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技术在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OPC技术在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一、OPC技术在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阳[1](2021)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HMI组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启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深入推进,中国在生产制造领域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原先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模式和管理配置。伴随着运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多种监控传感器不断接入系统的场景愈发常见,数控系统的复杂度愈发变高,集成度低、不具备模块化和可伸缩性成为传统HMI组件信息采集的发展局限点,已逐渐不能实现多种设备信息分析并进一步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人机界面系统变得更加复杂难以理解,对控制系统运行工作过程需要提供更高精度和更加全面的监视和控制,对数据采集后的分析处理存在不充分利用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解决当前用户痛点且支持系统平台国产化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已成为必要路径。本文以龙芯3A4000通用处理器、Linux开源系统和Open SCADA平台为实验环境,针对开放式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外接传感器两种数据采集方式,结合当前主流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HMI组件。通过对比研究当前主流数据采集方法,确定以OPC UA标准通信协议为基础设计开放式数控系统数据采集及HMI通信,并进一步完成对数控系统信息参数的人机界面显示。确定以Modbus TCP标准通信协议为基础设计数控机床外接温度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与通信及温度预警,并在温度预测的基础上,针对热变形带来的实际影响问题,采用改进自适应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作为热误差补偿模型进行机床主轴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线程设计的多种数据采集方案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通过使用热误差补偿模型可以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机床后期维修费用,提高了机床安全特性。

王露露[2](2020)在《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动误差指在设备运转过程中,理论输出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较大的传动误差会使得传动链实际输出与理论输出偏差较大,引起噪声、振动,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所以传动误差成为了衡量机械设备动态工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产品的质量,传动误差检测研究在机械领域的的各类场合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为实现更为方便和人性化的传动误差检测,将OPC技术、MTX数控系统与传动误差检测原理相结合,设计了一套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采用OPC技术与MTX数控系统结合,开发了OPC客户端,然后实现OPC客户端与MTX数控系统内部的OPC服务器的连接,最后进行MTX数控系统内部数据信号的采集。开发了传动误差检测系统专用的HMI界面,实现传动误差数据的读写。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绘图,得到相对于时间的TE曲线。结合传动误差理论与时空转换理论,将相对于时间的TE曲线转换为相对于空间的原始TE曲线,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相应曲线。以FMT系统TE曲线为标准,与处理后的各TE曲线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采用OPC通讯协议,不仅解决了不同开发商的系统之间数据结构不同而导致的无法匹配的问题,还可以实现传动误差的一个实时检测和实时分析。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对传动误差检测系统与OPC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2.本实验采用的试验设备为MTX数控滚齿机,其中涉及了MTX数控系统部分功能。MTX数控系统内含有OPC服务器,首先开发OPC客户端,其次连接好数控系统中的OPC服务器,然后实现数据采集。MTX数控系统是本系统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首先对MTX数控系统的部分功能与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简介。3.首先对运动特性测试理论进行了介绍,根据传动误差定义以及测量原理确定了本系统的传动误差检测公式。对几种传动误差测量方法及原理进行对比分析,选定了以数字计量方式对传动误差信号进行采集。最后对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检测原理进行介绍。4.设计并开发了系统的上位机平台,根据OPC技术规范以及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Visual Stdio2013为开发环境,C++编程语言,在OPC客户端的开发上。然后根据OPC检测系统的特性,设计检测系统专用的HMI界面,简洁实用。采用以太网连接的方式进行OPC检测系统与数控系统连接,实现MTX数控系统内部数据的采集。5.设计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的实验方案,对所研发检测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以MTX数控滚齿机为实验平台,对滚刀轴和主轴(工作台中心轴)角度坐标进行采集。将采集的若干个坐标位置点,一键导出Excel,并保存。将OPC检测系统采集到的传动误差信息首先采用加窗傅里叶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再将得到的传动误差数据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MATLAB绘制成TE曲线。以MFC系统的TE曲线为基准,将通过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获得的TE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的可行性。

