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负载单元的变压运行

周期性负载单元的变压运行

一、周期性负荷机组的变压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徐雷[1](2020)在《气液两相流联箱内流量分配的可视化实验及应用》文中指出多并联分支管联箱内的气液两相流量分配现象普遍存在于一些工业换热设备中,联箱内两相分配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着换热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相比于单相流体,两相流体在流动机制和换热性能等方面要复杂的多,流量分配不均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研究气液两相流在多并联分支管系统中的流动与分配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单入口水平径向引入联箱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在层状流和波状流两种不同流型下不同联箱结构内的两相流量分配情况。通过观察各分支管中两相流比分布可以发现,加装笛形管后能够极大的改善联箱内的两相分配情况,而这种情况在波状流流型下表现的尤为明显。同时借助高速摄影手段针对实验台在不同联箱结构、不同流型下的两相流量分配情况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加装笛形管后联箱内存在一个明显的二次分配过程,气液两相的分层现象消失,两相流体经笛形孔的节流、加速作用后,在环形空腔内剧烈混合后离开联箱。笛形管的存在弱化了两相流体在轴向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各分支管中的分配情况较好,该几何结构对各种两相流型均有较好的分配效果。针对某600MW超临界机组长期低负荷(180MW,30%BMCR)灵活性运行下,垂直管屏水冷壁的超温现象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现场数据显示,两相邻垂直水冷壁管之间的温差最大可达130℃,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壁温的变化趋势等分析讨论了壁温超温现象的原因,并利用模化实验针对水冷壁中间联箱内部分配情况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超临界锅炉低负荷灵活性运行下垂直管屏水冷壁超温问题的控制措施。

栗晓燕[2](2017)在《火电调峰机组运行经济性研究》文中认为火电厂的调峰机组的运行经济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的运行经济性,所以为了能够尽量减少火电厂调峰运行机组的成本费用,需要对调峰机组的运行方式进行正确的选择。本课题针对低负荷调峰运行方式与两班制调峰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调峰运行方式的运行安全性、机动性、调峰幅度、故障率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火力发电机组耗能的非线性特性,考虑机组所带负荷的高峰与低谷情况和发电机组在不同调峰运行方式下的不同耗能情况,最终确定机组调峰运行方式的临界时间,以确定不同时间段的最佳调峰运行方式。本课题通过对火力发电机组低负荷运行方式的负荷分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给出了热特性曲线连续和不连续时基于等微增量原理的负荷分配方法;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来进行机组负荷分配的模型,以机组运行经济性作为调峰目标,以发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作为优化变量,对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在进行负荷分配的过程中,发电机组根据自身的耗能特性,经过不断的迭代,通过对比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能及最优解的质量,最终确定最优的负荷分配方案。最后本课题利用实例,对火电厂的三台火力发电机组,进行了最佳调峰运行方式的确定,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将发电机组的负荷进行了最优分配,使火电厂的调峰机组实现最优经济运行。

李春燕[3](2010)在《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温度数值计算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近年来投运了大量超临界压力参数发电机组,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的安全运行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某电厂600MW超临界燃煤电站锅炉,对炉膛螺旋管圈水冷壁不同标高区段的壁面热负荷、管内工质在超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的状态变化、水冷壁管及鳍片截面温度场分布、最高管壁温度的位置及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壁温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矩量法对锅炉水冷壁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在建立螺旋管圈水冷壁及鳍片截面的二维稳态导热方程的基础上,引入矩量法的基本计算原理,证明了矩量法与变分法的等价性。采用双线性四边形单元对截面进行剖分,推导了基于矩量法的有限元数值计算式。(2)根据炉内燃烧热负荷沿炉膛高度分布的特点,对600MW超临界锅炉炉膛螺旋管圈水冷壁进行了7个区段的合理划分,建立了各区段的热量平衡方程,进行了分区段热力计算,得到了各个区段上的平均壁面热负荷。在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对分区段热力计算的热负荷结果进行了合理修正,确定了炉膛螺旋管圈水冷壁管外壁热负荷分布。(3)对超临界及近临界条件下的7个工况共计49个水冷壁管截面进行了温度场数值计算。计算中考虑了螺旋管圈的倾斜布置和半周加热的特点,计算了管内表面传热系数沿周向的分布值。(4)根据炉膛螺旋管圈水冷壁管在炉膛各个区段的不同的绕制方式,从冷灰斗水冷壁进口联箱开始,分析了因各管的不同几何长度所造成的吸热差异,确定了吸热最多的偏差管,对各个工况条件下螺旋管圈水冷壁偏差管出口处的管壁温度进行了计算,并与该锅炉在相应运行工况下的管壁温度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本文所采用的螺旋管圈水冷壁温度场计算模型是比较合理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5)在超临界工况条件下稳态温度场计算的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在不同启动方式下的水冷壁管壁温度变化率,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压力区管壁内侧壁温变化较快,在极热态启动时会超过运行要求的管壁温度变化率。(6)在近临界工况条件下,沿炉膛高度对管内工质的汽化过程进行逐段计算与分析,以确定传热恶化可能出现的位置;计算与分析了传热恶化所引起的管壁超温,计算表明,汽化过程出现在燃烧器区段即热负荷最高区段,当工质在两相区发生传热恶化时会造成管壁温度飞升。

