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胎绒毛尿囊膜生产水痘合格减毒疫苗的初步试验

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胎绒毛尿囊膜生产水痘合格减毒疫苗的初步试验

一、采用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绒毛尿囊膜生产鸡痘鹌鹑化弱毒苗的初步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齐铁英,张亚华,丁国义,屈莉,徐茹青,刘明彦,王志萍[1](1995)在《采用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绒毛尿囊膜生产鸡痘鹌鹑化弱毒苗的初步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或尿囊腔接种鸡瘟种毒后,无菌采集正常死亡和接种后120小时存活的有病变的鸡胚胎和CAM。单独采用上述经无菌检验阴性的鸡胚胎或胚胎加适量CAM制备成冻干苗。经安检、效检和无菌检验证明,该苗符合《规程》 ̄[1]所要求的标准。

洪琴[2](2011)在《鸡痘免疫增强型核酸疫苗构建及免疫评价》文中认为本实验将疑似“混合型”鸡痘的病料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皮肤、气管和喉头病料的细胞胞浆内嗜酸性染色的A型包涵体。病原分离鉴定表明,病毒能在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典型的痘斑,并在CEF上形成鸡痘病毒典型病变。据GenBank发表的FPV美国标准强毒株基因序列,利用Oligo 6.0和Primer 5.0软件设计1对扩增4b core蛋白基因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证明所分离的病毒是鸡痘病毒(FPV),命名为HH2008。本实验根据Afonso等人已发表的FPV核苷酸全序列(AF198100),针对FPV140上下游设计了1对引物,PCR扩增出FPV140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进行亚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ENV,表达蛋白大小约为42 ku。制备兔抗ENV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可达到218,Westernblot检测发现多抗血清特异性好,可通过ELISA鉴定鸡痘病毒。本试验将FPV ORF140基因亚克隆至pVAX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ENV。利用一段编码(G4S)3多肽的碱基Linker将ChIFN-γ分别与FPV ENV基因进行连接,成功构建pVAX-ENV-IFN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VAX-ENV和pVAX-ENV-IFN转入BHK21细胞中并检测到目的蛋白表达。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雏鸡进行体内表达检测,ENV基因和ENV-IFN融合基因能够在体内进行表达,同时表达后的融合蛋白可以被ChIFN-γ多克隆抗体和FPV ENV多克隆抗体检测出来,进一步证明了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保留了融合前两段基因各自的生物学活性,为后续动物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动物免疫试验分为5个组,即E组(FPV ENV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免疫组)、E-I组(pVAX-ENV-IFN真核表达质粒免疫组)、V组(鸡痘商品化疫苗免疫组)、P组(pVAX1空质粒免疫组)和PBS对照组(B组)。利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处理组雏鸡的各项免疫指标进行了检测,最后应用病毒攻击试验比较不同质粒免疫组间保护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免疫组各日龄雏鸡免疫指标均比pVAX1空载体组和PBS组高,以ENV-IFN融合基因的结果尤为显着。其中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CD4+、CD8+、T细胞数量和外周血液中抗FPV ENV特异性抗体与pVAX1空载体组和PBS组相比较都有明显的提高,且以融合基因组和疫苗组最为显着。综上所述,ChIFN-γ基因在配合FPV抗原基因免疫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增强,提高了机体抵抗病毒的攻击能力。本试验构建ChIFN-γ与病毒抗原基因融合基因质粒鸡免疫保护试验为进一步研究ChIFN-γ生物学活性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为探讨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型抗病毒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崔连民[3](2005)在《滨州地区鸡痘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出现痘疹,有的在口腔、咽喉部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痂膜,死亡率可高达20%以上,若并发其他的传染病可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幼雏发病后生长缓慢、消瘦;产蛋鸡发病后产蛋下降。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鸽子也有可发生。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成鸡和育成鸡最易感染。秋冬两季最易流行,秋季8—10月份多发生皮肤型鸡痘,冬季则以粘膜型鸡痘为主。本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定期接种鸡痘弱毒苗。近年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常常出现免疫失败现象,使鸡痘发病率明显增加,全国时有局部爆发鸡痘的报道。自1998年以来,滨州地区经常爆发流行鸡痘疫病,在临床上除表现为传统的皮肤型、粘膜型之外,还出现了新的眼鼻型、内脏型鸡痘。各种品种、不同日龄的鸡都可发生,雏鸡最早6—7d龄发病,肉鸡一般4—6w龄发病。本病流行广,引起鸡群发育受阻,发病率10—70%,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0%,但常因并发或继发其它疾病而导致鸡的大批死亡,而且普通鸡痘刺种免疫不能使鸡群获得保护,必须反复免疫、长期用药控制才能维持鸡群的健康,造成生产成本加大,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鸡户的积极性。根据鸡痘发生的新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新型鸡痘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是当务之急。本人从2003年1月起开展了本项研究,研究结果主要有:1.摸清了滨州地区鸡痘流行的特点近几年,在滨州地区鸡痘发生很普遍。各种品种、不同日龄的鸡都可发病,雏鸡最早可在67d龄发病,肉鸡一般在46w龄发病,鸭和鹅很少发生。在临床上除常见的传统型的鸡痘如皮肤型鸡痘、粘模型鸡痘之外,又出现了眼鼻型和内脏型鸡痘等新的形式。鸡感染鸡痘病毒常并发或继发新城疫、肾型传支、腺胃型传支等,导致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造成损失加重。2.从临床上对新型鸡痘病毒做出了正确诊断近年来,在滨州及周边地区的发病鸡群除表现为传统型的皮肤型和粘膜型鸡痘之外,还表现为内脏型和眼鼻型(暂定名)鸡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严重。各种d龄、品种的鸡都可发病,鹌鹑、鸽子亦有发生,尤以产蛋鸡最为严重。雏鸡最早可在67d龄就可发病,肉鸡一般在4—6w龄发病。本病的流行特点是发生范围广,主要引起鸡群的呼吸症状,发育受阻,发病率可达1070%,鸡的死亡率不高,一般不超过20%,但常

