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英格兰桉树林群落结构特征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桉树林群落结构特征

一、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地区桉树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侠[1](2020)在《盐沼湿地空间自组织格局形成机理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自组织格局的形成是许多自然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目前研究认为尺度依赖反馈是规则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机制,即局部正反馈和长程负反馈的耦合作用。理论和实验证据研究表明,规则的空间自组织格局对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恢复力及脆弱性有显着影响。然而,自然生态系统中不规则空间格局更为普遍。理解规则空间格局形成机制、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是否适用于解释不规则的空间格局仍有待深入探讨。滨海盐沼湿地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剧烈的生态交错带。随着海平面上升、生物入侵、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多重胁迫的加剧,滨海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已迫在眉睫。随着生物—地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的重要性。基于自组织理论,从局部尺度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反馈作用出发,预测或解释全局尺度上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为探究生态系统复杂空间格局的形成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结合遥感影像分析、野外移植控制实验和数学模型,本研究以滨海盐沼湿地几种典型自组织植被和地貌空间格局为例,探讨生态系统各要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反馈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生态系统功能,主要有以下结论:(1)自组织塑造不规则植被空间格局并影响植物特征和底栖生物多样性。通过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前缘海三棱藨草移植实验,证明尺度依赖反馈驱动了盐沼湿地不规则植被空间格局的形成;野外观察和实验表明,自组织过程影响了一系列植物性状,包括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根系分支方向、长度、数量等,并提高了系统初级生产力。另外,盐沼湿地植被自组织空间格局为大型底栖生物提供异质性生境,有助于提高底栖生物的丰度,改变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异质性。该研究将现有的自组织概念及其对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拓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更为常见的不规则空间格局中,创新性地发现空间自组织、植物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这些生态学热点研究问题存在重要关联。(2)精灵圈指示自组织盐沼湿地具有较高的恢复能力并影响微生物多样性。通过在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进行的野外移植实验、原位监测,以及理论模型和无人机影像分析,本研究指出中国东部沿海盐沼湿地精灵圈格局形成可能机制是植物—营养反馈作用。野外观测数据表明,植被斑块中氮消耗非常显着,植物倒伏现象普遍存在于研究区域。虽然野外观测到植被斑块中心硫化物的累积,但是硫化物浓度较低,表明仅硫化物的累积并不能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理论模型模拟预测精灵圈的形成和演化,与无人机影像记录的精灵圈时空动态演化高度一致,表明养分消耗和硫化物累积可用于解释不同地区精灵圈的形成。除此之外,瞬态的出现(指点状、环状和同心圆状斑块)可用来识别空间格局形成的机制,并理解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对环境胁迫的生态恢复力。另外,精灵圈的形成明显提高海三棱藨草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但是对互花米草盐沼湿地中的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没有显着影响。(3)盐沼湿地植被斑块大小的偏度分布指示胁迫梯度假说和种内促进作用的存在。通过对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盐沼湿地的历史遥感影像分析,本研究指出植被斑块大小分布的特征可以用来指征盐沼湿地发育早期种内促进作用的存在。结合移植实验和野外观测证明,在中等淹水时长下,植被密度增加指示的种内促进作用最为强烈。此外,充分利用胁迫梯度假说与自组织理论,有助于提高湿地生态修复的效率。(4)盐沼湿地演化过程中,非局部熵率表征的潮沟网络的动态最优性不断提高。通过对崇明东滩、荷兰Schiermonnikoog和Saeftinghe盐沼湿地遥感影像分析指出,在发育中的盐沼湿地内部,非局部熵率增加指示的潮沟网络的动态最优性不断提高;对比崇明东滩不同植被覆盖区域中潮沟网络的非局部熵率发现,潮沟网络结构的变化与盐沼湿地植被的空间分布和植被类型有极大的相关性,即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有利于潮沟网络结构的稳定;植物生物量较低,沉积物粘性较小的盐沼湿地内部潮沟网络更易实现动态最优性。通过对意大利Venice lagoon和美国Blackwater盐沼湿地遥感影像分析指出,退化中的盐沼湿地内部的潮沟网络的非局部熵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5)植被—螃蟹—沉积动力耦合作用影响陡坎动态。通过对崇明东滩盐沼湿地的遥感影像分析指出,多级陡坎的出现指示了盐沼湿地的扩张。盐沼湿地内部陡坎的动态具有明显的季度和年际特征。一般而言,陡坎在植物生长季初期以向海推进为主,而在生长季后期以后退为主。生物量较高的盐沼湿地内部陡坎水平方向上的年际变化较小;生物量的降低导致陡坎的水平稳定性降低,年际变化增大。通过控制实验,证明了水动力、植被和螃蟹对陡坎的时空动态有较大的影响。盐沼湿地内部,植被的存在可以稳定陡坎,螃蟹促进陡坎的崩塌;当植被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很高时,植被的稳定作用大于螃蟹的解构作用,陡坎基本保持稳定;当植被生物量相对减小,螃蟹对陡坎的破坏,促进陡坎上部植被的崩落前移;此时,若水动力作用较弱,崩落的植被在陡坎前方定植,有益于陡坎的向海前进;若水动力作用较强,崩落的植被和沉积物被冲刷侵蚀,导致陡坎的后退。盐沼湿地生态系统中,从植被空间格局到生物地貌格局,包含了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生物、理化因子、沉积动力等要素的自组织过程。作为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工程师”,植被在不同时空尺度上与系统其他要素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功能,如影响植物性状、底栖生物以及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初级生产力,影响地貌格局的稳定与演化。从自组织理论角度解释植被空间格局和生物地貌格局的形成及其生态系统功能,一方面有助于认识盐沼湿地应对环境胁迫的脆弱性和恢复力,为盐沼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支撑,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调控;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自组织理论的系统框架。