刘俊[3](2019)在《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受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环境、地质条件等影响,目前无法在综采工作面现场对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简称为综采“三机”)进行协同化控制研究,针对此问题,本文以综采“三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监控系统,主要涉及实验平台下位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平台上位机应用程序软件设计,此实验平台监控系统为研究综采“三机”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实验条件基础。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综采“三机”实验平台监控系统总体方案,并对实验平台下位机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系统和协同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其次针对协同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所需参数,利用西门子TIA Portal V14软件对下位机控制系统进行软件编程,包括“三机”控制程序、数据采集程序、以太网通讯程序和Moudbus通讯程序,实现控制器对“三机”的控制功能和数据采集功能,同时实现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功能;然后在Winform平台上采用SQL技术,C/S三层架构思想完成上位机应用程序软件设计,使用OPC通讯技术开发OPC客户端解决下位机控制系统与上位机监控系统的数据通讯问题以及实现数据库数据存储,使用多线程、ADO.NET和事件触发等技术实现用户界面交互功能;最后在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上对监控系统进行实现与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实验平台预期的功能需求,可以为下一步研究综采“三机”协同理论与方法以及进行“三机”协同控制实验奠定基础。

孟洁[4](2014)在《电力调度自动化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需要管理维护的数据越来越复杂,数据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各电力企业使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各异,造成不同系统间数据交互变动非常困难。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调度系统智能化发展和日常运维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电力调度自动化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对系统如何利用标准的数据模型、计算机技术和开放的软件设计技巧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本文结合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实际,根据系统数据管理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主要从性能方面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开放式数据管理方式。本文对明确了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实现了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各功能模块。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中使用国际标准公共信息模型(CIM)对电网数据模型进行描述,使用能屏蔽数据和程序的异构性的XML报文描述数据模型交互方式,使数据模型管理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基于间隔模版的图库模一体化和级联管理机制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系统数据维护的效率和准确率。

崔嵩[5](2014)在《OPC技术与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在SCADA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同时实现数据采集、遥信遥控、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功能。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涉及到组态软件、数据传输链路等。如何实现数据的本地共享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是SCADA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组成部分。OPC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是基于微软的COM (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与DCOM (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的工业标准,包括一系列的接口、属性和方法标准集。传统的驱动程序由软件开发者提供,由于不同的硬件厂商使用的协议不同,一个SCADA系统中会存在多个驱动版本,不仅造成系统驱动的冗余庞大,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和开发周期。本文将OPC技术引入SCADA系统中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统一、开放、高效的数据通信机制,实现了SCADA系统内部以及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为硬件制造商与软件开发者之间提供了一座桥梁。目前,先进的SCADA系统都有一个实时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数据处理、组织和管理的核心。传统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强调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降低系统成本,而不考虑与数据及其处理相关的定时限制,因而传统的商务型和管理事务型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实时应用的需求。本文设计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以内存数据库(fastdb)为依托,相比于传统的数据库添加了定时限制,不仅实现了实时数据库的基础功能,而且融合了OPC接口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分布式架构。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SCADA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变电站SCADA系统的特点,根据变电站SCADA系统的需求指出了应用OPC技术及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优点,深入探讨了本课题中应用到的OPC关键性技术、OPC DA规范以及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技术难点和要点,同时详细介绍了整个OPC DA服务器和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开发流程,最后以一个基于OPC技术的分布式系统多机同步实例展示了OPC技术和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技术在变电站SCADA系统中的优越性。OPC技术应用体现在两处,一处是在智能硬件设备与上位机通信之间,可以统一数据通信流程;一处是在不同主机的实时数据库之间,可以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异地通信和数据同步,提高SCADA系统的完备性和可靠性。本文中的OPC技术实现主要采用VC++6.0开发COM组件,同时应用了COM/DCOM接口技术和Tear-off接口编程技术,利用回调接口和连接点方式来实现数据交互;实时数据库技术实现主要采用VC++6.0提供的ATL (Active Template Library,活动模板库)建立工程,运用COM技术来开发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本文给出了一套OPC技术和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技术应用于变电站SCADA系统中的方案,通过多机实例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能够实现数据系统内的流通和系统间的分布式共享,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最后对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郭龙[6](2013)在《基于OPC技术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生产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功能各异的煤矿自动化子系统相继得到应用,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功能各异的自动化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行、自成体系,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实现信息集成共享与相互操作,难以满足煤矿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阻碍了煤矿企业的发展。