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桦一新种

云南白桦一新种

一、云南桦木属植物一新种(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汪启容[2](2021)在《重庆中梁山岩溶洼地孢粉记录近700年来的植被演替及石漠化演变过程》文中指出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常见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目前,已成为继我国西北沙漠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后的第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西南岩溶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植被退化是造成石漠化景观发生和演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标志。在石漠化的演变过程中,植被种类组成由高大的木本植物逐渐退化成典型的低矮小灌木丛,并随着自然环境干燥程度的加剧向旱生化方向演替。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石漠化演变过程作为石漠化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反映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变迁,还会影响该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截至目前,重庆地区古生态环境重建工作研究主要集中在论述气候本身的变化上,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变迁却较少提及,特别是近1000年以来的生态环境演变格局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洼地是岩溶地区极具特色的重要地貌形态,是进行古环境重建的重要场所,其沉积物真实地记录了包括植被演替、岩溶洼地的生态演化、人类活动等的详细过程,加之其沉积剖面连续,分辨率高等特点,为重建该区植被演替以及石漠化演变过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本文选取重庆中梁山岩溶洼地为研究对象,在137Cs、210Pb以及AMS 14C测年的基础上,对洼地沉积物62个样品进行孢粉以及炭屑指标分析,获得了重庆中梁山岩溶地区近700年来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石漠化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与区域相关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重庆岩溶地区近700年来的植被气候变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孢粉记录揭示重庆中梁山岩溶地区近700年来的植被演变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1274-1754 cal a AD期间,研究区植被类型为以松属、柏科/杉科占优势的常绿针叶林,并混有少量的阔叶树种,林缘或荒坡上生长以禾本科、菊科、芒萁属为主的草本植物,气候偏干,其中1530-1640 cal a AD针叶林面积有所减少,草本植物开始增多;1754-1885 cal a AD期间,以松属、柏科/杉科为主的针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常绿栎属、落叶栎属、枫杨属等阔叶树种面积扩大,呈乔木状或灌木状,草本植物(禾本科、蒿属、菊科)大量增加,气候较上一阶段偏湿;1885cal a AD-至今,松树林有所恢复,常绿栎属、落叶栎属、枫杨属大幅度减少,草本植物繁盛。(2)中梁山岩溶洼地孢粉记录表明在1274-1530 cal a AD研究区植被以针叶乔木占优势,伴人植物花粉少量出现,人类活动微弱,生态环境良好,石漠化现象尚未发生;1530-1754 cal a AD松属花粉含量降低,伴人植物花粉含量增加,表明植被覆盖度降低,人类活动增强,水土流失现象加剧;1754-1820 cal a AD松树林面积大幅度减少,伴人植物禾本科、菊科、蒿属、十字花科以及玉米花粉含量大幅度增加,表明农耕活动范围大规模扩张,人类活动加强,石漠化现象出现;1820-1885 cal a AD松属花粉含量为整个剖面的最低值,柏科/杉科花粉零星出现,玉米花粉含量略有增加,蒿属、葎草属、十字花科等伴人植物含量大幅度增加,表明农耕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张,人类活动继续加强,导致松属、柏树被砍伐殆尽,石漠化现象进一步恶化;1885 cal a AD-至今,玉米花粉含量大幅度增加,表明人类活动更加强烈,石漠化现象加剧。近700年来不断增加的人类活动是当地石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3)根据孢粉资料重建的植被演变过程,与历史文献资料记录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阶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孢粉记录揭示的1530-1640 cal a AD、1754-1885 cal a AD和1950-1970 cal a AD三个森林减少阶段,分别对应于明朝(第一次“湖广填四川”)、清朝(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和“大跃进-文革”三个时期。近700年来气候变化对当地植被虽有一定影响,但历史时期以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是引起当地森林植被减少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1274-1530 cal a AD和1640-1720 cal a AD两个森林恢复阶段,分别对应于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频繁战乱,人口的大量减少和农业的荒废。孢粉重建结果与历史文献资料互为验证和补充,为充分了解历史时期以来重庆中梁山岩溶地区的植被动态过程以及石漠化演变过程提供了很好的证据支持。

