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研究》1993年度订阅工作启动

《体育研究》1993年度订阅工作启动

一、《体育科研》1993年度征订工作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蔡健[1](2015)在《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提出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是我国特有的出版规制。它在降低交易成本、抑制机会主义、保护受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是报刊出版规制与组织出版自由权利相互博弈的产物。规制设计的初衷是:面向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规制与面向组织传播媒介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形成互补,调整所有具有连续性出版物特征的出版物,共同构建无缝对接的连续性出版物规制体系。然而,由于运行规制、规制客体法律属性存在局限性,这个初衷未能兑现。规制局限性即规制失灵。规制失灵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本文运用现代出版理论、政府规制理论、日常生活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理论,采用抽样、比较、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成因、特征和功能,梳理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的内容构成、认识演变和社会关联,选取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出版现状、存在问题及规制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规制创新提供参考借鉴。源自《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是静态出版安全观的产物。它以消除负外部性为基点,以控制数量增长为重点,以强化实施进入规制、运行规制并漠视规制客体客观本质属性、客观经济属性为手段,旨在确保出版不出事。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出版规制。与此相反,动态出版安全观以鼓励正外部性为基点,以尊重出版自由权利为重点,以在强化内容规制、质量规制、激励性规制的同时放松进入规制、运行规制为手段,旨在实现文化影响力。这是一种脱胎于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规制变迁的内因是规制失灵,规制变迁的外因是规制对象的客观需求和制度环境的发展变化。1997年1月至今,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规制类型、规制体系均发生变迁。就规制类型来说,经济性规制经历了由不断强化到不断放松的变迁,社会性规制经历了由相对放松到不断强化的变迁,呈现“双拐点”现象。“双拐点”现象的表面原因是认识的变化,本质原因是出版安全观的变迁。就规制体系来说,规制变迁呈现“分界线”现象。“分界线”现象的动因也是出版安全观的变迁。意识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集中反映和高度凝结。“双拐点”现象和“分界线”现象表明,出版安全观作为核心意识形态是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的重要外因。2008年11月,江苏省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市属)审批权限下放到各省辖市。审批实践中,绝大多数省辖市依法执行进入规制,但也有个别省辖市擅自增加许可条件。这种情形同样存在于全国15个副省级市及其所在的11个省。另外,从《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市属)审批权限是否下放以及下放程度来看,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上述情况说明,出版安全观作为核心意识形态是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方向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意识形态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等特点,静态出版安全观与动态出版安全观的博弈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经济性规制不断放松的进程,其主要内容是以审批权限下放为代表的进入规制放松,与此同时,运行规制没有放松,规制客体客观本质属性、客观经济属性没有回归。现实生活中,“县市报”、“公关刊”、“理事会”、“数字化”等一直在挑战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运行规制。上述情况说明,规制变迁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国家规制主体应该发挥规制变迁的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创新在借鉴参考江苏省及其他地区规制变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必须与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一致。规制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宏观上坚持动态出版安全观,中观上促使规制客体法律属性归位客观属性,微观上实现放松经济性规制、强化社会性规制与确保规制执行力有机统一,调整并不断优化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特点的市场经济出版规制。总之,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创新必须融入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与规制创新相融合、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相结合、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相配合的基本路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何璇[2](2016)在《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文中研究说明乡土教材是相对国家教材而言的,是在教育系统中承载地方性知识的一种教育信息材料。研究者选择北京作为此项研究的田野调查地点,一方面是因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北京一样备受海内外关注。另一方面,研究者曾经在北京从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深切感受到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织的背景下,位列一线城市的北京在人口流动频繁和受普世性知识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地方文化“边缘化”更加严重。因此,研究者期望通过研究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梳理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的传承历程,寻找鲜为人知的乡土教材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将学术和实践联系起来,为新时期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油助力,也期望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地方性知识边缘化问题,从而为我国各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实施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本研究试图以功能主义为主要的理论视角,采用文化唯物主义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方法,结合历史研究与田野研究,总结近百年北京地区学校地方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和功能,阐释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通过分析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的演变,揭示学校中地方性知识与国家知识良性互动的共同特征;并坚持以当地人的观点来解析现阶段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为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寻找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清末至今北京乡土教材编制的背景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和总结,从收集到的近60本北京近百年编制的乡土教材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4本进行文本分析,研究者分析发现:1.