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应该有创意主题

新闻摄影应该有创意主题

一、新闻摄影应有创见性的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樊航利[1](2021)在《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摄影是不是艺术?这一命题在西方摄影术发明不久就已经提出,但若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寻找回应,需要定位到20世纪初叶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当时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中,关于摄影艺术的理论发问,只是时代强音中的微弱回响。“光社”是研究中国摄影艺术早期发展的研究范本。它成立于1923年,以与北大相关的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团体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并展开实践,是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本文从对光社的本源研究为切入点,把以刘半农、陈万里为代表的光社人物摄影观考察与其身份相结合,挖掘二者在文化、思想上的一致性或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对二人摄影作品的分析,总结他们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贡献。此外,从不同个体、不同团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维视域对光社人物摄影观进行考察,进而提炼出光社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影响。刘半农、陈万里的摄影实践分别从艺术、科学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基本方向,这也正好是摄影作为媒介的的两个发展方向。在传承与创新、进步与局限并存中,光社完成了它从孕育到淡出的发展历程,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启蒙与本体建构。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相比,历史注定是减法,但历史研究中主体地位的漂移则需要引起警惕。在21世纪的摄影实践中,这样的漂移来自我们以西方标准为参照的自我否定,也来自对中国自身摄影发展的间或搁浅。对光社人物摄影观的考察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启蒙阶段的关注与研究,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脉络的溯源与梳理,是对中国摄影文化品性的深度认知与考察,是在摄影这一独立艺术门类中寻找文化自信,这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摄影理论体系的基础工作与必要一环。

余皓洁[2](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指出

张雪燕[3](2019)在《江作苏新闻实践与学术观点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国最高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江作苏不但具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历,同时具有丰硕学术研究成果。具有个性特点的是,他花甲转型为高校教师后,在教学模式方面也进行了多元化有益尝试。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关注江作苏在新闻实践方面的成果,但关于其在学术观点和传媒教育方面的研究却仍阙如,本文属首次涉猎之作。在新闻实践方面,江作苏具有记者、党报总编和集团董事长多重身份,在不同职位下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作为我国新闻业者向新闻教育者成功转型的一位代表性人物,江作苏的从业与转型经验无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再理性化进程,还是对传统媒体人的“脱茧”转型都具有一定现实启示。在学术研究方面,江作苏在传播伦理、职业伦理、经营伦理、国际交互伦理、媒介素养等媒介伦理研究领域颇具建树,其中不乏有“责任造就公信力”、“传播即涉伦理”、“世界已进入’被算计’的场景时代”、“传播伦理’内卷化’的世界倾向”等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和责任感的论断,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在传媒教育方面,江作苏不断在试错与创新中探索育人温度,如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NST教学模式探索,引领学生自主创建纸质版《媒介伦理研究》期刊,带领学生搭建了网络版《媒介伦理案例库》,在MOOC开设全国第一门媒介伦理方向的在线课程,并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江作苏在传媒教育方面进行的多元化教学路径探索,对于高校传媒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江作苏首译的《新闻伦理学》着作,不仅有效弥补了我国新闻职业道德根基,对我国媒体业者从事具体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江作苏倡导和组织的具有开拓性议题的四次全国性会议,对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开展学术研究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江作苏多年新闻实践和传媒教育经历,其内心始终秉持守正不阿、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化观,以漫长经历体现出责任、创新和严谨的新闻职业理念。本文通过对江作苏“这一个”传媒人的行为价值、经验价值、立场价值、学术价值和创新价值进行蠡探,以期实现对不同职位身份的传媒人都有若干启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对践行新时代背景下传媒领域智库观也有参考价值。

蔡志刚[4](2015)在《试论新闻摄影时应掌握的几种技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的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摄影,需要具备时效性、准确性,能够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更多的讯息,让受众一看便将其注意力吸引住,达到震慑人心的作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讲究新闻摄影的技巧。所谓新闻摄影的技巧,就是在秉承新闻摄影追求的五个方面(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外,还要做到摄影角度、摄影高度、抓拍构图、拍摄时机、拍摄曝光几个方面的技巧,同时还要清晰地明了新闻摄影技巧应注意的几点。掌握了以上知识,在新闻摄影中便能够得心应手,拍摄出许多令受众满意的作品。