吴玉[3](2020)在《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鄂、渝的交界处,属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巫山与雪峰山一线),紧邻植物避难所“川东—鄂西地区”,因此在植物区系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但目前该区域尚缺乏较全面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为了了解该区系的特性,作者系统地整理了相关的馆藏标本(总计25236号)、文献和实地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科和属的分布型、特有性、过渡性、古老性、区系归属及疑问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4科、856属、2457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7科844属2442种。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唇形科(Lamiaceae)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科;悬钩子属(Rubus)、苔草属(Carex)、蓼属(Polygonum)、铁线莲属(Clematis)、冬青属(Ilex)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属。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多样,具有过渡性和热带亲缘性。首先,热带型科明显多于温带型科。164个科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其中热带型科6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58.47%,以樟科(Lauraceae)、荨麻科(Urtic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为代表;温带型科4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41.53%,以百合科(Liliaceae)、壳斗科(Fagaceae)、槭树科(Aceraceae)和小檗科(Berberidaceae)等为代表。其次,温带型属多于热带型属。856个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型,其中温带型属431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54.90%,以栎属(Quercus)、杜鹃属(Rhododendron)、枫属(Acer)和荚蒾属(Viburnum)等为代表;热带型属354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45.10%,以榕属(Ficus)、云实属(Caesalpinia)、花椒属(Zanthoxylum)和冬青属(Ilex)等为代表。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古老性,拥有许多孑遗的中国特有类群。该地区有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科2个,即杜仲科(Eucommi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中国特有属38个,其中许多为古老的孑遗属,如水杉属(Metasequoia)、杉木属(Cunninghamia)、松属(Pinus)、银杏属(Ginkgo)、蜡梅属(Chimonanthus)、珙桐属(Davidia)、杜仲属(Eucommia)。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应归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省、川鄂湘亚省,以杜仲科(Eucommi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等科;栎属(Quercus)、水杉属(Metasequoia)、杜仲属(Eucommia)、大血藤属(Sargentodoxa)、血水草属(Eomecon)等属为代表。其与华中地区的壶瓶山、金佛山、神农架的属相似性最高,与华中地区的湖北、四川贵州共有许多中国特有种。此外该地区植物区系与我国华东植物区系有密切的联系。在此次区系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植物新种和一个地理间断分布新记录种,即湘西过路黄(Lysimachia xiangxiensis)和浙江光叶柿(Diospyroszhejiangensis);确立了一个疑问种的系统学地位,即华中枳橙(Citrus ×centrochinensis)。这些物种丰富了该地区的植物区系资料,在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

杨毅[4](2020)在《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晚新生代期间,浙闽沿海一带发生了频繁的玄武岩浆喷发事件,形成了一套由多期次喷发的玄武岩和河湖相沉积组成的地层,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嵊县组)和福建东南部(佛昙组)。前人基于这套地层中产出的植物化石(包括孢粉)开展了较多的古植被和古环境分析,但有关研究区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植被和环境演化的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孢粉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和完善了嵊县组和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同时结合扫描电镜对栎属花粉进行属内划分,对枫香属花粉进行蕈树类/枫香树类的区分,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浙江东部和福建东南部中新世植被和环境的演化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对浙江嵊州-天台-宁海一带共7个剖面的80个样品和福建漳浦-龙海一带及明溪共7个剖面的118个样品开展孢粉分析,本文建立和完善了嵊县组和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嵊县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由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枫香属-山核桃属孢粉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松属-菱属孢粉组合,以及晚中新世晚期的栎属(常绿型)-水青冈属-蒿属孢粉组合组成;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包括早中新世中晚期的栎属(常绿型)-禾本科孢粉组合、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青冈属-金缕梅科孢粉组合及栎属(常绿型)-菱属孢粉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的金缕梅科-朴属-水龙骨科孢粉组合,以及随后由早到晚连续过渡的三个孢粉组合:金缕梅科-山矾属孢粉组合、山矾属-枫香属孢粉组合和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根据佛昙组孢粉组合序列所反映的植被变化,本文识别出闽东南地区漳浦-龙海一带在中新世至少发生过3次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的野火事件,以及多次对植被演替造成干扰的低强度野火。这是孢粉记录的野火事件以及相关的植被演替历史在该研究区的首次发现和报道。研究区多期次的基性岩浆喷发活动可能是引发较为频繁野火事件的主要原因,而季风气候条件下明显季节性分配的降水和较高的温度(尤其是干冷季节的温度)也是野火发生的有利条件。野火事件对研究区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火烧后土壤侵蚀和岩石风化增强,同时水体富营养化直接导致环纹藻的大量繁殖。本文依据扫描电镜下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对嵊县组和佛昙组孢粉植物群的84粒栎属花粉进行了属内划分。