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营养成分及饲料价值评价

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营养成分及饲料价值评价

一、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本瑜,师尚礼[1](2017)在《73份俄罗斯百脉根的营养价值和相对饲喂价值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里奥、迈瑞伯及佐治亚3份中国材料为对照,对引进的73份俄罗斯百脉根种质材料的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5项营养指标及相对饲喂价值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及聚类分析法对各种质材料的营养价值和相对饲喂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3份俄罗斯百脉根种质材料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相对饲喂价值变异系数最大,为23.33%,变异明显;中性洗涤纤维的变异系数较大,为15.05%,变异明显;酸性洗涤纤维及粗蛋白变异较明显,变异系数分别为12.65%、11.95%;粗灰分变异不明显,变异系数为8.40%;干物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28%,变异最不明显。通过灰色关联度及聚类分析,将73份俄罗斯百脉根种质材料分为4类,第1类材料营养价值高,相对饲喂价值高,包括Zxy09p-6485等13份材料;第2类材料营养价值较高,相对饲喂价值较高,包括Zxy08p-4868等20份材料;第3类材料营养价值中等,相对饲喂价值中等,包括Zxy06p-2376等17份材料;第4类材料营养价值低,相对饲喂价值低,包括Zxy06p-1785等23份材料;对照里奥及佐治亚处于第3类,迈瑞伯处于第4类,73份俄罗斯百脉根种质材料中有36份材料的营养价值及相对饲喂价值均优于3份对照材料,可适当推广种植。

田兵,冉雪琴,薛红,谢健,陈彬,武玉祥,王嘉福,王啸[2](2014)在《贵州42种野生牧草营养价值灰色关联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贵州本地42种自然生长的野生牧草进行识别、鉴定,分析其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钙和磷的含量,结果显示,贵州不同地域生长的同种野生牧草间多数营养成分相近,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个别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为了避免常规营养评价方法中只考虑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等少数因子而忽略其他因子的弊端,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42种野生牧草的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42种野生牧草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有菊科豨莶、小飞蓬、苦苣菜,藜科灰灰菜,苋科反枝苋5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有14种,菊科白蒿、青蒿、三叶鬼针草、苦荬菜、千里光,禾本科狗尾草、茅草、双穗雀稗、狗牙根,蓼科酸模叶蓼、金荞麦,桑科构树,十字花科荠菜,蝶形花科洋槐;营养价值较低的7种,菊科一年蓬,豆科黄花木,石柱科鹅肠菜,蔷薇科刺梨,莎草科香附子,马齿苋科马齿苋,芸香科野花椒;其余16种样品的营养价值处于中等水平,包括菊科鱼鳅串,禾本科鸭茅、黑麦草、薏苡、扁穗雀麦,蓼科扛板归、辣蓼,苋科空心莲子草,桑科葎草,豆科白刺花、白三叶,忍冬科羊屎条、金银花,旋花科小旋花,蔷薇科刺泡和马鞭草科荆条。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42种牧草中的35种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杨海青[3](2013)在《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可持续经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灌木林作为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次生植被类型,对于维护该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尤其近年来太行山绿化工程的实施,导致很多低效林产生,而作为该区主要植被的灌木林在生态建设常常被忽视,严重影响了当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效果。因此,开展该区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尤其是对灌木树种划分不同类型进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灌木林在该区的生态地位非常必要,可为灌木林分类经营和生态效益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生产指导意义。文章在对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黄荆、酸枣、野皂荚进行了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观测和定位监测,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分别从水源涵养、固土保费、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指标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研究,同时探讨了该区灌木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利用研究,为该区灌木林可持续分类经营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本研究实际,以灌木树种为主导,采用灌木树种个体、种群和群落特征值,以灌木平均高度、灌木平均密度和重要值以及灌木林群落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等5个指标为灌木林类型划分体系,类型划分,把黄荆灌木林可分为4种类型,酸枣和野皂荚灌木林分别分为3种类型。真实反映了以灌木树种空间异质性,既大大减少了灌木林划分类型的数量,也满足了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空间异质性的需要;2)对该区主要灌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黄荆、酸枣、野皂荚灌木不同类型间土壤厚度平均值分别在28.38-54.11cm、21.35-53.57㎝、15.49-40.92cm之间;3种灌木林土壤中的粉粒、粘粒含量0-20cm层分别在17.42-31.47%、6.27-20.78%之间,20-40层分别为14.44-23.93%、5.37-16.46%之间;土壤容重在1.09-1.31之间;3种灌木林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在48.49%-60.81%之间,非毛管孔隙度在11.87-21.26%之间。灌木林可明显促进土壤结构改善,有利于生态效益发挥;3)对该区主要灌木林土壤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黄荆、酸枣、野皂荚灌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0-20cm层在0.86-3.43%之间,差异显着。变异系数在10.40-71.70之间,类型间比较差异也显着;土壤养分N、P、K含量0-20cm土层分别在0.063-0.23%、0.021-0.080%、1.3-1.64%之间。20-40cm土层含量低于表层土。