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经历了“合法化”、“平民化”“多元化”和“行政化”的发展历程。2.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包括:意识层面的动力,政策环境的动力、功能层面的动力和基层各类人群参与的动力;3.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经历了三个时期五次高峰;4.每个时期的乡土教材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功能。研究者试图运用钟摆模型揭示清末至今在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的演变,研究者发现:1.从清末到21世纪以来,学校系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关系的演变过程类似于钟摆,但绝非严格意义上遵循钟摆来回摆动,而是一个不断趋近均衡的动态平衡过程;2.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良性互动的共同特征为: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学校教育的知识结构中有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教材的编审分离制度、两类知识的存在形式各自独立。本研究坚持从当地人的视角来探索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者深入北京16个区和燕山地区共17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分析22名任课教师和963名学生的问卷数据以及对教育官员、区县教研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五类人群的访谈,研究者发现:1.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不完备、管理机制不健全、评价制度缺乏威慑力和感召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师资情况复杂、教材开发经费区际差异较大、实施模式校际差异现象严重等七大问题;2.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政策环境、地方性知识使用态度、乡土教材编写人员的背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培训力度等是影响和制约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主要因素。对于乡土教材的未来发展,研究者认为: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下,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的依据、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知识开发和实施体系、开辟社区各类人群参与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渠道,顺应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促使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可持续性,回应教育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回归教育本质的诉求。

朱远来[3](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张学霞[4](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指出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赵光磊[5](2018)在《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文中提出学校宣传是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典型载体,它真实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也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做出建构,这种建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有主观内在的也有客观外在的。以往对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注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等个体的教育观念。与后二者分别以哲学、心理学研究为主不同,研究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宣传中的教育观念,更需要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文艺学等学科的介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观念。研究聚焦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究学校宣传是如何反映和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反思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在学校的教育观念的表达与建构中有何作用。基于《中国教育报》五年219篇长篇宣传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学校宣传呈现出的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办学理念体系、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德育观、育人观、管理观、科研观、文化观等方面。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梳理、归纳、呈现揭示出,学校有着不同于国家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观念,体现出突出的学校本位特征。学校共性的教育观念可以成为学校的一般教育观念,代表着学校教育观念的平均水平。这种平均教育观念和理想教育观念的区别是它一般都会根据现实做出折中。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化学分析”中还发现,体制化的学校教育过于内卷化,它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其公共性、社会性。学校宣传完成了学校教育观念的又一次建构。学校受到现实的刺激与体制的影响,利用一切流通中的观念,遵循话语生产的特性来建构其教育观念。学校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各种影响汇聚杂合的产物。学校宣传通过有意识的征引和有意识的叙述来,一方面再一次建构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再现了学校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实际建构过程。宣传的创作者与媒体守门人协同完成了宣传文本,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读者需要应用相似的知识与资源来对宣传及其中的教育观念进行解码。在解码中可能会遗失一些意义,也会创生新的意义。通过文本的结构化分析、社会文本分析、文学分析的方式,可以探查到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是如何被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学校以为在言说,有些时候只是被言说。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是完全自主的。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中,观念的持有者也在无形地被建构着,展现着这种被动性。对学校而言,不仅文本的生产是被动的,文本的消费也使其陷入被动。宣传文本一旦发表,就意味着可以被任意解读。教育观念事实上是被第三次建构。最后是对理论对于教育观念建构的作用的讨论。前面所揭示的教育观念体现出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缺失,使学校丧失对于教育理论的兴趣。如何将理论转产为教育观念的建设性力量?基于经验的连续,使教育理论完美地融合在行动之中,成为学校的行动中理论是一种理想。对于学院的研究者来说,或许有一种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区别于学院体制内部自循环的文献思辨研究与经验式研究,能够走进学校生活,变革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教育观念。