郭靖[2](2020)在《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营养盐沉积记录》文中指出河口近岸区域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过渡地带,承受着沿海城市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巨大压力,更容易发生各类环境问题,如富营养化及赤潮爆发已经对沿岸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了解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和沉积历史对于缓解和防治近岸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选取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营养盐的收支平衡、氮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营养盐的沉积记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研究了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表层水、上覆水和沉积物孔隙水中的营养盐浓度,发现营养盐的高值区都位于受河流输入和人类活动显着影响的区域,整体上营养盐都有着从河口向外湾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了陆源输入是营养盐的一个主要来源。而夏季的营养盐浓度基本都显着高于冬季,这也与丰水期陆源的输入量大大高于枯水期密切相关。另外,本文运用Fick第一扩散定律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扩散通量,发现所有营养盐的扩散通量均为正值,表明营养盐是从沉积物扩散到上覆水体中的,是水体营养盐的一个内源。低氧和高温可以促进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扩散过程。(2)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LOICZ箱式模型,估算了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磷、硅的收支情况。在季节尺度内,由于水通量和营养盐浓度的差异,营养盐通量的季节变化很大,丰水期的通量明显大于枯水期。综合所有河口的收支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是所有营养盐的汇。海底地下水排放是最大的营养盐来源,其次为河流输入;外海交换是主要的营养盐输出途径。(3)本文研究了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固氮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乙炔还原法测定了研究区域表层水体的固氮速率。固氮作用在夏季和冬季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3±0.17 nmol N/L/h和0.23±0.11 nmol N/L/h,主要发生在高温、低硝酸盐、低氮磷比(N/P<16)的环境中。单细胞固氮生物对固氮的贡献明显高于丝状固氮生物,占比约为69.76±7.93%,而胞内植生藻是丝状固氮生物的优势种,其分布与Si/N和硅藻群落种类和丰度有关。固氮作用对近岸区域的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很小。(4)本文研究了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同位素配对法测定了研究区域内沉积物中的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速率。反硝化作用在夏季和冬季的平均速率分别为3.19±1.11nmol N/m L/h和2.24±1.43 nmol N/m L/h,其分布与温度、盐度、溶解氧、孔隙水中NO3-浓度、沉积物中有机碳有关;而厌氧氨氧化作用在夏季和冬季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81±0.19 nmol N/m L/h和0.53±0.23 nmol N/m L/h,其分布受孔隙水中NOx-浓度、温度、盐度、溶解氧的控制。总体来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年脱氮量明显大于固氮产氮量。(5)本文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碳、氮、磷、硅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河口到近岸海域的所有营养盐均呈普遍下降的趋势,这与陆源输入密切相关。此外,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氮和磷的比例分别占总氮和总磷的12.89%和43.01%,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表层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盐可能重新进入水体被利用。沉积物有机质溯源分析表明河流及河口区域的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植物和河流浮游植物,河口到外湾区域的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植物和海源浮游植物。(6)本文基于210Pb和137Cs的定年年法对柱状沉积物进行了年代框架构建,并分析了营养盐的历史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后,TOC、TN、TP和BSi的营养负荷开始逐渐增加,在2010年后的增速加快,并在2017年达到峰值,这与广西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营养盐的埋藏率在1980年之后也发生了显着增加,这与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引起的沉积速率的增加有直接关系。沉积物有机质溯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1960-2010年之间,近岸区域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而在近年来沉积物有机质则来源于陆源植物和海洋浮游植物的结合。TOC含量的历史变化与各城市区域GDP和人口密度的正相关,再次证明了人类活动对于近岸有机质输入的影响。

海月[3](2020)在《基于遥感的北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识别方法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北方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但由于早期粗犷开发模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森林生态系统一度遭到严重损害。之后在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京津冀风沙治理等工程下的到改善。然而随着全气候条件变化及植树造林等因素干扰下,了解及掌握森林当前状况十分必要。文章采用基于全时序和基于时序变化的趋势分析方法了解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分布情况,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实地调查。采用区域尺度驱动力分析方法探讨气象因子和人为因子对植被生长的贡献率和基于调查数据的单因子驱动力分析方法探讨自然环境要素、林内要素及人类干扰因素对森林健康的贡献率。从而科学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发现:1、研究区各子气候区划上森林生态系统NDVI发生显着突变的年份集中在2004-2013年,2009年显着突变栅格面积最大,累积显着突变栅格百分比的变幅中III南温带>I北温带>II中温带。从研究区域整体看,突变前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存在空间异质性。突变前(2000至2009年),显着改善区域主要集中在III南温带,显着退化的区域集中在II中温带和I北温带;突变后(2009至2018年),显着改善区多分布在II中温带和I北温带,显着退化区集中在III南温带。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来看,退化主要发生在阔叶林中,占森林总面积的1.75%,改善区也位于阔叶林区,占总面积的20.42%。2、本文建立的基于时序突变的识别方法比传统基于长时间序列的识别方法更能准确识别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3、不同林型LAI对环境因子及人类干扰因素的响应有所不同。调查点内针叶林(油松、落叶松)与气温和降水均呈正相关;阔叶林中桦树(白桦为主)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针叶林中,油松与上中下层土壤含水量均呈现负相关,落叶松则呈现正相关;阔叶(桦树和板栗)均与各层土壤含水量呈现负相关。针叶林(油松和落叶松)均适宜在微酸及中性的土壤中,且上中下层土壤的pH无显着性差异;桦树与上中下层土壤pH均呈现负相关(pH:4.57.5),最适宜pH为5.5;板栗与上层土壤pH呈现正相关,与中下层土壤pH呈现负相关。针叶林与阔叶林的种植密度均存在最适范围,其中针叶林的最适种植密度约为1650株/ha,阔叶林最适种植密度约为1100株/ha。从人类干扰因素看,适当砍伐有助于种植密度较大的落叶松和桦树的生长,但对油松则呈现出副作用;此外,在道路的影响上,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响应趋势相同,离道路距离越远生长情况越好。4、区域尺度中气候因子为植被动态提供正向贡献率,但贡献率不高,贡献率多为25%。人类活动因素对植被动态变化的贡献率高于气象因子,大部分地区贡献率为100%。但人类活动在城市内以负向贡献率为主,城市植被破坏性大。