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20-40cm都低于0-20cm层,表明土壤上下层物质交流较少,水土流失会极大改变土壤养分状况,不利于生态恢复和重建;4)对灌木林持水特征研究表明:黄荆、酸枣、野皂荚林冠降雨截持率分别平均为33.12%、24.91%、25.81%,3种灌木林林冠对降雨截持在0.25mm~0.66mm之间;林下枯落物对降雨的截持量变化范围0.65㎜~2.16㎜,变化规律如下:群落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立地条件由差倒好,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林地枯落物对降雨的截持量由小变大;3种灌木林土壤有效持水量分别是513.6㎜、554.7㎜、343.4㎜,种间变化随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呈增加的趋势;酸枣是野皂荚的1.62倍;3种灌木林地的土壤厚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4.11cm和15.49cm,相差近4倍;5)灌木林地水文特征研究表明:黄荆、酸枣、野皂荚林地土壤含水率0-20cm土层在5.14%和10.16之间,土壤含水率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随群落趋于稳定而增加;土层20~40cm层也有类似规律。但部分类型土层较薄,没有20-40cm土层;土壤渗透性能不同类型间土壤初渗和稳渗速度受土壤质地和土壤含水率影响明显。土壤初渗速度和稳渗速度0~20cm土层分别在7.43-9.77mm/min之间和5.72-6.17mm/min之间。初渗速度受土壤质地影响较大,稳渗速度受土壤含水量影响大;3种灌木林土壤含水率随着植被类型逐渐复杂和土厚度增加,灌木林地土壤含水率分布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在0-20cm土层排序为黄荆﹥酸枣﹥野皂荚,平均含水率分别为8.57%、8.18%、7.08%;6)降雨特征及地表径流特征研究表明:3种灌木林实验区2008-2010年年降雨量和年有效降雨量极不平衡。3种灌木林地3年年降雨平均分别为380.87mm、520.70mm、547.23mm。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尤其是7、8月居多。大雨以上降雨比较集中,3灌木实验区均占全年有效降雨约60%;不同灌木林地地表径流差异显着:黄荆3年平均径流量在2.93-11.90㎜之间;酸枣3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为14.97㎜、8.07㎜、4.20㎜;野皂荚3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3.53㎜、10.23㎜、3.50㎜。因此对灌木林通过类型划分来进行该区灌木林水土保持效益计量和价值评估是必要的;7)对灌木林生物量及固C和养分循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不同类型间总生物量在1661.79-4622.61㎏/hm2之间,各类型间差异显着。生物量分配有一定规律,根占百分比在20-30%之间,枝和叶分别在30-40%之间。年生物量叶占65%以上,灌木林每年大部分生产物都进入了系统物质循环;黄荆、酸枣、野皂荚生物C量和养分循环结果表明,每年灌木可为林地土壤提供有机C量在283.7-735.87㎏/hm2之间,是固碳总量的31.75-43%。是该区生态系统C循环的重要环节;灌木林养分年留存量较小,最高为酸枣平均的36.98㎏/hm2,不同类型间差异明显。养分循环速率N和P2O53种灌木均为90%以上。生态系统内碳和养分循环规律是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的重要内涵,同时该研究结果也为灌木林分类经营提供了基础数据;8)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运用采取频度分析法,同时结合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生态背景特征、主要问题以及生态条件等,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筛选及其调整,并最终得到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制氧、积累营养物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指标为本次研究的指标体系;9)对该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生态服务功能各指标进行精确的计量结果表明,灌木林各类型间各指标生态服务量存在差异性显着,在该区进行灌木林类型划分来对生态服务功能计量是科学合理的。其中水土保持量3种灌木林不同类型间减少水土流失量差异性显着,最大为黄荆Ⅵ303.53t/hm2,是最小酸枣Ⅰ7.13t/hm2的40多倍;水源涵养量各灌木林之间相差较大,最大和最小值相差1392.7t/hm2,因此过去把森林作为无差异性进行的生态服务能评价可能因为植被群落的生态异质性而产生很大误差;太行山低山丘陵区3种主要灌木固C释氧量年度变化分别在352.16-1054.79㎏/hm2之间和1042.74-2880.36㎏/hm2之间。不同灌木群落内各类型间差异显着;由于受不同树种叶片中养分含量不同,不同树种营养物质积累量各养分元素也不一样,其中P各灌木树种差异较小;N元素以酸枣灌木积累量最大;K元素以野皂荚最大。这一结果也为不同灌木林地的分类经营和灌木林定向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黄荆、酸枣、野皂荚不同类型Shannon-Wiener指数在0.5659-2.5652之间,可见3种灌木林在该区的生物多样性相对简单;10)对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结构表明:不同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价值比较结果为,固土保肥和水源涵养效益价值占总价值的约80%左右,固碳释氧和养分积累约占6-8%,生物多样性价值所占百分比在13-16%之间。可见该区的灌木植被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表现为固土保肥和水源涵养,这符合该区生态建设实际;尽管固碳释氧和养分积累价值不大,但由于该区土壤瘠薄,生态脆弱,因此该效益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不同灌木树种的价值计算加过表明:黄荆、酸枣、野皂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黄荆4个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依次为31803.05元/a.hm2、35793.58元/a.hm2、37739.81元/a.hm2、50954.46元/a.hm2;酸枣各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依次为36960.35元/a.hm2、50489.86元/a.hm2、62809.13元/a.hm2;野皂荚各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依次为42071.48元/a.hm2、45404.28元/a.hm2、62847.53元/a.hm2。黄荆平均为39072.72元/a.hm2、酸枣为51753.11元/a.hm2、野皂荚为50107.76元/a.hm2。3种灌木林分类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真实反映了各类型间的差异,而平均值不能很好反映灌木群落的空间异质性,因此本结果真实可靠,可为灌木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效益补偿提供参考依据;11)对灌木林经营措施和利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措施对灌木林生物量影响不一致,不同季节刈割黄荆、酸枣、野皂荚生物量均以秋季最大,分别为2.51㎏/株,1.89㎏/株、2.84㎏/株,与春季相比分别增长26.13%、15.24%、51.87%;刈割高度为5cm最好,生物量分别比刈割高度为15cm的处理增加16.08%、9.83%、20.93%;施肥处理随施肥量增加生物量呈递增趋势,其中8g/m2处理比对照生物量分别增加36.23%、6.98%、19.25%;覆草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20.29%、9.3%、4.97%。由此可知,不同处理措施对灌木生物量影响不一样,除个别处理单个树种表现差异性显着外,其他均不显着。利用研究结果表明,野皂荚、酸枣、黄荆热值分别相当于0.56g,0.49g、0.56g标准煤,是很好的薪炭材。生物油制取结果表明在裂解温度为500℃,气化气流速为4m3/h,进料速度为3kg·h-1工艺下,液体产率高达60%。但产物含氧高达40%,须进一步精制才能扩大其使用范围。

