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骨髓移植的特点

中国人骨髓移植的特点

一、中国人的骨髓移植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湛,韩袈鑫[1](2019)在《带初始禀赋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优化研究:基于移植骨髓捐赠的有效性分析》文中指出带初始禀赋的公共资源分配问题中,机制设计者需要通过分配机制实现这些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现行常用的序列优先机制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外部性或社会伦理等问题,通常在实践中不能借助货币对其重新配置,这就需要引入物物交换机制来优化序列优先机制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在肾脏移植匹配和租房交换市场中设计的首位交易循环—链机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由于不要求参与者退回初始禀赋,在肾脏移植匹配中使用的首位交易循环—链机制对序列优先机制的优化具备可行性,但并不帕累托有效。为进一步定量分析该机制的有效性,本文对其在骨髓移植捐赠匹配中的优化效率做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发现相对于现行的序列优先机制,首位交易循环—链机制能够大幅度提高匹配效率,同时也能够将1年生存率提高30%左右。本文还对仿真模拟中的四个参数,即患者数量、相关供者比例、无关供者数量以及错配容忍度做了敏感性分析,发现序列优先机制对四个参数都比较敏感,而交易循环—链机制对无关供者数量变化不敏感但对其他三个参数较敏感。

宋定国[2](2015)在《沧浪之道》文中指出第一章谜局初开耸立在江河市扬子江畔的龙山老出奇事。龙年夏天,山顶上那棵千年古树"问天柏"被雷电劈掉一半后大难不死,翌年春天,在满是岩石的树根处又长出了三株兰花。这些兰花在开始两年可能因为过于娇小羸弱,没有开花,因而也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到了今年春天,它们那剑一般的叶子肥大挺拔,青翠欲滴,还绽放出一串串美妙的花儿。花儿白里透红,疏密相间,其状或相顾而如笑,或相背而如嗔,或相掩而如羞,或

曹履先[3](1992)在《中国人的骨髓移植特点》文中研究说明 中国的实验性骨髓移植研究始于1959年,在某些医院及研究所进行了动物实验性骨髓移植的研究。小鼠、狗经照射后给予自体或异基因骨髓移植(静脉输注),一些实验性动物生存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国内首例同基因骨髓移植是1962年报告的。异基因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淋巴瘤均有报告。有约150例异基因骨髓移植及约200例自体骨髓移植的报告。每年约有4万例新发生的白血病人及再生障