张光润[6](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指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李胜利[7](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王坤[8](2014)在《小学校长权力运作》文中指出在今天的中小学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无论怎么强调中小学校长的作用都不过分。通过上级任命、主动参与竞聘、民主荐举等方式走上校长的工作岗位,这只是当上校长的第一步,校长的管理职能能不能得到保障,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能不能得到彰显,不仅取决于校长拥有哪些权力,而且取决于校长如何运作这些权力。因此,对校长如何运作权力的研究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重要关注点之一。本论文通过对一位农村普通中心小学校长工作样态的实地研究,借助权力的视角,运用谱系学的分析方法,按照“对外”和“对内”权力运作的两个维度,描画了当前小学校长权力运作的基本图景。小学校长对外权力运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这两类主体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分歧之点。校长,作为学校的主管人员,经常在追求“政绩”上“办让上级满意的教育”和在追求“效益”上“办让家长满意的教育”之间摇摆。总体来看,在对外的权力运作上,校长呈现出鲜明的“弱势”特征,是在“为满足上级期望而工作”。对于上级的“林林总总”的通知和下达的各项任务,只有服从、执行和接受,甚至不惜用“编数据”和“造材料”的方式来迎合。偶尔也会耍些不过分的“小聪明”。对于学生家长,由于受现在社会舆论氛围和政策导向的影响,也是以满足和服务为主。小学校长对内权力运作的对象比较复杂,涵盖学校中的一切。相比较校长对外权力运作中“示弱”的表现,在对内权力运作中,校长呈现出更多的“强势”特征。作为行政上的“首长”,能够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设置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评聘考核中层干部,用“工程”的方式推进学校各项建设,采取各种微权力技术管理教师,恩威并用,软硬兼施。作为专业上的“领头人”,能够落实国标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建学校文化,虽然有力不从心之处,但也基本上能够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掺杂其中,在学校中实现,充分显示出校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的特征。这些权力运作,既有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也有校长自己主观努力的结果。由此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校长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有理由确信校长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从权力运作的谱系学视角来分析,在对外权力运作方面,由于校长职位的获得和办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是外控的,主要采取服从、拖、政治修辞等方式来应对。在对内权力运作方面,由于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校长对学校内的人财物拥有较高的支配权,权力运作的方式则更加复杂化、精致化、微观化。由此也形成了当下不少校长的“对内强、对外弱”的“两面派”权力性格。无论当下的小学校长以何种形式进行权力运作,都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有些是主观设定的结果,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清楚地了解小学校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状况,对解决小学校长如何用权,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社区之间的关系,以及校长自身的专业成长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张雪艳[9](2012)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发展与城乡人口流动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形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工随迁子女增加及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共同催生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在经济理性主义价值观指导下,各地学校布局调整呈现出集中化办学、规模化办学和城镇化办学的主导模式,农村教学点、村小等小规模学校被大量关闭。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不是需要将农村变为城市?关闭农村小规模学校、让所有学校进城是不是实现教育的城镇化和教育的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如何理解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政策、体制、制度、文化等多重力量裹挟下呈现的边缘化特征与生存窘态?如何重新定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价值?如何在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战略背景下寻找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再生之路与发展之路?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通过对中国大陆11省学校布局调整数据的总体描述,探讨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选取一些小规模学校展开了深入的田野调查。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经费收支、外部关系等日常运转的儿个方面呈现小规模学校真实的生存状况和不断被边缘化的艰难处境。基于对各种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因素的分析,作者认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弱势发展和边缘化处境,一方面受制于学校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与其长期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直接紧密关联。要真正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必须在战略上对其进行准确定位,从优质师资配置、经费分配、社区支持、管理体制创新和学校组织文化再造等层面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论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讨论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文献,形成了本论文的理论框架;然后,界定了若干核心概念,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层面对本研究的具体开展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一章对小规模学校基本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从对小规模学校的基本特征分析入手,对不同规模的学校以及小规模学校群体内部的资源特征差异进行统计分析,随后分析了学校规模与学校的师资、经费状况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学校师资及经费收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二章至第五章重点分析了从田野中获得的个案学校资料。