刘璨[4](2003)在《我国林草结合环境经济与政策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尚爱军[5](2003)在《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的最基本、最古老的产业,自从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以来,一直长盛不衰,它所生产的食物,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永恒的动力。但人类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却在不断优化。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91年4月在“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上正式向全世界提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后,标志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其超越文化与历史障碍的全球眼光,抛弃了支配工业文明时代发展的“无限增长观”和悲观主义者的“零增长”方案,主张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体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类统一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和现实的迫切要求。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陕西黄土高原北部,属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既是我国沙漠化扩展严重地区之一,又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典型地段,使该地区成为中国北方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其占据着特殊的包括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自然地理地带,同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岩盐等矿藏资源,拥有特色鲜明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构成了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针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这一特定区域,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该区的农业领域,深入研究农业自然资源状况、水土资源承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力,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技术体系和实施途径,旨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矛盾,实现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类似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和途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缘起、理论、国内外可持续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提出了21世纪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二章分析了我国荒漠化现状、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以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对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是“西部大开发”提出的本质背景,明确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地位和作用,设计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章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演替、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农村经济支持系统和人文环境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阐明了这些因素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章从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需求和区域供水能力出发,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实质是满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目前及今后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供需平衡,计算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资源供需现状及2010年供需预测,提出了水资源紧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子之一。同时系统地论述了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原理和预测方法,建立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得出2010年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食物生产的可持续性结论。第五章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指标体系,在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评估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并讨论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第六章提出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技术体系和具体措施。从景观格局上整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即在沙地中滩池水土条件良好地区,可种植粮食、饲料与经济作物与蔬菜、果木等,形成高产的农业绿洲;围绕滩地的沙丘与台地(软梁)可发展集径流水补给的果树、林木与半人工草地;外围的高大沙丘与硬梁山地则为防护性兼适度刘割的灌丛草地带,形成草、林、农、果土地镶嵌格局,既合理配置了农林牧各业,又形成了巩固的防护系统,奠定了可持续农业的景观结构。第七章概括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首次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必须寻求一种以发展为目标的模式。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并非是其水平和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投入的集约、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应依靠更大时空尺度上的人类共同努力。 2.系统分析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现状,揭示了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现代化程度。 3.进行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析,明确了水资源短缺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巨大。水资源承载力的实质是,在现实生产力水平和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水资源的集约、持续高效利用,是提高其承载力的有力手段。 4.构建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进行了评价,揭示了该区农业发展水平极低而发?

