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成语对比

俄汉成语对比

一、俄汉成语对比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程凡[1](2021)在《从归化异化角度分析《酒国》俄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文中研究表明日益加深的全球化趋势及中国的“走出去”文化策略给中国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译者们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在其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但是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因其承载着独特文化,而难以被译语读者所理解。如何翻译好这类词并准确传达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成为国内外翻译界的一个大众性难题。文化负载词的正确翻译,既有助于本国文化的有效传达,也有利于丰富译语文化。“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大策略,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文学作品译者的选择。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视角出发,在对《酒国》中文化负载词分类的基础上,统计并分析了不同的文化负载词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异化翻译策略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尽可能保留原作的语言文化特点;归化翻译策略是以目的语为归宿,力求消除文化障碍,使译文流畅易懂。结果表明,《酒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均有所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主要采取直译法和音译法,归化翻译策略主要采取意译法。除此之外,还采取了表意同位语+音译法,增益法,替代法和简化法,且多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尽可能在传达作品信息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

苏娣[2](2021)在《俄汉外交委婉语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各国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原则即保护本国的利益,因此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而外交话语是实现外交活动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为保证两国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注意外交话语的使用,既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礼貌得体,有礼有节。委婉语具有缓和话语尖锐性、去负面意义等效果,因此在外交话语中被广泛使用。汉语自古以来讲究“避讳”、“曲言”、“婉辞”等,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习惯不直言,委婉语较为丰富;而俄语作为屈折语,词形变化多样,句法复杂,再加上独特的俄罗斯民族性格,使得俄汉外交委婉语在表达手段、语用机制等方面可比性较强。本论文首先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外交委婉语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其次,选取近三年中俄外交部记者会官方发言和外交部长重要讲话,旨在从词汇、语法、修辞三个方面详细对比俄汉外交委婉语的表达手段;最后,在分析表达手段的基础上,从语用角度探究俄汉外交委婉语的异同。以俄汉对比形式研究外交委婉语,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成果,深化了人们对外交委婉语的认识,也拓宽了委婉语的研究范围,更新外交话语的研究内容;而深入了解俄汉外交委婉语背后的意义和相关机制,能够更好领会语言与政治的关系,体会语言文化、民族文化的魅力,感悟国家外交政策和立场,对外交话语的翻译和俄语文化的进一步学习很有帮助。

石峰[3](2021)在《比安基《森林报》中的自然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家比安基是俄罗斯大自然儿童文学的代表,其笔下描绘的世界不仅生动的再现俄罗斯自然特点,同时也传递着对自然的热爱与认知。儿童文学是成人面向儿童创作的作品,既具有审美功能,也承担着教育功能。作家比安基对自然形象的塑造,自然价值的理解反映了对自然带有民族特色的情感认识,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对俄罗斯自然及其中万物的亲近与珍惜,并建立对俄罗斯土地天然真挚的情感。观念是文化在人精神中的凝结,是带有情感评价色彩的认知。自然观念不仅是词典所给出的简单释义,更是带有民族特色的语言符号。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出发,将“自然”作为研究对象,以卡拉西克观念分析法为指导,并以比安基的儿童文学作品《森林报》为语料,分析其中的自然观念。本论文首先借助词源词典、详解词典、百科词典、社科院词典、联想词典等词书鉴定自然的概念。其次以《森林报》为文本,分析主要自然客体的修饰和搭配词频,从森林、田野、河流、动物、植物等方面勾勒比安基笔下的自然形象。最后在俄罗斯地理特征、民间信仰、传统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作品中体现的自然价值。通过对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品中自然观念的解读,可以加深对俄罗斯儿童文学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徐庭修[4](2020)在《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俄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词的翻译问题近年来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数词系统本身在文学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指数,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语用和言内意义。而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坛中“6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界的重要支柱,他的作品广受国内读者的喜爱。因此本文是以毕飞宇小说作为语料,研究数词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现代汉语数词在国内的研究概况,再具体到文学作品中数词的翻译研究概况,包括汉俄数词的对比,俄译的策略综述和数词外译的研究概况,并说明了本文选择毕飞宇小说作为语料的原因。本文结合了具体文本中的例子,首先根据具体的文本对汉语文学作品中数词的作用进行了归纳,整理出数词的四个作用:第一,指称作用;第二,模糊语义作用;第三,修辞和渲染作用;第四,参与成语和俗语的表达作用。在此基础上,以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为例,归纳总结出毕小说中数词除一般文学作品中数词作用之外的特色:第一,陌生化效果;第二,情节化效果;第三,频繁参与多种修辞;第四,含数词的成语和俗语的巧妙用法。本文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分别归纳了指称实数、非指称实数和含数词的成语俗语的翻译难点问题及误译。而误译现象中,除了因理解错误导致的误译以外,主要是文化理解不当、情感意味把握不明确导致的翻译失误。本文从社会符号学途径研究文学作品中翻译动机和翻译等值问题,通过翻译动机选择异化和归化、通过等值原则对符号意义进行取舍,并用具体案例加以分析,给出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换译等翻译方法和技巧,最终给出具体的建议。

