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粪喂猪的两个典型案例

鸡粪喂猪的两个典型案例

一、鸡粪喂猪典型二则(论文文献综述)

吴伟军[1](2017)在《贵州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研究》文中指出喇叭苗人是明初调北征南战争时期以“戍兵屯田”的方式陆续进入贵州的湖广兵士的后裔,目前总人口约20万,聚居于北盘江上游两岸的晴隆县、普安县、六枝县、水城县和盘州市交界地带。喇叭苗人话属西南官话包围下的军话方言岛,也属于少数民族所说的汉语。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被当地人称为“土话”,可归入湘语娄邵片,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广义的喇叭苗人话还包括当地人称的“客话”,是喇叭苗人与外界进行交流时使用的一种杂有“土话”成分的西南官话。本文以喇叭苗人的主要聚居地——晴隆县长流乡为调查点,对狭义喇叭苗人话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进而描写和分析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力求挖掘喇叭苗人话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并揭示其演变规律。本文分为7章,第1章为导论,第2-3章为语音部分,第4-5章为词汇部分,第6-7章为语法部分,附录提供了较丰富的语料记音。导论部分,首先在考证族谱和家谱的基础上,考察喇叭苗人话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分析其方言归属。其次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从语言活力和语言态度两方面考察苗人话的濒危现状,最后梳理了苗人话及同类方言的研究记录,介绍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语音部分,描写了长流乡喇叭苗人话的声韵调系统和音节特点,展示其与中古音的演变关系,分析了两字组连读变调及轻声,变声与变韵、合音、小称音等现象,探讨了喇叭苗人话文白异读的类别及其历史层次、新老异读和语音的性别差异。词汇部分,首先从构词方式、源流差异和词义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喇叭苗人话区别于周边西南官话、湘方言的词语特点,在此基础上列举了一些特别词语。其次考察和分析了喇叭苗人话中保留的部分古语词,最后从服饰、饮食、婚姻丧葬和年节习俗等方面,讨论了苗人话的民俗文化词语,揭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语法部分,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梳理和描写了喇叭苗人话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词法方面主要包括构词法、名词的构词重叠、形容词的重叠形态、体貌范畴等;句法方面主要包括“把”字句和“被”字句、双宾句、疑问句、否定句、可能句和动补句等。语音、词汇、语法各部分均附有相应的方言语料,包括同音字汇、分类词表和标音例句,从而为描写和分析提供事实支撑。附录部分包括俗语谚语、歌谣、故事吟诵、话题讲述和三人对话的记音,通过实例,直观地展示喇叭苗人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现象。本文对晴隆县长流乡喇叭苗人话的系统调查研究,将丰富濒危汉语方言的研究成果,同时对日后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方言接触、方言与文化的结合等问题提供丰富、翔实的材料。

尹奕文[2](2017)在《1960年代末的整党运动与厦门大学的校园政治生活》文中认为“文化大革命”发端于文化教育领域,进而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全国性的群众运动,造成了全社会巨大的灾难。本文以1969年的厦门大学整党运动作为研究对象,以整党运动中对“问题党员”进行“思想和组织整顿”为焦点,继而分析不同处境的参与者的“政治抉择”,以及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本文认为,1969年的厦门大学整党运动名义上是开门整党,走群众路线,由于参与整党运动的成员在紧张的政治态势下,都以保证自己顺利过关为目的,结果除了“问题党员”以外,大部分参与者对自己、对他人更愿意采用“概念性批判”,从而尽量缩小斗争的激烈性。

李南心[3](2017)在《那个年月,那片土地》文中指出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一年瓜豆大丰收,自家根本吃不完,学校的老师们都不需要,因为他们都在我家的影响下也开荒种地,且都有收获。当时,我家只能算"中农",隔壁陈老师家是大家公认的"地主"。我家虽然说是"中农",收获也大有盈余。