张桂燕[4](2008)在《300MW火电调峰机组运行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用电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满足电厂运行经济性的要求,本文经过对常用的四种调峰方式的比较,提出了在机组负荷下降时,结合负荷变化时间和趋势来决定机组调峰运行方式的具体解决方法。从理论和运行实践两方面考察了国产引进型300MW机组参与调峰运行的安全性和机动性,证明该型机组具备采取两班制调峰的可能。以莱城电厂300MW机组为实例,研究了该型机组调峰的经济性。采取线性因子的思想,推导出了该型机组的两班制调峰启停损耗计算公式,通过定量分析证明了两班制调峰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周冬[5](2006)在《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西柏坡电厂600MW超临界锅炉实例分析了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的常见类型及其技术特点,介绍了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的两种结构型式。本文建立了水冷壁单相流体和两相流体水动力特性的数学模型,依据前苏联锅炉水动力计算标准方法,通过程序计算,绘制了西柏坡电厂600MW超临界锅炉MCR、30%MCR两种工况下螺旋水冷壁管段入口加装节流管圈前后的水动力特性曲线,校核了两种工况下的单值性,并校验了给水泵扬程和流量。介绍了脉动的形式,选取30%MCR、50%MCR两种工况,对西柏坡电厂600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间脉动进行了校验。

周亮[6](2006)在《2060t/h锅炉建模及运行特性仿真分析》文中指出电站热力系统是仿真技术应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现代电站十分复杂,庞大,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十分严格,生产要求高度可靠。为了保证生产中热力系统安全经济性,在热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调试、控制、运行、技术改造、管理、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教育方面,应用仿真技术十分必要。本文作者在先进的模块化建模仿真软件MMS平台上,根据仿真试验的需要搭建了2060t/h亚临界锅炉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稳态参数和厂家设计参数的比较,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还在仿真模型上进行了汽温特性仿真试验、给水泵RUNBACK仿真试验以及锅炉定滑压运行仿真试验,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做了相关分析。本文建立的2060t/h锅炉MMS仿真模型及对其部分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对于了解锅炉对象在实际运行中的汽温特性,RUNBACK工况时的各主要运行参数的响应特性以及定滑压运行的特点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于电站中的现场试验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白旭,丁秀强[7](2003)在《超临界机组技术发展与国产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超临界技术是国内近年来重点发展的火电新技术。本文阐述了超临界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超临界技术的基础与条件,并对我国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推荐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超临界国产化方案。

黄竹青[8](1997)在《发展调峰机组和大机组调峰的若干问题》文中认为发展调峰机组和大机组调峰的若干问题黄竹青(长沙电力学院动力工程系长沙410077)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电能的需求正在不断地增长,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用电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用电比重逐年下降,市政用电比重逐年上升,电网日负荷...

肖忠华,张美惠[9](1995)在《首阳山电厂670t/h调峰机组的锅炉设计》文中指出为了满足电网调峰、调频的需要,80年代初我国首次设计制造了带中间负荷的大型调峰机组锅炉。本文针对首阳山电厂670t/h锅炉调峰和燃用义马煤两大难题,介绍了锅炉的设计思想、基本结构和设计特点。锅炉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应用以应力分类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建立锅炉整体热膨胀体系和支吊体系,根据应力分析选取结构布置;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规范,首次提出了我国自己的低周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对锅筒进行了较完整的低周疲劳寿命计算;同时在锅炉热力指标的选取、受热面和燃烧设备设计上都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了锅炉调峰的安全可靠,性能良好。