王雯[4](2019)在《群落理论范式争论研究 ——基于生态学家科学与哲学的综合》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群落理论范式争论为切入点,探讨了三个中心领域:群落演替、群落聚集和群落构建的争论。在对历史文献以实证考察的基础上,依据时间顺序和内在逻辑,对群落争论之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以厘清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脉络,展现出更为系统和实在的理论变化和演进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对立范式予以综合,以深入理解生态学的本质,解构论争和对抗。该研究澄清了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了群落的实在意义,充实了研究的维度,丰富了传统命题的内涵。对于群落演替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争,首先对争论的历程做出了梳理:它开始于克莱门茨“单元演替顶极学说”的提出,格里森以“个体论”假说对其反驳,后经由“新克莱门茨主义”与“新个体主义”之间的激烈较量,延续至今。在此基础上,详细概述了克莱门茨“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与格里森“个体论”群落演替理论的内涵,以及作为其逻辑延续和内容充实的“新克莱门茨主义”和“新个体主义”演替理论的含义。其中所涉及的理论范式提出的背景、遭遇的否定与质疑以及完善与推进等,均做出了详实的分析,并展示出“机体论”范式与“个体论”范式之间的对抗、转移和消解。对于群落聚集的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主要涉及岛屿生物地理学的两个研究纲领:其中一个由戴蒙德引领,其观点具有整体论特征,认为严格确定的聚集规则决定了群落结构;另一个则由森博洛夫引领,持有激进的还原论立场,指出在致力于生物学解释之前,应首先检验“零假设”。在详细阐述聚集之争演进脉络的基础对“聚集规则”的内涵、“零假设-证伪”原则的操作,以及哲学与科学层面的批判做出了详实的分析。争论结果显示出,对立双方的观点都已开始弱化,且最终由激烈趋向缓和。对于群落构建的决定论与随机论之争,梳理和阐述了“生态位理论”与“中性理论”争论脉络的演进,明确了争论的焦点问题,以系统方式体现出理论的发展动态。以此,集中探讨了生态位理论的概念和内涵,并对其内涵的三次转变和内在辩证关系做出了详实分析;同时针对中性理论的提出、内涵及其架构基础、实证性研究,以及质疑和推进等不同侧面予以阐述;最后对争论趋势进行了探讨:对现有理论做出权衡,构建出包含随机性和确定性过程的综合模型,以实现全面、完整的解释多样性机制和模式。在对群落理论范式争论历程予以梳理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研究主题做出了进一步的哲学分析。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剖析了理论范式争论产生的原因:本体论的不同预设、认识体系的架构以及整体论与还原论、证实和证伪等研究方法的差异性选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对现有理论和数据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综合可能是消解群落理论范式争论和对抗的可行路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理论综合的基本原则为基准:在定义概念和假定条件时要精确;尽可能提升理论的完整性和综合程度;实现不同理论之间的自由转换;以及构建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等级性的框架,以实现渐进式的理论综合。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学本质的理解,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其应用并推进了生态学哲学的发展。作为从“科学”到“哲学”的阶段性研究,暂获得如下结论:群落理论范式的争论和转变是错综复杂的;争论趋势由激烈对抗走向交叉和融合;从模糊到精确的渐进式综合具有可行性;生态学研究应“回归本位”,以获得其在“自然状态下”的实在意义。由此,在历史的构建和发展中,以忠实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渐进产生最佳说明性解释,使生态学哲学对自然的本质作出最真实的表征。这是本研究的终极追求。

程国帅[5](2019)在《干涸盐湖植被分布格局及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地区湖泊萎缩、干涸,大面积裸露湖床成为化学粉尘的释放源。湖床植被能有效抑制粉尘排放,提高干涸湖床植被覆盖度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以内蒙古北部边缘典型现代干涸盐湖——巴拉嘎斯湖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样带选择,实地采样分析和实验室统计分析,研究了干涸湖床地下水及土壤化学属性对湖区自然植被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在地下水和土壤化学属性影响下,湖区植物群落由干涸湖床向外的分布格局呈现同心环状,建群种依次是芦苇、盐爪爪、芨芨草、红砂和小针茅,再向外有斑块状分布的合头藜群落,群落空间格局分布异质性明显。(2)湖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整体较高,盐分表聚性强烈,且以氯化物为最。湖区自然植被分布主要受地下水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控制。(3)地下水埋深由湖床至湖滨逐渐增加,地下水总溶解性固体(TDS)逐渐减小,当地下水埋深适宜(4 m左右)且TDS较低(<10 g·L-1)时,植物群落呈现最大生物量及最大覆盖度。(4)土壤含盐量决定植被能否正常生存,土壤含盐量过高(>1.5%)则植被无法生存,当植被正常生长时,土壤有效磷对植被分布影响最大。当土壤含盐量能满足原生自然植被正常生存的条件时,地下水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应是人工恢复植被优先考虑的因素。

陈延艺[6](2019)在《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路作为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的主要通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联系——道路空间系统的规划建设进程中,以往关注点大多集中在道路通达性以及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而对村庄道路生态化、景观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关注。路网的形成以及道路的修建会改变乡村原有的生态景观结构,道路运营过程中还会持续地对道路周围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所以,加强对村庄道路景观提升、路域空间生态化研究以及道路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创建美丽乡村,打造良好乡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村庄道路建设中现存的生态扰动及景观破碎等问题出发,整合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为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我国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深入解析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内涵特征,分析其内涵与村庄道路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规划的目标导向。其次,对西安市村庄道路进行实地基础调查,基于村庄道路的功能、形态、等级、布局结构等现状建设条件,以低影响开发理念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适宜的方法措施为踏板,探讨道路交通系统、雨水管理系统、绿地景观系统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契合方式,遴选出与西安市乡村土壤水文条件最优匹配的低影响开发方法策略,生成道路生态景观优化路径。并选取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这一横跨关中平原与秦岭北麓的典型地区进行综述性分析,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村庄案例验证策略运用的可行性。村庄道路建设应主要从路网合理布局规划、道路生态设计、景观绿化设计、运营与养护管理等方面着手,打造绿色环保、安全舒适、环境优美、质量优良的村庄道路,实现道路建设发展全生命周期中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为乡村人居环境更新发展及村庄道路景观规划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实现西安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道路发展相得益彰。

