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雷锋运动研究

大力开展雷锋运动研究

一、大力开展学习雷锋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13)在《论雷锋奉献精神》文中研究指明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研究,对于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研究方兴未艾,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形成、影响和弘扬,是一个新的视角。这有利于抓住实质全面准确理解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作奉献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际,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雷锋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开拓,必然要求有所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由此而来,需要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说明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以其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全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共同精神财富;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群众性常态化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第一、二、三、四章,和结束语。导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本选题的重要意义,述评我国学术界对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概括本论文的创新方面,简要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灵魂、支柱、基石和基本特征,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经过综合分析,概括雷锋精神的六个组成要素,论述雷锋奉献精神是贯穿各要素的核心要素,它最能体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第二章研究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总结可供当前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有三个发展阶段,即雷锋经历新旧社会对比,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阶段;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阶段;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阶段。本论文概括了三条可供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一是组织精心培育。二是个人严格要求。三是社会广泛倡导。第三章审视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揭示雷锋奉献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意义。50年来,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涌现出王杰、焦裕禄、刘英俊、张志新、张华、吴天祥、郭明义、庄仕华等一大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同时,雷锋奉献精神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本论文还着重分析了雷锋奉献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基本原因。强调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他伟大而平凡的特质,使其既令人景仰,又可亲可近、可学可及,成为全社会竞相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奉献精神的广泛传播,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结为一句话,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的思路办法。第一,要认清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二,弘扬雷锋奉献精神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应当依靠四个主要途径;第四,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并提出四个管用有效的办法。结束语主要是从作者对本论题研究的思想认识和切身体验中,概括说明了四个结论。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蒋晓侠[2](2014)在《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雷锋精神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也显现出一些明显的不足。其中重要之点就是现有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现实的视角”来探讨雷锋精神问题,鲜有从“历史的视角”进行探讨的相关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必然要求我们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要考查它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前提,研究雷锋精神亦应如此。基于此认识,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经济政治体制和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变迁为切入点,探析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的转变、人的思想价值观的转换以及人之内在生成对雷锋精神的影响和作用,并由此考察雷锋精神的历史演变轨迹和演变规律。力图回答如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雷锋精神演变的历史轨迹是什么?二是雷锋精神演变过程中蕴含了哪些规律?三是这些规律性认识对当下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有何启示?针对这三个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多学科交叉等具体研究方法,形成了“厘清核心概念——探究发生逻辑——理析经验规律——提出改进策略”的分析思路。论文的基本结论有三:第一,随着时代变迁,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雷锋精神也由20世纪60年代的“热”到“文革”时期演变为“正”与“邪”的较量,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呈现出由“疑”到“冷”、再到“冷热交织”、再度走热的历史演变轨迹。第二,雷锋精神的发展过程内含着三个规律性认识,即“三个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们的思想变迁和价值观转换相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们的利益诉求方向相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相统一。第三,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和路径。按照以上研究思路,本文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论。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缘起、相关研究现状综述、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问题说明、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本文的逻辑起点,首先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讲话解读雷锋精神的内涵,概括雷锋精神内涵演变的过程,指出雷锋精神内涵的精髓即友善奉献;进而分析了雷锋精神的基点和实质,指出感恩是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动力,报恩是感恩意识的实践转向,服务人民是感恩意识的升华和雷锋精神的实质;最后概括了雷锋精神的主要特征,即雷锋精神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先进性和普遍性的结合、实践性和群众性的结合。第二章对20世纪60年代的“雷锋热”进行考察,分析了60年代初期雷锋精神产生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条件,凝练了60年代学雷锋的盛况与经验教训。第三章:“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文革”对国民经济、民主法治、教育、思想和人际关系的破坏,使得雷锋精神被淡化。由于这一时期“左”的极端思想占据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反映在弘扬雷锋精神上,就使得雷锋形象被丑化、雷锋精神被扭曲和极端化。本章主要剖析了“文革”期间雷锋精神淡化的社会背景,雷锋精神演绎为“正”与“邪”对立的原因及表现,进一步分析了两年徘徊中由“雷锋叔叔不在了”到学雷锋活动的恢复、提出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等,也为“文革”结束后雷锋精神的继续坚持和弘扬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改革开放时期雷锋精神“冷”与“热”的交织。首先探讨了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开展的一场雷锋精神的大讨论,分析了“怀疑论”、“过时论”、“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几种观点。重点分析了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雷锋精神遭“质疑”和“冷遇”的原因、表现和负面影响。新时期通过对雷锋精神的再认识和学雷锋情况的考察,通过对雷锋精神“冷”“热”交织的反思,总结了新时期的“雷锋热”与上世纪60年代“雷锋热”的异同,以及新时期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探索雷锋精神的历史演变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本章是本选题的重点和落脚点,在以上各章对雷锋精神历史演变轨迹分析的基础上,进-步概括指出雷锋精神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雷锋精神历史演变的规律,分析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即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为推进良好社会心态建设提供正能量。探讨了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路径。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步探讨的问题。