第二章分析、呈现了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特征、教育教学与专业发展状况以及他们对学生和学校变化的体悟;第三章分析了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收入与支出的主要特征,对保留小规模学校并使其办学基本合格进行了增量成本测算;第四章以描述小规模学校与教育系统和社区系统的互动为主,呈现小规模学校的生存脉络;第五章揭示小规模学校在师资、经费、外部公共关系的综合制约下如何进行日常运转,并总结、评述了小规模学校当前的发展状态。第六章中,借助开放系统理论的资源输入-加工-输出框架,首先探究了小规模学校内部的师资、结构与组织特性对其发展的影响,然后重点解读来自小规模学校外部的各种力量对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制约。最后,聚焦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与资源配置政策的文本规定与执行过程,认为政策目标过于狭窄并被扭曲执行,导致小规模学校不断被边缘化。第七章提出了促进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根据小规模学校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对其在农村学校布局中进行科学定位,并在布局调整中分类对待;其次要采取需求导向的资源配置策略,以本土化师资、倾斜性经费保障和切合实际的管理满足小规模学校的需求;最后,鼓励小规模学校通过组织革新实现自主发展,提升组织革新的能量,并建构优质的外部公共关系。结语部分重新强调了本研究所秉持的公平价值取向,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可能空间。

李元[10](2016)在《公共政策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研究 ——基于华中A县教育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当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治理的转型对公共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执行政策,转变政策执行的思维和模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是两种常见的性质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式。本研究以Matland的模糊—冲突模型和基层官僚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在华中地区A县近半年的田野调查,基于A县执行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政策和禁止中小学乱收费政策的案例分析,采用政策执行的“机制—行为”分析框架,来探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政策执行受到当代国家治理因素的影响,政治官僚制构成了政策执行的组织基础,压力型体制是政策执行的府际关系特征,常规式治理和运动式治理构成了政策执行的治理机制。政策问题的冲突性和政策的模糊性是分析两种政策执行模式的逻辑起点。执行机制是影响执行者执行偏好和行为选择的关键决定因素,执行者的行为是执行机制和个人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执行者进行了三类划分:行政官僚、管理官僚、基层官僚,分别探讨了三类执行者在不同机制下的行为表现。研究发现,两种模式在执行机制、权力基础、运行原则、运行特点、关键因素五个主要方面存在着区别,其中执行机制的差异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分析两种政策执行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建构了政策执行的冲突—压力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影响政策执行的国家治理因素、政策特性、政策特性带来的压力、政策执行的两种模式、两种模式的转化五种要素。与其他模型不同之处在于,该模型着重对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的产生机理进行探讨。在政策特性区分政策执行模式的解释中,政策问题给政府带来的压力是一个关键的解释变量。政策问题的低冲突性和政策的低模糊性导致了政策的行政性执行,政策依靠常规性机制而得到执行。政策问题的高冲突性和政策的低模糊性导致了政策的政治性执行,政策依靠强制性机制而得到执行。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本研究基于中国官僚制背景下探讨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不仅是对西方理论基于中国场景的探讨,更是对当代中国政策执行实践的研究。研究发现,行政性执行与官僚制水平紧密相关;政治性执行虽然有着它积极的意义,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当代中国,无论是行政性执行还是政治性执行,政策执行过程中人治因素的作用凸显;公共政策执行和国家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公共行政问题;政策执行模式选择的背后是政府基于政策执行与合法性关联度的考虑。研究最后明晰了政策执行的冲突—压力模型对中国场景的适用性,对两种政策执行模式进行了中西对比分析,并指出可以从提升政策执行的技术手段、建构政策执行的政治途径、彰显政策执行的伦理价值来优化我国的政策执行模式。

二、《体育科研》1993年度征订工作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科研》1993年度征订工作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1)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基本概念
        1.3.2 概念辨析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理论基础
        1.5.1 现代出版理论
        1.5.2 政府规制理论
        1.5.3 日常生活理论
        1.5.4 公共产品理论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概述
    2.1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法律渊源
    2.2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成因分析
        2.2.1 基于组织行为视角的分析
        2.2.2 基于组织传播视角的分析
        2.2.3 基于组织生活视角的分析
    2.3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基本特征
        2.3.1 互动性
        2.3.2 依附性
        2.3.3 针对性
        2.3.4 互益性
        2.3.5 思想性
    2.4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主要功能
        2.4.1 工作指导
        2.4.2 信息沟通
        2.4.3 形象塑造
        2.4.4 资料留存
        2.4.5 文化娱乐
    2.5 小结
第3章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及其变迁
    3.1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及制度
        3.1.1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
        3.1.2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制度
    3.2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的历时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3.2.1 社会性规制变迁
        3.2.2 经济性规制变迁
    3.3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的共时性研究——以江苏省省辖市为例
        3.3.1 社会性规制抽样分析
        3.3.2 经济性规制抽样分析
    3.4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分析
        3.4.1 规制变迁原因分析
        3.4.2 规制变迁方式分析
        3.4.3 规制变迁特征分析
        3.4.4 规制变迁局限性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规制视角下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出版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发展阶段