邵二波[4](2008)在《鸡痘病毒地方分离株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鸡痘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发病后成鸡一般不造成死亡,雏鸡死亡率较高,5%-30%不等,黏膜型鸡痘症状较严重,有时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鸡痘可使病禽生长迟缓,产蛋下降,种禽发病时孵化率降低,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也可引起大批死亡,死亡率甚至高达40%~50%。目前,世界各国对鸡痘的预防主要是接种鸡痘或鸽痘病毒弱毒活疫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鸡痘的发生率。但近些年来,鸡痘的发生率又有增高的趋势,并且症状也比以前的严重,免疫失败的情况也很常见。为了探讨鸡痘病毒是否发生了变异,同时建立比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更敏感、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我们进行了鸡痘病毒分子遗传学分析及PCR诊断方法的研究。本试验对临床疑似鸡痘的患鸡,进行了病毒的分离、提纯、鉴定、序列分析,建立了对鸡痘病毒的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本试验首先对5例疑为皮肤型鸡痘的病鸡进行了取样及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利用10日龄鸡胚尿囊膜连续传代3次,经病毒分离、病毒致病变效应(CPE)、琼脂扩散反应等,证明所分离的病毒是鸡痘病毒,命名为FPVSD1~5。根据已经发表的鸡痘病毒的C型血凝素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引物,FPVSD1~5分离株通过PCR分别扩增出了预期的647bp片段,经过测序、序列比较分析对该基因序列的变异性研究表明:该序列与已经发表的鸡痘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100%,没有发生基因变异。又根据鸡痘病毒Hypothetical protein基因序列,设计另外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出了预期的704bp片段,经过测序、序列比较分析对该基因序列的变异性研究表明:该序列与已经发表的鸡痘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100%,也没有发生基因变异。再次证明鸡痘病毒基因组保守性较高。利用分离的地方株鸡痘病毒对SPF雏鸡和商品代蛋公雏鸡进行了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鸡群并未发生严重的鸡痘症状和病理变化。上述实验建立的PCR方法,同时可用于鸡痘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他蕾[5](2019)在《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不同长度的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评价》文中提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且能引起产蛋鸡的产蛋率迅速下降等特点,在我国有进一步扩大流行的趋势。目前主要通过细胞或鸡胚传代致弱的弱毒活疫苗来预防本病,但弱毒活疫苗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有的弱毒活疫苗还能使鸡发病,引起ILT的爆发和流行。因此,急需研制开发出新一代高效安全的疫苗来防控ILT。鸡痘病毒载体具有外源基因容量大,能产生针对外源基因的免疫应答,宿主范围窄,不会向环境中散毒以及能区分自然感染和免疫接种的动物等独特优越性。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表达ILTV保护性抗原gB全长或部分截短的3种重组鸡痘病毒的转移载体,分别以两种鸡痘病毒(Fowlpox virus,FPV)282E4株和LP株为母本毒株转染获得了 6种重组鸡痘病毒,评价了其免疫效力,为针对ILTV的鸡痘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1.ILTV gB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根据GenBank发表的ILTV gB基因全长序列,用DNAStar软件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及性,选择了两段主要抗原区域,分别为861bp和972bp,扩增后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进行原核表达,获得大小约为48kDa的gBa蛋白和51kDa的gBb蛋白,这两种蛋白均为包涵体蛋白。纯化蛋白免疫小鼠,获得gBa和gBb多抗血清。Western-blot结果显示这两种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检测LMH细胞中繁殖的ILTV,可用为gB蛋白表达检测的抗血清。2.表达ILTV不同长度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利用点突变试剂盒,同义突变了 gB基因上两处与FPV转录终止信号序列相吻合的位点。分别将ILTV gB全长基因和两个抗原性强的gB截短基因(gB1:439-1362bp;gB2:439-2094bp)克隆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12LS中,获得转移载体p12LS-gB、p12LS-gB1和p12LS-gB2,用脂质体法分别转染已感染鸡痘母本病毒wt-FPVLP和wt-FPV282E4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利用蓝白斑筛选,获得纯化的6种重组鸡痘病毒rFPVLP-gB,rFPVLP-gB1,rFPVLP-gB2,rFPV282E4-gB,rFPV282E4-gB1 和 rFPV282E4-gB2。PCR 验证目的基因已成功插入鸡痘病毒基因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blot试验证实,gB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载体中表达良好。3.表达ILTV不同长度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的免疫效力试验80只28日龄SPF鸡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于颈部皮下免疫rFPVLP-gB、rFPVLP-gB2、rFPV282E4-gB、rFPV282E4-gB2、wt-FPVLP和 wt-FPV282E4,剂量为 105PFU/只;同时设商品化ILTV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对照组,剂量为105PFU/只;PBS对照组,剂量为0.2 mL/只。免疫后21d,用105EID50/只的ILTV的野毒株119株喉头攻毒,观察各疫苗对鸡的免疫保护效果,并采集喉拭子测定排毒情况。结果表明,rFPVLP-gB和rFPV282E4-gB病毒组的保护率均为100%,高于商品化疫苗组的83.3%,而rFPVLP-gB2和rFPV282E4-gB2病毒组的保护率分别为33.3%和16.7%,低于商品化rFPV基因工程疫苗;排毒结果显示所有疫苗组均排毒。综上所述,在构建的6株rFPVs中,ILTV gB全长基因的表达及免疫效果最好,可作为ILTV的疫苗候选株。