吴家虎[3](2012)在《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为个案,以建国后珍贵的村级档案为主体资料,辅以省、县级档案及调查访谈口述史料,用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和“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从革命文化、国家权力与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的角度,对毛泽东时代乡村独特的文化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从文化的角度看,“革命”本质上是国家权力通过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一种重塑与整合,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上的彻底转型与重建的浪漫追求。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革命文化输入乡村的主要管道,同时,正是共产党员体现出的新的形象、品格和风范,对国家倡导的一套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与认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革命文化正是通过确立新的话语体系,通过弥漫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象征的不断操演,来颠覆传统,确立其文化霸权地位的。同时,这一文化体系非常注重对革命自身的记忆,以期巩固与延续革命文化的霸权地位。但是,当貌似十分强大的革命话语主宰一切而泛化以后,当革命话语颠覆了传统,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界定与表达人们的思想的时候,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要理解清楚这些话语的内涵是困难的。于是,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政治话语下移与泛化以后,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话语混乱”的现象。在革命文化对乡村社会的重塑与整合过程中,国家还极力通过破立结合的新的教化体系来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本文考察了农民在被不断塑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时代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革命文化与传统的复杂互动与纠葛。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思想不断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思想宰制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想教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既有悖离人性的一面,又有高尚与令人崇敬缅怀的一面。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下,追求道德理想的一个时代。学习毛主席着作运动是20世纪5070年代席卷全国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思想一元化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成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汲取工作方法、道德价值与人生信念的源泉。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思想教育运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强制等负面因素,而对之作简单化与片面性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与典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从持续的时间,发动群众的规模和对人们思想改造的努力程度看,这一学习运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实践。其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及取得的成就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在理论观点的创新上,本研究对建国后国家权力如何深入乡村及其性质作了新的观察。以往对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研究,多从经济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着眼,本研究重点从文化上考察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改造。在对国家权力性质的理解上,本研究摆脱了以往当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在国家—社会互动分析的框架内,从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乡村的渗透、控制及与乡村社会互动的视角对国家权力的分析,转而重点关注革命文化对农民精神与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并不完全是渗透、控制所能概括和解释的。本研究最终还试图提炼出“植根于人心的国家权力”这一分析概念,来理解与解释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变革。从来没有一种国家权力试图如此彻底地重塑社会,改造人心。悖论的是,不论国家权力有多么强大,不论领袖的权威与魅力有多大,人心的治理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力的顶峰,也是它退撤的前兆!通过下孔村的经验观察,笔者还想强调,我们要用“不断生成的传统”这一概念去理解下孔村这类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走向。今日下孔村文化繁荣、民风淳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密切相关。学术界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观察,要么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么强调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巨变,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积淀与影响普遍关注不够。笔者想强调的是,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发掘弘扬,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孔村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扇难得的好窗口,笔者对她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从新鲜的经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提炼出一些解释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理论观点,而且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思考。

马琳琳[4](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高翠欣[5](2014)在《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时代的重大课题。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思想政治教育珍贵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充分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主题是雷锋精神教育,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历史阶段是21世纪的新时期。论文详细回答了对新时期大学生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是什么(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为什么教育(价值、意义)、教育什么(目标、内容)和怎么教育(方法、路径)”等基本问题。