敖向红[4](2016)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及清洁管理技术与示范》文中认为农村废弃物既是垃圾又是资源,科学地处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农村废弃物,不仅能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卫生环境,还能对石漠化治理工程起到积极作用。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在低碳理念下进行,赋予了石漠化治理新的内涵,一方面清洁了农村社区,为中国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另一方面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碳汇,符合了低碳社区建设的宗旨,促进了全球碳减源增汇目标的实现。通过研究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和花江示范区农村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和技术与模式构建,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依据“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废弃物处理原则,融入低碳处理理念,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采用实地调查法、实验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法,监测研究了猪粪沼气化利用、羊粪好氧堆肥等禽畜粪便的低碳处理技术和农村生活垃圾家庭分类处理、集中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填埋等内容。针对示范区农村废弃物的处理现状,构建具体废弃物处理模式,通过关键技术的筛选与创新,在示范区进行废弃物处理技术与工程性示范,进而分析其处理效益和进行推广可行性论证。(1)垃圾分类“三分法”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低碳处理,但生活垃圾“零污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示范区进行垃圾分类以“便于处理”为原则,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农村社区发展需求,初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三分法”的分类标准。根据垃圾“三分法”对农村废弃物进行低碳处理,加强了废弃物处理的实际可操作性,适应了农村环境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减少生活垃圾的碳排放,促进了石漠化地区农村低碳社区的建设。但垃圾卫生填埋后并没有消失,只是防止其污染而进行的集中封存。垃圾处理最好的方案就是循环利用,使垃圾一直处于资源属性的状态,下阶段研究重点应是如何使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实现低碳目标,在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以沼气和堆肥相结合的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模式体系基本形成,但其体系内涵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和拓展。研究结合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初步建立起以沼气综合处理技术与堆肥处理技术结合并重的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模式体系。废弃物低碳处理模式体系能处理社区内的禽畜粪便和生物质垃圾,液体垃圾大部分均能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其余固体生物质垃圾则可堆肥处理。通过废弃物低碳处理模式体系的构建,示范区内的禽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垃圾基本得到有效的处理,但其体系内涵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和拓展。下阶段可重点研究如何通过改进沼气原料配比和沼气池体结构以增加沼气产气量、煤渣混合禽畜粪便堆肥对土壤酸碱性改良实验和烤烟秸秆混合禽畜粪便堆肥的实验。(3)初步形成集雨型生态垃圾中转站、发电灭菌垃圾箱、就地卫生填埋和垃圾资源内部化利用等关键技术,但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组合运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集雨型生态垃圾中转站具有垃圾分类、固液分离、池体清洗、雨水收集、污水集中处理等多种功能,其利用收集的雨水对垃圾池进行清洗,减轻了农村社区用水压力,降低了用水成本,适合于严重缺水的喀斯特地区推广应用。发电灭菌垃圾箱采用磁力发电装置,充分利用投放垃圾对垃圾盖的推拉作用产生电能,以供紫外灯灭菌。就地卫生填埋主要针对白色垃圾和部分无机垃圾而进行集中填埋。垃圾资源内部化利用是在社区建设资源集散点,把原本属于各家零散的可利用废弃物集聚起来,增强废弃物的资源内部化利用频率,有利于充分实现农村可资源化垃圾的内部消化和吸纳,也有利于节约经济成本,从而使垃圾成为资源而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研发的关键技术在示范区内使用,能促进农村废弃物的有效处理。(4)废弃物处理示范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但畜禽粪便堆肥和沼气利用等技术产生的有机肥的氮、磷、钾等含量远低于化肥,其肥效不及化肥等工业肥料,沼气维护技术需要加强。我们于“十二五”期间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先后建成4口沼气池、一个生态垃圾中转站、两个垃圾卫生填埋场和一个堆肥实验场。沼气池示范户现已将猪粪进行沼气发酵处理,并已将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进行利用;生态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卫生填埋场均已施工完成,并配有相应的清洁工具已投入使用;堆肥实验场已将生态养羊场200多只半细毛羊产生的粪便发酵为有机肥。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沼气持建设项目在石漠化治理的“十一五”期间已建成270口,养殖家禽的农户仍在继续使用。同时课题组在查耳岩示范点新建一个生态垃圾中转站,配以专用清洁工具以转运生活垃圾,并依托农户自家场地进行堆肥技术示范。通过以上工程设施的建设,两个示范区的废弃物处理示范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在示范点内基本能进行农村废弃物的有效低碳处理。(5)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综合效益显着,但现已建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模式比较单一,在推广应用方面需要优化加强。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包括卫生环境的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CO2的减源增汇。根据对两个示范区内的示范点进行的废弃物处理情况来看,韩家冲示范点、下小寨示范点和查耳岩示范点的垃圾参与处理率分别为82%、95%和93%。按照示范区人均生活垃圾日产垃圾量为0.58 kg/(人·d)来计算,三个示范点(共312人)每天处理的生活垃圾量为181 kg,一年处理的生活垃圾量为66050kg。一口8 m3的沼气年均产气量为450 m3,示范区内的煤炭价格为1元/kg,按照1 m3沼气折合2.484 kg当量的煤炭计算,示范户使用沼气一年产生的经济价值为1118元。一口8 m3的沼气平均碳减排效益为1.10 t·a-1,若示范区每户居民均建设有沼气池,按照毕节撒拉溪示范区2012年共有4949户居民计算,就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443.9 t。按照一口8 m3的沼气产生能源的利用情况来看,每年每口沼气可节约林地0.314 hm2。花江示范区现有沼气池270口,则一年可节约林地面积一共84.78 hm2。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的综合效益显着,未来农村发展需加强废弃物低碳处理工作的引导。