因此,研究设计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整合现有数据异构的子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是将煤炭企业中的分散的子系统,孤立的功能模块和信息模块通过现代的计算机、数据库、工控技术等集成到一个统一协调管理的大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整体共享功能。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对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方案。2、研究分析子系统的运行方式,设计子系统对平台的硬件接入方式与软件接入方式,按技术的合理性和性价比确定具体接入方式。3、深入研究OPC数据存取规范,分析OPC数据存取的技术特点以及对OPC程序的应用要求,采用OPC技术在底层控制设备与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之间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取规范,并以该接口规范支持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各自动化控制子系统之间的通讯。4、研究工业以太网PROFINET技术的特点和组网架构,并将工业以太网PROFINET技术应用到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之中。5、以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为例,在力控组态软件的平台上对基于OPC技术的通风监控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开发,实现了对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实时远程监控与管理功能。

郭瑀[7](2012)在《OPC技术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目前,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普及,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和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SCADA系统具有监控的功能,但不是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它更偏重于监控方面。SCADA系统不仅应用于钢铁制造、发电和化工等工业过程,还用于如核聚变的实验性设施。然而,工业界所广泛采用的传统的DCS、SACDA等系统由于采用自定义的专用网络和协议,没有统一的接口标准,难以实现与上层应用软件的信息交互以及各厂家的系统或仪表间的直接互连、互操作,控制网络中形成了一些“信息孤岛”。随着OPC技术在接口级的出现,才为实现DCS、SCADA等系统集成提供了可能。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和嵌入)是基于Microsoft的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链接和嵌入)/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技术,为解决工业客户机与各种设备驱动程序间通讯而产生的一项工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SCADA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OPC技术的诞生与发展,随后给出了本文的课题背景和作者的主要工作。其次本文研究了COM的基本原理,重点探讨了COM对象,COM接口以及可连接对象机制和实现,ATL和WTL等。再次,又对基于COM的OPC技术做了深入的研究。在阐述OPC关键技术时,着重讨论了OPC数据访问规范,这是实现OPC服务器异步通信的基础,还讨论了OPC服务器浏览地址空间的方法,这为OPC客户端查看OPC服务器中的项提供了便利。最终本论文通过研究OPC数据访问规范,开发了符合OPC规范的OPC数据访问服务器,实现了与APCS3000SCADA系统的连接。

高红[8](2011)在《语音和短信平台在SCADA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电信运营商们越来越意识到统一平台管理重要性。因为各大运营商都希望在业务发展中投入更多的人力,而将各机房中的监控维护人员尽量减少,这就要求对机房的监控要实现集中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但是各个通信机房有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设备,他们所提供的维护界面、事件输出、告警消息等各有不同,这就需要一个平台将这些信息收集、汇总,继而发送给专业维护人员,以便维护人员定位相关设备,处理各种事件。作者根据所在电信运营商的使用的不同厂家、不同类型设备的维护界面,结合作者当地的网络实际情况,对目前的业务需求和未来的业务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维护工作适宜采用的平台模型,并且根据其结构模型设计了与现有网络的互通方案的初稿方案;详细分析了语音平台设计的实现流程,包括语音合成技术的关键要素——从文字到语音的合成(Text-To-Speech),语音平台的系统结构、软件设计、以及实现的关键步骤和主要代码。其中也介绍了微软的Microsoft Speech SDK5.1开发包的特性,参数以及发展和应用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OPC技术开发了一套适合工业控制系统使用的工业语音平台。论证了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本文也通过讨论SMS技术的优点以及基于SMS的信息发布方式的优越性,分析构建短信平台短信接入的几个方法的优缺点,得出通过GSM MODEM搭建平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最经济也是最便捷的方法的结论,另外介绍了GSMMODEM的性能参数和使用方法,以及AT命令的使用和PDU编码解码的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OPC技术开发了一套工业短信平台。此平台可以应用到远程监控系统中,只要用户持有手机,并且在GSM网络覆盖的地方,就能通过短信息获取现场数据,系统提供的定时报表和报警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事故和危机的发生。

