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癌的 X 线表现

胃食管癌的 X 线表现

一、胃食管区癌肿的X线征(论文文献综述)

潘华[1](2014)在《超重/肥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死亡率排名第三。胃癌的发病原因被认为是生活行为方式、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人群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由超重和肥胖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也受到人们的重视。超重和肥胖不仅增加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也是包括胃癌在内的几种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导致胃癌发病的诸多环境因素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和胃癌的关系尤为密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关。Hp感染的影响因素很多,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超重和肥胖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人体易受细菌和病毒的侵犯,超重和肥胖或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分析是研究胃癌遗传易感性的重要策略。随着超重和肥胖问题的日趋严重,肥胖基因多态性与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疾病的关系近年来备受关注。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单一因素无法揭示胃癌的发病机制,我们设想肥胖可能会使机体易感Hp,Hp感染和肥胖进一步促进胃癌的发生。因此本文围绕导致胃癌发病的这三大主要原因,从超重/肥胖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胃癌、Hp感染的关系以及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超重/肥胖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目的:BMI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超重/肥胖的指标,目前BMI与胃癌关系方面的研究很少,且结论也不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超重和肥胖是否与甘肃省胃癌患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546胃癌和632对照样本的资料进行横断面的病例-对照分析。胃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的一般资料用频数、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检验和χ2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BMI的差别,多元线性回归确定BMI高低与胃癌患者患病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的BMI高于对照人群(P<0.05),BMI是独立于年龄和性别的患病相关因素(P<0.05)。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和肥胖人群胃癌的发病风险增高,OR值分别为1.352,4.109。贲门癌患者的BMI高于非贲门癌患者,高BMI是贲门癌发病相关因素(P<0.05)。与非贲门癌患者相比,男性贲门癌患者BMI高于女性(P<0.05),60岁以上贲门癌患者BMI高于60岁以下(P<0.05)。结论:超重/肥胖与甘肃地区胃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与非贲门癌患者相比,高BMI是贲门癌发病的危险因素,60岁以上的男性肥胖患者更易罹患贲门癌。第二部分超重/肥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目的:第一部分的研究已经证实超重/肥胖与胃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那么超重/肥胖人群是不是因为容易感染Hp,从而导致胃癌的高发呢?为了进一步探讨超重/肥胖与胃癌发病之间的可能机制,本研究分别在胃癌和健康人群中开展了BMI与Hp感染关系的研究,以此来明确超重/肥胖与甘肃省胃癌高发区人群的Hp感染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银染法相结合的诊断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Hp感染情况,最终确立了一个由378例胃癌患者和498例正常对照组成的研究群体。对Hp感染状况与BMI进行系统分析,一般资料用频数、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x2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BMI的差别,应用相加效应模型分析Hp感染和BMI在胃癌发病中的交互作用,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胃癌组Hp检出率70.6%,正常对照组Hp检出率5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超重的胃癌患者和正常人群Hp的感染率均较高,组间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超重和肥胖胃癌患者的Hp感染率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体重且Hp感染阴性者比,超重或肥胖并伴有Hp感染者发生胃癌危险性的OR值为1.20,两者协同作用并不明显,调整性别和年龄相应危险因素后,两项因素同时存在时OR值低于单独存在时OR值之和(OR=1.36;1.45+2.52=3.97),认为伴Hp感染的超重/肥胖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低于单独Hp感染或单独超重/肥胖。结论:甘肃胃癌高发区胃癌患者Hp感染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群。Hp的感染率在体重超重的胃癌患者和正常人中均较高。Hp感染与60岁以上超重/肥胖胃癌患者的关系密切。BMI与Hp感染对胃癌的危险性不存在交互作用,超重/肥胖和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肥胖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联研究目的:在之前的研究中本文已经得出结论,超重/肥胖是胃癌发病和Hp感染的危险因素,但超重/肥胖人群胃癌的发病原因并不是超重/肥胖增加了Hp感染引起的。基于BMI调查的病例对照研究只是一个横断面的研究,无法判断超重/肥胖与胃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探讨超重/肥胖与胃癌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和Taqman探针的方法对546例胃癌患者和632例健康对照进行了LEP基因rs7799039, rs11761556及rs2167270:LEPR基因rs1137101:GHRL基因rs1629816和GHSR基因rs509035位点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运用MDR分析基因-基因之间,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所检测的六个SNPs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GHSR基因Rs509035位点GG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等位基因G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2);在男性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GG基因型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非贲门癌和正常对照组中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具有显着的差异(P=0.001和P=0.002)。Rs1137101位点,AG基因型频率在女性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5).rs1629816 A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9,P=0.045),在贲门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22和0.027)。Rs7799039位点、rs11791556和rs216727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未检测到分布差异。多因子降维法交互作用分析,rs509035位点和BMI独立效应最大(IG墒为1.14%和3.85%)结论:GHSR基因的rs509035位点与胃癌,尤其是非贲门癌的易感性有关。GHRL基因的rs1629816位点与胃癌,特别是贲门癌的易感性有关。Rs1137101位点,AG基因型频率与女性胃癌患者易感性有关。LEP基因rs7799039位点, rsl7761556位点,rs2167270位点未发现与胃癌易感性有明显相关性。rs509035位点和BMI是胃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EP/GHRL信号通路上基因,BMI和Hp感染的对胃癌发病不存在交互作用。