孙洋[5](2012)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文中指出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美国对华经济、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为使中国在东方战场上努力抗击日本、对华传输自由民主文化价值观,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实行了文化援助计划,主要包括专家学者交流;援助中国留学生;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深造;以书籍和微缩胶片援华等几个方面。太平洋战争时期是中美文化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段,该时段的文化援华计划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二战时期中美两国的战略同盟关系。虽为美国主导的文化交往,但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它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转折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文化对华单向辐射的模式,并把中美文化交流全面提高到官方化的层面,标志着中美文化外交的开端。但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美国文化扩张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充分翔实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审视文化援华计划中美国政策转变的历史根源、剖析援华计划实施的真正动机、细致解读文化援助的各个子计划,分析全局进展、解密细枝末节,突出文化计划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历史的因果关系蕴藏在历史过程之中。总结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文化援华的历史,对当代中美文化交流亦有借鉴意义。

许琦[6](2005)在《广告:视觉符号与价值隐喻的双重载体 ——兼谈文化分类的相关认识》文中认为当前学术界有关视觉文化的探讨纷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广告作为形象代言的内窥空间。广告身上集中了视觉符号的所有特质,同时又将可以负载的形式之外的意义张扬到能达到的最大限度。本文试图用广告从外在整体到形式组件的文化功能分析去叩询其后的文化意味。得出的论证结果是:视觉文化由其传播感知方式而有命名,不同的文化分类尽管有着不同的形式外观载体,但所要求的审美价值、文化内核却大体一致,形式之下的内守思义性才是我们审美文化的要义所在。加深如此理解,对于当下的文化反思推进工作不无裨益。

吕斌[7](1994)在《新闻摄影主题应有创见性》文中提出优秀的小说、戏剧、电影读后(看后)很受感动,那是因为它们在表现主题时有自己独特的创见性。新闻摄影报道的是新闻,作者首先通过对事物的了解,然后以熟练的技能,把事物或人的最能表现主题的瞬间迅速地拍摄下来,表达作者对事物发展的认识,以揭示新闻摄影的主题内涵。 新闻摄影表现主题的方式千变万化。我国新闻摄影界的同仁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在表现新闻主题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解海龙“希望工程”摄影纪实》、《8·15股市见闻》等摄影作品,摒弃了新闻照片单一的内容,平稳的格调,追求简洁、奇特和强烈的风格,为新闻摄影拓宽了新的视野。 但是在生活的实践中,挖掘出深刻的主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确定主题和表现主题是创作中最艰巨、最令人苦恼绞汁的过程。有的甚至像石油地质工作者那样,在浩瀚的沙漠里,经过长期辛勤的跋涉,才能寻找出蕴藏在沙漠深处的油田。

游云谷[8](1990)在《沙子与金子——新闻摄影主题的深化》文中研究表明在新闻摄影中,明确报道思想,确立主题的过程,也常常是摄影记者苦苦思索的过程。记者一旦获得鲜明的主题,引出报道思路,采摄最能表现这一主题的题材,就能比较准确地完成报道任务。富有思想深度的主题,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往往能吸引读者非仔细欣赏不可。正如有人说:“要把主题加工得象一席美

游云谷[9](1989)在《从平凡中寻“金子”——新闻摄影主题的深化》文中提出 在新闻摄影中,明确报道思想,确立主题的过程,也常常是摄影记者苦苦思索的过程。记者一旦获得鲜明的主题,引出报道思路,采摄最能表现这一主题的题材,就能比较准确地完成报道任务。富有思想深度的主题,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往往能吸引读者非仔细欣赏不可。正如有人说:“要把主题加工得象一席美味的午餐,使人‘吃’过以后还想舔舔余味。”新闻摄影主题的诞生,并非记者想象力所及,而是来源于记者的实践真知,他以唯物论的反映论为指

桦榕[10](1983)在《新闻摄影应有创见性的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摄影首先是新闻。这说明新闻摄影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与人民也是息息相关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摄影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呢?新闻摄影只有全面地表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斗争,表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努力开拓时代的主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战斗作用。