孙洪磊[6](2010)在《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基因的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为验证FPV野毒株是否存在REV基因整合现象,探讨整合毒株感染鸡群的病变特征及REV的抗体变化规律。本试验对泰安及周边地区搜集的9例典型FP临床病例取其病变组织分离FPV,电镜观察FPV形态特征及感染细胞超微病变、PCR扩增REV-env和LTR序列、ELISA检测FP发病鸡群血清REV抗体变化规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鸡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9株FPV野毒株均有REV基因片段的整合,整合毒株使感染组织细胞核由原来紧密球状变成较松散的螺旋状;FP患病鸡REV抗体阳性率显着升高;发病鸡除FP的一般病变外,同时显示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淋巴组织严重萎缩,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肝脏、十二指肠、肺脏等器官内的弥散性淋巴组织亦表现相应的病理变化。结果证实泰安及周边地区流行的FPV野毒株普遍存在REV基因的整合现象,整合有REV基因的FPV野毒株的致病特性已发生某些改变,具有REV的某些致病特征。以分离保存的FPV野毒株接种CEF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REV,结果未检测到游离REV病毒粒子;以该毒株人工感染7日龄SPF雏鸡,同时设阴性对照,常规免疫新城疫弱毒苗(ND)。接毒后每周采血动态检测NDV抗体、REV抗体,同时接种细胞分离REV病毒粒子;对试验鸡免疫器官指数、组织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整合REV基因的FPV感染后两周可引起鸡REV病毒血症,并产生REV抗体;导致中枢免疫器官发育分化不良,尤其对胸腺的影响最为明显,攻毒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明显下降(P<0.05),脾脏指数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免疫器官主要表现实质细胞数量少,正常结构发育不良,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而发生纤维化;细胞凋亡检测证实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有明显的凋亡现象,细胞凋亡是引起免疫器官萎缩的主要原因。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反应呈显着的抑制作用,攻毒3周后,试验组血清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抗体滴度峰值低,维持时间短,下降速度快。通过接种细胞及动物试验,初步证实FPV整合REV前病毒基因组会明显改变FPV的致病特性,表现某些REV的致病特征,感染鸡REV抗体转为阳性并出现病毒血症,进一步证实REV可以通过基因组整合于FPV而进行传播的推测。

夏志平[7](2002)在《共表达NDV F、IBDV VP0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及其实验免疫研究》文中提出将NDV F基因和IBDV VPO基因分别置于人工合成的复合启动子ATI·p7.5×20的下游,将两个表达单元以复合启动子反向方式连接,插入TK基因中,得到两个复合启动子分别调控两个不同基因的重组转移质粒pVPO-2ATI·p7.5×20-F,经酶切鉴定重组转移质粒构建正确。 将转移质粒pVPO-2ATI·p7.5×20-F用DOTAP Liposomal转染预先感染0.1MOI FPV的CEF细胞,收获病毒后再经BrdU处理后的CEF细胞传代三次。经过挑斑纯化、扩增培养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表达NDV蛋白的重组鸡痘病毒。同时将其细胞裂解液经聚丙烯凝胶电泳分离、Western Blot检测同时表达NDV或IBDV蛋白的重组病毒。结果从19株病毒中有2株病毒(vFV282a、vFV282b)能正确地表达目的蛋白,并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 通过CEF细胞、SPF鸡胚、SPF鸡以及商品鸡对实验用重组鸡痘病毒vFV282、NDV E48F8株、IBDV BC6/85 F4株和FPV 102株进行了培养、毒价测定、半数致死量测定、半数感染量测定,为进一步开展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研究作准备。 将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经翼蹼刺种10日龄商品Leghorn公鸡,并于刺种后1wk、2wk、3wk分别进行特异性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检测,结果发现重组鸡痘病毒vFV282能诱导免疫鸡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并能抵抗致死量NDV E48F8株强毒的攻击。 又将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经翼蹼刺种7日龄商品肉鸡,并于刺种后1wk、2wk、3wk分别进行病毒中和试验和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检测,结果发现重组鸡痘病毒vFV282能诱导肉鸡产生病毒中和抗体、诱发较高的细胞免疫水平,并能抵抗致死量NDV E48F8株强毒的攻击。 用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免疫3周龄SPF鸡,于免疫后20d同时攻击致死量的NDV E48F8株、IBDV BC6/85 F4株、FPV 102株病毒评价其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该重组鸡痘病毒能使免疫鸡产生抗鸡痘的免疫保护力的同时能抵抗NDV和IBDV强毒的攻击。实验结果说明重组鸡痘病毒可以作为疫苗备选株进一步进行研究与开发。

周平[8](2013)在《一株高致死性鸡痘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owlpox virus,FP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能够感染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但是对雏鸡的易感性最高。FPV感染鸡只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型、黏膜型以及混合型3种类型。最常见的类型为皮肤型,该型以上皮增生、在皮肤及少毛处出现痘疹为主要特征。其次为黏膜型,俗称“鸡白喉”,主要表现为口腔、咽、喉和气管黏膜处形成突出的小结节,之后形成较大的溃疡面,病鸡通常会因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虽然FPV的致死率不高,但极易引起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导致病鸡消瘦、生长缓慢以及生产性能下降,从而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接种FPV疫苗已经很好的控制了FPV的传播。然而,近年来,该病又以新的形式爆发,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FPV基因组的变异以及与其它病毒的重组现象的发生,导致免疫失败而引发鸡痘病毒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多,给FPV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2009年,吉林省某大型鸡场的1万多只褐种蛋鸡发生了大批量的死亡。病死鸡在临床上表现为鸡冠以及背部皮肤处有大量的结节状痘疹。