        4.1.1 过渡期(1997年1月—2001年12月)
        4.1.2 紧缩期(2002年1月—2008年8月)
        4.1.3 壮大期(2008年9月至今)
    4.2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现状分析
        4.2.1 总体状况分析
        4.2.2 典型案例描述分析
    4.3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抽样分析
        4.3.1 出版形式
        4.3.2 经费来源
        4.3.3 从业人员
        4.3.4 出版质量
        4.3.5 数字化
        4.3.6 发展建议
    4.4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问题分析
        4.4.1 影响出版发展的静态问题
        4.4.2 挑战现行规制的动态问题
    4.5 小结
第5章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创新
    5.1 规制创新目标
        5.1.1 维护和保障社会组织的基本政治权利
        5.1.2 肯定和发挥资源配置的市场决定作用
        5.1.3 涵养和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实力
        5.1.4 保护和实现内部资料的日常生活价值
    5.2 规制创新原则
        5.2.1 职权法定原则
        5.2.2 公开透明原则
        5.2.3 属性归位原则
        5.2.4 宽严相济原则
    5.3 规制创新思路
        5.3.1 在宏观上创新规制理念定位
        5.3.2 在中观上创新规制客体认识
        5.3.3 在微观上创新规制内容调整
第6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2)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由来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一) 清末至今北京学校系统中地方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是什么?
        (二) 北京近百年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良性互动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 现阶段北京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四) 现阶段在北京的学校中,如何促进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性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教育领域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本质回归的诉求?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直面时代命题,为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油助力
        二、梳理地方性知识传承历程,为学校与社区关系研究提供本土经验
        三、厘清地方性知识内涵和外延,为各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四、揭示地方性知识边缘化,为各地区地方性知识传承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
        五、寻找鲜为人知的乡土教材文本,为乡土教材的收藏和研究提供支持
    第三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中国乡土教材相关文献述评
        (一) 清朝末年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二)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三) 1949年至1999年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四) 2000年至今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五) 评价
        二、北京乡土教材相关文献述评
        (一) 北京乡土教材开发和实施的研究
        (二) 北京乡土教材的定位研究
        (三) 北京乡土教材的功能研究
        (四) 评价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步骤
        一、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步骤
    第六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地方性知识
        (一) 地方性知识概念界定概述
        (二) 地方性知识的主要内涵
        (三) 本研究中地方性知识的概念界定
        二、乡土教材
        (一) 乡土教材概念界定概述
        (二) 乡土教材的主要内涵
        (三) 本研究中乡土教材的概念界定
        三、国家知识
        四、北京
上篇: 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清末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合法化”
        第一节 清末北京乡土教材的产生背景
        一、北京基本生态与社会背景
        (一) 北京的基本生态与人文图景
        (二) 社会背景
        二、教育背景
        (一) 教育宗旨的颁布
        (二) 北京基础教育体系全面建成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合法化”
        一、清末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一)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二) 《乡土志例目》的颁布
        二、清末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一) 《京师乡土地理教科书》
        (二) 《直隶乡土地理教科书》
        (三)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平民化”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二、贫儿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平民化”
        一、民国时期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一) 《假期修学办法令》的颁布
        (二) 《中等以上各级学生假期调查案》的颁布
        二、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小结
    第三章 1949—1999年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多元化”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50年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二、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多元化”
        一、1949—1999年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一) 1958年
        (二) 1987年
        二、1949-1999年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一) 基础性
        (二) 应用性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后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行政化”
        第一节 2000年后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一、教育改革及其背景
        (一) 地方教材与乡土教材的关系
        (二) 新世纪以来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行政化”
        一、21世纪初乡土教材的编制依据
        二、各区县乡土教材使用现状概述
        (一) 近年北京地区乡土教材发展情况概述