白慧山[6](1990)在《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测定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8种树叶和9种灌木不同生长期的营养成分(一般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对它们的营养价值作了定量计算并分析了饲用价值,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阐述了开发林副产品的合理性。作者认为,林副产品饲料营养成分丰富,饲用价值较高,而且收集容易成本低,因此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二、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73份俄罗斯百脉根的营养价值和相对饲喂价值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营养成分测定
    1.4 数据分析及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2.2.1 确定参考材料,构建参考数列
        2.2.2 无量纲化处理
        2.2.3 求绝对差
        2.2.4 求关联系数及其关联度
    2.3 营养价值综合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2)贵州42种野生牧草营养价值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 2 营养成分测定[24]
    1. 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营养成分含量
    2. 2 灰色关联度分析
    2. 3 8 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成分加权关联度
    2. 4 其余24 种野生牧草的营养成分加权关联度
    2. 5 营养价值评价
3 讨论

(3)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可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综述
    1.1 灌木林研究概述
        1.1.1 灌木林概念
        1.1.2 灌木林形态特征研究概述
        1.1.3 灌木树种选择的研究
        1.1.4 灌木林生物量的研究
        1.1.5 灌木林生态效益研究
    1.2 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和发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1.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1.2.5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2.5.1 国外研究进展
        1.2.5.2 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2.6 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3 灌木林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1.4 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展望
        1.4.1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2 研究展望
2.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目标
    2.5 技术路线
3 实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候和土壤
        3.1.3 现有植被概况
        3.1.4 生态环境状况
    3.2 研究方法
        3.2.1 主要灌木类型划分
        3.2.1.1 样地设置
        3.2.1.2 调查内容
        3.2.1.3 灌木林类型划分体系各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3.2.1.4 数据标准化及聚类分析
        3.2.2 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参数研究
        3.2.2.1 样地选择
        3.2.2.2 灌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3.2.2.3 灌木林生态系统水文特征研究
        3.2.2.4 灌木林生物量及碳贮量和养分循环研究
        3.2.2.5 数据处理
        3.2.3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计算方法
        3.2.3.1 评价方法
        3.2.3.2 计算方法
        3.2.4 灌木林经营研究方法
        3.2.5 灌木林利用研究
4 灌木林类型划分及生态服务功能计量参数定量研究
    4.1 灌木林类型划分
        4.1.1 灌木林类型划分思路
        4.1.2 灌木林类型划分指标体系
        4.1.3 不同灌木林聚类分析
        4.1.3.1 黄荆灌木林聚类分析
        4.1.3.2 酸枣灌木林聚类分析
        4.1.3.3 野皂荚灌木林聚类分析
        4.1.4 灌木林类型划分结果分析
    4.2 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参数定量研究
        4.2.1 灌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4.2.1.1 土壤厚度变化特征
        4.2.1.2 不同灌木林地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4.2.1.3 不同灌木林地土壤容重特征分析
        4.2.1.4 不同灌木林地土壤孔隙度研究
        4.2.1.5 小结
        4.2.2. 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4.2.2.1 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征
        4.2.2.2 土壤 N、P、K 含量特征
        4.2.2.3 小结
        4.2.3 灌木林持水特征研究
        4.2.3.1 灌木林林冠持水特征
        4.2.3.2 枯落物持水量研究
        4.2.3.3 林地持水量研究
        4.2.3.4 小结
        4.2.4 灌木林水文特征研究
        4.2.4.1 不同灌木林地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4.2.4.2 灌木林地土壤含水量特征
        4.2.4.3 小结
        4.2.5 灌木实验区降雨及林地地表径流特征
        4.2.5.1 不同灌木林地降雨特征
        4.2.5.2 林地地表径流特征
        4.2.5.3 小结
        4.2.6 灌木林生物量与 C 贮量及养分循环研究
        4.2.6.1 灌木林生物量研究
        4.2.6.2 灌木林 C 贮量研究
        4.2.6.3 灌木林养分循环研究
        4.2.6.4 小结