本实验室根据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分析,确诊该起病例是由FPV引起的,且该FPV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发生了病毒重组,FPV基因组中插入了REV的片段,经SPF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法,我们成功获得一株鸡痘病毒。将分离的病毒感染不同日龄的SPF鸡,感染鸡只均表现出与自然感染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而且发病率高达100%,致死率高达90%以上,证实分离获得的病毒为整合有REV片段的高致死性皮肤型鸡痘病毒,并将该分离株命名为FPV/JL/09/C2株。在此基础上,利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CEF)对FPV/JL/09/C2毒株进行增殖,并对其在CEF上增殖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本试验针对FPV4b核心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用于检测FPV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方法,并对CEF培养12h、24h、48h、72h、96h的病毒液分别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3.335x+50.212,相关系数为r2=0.944,融解峰单一,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02copies/μL;与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等不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组内变异系数均小于2%,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同一模板浓度的Ct值相对稳定,重复性好。在感染后72h病毒含量达到高峰,从而确定出最佳的收毒时间为72h。上述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FPV的定量及定性检测。为了找出变异基因,并进而阐明FPV/JL/09/C2毒株毒力增强的原因,本研究对其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经测序、拼接后基因组全长为298638bp,编码242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G+C含量为31.44%。将FPV/JL/09/C2毒株基因(ORFs)与参考毒株AF198100进行比对,发生变异的基因有119个。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对整合有REV基因组全长序列及与免疫逃避相关的9个变异基因进行分析。其中,整合进入FPV中的REV基因组全长7989bp,位于基因组的232922bp-240910bp,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与其它REV毒株相比保守性较高,未见氨基酸突变;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与中国浙江1105毒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说明该株病毒可能由1105株演化而来。此外,免疫逃避相关的变异基因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FPV206基因的变异,导致其蛋白结构改变之外,其它8个基因的氨基酸变化均没有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因此我们推测,导致该株病毒毒力增强的原因可能与FPV206基因的变异有关,但是其变异与病毒毒力间的关系如何,以及是否还有其它基因的变异影响病毒的毒力等,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郭建顺[9](2005)在《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owlpox virus,FP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鸡痘发病的新特点以及FPV 以其独特的优越性作为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株之一使其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建立FPV 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探讨其在鸡体内的分布、消长规律以及长期毒性,特进行了本研究。试验首先根据已发表的FPV 4b 核心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2 对引物,通过对影响PCR 扩增因素的优化,建立了特异、敏感的FPV 的PCR 检测法。同时试验也对环境中rFPV 的浓缩及PCR 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回收FPV 4b 核心蛋白基因1 361 bp 的片段,与pMD18-T 载体连接(重组质粒pMD18-T-4b)进行测序。Blast 软件分析表明,该序列与模板DNA(AF198100)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99.5%,只有7 个碱基差异。结果表明,FPV 4b 核心蛋白基因具有很强的保守性,是制备基因探针非常理想的材料。用EcoRⅠ酶切重组质粒pMD18-T-4b 后得到1 个约360 bp 大小的DNA 片段,以其为模板制备了地高辛标记的cDNA 探针。特异性、敏感性检测和初步应用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检测FPV 的基因探针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试验通过两侧翅内侧皮肤无血管处刺种和气管内(滴鼻、点眼)的途径给10 日龄商品蛋公鸡接种FPV JL 弱毒疫苗株,利用PCR 的方法检测了其在鸡体内的分布、消长规律以及对其毒性进行了研究。2 种接种方法均能在刺种部位皮肤、心、肝、脾、肺、肾、法氏囊、脑内检测到病毒DNA,消长规律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毒性试验表明,FPV JL 弱毒疫苗株通过翅内侧皮肤无血管处刺种存在导致全身皮肤感染出痘的危险,滴鼻、点眼途径接种比翅内侧皮肤无血管处刺种免疫效果更确实,使用更安全。上述结果表明,FPV JL 弱毒疫苗株毒性弱,使用安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刘存霞[10](2009)在《共表达IBDV VP0、VP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文中认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鸡早期感染IBDV后,对其他病毒和细菌的易感性增高,从而影响免疫接种效果,导致免疫失败。近年来,各地均有报道超强毒株(vvIBDV)及变异株能突破标准株的母源抗体的保护,给IBD的防制带来困难。现有疫苗存在易散毒、毒力返强等缺陷,研究新型疫苗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本研究利用含双向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与鸡痘病毒通过TK基因同源重组获得高效表达IBDV-VP0-VP2的重组鸡痘病毒,并探讨其对IBDV的免疫保护作用。对于有效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电镜观察、RT-PCR等方法进行IBDV的分离与鉴定。