马杰[7](2019)在《北京市六环内城市森林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为树木,对于促进城市生态保护,提高人与自然密切关系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随着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不断恶化,学者们展开了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如何才能对其全面了解并进行恰当估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北京是我国特大核心城市,其城市生态建设有较高要求,对其城市森林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北京市六环外1 km范围内区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实地调查不同环路区间、不同类型城市森林分层随机抽样的771个样方、638 168.09 m样线,全面评估了该区域城市森林结构,并基于i-Tree ECO和Street两大模块,分别根据样方及样线数据估算了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根据森林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进一步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调查共记录北京市城市森林木本植物50科、106属、159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5.25。本地种120种,占总种数的75%。乔木平均胸径19.79 cm,平均冠幅5.38 m,平均树高9.37 m,乔木规格差异不大,重要值前20位的树种胸径均以15.2-30.5cm青年期植株占多数,缺乏幼年期、半成熟期树种。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是北京市应用数量最多的树种,其中,道路附属绿地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数量占该类型总数的27.2%。国槐属于长寿树种,具有较强的污染吸附能力,城市行道树选用此树种有助于形成稳定树冠覆盖,并减少因种植和移除而导致的污染物排放。(2)北京市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估计年度价值1 047.78亿元,平均42.49万元/hm2。包括节约能源248.16亿元/年;固碳1 477.61万t,价值107.88亿元/年,单位面积固碳59.93t/hm2/年,净固碳2 683.84万t/年;减少径流407 337 788.56 m3/年,价值25.19亿元/年,平均1 652.04 m3/年/hm2;去除污染100 376.56t,价值22.45亿元/年,平均每年0.41t/hm2;美学及其他效益644.09亿元/年。此外,研究区内乔、灌木共计释氧158 648.80t/年,单位面积0.64 t/hm2/年;排放挥发性有机物1 758.29 t/年;碳储量104 366 504 t,价值762.97亿元,平均每公顷碳储量423.28 t。(3)各项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总量最高的树种均为国槐。国槐年固碳4 571 940.6 t,占总固碳量的30.94%,价值334 017.83万元/年,年净固碳量8 017 994.9 t,单株固碳量最高的是加杨(Populus×canadensis Moench)(154.75 t/株/年);国槐碳储量共计3 100.07万t,占总碳储量的29.70%,价值226.20亿元,单株碳储量最高的是加杨(144.41 kg/株);国槐年减少地表径流量共计11 898.69万m3,价值73 601.04万元,单株减少径流量最高的是加杨(4.45 m3/株);国槐年度共清除各类污染共计26 094.34 t,占总量的25.70%,价值52 337.12万元,单株清除空气污染量最高的是核桃(Juglans regia Linn.),平均每株清除各类空气污染2.71 kg。(4)北京市城市森林沿城市化发展方向呈现了明显的梯度变化。由城内向城外,物种总数逐渐增多,但多样性却逐渐减少;树木的数量逐渐增多,规格逐渐减小,幼年、青年树的占比随环路向外逐渐增多,壮年、老年树的比例下降。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由城内向城外逐渐增多,5-6环外1 km年度生态服务效益总计835.16亿元,价值量最高,其次是4-5环,2-3环生态服务价值最低。(5)各类型城市森林从结构到生态服务功能都有较大差异。道路附属绿地作为分布最广的森林类型,拥有最多的植株数量,乔木平均规格最大,生态服务功能也最高,价值1 127.60亿元。公园拥有最大的斑块面积,其生态服务功能排第2位,价值73 654.76万元。学校与医院附属绿地树种数量最多,生态服务功能排第三位,价值5 164.37万元。居住区及单位附属绿地生物多样性最高,但生态服务功能贡献量最少。(6)树木胸径、树冠覆盖、叶面积、断面积与生态服务功能有较强的相关性。与碳储量、固碳释氧相关性最高的是断面积和胸径;与减少地表径流、降低空气污染相关性最高的是叶面积,其次是树冠覆盖,其中,叶面积与降低空气污染显示了极强的相关性。本研究是首次同时利用i-Tree模型ECO、Street两个模块,对国内大型城市完整的建成区与近郊区开展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工作,并将城市森林按类型、按不同城市发展梯度进行进一步的生态服务功能详细分析,是国内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的首例;对研究区域基于0.5 m分辨率的worldview-2卫星影像数据作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估算的基础数据,使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分析了森林结构与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相关性,建立了目标与对策之间的关系。

肖霄,谢宗琳,辛琨[8](2018)在《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研究进展及其展望》文中提出滨海湿地植被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在滨海湿地基质上发育的以湿生与水生植物为优势的各类植物群落.滨海湿地植被的演替是滨海湿地研究的重要内容,红树林、盐沼群落和海草场是主要的研究对象.文章对国内外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突出介绍了红树林演替过程的复杂性、林隙次生演替以及国内在盐沼演替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给出了适用演替理论的研究案例,列举了几种演替研究方法及其成果;最后,在总结国内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的实践指导作用等多个方面,就国内研究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强调了多尺度整合研究、干扰后次生演替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数值模拟系统前景广阔.

董蓉[9](2018)在《山地落叶阔叶林下小径竹密度对乔木幼苗更新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森林群落发展演替过程中,小径竹作为林下灌木层的优势种群,其在森林中的分布情况与群落结构组成和种群动态以及乔木优势种的幼苗更新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小径竹类通过其强大的地下茎和快速克隆生长的能力,极易形成连片覆盖,成为灌木层优势种甚至是单优种,其密集丛生的枝干和盘根错节的根系影响群落中其他物种对光照、水分、资源的利用。此外小径竹类产生大量枯枝落叶且不易分解,影响凋落物层的厚度,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乔木树种的更新和幼苗、幼树的生长。研究林下小径竹类对森林群落结构组成和优势物种更新动态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评价小径竹类在森林群落更新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选取林下有小径竹分布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三部分研究内容:(1)在林中随机布设10条长160 m,宽8 m的样带,在每条样带中设置20个8 m×8 m的乔木样方,并在每个乔木样方中嵌套设置4 m×4 m的灌木样方,以及1 m×1 m的草本样方和竹子样方,对每个样方进行群落调查,统计每个样方中小径竹密度,并测定每个样方中的环境因子。根据小径竹分株数划分成五组密度梯度(密度1:0株/m2;密度2:16.75±7.27株/m2;密度3:42.89±7.93株/m2;密度4:70.56±7.46株/m2;密度5:101.35±10.97株/m2),分析群落植被构成、物种多样性与竹丛密度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以上述同样的调查方法,分析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下群落中乔木优势种的种群动态变化差异;(3)选取人为干扰较小的有竹丛分布的雷公鹅耳枥林,不同程度的去除环境中竹丛数量,人为设置四组竹密度梯度(0%:3.83±0.53株/m2;25%:16±1.80株/m2;50%:39±1.69株/m2;100%:69±2.15株/m2),从2014—2017年,每年定期维护保持竹丛密度不变。待竹丛环境稳定后,测定不同密度竹丛下的微环境(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电导率、凋落物厚度),探讨了竹丛密度及其微环境对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 Wall.)同生群幼苗数量、存活动态、生长情况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群落植被组成及多样性:不同密度竹丛导致环境因子的改变,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产生差异。在密度3(42.89±7.93株/m2)中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植被组成更丰富,随着竹丛密度增加,物种多样性水平下降;在群落各层次中,灌层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最低。(2)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乔木优势种种群结构及动态变化:优势种群雷公鹅耳枥、石灰花楸在密度2(16.75±7.27株/m2)竹丛环境中各龄级个体所占百分比最大,个体存活率更高,种群结构更稳定,随着竹丛密度增加,个体死亡率增加,其结构稳定性减弱。优势种群细齿叶柃则表现为在密度5(101.35±10.97株/m2)中各龄级个体所占百分比最大,个体存活率更高,种群结构更稳定。优势种群的整体年龄结构动态指数Vpi(不考虑外界干扰)和Vpi’(受外界随机干扰)均为正值,且Vpi>Vpi’,说明在5组密度竹丛环境中优势种群总体呈现为增长趋势,种群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3)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乔木优势种幼苗早期更新:通过控制实验发现,不同密度竹丛中环境因子有所不同。随着竹丛密度增加,凋落物厚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不同密度竹丛中优势种雷公鹅耳枥幼苗的发生具有显着差异,环境中竹丛密度越大,萌生的雷公鹅耳枥幼苗数量显着减少。分析竹丛环境与幼苗萌生数量的关系表明,竹密度、竹高度、竹盖度、凋落物厚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与幼苗的萌生量呈显着负相关;分析雷公鹅耳枥同生群幼苗的动态生命表发现,在6龄级后,环境中小径竹的存在对幼苗死亡率的影响作用加大,0%中幼苗的死亡率明显小于其它3组;不同密度竹丛环境对幼苗的高生长和展叶情况的影响差异不显着。总得看来,林下小径竹的密集生长不利于雷公鹅耳枥幼苗的发生,对幼苗早期更新具有负面影响。