论文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雷锋精神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方法和路径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论述了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趋势和研究存在的不足,随后说明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本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论文对雷锋精神、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念的界定,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基本特征的归纳,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的探讨,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方法与路径体系的构建等可以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二是,论文提出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可以丰富和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论文归纳了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特点,考察了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包括雷锋精神概念、内涵、本质(实质)和核心、特征、思想渊源、时代价值、弘扬路径以及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还检索了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作者认为,学术界对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还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面的专着。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问题,其研究成果是对雷锋精神教育研究的补充和深化。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基础理论和逻辑前提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概述了雷锋精神教育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界定了雷锋和雷锋精神等关键概念;讨论了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以及基本特征并确定了雷锋精神内涵、辨析了雷锋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等几对概念。本文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以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言行实质为基本内容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化和系统化的雷锋式先进群体言行的理论总结。它具有实践性、先进性、群众性、时代性和人本性五个特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雷锋精神的三大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良好的党风、民风、社风是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最后对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辨析了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几对概念。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可以提供历史的借鉴,雷锋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是本论文的逻辑前提。第三章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总结了雷锋精神教育基本历程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世纪,归纳了雷锋精神教育历程中表现的三个主要特点:教育理念上由单向利他的“以他为本”转向互利共赢的“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上由单一层次纯粹的“学雷锋做好事”到多层次生活化的学雷锋以及实践方式上由简单模仿雷锋的外在行为转为努力学习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与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以及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等四个历史启示。最后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论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具有对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培育国家创新型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在微观角度,论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具有培养个体政治素质、构建个体精神家园、养成个体德性和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等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四方面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逻辑思路,全面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理论基础、目标与内容以及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是现状调查和分析部分。在这一部分,论文从历史角度和实证调研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从历史上看,大学生是历次学雷锋活动的主体,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同时,学雷锋活动也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从实证调研的角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心态复杂;存在对雷锋精神价值、雷锋精神内涵和作用认知模糊和消极状况;在突发事件中表现慎重和犹豫。论文也总结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中途径多样、课堂讲授途径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公益活动的载体创新等三条成功经验并归纳了教育资源整合乏力、方法途径单一和长效机制缺失等三个主要问题。论文分析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客观和主观影响因素认为,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弱化性、道德环境的制约性、网络的冲击性和传统学雷锋活动的局限性等;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大学生心理的未成熟性、趋功利的价值观和随波逐流的认知倾向等。第五章,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点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每个人”、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活动和能力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还系统阐述了灌输的理论指导、灌输的主客体、灌输的主要内容以及灌输的手段方法等。马克思主义榜样教育理论则认为,榜样教育要从“现实的人”出发,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发挥榜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归纳、形成了包含青年教育目的、青年教育原则、青年教育内容和青年教育方法等的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论文分析了主体与客体范畴并提出了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要点主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回归生活的教育内容以及对话沟通、情理交融的教育方式等;分析了思想与行为范畴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和教育对象自身三个角度讨论了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要求;分析了个人与社会范畴并阐述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功能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这些理论、观点和思想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六章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论文首先讨论确定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兼顾、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等三条原则,这是选择和确定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法则。在充分考虑时代特征、社会需求和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等确定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的现实根据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包含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个体目标三个层次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体系,并论述了三层目标的具体含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大学生优良品质生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论文从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以及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四个维度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归纳为雷锋精神内涵和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参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十项。从内容性质看,雷锋精神内涵和生成过程教育是总纲,是对雷锋精神的全面认知和个体品德形成过程的方法借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参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则分别从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侧面进行了详细论述。