二、新闻摄影应有创见性的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摄影应有创见性的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1)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材料选择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论文的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光社探源: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
    第一节 混茫中的摄影艺术启蒙
        一、时代孕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的启蒙
        二、技术支撑:摄影成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第二节 光社的运行模式
        一、研究风尚:从时代的科学号召到北大风气改革
        二、团体属性:非职业的摄影艺术团体
        三、主要人物:知识分子的全面介入
        四、运行方式:中国沙龙摄影的滥觞
    第三节 光社的成果梳理
        一、摄影创作
        二、理论着述
        三、技术创新
        四、摄影展览会
    小结
第二章 殊途同归:刘半农、陈万里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探索
    第一节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战士”的摄影理论书写与主张
        一、求美求真:摄影的生活化与革命性
        二、本体探析:摄影分类及本源辨析
        三、视觉思维:摄影创作中二元对立概念的厘清及科学原理的深度解析
        四、意境显现:摄影独立艺术媒介个性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结合
    第二节 陈万里:以科学立场发挥摄影媒介特性的马前卒
        一、一卵共生:摄影艺术性与纪实性的调和
        二、知行互鉴:切磋共勉与门类互通的协同
        三、觉醒时代:人之个性与国之本色的并进
    小结
第三章 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的多维视域考察
    第一节 不同个体视域:陈万里与刘半农
        一、出发点:“消遣”和“兴趣”的微妙差别
        二、着力点: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同步探索
        三、兴趣点:面向自然的自在与实在之分
    第二节 不同团体视域:光社与华社
        一、摄影实践的承继与互补
        二、摄影主张的内在一致
    第三节 不同地域视域:同时期的中美摄影
        一、光社与摄影分离派
        二、光社的“初竟之路”
    第四节 不同文化视域:美术摄影与画意摄影
        一、趋同:向着艺术的摄影
        二、存异:立足本土之方位
        三、匡谬:美术摄影的独立性
    小结
第四章 光社的历史维度考察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为艺术”与“为人生”
        一、光社与黑白影社
        二、光社与四月影会
    第二节 光社摄影观与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美学联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江作苏新闻实践与学术观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概念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概念
        (二) 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性关照:江作苏新闻实践的渐次演进
    一、由感性到感悟:多重身份下的新闻实践活动
        (一) 纸媒记者:个性化职业行为的社会向度
        (二) 党报总编:理性与知性融于党性的取向
        (三) 集团董事长:致力于“媒介正当性”在市场条件下的释放
    二、由浅层理性到深层理性: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转型路径探索
        (一) “一主两翼”式媒体发展策略的媒介经营价值
        (二) “责任造就公信力”办报理念的“影响流”
        (三) “多元并举”激活机制的人性化意义
    三、理性投射:身份转型 传播学术
        (一) 冷热两端间探索育人温度
        (二) 树立“面向社会,培养能手”的办学理念
        (三) 诊断性教学的针对性
第二章 伦理关涉:江作苏学术观点的凝聚与发散
    一、传播伦理
        (一) 传播即伦理
        (二) 数字世界与伦理世界的同体异构
        (三) 对传播技术越依赖,对伦理的忽视越严重
    二、职业伦理
        (一) 记者职业伦理的自我建构
        (二) 媒体从业者应树立传播本位的“温度观”
        (三) 以职业伦理支撑新闻供给侧改革
    三、经营伦理
        (一) 改变媒体讳谈经营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 释放媒体生产力需创新经营体制
        (三) 责任是实现媒介公信力的根本
    四、国际交互传播伦理
        (一) 国家形象的官方民间舆论场互补建构
        (二) 逆全球化思潮下国际传播伦理危机
        (三) 重塑全球本土化中的媒介共同伦理
    五、媒介素养
        (一) 媒介素养作用过程中伦理要件缺位是常态
        (二) 媒介素养应作为社会任务来培育
        (三) 媒介素养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新时代素养
第三章 试错与创新:江作苏新闻教育理念剖视
    一、试错:回归日常实践的NST教学模式探索
    二、试验:网络版《媒介伦理案例库》的建立
    三、试办:纸本内刊《媒介伦理研究》平台的搭建
    四、试触:“慕课”的社会化教学
    五、试版:手机写作与镜头语言
第四章 前沿立言:学术务实的风格体现
    一、世界已进入“被算计”的场景时代
    二、受众历史性转化为“被算计的人”
    三、被遗忘权主张的延伸:逆“被算”权
    四、厘清传播伦理的内卷化的倾向
    五、探计“破限”在伦理象限的反映
第五章 身份认同:转型视野中的传媒人价值
    一、新闻从业人员的再理性化进程
    二、传统媒体人转型的“自我脱茧”
    三、推动媒介伦理研究
        (一) 拓荒:译介首部新闻伦理学——《新闻伦理学》的意义
        (二) 拓展:主办四届全国性学术会议的议题开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试论新闻摄影时应掌握的几种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摄影追求的五个方面——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
二、新闻摄影应掌握的技巧
    1.摄影角度
    2.摄影高度
    3.抓拍构图
    4.拍摄时机
    5.拍摄曝光
三、新闻摄影应注意的事项
    1.在抓拍时善于捕捉信息量大的瞬间
    2.在抓拍时善于捕捉具有象征性的瞬间
    3.在抓拍时善于捕捉具有幽默性的瞬间