黄斌欢[5](2014)在《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珠三角”一个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即“泔水养猪人”展开,探讨以其为核心的泔水养猪业的生成机制、历史变迁及所面临的制度与社会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因素如何汇聚、推动并限制了其劳动形态的具体面貌。在对劳动过程理论进行再考察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从社会的角度切入对劳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我们对当前中国纷杂的劳动形态的理解,为丰富和扩展劳动的理解框架提供新的视角。文章的材料基于作者2005至2014年间在珠三角地区和广西桂中市南镇的民族志调查和实地工作,以及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泔水养猪业的文件材料及媒体报导的搜集;据此,希望在不同主体互动的视角下,以泔水养猪为案例对我国的社会生态进行一次民族志观察。泔水养猪作为我国农民传统的实践做法,与珠三角世界工厂所聚集的大量人口这一具体情境相结合,发展出城市郊区的泔水养猪产业;这一产业从而也成为解决珠三角各大城市餐厨垃圾难题的现实办法。围绕泔水养猪业,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得以建立,由此,养猪人成功地将泔水养猪业嵌入于城市产业体系之中。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来自农业的生产方式在现代都市中找到了延续的别样途径。传统的劳动习惯、社会团结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养猪劳动的面貌。在社会治理的压力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倾向于以科学知识取代原有基于历史实践所形成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而社会大众、市场主体、媒体等主体,同样在其自身的利益驱动下,参与到对于养猪者的驱逐过程中来。然而,新的基于科学知识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案在实践中一再失效。养猪人由是与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其基于市场位置的结构性力量,成为他们另一种“弱者的武器”。文章结论认为,劳动嵌入于社会之中的形态,乃是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的劳动之所以呈现如是面貌的核心原因。中国劳工之所以呈现为当前的面貌,同样需要考虑劳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即波兰尼所说的嵌入性问题。而影响劳工面貌以及阶级形成的进一步要素,则埋植于在劳工进入新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原有的社会保护机制能否得到有机传承,并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挥社会保护作用。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已成常态的状况下,劳工的社会保护不仅需要国家制度的安排,更需要劳工自身的团结与抗争。

葛梦兰[6](2013)在《楼层式现代化猪场生产工艺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规模化养殖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主要表现为经营专业化、配套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等。蓬勃发展中的养殖业在进一步扩大规模与提高生产环境的同时,却面临了很多的难题与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养殖用地减少、人口剧增、环境压力、劳动力成本等环境影响;其次就是存在某些设计缺陷的养殖场导致清粪、排污成本以及饲喂成本增加等;最后,近年来养殖业不断的疫病爆发,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等与严重污染的饲养环境,粪污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综合以上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主要针对外种猪规模化养殖的“楼层式”现代化猪场建筑模型设计,既节约土地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又可以解决养殖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首先对本项目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拟设计一个满足1200头母猪自繁自养的现代化楼层猪场。项目拟建在四川雅安,选址需远离市区,地势相对平坦,周边农田果林较多,交通便利等符合养殖场建筑选址要求。猪场主要分四个区域,即:生产区,生产辅助区,隔离区(包括隔离舍、粪便污水处理、剖检及尸体处理区)、生活与管理区。总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4000m2,约合20亩,而泰丰畜牧采用相同工艺及相同基础母猪的单层猪舍建筑占地面积约为22000m2,约合33亩,故该楼层式猪舍比泰丰畜牧设计的传统单层猪舍节约近13亩土地。其次进行楼层式猪舍生产工艺设计。本设计采用全进全出四段式现代化养猪模式,配以标准化、自动化、密闭饲养方式。妊娠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采用双层封闭式饲养方式,种公猪舍采用单层半开放式饲养方式。该工艺利用两层楼猪舍作为设计基础,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利用自主设计的自动化清粪系统,对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再通过有机肥发酵、污水净化处理等,将猪粪和尿液分开处理后循环再利用,为生态循环型养猪业创造条。在工艺设计中我们在保育及育肥舍中采用自主设计的自动化清粪系统。粪便利用干湿分离方法:干粪经有机发酵后作为有机肥再利用,粪水净化后循环再利用。尿液及粪水经漏缝地板流到3%的斜坡上,再流向粪水沟中通过管道排到净化池。粪便则通过活动圈栏上的推板前移,将粪便推到粪沟的传输带上。二楼的粪便经过传送带运输到管道口直接排到一楼的排粪沟,再利用一楼的传输带将粪便运送到有机发酵车间。活动圈栏前移的同时配以高压冲洗系统冲洗底板,实现清除粪便的智能化、易操作,提高舍内环境质量。保育舍与育肥猪舍均采用配喷水枪的活动圈栏,根据生产需要可以适时调整栏位移动距离,从而有效的清除畜舍内的粪便,保证饲养环境健康卫生。为了吸收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提高生产效率,该工艺还引入“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保证种猪场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母猪群;同时配备公猪供精站,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既可以满足猪场自身大量优质精液的需求,同时也可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精液。该工艺及建筑模型设计节省一倍的养殖建筑面积。通过自动化清粪系统的设计,将猪和粪污有效地分离开,提升舍内空气质量,减少疫病的传播,保证猪的福利条件,节省劳动力,同时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整个设计能够满足1200头基础母猪自繁自养猪场的日常生产及管理等各项需求,为发展现代化楼层式养猪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最后,本文结合生产工艺设计出了一套相应的建筑设计图。