石怀景[2](2013)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施行腹腔镜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11.9±32.08)分,术中出血(28.3±32.72)rnl。其中术后出现食管瘘2例;术中食管粘膜穿破1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症状改善不明显1例。随访完成12例,手术效果优良率83.3.%(10/12)。结论:腹腔镜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式,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食管瘘、食管胃底粘膜穿破、反流性食管炎、出血等,并发症重在预防,严格掌握腹腔镜下治疗贲门失迟缓症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发生并发症及时处理可获得良好预后。

陈九如,陆军,杨庆康[3](1988)在《食管胃连接(贲门区)的双对比检查》文中提出 胃的X 线精细检查应包括充盈、压迫、粘膜和双对比四相。由于食管胃连接(贲门区)的解剖形态特殊,功能复杂,充盈时病变易被遮蔽,压迫法又不能施行,双对比检查就成为X 线检查中特别有效的方法了。

连世海[4](1979)在《胃贲门管区癌的X线检查与早期诊断(附128例报告)》文中指出 胃贲门管(即所谓的胃—食管前庭)区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部胃癌的40%,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窦部癌(约占56%)。由于本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且X线检查又具有某些困难,故很易漏诊或误诊。多年来,我们经研究观察贲门管区的X线解剖及其生理,找到了较适宜的钡

Herrera C.A.,王庆仁[5](1976)在《胃食管区癌肿的X线征》文中提出胃食道区是食道远端与胃穹窿包括胃底部癌肿的好发部位。食道远端癌在全部食道癌中约占50%。它往往向头端延伸而很少越过贲门。这种癌肿的X线表现是浸润型或菌状包块。浸润型须与炎性狭窄,贲门失弛缓性,食道静脉曲张或溃疡性食道炎相鉴别。

二、胃食管区癌肿的X线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食管区癌肿的X线征(论文提纲范文)

(1)超重/肥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超重和肥胖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样本的基本信息
        2 胃癌组和对照组的BMI比较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超重/肥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章 肥胖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联性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致谢

(2)腹腔镜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胃食管区癌肿的X线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重/肥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联研究[D]. 潘华. 兰州大学, 2014(08)
  • [2]腹腔镜Heller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中的应用[D]. 石怀景.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 [3]食管胃连接(贲门区)的双对比检查[J]. 陈九如,陆军,杨庆康.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8(03)
  • [4]胃贲门管区癌的X线检查与早期诊断(附128例报告)[J]. 连世海. 山东医药, 1979(04)
  • [5]胃食管区癌肿的X线征[J]. Herrera C.A.,王庆仁. 重庆医药, 1976(S1)

标签:;  ;  ;  ;  ;  

胃食管癌的 X 线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