结果表明:以上两个孢粉植物群的栎属花粉均以Quercus Group Cyclobalanopsis占优势,Q.Group Ilex次之,并出现少量的Q.Group Protobalanus,反映出浙东和闽东南地区中新世的植被是具有一定海拔梯度的山地森林植被;而嵊县组孢粉植物群中出现的高山栎类花粉则指示,中新世浙江东部存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同时,Q.Group Cyclobalanopsis类群的组成表明,中新世浙江东部较低海拔地带的植被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更加接近,而闽东南地区较低海拔地带的植被为具有明显热带性质的常绿阔叶林。此外,通过“单粒花粉技术”对上述栎属花粉进行观察的结果支持本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常绿和落叶栎类花粉的区分。枫香属植物由温带向亚热带和热带,其花粉外壁穿孔有变小至完全填充的变化趋势。本文依据这一发现对佛昙组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中的32粒枫香属花粉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外壁穿孔较小,并被大量凸起状结构填充)、类型Ⅱ(外壁穿孔极小,且穿孔无填充)、类型Ⅲ(外壁穿孔较大,且穿孔无填充)和类型Ⅳ(外壁穿孔较小,且穿孔无填充)。其中,类型Ⅰ、Ⅱ和Ⅳ同部分现生蕈树类花粉可以比较,类型Ⅲ同部分现生枫香树类花粉可以比较,说明本文所观察的枫香属花粉兼有蕈树类和枫香树类,而统计结果表明前者居多。这两类枫香属花粉与山核桃属花粉在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中同时出现,反映出漳浦-龙海一带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的植被与现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相似的特征。基于上述嵊县组和佛昙组孢粉组合序列,以及对古野火事件和重要类群的分类研究,结合植物大化石的证据,本文重建了浙闽研究区中新世植被和环境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新世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全球性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下,山地植被带的垂直迁移。而全球冰量/温度作为东亚季风和亚洲内陆干旱气候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控制着研究区的干湿特征,对植被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自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结束以来,全球气候显着的阶段性变冷,不仅导致垂直植被带向下迁移,而且由于水汽的减少造成气候变干,导致适应干旱气候条件的植物出现或增加。此外,晚新生代频繁的火山活动也对浙闽研究区的植被和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闽东南地区,火山活动导致野火事件频发,造成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干扰植被演替,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水文和生态条件的改变;而嵊县组福建柏属叶化石角质层上乳突的大量出现,也被认为可能是对火山作用造成的大气中颗粒物及有毒气体含量增高的响应。

刘晨舒[5](2020)在《基于“FOC”的福建特有种子植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系统查阅《Flora of China》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以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植物卷(2019版)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收集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福建种子植物资源调查所取得的成果,对福建特有种子植物进行增补,并对部分种类的归并和植物名称的修订进行阐述。研究显示:补充、完善后的福建特有种子植物共有72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71种。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特有种子植物的调查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杨琴[6](2019)在《中国间座壳属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间座壳属(Diaporthe Nitschke)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以植物病原菌、内生菌或腐生菌等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体中,常引起叶斑病、枝(茎)枯病、溃疡病等植物病害,导致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间座壳属真菌传统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特征(特别是无性态特征),菌落特征和寄主专化性进行,但其属内同一种病原菌能够侵染不同的寄主,而不同种类的病原菌也可侵染同一种寄主植物,因而寄主专化性不再是间座壳属可靠的分类标准或依据。同时随着该属新类群的不断增多,物种之间的形态特征,尤其是分生孢子形态与大小相互重叠,使得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分类学结果常常出现误判。加之模式标本和活体菌株的缺乏,导致早期记载的大部分类群都无从考证。这种分类学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物种记述与命名现状的混乱给该类群真菌的识别及病害的防治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本论文在收集新鲜标本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梳理和订正我国间座壳属的物种种类、分布为目的,开展相关的分类学研究。收集了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214份间座壳属标本,分离获得500余个菌株。通过对子实体、孢子等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学观察,结合核糖体基因(ITS)和4个编码蛋白质基因(cal、his3、tef1-α、tub2),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分析(BI)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间座壳属不同“形态学种”与“系统发育学种”之间的进化关系,构建其分类体系。主要结果如下:1.