杨曾辉[7](2012)在《民族文化对不同环境适应成果的表达 ——以彝族和侗族对厩肥的对比分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文化的高度复杂性,成就了人类能够生活在同样高度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人类利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去适应于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而且这种不同的文化要素又能够相互之间穿插使用,共同针对某一环境问题做出最为稳态的应对,或者是几个文化要素共同针对某一环境问题做出综合性的应对。从这样的逻辑出发不难看出,单一文化要素在该民族的文化指导信息系统中并非孤立存在,而必然是与其它文化要素紧密相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因此,透过对单一文化事项的深度解读和剖析,一定能够窥见该民族文化的整体内涵和特征。对厩肥的认识、处置和应用是彝族和侗族在各自世代延续和发展中,不断摸索、探究和建构起来的经验总汇,也是已经高度适应了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本土生态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具体表现。彝族与侗族乡民对不同牲畜粪便的价值定位各不相同,而其最终目标却完全一致,那就是两个民族都做到了对厩肥的高效利用,发挥了厩肥在不同自然生态背景下所能提供的多种功能,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就彝族地区而言,厩肥所能够发挥的功效不仅是像侗族地区那样,单纯的为作物提供肥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厩肥的施用来对作物进行保温,抗击土壤内部寒气的袭击和大气干旱的困扰。其原因在于,羊圈村位处高原生态系统,气温寒冷、波动幅度大,相对湿度波动幅度也极大,而且3000m以上的高海拔区段地底下一般存在永久冻土层,因而厩肥在这一地区所发挥的功能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肥效功能了,最重要的是要为作物的早期生长阶段发挥保温功能。与羊圈村不同的是,黄岗村位于亚热带山地丛林带,是高气温、高潮湿环境,根本不存在需要为作物保温的问题,而如何给极为容易板结的土壤松土,则是厩肥除了发挥肥效功能外,其它附加功能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同时,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减缓厩肥因降解过快而又得不到及时利用的情况下,而造成肥分的流失或对作物根系造成的损伤。由此,两个民族所处区位生态环境要素的极大差异,致使两个民族对厩肥的各种认识、加工和存储方式等表现得极为不同,呈现出鲜明的反差。两个民族文化需要适应的环境对象不同,取得的适应成效也互有区别,这些区别又会以不同的文化事实表达出来。透过文化表达的差异,也就容易反观两者的适应成效和手段了。显然,厩肥的使用仅仅是彝族和侗族表现在对各自所处的自然与生态背景高度适应且又互有区别的极为普通的文化表达之一,仅仅是两个民族整个文化体系极为微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然而,通过对两个民族对厩肥整个认知体系的系统把握后,从这一最容易被世人所忽视的文化事项着手,去探究彝族和侗族各自的文化实质,那就是两地有机物降解速度的强烈反差,发挥了关键性的模塑作用,对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模塑作用,因而可以归纳为:彝族文化是高度适应高海拔森林草地生态系统,而侗族文化亦是顺应了亚热带山地丛林带。

罗胜[8](2012)在《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一直高速发展,然而这种高速发展一直是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创造,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所换来的。在经历了30多年的透支发展之后,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难、资源、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困境。我国的农业发展更是在日渐恶劣的环境中举步维艰:土壤退化造成作物减产;大量喷洒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农产品农药残留高,出口贸易中屡遭绿色贸易壁垒;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如何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建设一种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湖南省开展“四化两型”建设以来,循环经济在我省的发展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也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湖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在湖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农业势在必行。本研究对国内外在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建设经验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阅读和总结,并对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现状做了一定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现状以及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本文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之一;并对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模式应用的典型案例做了总结分析,认为当前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仍存在着农民循环经济意识不足,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动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并针对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树立农业循环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体系,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困境、技术难题,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力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服务等政策建议。最后以石门县罗坪乡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为例,从罗坪乡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背景、条件、建设模式和所取得的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随着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建设农业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效将被更多农民所认识和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也将促进现代农业的实现。

朱莎莎[9](2010)在《蒲松龄《农桑经》研究》文中提出《农桑经》是清代着名文学家蒲松龄于康熙四十四年完成的一部农学着作,该书集中反映了清初山东淄川一带农业和蚕桑的生产情况。关于作者蒲松龄,历来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侧重于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很少有人专门了解、搜集和研究他的农学着作。《农桑经》作为蒲松龄农学着作的代表性之作,到目前为止,对《农桑经》的研究基本上都限于一方、一面,没有专门的论着对此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该书作一个系统的研究: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蒲松龄的生平、籍贯及其着作情况作一个概述。2、从文献学角度对《农桑经》的版本、体例及内容特点进行考订和分析。3、总结、概括《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农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

赵德芳[10](2005)在《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经济学是要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生态经济学将生态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来,研究生态因素与经济因素现象的经济活动与生态变化的良性平衡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的最基本范畴,其最根本的基本原理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农村居民生活贫困的区域。它是一个生态经济区,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区,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圈的不断扩大,使黄土高原生态区不断发生变化。时至今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十分脆弱的弱生态、强人类活动的经济生态复合区域。其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根源在于先天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叠加了极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为此,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生态重建与环境恢复为目的,探讨如何进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的建立,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最终目的,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选取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的已有成果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思路。其次,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现有生态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针对典型研究区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提出综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第三,引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的初步框架和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并根据数据资料进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 本文提出并探讨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的战略核心就是要以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依据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平衡—效益”原理,优化系统结构,增强系统功能;运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有机地组织生产、消费和环保循环过程;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生态经济体系,打破“脆弱—贫困—脆弱”恶性循环,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促使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相