白永祥[9](2011)在《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省级调度中心均已建设了EMS能量管理系统,用于电网的监控与调度管理,但不具备风电场监控功能,监控范围只限于风电场接入电网的升压站。因而为了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省级调度中心必须具备监控和调度风电场的技术手段。本文以内蒙古电网实际工程为背景,从调度中心对风电场可观测可控制角度,论述了大规模风电场在线监视和控制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省级调度中心大规模风电场调度管理解决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如下:1设计了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阐述了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系统软硬件功能要求,提出了省级调度中心对风电场在线功率和电压控制功能实现框架。2通过研究风电场综合信息集成技术,提出了基于OPC技术的风电场综合信息采集方案,开发了OPC客户端程序,解决了风电场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与不同风机生产厂商监控系统接口难题。风电场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作为OPC客户端,风机监控系统为OPC服务器,实现了风电场本地系统实时信息的在线采集。3通过研究调度中心与风电场通信问题,提出了调度中心与风电场通信及数据交换解决方案。根据IEC 60870-5系列规约功能规范,编制了风电综合信息传输规约,满足了调度中心与风电场间进行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及文件等混合传输需要。4通过对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考虑风电场接入内蒙古电网方式,提出了物理模型与统计模型相结合的区域风功率预测方法,实现了大规模风电场风电功率的短期和超短期预测。该方法基于相似模型理论,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区域风功率预测模型。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可对单个风电场、特定区域内风电场群和全网风电功率进行短期和超短期功率预测。5为了使调度中心能对风电场像常规发电厂一样进行在线调度管理,实现风电场功率与电压在线闭环控制,探讨了基于风功率预测的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AGC方案和自动电压控制AVC方案。6针对风电场监控电力二次系统网络安全性问题,根据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相关规定,论述了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安全防护问题。

宋洪俊[10](2010)在《基于OPC的实时数据库接口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控制领域的飞速发展,及对时间要求较严格的应用的需要,使得传统数据库无法适应某些特定领域的要求,实时数据库系统(RTDBS)应运而生。实时数据库系统不是实时系统与传统数据库系统的简单集成,它不仅需要数据库来支持大量数据的共享,维护其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还需要实时处理来支持其事务与数据的定时限制。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是基于OLE/COM/DCOM(对象连接与嵌入/组件对象模型/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而定义的一个开放的接口标准,解决了硬件升级,软硬件兼容及异构系统的互连互通等问题。本文分别介绍了OPC技术和实时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应用领域。着重描述了OPC技术规范、OPC接口技术,OPC核心技术——COM/COM+技术、实时数据库的特性与并发控制。将实时数据库技术与OPC接口技术结合,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库的特性、功能及其应用环境,给出了基于OPC的实时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体系结构的设计思路,具体设计了实时数据库的软件化结构,提出了基于“微内核”思想的核心结构。详细介绍了OPC接口的设计与实现,为了可以与各种现场设备进行通讯,提供本地及远程客户服务,保证实时数据库能够满足系统需求,必须在RTDB软件体系中设计并实现OPC服务器与OPC客户端的功能。本文对OPC服务器的结构、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需要实现的接口进行了具体介绍,详细介绍了OPC服务器和OPC客户端的实现过程,最后,本文通过仿真模拟器对OPC服务器和OPC客户端进行了测试。将OPC技术与实时数据库技术结合将会为企业生产与管理提供良好的平台,其应用日益广泛,得到各生产厂商的支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OPC技术在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PC技术在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HMI组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运动控制系统发展概述
        1.2.2 数据采集技术发展及面临问题
        1.2.3 人机界面技术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2章 OpenSCADA集成开发平台
    2.1 OpenSCADA平台
        2.1.1 平台介绍及功能模块分析
        2.1.2 OpenSCADA与 HMI组件
    2.2 数据采集方法研究与对比
        2.2.1 基于标准通信接口的数据采集方法
        2.2.2 基于PLC的数据采集方法
        2.2.3 外接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方法
        2.2.4 数据采集方法分析对比
    2.3 OpenSCADA数据采集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机床的BP神经网络温度预测研究
    3.1 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3.1.1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3.1.2 机器学习方法
        3.1.3 神经网络方法
    3.2 BP神经网络原理
    3.3 算法设计及改进
    3.4 网络建模
    3.5 仿真实验与分析
        3.5.1 参数设置
        3.5.2 预测结果对比
        3.5.3 误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HMI组件设计与实现
    4.1 实验环境搭建
        4.1.1 龙芯3A4000+7A台式机主板(LX-6901)
        4.1.2 OpenSCADA平台安装
    4.2 开放式数控系统数据采集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库设计
        4.2.3 人机界面设计与性能测试
    4.3 机床传感器数据采集与预警处理
        4.3.1 采集通信模块设计
        4.3.2 多线程设计
        4.3.3 温度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
        4.3.4 热误差补偿模型
        4.3.5 热误差模型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思考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1.2.2 OPC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MTX数控系统介绍
    2.1 MTX数控系统发展历程
    2.2 MTX数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简介
    2.3 OPC技术在MTX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3 传动误差检测原理
    3.1 运动特性测试理论
    3.2 传动误差定义及测量原理
    3.3 传动误差的几种测量方法及原理
        3.3.1 传动误差的比相测量法
        3.3.2 传动误差的数字量计数测量法
    3.4 OPC检测系统原理
4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设计
    4.1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技术简介
        4.1.1 OPC技术简介
        4.1.2 OPC技术规范简介
        4.1.3 OPC服务器的对象组成
        4.1.4 COM技术
        4.1.5 OPC数据访问
    4.2 OPC通讯客户端的设计开发
        4.2.1 OPC客户端开发环境搭建
        4.2.2 OPC服务器开发流程
    4.3 HMI界面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方法设计与结果分析
    5.1 OPC检测系统测试方法设计