5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5.1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体系
        5.1.1 研究背景
        5.1.2 生态功能评价原则
        5.1.3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5.1.3.1 水土保持效益
        5.1.3.2 涵养水源效益
        5.1.3.3 灌木林固碳释氧效益
        5.1.3.4 营养物质积累效益
        5.1.3.5 生物多样性保育效益
    5.2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计量
        5.2.1 水土保持效益计量
        5.2.1.1 固土效益计量
        5.2.1.2 保肥效益计量
        5.2.2 不同灌木林水源涵养效益计量
        5.2.3 固碳释氧效益计算
        5.2.4 营养物质积累量计量
        5.2.5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5.3 小结
6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6.1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计算参数
        6.1.1 水源涵养效益价值计算参数
        6.1.2 固土保费效益价值计算参数
        6.1.3 固碳释氧效益价值计算参数
        6.1.4 营养物质积累
        6.1.5 生物多样性保育
    6.2 不同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2.1 灌木林不同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价值评价
        6.2.1.1 水源涵养效益价值评价
        6.2.1.2 固土保费效益价值评估
        6.2.1.3 固碳释氧效益价值评估
        6.2.1.4 营养物质积累效益评价
        6.2.1.5 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价值评估
    6.3 不同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3.1 黄荆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6.3.2 酸枣生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6.3.3 野皂荚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6.3.4 3 种灌木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7.灌木林经营措施与利用研究
    7.1 灌木林经营措施研究
        7.1.1 刈割对灌木林生长影响研究
        7.1.1.1 不同季节刈割对灌木生长的影响研究
        7.1.1.2 不同刈割高度对灌木林生长影响
        7.1.2. 施肥对灌木林生长影响
        7.1.3 覆草对灌木林生长影响
    7.2 灌木林利用研究
        7.2.1 种灌木热值分析
        7.2.2 灌木收获物热解生物油初探
        7.2.2.1 温度对产液率迎影响
        7.2.2.2 流化气流速影响
        7.2.2.3 进料速度影响
        7.2.2.4 生物质油特性
    7.3 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与讨论
    8.2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ABSTRACT

(4)我国林草结合环境经济与政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森林状况
        1.1.1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1.1.2 森林资源区域分布
        1.1.3 森林资源评价
    1.2 我国草地状况
        1.2.1 草地总量与分布
        1.2.2 草原资源评价
    1.3 森林资源与草地(场)资源综合评价
    1.4 森林资源与草地(场)资源发展前景
    1.5 研究目标
第二章 林草(牧)之间的关系分析
    2.1 我国林业与畜牧业有效供给
        2.1.1 森林资源供给与需求
        2.1.2 畜产品供给与需求
    2.2 比较效益
    2.3 生态保护偶合
    2.4 林牧矛盾及原因分析
        2.4.1 林牧矛盾
        2.4.2 原因分析
    2.5 林牧结合模式
第三章 文献回顾
    3.1 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3.2 林草复合系统效益的研究
        3.2.1 牧草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3.2.2 林分对牧草的影响
        3.2.3 牲畜对林分的影响
        3.2.4 林草/林牧结合对生态的影响
        3.2.4.1 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含量
        3.2.4.2 蓄水保土,提高表土抗冲刷能力
        3.2.4.3 改善小气候、促进牲畜生长发育
    3.3 林木和牧草种间关系的研究
        3.3.1 生物量及水分利用规律研究
        3.3.2 林草复合系统的结构
        3.3.3 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3.3.4 物种结构
        3.3.5 空间结构
        3.3.6 时间结构
        3.3.7 食物链结构
    3.4 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讨论
    3.5 成本-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3.5.1 林业项目评价研究进展:
        3.5.2 讨论
第四章 方法论
    4.1 Faustmann方法
        4.1.1 最优轮伐期文献的讨论
        4.1.2 林价计算方法
    4.2 Translog生产函数与效率分析模型
    4.3 联合生产模型
    4.4 林草(牧)结合与否的评判
    4.5 数据收集
        4.5.1 研究所需数据与信息的收集方法
        4.5.2 研究方法设计
第五章 安徽省金寨县案例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论
    5.3 数据
    5.4 结果及分析
        5.4.1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5.4.2 联合生产效应分析
        5.4.3 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5.4.4 生产要素冗余分析
        5.4.5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消除贫困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辽东山地混牧林研究
    6.1 数据收集
        6.1.1 林木伤害指数
        6.1.2 放牧与林木生长
        6.1.3 不同条件下的牧草生物产量及利用率
        6.1.4 土壤物理性状变动测定
    6.2 林牧结合模式的环境评价
        6.2.1 辽东山地林下牧草群落结构特征
        6.2.2 放牧牧草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变动
        6.2.3 放牧与林分生态环境
        6.2.4 放牧与地表径流
    6.3 混牧经济分析
        6.3.1 不同类型林分牧草生物产量研究
        6.3.2 牧草与牛重
        6.3.3 林价和林木生长模型回归结果
        6.3.4 最优轮伐期和净现值