这十项具体内容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容体系。第七章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论文首先确定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法和路径构建的新观念:教育思维观念方面主要包括关系思维、系统思维和开放思维;教育对象观念方面主要有实践观念、情感观念和过程观念;教育价值观念方面主要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观念。这些创新的观念是构建适切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法和路径的基础。在内容上,雷锋精神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能够适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法,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时代的不同和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的不同,要取得好的效果,方法和路径的适切性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论文提出了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及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等四种教育方法,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教育、教育、显性教育和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四对教育的相对平衡,这是在对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雷锋精神本身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和构建的:论文还根据雷锋精神本身的实践性、新时期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空间特点以及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等设计了实践-认识-实践、现实-虚拟-现实、课堂-课外-课堂以及问题-解答-问题-解答等四条具体路径。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包括结语、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

易春秋[6](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邓爽[7](2012)在《雷锋形象的塑造与民众动员 ——以1963-1966年上海“学雷锋”运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雷锋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树立的先进典型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塑造和宣传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先进典型,其精神直至今日还在被人们传颂、学习。在1963年至1966年的上海,按照中央的精神,雷锋形象被塑造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对其精神的学习是加强阶级教育的措施。上海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中国共产党惯常的民众动员套路,对上海民众主要是青少年,很好地进行了一次宣传动员,将“学雷锋”运动在上海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论文以1963年至1966年上海的“学雷锋”运动为例,以小窥大,针对先进人物的塑造和民众动员谈了自己的思考。

何珍[8](2015)在《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7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基本确立。但是,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威胁和社会主义阵营中出现意识形态分歧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共高度重视“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信念,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1957年到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广,对人们思想和灵魂触及之深,这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真正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加上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判断下,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左”的错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不可避免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而“左”的思想指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不断提升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形成难以抑制的恶性循环。最终,1957-1966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被反修防修的阶级斗争所代替,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逻辑先导。这十年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进程,发展与挫折交叉,经验与教训同在。本文以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厘清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概念的基础上,以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为史实根据,系统梳理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历史进程,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路径和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合理评判这一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得失,进而总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绪论部分和第一章。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主旨、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厘清,为研究奠定基础。第一章追溯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为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寻求理论和现实出发点。第二层次包括第二、三、四章,阐述了党从当时社会变革的特殊背景出发,如何设置意识形态教育基本内容、充分运用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有效选择意识形态教育方法。一是在系统梳理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进程中总结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任务的不断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变化,从“正确认识两条道路”的教育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思想动员而开展的“兴无灭资”为主题的教育,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到“反修防修”的教育。在这过程中,阶级斗争呈现一再上升的趋势,不可避免地使社会主义意形态教育带上“左”的色彩,影响着教育的方向。二是充分运用了各类学校,利用大众传媒、借助文艺作品,结合政治运动等路径进行教育。三是综合运用了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典型塑造法、忆苦思甜教育法,“四大”教育方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念、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传递给教育对象。第三层次是包括第五章和结语,对1957-1966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进行得失评判,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史的借鉴。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了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与此同时,随着对阶级斗争形势的夸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可避免地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产生了失误:在教育内容上,没有正确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扩大了阶级斗争范围;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思想批判,忽略说服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夸大精神激励,忽略物质利益的需求,夸大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规律。最终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错位,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而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不断丰富,并得到广泛地认同,但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既要坚守,又要开放;既不能泛化,也不能淡化。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又要积极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对于错误思潮要“敢于亮剑”,同时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成果的精华来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不能忽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也不能严重估计意识形态斗争形势而导致意识形态教育的泛化。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判断和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外政治形势,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要保持教育的理想化与现实性的张力;要实现话语表达内容契合大众诉求,话语表达方式贴近大众生活;要优化和创新教育路径,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条件下,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教育路径,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最终旨归。