        5.1.1 FMT系统简介
        5.1.2 OPC检测系统测试
    5.2 数据分析
        5.2.1 加窗傅里叶变换理论推导
        5.2.2 窗函数的选择
        5.2.3 数据分析小结
    5.3 数据处理
        5.3.1 数据的线性插值
        5.3.2 拉格朗插值法
        5.3.3 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
    5.4 实验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3)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实验平台构建依据
    2.2 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2.3 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2.3.1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2.3.2 监控系统监控量
        2.3.3 监控系统硬件选型
        2.3.4 监控系统数据通讯协议
    2.4 本章小结
3 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下位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1 实验平台控制器总体设计
    3.2 主站控制器软件设计
        3.2.1 主站控制器程序设计
        3.2.2 主站控制器子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3.3 操作台控制器软件设计
        3.3.1 操作台控制器程序设计
        3.3.2 操作台控制器子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3.4 支架控制器软件设计
        3.4.1 支架控制器程序设计
        3.4.2 支架控制器子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监控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4.1 触摸屏设计
        4.1.1 组态编程软件
        4.1.2 触摸屏开发流程
        4.1.3 触摸屏界面设计
    4.2 OPC通讯系统设计与开发
        4.2.1 OPC通讯技术概述
        4.2.2 OPC客户端访问服务器流程
        4.2.3 OPC客户端具体实现
    4.3 数据库模块设计
        4.3.1 ADO.NET技术
        4.3.2 数据库数据表设计
    4.4 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4.4.1 三层C/S架构模式
        4.4.2 上位机监控系统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流程
        4.4.3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与开发
    4.5 本章小结
5 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监控系统实现与验证
    5.1 实验平台设备层实现与验证
    5.2 实验平台上位机软件实现与验证
        5.2.1 触摸屏软件实现与验证
        5.2.2 OPC通讯系统实现与验证
        5.2.3 上位机监控界面实现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电力调度自动化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概况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1 应用模块注册管理功能
        2.2.2 数据分批管理功能
        2.2.3 数据级联管理功能
        2.2.4 基于间隔的图库一体化管理功能
        2.2.5 系统在线校验、同步功能
    2.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2.3.1 系统开放性、扩展性等性能需求
        2.3.2 系统数据安全性需求
    2.4 系统设计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3.1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概况
        3.1.1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关系
        3.1.2 系统数据管理流程控制
    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3 系统管理层次结构设计
        3.3.1 公共信息模型(CIM)
        3.3.2 数据存储实体
        3.3.3 数据字典
        3.3.4 xml报文
        3.3.5 人机界面
    3.4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安全机制设计
        3.4.1 维护对象节点加锁设计
        3.4.2 人机回退设计
        3.4.3 五层安全控制设计
        3.4.4 操作记录报文保存设计
    3.5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通信代理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服务功能模块
    4.2 应用注册管理功能模块
    4.3 分批管理功能模块
        4.3.1 横向管理
        4.3.2 纵向管理
    4.4 级联管理功能模块
        4.4.1 级联插入
        4.4.2 级联删除
        4.4.3 级联更新
    4.5 基于间隔的图库一体化功能模块
        4.5.1 间隔模板的编辑
        4.5.2 间隔模板的实例化
    4.6 在线校验、同步功能模块
        4.6.1 本地校验
        4.6.2 在线同步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测试技术和性能分析
    5.1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测试技术
        5.1.1 单元测试
        5.1.2 功能测试和基于QTP的压力测试
        5.1.3 服务端负荷性能测试
    5.2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OPC技术与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在SCADA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SCADA系统简介
        1.2.1 典型SCADA系统
        1.2.2 变电站SCADA系统
    1.3 OPC概述
        1.3.1 OPC规范简介
        1.3.2 OPC技术应用现状
        1.3.3 OPC技术发展趋势
    1.4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
        1.4.1 发展历史及研究成果
        1.4.2 发展方向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第2章 OPC关键性技术与OPC DA的研究
    2.1 COM/DCOM
        2.1.1 COM概述
        2.1.2 COM结构与实现
        2.1.3 DCOM结构与实现
    2.2 COM与OPC的关系
        2.2.1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2.2.2 数据通信机制
    2.3 OPC DA规范
        2.3.1 OPC DA的对象
        2.3.2 OPC DA的接口
        2.3.3 数据访问方法——订阅式数据交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技术
    3.1 实时数据库系统
        3.1.1 实时事务处理