对分离株进行大量扩增、浓缩、纯化后作为抗原制备鸡和兔抗IBDV高免血清,用于后续试验检测。利用本实验室构建保存的载体pMTB18,构建了高效表达IBDV-VP0-VP2基因的转移质粒,并与鸡痘病毒282E4株(wtFPV) TK基因进行同源重组,通过加压筛选并纯化能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rFPV-VP0-VP2株。对rFPV的基因组DNA提取后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RT-PCR、IFA等方法鉴定。将60只SPF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rFPV-VP0-VP2株、IBDV-B87弱毒疫苗株及对照剂(PBS)在10日龄时进行免疫,免疫后第三周用IBDV强毒分离株对免疫鸡攻毒,观察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定期采血并分离血清,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以及IL-2、IL-4、IL-6、INF-γ的浓度。免疫后第三周采抗凝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其淋巴细胞增殖进行检测。确定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水平。结果成功分离了三株IBDV(IBDV-JL-01、02、03/2007),其EID50分别为104.5/0.1mL、104.75/0.1mL、104.5/0.1mL;TCID50分别为107.43/0.1mL、106.75/0.1mL、106.5/0.1mL。应用分离株IBDV-JL01制备的鸡抗IBDV及兔抗IBDV琼扩效价均为1:256。通过筛选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MTB18-VP0-VP2转移载体,并获得了rFPV-VP0-VP2株。重组病毒rFPV-VP0-VP2免疫SPF鸡后,通过ELISA抗体、细胞因子浓度、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检测,证实rFPV-VP0-VP2可以诱导SPF鸡产生较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免疫效果低于经典弱毒疫苗株B87。综上所述,重组鸡痘载体活病毒可以刺激SPF鸡产生一定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抗IBDV强毒株的攻击。为研制高效疫苗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采用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绒毛尿囊膜生产鸡痘鹌鹑化弱毒苗的初步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绒毛尿囊膜生产鸡痘鹌鹑化弱毒苗的初步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2)鸡痘免疫增强型核酸疫苗构建及免疫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鸡痘的研究概述
        1.1.1 FPV 的形态和理化特性
        1.1.2 FPV 的形态发生
        1.1.3 FP 发病机理
        1.1.4 FP 的诊断
        1.1.5 FP 的防制
    1.2 FPV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1 转录与mRNA 合成相关基因
        1.2.2 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
        1.2.3 蛋白质修饰相关基因
        1.2.4 痘苗病毒(VV)结构蛋白的同系物
        1.2.5 FPV167 编码的4b 核心蛋白
        1.2.6 FPV140 编码的ENV 蛋白
        1.2.7 FPV 基因组中含有REV 序列
    1.3 IFN-γ的研究进展
        1.3.1 IFN-γ的产生
        1.3.2 IFN-γ的生物学活性
        1.3.3 IFN-γ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病毒株
        2.1.2 质粒、工程菌、细胞株
        2.1.3 实验动物
        2.1.4 主要工具酶、抗体及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2.1.5 主要生化试剂
        2.1.6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鸡痘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2.2.2 鸡痘病毒ORF140 ENV 蛋白基因的克隆
        2.2.3 鸡痘病毒ORF140 ENV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抗的制备
        2.2.4 鸡痘病毒ENV 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活性鉴定
        2.2.5 FPV ENV 基因、ChIFN-γ基因亚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2.2.6 FPV ENV/ChIFN-γ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2.2.7 重组真核质粒体外瞬时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2.2.8 重组真核质粒体内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2.2.9 重组真核质粒的免疫保护试验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鸡痘病毒的分离鉴定
        3.1.1 病理学检查
        3.1.2 病毒鸡胚接种传代
        3.1.3 病毒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
        3.1.4 病毒的PCR 鉴定
        3.1.5 雏鸡回归实验
    3.2 鸡痘ENV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抗的制备
        3.2.1 ENV 蛋白基因的克隆
        3.2.2 FPV ENV 蛋白的表达及其纯化
        3.2.3 His-ENV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活性鉴定
    3.3 重组真核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3.3.1 FPV ENV 基因、ChIFN-γ基因的亚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3.3.2 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3.3.3 真核表达质粒体内免疫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3.4 重组真核质粒的免疫保护试验
        3.4.1 14 日龄商品化白来航雏鸡鸡痘母源抗体检测
        3.4.2 雏鸡免疫器官及血液T、B 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动态变化
        3.4.3 雏鸡免疫器官及血液不同亚型T 淋巴细胞动态变化
        3.4.4 雏鸡外周血液抗FPV ENV 蛋白抗体含量动态变化
        3.4.5 雏鸡体重和免疫器官增重的动态变化
        3.4.6 雏鸡FPV 攻毒试验病理学检查