裴红幸[5](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杨帆[6](2020)在《《求医不如求己》汉译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度也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医在其沿线国家,尤其是在俄罗斯的传播得到了强化。近年来,两国政府和民间组织也加强了联系,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医的研究和传播,中医在俄发展前景广阔。因此,中医相关文本的俄译对于两国医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翻译材料节选自《求医不如求己(全册)》,该文本为普及中医养生疗疾知识的科普类文本。科普文本一方面能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大众的科学思维。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着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和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从词汇和句子的层面探讨中医类文本的翻译方法,总结中医科普文本的翻译难点并探索解决方案,力求翻译准确可靠,希望为相关中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波丽娜(ANISIMOVA POLINA)[7](2020)在《俄汉成语空间隐喻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语言世界图景的载体,含有空间词的俄汉成语展示了两种语言的空间概念和空间隐喻映射过程。虽然俄汉空间隐喻都是以特定的空间义项为基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产生俄汉空间隐喻映射的特点。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只有认真地学习和研究成语所含有的隐喻,才能更好理解成语带有的概念,让成语的运用更加恰当,话语更自然而得体。本文以含有“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的俄汉成语为研究对象,自建了含有这些空间词的俄汉成语语料库,以进行细致详尽的对比研究。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俄汉语中的成语界定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俄汉成语的异同点,确定了本文研究的“成语”界定。同时对俄汉语空间概念的表达方式作了阐述,找出“上下”、“前后”、“左右”、“里外”汉语方位词的俄语对应形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几本较有代表性的俄汉成语词典的考察,找出含有空间指示语的236条俄语成语和234条汉语成语,建立了小型语料库,从语法、语义两个角度对其中的空间隐喻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俄汉成语中“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空间词的隐喻范围基本相同,空间词的隐喻义的解读起源于人们与客观世界接触经验。然而,俄汉语中有一部分成语,方位隐喻义的形成跟文化常识有关,其理解和解读需要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从语用角度来看,汉语成语中出现的空间隐喻在言语实践中比较常见,在语言的不同层次上大部分隐喻义都有体现。而俄语成语中空间词的隐喻义更有特殊性,许多空间词只有在成语层次中才可以带有相当的隐喻意义。