二、鸡粪喂猪典型二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粪喂猪典型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晴隆县语言分布图
晴隆县喇叭苗人聚居地地形地貌图
第1章 导论
    1.1 晴隆县喇叭苗人及其聚居地简介
        1.1.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1.1.2 历史沿革、人文掌故
        1.1.3 喇叭苗人的族属识别及其名称来源
        1.1.4 居民人口概况
    1.2 晴隆县喇叭苗人话概况
        1.2.1 喇叭苗人话及其归属
        1.2.2 喇叭苗人话的形成及分化
        1.2.3 喇叭苗人话与湘方言的关系和异同
    1.3 晴隆县喇叭苗人话使用现状
        1.3.1 晴隆县长流方言介绍
        1.3.2 长流喇叭苗人话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1.3.3 长流喇叭苗人话濒危现状
    1.4 喇叭苗人话及同类方言研究现状及趋势
        1.4.1 全国汉语方言岛研究现状及趋势
        1.4.2 “军话”方言岛研究现状及趋势
        1.4.3 喇叭苗人话的研究记录
    1.5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调查过程及发音合作人情况简介
        1.6.1 调查的大致过程
        1.6.2 发音人情况简介
第2章 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语音系统
    2.1 长流喇叭苗人话声韵调
        2.1.1 声母
        2.1.2 韵母
        2.1.3 声调
        2.1.4 单字音表
    2.2 长流喇叭苗人话音韵特点
        2.2.1 声母特点
        2.2.2 韵母特点
        2.2.3 声调特点
        2.2.4 音节特点
    2.3 长流喇叭苗人话连读变调及轻声
        2.3.1 两字组连读变调
        2.3.2 轻声
    2.4 长流喇叭苗人话音变与变音
        2.4.1 变声与变韵
        2.4.2 合音
        2.4.3 小称音及其形式
    2.5 长流喇叭苗人话异读
        2.5.1 文白异读
        2.5.2 其他异读
第3章 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同音字汇
    说明
    同音字汇表
第4章 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词语特点
    4.1 长流喇叭苗人话特别词语
        4.1.1 区别于周边方言的词语特点
        4.1.2 区别于湘方言的词语特点
        4.1.3 特别词语列举
    4.2 长流喇叭苗人话古语词
    4.3 长流喇叭苗人话民俗文化词语
        4.3.1 服饰文化词
        4.3.2 饮食文化词
        4.3.3 婚丧文化词
        4.3.4 岁时习俗及禁忌文化词
第5章 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词语分类表
    说明
    一 天文
    二 地理
    三 时令、时间
    四 农业
    五 植物
    六 动物
    七 房舍
    八 器具、用品
    九 称谓
    十 亲属
    十一 身体
    十二 疾病、医疗
    十三 衣服、穿戴
    十四 饮食
    十五 红白大事
    十六 日常生活
    十七 讼事
    十八 交际
    十九 商业、交通
    二十 文化教育
    二十一 文体活动
    二十二 动作
    二十三 位置
    二十四 代词等
    二十五 形容词
    二十六 副词、介词等
    二十七 量词
    二十八 附加成分等
    二十九 数字等
第6章 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语法
    6.1 长流喇叭苗人话词法
        6.1.1 构词法
        6.1.2 重叠
        6.1.3 数量和指代
        6.1.4 介词
    6.2 长流喇叭苗人话体貌意义的表达手段
        6.2.1 完整体
        6.2.2 非完整体
        6.2.3 貌
    6.3 长流喇叭苗人话句法
        6.3.1 特殊句式
        6.3.2 特殊句类
第7章 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语法例句
    7.1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语法例句
    7.2 《汉语方言语法调查例句》语法例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话语材料
    说明
    附录1 俗语谚语
    附录2 歌谣
    附录3 故事吟诵
    附录4 话语讲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1960年代末的整党运动与厦门大学的校园政治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与综述
    二、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整党运动前的形势
    第一节 群众组织的派性斗争
        一、派性斗争的混乱局面
        二、消除派性与实现大联合
    第二节 校园秩序逐步恢复
        一、“工、军宣队”进驻校园
        二、开展“大批判”运动
        三、成立校“革命委员会”
    第三节 清理阶级队伍
        一、发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
        二、“清理阶级队伍”的分阶段展开
第二章 学习“九大”整党纲领
    第一节 学习“九大”精神
        一、组织“九大”学习班
        二、学习“九大”新党章
    第二节 学习“整党精神”
        一、对照“五十字纲领”自我检查
        二、召开“整党精神”学习会议
        三、批判“三党六论”
    第三节 学习“两条路线斗争史”
        一、重提“两条路线斗争史”
        二、讨论“两条路线斗争史”
第三章 整党运动中的“斗私批修”
    第一节 召开“回忆对比”会议
        一、“回忆对比”的“厦大式”诉苦
        二、回忆对比的引导用
    第二节 党员的自我“斗私批修”
        一、“斗私批修”的特定内涵
        二、党员的自我“斗私批修”
    第三节 “问题党员”的“斗私批修”
        一、“问题党员”的划分标准
        二、“问题党员”的自我“斗私批修”
    第四节 “问题党员”的检查及批判
        一、全系批判“问题党员”
        二、小组批判“问题党员”
第四章 整党运动的收尾工作
    第一节 干部的解放与下放劳动
        一、解放干部出来工作
        二、干部下放劳动问题
    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
        一、处理“问题党员”
        二、成立新支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及清洁管理技术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农村社区废弃物低碳处理技术
    2 石漠化农村社区废弃物低碳处理技术
    3 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1 农村废弃物形成的基本要素
    2 农村废弃物产生和存在的状态
    3 农村废弃物的危害
    4 农村废弃物处理的现状
    5 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的民众意愿
四 农村社区废弃物低碳处理及清洁管理耦合模式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3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小流域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五 农村社区废弃物低碳处理及清洁管理关键技术
    1 喀斯特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对比分析
    4 国内外现有低碳社区建设的废弃物处理技术的适宜性选择
六 农村社区废弃物低碳处理及清洁管理技术示范
    1 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 废弃物低碳处理及清洁管理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4 工程设计与工程示范过程
    5 示范点建设成效与对比分析
七 喀斯特石漠化低碳社区建设的废弃物处理效益分析
    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2 生态效益分析