张柳[9](2013)在《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的雷锋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符号互动理论是布卢默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社会互动中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在社会学里,符号互动理论对于解释符号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价值;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来说所富有的意义而针对这些事物进行活动的,这些意义是从一个人与其同伴进行的社会互动中衍生或者产生出来的,这个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这个人与他所遇到的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解释过程而驾驭并修正和完善这些事物的意义的。雷锋精神是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人影响最深刻的一种道德范式。自从雷锋精神产生以来,就对中国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充分认识到雷锋精神的意义和作用,在雷锋精神这样一种道德范式影响下,在学雷锋运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令国人为之感动的雷锋式先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雷锋精神已不单单属于中国,他逐渐走出国门,具有世界影响力。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因为仰慕中国而来到中国发展,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产生了无数“洋雷锋”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同时,在当今有关雷锋精神的电影、音乐逐渐盛行,印有雷锋肖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备受人们的青睐,成为社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雷锋精神呈现在大街小巷。无论是学雷锋运动中产生的雷锋式先进人物,还是“洋雷锋现象”,都在雷锋精神这一符号作用下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并且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胡锦涛强调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用符号互动理论来解析雷锋精神以及雷锋精神符号化的原因和作用。探讨学雷锋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和作用。探讨了雷锋精神的衍生物——“洋雷锋”,并分析了雷锋精神如何抽离其阶级属性和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并随时代发展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想念趋向成熟而逐渐升华为全人类所共同珍视的崇高品德和普世价值,并强调了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充分发挥雷锋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和价值。

张宾[10](2013)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今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50年来,共和国历尽沧桑、蓬勃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楷模,但雷锋始终以其最鲜明、最平实、最感人的形象站在所有英雄楷模的最前面,雷锋精神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颂,引领着这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一张承载着我们国家和民族道德的精神名片,人们总是期盼着每年的3月5日都能因雷锋精神高扬而给社会带来一片新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在经济转型期,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许多领域包括道德领域的失范和断裂也客观存在,诸如缺乏信仰、见利忘义、诚信缺失、人性冷漠等不良现象,以及迷茫、焦虑和浮躁的情绪也日益蔓延,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呼唤雷锋精神,希望通过学习雷锋,推动公平、正义和温情的和谐社会建设。多年来,我们每年都开展学雷锋活动,但是由于常态化工作做得不够,出现了民间流传的所谓学雷锋“三月来四月走”、“雷锋没户口”的现象。适应时代的呼唤和社会需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战略要求,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基础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如何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探讨雷锋精神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雷锋精神的形成条件、本质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新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非常态化”问题的症结所在,设计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路径和方法。文章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的价值观为核心,以雷锋言行和事迹为载体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拥护社会主义的坚定政治立场和热爱党和国家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第二,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第三,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第四,立足本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雷锋精神既是雷锋个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的产物,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求,雷锋精神的本质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崇高理想与务实作风的统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文章认为,50年来雷锋精神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弘扬雷锋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雷锋活动缺乏持久性和常态化,为此文章从转变观念、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和营造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探索了在新时期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路径和方法。

二、大力开展学习雷锋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开展学习雷锋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论雷锋奉献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文创新方面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雷锋奉献精神概述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界定和要素
        一、雷锋精神的界定
        二、雷锋精神的要素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和特征
        一、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
        二、雷锋奉献精神的特征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
        一、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
        二、雷锋奉献精神贯穿雷锋精神的各要素
第二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