王萌[8](2020)在《俄语“性格类”熟语语义研究》文中提出熟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语言的单位,更是民族的文化瑰宝。俄语熟语同样是俄罗斯民族的精华,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历史内涵、社会环境、人物性格。性格是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主要概念和核心议题,民族性格是民族文化的鲜明体现,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俄语性格类熟语数量众多,含义丰富,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研究俄语性格类熟语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以俄语性格类熟语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类型、句法功能、语义及起源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本文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确定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理论基础部分界定俄语熟语的概念,阐释俄语熟语的特征及主要类型。在理论基础上,对俄语性格类熟语结构类型与句法功能进行分析。按语义将俄语性格类熟语分为积极类性格熟语与消极类性格熟语两大类,其中,积极类性格熟语包括沉着冷静、勇敢无畏、直爽坦率等22类;消极类性格熟语包括骄傲自大、懒惰安逸、轻率轻浮等32类,共计54类。从语义学角度对性格类俄语熟语的同义、多义、反义现象进行多角度分析。从熟语起源角度对俄语性格类熟语进行阐释,包括来源于民族历史、来源于文学作品、来源于民族习俗及来源于宗教的俄语性格类熟语。对俄语性格类熟语的梳理与从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丰富对熟语理论的理解,可以促进俄语熟语教学,加深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赛依旦·阿迪力[9](2020)在《汉维动物成语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动物成语是汉语成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数量较多。通过动物形象可以诠释成语含义富有意趣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为动物成语的喻体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语言表达、语言风格鲜明浓郁。本文以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为指导,在较全面、深入地对比汉维动物成语之基础上,从翻译的角度探讨汉语动物成语维译技巧,指出汉语动物成语维译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笔者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2007年)中收集整理的有关动物类的成语有875个,这些成语当中大概有395个成语已经翻译成了维吾尔语(以民族出版社1979年及2000年出版的《汉维成语词典》两个版本统计出的数字为例),可见成语的翻译工作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动物成语只是汉语成语当中的冰山一角,但是这一类动物成语使用频率高,且有明显的特征,因而有一定的对比研究价值。从汉维成语的界定来看,汉语成语跟维吾尔语成语概念与范畴上有明显的区别;从汉维成语的研究状况来看,虽然目前汉语成语研究方面的成绩比较全面,但是汉维动物成语对比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加强汉语维吾尔语成语对比与翻译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载体包含着多层次的语言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反映出两种语言的共性与个性。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别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理论与方法,并对本文中所使用的语料及维吾尔文字的转写符号加以说明。第二章是汉维成语概述及研究现状,分别论述了汉语和维吾尔语成语的来源。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汉语维吾尔语成语的结构特点和喻人特点。第四章运用对比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对汉语动物成语维吾尔语翻译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从翻译技巧角度对动物成语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中存在的一些偏误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本文的价值所在与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与学习提出建议。

袁耀辉[10](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二、俄汉成语对比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汉成语对比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从归化异化角度分析《酒国》俄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зюме
绪论
第一章 文化负载词
    1.1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1.2 文化负载词的成因
        1.2.1 地域环境
        1.2.2 历史进程
        1.2.3 宗教信仰
        1.2.4 风俗习惯
        1.2.5 文学艺术
    1.3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俄译难点
        1.3.1 语言差异
        1.3.2 文化差异
        1.3.3 思维差异
    1.4 汉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相对可译性
第二章 《酒国》中的文化负载词
    2.1 《酒国》俄译本及作者简介
    2.2 《酒国》中文化负载词的类别
        2.2.1 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2.2.2 《酒国》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2.3 《酒国》中文化负载词的特点
第三章 归化异化策略指导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3.1 归化与异化概念
    3.2 异化策略指导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3.2.1 音译(+注释)
        3.2.2 直译(+注释)
        3.2.3 表意同位语+音译(+注释)
        3.2.4 增益法
    3.3 归化策略指导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3.3.1 意译(+注释)
        3.3.2 替代法
        3.3.3 简化法
第四章 《酒国》俄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归化异化分析
    4.1 归化异化策略指导下《酒国》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4.1.1 生态环境文化词的翻译
        4.1.2 物质产物文化词的翻译
        4.1.3 社会习俗文化词的翻译
        4.1.4 历史典故文化词的翻译
        4.1.5 宗教文化词的翻译
        4.1.6 语言文化词的翻译
    4.2 《酒国》俄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总结
    4.3 《酒国》俄译本中翻译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生态环境文化词
    二、物质产物文化词
    三、社会习俗文化词
    四、历史典故文化词
    五、宗教文化词
    六、语言文化词
致谢