        (二) 各区县乡土教材使用现状概述
        三、21世纪初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一) 区情、县情类——《走进西城》
        (二) 学科拓展类乡土教材——《通州区地理》
        小结
下篇: 理论阐释
    第五章 教育场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博弈与意义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教育场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博弈
        一、理论模型建构
        第二节 意义阐释
        一、清末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二、民国初年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一) 20世纪50年代初
        (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
        (三) 20世纪80-90年代
        (四) 21世纪以来
        小结
    第六章 影响和制约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不完备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评价制度缺乏威慑力和感召力
        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五、师资情况复杂
        六、教材开发经费区际差异较大
        七、实施模式校际差异现象严重
        第二节 影响和制约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因素
        一、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政策环境对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影响
        二、地方性知识使用态度的影响和制约
        (一) 课程理念
        (二) 地方性知识功能评价
        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小结
    第七章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性知识可持续发展意义和策略探讨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功能以及意义阐释
        一、对乡土教材使用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地方性知识的功能与意义阐释
        (一) 清末
        (二) 中华民国时期
        (三) 1949年到1999年
        (四) 21世纪以来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
        一、理论基础
        二、未来展望
        (一) 制定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的依据
        (二) 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知识开发和实施的体系
        (三) 开辟社区各类人群参与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渠道
        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真实吗
        (二)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系研究及其意义
    二、相关研究之综述
        (一)关于学校宣传的相关研究综述
        (二)关于学校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三)关于《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研究综述
        (四)实践教育学相关的研究综述
        (五)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整体结构
        (一)概念文本研究:研究内容方面的悬置与锚定
        (二)显在的教育观念、隐在的建构形式与无意识的被建构
第一章 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研究概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二)集合、集体与个体:学校的教育观念
        (三)宣传与作为教育观念载体的学校宣传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思想史、观念史研究
        (二)文化研究、教育文化研究
        (三)语言学、文艺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三、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对《中国教育报》学校宣传报道的抽样过程
        (二)对《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数据的基本处理
        (三)研究的方法工具、研究过程、信效度以及伦理问题
第二章 共性及个性:学校宣传对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一、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内容分析方法
    二、学校宣传中理念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一)学校办学理念中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二)学校校训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三)学校“三风”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四)学校目标陈述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五)学校办学宗旨/思想/思路所含的教育观念其初步分析
        (六)理念板块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及其初步分析
        (七)理念板块基于特色教育给出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八)理念板块对教育现实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九)理念板块对若干教育范畴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十)理念板块对素质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三、学校宣传中其他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一)课程与教学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二)德育与育人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三)教师与管理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四)文化与环境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五)特色与研究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小结:作为平均值的一般教育观念
第三章 编码与解码: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建构
    一、通过有意识地征引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一)《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教育学话语
        (二)《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文化学术话语
        (三)《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国家话语
        (四)《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媒体话语
        (五)《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中的人物征引