赵毅[4](2011)在《天然免疫分子TLR4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GVH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当今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重要手段,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等移植并发症严重影响移植效果和临床的广泛应用。本项目从临床和动物实验模型入手,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TLR4(Toll-like receptors, TLR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移植术后GVHD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以及术后感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建立了TLR4基因缺陷的小鼠骨髓移植模型,以期研究TLR4分子表达对GVHD发病率和移植生存期的影响,观察TLR4基因缺陷对DC(dendritic cells,DCs)成熟、抗原递呈功能和诱导T细胞异基因免疫反应能力的影响,阐明TLR4在GVHD中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为恶性血液肿瘤移植术后GVHD的预后因素和防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关于TLR4对GVHD的影响,国际上有少量报道涉及,而且结论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TLR4可能减少GVHD的发病风险,而另外学者认为TLR4会增加或不影响GVHD的发生。为明确TLR4在异基因移植后GVHD发生中扮演的角色,我们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技术(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去对208例在我移植中心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病人及相配对的亲缘或非亲缘供者进行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Ile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位点的基因型测序。Ncol内切酶分析Asp299Gly突变,Hinfl内切酶分析Thr339Ile突变,我们研究发现:在所有被检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人群样本中均没有检测到TLR4的Asp2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存在。我们得出结论:TLR4基因的多态性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种中分布是不同的,在非洲、欧洲人种中分布相对较高,最高突变报道出现在伊朗西部人群中,而在其他亚洲人种中分布罕见。我们的实验证明了在中国尤其是浙江及周边地区移植人群中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Ile的基因多态性非常罕见。由于这个结果使我们无法用统计学方法阐明TLR4基因和GVHD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试图通过TLR4基因敲除小鼠GVHD模型来证实这个假设:供者或受者的TLR4基因突变可能影响到GVHD的发生。我们通过小鼠移植模型探讨了TLR4基因在骨髓移植后GVHD的发生中扮演的角色。GVHD的发生有3个因素,其中关键因素是供者淋巴细胞识别供者或受者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而活化,转移到靶组织器官对受者的组织器官发生攻击,引起组织破坏。树突状细胞作为一类具有最强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群体,在识别和递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诱导移植排斥中起重要的作用。人们一直认为,DC是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具有激活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我们利用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观察TLR4基因缺陷小鼠DC诱导同种移植免疫耐受效果,并分析了相关的免疫机制。通过研究TLR4基因敲除小鼠DC在体内外对供者T细胞成熟、分化和功能的影响以及致耐受作用的不同来了解TLR4在GVHD中所扮演的角色。BALB/c、C57BL/6小鼠是纯系的同种小鼠,这两种小鼠的主要和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Ⅱ)均不相同,可进行同种间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研究。TLR4-/-是TLR4基因敲除小鼠其背景与C57BL/6小鼠(TLR4+/+)相同。研究表明,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供者和受者来源的APC均可出现在受者的二级淋巴组织中,供者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可以识别受者APC(直接递呈)或供者APC(间接递呈)呈递的异基因抗原。我们将实验设计为TLR4+/+和TLR4-/-小鼠分别做供者或受者与BALB/c小鼠之间相互进行骨髓移植,了解TLR4-/(?)与TLR4+/+的DC在参与直接递呈和间接递呈识别过程中,两者相比受鼠发生GVHD的不同。通过观察我们发现TLR4-/-小鼠无论作供鼠还是受鼠其移植后的嵌合体与TLR4+/+组相比发生GVHD程度均较轻、体重下降较慢、临床GVHD评分较低、肝脏及小肠等器官、组织的受损程度较小,均预示TLR4-/-小鼠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异性抗原的耐受,导致机体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免疫耐受。此外我们还观察到TLR4-/-小鼠做供鼠时移植后受鼠BALB/c发生GVHD时间(中位时间16.1天)较TLR4-/-小鼠做受鼠时其嵌合体发生典型GVHD(中位时间12.3天)的时间也要退后一些,解剖发现受鼠肝脏、小肠表面出血点程度更轻;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移植后受体淋巴组织中供体或受体来源的DC所占比例不同所造成的,当TLR4-/-作为供鼠时,其提供的DC在移植后2周为嵌合小鼠淋巴组织中主要DC,因其递呈异基因抗原使T细胞激活的作用较弱,故诱导发生GVHD的程度要轻。