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丁胺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曲丁胺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一、粉锈宁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和呼吸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严晓华,潘瑞炽[1](1992)在《粉锈宁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和呼吸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用100或300ppm的粉锈宁(三唑酮)溶液喷施花生幼苗后,植株矮壮,根系较发达,根冠比大,减少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活性和光合速率,而呼吸速率没有很大差异,增加植株鲜重和干重,有利于作物增产。

李玲,潘瑞炽[2](1996)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花生产量和增强抗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春花生始花后25~30天,分别喷施25~100mg/LPP333或300~600mg/L粉锈宁能增加产量7%或10%左右。PP333在花生体内和土壤中降解迅速。花生仁内PP333残留量为26.7μg/kg,在最大残留量限制范围内,故食用安全。经过PP333、CCC、粉锈宁和茉莉酸甲酯预处理的花生幼苗,在干旱条件下,体内ABA含量和脯氨酸水平提高,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程度低于对照,明显提高抗旱性。

梁志卿,杜宜春[3](2020)在《喷施粉绣宁对黄瓜和番茄穴盘苗的矮化效应及产量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穴盘苗质量和经济效益,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粉锈宁对番茄、黄瓜穴盘苗的矮化影响、壮苗效果及产量效益。结果表明:粉锈宁的使用会使植株矮、壮,根系发达,根冠比增大,增加植株鲜重、干重,抗逆能力增强,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有显着的效果。当浓度300mg/L时,秧苗的矮化特征表现最佳,有效的控制了黄瓜、番茄幼苗的高度,提高穴盘苗的素质,但当浓度600mg/L时,叶片严重皱缩、扭曲、黄化,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不能为穴盘苗的正常生长提供能量来源,秧苗质量下降。

董文召[4](2004)在《花生耐旱机理及耐旱性的调控研究》文中提出水分胁迫下通过一些调控措施可以提高花生种子的萌发率,改善幼苗的生长状况,抑制保护酶活性的下降,减轻生物膜的伤害,增强花生的耐旱性,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花生施用抗旱剂、油菜素内酯、矿质营养等对抗旱性的调控研究,并对其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见解。