        3.4.7 感染率及保护率
4 讨论
    4.1 鸡痘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4.2 ENV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4.3 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设计与构建
    4.4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体内外转染和检测
    4.5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保护实验
        4.5.1 雏鸡免疫后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动态变化
        4.5.2 雏鸡免疫后不同亚型T 细胞动态变化
        4.5.3 雏鸡外周血液抗FPV ENV 蛋白抗体含量动态变化
        4.5.4 雏鸡FPV 攻击后病理学检查、感染率及保护率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滨州地区鸡痘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鸡痘的研究现状
试验一 滨州地区鸡痘流行特点
试验二 鸡痘临床病例诊断报告
试验三 鸡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试验四 新型鸡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试验五 新型鸡痘—传支二联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试验六 新型鸡痘-新城疫-传支三联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试验七 新型鸡痘油乳剂灭活苗的推广及应用
本研究的创新点
结 论
致 谢
附 图

(4)鸡痘病毒地方分离株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引言
    1.鸡痘病毒概述
    2.近年来鸡痘暴发情况
    3.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et echnic)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试验一 鸡痘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1. 材料
        1.1 原始病料
        1.2 鸡痘标准株
        1.3 鸡胚
        1.4 血清
        1.5 细胞培养用溶液
        1.6 琼扩用试剂
        1.7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病毒的增殖
        2.2 细胞培养
        2.3 病毒的提纯
        2.4 鸡痘病毒的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实验二 鸡痘病毒C 型血凝素基因和hypothetical protein 基因的遗传变异性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仪器
        1.2 试剂及病料
        2. 方法
        2.1 模板的制备
        2.2 引物设计
        2.3 PCR 反应步骤
        2.4 PCR 的凝胶电泳检测
        2.5 PCR 产物的纯化
        2.6 测序
        3. 结果
        4. 讨论
    试验三 鸡痘病毒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毒株与试剂
        1.2 引物设计与合成
        1.3 模板的制备
        1.4 TCID_(50)的测定
        1.5 PCR 反应条件的优化
        1.6 引物的特异性测定
        1.7 引物的敏感性测定
        1.8 FPV 不同分离株的 PCR 检测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四 FPVSD1分离株对SPF雏鸡和商品代蛋公雏鸡的攻毒实验
        1. 材料
        1.1 试剂与仪器
        1.2 毒株
        1.3 试验动物
        1.4 动物分组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试验五 FPVSD1 分离株和REV 共感染鸡试验的初步研究
        1. 材料
        1.1 试剂与仪器
        1.2 试验动物
        1.3 毒株来源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不同长度的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综述 ILTV的生物学特性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1 ILTV的生物学特性
    2 ILTV的疫苗研究进展
    3 展望
第一章 ILTV gB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表达ILTV不同长度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重组鸡痘病毒的免疫效力试验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致谢

(6)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基因的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研究进展
        1.1.1 REV 基本结构和特性
        1.1.2 REV 核酸及蛋白质组成
        1.1.3 REV 基因组复制
        1.1.4 REV 的传播
        1.1.5 REV 的致病机制
        1.1.6 临床及病理变化
        1.1.7 REV 的检测
        1.1.8 REV 引起的感染和免疫抑制对鸡群的危害
    1.2 鸡痘病毒研究进展
        1.2.1 FPV 的一般生物学特点
        1.2.2 FPV 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
        1.2.3 FPV 基因组的基本特点
    1.3 禽痘病毒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基因整合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及试剂
        2.1.1 试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REV 基因片段整合进FPV 野毒株的检测
        2.2.2 REV 重组痘病毒整合株的致病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REV 基因片段整合进FPV 野毒株的检测
        3.1.1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3.1.2 血清REV 的抗体检测结果
        3.1.3 鸡痘病毒的形态及感染细胞的超微病变
        3.1.4 鸡胚病变
        3.1.5 FPV 中REV 基因组的检测
        3.1.6 病理组织学观察
    3.2 REV 重组痘病毒整合株的致病性
        3.2.1 重组的痘病毒在CEF 中的增殖
        3.2.2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