(2)俄汉外交委婉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外交委婉语国内外研究综观
    第一节 委婉语研究综观
        一、委婉语产生与发展
        二、委婉语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外交委婉语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外交委婉语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外交委婉语概念界定
        一、外交委婉语定义
        二、外交委婉语界定标准
    第二节 外交委婉语研究理论基础
        一、合作原则理论
        二、语言顺应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外交委婉语表达手段对比
    第一节 俄汉外交委婉语词汇手段对比
        一、俄语外交委婉语词汇手段
        二、汉语外交委婉语词汇手段
        三、共性与差异
    第二节 俄汉外交委婉语语法手段对比
        一、俄语外交委婉语语法手段
        二、汉语外交委婉语语法手段
        三、共性与差异
    第三节 俄汉外交委婉语修辞手段对比
        一、俄语外交委婉语修辞手段
        二、汉语外交委婉语修辞手段
        三、共性与差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外交委婉语语用对比
    第一节 外交委婉语表达手段与语用机制
    第二节 俄汉外交委婉语语用机制对比分析
        一、模糊机制对比
        二、转移机制对比
        三、距离机制对比
        四、礼貌机制对比
        五、幽默机制对比
        六、共性与差异
    第三节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俄汉外交委婉语
        一、合作原则视角下的俄语外交委婉语
        二、合作原则视角下的汉语外交委婉语
        三、共性与差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比安基《森林报》中的自然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课题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语料来源
第2章 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观念理论
    2.1 观念的界定
    2.2 观念的结构
    2.3 观念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语中природа的概念定义
    3.1 природа的词源
    3.2 природа的词典释义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森林报》中自然观念的形象分析
    4.1 《森林报》中的森林
    4.2 《森林报》中的田野
    4.3 《森林报》中的河流
    4.4 《森林报》中的动物
    4.5 《森林报》中的植物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森林报》中自然的价值分析
    5.1 自然是食物的提供者
    5.2 自然是居住地与建筑材料的提供者
    5.3 自然是生命诞生地的提供者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俄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前言
1.数词的研究概述
    1.1 现代数词的定义和现代汉语数词的研究综述
    1.2 文学作品中数词的翻译研究
    1.3 毕飞宇小说在国内外的传播
2.文学作品中的数词
    2.1 文学作品中数词的作用
    2.2 毕飞宇小说中数词的特色和作用
3.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3.1 指称实数翻译难点问题
        3.1.1 “一”的翻译难点问题
        3.1.2 其他实数的翻译难点问题
    3.2 非指称实数翻译难点问题
        3.2.1 具有象形、谐音双关和陌生化效果的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3.2.2 具有模糊语义的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3.2.3 具有情节意义的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3.3 成语俗语中数词翻译难点问题
        3.3.1 成语中数词的翻译难点问题
        3.3.2 日常俗语中数词的翻译难点问题
4.从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途径看毕飞宇小说中数词的翻译
    4.1 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途径
    4.2 翻译动机问题:归化与异化的选择
        4.2.1 异化
        4.2.2 归化
    4.3 翻译等值问题:意义的取舍
        4.3.1 数词主要表现言内意义
        4.3.2 数词主要表现语用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5)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一、俚语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目标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俚语的性质
        二、俚语的特点
        三、俚语的特殊性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二、交际改善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四、禁忌回避功能
        五、时尚展现功能
        六、其他功能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一、俚语的分类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一、俚语的缘起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一、单音节词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三、声调差异
        四、叠词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一、来源一——颜色
        二、来源二——动物
        三、来源三——植物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一、适配环境
        二、结合对象
        三、注重内容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一、风俗介绍
        二、例子说明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求医不如求己》汉译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Реферат
引言
第1章 翻译项目介绍和译前准备
    1.1 .翻译项目介绍
    1.2 .译前准备
        1.2.1 原文阅读与内容分析
        1.2.2 中医专业知识研读
第2章 《求医不如求己》的文本特点及纽马克理论概述
    2.1 《求医不如求己》的语体特点
    2.2 《求医不如求己》的语言特点
        2.2.1 专业术语的使用
        2.2.2 四字词语的使用
        2.2.3 文言句式的使用
    2.3 《求医不如求己》翻译实践的理论依据
        2.3.1 纽马克翻译理论概述
        2.3.2 纽马克理论对科普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第3章 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专业术语的翻译
        3.1.2 四字词语的翻译
    3.2 句子层面
        3.2.1 文言句式的翻译
        3.2.2 标题句的翻译
第4章 翻译实践经验总结
    4.1 翻译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
    4.2 翻译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A 汉俄对照
Комментарий
致谢