        3.1.2 并发控制策略
    3.2 内存数据库技术
        3.2.1 内存数据库的概念
        3.2.2 内存数据库系统特征
    3.3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
        3.3.1 分布式并发控制
        3.3.2 冗余备份
        3.3.3 分布式事务故障恢复
    3.4 异构数据库的互联
    3.5 网络底层通信组件简介
        3.5.1 DCOM通信组件
        3.5.2 ACE通信组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OPC DA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4.1 设计工具简介
    4.2 OPC DA服务器设计结构
    4.3 OPC DA服务器工作流程
    4.4 硬件驱动模块
        4.4.1 通信协议解析
        4.4.2 驱动程序的内核设计
        4.4.3 硬件驱动与OPC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4.5 OPC接口模块
        4.5.1 Tear-off技术
        4.5.2 OPCServer类
        4.5.3 OPCGroup类
        4.5.4 Item类
    4.6 OPC服务器地址空间管理
    4.7 OPC服务器事件触发——连接点的应用
    4.8 界面设计
        4.8.1 设备连接对话框的设计
        4.8.2 显示界面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OPC接口的DRTDB设计
    5.1 总体设计
    5.2 数据源接口模块
        5.2.1 OPC客户端的设计
        5.2.2 开放的第三方接口
    5.3 RTDB管理系统的设计
        5.3.1 创建表单
        5.3.2 查询记录
        5.3.3 修改记录
        5.3.4 插入记录
    5.4 OPC服务接口开放数据交互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用实例测试
    6.1 基于OPC技术的分布式多机同步
    6.2 准备工作
    6.3 测试工作
        6.3.1 OPC数据采集服务器与客户端测试
        6.3.2 单体实时数据库测试
        6.3.3 分布式多机同步与故障恢复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基于OPC技术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OPC 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第2章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
    2.2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选型原则
    2.3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架构
    2.4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2.4.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传输平台的特点与要求
        2.4.2 网络传输平台架设使用的主要设备
    2.5 子系统接入平台
        2.5.1 子系统接入要求
        2.5.2 子系统接入方式
    2.6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平台
        2.6.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2.6.2 软件部署
        2.6.3 数据流程
        2.6.4 系统平台开发流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业以太网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3.1 工业以太网
        3.1.1 工业以太网协议
    3.2 工业以太网数据通信
    3.3 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 PROFINET 技术
        3.3.1 PROFINET 简介
        3.3.2 PROFINET 的通信
        3.3.3 用于 PROFINET 的基于以太网的协议
    3.4 基于 PROFINET 技术的应用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OPC 技术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4.1 OPC 定义
    4.2 OPC 数据存取规范
        4.2.1 OPC 接口规范
    4.3 OPC 数据存取接口的实现
        4.3.1 OPC 服务器的实现
        4.3.2 OPC 客户端的实现
    4.4 OPC 技术的应用范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OPC 技术在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5.1 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概述
        5.1.1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结构
        5.1.2 监控系统的功能分析与构成
    5.2 基于 OPC 技术的监控软件设计
        5.2.1 服务器端组态设计
        5.2.2 客户端组态设计
        5.2.3 组态图形界面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7)OPC技术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SCADA及OPC介绍
        1.1.1 SCADA简介及现状
        1.1.2 OPC技术产生的背景
        1.1.3 OPC发展及现状
    1.2 项目内容及意义
        1.2.1 行业背景及公司介绍
        1.2.2 APCS3000系统介绍
        1.2.3 项目的意义
        1.2.4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COM技术概述及OPC规范简介
    2.1 COM介绍
        2.1.1 COM概述
        2.1.2 COM对象与接口
        2.1.3 COM的实现
        2.1.4 COM类厂和可连接对象
        2.1.5 DCOM
        2.1.6 COM技术小结
    2.2 ATL介绍
    2.3 WTL介绍
    2.4 OPC规范简介
第三章 OPCDA Server详细设计
    3.1 OPC Server对象
        3.1.1 IOPCCommon
        3.1.2 IOPCServer
        3.1.3 IOPCBrowse
        3.1.4 IOPCItemIO
        3.1.5 IOPCBrowseServerAddressSpace
        3.1.6 IOPCItemProperties
    3.2 OPC Group对象
        3.2.1 IOPCGroupStateMgt
        3.2.2 IOPCGroupStateMgt2
        3.2.3 IOPCAsyncIO2
        3.2.4 IOPCAsyncIO3
        3.2.5 IOPCItemMgt
        3.2.6 IOPCItemDeadbandMgt
        3.2.7 IOPCItemSamplingMgt(可选)
        3.2.8 IConnectionPointContainer
        3.2.9 IOPCSyncIO
        3.2.10 IOPCSyncIO2
        3.2.11 IEnumOPCItemAttribute
    3.3 OPC Item对象
        3.3.1 _ITEMPEOPERTY结构
        3.3.2 _ITEMINFO结构
        3.3.3 COPCITEM类