王祯仪[5](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吕卉[6](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夏玉荣[7](2010)在《杀虫剂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于20052009年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实施,在评价生物源杀虫剂阿维菌素和常用化学杀虫剂吡虫啉、毒死蜱、乐果对小麦蚜虫防效和小麦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杀虫剂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特性,提出了完善杀虫剂使用、进一步建立小麦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抽穗至灌浆期蚜虫防治技术为了系统研究小麦大田麦蚜防治技术,以弱筋小麦扬麦13为材料,调查了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麦蚜与天敌的数量动态,研究了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和乐果四种杀虫剂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的影响以及麦蚜的防治适期。结果表明,天敌量随麦蚜密度的波动而波动,两者关系达极显着水平;所选4种杀虫剂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均较好,但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和选择性杀虫剂吡虫啉对天敌的杀伤率较低;在抽穗开花期至花后7天,即麦蚜发生初盛期进行一次性施药防治,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麦田治蚜对灰飞虱有一定兼治作用,但效果不理想。(2)杀虫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采用人工控制蚜虫和人工接种蚜虫的方法研究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乐果4种杀虫剂的推荐、3倍、6倍剂量对弱筋小麦扬麦13产量的影响,研究杀虫剂自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效应和施用杀虫剂减轻虫害对产量的影响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虫处理中,喷施杀虫剂使扬麦13籽粒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强势粒粒重、弱势粒粒重较对照有下降趋势,施药表现出一定负效应,尤其在过量(6倍推荐剂量)施药情况下,影响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在有虫处理中,蚜虫危害发生时,喷施杀虫剂能减轻蚜虫的危害,使扬麦13的产量极显着提高;4种供试杀虫剂中,阿维菌素和毒死蜱较吡虫啉和乐果对扬麦13的负效应小,增产作用大;杀虫剂使用减轻害虫损害的正效应均明显大于其负效应,在推荐施用剂量下,后者可忽略不计,但在超剂量用药时负效应则显着加大,应得到重视。(3)杀虫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控制蚜虫和人工接种蚜虫的方法研究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乐果4种杀虫剂的推荐、3倍、6倍剂量对弱筋小麦扬麦13品质的影响,研究杀虫剂自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效应和施用杀虫剂减轻虫害对品质的影响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虫处理中,杀虫剂处理对弱筋小麦扬麦13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显着,杀虫剂处理使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有下降的趋势,杀虫剂自身对小麦品质影响较小。在有虫处理中,蚜虫危害发生时合理喷施杀虫剂,弱筋小麦扬麦13蛋白质含量极显着下降,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极显着提高,部分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提高,杀虫剂使用减轻蚜虫危害对小麦品质影响的正效应明显,4种供试杀虫剂对小麦品质作用差异不显着。以扬麦13为材料,研究大田生产有虫害条件下吡虫啉、毒死蜱、乐果三种杀虫剂在不同时期喷施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杀虫剂后,显着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显着提高淀粉含量,RVA粘度特性大多数参数值上升,出粉率和弱化度显着提高,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降低,而对拉伸仪参数无显着影响。在抽穗开花期至花后7天喷施,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粉质参数中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低,弱化度较高,更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提高。(4)杀虫剂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弱筋小麦扬麦13和强筋小麦烟农19两个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材料,在无虫条件下开花末期分别喷施1倍(常规剂量)、3倍、6倍剂量的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乐果4种杀虫剂,研究杀虫剂对小麦剑叶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⑴杀虫剂处理会改变小麦剑叶的SPAD值、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相关参数值,且剂量越高影响越明显;不同类型杀虫剂对小麦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影响较大的杀虫剂是吡虫啉和乐果,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的影响较小;不同小麦品种对杀虫剂的耐受性不同,弱筋小麦扬麦13比强筋小麦烟农19的耐受性强。杀虫剂处理主要是通过降低叶片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引起功能叶光合速率下降,最终导致小麦产量降低。⑵施用杀虫剂,小麦剑叶SOD酶活性改变,POD和CAT酶活性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CAT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大,对杀虫剂胁迫比较敏感,6倍剂量的毒死蜱、吡虫啉和乐果处理中,SOD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SOD酶对杀虫剂胁迫程度更为敏感。4种供试杀虫剂中,吡虫啉和乐果对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毒死蜱和阿维菌素,而影响时间最长的杀虫剂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其次为毒死蜱和乐果。相对于强筋小麦烟农19,弱筋小麦扬麦13对杀虫剂的胁迫具有更强的耐受性。(5)杀虫剂在小麦生产中残留量的安全性评价以弱筋小麦扬麦13和强筋小麦烟农19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开花末期分别喷施1倍(常规剂量)、3倍、6倍剂量的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乐果4种杀虫剂,在小麦成熟期测定植株各部位器官和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评价杀虫剂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阿维菌素在小麦植株各部位器官的残留均未检出,吡虫啉在小麦麸皮、颖壳以及秸秆中有少量残留检出,推荐剂量的毒死蜱和乐果在小麦麸皮和颖壳中有少量残留检出,超剂量的毒死蜱和乐果处理在小麦植株各部位器官和土壤中均有残留检出(面粉除外),其中6倍剂量的乐果残留超标。毒死蜱和乐果的残留量在麸皮和颖壳中的分配比例较大,在土壤中也有一定的残留量。杀虫剂在小麦植株各部位器官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同剂量下,弱筋小麦扬麦13植株各部位器官和土壤中的杀虫剂残留量小于强筋小麦烟农19的残留量。建议在无公害专用小麦生产上杀虫剂以阿维菌素和吡虫啉为主推品种,慎用毒死蜱,不使用乐果。