        3.2.3 整合REV 基因的FPV 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3.2.4 整合REV 基因的FPV 感染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5 整合REV 基因的FPV 感染对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2.6 整合REV 基因的FPV 感染对鸡NDV-HI 抗体滴度的影响
        3.2.7 整合REV 基因的FPV 感染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3.2.8 整合REV 基因的FPV 感染对鸡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
        3.2.9 整合REV 基因的FPV 感染对鸡群REV 抗体的影响
        3.2.10 整合REV 基因的FPV 感染后鸡群中REV 病毒的分离
4 讨论
    4.1 REV 基因片段整合进FPV 野毒株的检测
    4.2 REV 重组痘病毒整合株的致病性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共表达NDV F、IBDV VP0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及其实验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英文缩写词
中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1 鸡痘病毒的一般特点
        2 鸡痘病毒活载体的构建
        3 重组FPV活载体疫苗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1 NDV的一般生物学特征
        2 NDV的几种主要结构蛋白
        3 新城疫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传染性囊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1 IBDV的一般生物学特征
        2 IBDV的主要结构蛋白
        3 IBDV的血清型及其特点
        4 IBDV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含新城疫病毒F基因、传染性囊病病毒VPO基因的重组转移质粒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共表达NDV F、IBDV VPO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的筛选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实验用病毒培养、鉴定及抗NDV多克隆抗体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共表达NDV F、IBDV VPO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对商品蛋鸡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五 共表达NDV F、IBDV VPO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对商品蛋鸡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六 共表达NDV F、IBDV VPO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SPF鸡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英文摘要
个人简历

(8)一株高致死性鸡痘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鸡痘病毒的研究进展
        1.1 鸡痘病毒的病原学
        1.2 鸡痘病毒的基因组特点及功能
        1.3 鸡痘病毒的流行病学
        1.4 鸡痘病毒的诊断和防治
        1.5 小结
    第2章 FPV 整合有 REV 基因组的研究
        2.1 REV 的病原学
        2.2 REV 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2.3 REV 的流行病学及致病性
        2.4 FPV 中整合 REV 基因片段的特点
        2.5 小结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FPV 在 CEF 细胞中的增殖动态22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FPV/JL/09/C2 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初步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个人简介
致谢

(9)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文献综述
    鸡痘病毒的研究进展
        1 FPV 的一般生物学特点
        2 FPV 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
        3 诊断
        4 预防
        5 FPV 的分子生物学
        6 重组FPV 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7 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鸡痘病毒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FPV 4b 核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探针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FPV 弱毒疫苗株在鸡组织内的分布、消长规律及毒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附录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10)共表达IBDV VP0、VP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1.1 概述
    1.2 IBDV 的病原特性
        1.2.1 IBDV 的基因组结构
        1.2.2 病毒的形态发生
        1.2.3 病毒蛋白
        1.2.4 IBDV 毒株分类
        1.2.5 培养特性
        1.2.6 IBDV 的抵抗力
    1.3 流行病学
        1.3.1 自然宿主
        1.3.2 传播媒介
        1.3.3 潜伏期和症状
        1.3.4 发病率和死亡率
    1.4 IBDV 疫苗的研究进展
        1.4.1 传统疫苗
        1.4.2 基因工程疫苗
        1.4.3 VP5 蛋白缺失IBDV 毒株
        1.4.4 亚单位疫苗
        1.4.5 DNA 疫苗
        1.4.6 载体疫苗
        1.4.7 烈性毒株疫苗
        1.4.8 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疫苗
        1.4.9 可食用转基因植物疫苗(edible transgenic plant vaccine)
第二章 鸡痘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2.1 痘病毒的分类
    2.2 痘病毒载体的特点
        2.2.1 痘病毒载体的优点