肖忠华,张美蕙[10](1994)在《首阳山电厂670t/h调峰机组的锅炉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了首阳山电厂670t/h调峰锅炉的技术要求及燃用易结渣的义马煤的现状,对该锅炉进行了系列设计改进,达到了调峰与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运行实践表明:该调峰锅炉设计是成功的,为今后我国大型火电调峰机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二、周期性负荷机组的变压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期性负荷机组的变压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气液两相流联箱内流量分配的可视化实验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联箱内气液两相流量分配实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气液两相流可视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灵活性运行及水动力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系统设计
    2.1 实验系统的组成
        2.1.1 实验装置及实验流程
        2.1.2 联箱实验段
    2.2 高速摄影及相应设备简介
        2.2.1 高速摄影简介
        2.2.2 针对实验台定制的多功能图像采集系统介绍
    2.3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
        2.3.1 实验步骤
        2.3.2 数据处理方法
    2.4 误差处理与分析
        2.4.1 误差处理方法
        2.4.2 实验误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入口径向引入不同联箱结构的实验研究和可视化分析
    3.1 传统与一般尺寸笛形管联箱不同流型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3.1.1 实验工况
        3.1.2 传统联箱在层状流和波状流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3.1.3 一般尺寸笛形管联箱在层状流和波状流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3.1.4 两种联箱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2 大直径内套筒联箱不同流型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3.2.1 实验工况
        3.2.2 大直径内套筒联箱在层状流和波状流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3.2.3 三种联箱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3.2.4 三种联箱的压降对比
    3.3 传统与笛形管联箱在不同流型下的可视化图像对比分析
        3.3.1 层状流下传统与笛形管联箱内两相流动的图像对比分析
        3.3.2 波状流下传统与笛形管联箱内两相流动的图像对比分析
    3.4 气液两相在传统与笛形管联箱不同流型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3.4.1 传统联箱在层状流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3.4.2 传统联箱在波状流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3.4.3 笛形管联箱在层状流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3.4.4 笛形管联箱在波状流下的动态图像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某600MW超临界锅炉低负荷灵活性运行垂直管水冷壁超温现象工程应用分析
    4.1 研究对象
    4.2 水冷壁结构及超温情况
        4.2.1 水冷壁结构
        4.2.2 锅炉改造
        4.2.3 水冷壁超温现象
    4.3 超温原因及模化实验
        4.3.1 超温原因分析
        4.3.2 模化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4.4 控制措施
        4.4.1 采用一种新型的启动再循环系统来增加水冷壁内的循环流量
        4.4.2 及时疏通中间联箱内累积的凝结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火电调峰机组运行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的文献综述
        1.2.2 国外的文献综述
    1.3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1.4 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5 本文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第2章 调峰方式介绍
    2.1 低负荷调峰方式
        2.1.1 低负荷运行方式介绍
        2.1.2 定压运行及变压运行的特点
    2.2 两班制调峰方式
        2.2.1 两班制调峰存在的问题
        2.1.2 两班制调峰机组的运行特点
    2.3 少蒸汽无负荷调峰方式
    2.4 低速旋转热备用调峰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峰经济性
    3.1 两班制调峰能耗
        3.1.1 两班制调峰特性
        3.1.2 不同阶段的能耗计算
    3.2 低负荷调峰能耗
    3.3 低负荷调峰与两班制调峰方式的对比
    3.4 两种调峰方式的临界时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调峰负荷优化方法
    4.1 启发式方法
        4.1.1 局部寻优法
        4.1.2 优先顺序法
    4.2 动态规划法
    4.3 等微增原理法
        4.3.1 热耗特性曲线连续时负荷分配
        4.3.2 热耗特性曲线不连续时负荷分配
    4.4 遗传算法
    4.5 粒子群算法
    4.6 机组负荷分配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某 300MW机组调峰运行经济性分析
    5.1 临界时间的确定
    5.2 调峰方式的确定
    5.3 负荷的最优分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温度数值计算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临界压力下水和水蒸气的热物理特性
        1.2.2 水冷壁管圈布置型式
        1.2.3 超临界锅炉机组水冷壁选材问题的研究
        1.2.4 管内工质传热特性的研究
        1.2.5 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的水动力特性
        1.2.6 水冷壁管及鳍片温度场计算模型及数值解法
        1.2.7 水冷壁管温度分布的研究
        1.2.8 水冷壁温度随不同启动方式的变化规律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基于矩量法的水冷壁管及鳍片截面温度场数值计算方法
    2.1 二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2.2 矩量法基本原理
    2.3 矩量法与变分法的等价性证明
    2.4 基于矩量法的有限元求解
        2.4.1 双线性四边形单元的定义与形函数
        2.4.2 四边形单元的离散格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冷壁管温度场数值计算边界条件
    3.1 某600MW 超临界锅炉机组水冷壁结构
    3.2 锅炉机组水冷壁管的选材及性能
    3.3 水冷壁管及鳍片截面温度场计算边界条件
        3.3.1 炉膛内分区段壁面热负荷计算
        3.3.2 壁面热负荷在管外壁和鳍片上的分布
        3.3.3 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确定
        3.3.4 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的确定方法
    3.4 锅炉水冷壁管管壁温度测点的布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临界压力工况下水冷壁温度场的分布
    4.1 超临界压力区工质的物性参数
    4.2 超临界工况条件下水冷壁管边界条件的确定
        4.2.1 炉膛各区段壁面热负荷计算结果
        4.2.2 各超临界工况下水冷壁管和鳍片表面热负荷的分布
        4.2.3 炉膛内不同标高处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
        4.2.4 水冷壁管内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沿周向分布
    4.3 超临界工况条件下各水冷壁计算截面的温度值
    4.4 各超临界工况下水冷壁管壁温度计算值与测量值比较
    4.5 水冷壁管壁温度随不同启动方式的变化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临界压力区水冷壁温度场的分布
    5.1 近临界压力区工质的物性参数
    5.2 近临界工况条件下各边界条件的确定
        5.2.1 炉膛内各区段壁面热负荷计算结果
        5.2.2 各近临界工况下水冷壁管和鳍片表面热负荷的分布
        5.2.3 近临界压力区各段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
        5.2.4 近临界工况下水冷壁管内工质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分布
    5.3 近临界工况条件下各计算截面的温度值
    5.4 近临界工况下水冷壁管壁温度计算值与测量值比较
    5.5 传热恶化发生后水冷壁管内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和管壁温度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某600MW 锅炉机组的部分监测项目及数据
附录 B 某600MW 锅炉机组前螺旋管圈出口处 D 点(图3-6)测量温度
附录 C 某600MW 锅炉机组左螺旋管圈出口处 D 点(图3-6)测量温度
附录 D 某600MW 锅炉机组后螺旋管圈出口处 D 点(图3-6)测量温度
附录 E 某600MW 锅炉机组右螺旋管圈出口处 D 点(图3-6)测量温度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学术论文发表