尚佃龙[8](2019)在《噻呋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纹枯病及抗性风险初探》文中指出玉米纹枯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秸秆还田的推广使得玉米纹枯病病原菌拥有更加广阔的栖息地,导致玉米纹枯病的危害进一步加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玉米纹枯病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传统药剂以喷雾为主,防治难度大,持效期短,急需开发安全和高效的药剂防治玉米纹枯病。但化学药剂的广泛使用必然伴随着病原菌抗药性的问题。噻呋酰胺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在国内已有报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其在玉米上的应用尚需评估。为此,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6个地区的102株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研究了紫外诱导与药剂驯化获得的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探究了室内和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推测噻呋酰胺可作为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理想候选药剂,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2株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比较发现泰安、临沂、潍坊、莱芜、日照和青岛6个地区的菌株群体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差异不显着,各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26、5.15、11.31、6.29、5.68和6.51,6个地区的菌株为低到中等抗性菌株,其EC50值分布范围为0.0103-0.1942μg/mL,平均EC50值为(0.0862±0.0041)μg/mL,偏度(skew)=0.298,峰度(kurt)=?0.298,P=0.0884>0.05,符合连续偏正态分布,且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因此可作为山东地区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基线。通过噻呋酰胺与其它8种杀菌剂的EC50值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噻呋酰胺与戊唑醇、丙环唑、咯菌腈、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氟唑菌苯胺和啶酰菌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敏感性。2、通过紫外诱导与药剂驯化的方法各获得5株耐药性菌株(TA3-X2、TA17-X6、LY8-3、QD14-Y7和WF6-A2)和1株抗性突变体(QD2-Y4),其抗性水平在6.4620.08倍之间,突变频率分别为0.87%和0.52%。对抗性突变体生物学性状的研究表明,紫外诱导获得的5株耐药性菌株其耐药性不能稳定遗传,而经药剂驯化获得的1株抗性突变体QD2-Y4的抗药性可稳定遗传;耐药性菌株TA3-X2的菌丝生长速率高于亲本菌株,其余菌株与亲本菌株差异不明显;5株耐药性菌株和1株抗性突变体的菌丝干重和菌核干重均低于亲本菌株;TA3-X2、WF6-A2及QD2-Y4的致病力低于亲本菌株,TA17-X6、LY8-3及QD14-Y7的致病力与亲本菌株无明显差异。交互抗性测定表明,噻呋酰胺抗性突变体与戊唑醇、丙环唑、咯菌腈、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之间均无交互抗性,与啶酰菌胺和氟唑菌苯胺之间则有交互抗性。3、通过沙培试验研究发现,24%噻呋酰胺FS在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96 g a.i.100 kg-1 seed对玉米安全,且对玉米幼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用量过高为192 g a.i.100 kg-1 seed时对幼苗株高、根长、株鲜质量等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各项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温室盆栽试验表明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48 g a.i.100 kg-1 seed可以提高盆栽玉米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其中用量为24 g a.i.100 kg-1 seed促进效果最佳根系活力较空白对照增加了78.0%,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增加32.3%;温室接菌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剂量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24%噻呋酰胺FS用量为48 g a.i.100 kg-1seed防治效果最佳,达87.43%。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在所有剂量中防治效果最差,因此该剂量不再进行田间试验。4、大田玉米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12 g a.i.100 kg-1 seed-48 g a.i.100 kg-1 seed均不同程度的促进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提高出苗率、株高、茎粗、主根长、须根数、株鲜重和根冠比等指标;实验室考种发现,24%噻呋酰胺FS和60 g/L戊唑醇FS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玉米的穗长、穗粗、行数、穗粒数、百粒重和小区产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2017和2018年24%噻呋酰胺FS用量均为48 g a.i.100 kg-1 seed增产效果最明显分别为15.72%和14.11%;2017-2018年对玉米纹枯病田间防治效果表明24%噻呋酰胺FS在用量为48 g a.i.100 kg-1 seed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至蜡熟期有较好的防效,均在40%以上。