在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中我们比较了TLR4-/-小鼠DC的抗原提呈能力、与同种异基因T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抑制T辅助细胞1型(T help cell type 1,Thl)亚群的分化以及体外诱导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低反应性等来解释其发生移植免疫耐受的免疫机制。近来的研究认为在T细胞反应的早期,当童贞T细胞识别APCs提呈的抗原时,APCs是否能够表达足够的CD86、CD80、CD40等共刺激分子决定了T细胞是否被完全活化,产生免疫应答,或是未被活化导致凋亡或无能。体外实验我们发现TLR4-/-可以保护非成熟型DC不被外源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所激活。我们的FACS数据表明,给予外源性LPS(1μg/ml)刺激24h, TLR4+/+小鼠Day-5-DC表达高水平CD80、CD86、CD40和MHC-Ⅱ类分子,显示出成熟型DC的表型特征,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分泌水平明显升高;而TLR4-/-小鼠Day-5-DC则维持在非成熟型状态,DC的表型和IL-12分泌在LPS刺激前后几乎无改变,对T细胞为低刺激活性。IL-12是由DC分泌的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可以促进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 IFN-γ)的分泌,引起CD4+T细胞增殖并向Th1细胞分化,IL-12的缺乏则T细胞增殖受抑。TLR4-/-小鼠在LPS刺激后DC的非成熟状态明显抑制了其抗原提呈能力,减弱DC与同种异基因T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引起T细胞增殖的作用较弱,从而减轻GVHD的发生。在体内实验我们对骨髓移植后21天小鼠进行研究,供鼠是TLR4-/-组小鼠脾细胞来源的DC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与供鼠TLR4+/+组相比也明显降低。TLR4基因的缺失可使DC维持非成熟型状态,具备对T细胞的低刺激活性。一般认为CD4+T细胞Th1亚群向Th2亚群漂移,可以改变移植物局部的免疫反应,抑制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IL-2和IFN-γ是Th1亚群的特征细胞因子,而IL-10和IL-4是Th2亚群来源的细胞因子;IL-17为第三个T细胞亚群,在预防胞外病原体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缺乏可导致炎症的进展和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为了探讨TLR4-/-小鼠的DC与异基因CD4+T细胞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我们测定并分析了同种MLR反应体外培养体系上清中Th1和Th2来源的细胞因子,发现TLR4-/-小鼠来源非成熟型DC与新鲜分离BALB/c小鼠的CD4+T细胞作MLR后,代表Th1亚群的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降低(p<0.01),有意思的是代表Th2亚群的细胞因子IL-10和IL-4水平也表现为下降(p<0.05)。结果说明TLR4-/-小鼠DC可抑制Th1亚群的增生反应,但并未诱导Th1亚群向Th2亚群偏移。此外TLR4+/+小鼠MLR上清中IL-17的水平与TLR4-/-组相比显着升高,说明IL-17对GVHD的进展起促进作用。我们在MLR实验中通过流式和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arbox fluorescencein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 CFSE)标记检测发现TLR4-/- DC对异基因T细胞的活化作用减弱,与TLR4+/+组相比T细胞增殖明显减少;本结果说明TLR4基因的缺失使DC在体外同种MLR反应中能够维持处于非成熟型状态,不能充分活化T细胞,从而诱导T细胞对同种抗原的低反应性。血清中Th1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与严重的GVHD和死亡率相关。为了解小鼠移植后体内来自Th1亚群和Th2亚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推测TLR4-/- DC在体内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我们收集了移植后7天嵌合体小鼠的血清,供鼠为TLR4-/-的移植后受鼠血清中代表Th1亚群的IL-2水平明显较低;而令人惊讶的是其血清中IFN-γ的水平正好相反,移植后第7天受鼠血清中IFN-γ水平与TLR4+/+小鼠组的比较明显升高,考虑可能是除T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APC分泌的较多量IFN-γ所至。这结果也与其他一些学者观点符合:IFN-γ对GVHD起到保护作用,IFN-γ对活化T细胞起负调控作用,抑制细胞分化,促进细胞死亡,保护受体器官不受损坏。研究发现Th2相关的细胞因子可以下调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拮抗Th1亚群的细胞因子效应,从而减轻GVHD的发生。我们检测发现代表Th2亚群的细胞因子IL-10水平在供鼠为TLR4-/-的嵌合小鼠血清中表现为明显升高,提示可以抑制小鼠移植后GVHD的发生。此外移植后第7天最大量成熟的DC迁移到淋巴组织,参与到递呈抗原,活化T细胞的过程中,这一定程度解释了实验中发现移植后嵌合体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为何在第7天水平最高这一现象。影响GVHD的因素很多,在体内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网络最终影响到GVHD的发生和严重程度,LPS/TLR4的信号传导通路也是其中影响因素之一。我们从这个方面入手了解天然免疫分子TLR4在GVHD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TLR4基因在T细胞对APCs的刺激产生明显的活化和增殖反应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是同种反应性T淋巴细胞启动介导同种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TLR4基因的缺失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异性抗原的耐受,导致机体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免疫耐受从而显着减少受体GVHD的发生。针对TLR4基因研发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也许可以为今后预防和减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