    第一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沃土
        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源泉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
        一、在新旧社会对比中,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
        二、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三、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主要经验
        一、组织精心培育
        二、个人严格要求
        三、社会广泛倡导
第三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影响
    第一节 六十年代前半期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
        一、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学雷锋作奉献
        二、国外推崇雷锋奉献精神重要案例
第四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弘扬
    第一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有利于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基本原则
        一、党员干部表率原则
        二、群众性常态化原则
        三、与时俱进创新原则
    第三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围绕发展主题,深化奉献教育
        二、立足现实生活,拓展奉献实践
        三、树立当代雷锋,引领奉献风尚
        四、扶持志愿团队,凝聚奉献合力
    第四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组织领导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有关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有关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
        (三)自己的见解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雷锋精神的解读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
        (一)从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中解读雷锋精神
        (二)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归纳雷锋精神内涵演绎
        (三)雷锋精神的内涵和精髓
    二、雷锋精神的基点和实质
        (一)感恩——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动力
        (二)报恩——感恩意识的实践转向
        (三)服务人民——感恩意识的升华和雷锋精神的实质
    三、雷锋精神的主要特征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
        (二)先进性和普遍性的结合
        (三)实践性和群众性的结合
第二章 20世纪60年代“雷锋热”的历史考察
    一、雷锋精神形成的宏观背景
        (一)紧张的国际周边环境
        (二)复杂的国内环境
        (三)“不忘本”的美德传统
    二、60年代“雷锋热”的微观条件
        (一)毛泽东的号召
        (二)党的威信所向
        (三)群众愿望所需
        (四)政治身份的激励
        (五)雷锋的个人特质
    三、60年代弘扬雷锋精神情况
        (一)60年代学雷锋内容
        (二)“雷锋热”的产生和学雷锋形式
        (三)60年代学雷锋特点
        (四)60年代学雷锋经验教训
第三章 “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
    一、“文革”期间学雷锋背景
        (一)“雷锋热”向“革命热”转变
        (二)“文革”对社会发展的破坏
        (三)“文革”对人的摧残
    二、“文革”期间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
        (一)雷锋精神演绎为“正”“邪”对立原因
        (二)雷锋精神演绎的“正气”
        (三)有关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歪理邪说”
        (四)“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学雷锋概况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雷锋精神“冷”与“热”的交织
    一、改革开放初期雷锋精神大辩论
        (一)雷锋精神怀疑论
        (二)雷锋精神过时论
        (三)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雷锋精神遭“冷”遇
        (一)雷锋精神遇“冷”的原因分析
        (二)雷锋精神遇“冷”的表现形式
        (三)雷锋精神遇“冷”的负面影响
    三、新世纪雷锋精神再度热起
        (一)雷锋精神的再认识
        (二)雷锋精神走热的考察
        (三)两次“雷锋热”比较
第五章 雷锋精神历史演变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
    一、雷锋精神演变原因
        (一)经济体制的变革
        (二)政治结构的转变
        (三)思想和价值观的转换
        (四)人之内在生成的影响
    二、雷锋精神演变规律
        (一)雷锋精神演变与人们思想变迁和价值观转换相统一
        (二)雷锋精神演变与人们利益诉求方向相统一
        (三)雷锋精神演变与社会和人发展进程相统一
    三、现阶段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
        (一)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
        (二)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面临的困境
        (三)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面临困境的原因
        (四)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3)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四、学术史综述
    五、文献资料与调查访谈
    六、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下孔村及其研究价值
第二章 共产党印象
    第一节 “共党来了铲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
    第二节 “羊群走路靠头羊,群众看的是共产党”
    小结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革命文化的输入
    第一节 锣鼓喧天进公社
    第二节 整党整风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小结
第四章 革命文化:话语·仪式·象征·记忆
    第一节 革命话语体系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第三节 革命的记忆
    小结
第五章 被改造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一
    第一节 冬学民校与政治夜校
    第二节 学雷锋
    第三节 学大寨
    第四节 破四旧、立四新
    第五节 思想检讨与重做新人
    小结
第六章 学毛着: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二
    第一节 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学习制度
    第三节 学习内容
    第四节 学习方法
    第五节 记忆与认识
    第六节 典型个案
    小结
结论 革命与教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农村调查及访谈资料
附录 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基础理论
    §2.1 雷锋精神相关概念界定
        2.1.1 雷锋
        2.1.2 雷锋精神
    §2.2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2.2.1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2.2 雷锋精神的思想渊源
        2.2.3 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2.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
        2.3.1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2.3.2 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涵
第三章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
    §3.1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启示
        3.1.1 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特点
        3.1.2 雷锋精神教育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启示
    §3.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3.2.1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3.2.2 是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3.2.3 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需要
        3.2.4 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3.3.1 是培养大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需要