郑崇兰[9](2016)在《三唑酮对大豆花期长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大豆栽植范围广,是重要的优质蛋白及植物油的来源。干旱是最常见的逆境胁迫之一,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形成。大豆属于水分敏感型的作物,每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遇伏旱,此时正值大豆水分敏感期(花荚期),干旱胁迫会造成大豆大幅度减产。因此如何缓解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的影响,降低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是大豆栽培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外施生长调节剂是提高大豆抗旱性的重要手段。三唑酮(Triadimefon)作为一种生长调节剂,有“抑上促下”,调控植株生长的作用,还能通过调节植物生理代谢,缓解多种非生物逆境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本文以南农99-6(Glycinemaxvar.Nannong99-6)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人工模拟干旱,系统深入的研究了三唑酮对花期大豆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阐明三唑酮对花期大豆干旱胁迫的缓解机制,为大豆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显着抑制了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促进根系衰老死亡。三唑酮进一步降低了大豆的株高;提高了大豆植株各部分干物质的积累量,提高比叶重;缓解了干旱造成的根尖细胞衰老死亡,加快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变根系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另外,三唑酮在提高叶片SPAD值的同时,显着延长了大豆叶片持绿期,提高了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增加了大豆单株产量。2、干旱胁迫抑制了大豆光合作用,改变了叶片碳代谢平衡,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三唑酮缓解了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趋势,抑制了胞间二氧化碳(Ci)的升高,提高了胁迫下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酶活性,减少了干旱对光合系统的损伤;三唑酮还提高了胁迫下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分解酶(SS)合成方向酶活性,抑制SS分解方向及蔗糖转化酶(INV)、1,6-二磷酸果糖酶(FBP)及α-淀粉酶活性的上升,提高了了叶片中淀粉含量,抑制了叶片中糖含量的上升,减少源叶糖过量积累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三唑酮促进蔗糖向根系运输,提高了根系中蔗糖及淀粉的含量,提高根系渗透调节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3、干旱胁迫诱导大豆叶片活性氧积累,激发叶片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三唑酮显着提高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增加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干旱后期,延缓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酶活性的下降,故而降低了叶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及超氧根阴离子(O2-·)产生速率,缓解了因干旱造成的膜质过氧化而引起的活性氧(ROS)积累给大豆带来的伤害。综上,干旱胁迫显着抑制了大豆生长,抑制光合作用,促进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加快分解代谢以维持细胞正常渗透调节作用;干旱胁迫还引起大豆叶片膜质过氧化,激发了抗氧化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三唑酮处理后抑制大豆纵向生长,促进大豆横向生长及根系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调节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缓解光合产物过度积累对光合作用的反馈抑制,并促进蔗糖向下运输,提高根系渗透调节能力;同时提高大豆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大豆抗旱性

谢文娟,曾德芳,范钊,邓清香,汪望发[10](2015)在《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的研制及防病增产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探讨不同助剂对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的作用,研究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的防病增产效果。利用正交试验原理,在环保型花生种衣剂中加入不同浓度组合的助剂,根据花生发芽率和幼苗病虫率筛选出最佳种衣剂配方。同时通过花生种子包衣试验、抑菌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改良后的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的防病增产效果。在100 g环保型花生种衣剂中加入1.0 g胺鲜酯、1.5 g紫罗兰色素、0.5 g戊二醇和0.5 g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后改良效果最佳,在改良后的环保型花生种衣剂作用下的花生发芽率显着增大,幼苗病虫率显着降低,同时抑菌试验和大田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改良后的效果。该研究结果为环保型花生种衣剂配方的改善提供重要参考。