丁菲[5](2020)在《社会距离、人际信任和网站感知风险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利他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是个体出于自身助人意愿而实施帮助行为且不期望从求助者一方得到回报的助人行为。在近年来的研究当中,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利他行为不仅仅出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在网络环境当中也比比皆是。通过在网络中实施恰当的社会行为,向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传达关心与友爱,个体将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更友善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构建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增进自身的身心健康。本文旨在从社会距离、人际信任和网络感知风险的角度着手,为如何提高人们的网络利他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和实验室实验两个研究逐步考察了社会距离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实验一问卷法初步考察了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影响,实验二情境实验2×2被试间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各变量间的因果联系和影响作用,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和网站感知风险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社会距离能够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助人者感知到的与求助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其网络利他行为水平越高;(2)人际信任在社会距离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当网站感知风险较高时,人际信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作用更显着。

张俊茹[6](2012)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文中认为美国癌症协会2010报告称癌症已成为全球头号“经济杀手”,同时也很可能在最近几年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鉴于癌症较难治愈,治疗癌症的主要目的应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非治愈。因此仅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并不全面和准确。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生活质量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癌症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对生活质量的测评国内外多采用WHOQOL-100、FACT-G、EORTCQLQ-C30等量表,国内较为常用的也是翻译上述三种量表直接使用,使用效果不佳。由于文化和国情的差异,编制适合于我国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某医院癌症患者103名、直系亲属10名和临床医生1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专家法提取生活质量的有关条目并进行因素归纳,然后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我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模型,最后形成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并验证了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通过对某医院105名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建立了初步的常模标准;最后对某医院的96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和4轮德尔菲专家法讨论,最后建立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模型,包括躯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和家庭状况4个维度,共39个条目。2.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1)新编量表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39-0.911之间,说明本量表一致性信度较高;(2)经心理学、医学专家对量表的分析后,认为该量表编制合理,内容完善,适合实际临床应用,内容效度较好;(3)以WHOQOL-100和EORTC QLQ-C30作为效标,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效标关联效度验证,结果显示新编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与各效标维度有显着相关,表明量表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3.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临床用常模:(1)总分高于166.30为高生活质量组,111.48-166.30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111.48为低生活质量组,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低;(2)躯体状况的常模为高于31.32为高生活质量组,19.3231.32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19.32为低生活质量组,得分越低,躯体症状越重;(3)心理状况常模为高于66.68为高生活质量组,44.26-66.68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44.26为低生活质量组,得分越低,心理状况越差;(4)社会功能常模为高于34.88为高生活质量组,22.54-34.88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22.54为低生活质量组,得分越低,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等影响越大;(5)家庭状况常模为高于38.86为高生活质量组,19.92-38.86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19.92为低生活质量组,分数越低,与家庭有关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越不和谐。4.经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与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手术没有显着的关系,而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显着的关系,年龄越大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周莹[7](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毕淑敏[8](1997)在《红处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沈若鱼携母自南方归来对,晒得像一段黑檀木。先生到机场接她们,小心翼翼。好像母女俩是砍开的半个椰子,一碰就会汁液横流。本想把母亲接到自家,但老人坚持回干休所。送母亲回去安歇后,先生的精神才舒缓一些。告诉你一件事,可别吓着。要有精神准备,把自己的红血球、白血球都调动起来,像城墙砖一样砌在那儿,抵御我这个消息的力度。先生郑重得吓人。说吧,是不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搞了颠覆我的小动作?家庭兵变,第三者插足什么的,我时刻准备着。沈若鱼一边说,一边向外拿着南方特产。比这要坏得多。先生不理会她的打趣,沉痛万分。

赵桐茂[9](2016)在《建立公共脐血库的策略》文中提出脐血作为干细胞的来源,不仅被广泛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而且被用于临床细胞治疗以及再生医学研究。全球范围已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公共或私人脐血库,并成立了国际脐血制品登记处(BMDW)。虽然公共脐血库提供几乎所有脐血用于HSCT的脐血,但是其中大多数面临财务困境。本文介绍各种类型脐血库的特点,影响脐血制品使用率的因素,讨论提高公共脐血使用率及维持财务平衡的若干问题,包括选择性采集高质量脐血,设置最佳库容量,脐血种族背景多样性,以及脐血的HLA分型和非遗传性母源抗原(NIMA)配型。

陈海丹[10](2009)在《干细胞转化研究的治理 ——一种基于案例研究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今前沿的干细胞科学带给人们无限希望和期待,但是干细胞研究的进程中同时还伴随着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使干细胞研究的治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本论文提出,干细胞转化医学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简单线性的、“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研究根本无法将实验室中获得的生物医学知识转移到临床应用。转化研究不仅需要解决科学内部的问题,也需要科学和社会秩序的共生产。从共生产的视角看,成功的干细胞转化研究需要一种治理模式,使不同的行动者在科学技术领域、医疗健康领域、产业经济领域、伦理法律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中相互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基于这种理论预设,本文针对高校研究所、干细胞公司、干细胞产业化三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转化研究,建立了各自不同的干细胞转化研究的治理模型,然后根据这些治理模型对中国的案例展开具体分析。我的案例研究发现,除了基础的细胞培养、动物研究、临床试验,高校研究所的科学家还要在实验室之外寻求资源;干细胞公司还要建立商业模式,宣传干细胞;干细胞产业化还要利用创新系统,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但它们都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合理的医疗制度、公众理解干细胞,同时处理好知识产权问题,尊重和保护病人和受试者。最后,我结合干细胞转化研究的治理模型和一手的案例研究访谈材料,提出如何走向转化研究的治理的建议。西方人通常认为,中国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缺乏管理和伦理治理。中国因此而被他们指责为“野蛮的东方”。我的案例研究证明,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和欧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在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管理方面曾经有过长期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但这并没有产生“野蛮的东方”管理格局,确切地说,这使得多个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中国最新出台的管理办法再次证明,中国已经采用有效的、合法的管理策略使干细胞科学进入临床应用。