八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低碳社区废弃物处理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
    1 模式优化
    2 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3 模式推广的保障措施
九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5)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劳动政治的新走向
    1.2 非正式经济与不同社会的联结
    1.3 非正式经济研究的政治化
    1.4 都市中的少数族群
    1.5 餐厨垃圾的争夺场域
    1.6 研究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1.7 研究对象与方法
        1.7.1 研究对象
        1.7.2 进入田野
        1.7.3 技术路线
        1.7.4 篇章结构
第2章 从社会理解劳动:认知图式与劳动秩序
    2.1 从经济/结构理解劳动及其反思
        2.1.1 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1.2 从布雷弗曼到布洛维:劳动主体和特定的劳动主体
        2.1.3 主体性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
        2.1.4 资本主义生产背后未曾言明的“人观”
    2.2 非资本主义的劳动形态:制度构成
        2.2.1 劳动管理:非资本主义体系的管理方式
        2.2.2 劳动力供给的限制:半无产阶级化
        2.2.3 印度尼西亚的“过密化”再解释
    2.3 非资本主义的劳动:理念差异
        2.3.1 魔鬼信仰作为资本主义的伴生物
        2.3.2 “没有历史的人民”的历史
        2.3.3 资本主义的宇宙观
    2.4 劳动的社会目的:逐步浮现的视野
        2.4.1 西太平洋航海者的劳动观
        2.4.2 大转型前后的劳动秩序的变更
        2.4.3 “社会”的优先性
        2.4.4 认知图式与劳动规制
    本章结语
第3章 嵌入性生产体系:扎根城市市场体系的养猪业
    3.1 推力:身后的家乡
    3.2 城市餐厨垃圾及其处理现状
        3.2.1 广东的餐厨垃圾
        3.2.2 重构生态循环圈
        3.2.3 土地的附属者
        3.2.4 餐厨垃圾:饭店与养猪者的链条
        3.2.5 泔水收运工具
        3.2.6 泔水的处理设备
    3.3 受欢迎的“问题猪”?
        3.3.1 不愿养猪的城市
        3.3.2 受欢迎的泔水猪
        3.3.3 养猪者的力量
    3.4 建构新的产业结构
        3.4.1 猪苗市场
        3.4.2 饲料及赊账
        3.4.3 重返市场
    本章结语
第4章 嵌入性生产过程:农业劳作习惯在都市社会的植根
    4.1 落脚:物质空间重构
        4.1.1 猪棚的搭建:老家技术的延续
        4.1.2 折腾:反复拆迁
    4.2 劳动过程:农业劳作的延续
        4.2.1 搵猪食
        4.2.2 倒饭店
        4.2.3 如何找到饭店
        4.2.4 泔水的变动
        4.2.5 煮泔水
        4.2.6 泔水油分离
        4.2.7 喂猪
        4.2.8 猪草
        4.2.9 小猪喂养
        4.2.10 养殖周期
        4.2.11 卖猪
    4.3 放大的养猪风险与农作式应对
        4.3.1 养猪如赌博
        4.3.2 模糊的经验账单
        4.3.3 在风险和稳定性之间
    本章结语
第5章 劳动形态与社会团结
    5.1 内部认同与族群边界
    5.2 卖猪圈作为交往基础
        5.2.1 卖猪圈的生成
        5.2.2 旧习惯与新秩序
    5.3 地理空间的再领域化
    5.4 养猪与老家社会生活
    5.5 劳动与社会团结
    本章结语
第6章 作为公共议题的泔水养猪业
    6.1 非法身份
    6.2 争地:猪圈争夺的利益支点
    6.3 作为公共动员的地沟油事件
        6.3.1 大众媒体与社会
        6.3.2 市场角色
        6.3.3 中央政府
        6.3.4 地方政府
        6.3.5 地沟油案件
    6.4 从动员群众到动员政府
    本章结语
第7章 另一种弱者的武器:政府与养猪人的治理之战
    7.1 猪圈的争夺
        7.1.1 同心圆扩散
        7.1.2 弱者身份的作用
        7.1.3 以身抗争
    7.2 泔水的争夺
        7.2.1 资源化与垃圾化的两难
        7.2.2 技术不匹配与收运失效
    7.3 另一种弱者的武器
    7.4 科技与社会的双重变奏
    本章结语
第8章 结论:未竟的政治斗争
    8.1 文章的主要发现
        8.1.1 养猪业的生态系统与产业结构
        8.1.2 嵌入性的养猪劳动
        8.1.3 政府治理养猪农的三重动力
        8.1.4 国家力量在垃圾处理中的失败
        8.1.5 围绕猪圈空间的争夺:多重逻辑的角力与转换
    8.2 现实问题的回应:养猪人将往何处去
    8.3 理论问题的回应:作为政治议题的泔水养猪业
        8.3.1 政府的反作用
        8.3.2 养猪劳动中的社会逻辑
        8.3.3 非正式产业的多重博弈
        8.3.4 嵌入性视角与农民工的阶级形成
附录一 南镇家庭史——对一个个案的考察
附录二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楼层式现代化猪场生产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1.1.2 我国耕地的不断减少
        1.1.3 养殖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1.4 人力劳动成本增加,机械化水平较低
    1.2 楼层式猪舍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1.2.1 国内楼层式猪舍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1.2.2 国外楼层式猪舍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及设备研究现状
        1.3.1 粪污产生、利用现状及治理的必要性
        1.3.2 我国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排放立法现状
        1.3.3 规模化猪场清粪模式的发展
        1.3.4 机械化清粪系统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设计要点
        1.5.1 楼层式圈舍的设计要点
        1.5.2 自动化清粪系统设计要点
    1.6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
2. 楼层式猪舍生产工艺设计
    2.1 设计条件
        2.1.1 猪的行为学特性
        2.1.2 猪对环境的要求
    2.2 楼层式圈舍的工艺流程
    2.3 楼层式圈舍的工艺参数
    2.4 楼层式猪舍猪群结构及周转
        2.4.1 猪群分类
        2.4.2 种猪群结构
        2.4.3 猪群周转
3. 楼层式现代化猪舍建筑设计
    3.1 楼层式猪舍建筑设计的特点
    3.2 各类猪舍建筑设计
        3.2.1 母猪妊娠舍
        3.2.2 产仔舍
        3.2.3 保育舍
        3.2.4 育肥舍
        3.2.5 种公猪舍
        3.2.6 后备猪舍
        3.2.7 其它附属设施建筑尺寸
    3.3 楼层式猪舍配套设备
        3.3.1 自动化生产系统配置
        3.3.2 其它生产设备配置
        3.3.3 福利设备
4. 自动化清粪系统设计
    4.1 自动化清粪系统的优点
    4.2 设计原理
    4.3 清粪流程
    4.4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方法
        4.4.1 活动清粪圈栏的设计
        4.4.2 水输送装置的设计
        4.4.3 动力传输系统的设计
    4.5 自动化清粪装置
        4.5.1 活动圈栏结构
        4.5.2 喷水头机构
        4.5.3 粪污排放系统
        4.5.4 动力传输系统
    4.6 清粪系统操作制度
5. 楼层式猪舍舒适度分析
    5.1 分析条件
    5.2 分析工具
    5.3 舒适度分析所需参数
        5.3.1 建筑围护结构
        5.3.2 通风换气参数
        5.3.3 气象参数
        5.3.4 其它相关参数
    5.4 舒适度分析结果
    5.5 舒适度分析结果讨论
6.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楼层式现代化猪场建筑设计图
致谢
附录