    二、通过有意识地叙事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一)有意识的案例呈现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二)有意识的主体叙说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三)有意识地再现形成过程直言教育观念的建构过程
    三、学校一般教育观念的演变聚成:建构的历时性
        (一)“教育要促进生命发展”的观念
        (二)“教育要促进师生幸福”的观念
        (三)“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观念
        (四)“素质教育可以兼顾升学”的观念
        (五)“一切教育经验都是课程”的观念
        (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念
        (七)“情感德育、立体德育”的观念
        (八)“什么老师教出什么学生”的观念
        (九)“文化育人、科研兴校”的观念
        (十)思想史、观念史视角下的一般教育观念
    四、一般教育观念之间的错位纷争:建构的社会性
    小结:学校的教育观念的编码与解码
第四章 被建构、被言说:社会结构下的学校的教育观念
    一、宣传报道的结构化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一)学校之间的空间结构与报道之间的时间结构:意识形态建构
        (二)版块的结构、次序和篇章比例关系:自相矛盾及其根源
        (三)学校各版块呈现项目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混乱与同构
    二、宣传报道的话语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一)校际差异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
        (二)以严为荣:弱势学校的管理策略陈述
    三、宣传报道的文学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一)表演性呈现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再建构
        (二)形式即意义:不同的写作范式下的教育观念建构
    小结:教育观念主体“被言说”之困境
第五章 讨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与建构中理论何为
    一、公共性缺失的学校教育及其对教育理论的需求
        (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缺失及其表现
        (二)学校教育的内卷及其对理论的兴趣
    二、观念的连续性与情境化:学校的行动中理论
        (一)学校的理论与行动中理论
        (二)情境中观念的连续性与行动理论的塑成
    三、让理论更为观念所接受:教育文化研究的设想
        (一)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教育文化研究
        (二)关于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省思: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篇报道名录
    附录2 中小学校长篇宣传报道作者职业背景介绍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小学校长权力运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各章图表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伦理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P校长和他的学校
    一、关于P校长
        (一) 初识P校长
        (二) 校长的苦经
        (三) 小学校长的进出
        (四) 校长的权力
        (五) 领导与管理
        (六) P校长的管理经验
        (七) 校长的考核
        (八) P校长的代表性
    二、P校长所在学校概况
        (一) 宣传材料中的学校
        (二) 我眼中的学校
        (三) 靠“工程”发展的学校
第二章 对外的权力运作
    一、林林总总通知的落实
    二、迎接教育现代化验收
    三、“编数据”与“造材料”
    四、锅炉、取暖器和“龙芯”工程
    五、中心校的控制
    六、“讹”来的电脑
    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八、责任赔偿书
    九、使命不能承受之重
    小结
第三章 对内的权力运作
    一、内部组织机构建设
    二、会议与仪式
    三、中层干部的选聘与考核
    四、教师管理
        (一) 时间控制
        (二) 教学过程监控
        (三) 学生评教
        (四) 班主任工作考核
        (五) 评先评优
        (六) “给足面子”和“不留情面”
        (七) 年度重头戏:绩效考核
    五、课程与教学的领导
        (一) 国标课程
        (二) 校本课程
        (三) 教学改革
        (四) 听课与评课
    六、办学特色
        (一) 书香校园
        (二) 体育传统校
        (三) 学校文化
    小结
第四章 小学校长权力运作的谱系学分析
    一、蜘蛛织网与权力运作的谱系学
    二、小学校长权力运作的谱系分析
结语:小学校长权力运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城镇化发展影响农村教育发展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引人关注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小规模学校的要素研究
        二、小规模学校规模效益研究
        三、小规模学校的优势、劣势与多元价值
        四、开放系统理论与学校发展
        五、对现有研究的评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来源和个案介绍
第一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基本特征的量化分析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基本特征
        一、学校类别及地理分布特征
        二、学校规模特征
        三、学校生源特征
        四、学校发展性特征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特征
        一、小规模学校师资特征
        二、小规模学校经费收支特征
        三、影响小规模学校资源获得的因素分析
第二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生存状况的田野考察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结构
        一、代课教师偏多
        二、老年教师过多
        三、低学历教师较多
        四、女教师较少
        五、本地教师居多
        六、师资结构不良现象长期存在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
        一、教师工作量大
        二、教师时空结构的固化
        三、教学过程的有序性与随意性
        四、教师间缺乏实质性合作
        五、教师培训机会少且培训效果差
        六、新课程改革得不到教师认同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眼中的学生与学校
        一、变动中的学生和班级
        二、学校像逐渐衰落的家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收支的田野考察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收入
        一、财政投入总量低
        二、非财政性收入极为有限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支出
        一、公用经费支出范围
        二、人员经费和公务费支出比例较高
        三、用于教育教学的支出比例偏低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的增量成本分析
        一、改善办学条件的成本估算
        二、新增人员工资之估算
        三、新增公用经费之估算
        四、增量办学成本的测算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外部关系的田野考察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与上级管理者的关系