(5)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原始档案资料的利用问题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
    2.1 美国专家援华政策的制定与国民政府的回应
        2.1.1 美国政策制定者对专家援华计划的讨论
        2.1.2 国民政府的需求计划与中美两国的交涉
    2.2 美国专家在中国
        2.2.1 农牧业专家
        2.2.1.1 优秀的水土保持专家沃尔特·罗德米尔克
        (一)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勘察
        (二)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工作实践
        (三) 罗德米尔克对中国水土情况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
        2.2.1.2 大材小用的遗传学专家拉尔夫·菲利普斯
        (一) 建议设置文化专员
        (二) 菲利普斯在中国的贡献
        2.2.2 医学专家
        2.2.2.1 广结善缘的哈罗德·劳克斯
        2.2.2.2 节约成本的楷模约翰·特里普
        2.2.3 工业专家
        2.2.3.1 鞠躬尽瘁的冶金学者埃德温·史密斯
        2.2.3.2 不惧权势的标准化专家迪克森·里克
        2.2.4 新闻学专家
        2.2.4.1 董显光与罗斯福的交涉及新闻学院的成立
        2.2.4.2 新闻审查制度下的美国新闻学专家弗洛伊德·泰勒等人
        2.2.5 社会科学专家赴华
        2.2.5.1 专家援华计划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
        2.2.5.2 地缘政治学家乔治·葛德石
        (一) “麻烦制造者”葛德石
        (二) 葛德石对中国教育的评价
        (三) 葛德石的个性分析:自由民主制度的卫道士
        2.2.5.3 国际关系学家纳撒尼尔·裴斐
        (一) 裴斐对远东问题的分析
        (二) 裴斐对中国战后教育的分析
    2.3 美国援华专家计划评析
        2.3.1 美国专家与中美文化的差异
        2.3.2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的实质分析
第3章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
    3.1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之缘起
        3.1.1 文化计划之“互惠性”考虑与中国传统外交文化之剖析
        3.1.2 贫病交加的中国学者
        3.1.3 对费正清书信的解读
        3.1.4 费正清对文化计划的建议
    3.2 中国学者赴美考察的先声
        3.2.1 对中国大学的遴选:浙江大学取代中山大学的原因及实质
        3.2.2 四川大学的复杂情况:抵制萧作梁的风波
        3.2.3 “护照扣留事件”与“中央训练团”:第一批中国学者赴美的阻力
    3.3 四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1 第一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1.1 初试牛刀:芝加哥大学座谈会
        3.3.1.2 心系祖国,笔耕不辍的张其昀与金岳霖
        3.3.1.3 费孝通的美国之行
        (一) 费孝通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观察
        (二) 费孝通与中美文化交流
        3.3.2 第二批高校的遴选与赴美学者的贡献
        3.3.2.1 费正清对第二批中国高校的遴选
        3.3.2.2 呕心沥血的文化使者萨本栋
        3.3.2.3 陈序经与《美国文化观》
        3.3.3 第三批学者在美国的成就
        3.3.3.1 袁敦礼与陶孟和:对美国社会制度的深入剖析
        3.3.3.2 “中国鸟类之父”郑作新与《中国鸟类名录》
        3.3.3.3 林同济的“哲人之路”;严济慈对抗战的贡献;梅贻宝引入美式教育
        3.3.4 第四批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4.1 张孝骞与中美医学交流
        3.3.4.2 刘承钊、刘恩兰在美国的科研成就
        (一) 刘承钊的的科研成就:《华西两栖类》
        (二) 刘恩兰与人类学比较研究
        3.3.4.3 竺可桢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及对世界形势的分析
        3.3.4.4 东西方绘画与舞蹈艺术的交融:叶浅予夫妇的美国之行#157
        3.3.4.5 东西方文学艺术思想的撞击:曹禺和老舍在美国的经历
        3.3.4.6 赴美未果的共产党学者
    3.4 对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计划的分析
第4章 美国援助留美生、邀请技术人员赴美
    4.1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之援助
        4.1.1 战时滞留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经济困境
        4.1.2 美国对留学生数量的统计及提供资金援助
        4.1.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生的资助
        4.1.4 美国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4.2 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