(7)民族文化对不同环境适应成果的表达 ——以彝族和侗族对厩肥的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五节 田野点简介
第二章 生存背景的差异
    第一节 彝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综述
    第二节 侗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综述
    第三节 两地有机物降解速度的比较
第三章 对粪便认识的差异
    第一节 对粪便分类的差异
    第二节 对牲畜圈内、外的厩肥认识
    第三节 不同生计方式之下的厩肥差异
    第四节 分类差异与厩肥其它利用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 对厩肥加工与存储方式的异同
    第一节 对两者加工与存储方式的比较
    第二节 厩肥加工、存储与牲畜饲养方式的关系
    第三节 厩肥加工、存储与厩肥降解速度的关系
    第四节 施用厩肥的其它功能
第五章 施肥的异同
    第一节 基肥施用办法不同所导致的作用差异
    第二节 施肥方式与辅助功能发挥的关系
    第三节 施肥与降解的关系
    第四节 如何规避施肥的负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有机物降解的文化表达与生态维护
    第二节 从厩肥反观文化的建构
    第三节 民族·文化与生境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循环经济的涵义
        1.3.2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系统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2.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含义
        2.2.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3.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主要模式
    3.1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模式
        3.1.1 德国模式
        3.1.2 日本模式
        3.1.3 美国模式
    3.2 国内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模式
        3.2.1 大农业发展模式
        3.2.2 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
        3.2.3 废弃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
4. 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4.1 湖南农业概况和特点
        4.1.1 湖南农业概况
        4.1.2 湖南农业的特点
    4.2 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现状
        4.2.1 大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4.2.2 生态恢复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4.2.3 废弃物再利用循环农业建设——“禽畜—沼—果”
    4.3 湖南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4.3.1 农民循环经济意识不强
        4.3.2 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
        4.3.3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动力不足
        4.3.4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4.3.5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有待进一步提高
5. 案例研究——石门县罗坪乡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5.1 罗坪乡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背景
    5.2 罗坪乡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条件
        5.2.1 自然、地理状况
        5.2.2 社会经济
    5.3 罗坪乡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模式
        5.3.1 罗坪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
        5.3.2 罗坪乡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模式
    5.4 罗坪乡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成效和问题
        5.4.1 罗坪乡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成效
        5.4.2 罗坪乡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问题
6. 湖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6.1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思想和人才保障
        6.1.1 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树立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6.1.2 培养新型农民,打造农业循环经济文化体系
        6.1.3 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人才队伍
    6.2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
        6.2.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社会投资
        6.2.2 提升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保障农业生产
    6.3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资金保障
        6.3.1 完善农村信贷体系,解决融资难题
        6.3.2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
    6.4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保障
        6.4.1 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建立示范典型
        6.4.2 加强相关立法,增强法律保障
    6.5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技术保障
        6.5.1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
        6.5.2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9)蒲松龄《农桑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蒲松龄概述
    第一节 蒲松龄生平事迹
    第二节 蒲松龄籍贯考
    第三节 蒲松龄的农学着作
第二章 《农桑经》的版本和内容
    第一节 《农桑经》的版本
    第二节 《农桑经》成书背景
    第三节 《农桑经》的体例、内容及其特点
    第四节 《农桑经》的资料来源和特色
第三章 《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和农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
    第一节 《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和农学成就
    第二节 《农桑经》的现代意义
结语
后记
参考资料