        一、小规模学校的经费与师资配置
        二、小规模学校的常规管理
        三、小规模学校的活动开展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一、熟悉又隔绝的家校关系
        二、相互依赖却鲜有合作的家校双方
        三、家校合作的障碍和潜在优势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与村委会关系
        一、村委会与学校的互动
        二、学校管理权之争
        三、新农村建设对学校与村委会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日常运转与生存状态判断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日常运转
        一、日常运转的基本安排
        二、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
    第二节 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状态的基本判断
        一、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状况
        二、对小规模学校生存状态的基本判断
第六章 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反思
    第一节 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内部因素
        二、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外部因素
    第二节 政策视野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分析
        二、教育资源配置政策
        三、对小规模学校相关政策的反思
第七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建议
    第一节 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科学定位
        一、确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重要地位
        二、深刻认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独特性
    第二节 学校布局调整应分类对待农村小规模学校
        一、区分不同类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二、施行小规模学校分类发展政策
    第三节 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需求导向的资源配置政策
        一、实施师资配置的弹性化标准
        二、建立需求导向的经费保障机制
        三、采取切合实际的学校管理措施
    第四节 增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
        一、积极培育组织革新的能力
        二、提高学校外部关系的品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公共政策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研究 ——基于华中A县教育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述评
        1.2.1 总述: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
        1.2.2 政策执行的模型研究
        1.2.3 政策执行的机制及行为研究
        1.2.4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研究评价及研究趋势
    1.3 研究方法
        1.3.1 案例选择的缘由
        1.3.2 资料收集的方法
    1.4 调研对象
    1.5 篇章逻辑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政策执行的模糊—冲突模型
        2.1.2 基层官僚理论
    2.2 重要概念
        2.2.1 政策的模糊性和政策问题的冲突性
        2.2.2 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
        2.2.3 政策执行者的三类划分和当事人
    2.3 政策执行的“机制—行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公共政策执行的国家治理因素
    3.1 政策执行的组织基础:政治官僚制
    3.2 政策执行的府际关系特征:压力型体制
    3.3 政策执行的治理机制:常规式治理和运动式治理
第四章 县域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政策的行政性执行
    4.1 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政策介绍
    4.2 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政策的特性分析
        4.2.1 政策的低模糊性和政策问题的低冲突性
        4.2.2 低冲突性下的低压力
    4.3 常规性机制:行政性执行的机制分析
        4.3.1 组织基础:科层组织而非领导小组
        4.3.2 运行原则:规章制度
    4.4 常规性机制下的行为分析
        4.4.1 行政官僚的弱作为
        4.4.2 关键的管理官僚:两所学校的对比分析
        4.4.3 基层官僚:可以改变的例行惯例
    4.5 行政性执行的折射:科层组织的管理水平
第五章 县域禁止中小学乱收费政策的政治性执行
    5.1 禁止中小学乱收费政策介绍
    5.2 禁止中小学乱收费政策的特性分析
        5.2.1 政策的低模糊性
        5.2.2 政策问题的高冲突性
        5.2.3 高冲突性下的高压力
    5.3 强制性机制:政治性执行的机制分析
        5.3.1 压力源:政策执行的开启
        5.3.2 责任制:政策执行的运行
        5.3.3 惩罚机制:政策效果的保障
    5.4 强制性机制下的行为分析
        5.4.1 压力下行政官僚的重视
        5.4.2 责任制下管理官僚的跟从
        5.4.3 惩罚机制下基层官僚的遵守
    5.5 政治性执行的转化
    5.6 转化后的低效
        5.6.1 低压下工作的懈怠
        5.6.2 执行过程的人缘化
        5.6.3 利益边缘的博弈
        5.6.4 系统内部的庇护
第六章 行政性和政治性执行的比较:政策执行的冲突—压力模型建构
    6.1 建构的基础:基于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的分析
    6.2 模型的解释
        6.2.1 政策执行模式的生成机理阐释
        6.2.2 执行机制下的行为分析
        6.2.3 两种执行模式的效果及相互转化
    6.3 模型的意义及缺陷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当代中国政策执行模式优化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活动

四、《体育科研》1993年度征订工作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蔡健. 南京大学, 2015(01)
  • [2]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D]. 何璇.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D]. 赵光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7]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
  • [8]小学校长权力运作[D]. 王坤.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9]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 张雪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6)
  • [10]公共政策的行政性执行和政治性执行研究 ——基于华中A县教育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D]. 李元.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体育研究》1993年度订阅工作启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