记述了我国22个科寄主植物上的间座壳属真菌38种,包括已发表新种21种,即D.acerigena、D.alangii、D.betulae、D.betulicola、D.betulina、D.caryae、D.cercidis、D.chensiensis、D.cinnamomi、D.conica、D.fraxinicola、D.juglandicola、D.kadsurae、D.padina、D.rostrata、D.sambucus、D.schisandrae、D.sennae、D.sennicola、D.teibetnsis、D.ukurunduensis。其中该属模式种D.eres主要侵染杜鹃花科、五加科、壳斗科、胡桃科、楝科、蔷薇科和杨柳科寄主植物,分布于北京、江苏、江西、宁夏、山东、河南和黑龙江省。2.确定了间座壳属在种水平上的形态学分类依据。即以子囊壳的形态和大小、分生孢子器的类型、腔室结构(中柱结构和黑线圈)、分生孢子梗分枝特征、分生孢子的形态及大小等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子囊孢子在子囊中的排列方式、形态和大小以及不同类群的培养形态及寄主种类等作为辅助分类依据。3.分析了间座壳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供试序列被划分成38个分支,每个分支与划分的形态类群具有对应关系,但在寄主和地理分布上并未呈现一定的规律性。4.在分子系统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钙调蛋白基因(cal),转录延长因子基因(tef1-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tub2)最适于D.eres复合种内种的鉴定,并构建了适用于Diaporthe eres复合种的多基因DNA分子数据库。

邢佳慧[7](2019)在《灵芝属的物种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灵芝属(Ganoderma P.Karst.)是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的模式属,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一类大型真菌。它是国内外着名的食药用真菌,据记载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其次,灵芝属的部分种类是重要的林木病原菌,引起林木干基腐朽,造成经济损失;另外,灵芝属作为一类白腐真菌,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功能。灵芝属真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使其成为国内外真菌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过去虽然已有很多灵芝分类相关的研究,有大量灵芝属的物种被描述,Index Fungrum中共有灵芝属分类单元449个,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同物异名种和无效发表名称等,有关灵芝属的分类与系统学研究仍存在着很多争议和问题,需要深入开展灵芝属的物种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本研究基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世界范围内获取的标本材料1000余号,利用宏观、微观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灵芝属的物种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共确认世界范围内灵芝属物种共131种,其中中国的灵芝属物种有23种。本研究对灵芝属的40个物种重新进行了形态描述,其中包括已发表的灵芝属新种3个,待发表的灵芝属新种5个。确立了该属适合的形态学分类特征:菌盖形状、大小以及表面漆状光泽的有无,菌柄有无,孔口大小与孔面颜色,皮壳细胞的形状,担孢子的形状、大小以及内壁纹饰。本研究共测序获得灵芝属ITS序列583条、EF1-α序列490条、RPB2序列325条、β-tubulin 序列 237 条、mtSSU 序列 385 条、nLSU 序列 445 条、nSSU 序列 483条,并利用这7个基因片段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此外还基于ITS+EF1-α+RPB2序列和ITS+nLSU+EF1-α+mtSSU+β-tubulin+RPB2+nSSU序列分别构建了灵芝科的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灵芝属内最适合种间区分的基因片段是RPB2、EF1-α和ITS,根据7个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树能够更好的反映灵芝属内种间以及灵芝属与近缘属的亲缘关系。基于7个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分析认为灵芝属可分为4个主要的Clade,Clade Ⅰ分为A、B、C、D四个亚支进行讨论,其中B、D分支全是无光泽种,灵芝属内无光泽灵芝除G.hoehnalianum外都聚集在Clade Ⅰ;Clade Ⅱ除G.hoehnalianum外全为有光泽种;Clade Ⅲ只有一个种,为有光泽种,是采集于四川的未发表新种;Clade Ⅳ是模式种所在的分支,全为有光泽种。灵芝属与灵芝科内其他属的系统发育分支未得到较高支持率,本研究不支持灵芝属的单系性;灵芝属物种菌盖表面有无漆状光泽无法从系统发育树上显着分开,但主要在Clade Ⅰ中有杂乱,其余各个分支上基本保持一致,推测灵芝属内可能存在从有光泽到无光泽的进化趋势;灵芝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性。以前被认为是灵芝属的物种G.magniporum、G.shandongense、G.colossus、G.subresinosum 和 G.tsunodae 应被移出灵芝属置于灵芝科其他属中。

廖露莹[8](2019)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泸沽湖LGH2钻孔785—1300 cm段进行花粉/炭屑分析,探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期间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史。此段沉积物的年代控制模式经两步完成,首先结合LGH1钻孔的14C测年和两孔(LGH1和LGH2)的碳酸盐含量对比确定6个年代控制点,随后根据这些控制点作线性插值获得各深度的年代。花粉/炭屑分析样品以5 cm间隔共取样104个,对花粉/炭屑数据包括花粉/炭屑百分比、浓度和通量以TILIA软件作图式和花粉带的数值聚类划分,并以CANOCO软件对花粉百分比数据作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花粉/炭屑分析结果、花粉百分比数据的PCA分析结果以及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碳酸盐含量表明,泸沽湖流域在过去38.2—23.0 ka BP期间植被、气候、火灾状况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阶段Ⅰ(38.2—35.2 ka BP;1300-1200 cm):本阶段泸沽湖流域植被主要为云/冷杉属(Picea/Abies)为建群种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和松属(Pinus)为建群种的松林,林中伴有一些高山栎(Quercus(E))、蔷薇科(Rosaceae)灌丛,林下和湖边生长有禾本科(Poaceae)、蒿属(Aretmisia)、莎草(Cyperaceae)等草本植物。