二、中国人的骨髓移植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的骨髓移植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带初始禀赋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优化研究:基于移植骨髓捐赠的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带初始禀赋的公共资源分配模型及三种分配机制
    1. 分配模型
    2. 三种分配机制及其有效性
三、机制优化的可行性与激励相容
四、TTCC-k机制优化的定量比较分析
    1. 骨髓匹配捐赠SD机制与TTCC-k机制社会总效用比较
    2. 仿真模拟的参数敏感性
五、结论
    1. 总结
    2. 应用的拓展

(2)沧浪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谜局初开
第二章弃子谋势
第三章喜忧相伴
第四章各有妙招
第五章暗流涌动
第六章阴霾迷离
第七章风云突变
第八章大浪淘沙
第九章峰回路转
第十章情涌中秋
第十一章暗藏玄机
第十二章“事故”频发
第十三章魂牵巴黎
第十四章难挡硝烟
第十五章决战在即
第十六章辞旧迎新

(4)天然免疫分子TLR4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GVH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目次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TLR4基因的多态性在中国移植人群中分布
    引言
    1、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TLR4基因敲除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的建立
    引言
    1、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试剂及抗体
        1.2 主要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TLR4分子在GVHD发病中的分子机制的探讨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社会距离、人际信任和网站感知风险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网络利他行为概述
        2.1.1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
        2.1.2 网络利他行为的测量
        2.1.3 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2.2 社会距离概述
        2.2.1 社会距离的概念
        2.2.2 社会距离的测量
        2.2.3 社会距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2.3 人际信任
        2.3.1 人际信任的概念
        2.3.2 人际信任的测量
        2.3.3 人际信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2.4 网站感知风险
        2.4.1 网站感知风险的概念
        2.4.2 网站感知风险的测量
        2.4.3 网站感知风险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2.5 问题提出
3 研究一:问卷法探究社会距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研究工具
        3.2.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3.3.3 量表信度检验
        3.3.4 性别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3.3.5 相关性统计
        3.3.6 社会距离、人际信任和利他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检验
        3.3.7 社会距离、人际信任、网站感知风险与社会距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3.4 讨论
        3.4.1 性别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3.4.2 社会距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3.4.3 人际信任在社会距离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3.4.4 网站感知风险对人际信任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
4 研究二:情境实验法探究社会距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设计
    4.3预实验
        4.3.1 被试
        4.3.2 研究程序
        4.3.3 研究结果
    4.4正式实验
        4.4.1 被试
        4.4.2 研究程序
    4.5 研究结果
        4.5.1 性别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4.5.2 相关性统计
        4.5.3 社会距离、人际信任和利他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检验
        4.5.4 社会距离、人际信任、网站感知风险与社会距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4.5.5 网站感知风险在人际信任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4.6 讨论
        4.6.1 性别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4.6.2 社会距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4.6.3 人际信任在社会距离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4.6.4 网站感知风险对人际信任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
5 总讨论
    5.1 性别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5.2 社会距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5.3 人际信任在社会距离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5.4 网站感知风险对人际信任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
    5.5 研究价值与局限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生活质量概念
    2 生活质量的研究应用
        2.1 生活质量研究在癌症化疗的应用
        2.2 生活质量研究在癌症放疗的应用
        2.3 生活质量研究在癌症外科治疗的应用
        2.4 生活质量研究在癌症骨髓移植治疗的应用
        2.5 生活质量研究在癌症疼痛治疗上的应用
        2.6 生活质量研究在癌症康复与护理上的应用
    3 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3.1 心理因素
        3.2 治疗并发症
        3.3 疾病状况
        3.4 社会功能
    4 生活质量的测量方法
        4.1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外常用测量方法
        4.2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常用测量方法
    5 生活质量量表的应用和发展
        5.1 生活质量量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管理模式
        5.2 选择正确的生活质量量表
        5.3 生活质量量表的调查方式
        5.4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
    6 中国人生活质量量表的特点
        6.1 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内容可能更宽泛
        6.2 国内原创量表
        6.3 生活质量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实验设计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方案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设计
    1.5 统计学处理
2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3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常模建立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4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和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9)建立公共脐血库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脐血库的类型和功能
    1.1 公共脐血库
    1.2 公共库脐血的使用状况
    1.3 私人脐血库
    1.4 家庭亲属脐血库
    1.5 混合型脐血库
    1.6 世界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登记
2 CBU质量保证
    2.1 选择合适的孕妇和婴儿
    2.2 入库CBU的细胞数量阀值
    2.3 CBU质量监管
3 公共库最佳库容量
    3.1 库容量和HLA匹配患者比例
    3.2 国外公共脐血库的容量
    3.3 脐血库库库容量和CBU价格的关系
4 脐血移植NIMA效应和抗肿瘤作用
    4.1 NIMA效应
    4.2 虚拟HLA表型
    4.3 脐血供者母亲的HLA分型
    4.4 脐血供者微嵌合母亲细胞抗肿瘤作用
5 CBU在HSCT中的应用
    5.1 CBU的HLA分型要求
    5.2 对CBU细胞数量的要求
    5.3 半相合-单脐血混合移植
6 维持公共脐血库财务可持续性的策略
    6.1 CBU商品化
    6.2 设置采集脐血细胞数量阈值
    6.3 改进公共库的若干策略