    3.4 客户端的回调定义
        3.4.1 IOPCDataCallBack
        3.4.2 IOPCShutdown
    3.5 服务器地址空间管理类
第四章 OPCDA Server实现
    4.1 整体功能和结构
    4.2 开发环境
    4.3 COPCServer
    4.4 COPCGroup
    4.5 后台线程
    4.6 APCS3000数据接入及实验
    4.7 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语音和短信平台在SCADA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业计算机控制软件发展现状
    1.2 计算机语音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手机短信的应用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SCADA系统概述
    2.1 SCADA系统概述
        2.1.1 SCADA系统发展历程
        2.1.2 SCADA系统的功能要求
        2.1.3 SCADA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SCADA体系结构
        2.2.1 整体构架
        2.2.2 硬件结构
        2.2.3 软件体系结构
    2.3 SCADA系统发展瞻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PC数据访问技术的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3.1 OPC技术概述
        3.1.1 OPC技术发展背景
        3.1.2 OPC发展现状
        3.1.3 OPC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方向
    3.2 OPC技术基础
        3.2.1 COM技术
        3.2.2 OLE技术
    3.3 OPC DA2.0规范介绍
        3.3.1 OPC服务器对象
        3.3.2 OPC组对象
        3.3.3 OPC标签对象
    3.4 OPC DA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机制
    3.5 VB环境下实现数据访问客户端的关键步骤和主要代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OPC的工业语音平台开发与设计
    4.1 计算机语音合成技术概述
        4.1.1 语音合成技术思想
        4.1.2 TTS系统的结构及实现流程
    4.2 MICROSOFT SPEECH SDK概述
    4.3 工业语音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
        4.3.1 工业语音平台系统结构
        4.3.2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4.3.3 语音平台实现的关键步骤和主要代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OPC的工业短信平台开发与设计
    5.1 短信息概述
        5.1.1 短消息原理
        5.1.2 SMS接入方式
        5.1.3 SMS的技术特点与优点
    5.2 GSM MODEM概述
        5.2.1 GSM MODEM介绍
        5.2.2 GSM MODEM性能
        5.2.3 GSM MODEM的AT指令简介
        5.2.4 短消息的控制模式
    5.3 短信平台设计与实现
        5.3.1 系统概述
        5.3.2 工业短信平台信息发布功能模块描述
    5.4 工业短信平台设计与实现
        5.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5.4.2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5.4.3 数据库(表)设计
        5.4.4 Visual Basic下串口控制
        5.4.5 PDU模式下发送短消息
        5.4.6 PDU模式下接收短消息
        5.4.7 短消息处理模块设计
        5.4.8 短信平台逻辑设计
    5.5 短信平台的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内蒙古电网风电场运行管理情况
        1.3.1 内蒙古电网风电运行特点
        1.3.2 内蒙古电网调度管理面临问题
    1.4 提高风电并网运行水平研究综述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成果
第二章 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路
    2.2 系统总体功能与结构设计
        2.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2.2 系统应用功能
    2.3 主站子系统系统功能
        2.3.1 主站风电场SCADA系统
        2.3.1.1 数据采集与处理
        2.3.1.2 AGC/AVC控制操作
        2.3.1.3 报警处理
        2.3.1.4 时钟同步
        2.3.1.5 图形生成及显示
        2.3.1.6 报表管理
        2.3.1.7 数据计算和统计
        2.3.2 数值气象预报系统
        2.3.2.1 系统硬件平台
        2.3.2.2 系统模式资料
        2.3.2.3 MICAPS3.0 客户端程序
        2.3.3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
        2.3.3.1 系统软件架构
        2.3.3.2 区域风电功率预测实现
        2.3.3.3 功率预测应用软件功能
        2.3.3.4 预测用数据来源
    2.4 风电场控制功能实现方案设计
        2.4.1 系统控制功能实现框架
        2.4.2 EMS系统应用功能扩充
        2.4.3 风电场本地控制系统
    2.5 风电综合通信管理终端设计
        2.5.1 终端硬件设计
        2.5.2 终端应用软件设计
        2.5.3 风电综合通信管理终端的功能设计
        2.5.3.1 数据采集与存储
        2.5.3.2 通信
        2.5.3.3 对时
        2.5.3.4 风电场控制
        2.5.3.5 事件记录
        2.5.3.6 远程维护及升级
        2.5.3.7 当地维护功能
        2.5.4 风电综合通信管理终端技术性能指标
        2.5.4.1 可靠性
        2.5.4.2 电源
        2.5.4.3 绝缘性能
        2.5.4.4 电磁兼容
        2.5.4.5 工作环境
    2.6 主站与风电场系统间通信实现方案设计
        2.6.1 与风机监控系统的通信
        2.6.2 与无功补偿装置的通信
        2.6.3 与本地功率预测系统的通信
    2.7 主站应用系统与其他系统接口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PC技术的风电场信息集成技术
    3.1 引言
    3.2 风电场监控信息集成技术
        3.2.1 IEC 61400-25 标准
        3.2.1.1 标准概述
        3.2.1.2 标准的适用范围
        3.2.1.3 标准的信息模型
        3.2.1.4 标准的信息交换模型定义
        3.2.1.5 标准对通信协议的映射
        3.2.2 OPC技术
        3.2.2.1 OPC的基本体系结构
        3.2.2.2 OPC 规范内容
        3.2.2.3 OPC对象模型
        3.2.3 监控信息集成技术研究综述
    3.3 OPC接口实现
        3.3.1 OPC客户端通信程序设计
        3.3.1.1 OPC客户端程序开发方法
        3.3.1.2 OPC数据访问方法
        3.3.1.3 客户端/服务器通信过程
        3.3.1.4 客户端类设计
        3.3.2 客户端程序应用实现
        3.3.2.1 OPC服务器