卢宇[10](2017)在《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具有较长的海岸线,存在巨大经济发展潜力,但随着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逐渐加强,海岸带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矛盾,例如岸线资源利用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产业集聚效应低、海洋科技力量薄弱、海洋资源开发缺乏经费支持等等。北部湾海岸带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但在开发过程中也会在功能、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出现问题。北部湾经济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加强对北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研究,对于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构想,实现北部湾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针对现实需求,以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利用GIS对研究区域现状数据进行解译,并对研究区域自然与经济相关的数据、文本、图件等进行处理,通过梳理海岸带地区所具有的资源,了解北部湾海岸带利用的基本情况,分析北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主要存在问题;针对现状,综合研究成果,对海岸带空间利用进行探索,主要采用空间管制的手段,归纳空间资源类型,进行要素评价,提出海岸带地区空间分区规划和管制方案,确定近岸陆域和海域发展功能区规划定位;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分类、分段的岸线利用规划,将海岸带分成6个类型7个岸段,以期更为合理地引导岸线发展;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基本格局,提出生态保护策略。最后,根据现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提出海洋产业发展思路,确定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优化海洋产业区域布局。综上所述,以北部湾海岸带为例,以海岸带空间的开发利用为切入点,综合评价海岸带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设计方面探索海岸带的空间开发,根据海岸带利用现状结果,提出北部湾海岸带不同空间管制区域的管控要求和引导,提出分区、分段的岸线发展引导,优化产业发展,整合产业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科学统筹规划北部湾海岸带地区,为北部湾海岸带地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性建议。

二、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地区桉树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地区桉树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盐沼湿地空间自组织格局形成机理及其生态系统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盐沼湿地生物—沉积—动力研究
        1.2.2 盐沼湿地自组织空间格局
        1.2.3 自组织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
        1.2.4 自组织的生态系统功能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盐沼湿地前缘不规则植被空间格局的形成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与假设
        2.2.2 影像分析
        2.2.3 移植实验
        2.2.4 野外调查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规则植被空间格局的识别
        2.3.2 尺度依赖反馈机制的验证
        2.3.3 自组织的塑造功能
    2.4 小结
第三章 复杂植被空间格局—精灵圈的形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与假设
        3.2.2 野外实验
        3.2.3 模型模拟
        3.2.4 微生物样品收集与鉴定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精灵圈形成的实验证据
        3.3.2 营养消耗和硫化物毒素假设的模型验证
        3.3.3 精灵圈的形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种内促进作用对植被空间格局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与影像分析
        4.2.2 野外实验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植被空间格局的梯度性
        4.3.2 种内促进作用的空间梯度性
        4.3.3 淹水产生的胁迫梯度
    4.4 小结
第五章 植物—沉积动力自组织生物地貌格局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非局部熵率
        5.2.2 研究区概况与潮沟网络提取
        5.2.3 潮沟网络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盐沼湿地发育促进潮沟网络的优化
        5.3.2 盐沼湿地退化与潮沟网络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底栖生物—植物—沉积动力自组织生物地貌格局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与影像分析
        6.2.2 野外实验
        6.2.3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盐沼湿地动态与植被演替
        6.3.2 陡坎的动态演化
        6.3.3 蟹类—植物—水动力耦合作用对陡坎动态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致谢