    6.4 林木破坏因素分析
    6.5 辽东山地混牧林阈值界定
        6.5.1 林木损伤阈值界定
        6.5.2 牧草生产能力与放牧强度阈值界定
        6.5.3 混牧林地表破坏程度阈值界定
        6.5.4 经济阈值
    6.6 结论
第七章 江苏案例点
    7.1 平原林业研究进展
    7.2 基本情况
    7.3 数据
    7.4 模型结构
    7.5 结果及结果分析
        7.5.1 贡献率分析
        7.5.2 效率分析
        7.5.3 成因分析
    7.6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内蒙古伊克昭盟案例研究
    8.1 引言
    8.2 方法论
    8.3 数据
    8.4 结果及结果分析
        8.4.1 贡献率分析
        8.4.2 林业产值对畜牧产值的贡献率分析
        8.4.3 林业与畜牧业边际产出分析
    8.5 结论
第九章 林草结合政策分析
    9.1 退耕还林政策分析
        9.1.1 规划
        9.1.2 退耕还林试点的主要政策
        9.1.3 进展情况
        9.1.4 影响分析
    9.2 天然林保护政策分析
        9.2.1 样本
        9.2.2 分析方法
        9.2.3 分析结果
        9.2.3.1 对总收入与林业收入的影响
        9.2.3.2 农户的收入结构及其变化
        9.2.3.3 对农户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9.2.3.4 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9.2.4 小结
    9.3 封山育林政策分析
    9.4 产权制度分析
    9.5 退耕还牧和天然草场保护
    9.6 税费政策分析
    9.7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9.8 正确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结束语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制约因素
        10.2.1 部门分割
        10.2.2 产权制度安排
        10.2.3 轮牧制度
        10.2.4 合作与市场交易成本
        10.2.5 投资不足
        10.2.6 税费政策
    10.3 政策含义
        10.3.1 补偿性政策
        10.3.2 投资
        10.3.3 降低税费政策,并平衡林业和畜牧产出税费负担

(5)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可持续农业的形成及其发展
    1.1 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1.1.1 传统文明的发展观
        1.1.2 传统文明的威胁
        1.1.3 传统发展观遇到的挑战
    1.2 可持续发展的形成及基本内涵
        1.2.1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基础
        1.2.2 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1.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2.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 可持续农业的形成
        1.3.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
        1.3.2 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
        1.3.3 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SARD)
        1.3.4 可持续农业的特性
        1.3.5 可持续农业的目标界定
        1.3.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展
    1.4 国内外可持续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
        1.4.1 国外可持续农业资源利用模式
        1.4.2 我国的集约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模式
        1.4.3 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持续农业技术措施
    1.5 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5.1 WTO对我国农业的挑战
        1.5.2 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紧缺难以逆转
        1.5.3 生态环境恶化
        1.5.4 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和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扩大
        1.5.5 农作物产量增长减缓
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2.1 我国荒漠化现状及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
        2.1.1 荒漠化现状
        2.1.2 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
    2.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战略地位
        2.2.1 我国主要江河的源头和中、东部的生态屏障
        2.2.2 我国矿产、能源基地
        2.2.3 农区和牧区的经济纽带
    2.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地位和作用
        2.3.1 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是“西部大开发”提出的本质背景
        2.3.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能极
        2.3.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是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2.3.4 落后的农村经济要求农业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2.4 研究目的
    2.5 研究内容
    2.6 研究方法
第三章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状况
    3.1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脆弱的荒漠化生态环境
        3.1.1 沙漠化的自然演替规律
        3.1.2 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3.1.3 生态环境变迁及农牧交替的启示
        3.1.4 以农牧业为主的荒漠化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3.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自然资源状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土地资源
        3.2.3 气候资源
        3.2.4 水资源
        3.2.5 生物资源
        3.2.6 矿产资源
    3.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耕地人均占有量日趋减少
        3.3.2 自然资源中低劣资源比重大