(4)300MW火电调峰机组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火电调峰机组运行方式分析
    2.1 调峰机组分类
    2.2 各种运行方式及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分析
        2.2.1 少蒸汽无负荷运行方式
        2.2.2 低速旋转热备用调峰运行方式
        2.2.3 变负荷调峰运行方式
        2.2.4 两班制调峰运行方式
        2.2.5 大机组调峰的运行方式的选择
第三章 机组运行能耗特性分析
    3.1 机组运行能耗曲线
        3.1.1 机组运行能耗曲线的作用
        3.1.2 机组运行能耗曲线特点及影响因素
        3.1.3 机组运行能耗曲线的测定
    3.2 机组能耗特性分析
        3.2.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
        3.2.2 机组能耗特性分析方法
        3.2.3 最小二乘法分析
第四章 莱城电厂300MW 机组调峰运行的经济性
    4.1 两班制调峰能耗损失计算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情况
    1.2 超临界变压运行机组的特点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的种类及特点
    2.1 启动系统分类
    2.2 外置式分离器启动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2.3 内置式分离器启动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2.3.1 带扩容器的启动系统
        2.3.2 带启动疏水热交换器的启动系统
        2.3.3 带再循环泵的低负荷启动系统
    2.4 西柏坡电厂600MW 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
    2.5 小结
第三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结构
    3.1 螺旋管圈水冷壁
    3.2 垂直管圈水冷壁
    3.3 西柏坡电厂600MW 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结构
    3.4 小结
第四章 水冷壁水动力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4.1 单相流体流动阻力的数学模型
        4.1.1 单相流体的流动阻力
        4.1.2 单相流体的重位压降
        4.1.3 单相流体的加速度压降
    4.2 两相流体流动阻力的数学模型
        4.2.1 两相流体的流动阻力
        4.2.2 截面含汽率
        4.2.3 两相流体的重位压降
        4.2.4 两相流体的加速度压降
    4.3 相变点的确定
    4.4 管间脉动的校验
    4.5 小结
第五章 西柏坡电厂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动力特性
    5.1 水冷壁压降计算方法
    5.2 水冷壁压降计算流程
    5.3 单值性校验
        5.3.1 MCR 工况
        5.3.2 30% MCR 工况
        5.3.3 误差分析
    5.4 给水泵扬程和流量的校验
    5.5 不同工况下管间脉动性的校验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6)2060t/h锅炉建模及运行特性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电站仿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2 电站仿真建模方法
        1.2.1 机理建模方法
        1.2.2 辨识建模方法
        1.2.3 辨识建模和机理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
    1.3 电站工程分析仿真器的发展及模块化建模系统MMS 的特点
        1.3.1 电站工程分析仿真器的发展
        1.3.2 模块化建模系统MMS 的特点
    1.4 600MW 机组电站锅炉的发展现状及其运行特性研究的必要性
    1.5 课题研究内容
2 仿真对象介绍
    2.1 锅炉基本性能
    2.2 锅炉主要系统及基本结构
        2.2.1 水、汽流程
        2.2.2 烟、风流程
        2.2.3 过热器系统
        2.2.4 再热器系统
        2.2.5 过热汽温调节
        2.2.6 再热汽温调节
3 仿真数学模型
    3.1 基本守恒方程
    3.2 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炉膛模块
    3.3 过热器(再热器)模块
    3.4 PID 控制模块
    3.5 汽轮机高压缸模块
    3.6 阀门模块
4 对象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稳态分析
    4.1 仿真模型的简化及建立
    4.2 模型稳态调试及分析
5 汽温动态特性仿真及分析
    5.1 汽温问题
    5.2 汽温动态特性仿真试验
        5.2.1 炉膛结渣对汽温影响的仿真试验
        5.2.2 给水温度变化对汽温影响的仿真试验
        5.2.3 空气量变化对汽温影响的仿真试验
        5.2.4 燃料水分含量对汽温影响的仿真试验
        5.2.5 过热器和再热器积灰对汽温影响的仿真试验
    5.3 小结
6 给水泵RB 工况仿真试验及分析
    6.1 RB 功能简介
    6.2 给水泵RUNBACK
    6.3 给水泵RUNBACK 工况仿真意义
    6.4 给水泵RB 工况仿真试验
    6.5 切燃料时间对给水泵RB 影响的分析实验
    6.6 给水泵最大出力对给水泵RB 影响的分析实验
    6.7 实验结果分析
    6.8 小结
7 定滑压运行仿真试验及分析
    7.1 电站机组的定滑压运行及其特点
    7.2 国外机组滑压运行简况
        7.2.1 美国机组的变压运行
        7.2.2 日本机组的滑压运行
        7.2.3 欧洲机组的滑压运行
    7.3 研究定滑压运行的意义
    7.4 定压运行仿真试验
    7.5 滑压运行仿真试验
    7.6 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7.7 小结
8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7)超临界机组技术发展与国产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超临界机组的在世界上的发展情况
3 超临界机组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4 我国超临界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4.1 蒸汽参数
    4.2 环保指标
    4.3 设计软件
    4.4 辅机阀门
    4.5 用材
5 我国超临界机组的市场前景
6 推荐的超临界机组国产化技术方案
    6.1 基本方针
    6.2 机组容量
    6.3 蒸汽参数
    6.4 锅炉管圈型式
    6.5 锅炉燃烧系统
    6.6 启动系统
    6.7 环保措施
    6.8 汽轮机用材
    6.9 蒸汽激振力的影响
7 结束语