(2)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营养盐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近岸海域的营养盐收支平衡
        1.2.1 营养盐的主要源汇过程
        1.2.2 营养盐收支模型
    1.3 氮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1.3.1 固氮作用
        1.3.2 反硝化作用
        1.3.3 厌氧氨氧化作用
    1.4 营养盐的沉积记录
        1.4.1 柱状沉积物的定年简介
        1.4.2 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形态分布
        1.4.3 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历史变化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采样区域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沿海主要城市
        2.1.3 沿海主要港湾
        2.1.4 沿海主要河流
    2.2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2.3 实验方法
        2.3.1 水体中营养盐的测定
        2.3.2 固氮速率及固氮生物的测定
        2.3.3 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测定
        2.3.4 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及形态的测定
        2.3.5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6 沉积物中碳氮同位素的测定
    2.4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估算方法
    2.5 LOICZ箱式模型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营养盐收支状况
    3.1 基本水质参数状况
    3.2 入海河流水体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3.3 河口海湾表层水体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3.4 上覆水和孔隙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3.5 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通量
    3.6 基于LOICZ模型的营养盐收支情况
        3.6.1 源汇过程的水通量估算
        3.6.2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营养盐通量
        3.6.3 河流输入的营养盐通量
        3.6.4 余流和外海交换流的营养盐通量
        3.6.5 排污口及养殖废水排放的营养盐通量
        3.6.6 营养盐源汇收支汇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4.1 固氮作用的分布特征
        4.1.1 固氮速率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4.1.2 丝状固氮生物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4.2 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分布特征
        4.2.1 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时空分布
        4.2.2 培养实验站位孔隙水中无机氮及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
        4.2.3 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4.3 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初级生产力和氮通量的贡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营养盐的沉积记录
    5.1 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含量与形态
    5.2 柱状沉积物的定年分析
        5.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5.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5.2.3 沉积物粒径的历史变化
    5.3 营养盐的历史沉积记录
    5.4 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基于遥感的北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识别方法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退化识别现状
        (1)概念上的争议
        (2)识别方法探究
        1.2.2 森林退化原因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社会经济
    2.2 生态系统特征
        2.2.1 生态系统变化
        2.2.2 森林资源特征
        2.2.3 生态工程概况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遥感识别
    3.1 遥感及气象数据预处理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1.2 数据处理结果
    3.2 森林退化识别方法及结果
        3.2.1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识别方法
        3.2.2 退化识别方法差异性
        3.2.3 森林生态系统变化趋势
    3.3 气象因子变化趋势识别
        3.3.1 气温趋势变化
        3.3.2 降水趋势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影响因素
    4.1 调查路线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4.1.1 路线设置原则
        4.1.2 样地设置及采样方法
        4.1.3 采样室内测定方法
    4.2 野外验证与现场踏勘
        4.2.1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验证
        4.2.2 样地实况简介
        4.2.3 森林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间相关性
    4.3 自然影响因素
        4.3.1 气温影响因素
        4.3.2 降水影响因素
    4.4 林内影响因素
        4.4.1 胸径影响因素
        4.4.2 树高影响因素
        4.4.3 土壤水影响因素
        4.4.4 土壤pH影响因素
    4.5 人为影响因素
        4.5.1 采伐影响因素
        4.5.2 道路影响因素
        4.5.3 密度影响因素
    4.6 小结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力分析
    5.1 驱动力分析方法
        5.1.1 单因子驱动力分析方法
        5.1.2 区域尺度驱动力分析
    5.2 森林驱动因素贡献率分析
        5.2.1 针叶林驱动因素贡献率分析
        5.2.2 阔叶林驱动因素贡献率分析
        5.2.3 森林驱动因子差异性
    5.3 区域尺度贡献率分析
        5.3.1 NDVI突变分析及空间变化
        5.3.2 NDVI变化趋势分析
        5.3.3 ND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5.3.4 气象因子及人类干扰对NDVI变化的贡献率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
    (二)参加科研项目
    (三)获奖

(4)群落理论范式争论研究 ——基于生态学家科学与哲学的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为什么研究群落理论范式争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四、应用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篇 群落演替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争
    第一章 克莱门茨与新克莱门茨主义群落演替理论
        1.1 克莱门茨“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的内涵
        1.2 “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提出的背景
        1.3 对克莱门茨“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的质疑
        1.3.1 对群落演替起因(动因)的质疑
        1.3.2 对群落演替路径(方式)的质疑
        1.3.3 对群落演替趋向(终点)的质疑
        1.4 “新克莱门茨主义”群落演替理论的提出
        1.4.1 马格列夫将热动力学和控制论应用到群落演替理论中
        1.4.2 奥德姆将群落演替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扩展到生态系统中
        1.5 对“新克莱门茨主义”群落演替理论的批判
        1.5.1 对生物能学原则的批判
        1.5.2 对物种多样性结论的批判
        1.5.3 对进程有序性的批判
    第二章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提出及其推进
        2.1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提出
        2.1.1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内涵
        2.1.2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提出的背景
        2.2 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遭遇
        2.3 群落演替“个体论”的复兴
        2.4 群落演替“个体论”的推进
        2.4.1 格莱姆的植物适应对策模型
        2.4.2 蒂尔曼的资源比率假说
        2.4.3 休斯顿和史密斯的个体-本位模型
    第三章 群落演替“机体论”与“个体论”之争的弱化与综合
        3.1 三重机制演替模型解释
        3.1.1 三重机制模型的内涵
        3.1.2 三重机制演替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3.2 综合的群落演替因果性框架
        3.3 变化镶嵌体稳态学说
        附图
第二篇 群落聚集的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
    第四章 戴蒙德群落聚集整体论的提出及质疑
        4.1 戴蒙德群落聚集整体论的提出及其他学者的支持
        4.1.1 戴蒙德群落聚集整体论的提出
        4.1.2 其他生态学者的支持
        4.2 森博洛夫等群落聚集还原论者的质疑
        4.2.1 森博洛夫以及康纳和森博洛夫的质疑
        4.2.2 斯特朗等对“种间竞争”的质疑
        4.2.3 康奈尔拒斥“竞争后的幽灵”
    第五章 戴蒙德群落聚集整体论者的回应及质疑
        5.1 格兰特和阿尔伯特对斯特朗等的回应及质疑
        5.2 赖特和毕尓对森博洛夫和康纳分析方法的质疑
        5.3 戴蒙德和吉尔平的回应及质疑
        5.4 拉夫加登对群落聚集还原论者的回应及质疑
    第六章 森博洛夫等群落聚集还原论者的回应及质疑
        6.1 康纳和森博洛夫对戴蒙德和吉尔平以及赖特和毕尔等的回应和质疑
        6.2 森博洛夫对拉夫加登的回应及质疑
        6.2.1 对哲学批判的回应
        6.2.2 对技术批判的反驳
        6.3 森博洛夫和康纳对赖特和毕尓的回应及质疑
        6.3.1 对赖特和毕尔批判Q模式分析的回应
        6.3.2 赖特和毕尔提出新R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群落聚集整体论与还原论争论的延续
        7.1 群落聚集整体论与还原论者的总结性交锋和陈词
        7.1.1 吉尔平和戴蒙德基本观点
        7.1.2 康纳和森博洛夫对吉尔平和戴蒙德的回应及质疑
        7.1.3 吉尔平和戴蒙德对康纳和森博洛夫的反驳
        7.1.4 康纳和森博洛夫的总体性回应
        7.2 新世纪群落聚集整体论与还原论争论的再延续
        7.2.1 对物种共现模式的重申
        7.2.2 对棋盘分布的再争论
        附图
第三篇 群落构建的决定论与随机论之争
    第八章 群落构建决定论的生态位理论内涵及疑难
        8.1 生态位理论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8.1.1 两种内涵:生境生态位与功能生态位
        8.1.2 量化研究:n-维超体积生态位
        8.1.3 操作性描述:资源利用生态位
        8.2 生态位理论的疑难
        8.2.1 实证研究的责难
        8.2.2 多元观点的冲击
        8.2.3 区域过程的忽略
        8.2.4 解释能力的缺乏
    第九章 群落构建随机论中性理论的提出及推进
        9.1 中性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分析
        9.1.1 中性理论的理论基础
        9.1.2 中性模型的框架结构
        9.1.3 中性理论的实证研究
        9.1.4 意义分析
        9.2 对中性理论的质疑及其推进
        9.2.1 中性理论的质疑
        9.2.2 中性理论的推进
    第十章 生态位理论的复兴及争论趋势
        10.1 生态位理论的复兴
        10.1.1 生态位概念的修订
        10.1.2 随机生态位理论的提出
        10.2 争论趋于融合
        10.2.1 生态位-中性连续体假说
        10.2.2 基于过程的统一框架
        附图
    第十一章 群落生态学理论范式争论的哲学启示
        11.1 群落演替机体论与个体论之争的哲学启示
        11.2 群落聚集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的哲学启示
        11.3 群落构建决定论与随机论之争的哲学启示
        11.4 争论解决的可能路径——渐进式理论综合
        11.4.1 理论综合的内涵及其可行性
        11.4.2 理论综合的工具
        11.4.3 理论综合的方法
        11.4.4 理论综合的原则
        附图
结语与展望
    一、本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
    二、本研究取得的基本结论
    三、研究展望
    四、本研究的欠缺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干涸盐湖植被分布格局及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2.2 土壤化学属性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2.3 地下水—土壤环境条件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2.4 自然植被对抑制粉尘排放与促进大气颗粒物沉积的作用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样品采集
        2.2.2 室内实验设计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干涸盐湖湖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异规律
    3.1 湖滨带植被样带群落分布格局
        3.1.1 群落分布格局及物种组成分析
        3.1.2 不同样带植物群落属性特征变化规律
    3.2 湖滨带植被空间分布异质性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干涸盐湖湖滨带土壤理化特征
    4.1 土壤化学属性特征
        4.1.1 土壤盐渍化程度分析
        4.1.2 土壤盐基离子占比及盐渍化类型分析
    4.2 土壤粒径分布
        4.2.1 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粒径分布
        4.2.2 自然植被对抑制粉尘排放与促进大气颗粒物沉积的作用
    4.3 小结
第五章 干涸盐湖地下水和土壤化学属性对自然植被分布的控制作用
    5.1 地下水、土壤化学属性与植被分布关系
        5.1.1 地下水与植被分布关系
        5.1.2 土壤化学属性与植被分布关系
    5.2 环境因子对植被分布的控制作用
        5.2.1 地下水及土壤化学属性对植被分布的制约
        5.2.2 土壤化学特征对植被的影响
    5.3 地下水、土壤化学属性对自然植被分布控制力的大小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取得学术成果