二、粉锈宁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和呼吸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锈宁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和呼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3)喷施粉绣宁对黄瓜和番茄穴盘苗的矮化效应及产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分析方法
    1.4 穴盘苗秧苗质量的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穴盘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穴盘苗植株根系活力和根体积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穴盘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穴盘苗植株壮苗指标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穴盘苗植株病叶率的统计
    2.6 不同处理对黄瓜秧苗株高、茎粗及第一雌花节位的影响
    2.7 不同处理对番茄秧苗株高、茎粗及开花节位的影响
    2.8 不同处理对秧苗结果穗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及单株总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5)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特征
    2.4 水文状况
    2.5 地貌特征
    2.6 土壤类型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方法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3.4 数据处理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4.6 小结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5.4 小结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6.5 小结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7.3 小结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8.7 小结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草的概述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5 甘草的用途
        2.1.6 甘草的栽培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4 病原菌的鉴定
        3.2.5 致病性测定
        3.2.6 其它病害
    3.3 结果
        3.3.1 甘草病害种类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4.2.2 气象数据收集
        4.2.3 病害调查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5.2.6 氨基酸的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供试杀菌剂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6.2.1.4 测量方法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7)杀虫剂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农药使用概述
    2 农药使用与环境污染
        2.1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2.2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2.3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2.4 农药的生物富集作用
    3 农药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3.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要求
        3.2 农药残留现状
        3.3 农药残留标准和禁限用农药
        3.4 农药污染全程控制
        3.5 农药科学使用方法
    4 农药使用与作物生长
        4.1 农药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 农药对作物生长和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4.3 农药对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4.4 农药对作物代谢酶系统的影响
        4.5 农药对作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4.6 农药对作物DNA 的影响
    5 无公害小麦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情况
        5.1 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在小麦上的应用
        5.2 化学杀虫剂吡虫啉在小麦上的应用
        5.3 化学杀虫剂毒死蜱在小麦上的应用
        5.4 化学杀虫剂乐果在小麦上的应用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杀虫剂对小麦蚜虫防效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1.3.1 麦蚜发生量调查
        1.3.2 天敌发生量调查
        1.3.3 灰飞虱发生量调查
        1.3.4 计算方法
        1.4 籽粒产量测定方法
        1.5 数据分析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2 杀虫剂对小麦每穗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2.2.1 对小麦每穗粒数的影响
        2.2.2 对小麦粒重的影响
        2.2.3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的增产效果
        2.3 杀虫剂对害虫和天敌消长动态的影响
        2.3.1 天敌与麦蚜的数量变化动态
        2.3.2 开花期喷施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影响
        2.3.3 开花期喷施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
        2.3.4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对蚜虫防治效果和对灰飞虱的兼治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3.1 杀虫剂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3.2 杀虫剂对小麦蚜虫与天敌消长动态的影响
        3.3 小麦蚜虫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杀虫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籽粒蛋白质含量
        1.3.2 籽粒淀粉含量
        1.3.3 淀粉粘度特性
        1.3.4 面粉粉质参数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剂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1.1 喷施不同剂量杀虫剂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1.2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2 杀虫剂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2.2.1 对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影响
        2.2.1.1 喷施不同剂量杀虫剂对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影响
        2.2.1.2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对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影响
        2.2.2 对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2.1 喷施不同剂量杀虫剂对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2.2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对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 对小麦籽粒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1 喷施不同剂量杀虫剂对小麦籽粒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2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对小麦籽粒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对小麦籽粒糊化特性的影响
        2.4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对小麦籽粒面团流变力学特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喷施不同剂量杀虫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时期喷施杀虫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杀虫剂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SPAD 值测定
        1.3.2 光合作用测定
        1.3.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1.3.4 抗氧化酶和膜脂过氧化测定
        1.4 数据分析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剂对小麦剑叶SPAD 值的影响
        2.2 杀虫剂对小麦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2.3 杀虫剂对小麦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 杀虫剂对小麦剑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2.4.1 杀虫剂对小麦剑叶SOD 活性的影响
        2.4.2 杀虫剂对小麦剑叶POD 活性的影响
        2.4.3 杀虫剂对小麦剑叶CAT 活性的影响
        2.5 杀虫剂对小麦剑叶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麦剑叶叶绿素对杀虫剂胁迫的适应性应答
        3.2 小麦剑叶光合速率对杀虫剂胁迫的适应性应答
        3.3 小麦剑叶荧光参数对杀虫剂胁迫的适应性应答
        3.4 小麦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杀虫剂胁迫的适应性应答
        3.5 小麦剑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杀虫剂胁迫的适应性应答
        3.6 小麦剑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杀虫剂胁迫的适应性应答
        3.7 小麦剑叶丙二醛(MDA)含量对杀虫剂胁迫的适应性应答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杀虫剂在小麦生产中残留量的安全性评价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阿维菌素残留
        2.2 吡虫啉残留
        2.3 毒死蜱残留