(10)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进展与选题依据
    1.1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途径
    1.2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2.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2.2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进展
        1.2.2.1 生态环境建设方向和主要措施
        1.2.2.2 发展经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1.2.3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1.3 经济发展理论讨论
        1.3.1 实现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1.3.2 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实现方式
    1.4 生态经济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4.1 概念
        1.4.2 产生与发展
        1.4.2.1 国外发展研究现状
        1.4.2.2、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4 前景
        1.4.5 生态经济在黄土高原的应用
    1.5 研究区域的选择和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7 研究程序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
        2.2.1 自然环境概况
        2.2.2 自然地理环境分区
        2.2.3 丰富的能源资源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2.3.2 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与特色经济
        2.3.3 城市发展现状
3 研究区生态经济现有发展模式分析
    3.1 坡地模式
        3.1.1 陡坡地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的主要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3.1.2 坡耕地综合保护开发体系
        3.1.3 综合治理和峁坡综合防护体系
        3.1.4 梁峁锒嵌立体生态农业建设
    3.2 淤地坝模式
        3.2.1 淤地坝的发展概况
        3.2.2 坝系的利用模式
    3.3 梯田模式
        3.3.1 研究区的降水特征及其利用
        3.3.2 传统梯田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3.3 隔坡集流梯田工程
    3.4 城郊生态农业模式
    3.5 庭院经济模式
        3.5.1 "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理论研究
        3.5.2 研究区庭院经济现有模式
        3.5.3 庭院经济模式经营模式分析
    3.6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3.6.1 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
        3.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3.6.2.1 综合治理与经济开发结合模式
        3.6.2.2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优化模式
        3.6.2.3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之水土保持优化措施
        3.6.2.4 水蚀防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治理模式
    3.7 现有模式分析
    3.8 生态农业模式
        3.8.1 陡坡耕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3.8.2 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3.8.3 农林复合模式
        3.8.4 小流域治理中针对坡地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生态设计
4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系统的建立
    4.1 研究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思路
    4.2 引用的有关理论
        4.2.1 "非均衡系统协调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4.2.2 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
    4.3 研究区生态经济类型划分框架
        4.3.1 城市生态经济类型区
        4.3.2 农村生态经济类型区
        4.3.3 能源矿产开发生态经济类型区
        4.3.4 旅游生态经济类犁区
        4.3.5 农牧交错生态经济类型区
    4.4 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
        4.4.1 在企业层面上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4.4.2 在产业层面上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4.4.3 在区域层面上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4.5 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评价
        4.5.1 生态经济系统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4.5.1.1 层次分析法概述
        4.5.1.2 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4.5.1.3 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5.1.4 评价指标的权重
        4.5.1.5 评价标准(基准值)的确定
        4.5.2 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评价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鸡粪喂猪典型二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晴隆县长流喇叭苗人话研究[D]. 吴伟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2]1960年代末的整党运动与厦门大学的校园政治生活[D]. 尹奕文. 厦门大学, 2017(08)
  • [3]那个年月,那片土地[J]. 李南心. 贵阳文史, 2017(03)
  • [4]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废弃物低碳处理及清洁管理技术与示范[D]. 敖向红.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5]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D]. 黄斌欢. 清华大学, 2014(09)
  • [6]楼层式现代化猪场生产工艺设计[D]. 葛梦兰.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7]民族文化对不同环境适应成果的表达 ——以彝族和侗族对厩肥的对比分析为例[D]. 杨曾辉. 吉首大学, 2012(02)
  • [8]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罗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9]蒲松龄《农桑经》研究[D]. 朱莎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D]. 赵德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鸡粪喂猪的两个典型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