(6)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道路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1.1.2 乡村快速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1.3 乡村道路结合LID理念理性增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LID(低影响开发)理念
        1.4.2 乡村道路景观
        1.4.3 道路景观规划
    1.5 研究方法与路径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 相关理论
        2.1.1 “绿道”理论
        2.1.2 “道路生态学”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2.2.1 村庄道路相关研究综述
        2.2.2 村庄道路景观研究综述
        2.2.3 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2.3 道路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3.3 国内外生态道路优秀工程
    2.4 LID理念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2.4.1 国外LID相关研究进展
        2.4.2 国内LID相关研究进展
        2.4.3 国外典型实践案例分析——波特兰NE Siskiyou绿色街道
        2.4.4 国内典型实践案例分析——金华燕尾洲公园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村庄道路景观规划技术框架探析
    3.1 村庄道路景观的特征、构成与作用
        3.1.1 村庄道路景观特征
        3.1.2 村庄道路景观的构成
        3.1.3 村庄道路景观作用
    3.2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内涵特征
    3.3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村庄道路的耦合关系
        3.3.1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道路功能的关系
        3.3.2 道路与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的关系
    3.4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路径
        3.4.1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技术路线
        3.4.2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措施方法
        3.4.3 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与一般规划对比
    3.5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目标导向
        3.5.1 宏观尺度: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土地
        3.5.2 中观尺度:尊重自然特征和自然过程
        3.5.3 微观尺度:景观设计中注重生态功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4.1 西安市调查研究
        4.1.1 西安市生态环境背景
        4.1.2 西安市降雨分布特征
        4.1.3 西安市土壤结构特征
        4.1.4 西安市河流水系概况
        4.1.5 西安市雨水径流水质
    4.2 西安市村庄道路调查研究
        4.2.1 西安市村庄道路类型
        4.2.2 西安市村庄道路等级
        4.2.3 西安市村庄道路结构
    4.3 西安市村庄道路现状问题解析
        4.3.1 村庄道路建设引起的生态问题
        4.3.2 村庄道路建设引起的景观问题
        4.3.3 村庄道路绿化管护不到位问题
    4.4 西安市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
        4.4.1 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必要性
        4.4.2 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可行性
    4.5 西安市村庄道路LID技术措施遴选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市村庄道路生态景观规划策略
    5.1 道路景观规划模式构建
        5.1.1 道路功能层面景观模式
        5.1.2 路域环境层面景观模式
        5.1.3 植物种植层面景观模式
    5.2 道路建设中生态影响的消减对策
        5.2.1 生态设计层面
        5.2.2 生态恢复层面
        5.2.3 生态补偿层面
    5.3 明确理解区域周围生态文化背景
    5.4 基于区域生态格局约束道路网络
        5.4.1 路网对景观生态格局功能的影响
        5.4.2 基于生态保护村庄路网布局策略
        5.4.3 协调道路与自然环境的生态策略
    5.5 道路设施搭建雨水自然处理系统
        5.5.1 自然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2 山地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3 河谷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4 平原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6 生态道路设计降低环境负面影响
        5.6.1 路基生态设计
        5.6.2 路面生态设计
        5.6.3 路肩生态设计
        5.6.4 边坡生态设计
        5.6.5 广场生态设计
        5.6.6 动物保护措施
    5.7 适宜植物选配营造道路绿地景观
        5.7.1 植物在道路景观中的作用
        5.7.2 植物种类综合比选
        5.7.3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5.8 道路小品设施及其生态技术支撑
        5.8.1 道路小品设施
        5.8.2 生态技术使用
    5.9 相关管理机制配套及规定的补充
        5.9.1 施工过程保护生态
        5.9.2 运营期间注重生态
        5.9.3 控制道路交通影响
        5.9.4 道路文化传承
        5.9.5 公众参与机制
        5.9.6 政策管理规定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周至县集贤镇殿镇村为例实证研究
    6.1 集贤镇殿镇村基础调查研究
    6.2 殿镇村村庄道路景观现状
        6.2.1 村庄生态区位
        6.2.2 村庄道路断面形式现状
        6.2.3 道路广场及停车场现状
        6.2.4 低影响开发理念运用情况
        6.2.5 植物应用情况及使用频率
        6.2.6 道路附属设施现状
        6.2.7 道路景观存在问题分析
    6.3 殿镇村道路生态景观规划
        6.3.1 道路断面结构优化
        6.3.2 硬质铺装材质改善
        6.3.3 道路景观绿化提升
        6.3.4 附属设施景观生态化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论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北京市六环内城市森林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森林的概念及特点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1.1.2 城市森林的特点
    1.2 城市森林的组成结构
        1.2.1 城市森林的组成
        1.2.2 城市森林的结构
    1.3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1.3.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
    1.4 i-Tree概况
        1.4.1 关于i-Tree
        1.4.2 i-Tree ECO概述
        1.4.3 i-Tree Streets概述
    1.5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建设情况
        2.1.4 研究区内各类城市森林概况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城市森林结构
        2.2.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数据来源
        2.3.2 i-Tree参数设置
        2.3.3 分析方法
        2.3.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北京城市森林结构总体特征分析
    3.1 组成结构
        3.1.1 科、属、种组成特征
        3.1.2 重要值
        3.1.3 物种来源
        3.1.4 树种应用频度
        3.1.5 植物多样性
    3.2 空间结构
        3.2.1 乔木平均规格
        3.2.2 乔木胸径分级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公园绿地城市森林结构特征及其树冠覆盖变化
    4.1 公园森林结构
        4.1.1 物种组成特征
        4.1.2 树种应用频度
        4.1.3 物种多样性指数
        4.1.4 乔木空间结构分析
    4.2 公园UTC变化
        4.2.1 公园UTC总体变化
        4.2.2 公园树冠覆盖分级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森林结构特征
    5.1 组成结构
        5.1.1 科、属、种组成特征
        5.1.2 重要值与替换值
        5.1.3 物种来源
        5.1.4 物种多样性
    5.2 空间结构
        5.2.1 乔木径级结构
        5.2.2 冠幅结构
        5.2.3 树高结构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北京市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6.1 固碳
    6.2 碳储量
        6.2.1 各树种碳储量
        6.2.2 各类型及区域碳储量
    6.3 减少地表径流
        6.3.1 各树种减少地表径流量
        6.3.2 各类型及区域减少地表径流量
    6.4 释氧
    6.5 去除污染
        6.5.1 各树种去除污染量
        6.5.2 各类型及区域去除污染量
        6.5.3 挥发性有机物
    6.6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公园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7.1 固碳
        7.1.1 各树种年固碳量
        7.1.2 各区域年固碳量
    7.2 碳储量
        7.2.1 各树种碳储量
        7.2.2 各区域碳储量
    7.3 减少地表径流
    7.4 释氧
        7.4.1 各树种释氧量
        7.4.2 各区域释氧量
    7.5 降低空气污染
        7.5.1 每月去除污染量
        7.5.2 各树种去除污染量
        7.5.3 各区域去除污染量
        7.5.4 挥发性有机物
    7.6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居住区、事业单位附属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8.1 固碳
        8.1.1 各树种年固碳量
        8.1.2 各区域年固碳量
    8.2 碳储量
    8.3 减少地表径流
        8.3.1 各树种减少地表径流量
        8.3.2 各区域减少地表径流量
    8.4 释氧
    8.5 降低空气污染
        8.5.1 每月去除污染量
        8.5.2 各树种去除污染量
        8.5.3 各区域去除污染量
        8.5.4 挥发性有机物
    8.6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学校、医院附属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9.1 固碳
        9.1.1 各树种年固碳量
        9.1.2 各区域年固碳量
    9.2 碳储量
    9.3 减少地表径流
        9.3.1 各树种减少地表径流量
        9.3.2 各区域减少地表径流量
    9.4 释氧
    9.5 降低空气污染
        9.5.1 每月去除污染量
        9.5.2 各树种去除污染量
        9.5.3 各区域去除污染量
        9.5.4 挥发性有机物
    9.6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道路附属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
    10.1 减少地表径流
    10.2 节约能源
    10.3 降低空气污染
    10.4 固碳
    10.5 碳储量
    10.6 美学及其他
    10.7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11.1 森林结构与服务功能相关性
    11.2 植物多样性
    11.3 树龄结构
    11.4 城市化梯度变化规律
    11.5 与其他城市比较
    11.6 i-Tree ECO和 Street计算差异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1.1 城市森林结构
        12.1.2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12.1.3 城市梯度变化规律
        12.1.4 不同类型城市森林差异
    12.2 创新点
    12.3 展望与建议
        12.3.1 展望
        12.3.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研究进展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滨海湿地植被的生态演替
    1.1 红树林群落的演替
    1.2 盐沼群落的演替
    1.3 海草场的演替
2 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的相关理论
    2.1 促进作用假说
    2.2 生活史对策模型
    2.3 其它演替理论
3 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的研究方法
    3.1 长期调查法
    3.2 空间替代时间法
    3.3 孢粉组合分析法
4 展望