        3.3.3 有效灌溉面积小、单位面积产量悬殊
        3.3.4 干旱加剧、工农业发展用水矛盾突出
        3.3.5 农业现代化水平极低
    3.4 经济环境支持系统及人文环境条件
        3.4.1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增收难
        3.4.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3.4.3 人口增长快
        3.4.4 人口素质低、科技水平落后
第四章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析
    4.1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资源承载力评析
        4.1.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4.1.2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4.1.3 水资源需求预测
        4.1.4 可供水量预测
        4.1.5 结果分析
    4.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基本判断
        4.2.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概况、内涵及研究内容
        4.2.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手段的确定
        4.2.3 预测方法的确定
        4.2.4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预测结果
        4.2.5 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预测
        4.2.6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基本判断
第五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5.1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核心
    5.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5.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5.2.2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5.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5.3.1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2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5.4 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
第六章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6.1 确立科技、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先导性地位
        6.1.1 人力资本投资是最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6.1.2 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6.1.3 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6.1.4 科技、教育是农民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
        6.1.5 基础教育是提高农业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
        6.1.6 科技创新是获取优势的唯一途径
    6.2 积极探索以草畜产业为主导的生态环境建设
        6.2.1 退耕还林草与农牧业发展的若干原则问题
        6.2.2 把人工饲草业-舍饲畜牧业放在退耕还林草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
        6.2.3 沙漠化防治-沙地植被恢复与固沙技术体系
    6.3 努力实施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
        6.3.1 高效灌溉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构建
        6.3.2 确保生态用水
        6.3.3 加强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实验研究
    6.4 逐步建立具有沙区特色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6.4.1 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农业新观念
        6.4.2 遵循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和原则
        6.4.3 增强农业生态系统集约与持续性机制同步进行的调控
        6.4.4 增加物质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模拟水平
        6.4.5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6.4.6 依靠科技,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6.5 产业结构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
        6.5.1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6.5.2 进行农、牧、林生产结构调整,继续加大畜牧业生产比重
        6.5.3 积极推进种植业的二元结构三元化
        6.5.4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6.6 促进适度规模的特色产业建设
        6.6.1 “沙产业”的实质
        6.6.2 对“沙产业”的质疑
        6.6.3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建设特色产业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四、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73份俄罗斯百脉根的营养价值和相对饲喂价值的评价[J]. 张本瑜,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2017(01)
  • [2]贵州42种野生牧草营养价值灰色关联度分析[J]. 田兵,冉雪琴,薛红,谢健,陈彬,武玉祥,王嘉福,王啸. 草业学报, 2014(01)
  • [3]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可持续经营研究[D]. 杨海青.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3)
  • [4]我国林草结合环境经济与政策分析研究[D]. 刘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1)
  • [5]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尚爱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6]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评价[J]. 白慧山. 中国水土保持, 1990(01)

标签:;  ;  ;  ;  ;  

陕北黄丘区林副产品资源营养成分及饲料价值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