(7)俄汉成语空间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 俄汉成语的界定与特点对比分析
    2.1 俄汉成语的界定
    2.2 俄汉成语语法特点
    2.3 俄汉成语语义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空间概念表达方式对比分析
    3.1 俄汉空间指示语的范围
        3.1.1 汉语空间指示语
        3.1.2 俄语空间指示语
        3.1.3 俄汉空间指示语的范围对比分析
    3.2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义特点
        3.2.1 汉语空间指示语语义特点
        3.2.2 俄语空间指示语语义特点
        3.2.3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3.3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法特点
        3.3.1 汉语空间指示语语法特点
        3.3.2 俄语空间指示语语法特点
        3.3.3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法特点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含有“上下”成语的空间隐喻对比分析
    4.1 俄汉成语中“上下”空间隐喻的范围
    4.2 “上下”隐喻“范围”
        4.2.1 汉语成语中“上下”隐喻“范围”
        4.2.2 俄语成语中“上下”隐喻“范围”
        4.2.3 “上下”隐喻“范围”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4.2.3.1 “上下”隐喻“范围”的语法特点
        4.2.3.2 “上下”隐喻“范围”的语义特点
    4.3 “上下”隐喻“社会”
        4.3.1 汉语成语中“上下”隐喻“社会”
        4.3.2 俄语成语中“上下”隐喻“社会”
        4.3.3 “上下”隐喻“社会”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4.3.3.1 “上下”隐喻“社会”的语法特点
        4.3.3.2 “上下”隐喻“社会”的语义特点
    4.4 “上下”隐喻“状态”
        4.4.1 汉语成语中“上下”隐喻“状态”
        4.4.2 俄语成语中“上下”隐喻“状态”
        4.4.3 “上下”隐喻“状态”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4.4.3.1 “上下”隐喻“状态”的语法特点
        4.4.3.2 “上下”隐喻“状态”的语义特点
第五章 俄汉含有“前后”成语的空间隐喻对比分析
    5.1 俄汉成语中“前后”空间隐喻的范围
    5.2 “前后”隐喻“时间”
        5.2.1 汉语成语中“前后”隐喻“时间”
        5.2.2 俄语成语中“前后”隐喻“时间”
        5.2.3 “前后”隐喻“时间”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5.2.3.1 “前后”隐喻“时间”的语法特点
        5.2.3.2 “前后”隐喻“时间”的语义特点
    5.3 “前后”隐喻“次序”
        5.3.1 汉语成语中“前后”隐喻“次序”
        5.3.2 俄语成语中“前后”隐喻“次序”
        5.3.3 “前后”隐喻“次序”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5.3.3.1 “前后”隐喻“次序”的语法特点
        5.3.3.2 “前后”隐喻“次序”的语义特点
    5.4 “前后”隐喻“状态”
        5.4.1 汉语成语中“前后”隐喻“状态”
        5.4.2 俄语成语中“前后”隐喻“状态”
        5.4.3 “前后”隐喻“状态”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5.4.3.1 “前后”隐喻“状态”的语法特点
        5.4.3.2 “前后”隐喻“状态”的语义特点
第六章 俄汉含有“左右”成语的空间隐喻对比分析
    6.1 俄汉成语中“左右”空间隐喻的范围
    6.2 “左右”隐喻“正派/反派”
        6.2.1 汉语成语中“左右”隐喻“正派/反派”
        6.2.2 俄语成语中“左右”隐喻“正派/反派”
        6.2.3 “左右”隐喻“正派/反派”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6.2.3.1 “左右”隐喻“正派/反派”的语法特点
        6.2.3.2 “左右”隐喻“正派/反派”的语义特点
    6.3 “左右”隐喻“积极/消极”
        6.3.1 汉语成语中“左右”隐喻“积极/消极”
        6.3.2 俄语成语中“左右”隐喻“积极/消极”
        6.3.3 “左右”隐喻“积极/消极”的语法语义特点对比分析
        6.3.3.1 “左右”隐喻“积极/消极”的语法特点
        6.3.3.2 “左右”隐喻“积极/消极”的语义特点
第七章 俄汉含有“里外”成语的空间隐喻对比分析
    7.1 俄汉成语中“里外”空间隐喻的范围
    7.2 俄汉成语中的容器隐喻
        7.2.1 汉语成语中的容器隐喻
        7.2.2 俄语成语中的容器隐喻
        7.2.3 俄语成语中的容器隐喻对比分析
        7.2.3.1 容器隐喻的语义特点
        7.2.3.2 容器隐喻的语法特点
    7.3 “里、中、内/外”汉语方位词其他隐喻义
第八章 研究结论
    8.1 认知角度下俄汉空间隐喻的异同
    8.2 “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的映射领域与认知特点
    8.3 俄汉成语空间隐喻的通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含有空间指示语的俄语成语
附录二 含有空间指示语的汉语成语
后记