PCA结果表明,第一、二主成分分别为温度和湿度的代用指标;指示此阶段气温较为温凉,湿度偏干,因此此阶段古气候温凉偏干。从炭屑指标看,本阶段的火灾发生频率较高。阶段Ⅱ(35.2—29.3 ka BP;1200-1000 cm):本阶段暗针叶林大规模扩张,松林逐渐收缩,其他乔灌木成分变化不大,主要草本植物减少。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示温度和湿度均比上阶段有所下降,表现为温寒干旱。本阶段火灾发生频率极高,且在34.6 ka BP左右出现火灾频率的峰值。阶段Ⅲ(29.3—25.7 ka BP;1000-860 cm):由云/冷杉组成的暗针叶林保持上阶段末期规模,松林继续收缩,林下和湖边草本植物增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湿度分别处于38.2—23.0 ka BP的最低和最高,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本阶段炭屑含量下降,森林火灾呈持续走低的趋势。阶段Ⅳ(25.7—23.0 ka BP;860-785 cm):暗针叶林明显萎缩,松林和高山栎林扩张,林下和湖边草本植物进一步增加。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示气温上升、湿度下降,为温凉偏湿气候。各粒级的炭屑浓度和炭屑通量都处于最低阶段,表明火灾发生频率低。泸沽湖LGH2钻孔785—1300 cm段的花粉谱总体上反映了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主要是由云/冷杉组成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和松林。流域植被经历了亚高山暗针叶林+松林——暗针叶林扩张+松林缓慢收缩——暗针叶林规模维持高位+松林持续萎缩——暗针叶林急剧收缩+松林和高山栎林快速扩张四个阶段性变化。同时,泸沽湖流域气候经历了温凉偏干—温寒干旱—寒冷湿润—温凉偏湿的变化,森林火灾经历了火灾发生频繁—火灾发生非常频繁—火灾发生频率较低—火灾发生频率仍低的变化。

王晶[9](2019)在《云南可食红菇的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菇属是红菇科的模式属,也是该科中包含种类最多的属,广布于热带至寒带,与松科、壳斗科、桦木科、龙脑香科、桃金娘科、胡桃科等多种植物形成外生菌根。红菇属的部分种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少数种有毒,个别种剧毒,中毒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红菇在云南野生菌市场上占有较大比例,因此红菇的正确识别鉴定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7?2018年间赴云南省马关县、文山县、景东县、禄劝县、南华县等地采集红菇属标本422份,其中68份采自市场。采用现代伞菌分类学研究方法和对真菌条形码片段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邻接法分析进行物种识别;利用3个基因片段核糖体大亚基的D1?D2区(28S)、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的6–7区域(rpb2)和翻译延长因子1?α(tef1)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代表物种的系统位置。鉴定出30个种,其中12个种在市场上出售,另18个种中的6个种为食用菌。发现9个新种,深红红菇R.atrorubra、大红菌R.dahongjun、灰黑红菇R.griseonigricans、火炭菌R.huotanjun、紫黄红菇R.lilaceoxantha、马关红菇R.maguanensis、近条纹红菇R.substriata、红边红菇R.rubrimarginata、中华皮氏红菇R.sinopeckii;中国新记录种5个:金红红菇R.aureorubra、近似密集红菇R.compactoides、达库瑞红菇R.dhakuriana、克孜红菇R.kewzingensis、假密集红菇R.pseudocompacta,等确定身份的系统分支47个。这些物种归属于4个亚属:致密亚属(R.subg.Compactae)、异褶亚属(R.subg.Heterophyllidia)、臭味亚属(R.subg.Malodora)和红菇亚属(R.subg.Russula)。对每个种进行了外观和显微特征的描述,提供了子实体彩色照片、孢子光学显微照片或扫描电镜照片和担子、囊状体的线条图。ITS序列和形态特征表明,云南野生菌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有待描述的红菇属新物种,其多样性的真实面貌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薛莉[10](2019)在《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文中认为在北半球温带森林植物区系中,东亚比同纬度北美、欧洲地区体现出更高的生物多样性,例如,鹅耳枥属共约50种,其中46种分布于东亚地区,但目前对于该属在东亚的多样性演化历史还不清楚。化石是植物在地质时期存在和演化的直接证据,对于认识植物的多样性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滇东南马关地区下中新统地层中发现的33件鹅耳枥属苞片化石标本,对其属种分类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讨论,识别出鹅耳枥属6种,其中新种2种,近似种4种:川黔千金榆(近似种)Carpinus cf.fangiana Hu、千金榆(未定种)Carpinus sp.、马关鹅耳枥Carpinus Maguanensis L.Xue,L.B.Jia,S.T.Zhang sp.nov.、粤北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chuniana Hu、软毛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mollicoma Hu、云贵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pubescens Burk.,并系统的描述了马关地区Carpinus苞片的形态特征,其中千金榆(未定种)与马关鹅耳枥2种为全缘苞片灭绝种。通过对马关鹅耳枥属化石研究,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马关一狭小的地理区域中发现了鹅耳枥属的6个物种,表明鹅耳枥属在早中新世时就在马关地区有很高的多样性。(2)马关鹅耳枥属中包含有2种以全缘苞片为代表的灭绝种,表明鹅耳枥属在东亚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灭绝现象。(3)鹅耳枥属的演化可能与东亚环境高异质性紧密相关,是一个多样性不段积累的过程,如最近发表的两个新种可能就是新近由于奠基者效应分化出来的。(4)鹅耳枥属是滇东南喀斯特石灰山的重要分子,多种鹅耳枥属在滇东南的发现表明喀斯特森林可能在中新世时就存在。前三点表明鹅耳枥属的演化是一个‖Museum‖(博物馆)和―Cradle‖(摇篮)并存的模式,但就―Museum‖来说,也并不是说不存在灭绝现象。除此之外,本文收集整理了鹅耳枥属现生种分布资料及化石记录,并综合探讨了鹅耳枥属的现生物种多样性中心分布特征以及鹅耳枥属在地质时期的时空演化规律,总结出其现生多样性分布中心在东亚中国西南部地区。其时空演化规律与古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通过鹅耳枥属亲缘花粉属的分布以及鹅耳枥属基部类群C.japonica的分布,推测鹅耳枥属可能起源于东亚,后扩散迁移至欧洲、北美洲。(2)中新世是鹅耳枥属繁盛发展的时期,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3)欧洲、美洲、中亚等地区均存在鹅耳枥属的灭绝现象,但前二者与后者灭绝原因有所差异。