(8)发展调峰机组和大机组调峰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电网的主要调峰方式概述
2 目前国产机组调峰的几个问题
    (1) 国产机组对调峰的适应性.
    (2) 汽包炉对周期型调峰机组的适应性.
    (3) 国产机组调峰的其他具体困难.
3 大机组调峰的几种方式及经济性分析
    (1) 低负荷运行方式.
    (2) 两班制运行方式.
    (3) 少蒸汽运行方式.
4 大机组3种调峰运行方式的比较
    (1) 安全性.
    (2) 经济性.
    (3) 机动性.
    (4) 调峰幅度.
5 展望

四、周期性负荷机组的变压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气液两相流联箱内流量分配的可视化实验及应用[D]. 徐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2]火电调峰机组运行经济性研究[D]. 栗晓燕. 河北科技大学, 2017(02)
  • [3]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温度数值计算与研究[D]. 李春燕.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10(01)
  • [4]300MW火电调峰机组运行问题的研究[D]. 张桂燕.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11)
  • [5]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研究[D]. 周冬.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6(04)
  • [6]2060t/h锅炉建模及运行特性仿真分析[D]. 周亮. 重庆大学, 2006(01)
  • [7]超临界机组技术发展与国产化分析[J]. 白旭,丁秀强. 上海汽轮机, 2003(01)
  • [8]发展调峰机组和大机组调峰的若干问题[J]. 黄竹青.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 [9]首阳山电厂670t/h调峰机组的锅炉设计[J]. 肖忠华,张美惠. 东方电气评论, 1995(02)
  • [10]首阳山电厂670t/h调峰机组的锅炉设计[J]. 肖忠华,张美蕙. 中国电力, 1994(09)

标签:;  ;  ;  ;  ;  

周期性负载单元的变压运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