        4.2.1 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邀请
        4.2.2 费正清对中央政治学校的调查
        4.2.3 芝加哥会议的召开
    4.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计划的态度
        4.3.1 “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
        4.3.2 制定各种法规:对自费留美的严控
        4.3.3 支持“三青团”成员留美
        4.3.4 对留学人员的“思想监督”
    4.4 “哈佛小组”与国民政府之间的角力
        4.4.1 国民政府官员与美国官员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态度
        4.4.2 “哈佛小组”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抗议和抵制
        4.4.3 愠怒的蒋介石:留学禁令的悄然颁布
        4.4.4 陶希圣的辩护与禁令解除后的留学形势
    4.5 对战时留学计划的评价
第5章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华援助
    5.1 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图书馆的破坏
    5.2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中国的援助
        5.2.1 袁同礼的呼吁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首次援助
        5.2.2 布朗的访问和计划的制定
        5.2.3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计划的实施
        5.2.3.1 资金的筹措与书籍的遴选、购买
        5.2.3.2 书籍的运输和发放
    5.3 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导下的中美人员交流及图书馆拓展计划
        5.3.1 美国图书馆员怀特赴华的失败
        5.3.2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拓展计划
        5.3.3 袁同礼对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冷落
    5.4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的实质
第6章 其他形式的对华文化援助
    6.1 美国向中国发送微缩胶片
        6.1.1 微缩胶片的特点
        6.1.2 微缩胶片存储、阅读技术的实现
        6.1.3 微缩胶片的弊端及解决途径
    6.2 美国对华发送电影及广播信号
        6.2.1 文化关系司与陆军情报局的合作
        6.2.2 翁万戈与美国教育电影援华
        6.2.3 中国百姓对美国科普电影的反应
        6.2.4 中美相互发送广播信号
    6.3 复制教科书计划的实行
    6.4 发表科研成果及互译书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广告:视觉符号与价值隐喻的双重载体 ——兼谈文化分类的相关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什么是视觉文化?
选题意义和思路拓展
第一章 广告艺术: 视觉文化的特殊表达
    一、视觉历史中的广告
    二、审美互动中的广告
第二章 广告意蕴: 隐喻视野的美学观照
    一、产品品牌: 企业形象的图腾
    二、形象识别: 价值认证的代言
    三、镜像文化: 审美消费的透支
第三章 广告文化: 无需定位的多重身份
    一、视觉文化: 多重媒介的互通包容
    二、谁与争锋: 听觉文化的有关预言
    三、且慢观瞻: 文化分类的认知考量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文献检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后记

四、新闻摄影应有创见性的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D]. 樊航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3]江作苏新闻实践与学术观点研究[D]. 张雪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试论新闻摄影时应掌握的几种技巧[J]. 蔡志刚. 今传媒, 2015(08)
  • [5]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 孙洋. 吉林大学, 2012(09)
  • [6]广告:视觉符号与价值隐喻的双重载体 ——兼谈文化分类的相关认识[D]. 许琦. 暨南大学, 2005(01)
  • [7]新闻摄影主题应有创见性[J]. 吕斌. 新疆新闻界, 1994(01)
  • [8]沙子与金子——新闻摄影主题的深化[A]. 游云谷.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第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 1990
  • [9]从平凡中寻“金子”——新闻摄影主题的深化[J]. 游云谷. 中国记者, 1989(09)
  • [10]新闻摄影应有创见性的主题[A]. 桦榕. 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 1983

标签:;  ;  ;  ;  ;  

新闻摄影应该有创意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