二、云南桦木属植物一新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桦木属植物一新种(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2)重庆中梁山岩溶洼地孢粉记录近700年来的植被演替及石漠化演变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孢粉重建古植被、古气候研究进展
        1.2.2 人类活动的孢粉指示体
        1.2.3 石漠化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2.2 年代测定
        2.2.3 孢粉实验室分析
        2.2.4 炭屑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ZLM剖面岩性描述与年代框架的建立
    3.2 表土孢粉分析结果
        3.2.1 表土孢粉鉴定结果
        3.2.2 表土孢粉主成分(PCA)分析
        3.2.3 洼地周围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
    3.3 ZLM剖面孢粉分析结果
        3.3.1 主要孢粉类型及其对生态学的意义
        3.3.2 孢粉组合带划分及其特征
    3.4 ZLM剖面炭屑分析结果
第4章 孢粉记录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石漠化演变
    4.1 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
    4.2 人类活动与石漠化演变
第5章 对比分析与讨论
    5.1 孢粉记录与本剖面磁化率指标的对比与讨论
        5.1.1 磁化率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5.1.2 孢粉记录与磁化率指标的对比
    5.2 区域对比与讨论
        5.2.1 近700 年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对比
        5.2.2 人类活动变化对比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区系概述
    1.2 柑橘属疑问种—天然枳橙研究背景
    1.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第二章 研究目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2 区系调查新发现
    3.3 天然枳橙的系统地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4.2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的归属及其区系联系
    4.3 新记录及疑问种的研究意义探讨
    4.4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取得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Ⅰ DNA序列信息
附录Ⅱ 湘西州种子植物科的数量结构及分布型
附录Ⅲ 湘西州种子植物属的大小及分布型
附录Ⅳ 湘西州种子植物名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新生代气候和环境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 嵊县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记录
        1.2.2 佛昙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记录
    1.3 主要创新点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嵊县组
        2.1.2 佛昙组
    2.2 地层时代
        2.2.1 嵊县组地质年代
        2.2.2 佛昙组地质时代
    2.3 地理概况
        2.3.1 浙江省地理概况
        2.3.2 福建省地理概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剖面
        3.1.1 嵊县组剖面
        3.1.2 佛昙组剖面
    3.2 孢粉的提取、制片、鉴定和统计
        3.2.1 孢粉的提取
        3.2.2 “单粒花粉技术”样品的制备
        3.2.3 孢粉固定片的制作、鉴定和统计
第4章 结果
    4.1 嵊县组孢粉组合
        4.1.1 栎属(常绿型)-枫香属-山核桃属孢粉组合
        4.1.2 栎属(常绿型)-水青冈属-蒿属孢粉组合
        4.1.3 栎属(常绿型)-松属-菱属孢粉组合
    4.2 嵊县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
        4.2.1 嵊县组邻近地区孢粉序列特征
        4.2.2 嵊县组各孢粉组合年代及孢粉序列
    4.3 佛昙组各剖面孢粉组合
        4.3.1 马坪-1剖面
        4.3.2 梧岭剖面
        4.3.3 和坑剖面
        4.3.4 红岭剖面
        4.3.5 马坪-2剖面
        4.3.6 林埭剖面
    4.4 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
        4.4.1 栎属(常绿型)-禾本科孢粉组合
        4.4.2 栎属(常绿型)-青冈属-金缕梅科孢粉组合
        4.4.3 栎属(常绿型)-菱属孢粉组合
        4.4.4 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
        4.4.5 金缕梅科-朴属-水龙骨科孢粉组合
        4.4.6 金缕梅科-山矾属孢粉组合
        4.4.7 蕨类孢子占优势的孢粉组合
    4.5 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
        4.5.1 佛昙组邻近地区孢粉序列特征
        4.5.2 佛昙组各孢粉组合年代及孢粉序列
第5章 佛昙地区孢粉记录的中新世野火事件
    5.1 野火的类型和强度
        5.1.1 F1野火事件
        5.1.2 F2野火事件
        5.1.3 F3野火事件
    5.2 佛昙地区中新世野火事件的控制因素
        5.2.1 火源
        5.2.2 大气的O_2水平
        5.2.3 气候
    5.3 野火事件的影响
        5.3.1 野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
        5.3.2 野火对生态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单粒花粉技术”对花粉的研究
