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一) 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
        (二) 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
        (三) 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
        (四) 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
    二、研究反思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心理层面的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
        (四)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尚待进一步开展
附录
    附录一:关于迁移规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化学理论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附录三:化学事实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附录四:化学技能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附录五: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附录六:常见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案例
    附录七:作者读博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参考文献

(6)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必要性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的研究
        1.4.2 数学学习负迁移对策的研究
    1.5 述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迁移的界定
        2.1.1 迁移与数学学习迁移定义
    2.2 迁移的分类
    2.3 迁移的理论及评析
        2.3.1 传统的迁移理论
        2.3.2 现代的迁移理论
3. 高中数学学习负迁移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调查结果统计
        3.3.2 数优生和数困生的数学学习负迁移差异
        3.3.3 高中数学学习中负迁移的分类
4. 高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分析
    4.1 学生方面
        4.1.1 数学认知结构有缺陷造成对新知识的理解不透
        4.1.2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导致不善于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
        4.1.3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4.1.4 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缺陷造成理解困难
        4.1.5 学生的不良学习方法与习惯
        4.1.6 情绪和生理状态不佳
    4.2 教师方面
        4.2.1 教师对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形成过程强调不够
        4.2.2 教学方法陈旧、呆板
        4.2.3 教学中举例不当
    4.3 教材内容方面
        4.3.1 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知识点的不连续或跳跃
        4.3.2 教学内容的编排不合理
5. 防止和克服高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5.1 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克服认知技能方面的负迁移
        5.1.1 深入了解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状况,及时弥补其中缺陷、纠正错误观念
        5.1.2 及时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己有知识,为学生认知"搭桥"
        5.1.3 加强技能训练和学法指导,提高认知操作能力
    5.2 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消除思维定势负迁移
        5.2.1 以"变"克"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5.2.2 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5.2.3 逆向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5.3 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克服元认知薄弱型负迁移
    5.4 加强学习情感的培养,促进情感迁移
6. 结束语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中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结构
一.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
    (一)文献综述
        1.关于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迁移关系的研究综述
        2.关于母语迁移与二语写作教学关系的研究综述
        3.关于母语迁移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关系的研究综述
    (二)核心概念
        1.英语写作
        2.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关系
        3.英语写作教学法
        4.母语负迁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材料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过程
        1.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现状的测验研究
        2.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成因的访谈研究
        3.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抑制的干预实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成因的访谈研究结果描述与分析
        1.访谈结果描述
        2.访谈结果分析
    (二)母语负迁移造成的英语写作错误类型及实例分析
        1.本体错误
        2.词汇错误
        3.句法错误
        4.语篇错误
        5.语用错误
    (三)教学干预研究结果描述与分析
        1.对照班实验班前后测英语写作词数变化描述与分析
        2.母语负迁移造成的英语写作错误数据描述
        3.母语负迁移造成的英语写作错误数据分析与结论
四.研究结论与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研究结论
    (二)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路径
        1.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英汉差异对比讲解以减少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干扰
        2.在英语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思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高中生物学习中负迁移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1 研究的必要性
        1.2.2 研究的可行性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迁移与生物学习迁移的定义
    2.2 迁移的分类
        2.2.1 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2.2.2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2.3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2.2.4 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2.2.5 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2.3 迁移的理论及评析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3.3 元认知迁移理论
        2.3.4 类比迁移理论