        3.3.2 是构建大学生个体精神家园的需要
        3.3.3 是养成大学生个体德性的需要
        3.3.4 是实现大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1.1 从历史角度考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1.2 从实证调研角度考察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
        4.2.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
        4.2.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主要问题
    §4.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影响因素
        4.3.1 客观因素
        4.3.2 主观因素
第五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
    §5.1 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5.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5.1.2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5.1.3 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教育理论
    §5.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5.2.1 青年教育的目的
        5.2.2 青年教育的原则
        5.2.3 青年教育的内容
        5.2.4 青年教育的方法
    §5.3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5.3.1 主体与客体
        5.3.2 思想和行为
        5.3.3 个人与社会
第六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6.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原则
        6.1.1 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6.1.2 整体性和层次性相兼顾的原则
        6.1.3 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6.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及其体系
        6.2.1 总体目标
        6.2.2 具体目标
        6.2.3 个体目标
    §6.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及其体系
        6.3.1 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教育
        6.3.2 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教育
        6.3.3 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教育
        6.3.4 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七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7.1 构建教育方法与路径体系需要建立的新观念
        7.1.1 教育思维观念
        7.1.2 教育对象观念
        7.1.3 教育价值观念
    §7.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
        7.2.1 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
        7.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7.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7.2.4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7.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路径
        7.3.1 实践-认识-实践
        7.3.2 现实-虚拟-现实
        7.3.3 课堂-课外-课堂
        7.3.4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时事政策教育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小结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小结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二、调整中的波折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小结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小结
结语
    一、历史评价
    二、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7)雷锋形象的塑造与民众动员 ——以1963-1966年上海“学雷锋”运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1、研究综述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63—1966年的“学雷锋”运动
    第一节 “学雷锋”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1963—1966年上海“学雷锋”运动发展过程概述
第二章 1963—1966年上海对雷锋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忠实于党:永恒不变的主题
    第二节 阶级斗争:浓郁的时代特色
    第三节 毛主席着作:日渐突出的重点
    第四节 为人民服务:平凡之中的伟大
第三章 1963—1966年“学雷锋”运动中上海的民众动员
    第一节 垂直组织保障动员
    第二节 领袖魅力掀起高潮
    第三节 宣传教育营造氛围
    第四节 动员民众深入学习
    第五节 运用多种形式辅助
第四章 对1963—1966年上海“学雷锋”运动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1、《解放日报》发表关于雷锋文章统计表(1963年至1966年)
    2、《文汇报》发表关于雷锋文章统计表(1963年至1966年)
    3、《青年报》发表关于雷锋文章统计表(1963年至1966年)
    4、《团的工作》中关于雷锋文章统计表(1963年至1965年)
    5、《少年文艺》中关于雷锋文章统计表(1963年、1965年)
    6、《儿童时代》中关于雷锋文章统计表(1963年至1965年)
    7、《小朋友》中关于雷锋文章统计表(1963年至1965年)
    8、《上海教育》中关于雷锋文章统计表(1963年至1965年)
后记

(8)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概念分析
        (一) 意识形态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四) 意识形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 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引发对思想建设的高度关注
        (二) 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动荡加深对阶级斗争形势的忧虑
        (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提高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进程与内容
    一、以正确认识两条道路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从整风向反右的转变
        (二) 开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辩论
    二、以“兴无灭资”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高举“三面红旗”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三) 开展知识界的“双反”运动
    三、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干部群众正确认清形势
        (二) 教育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困难
    四、以“反修防修”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反修防修教育开展的历史背景
        (二) 中苏论战中的修正主义批判
        (三)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反修防修
        (四) 文化领域的修正主义批判
第三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一、运用各类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全日制院校对青年学生的教育
        (二) 党校对党员干部的教育
        (三) 业余学校对工农群众的教育
    二、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大众传播网络的建立
        (二) 大众媒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运用
        (三) 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评价
    三、借助文艺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文艺活动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运用
        (二) 借助文艺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效果评价
    四、结合群众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 群众运动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运用