    6.1 栎属花粉
        6.1.1 嵊县组孢粉植物群中的栎属花粉
        6.1.2 佛昙组孢粉植物群中的栎属花粉
        6.1.3 常绿和落叶栎类花粉的区分
    6.2 枫香属花粉
        6.2.1 光学显微镜下对枫香属花粉的区分
        6.2.2 扫描电镜下对枫香属花粉的区分
    6.3 小结
第7章 浙闽地区中新世古植被与古环境
    7.1 孢粉组合与植被的关系
    7.2 重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
    7.3 嵊县组孢粉植物群记录的植被演替
        7.3.1 植被面貌
        7.3.2 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
        7.3.3 其它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的类群
    7.4 佛昙组孢粉植物群记录的植被演替
        7.4.1 植被面貌
        7.4.2 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基于“FOC”的福建特有种子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于《Flora of China》增补、修订的福建特有种子植物
    1.1 基于FOC增补的福建特有种子植物
    1.2 基于FOC修订的福建特有种子植物
2 基于野外考察研究论文报道新增的福建特有种子植物
3 结果与讨论

(6)中国间座壳属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间座壳属真菌简介
    1.2 间座壳属的分类地位
    1.3 间座壳属及相关类群的分类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间座壳目的分类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3.2 间座壳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标本的采集
    2.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2.2.1 菌株的分离
        2.2.2 菌株的纯化及保存
    2.3 形态学的研究
        2.3.1 形态学观察和记录
        2.3.2 形态学类群分析
    2.4 系统发育学研究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4.2 序列的扩增和测序
        2.4.3 序列的处理和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形态学分类研究
        3.1.1 无性型的形态分类特征
        3.1.1.1 分生孢子器类型
        3.1.1.2 腔室结构
        3.1.1.3 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形态
        3.1.2 有性型的形态分类特征
        3.1.2.1 子囊壳形态
        3.1.3 培养形态
    3.2 系统发育学研究
        3.2.1 不同基因的模型检测
        3.2.2 间座壳属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3.2.3 Diaporthe eres复合种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3.2.4 中国间座壳属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3.3 间座壳属种的形态描述
    3.4 中国记载的其它间座壳属真菌
4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
附表B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灵芝属的物种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灵芝属的研究进展
        1.1.1 分类学研究进展
        1.1.2 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
        1.1.3 灵芝属近缘属的研究
    1.2 灵芝属研究的主要难点
    1.3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标本
        2.1.2 所用试剂
        2.1.3 所用仪器设备
        2.1.4 所需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野外采集
        2.2.2 形态研究方法
        2.2.3 菌种分离培养
        2.2.4 DNA的提取
        2.2.5 PCR扩增
        2.2.6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灵芝属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
    3.2 灵芝属分类研究结果
        3.2.1 灵芝属中国分布种的分种描述
        3.2.1.1 欧洲糙灵芝(图3-2-la,b)
        3.2.1.2 窄孢灵芝(图 3-2-2a,b)
        3.2.1.3 树舌灵芝(图 3-2-3a,b)
        3.2.1.4 南方灵芝(图 3-2-4a,b)
        3.2.1.5 巴山灵芝(图3-2-5a,b,待发表新种)
        3.2.1.6 狭长孢灵芝(图3-2-6a,b)
        3.2.1.7 木麻黄灵芝(图3-2-7a,b)
        3.2.1.8 弯柄灵芝(图 3-2-8a,b)
        3.2.1.9 球孢灵芝(图 3-2-9a,b)
        3.2.1.10 白肉灵芝(图 3-2-10a,b)
        3.2.1.11 灵芝(图 3-2-11a,b)
        3.2.1.12 欧洲灵芝(图 3-1-12a,b)
        3.2.1.13 重盖灵芝(图 3-2-13a,b)
        3.2.1.14 异壳丝灵芝(图 3-2-14a,b)
        3.2.1.15 无柄紫灵芝(图 3-2-15a,b)
        3.2.1.16 橡胶灵芝(图 3-2-16a,b)
        3.2.1.17 四川灵芝(图 3-2-17a,b)
        3.2.1.18 紫芝(图 3-2-18a,b)
        3.2.1.19 热带灵芝(图 3-2-19a,b)
        3.2.1.20 松杉灵芝(图 3-2-20a,b)
        3.2.1.21 韦伯灵芝(图 3-2-21a,b)
        3.2.1.22 威廉灵芝(图 3-2-22a,b)
        3.2.1.23 云岭灵芝(图3-2-23a,b,待发表新种)
        3.2.1.24 山东灵芝(图3-2-24,应被移出灵芝属)
        3.2.2 灵芝属中国无分布种的分种描述
        3.2.2.1 喜干灵芝(图 3-2-25a,b)
        3.2.2.2 薄肉灵芝(图3-2-26a,b,待发表新种)
        3.2.2.3 肉质灵芝(图 3-2-27a,b)