        3.3.2.2 客户端应用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调度中心与风电场通信规约
    4.1 电力系统IEC 60870-5 系列通信规约概述
        4.1.1 规约结构
        4.1.2 链路层帧结构
        4.1.3 应用层数据单元
        4.1.4 基本应用功能
        4.1.5 规约报文实例
    4.2 主站与风电综合通信管理终端的通信规约设计
    4.3 风电场综合信息传输规约
        4.3.1 规约结构
        4.3.2 应用功能实现
        4.3.2.1 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混合传送
        4.3.2.2 控制功能
        4.3.2.3 文件传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电功率预测研究
    5.1 风功率预测分类和预测方法概述
        5.1.1 风功率预测分类
        5.1.2 风功率预测方法综述
        5.1.3 区域风功率预测
    5.2 MM5 中尺度数值气象预报
        5.2.1 MM5 中尺度数值气象预报模式
        5.2.2 模式所用资料
        5.2.3 数值预报结果
        5.2.4 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E
    5.3 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短期风功率预测
        5.3.1 预测原理
        5.3.2 风电场功率模型
        5.3.2.1 风机输出功率模型
        5.3.2.2 风电场输出功率模型
    5.4 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
        5.4.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5.4.2 BP神经网络
        5.4.3 建模效果
    5.5 预测系统误差分析
        5.5.1 预测结果误差分析指标
        5.5.2 风电场建模误差分析
        5.5.2.1 模型拟合误差
        5.5.2.2 模型推理误差
        5.5.2.3 含NWP环节预测
        5.5.3 降低误差的方法
        5.5.3.1 用整场建模替代单机建模后累加
        5.5.3.2 考虑其他相关因子
        5.5.3.3 系统误差修正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风电场有功功率与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6.1 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
        6.1.1 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
        6.1.2 内蒙古电网AGC控制方式
        6.1.3 调度中心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策略
    6.2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
        6.2.1 引言
        6.2.2 内蒙古电网无功电压控制
        6.2.3 调度中心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风电场监控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7.1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分区与防护概述
    7.2 主站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7.2.1 主站二次系统逻辑结构
        7.2.2 主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部署
    7.3 风电场本地安全防护方案
        7.3.1 风电场二次系统逻辑结构
        7.3.2 风电场二次系统整体安全部署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OPC的实时数据库接口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OPC技术
    2.1 OPC
    2.2 COM技术
    2.3 OPC技术规范
    2.4 OPC接口技术
    2.5 OPC技术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3 实时数据库技术
    3.1 实时数据库特征
    3.2 实时数据库系统结构
    3.3 实时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3.4 实时数据库的研究及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OPC的实时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4.1 RTDB功能分析
    4.2 基于OPC的RTDB应用模式
    4.3 基于OPC的RTDB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OPC的实时数据库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5.1 OPC服务器的设计
    5.2 服务器系统开发
    5.3 OPC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5.4 软件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四、OPC技术在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HMI组件设计与实现[D]. 李泽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8)
  • [2]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D]. 王露露.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3]综采“三机”联动实验平台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俊.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电力调度自动化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孟洁.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2)
  • [5]OPC技术与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在SCADA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D]. 崔嵩. 山东大学, 2014(10)
  • [6]基于OPC技术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郭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4)
  • [7]OPC技术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 郭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3)
  • [8]语音和短信平台在SCADA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 高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5)
  • [9]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 白永祥. 天津大学, 2011(06)
  • [10]基于OPC的实时数据库接口设计与实现[D]. 宋洪俊.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OPC技术在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