3 迁移规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3.1 学生问卷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3.1.1 学生情感态度与负迁移
        3.1.2 教师基础知识处理方法与负迁移
        3.1.3 教师习题评讲方法与负迁移
        3.1.4 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负迁移
        3.1.5 学生的元认知与负迁移
        3.1.6 实验教学中的负迁移
    3.2 教师问卷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4 高中生物学习负迁移的形成因素分析
    4.1 高中生物理论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4.1.1 学生认知结构缺陷
        4.1.2 学生前概念误导
        4.1.3 学生记忆定势干扰
        4.1.4 学生元认知能力缺陷
        4.1.5 师生概括能力欠缺
        4.1.6 教师迁移知识匮乏
    4.2 高中生物实验技能提升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4.2.1 学生认知风格差异
        4.2.2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4.2.3 学生实验原始技能固化
        4.2.4 实验教学师资面临挑战
        4.2.5 学校实验教学条件简陋
        4.2.6 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5 高中生物教学中关于负迁移矫正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工具
        5.2.1 数据统计软件
        5.2.2 学生导学案、周练、调研测试等错题载体
    5.3 实验设计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前测数据分析
        5.4.2 后测数据分析
6 高中生物学习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6.1 理论知识学习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6.1.1 预防策略
        6.1.2 矫正策略
    6.2 实验技能提升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6.2.1 预防策略
        6.2.2 矫正策略
7 结束语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分析
二、防止和克服高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10)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负迁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步骤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 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负迁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负迁移的含义
    2.2 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的负迁移含义
    2.3 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的负迁移分类
        2.3.1 视觉认知类负迁移
        2.3.2 经验定势类负迁移
        2.3.3 元认知类负迁移
        2.3.4 情感态度类负迁移
3 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负迁移问题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的对象、方法与问题
    3.2 学生问卷调查
        3.2.1 学生问卷的编制
        3.2.2 学生问卷调查的实施和回收
        3.2.3 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教师问卷调查
        3.3.1 教师问卷的编制
        3.3.2 教师问卷调查的实施和回收
        3.3.3 教师问卷调查数据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3.4 实验设计
        3.4.1 实验的对象、方法与目的
        3.4.2 实验前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3.4.3 教学实践
        3.4.4 实验后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3.5 调查结论
4 负迁移问题在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的表征
    4.1 分析作品孤立片面,容易“食古不化”
    4.2 师生审美趣味单一,容易“以管窥天”
    4.3 分析作品机械呆板,容易“生搬硬套”
    4.4 作品感受流于表面,容易“囫囵吞枣”
    4.5 作品感受追求标准,容易“千篇一律”
    4.6 忽视构造美术情境,容易“望文生义”
5 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负迁移问题的成因
    5.1 基于学生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负迁移的成因
    5.2 基于教师教学的高中美术鉴赏学习负迁移的成因
6 高中美术鉴赏学习负迁移的水平划分
    6.1 高中美术鉴赏学习负迁移的水平划分依据
    6.2 高中美术鉴赏学习负迁移的水平划分内容
7 基于高中美术鉴赏学习负迁移的教学策略及其应用
    7.1 负迁移水平1的教学策略与应用
        7.1.1 立足美术学科本体,教学内容基础化
        7.1.2 拓展学生审美经验,作品选择多样化
        7.1.3 任务驱动成就导向,评价指标弹性化
    7.2 负迁移水平2的教学策略与应用
        7.2.1 构建美术知识体系,教学问题链条化
        7.2.2 培养学生鉴识力,探究活动深入化
        7.2.3 任务驱动过程导向,情境创设本质化
    7.3 负迁移水平2的教学策略与应用
        7.3.1 统合美术课程资源,教学组织整体化
        7.3.2 增强学生品鉴能力,问题引导思辨化
        7.3.3 任务驱动学习导向,迁移平台多向化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反思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负迁移成因浅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生物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研究[D]. 赖晰. 西华师范大学, 2019(12)
  • [2]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负迁移成因及对策研究[D]. 卫久钰.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3]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分析及策略研究[D]. 田方方.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4]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对策研究[J]. 黄文坚.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5]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D]. 王世存.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6]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D]. 徐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7]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的干预研究[D]. 谢晨. 西南大学, 2020(01)
  • [8]高中生物学习中负迁移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的研究[D]. 王洋洋.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3)
  • [9]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J]. 尹洪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4(08)
  • [10]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中负迁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袁传珍.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负迁移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