(10)干细胞转化研究的治理 ——一种基于案例研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
第一章 导论:实现再生医学的干细胞研究
    1.1 前言
    1.2 干细胞的研究和进展
    1.3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2.0
    1.4 释疑解惑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生物医学研究的政治学:一种理论架构
    2.1 库恩后的科学论
    2.2 行动者网络理论
    2.3 从共生产看治理
    2.4 转化研究的模型
第三章 中国的生命科学
    3.1 组织结构
    3.2 科研经费
    3.3 人力资源
    3.4 文章发表
    3.5 重点领域
    3.6 小结
第四章 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和政策
    4.1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和政策
    4.2 干细胞转化研究:伦理和政策挑战
    4.3 寻找新的治疗:临床研究的伦理学
    4.4 欧洲管理政策的发展
    4.5 美国管理政策的发展
    4.6 中国管理政策的发展
第五章 北科干细胞治疗:从临床到实验室
    5.1 历史发展
    5.2 商业模式
    5.3 治疗表象
    5.4 伦理争议
    5.5 不确定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干细胞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南北革命之路
    6.1 科学背景
    6.2 规范之路
    6.3 创新之路
    6.4 孰是孰非
    6.5 小结
第七章 天津干细胞产业化:实验室和临床相互合作
    7.1 脐带血:一种约定的物质
    7.2 网络中的行动者
    7.3 脐血库:希望还是炒作
    7.4 公私和医患的冲突
    7.6 小结
第八章 中国的干细胞转化医学:过去和将来
    8.1 走向转化研究的治理
    8.2 最新管理办法的出台
    8.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四、中国人的骨髓移植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带初始禀赋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优化研究:基于移植骨髓捐赠的有效性分析[J]. 王湛,韩袈鑫. 中国工业经济, 2019(04)
  • [2]沧浪之道[J]. 宋定国.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5(04)
  • [3]中国人的骨髓移植特点[J]. 曹履先. 山西白血病, 1992(04)
  • [4]天然免疫分子TLR4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GVH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赵毅. 浙江大学, 2011(07)
  • [5]社会距离、人际信任和网站感知风险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D]. 丁菲. 吉林大学, 2020(08)
  • [6]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D]. 张俊茹.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3)
  • [7]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红处方[J]. 毕淑敏. 大家, 1997(01)
  • [9]建立公共脐血库的策略[J]. 赵桐茂. 中国输血杂志, 2016(12)
  • [10]干细胞转化研究的治理 ——一种基于案例研究的分析[D]. 陈海丹. 浙江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中国人骨髓移植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