(8)俄语“性格类”熟语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确定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1.6 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7 语料来源
第2章 俄语“性格类”熟语概述
    2.1 俄语熟语理论概述
        2.1.1 俄语熟语概念的界定
        2.1.2 俄语熟语的特征
        2.1.3 俄语熟语的主要类型
    2.2 俄语“性格类”熟语的界定
    2.3 俄语“性格类”熟语的结构特征
        2.3.1 动词为结构核心词的熟语
        2.3.2 名词为结构核心词的熟语
        2.3.3 前置词开头的熟语
        2.3.4 代词开头的熟语
        2.3.5 否定结构熟语
    2.4 俄语“性格类”熟语的句法功能
        2.4.1 俄语“性格类”熟语在句中作谓语
        2.4.2 俄语“性格类”熟语在句中作定语
        2.4.3 俄语“性格类”熟语在句中作状语
        2.4.4 俄语“性格类”熟语在句中作主语
        2.4.5 俄语“性格类”熟语在句中作补语
        2.4.6 俄语“性格类”熟语在句中作插入语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语“性格类”熟语语义分析
    3.1 俄语“性格类”熟语的语义划分
        3.1.1 性格语义分类
        3.1.2 积极类性格俄语熟语
        3.1.3 消极类性格俄语熟语
    3.2 俄语“性格类”熟语的同义现象
        3.2.1 俄语“性格类”同义熟语的语义差异
        3.2.2 俄语“性格类”同义熟语的修辞差异
    3.3 俄语“性格类”熟语的多义现象
    3.4 俄语“性格类”熟语的反义现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俄语“性格类”熟语与文化关系分析
    4.1 来源于历史的俄语“性格类”熟语
        4.1.1 来源于俄罗斯民族历史
        4.1.2 来源于其他民族历史
    4.2 来源于文学作品的俄语“性格类”熟语
        4.2.1 来源于俄罗斯的文学作品
        4.2.2 来源于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
    4.3 来源于民族习俗的俄语“性格类”熟语
        4.3.1 来源于俄罗斯民族习俗
        4.3.2 来源于其他民族习俗
    4.4 来源于宗教的俄语“性格类”熟语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汉维动物成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语料来源和转写符号
        一、语料来源
        二、转写符号
第二章 汉维成语概述及研究现状
    第一节 汉维成语概述
        一、汉维成语的界定
        二、汉维动物成语的来源
    第二节 汉维成语研究现状
        一、汉语成语研究现状
        二、维吾尔语成语研究现状
    第三节 汉维成语对比研究现状
第三章 汉维动物成语特点
    第一节 汉语动物成语的结构特点
        一、主谓结构
        二、并列结构
        三、动宾结构
        四、中补结构
        五、偏正结构
    第二节 维吾尔语动物成语的结构特点
        一、主谓结构
        二、并列结构
        三、偏正结构
        四、动宾结构
        五、连动结构
    第三节 汉维动物成语的喻人特点
        一、以动物喻人外貌的成语特点
        二、以动物喻人状态的成语特点
        三、以动物喻人行为活动的成语特点
第四章 汉语动物成语维吾尔语翻译技巧
    第一节 汉维动物成语的对等关系
        一、完全对等
        二、部分对等
        三、完全不对等
    第二节 汉语动物成语维译技巧与偏误分析
        一、汉语动物成语维译技巧
        二、汉语动物成语维译中的偏误分析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汉维动物成语对照
致谢

(10)《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俄汉成语对比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归化异化角度分析《酒国》俄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D]. 程凡.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俄汉外交委婉语对比研究[D]. 苏娣.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比安基《森林报》中的自然观念研究[D]. 石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毕飞宇小说中的数词俄译问题研究[D]. 徐庭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6]《求医不如求己》汉译俄翻译实践报告[D]. 杨帆. 新疆大学, 2020(07)
  • [7]俄汉成语空间隐喻对比研究[D]. 波丽娜(ANISIMOVA POLINA).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俄语“性格类”熟语语义研究[D]. 王萌.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9]汉维动物成语对比研究[D]. 赛依旦·阿迪力.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10]《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俄汉成语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