        2.4 乐果残留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杀虫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2 杀虫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3 杀虫剂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1.4 杀虫剂在小麦生产中残留量的安全性评价
    2 结论
        2.1 杀虫剂对小麦蚜虫防效技术评价
        2.2 杀虫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3 杀虫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2.4 杀虫剂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2.5 杀虫剂在小麦生产中残留量的安全性评价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4 关于进一步探讨有关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噻呋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纹枯病及抗性风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的应用现状
    1.2 噻呋酰胺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1.3 种衣剂概述
    1.4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及研究进展
        1.4.1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状况
        1.4.2 玉米纹枯病的症状、危害
        1.4.3 玉米纹枯病病原
        1.4.4 玉米纹枯病生物学特性
        1.4.5 玉米纹枯病致病机理
        1.4.6 玉米纹枯病发病因素
        1.4.7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试剂及主要仪器
        2.1.1 供试药剂、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供试玉米品种
        2.1.4 供试菌株
        2.1.5 供试培养基
        2.1.6 供试药剂
    2.2 试验设计
        2.2.1 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2.2.2 噻呋酰胺与8 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分析
        2.2.3 玉米纹枯病菌抗噻呋酰胺突变体的获得
        2.2.4 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2.2.4.1 抗性遗传稳定性
        2.2.4.2 抗性突变体生长速率及菌核的形成
        2.2.4.3 抗药性突变体的致病力
        2.2.4.4 交互抗药性测定
    2.3 室内玉米试验
        2.3.1 沙培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2.3.2 盆栽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3.2.1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2.3.2.2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3 盆栽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
    2.4 大田玉米试验
        2.4.1 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4.1.1 试验方法
        2.4.1.2 苗情考察
        2.4.2 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
        2.4.2.1 病情调查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基线
    3.2 噻呋酰胺与8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分析
    3.3 玉米纹枯病菌抗噻呋酰胺突变体的获得
    3.4 抗药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3.4.1 菌丝生长速率和产菌核能力
        3.4.2 致病力
        3.4.3 抗噻呋酰胺菌系的交互抗药性
    3.5 室内玉米试验
        3.5.1 沙培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3.5.2 沙培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3.5.3 盆栽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5.4 盆栽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
    3.6 大田玉米试验
        3.6.1 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3.6.2 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山东省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
    4.2 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4.3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5.1 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
    5.2 噻呋酰胺抗药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5.3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4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9)三唑酮对大豆花期长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影响
        1.2 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2 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2.1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碳代谢的影响
        2.2 干旱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干旱的缓解效应
    4 三唑酮研究进展
        4.1 三唑酮抗逆研究
        4.2 三唑酮在豆科作物中的应用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产量及成熟期籽粒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栽培情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
        2.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
        2.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和成熟期籽粒品质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
        3.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及碳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栽培情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2.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各器官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2.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中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3.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源叶中碳水化合物转化的影响
        3.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各器官间光合同化物运输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栽培情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2.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2.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活性氧积累及膜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3.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A-G循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花期长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2 三唑酮对花期长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 结论
    3 本文创新之处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的研制及防病增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与仪器
        1.1.1主要试剂
        1.1.2主要仪器
    1.2主要试验方法
        1.2.1种衣剂的制备
        1.2.2种子包衣及检测
        1.2.3抑菌试验
        1.2.4大田试验
    1.3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助剂对种衣剂效果的影响,确定助剂添加量
    2.2不同种衣剂对花生种子发芽及病虫害的影响
    2.3不同种衣剂对叶斑病病原菌抑制萌发的影响
    2.4大田试验结果
3讨论与小结
    3.1机理分析
    3.2结论

四、粉锈宁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和呼吸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粉锈宁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和呼吸的影响[J]. 严晓华,潘瑞炽. 中国油料, 1992(04)
  • [2]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花生产量和增强抗旱性研究[J]. 李玲,潘瑞炽. 花生科技, 1996(01)
  • [3]喷施粉绣宁对黄瓜和番茄穴盘苗的矮化效应及产量影响[J]. 梁志卿,杜宜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11)
  • [4]花生耐旱机理及耐旱性的调控研究[A]. 董文召.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2004
  • [5]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6]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7]杀虫剂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D]. 夏玉荣. 扬州大学, 2010(11)
  • [8]噻呋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纹枯病及抗性风险初探[D]. 尚佃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三唑酮对大豆花期长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D]. 郑崇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10]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的研制及防病增产试验[J]. 谢文娟,曾德芳,范钊,邓清香,汪望发.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04)

标签:;  ;  ;  ;  ;  

曲丁胺对花生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