        2.2.2 痘病毒载体的不足之处
    2.3 痘病毒载体构建过程中的技术
        2.3.1 病毒复制非必需区的选择
        2.3.2 启动子的选择
        2.3.3 外源基因所需满足的条件
        2.3.4 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病毒
        2.3.5 重组病毒筛选方法
    2.4 禽痘病毒载体
        2.4.1 禽痘病毒载体的特点
        2.4.2 禽痘病毒载体的应用
    2.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总体构思
第三章 IBDV 的分离、鉴定及抗IBDV 高免血清的制备
    3.1 材料
        3.1.1 病料
        3.1.2 鸡胚与雏鸡
        3.1.3 IBDV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及血凝试验标准抗原有血清
        3.1.4 受体菌、质粒载体和主要试剂
        3.1.5 主要设备
    3.2 方法
        3.2.1 病料处理
        3.2.2 病毒的分离与传代
        3.2.3 毒价测定
        3.2.4 血清学鉴定
        3.2.5 动物回归试验
        3.2.6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FA)
        3.2.7 电镜观察
        3.2.8 IBDV 分离株RT-PCR 鉴定
        3.2.9 病毒的浓缩与纯化
        3.2.10 抗IBDV 的高免血清的制备
    3.3 结果
        3.3.1 鸡胚稳定性试验
        3.3.2 IBDV 分离株在CEF 中的稳定性试验
        3.3.3 IBDV 分离株毒价测定结果
        3.3.4 血清学鉴定结果
        3.3.5 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3.3.6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
        3.3.7 电镜结果
        3.3.8 RT-PCR 电泳结果
        3.3.9 重组质粒PCR 检测
        3.3.10 病毒含量的测定
        3.3.11 高免血清效价的测定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与重组鸡痘病毒的筛选鉴定
    4.1 材料
        4.1.1 病毒、细胞、质粒、菌种
        4.1.2 酶及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2.2 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MTB18-VP0-VP2 的构建
        4.2.3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
        4.2.4 FPV 毒价测定
        4.2.5 鸡痘病毒细胞内同源重组方法
        4.2.6 TK-鸡痘病毒的筛选
        4.2.7 重组病毒表达产物的检测
    4.3 结果
        4.3.1 FPV 的毒价测定结果
        4.3.2 VP0 和VP2 片段的扩增结果
        4.3.3 重组质粒pMTB18-VP0-VP2 酶切鉴定电泳图
        4.3.4 重组病毒的DNA 提取后的PCR 鉴定
        4.3.5 重组病毒的RT-PCR 鉴定
        4.3.6 重组病毒表达产物的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4.3.7 rFPV 感染单位(U/mL)
    4.4 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重组鸡痘病毒对SPF 鸡的实验免疫研究
    5.1 材料
        5.1.1 疫苗
        5.1.2 雏鸡和鸡胚
        5.1.3 细胞、病毒
        5.1.4 试剂和抗体
        5.1.5 主要仪器
    5.2 方法
        5.2.1 重组鸡痘病毒的滴定与增殖
        5.2.2 重组鸡痘病毒动物免疫试验的试验设计
        5.2.3 免疫学检测
        5.2.4 免疫保护检测
        5.2.5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5.3 结果
        5.3.1 重组鸡痘病毒的毒价测定结果
        5.3.2 免疫学检测试验结果
        5.3.3 免疫保护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个人情况
    教育背景
    项目经历
    英语及计算机能力
    自我评价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

四、采用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绒毛尿囊膜生产鸡痘鹌鹑化弱毒苗的初步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绒毛尿囊膜生产鸡痘鹌鹑化弱毒苗的初步试验[J]. 齐铁英,张亚华,丁国义,屈莉,徐茹青,刘明彦,王志萍.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5(01)
  • [2]鸡痘免疫增强型核酸疫苗构建及免疫评价[D]. 洪琴.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3]滨州地区鸡痘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 崔连民. 山东农业大学, 2005(11)
  • [4]鸡痘病毒地方分离株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 邵二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5]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不同长度的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评价[D]. 他蕾. 扬州大学, 2019(02)
  • [6]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基因的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D]. 孙洪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7]共表达NDV F、IBDV VP0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及其实验免疫研究[D]. 夏志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2002(02)
  • [8]一株高致死性鸡痘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初步分析[D]. 周平. 吉林大学, 2013(S1)
  • [9]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郭建顺. 吉林大学, 2005(06)
  • [10]共表达IBDV VP0、VP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 刘存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胚胎或胚胎加适量胚胎绒毛尿囊膜生产水痘合格减毒疫苗的初步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