        (二) 结合群众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评价
第四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教育法
        (一) 理论教育法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必要性
        (二) 理论教育法的运用
    二、劳动教育法
        (一) 劳动教育法的运用
        (二) 劳动教育法的评价
    三、典型塑造法
        (一) 典型人物的塑造
        (二) 典型塑造法的运用
        (三) 典型塑造法的评价
    四、忆苦思甜的教育方法
        (一) “忆苦思甜”教育方法的运用
        (二) “忆苦思甜”教育方法的评价
    五、“四大”的教育方法
        (一) “四大”的内涵与兴起
        (二) “四大”教育方法的运用
        (三) “四大”教育方法的评价
第五章 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一、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得
        (一)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 提升了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 调动了民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四) 加快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制度化的发展
    二、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失
        (一)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偏差
        (二) 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意识形态教育定位的偏差和内容的混乱
        (三) 迷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忽略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
        (四) 强调人的理想信念的培养,忽略现实利益的满足
        (五) 夸大主观能动性,忽略客观规律
    三、1957-1966 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
        (一) 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形势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三) 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理想化与现实性的张力
        (四)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正面灌输和舆论斗争相结合
        (五) 转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表达
        (六) 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现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的雷锋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源起和意义
        1、选题的源起
        2、选题的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现有研究现状述评
        2、现有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三)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1、相关概念界定
        2、研究方法
一、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前提、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原则
    (一) 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前提
    (二) 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 符号互动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二、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的雷锋精神和学雷锋运动
    (一) 雷锋精神的形成和学雷锋运动的兴起
        1、雷锋精神形成的背景
        2、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
        3、学雷锋运动兴起的背景
        4、学雷锋运动的历史进程
    (二) “雷锋精神符号化”现象和“洋雷锋现象”的解读
        1、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雷锋精神符号化”现象的解读
        2 、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洋雷锋现象”的解读
三、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雷锋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一) 雷锋精神作为道德符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的问题
        2、弘扬雷锋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二) 雷锋精神作为道德符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雷锋精神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政治价值
        2、雷锋精神具有提升道德境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雷锋精神的概述
    2.1 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
    2.2 雷锋精神形成的条件
        2.2.1 雷锋精神形成的主观条件
        2.2.2 雷锋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
    2.3 雷锋精神的本质特点
    2.4 雷锋精神的影响及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
        2.4.1 雷锋精神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2.4.2 学雷锋活动在我国的发展及新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第三章 新时期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非常态化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我国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取得的成就
    3.2 新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
    3.3 造成学雷锋活动“非常态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学雷锋活动的观念落后
        3.3.2 对雷锋精神内涵缺少时代解读
        3.3.3 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陈旧
        3.3.4 学雷锋活动缺少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四章 新时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路径与方法
    4.1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意义
    4.2 实现学雷锋常态化的路径设计
        4.2.1 转变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观念
        4.2.2 大力推进雷锋精神的时代化
        4.2.3 创新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
        4.2.4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科研情况

四、大力开展学习雷锋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雷锋奉献精神[D]. 陈曦.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2]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D]. 蒋晓侠.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3]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 吴家虎. 南开大学, 2012(06)
  • [4]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D]. 高翠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6]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7]雷锋形象的塑造与民众动员 ——以1963-1966年上海“学雷锋”运动为例[D]. 邓爽. 复旦大学, 2012(03)
  • [8]1957-1966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何珍.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9]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的雷锋精神研究[D]. 张柳. 云南大学, 2013(01)
  • [10]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研究[D]. 张宾. 河南工业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大力开展雷锋运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