        3.2.2.4 柯蒂斯灵芝(图3-2-28a,b)
        3.2.2.5 腐病灵芝(图3-2-29)
        3.2.2.6 奇迹灵芝(图 3-2-30a,b)
        3.2.2.7 易混灵芝(图3-2-31a,b,待发表新种)
        3.2.2.8 裂灵芝(图 3-2-32a,b)
        3.2.2.9 马提尼克灵芝(图3-3-33a,b)
        3.2.2.10 黄灵芝(图 3-2-34)
        3.2.2.11 米佐拉姆灵芝(图3-2-35a,b)
        3.2.2.12 费氏灵芝(图 3-2-36a,b)
        3.2.2.13 树脂灵芝(图 3-2-37a,b)
        3.2.2.14 无柄灵芝(图 3-2-38a,b)
        3.2.2.15 亚裂灵芝(图3-2-39a,b,待发表新种)
        3.2.2.16 凤灵芝(图 3-2-40)
    3.3 灵芝属系统发育研究结果
        3.3.1 ITS分析
        3.3.2 EF1-α分析
        3.3.3 RPB2分析
        3.3.4 β-tubulin分析
        3.3.5 nLSU分析
        3.3.6 mtSSU分析
        3.3.7 nSSU分析
        3.3.8 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1.2 晚更新世泸沽湖流域气候环境研究状况
        1.2.1 晚更新世古环境研究
        1.2.2 泸沽湖流域古环境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花粉和炭屑数据的处理
    3.2 总有机碳与碳酸盐数据的处理
    3.3 年代序列的测定和建立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泸沽湖常见植物的生态指示意义
    4.2 花粉记录
    4.3 炭屑记录
    4.4 PCA分析
    4.5 TOC和碳酸盐分析
    4.6 古植被与古气候恢复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MIS3到MIS2 的气候变化过程
        5.1.2 泸沽湖流域气候变化的可能机理
    5.2 结论
第6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要参加的学术会议和工作
附录
致谢

(9)云南可食红菇的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红菇属简介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云南省简介及该地区红菇属研究进展
    1.4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标本
    2.2 试剂
    2.3 仪器、设备及工具
    2.4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云南可食红菇及近缘种分类学研究
    3.1 云南可食红菇及近缘种分亚属、分种检索表
    3.2 各亚属分种检索表
    3.3 分种描述
    3.4 新亚组的描述
第四章 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基于28S、rpb2、tef1α序列的红菇属系统发育分析
    4.2 基于ITS序列的红菇属各亚属系统发育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A:生境及市场照片
图版B:盖表皮照片
图版C:孢子照片
个人简历
致谢

(10)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东亚温带森林植物多样性研究简介
        1.2.2 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研究进展
        1.2.3 新生代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1.2.4 中国中新世古植物群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过程及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马关地区中新世生物群基本面貌及主要特征
第三章 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研究
    3.1 现生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特征
    3.2 马关地区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特征
    3.3 苞片形态学对比
        3.3.1 与现生种苞片对比
        3.3.2 与已发表化石种苞片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鹅耳枥属多样性及其演化初探
    4.1 鹅耳枥属多样性及时空分布
        4.1.1 现生鹅耳枥分布及多样性中心
        4.1.2 新生代时期鹅耳枥属时空分布
    4.2 鹅耳枥属化石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4.3 滇东南鹅耳枥属多样性特征
    4.4 滇东南喀斯特植物温带成分多样性演化初探
    4.5 鹅耳枥属化石与现生分布差异及其多样性演化意义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四、云南桦木属植物一新种(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重庆中梁山岩溶洼地孢粉记录近700年来的植被演替及石漠化演变过程[D]. 汪启容. 西南大学, 2021
  • [3]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吴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D]. 杨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5]基于“FOC”的福建特有种子植物研究[J]. 刘晨舒.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01)
  • [6]中国间座壳属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D]. 杨琴.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灵芝属的物种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D]. 邢佳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D]. 廖露莹.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云南可食红菇的分类学研究[D]. 王晶. 吉林农业大学, 2019
  • [10]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D]. 薛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云南白桦一新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