(9)山地落叶阔叶林下小径竹密度对乔木幼苗更新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森林更新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2 环境与森林更新
    1.3 群落结构与种群动态研究
        1.3.1 种群分布格局
        1.3.2 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研究
    1.4 克隆植物研究
        1.4.1 竹类的克隆生长与分布
        1.4.2 小径竹对乔木幼苗定居及生长的影响
        1.4.3 小径竹对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5 研究区概况
    1.6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目的
        1.6.3 研究内容
    1.7 研究创新点
    1.8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密度竹丛环境对森林群落植被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2.1 研究方法
        2.1.1 样带选择与调查方法
    2.2 数据分析
        2.2.1 重要值计算
        2.2.2 物种多样性计算
        2.2.3 排序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各群落层次中优势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分析
        2.3.2 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2.3.3 群落层植物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RDA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小径竹密度梯度对主要优势种群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数据分析
        3.2.1 种群年龄结构分析方法
        3.2.2 静态生命表的编制
        3.2.3 生命表中数据处理
        3.2.4 种群动态量化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植物群落优势种组成
        3.3.2 优势种的径级、高度级特征
        3.3.3 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优势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
    3.4 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优势种群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指数
    3.5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小径竹密度效应对主要乔木幼苗更新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方法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密度竹丛环境
        4.3.2 不同密度竹丛环境对雷公鹅耳枥同生群幼苗数量的影响
        4.3.3 不同竹丛密度环境中雷公鹅耳枥同生群幼苗存活率
        4.3.4 不同竹丛密度环境中雷公鹅耳枥新生幼苗的生长量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10)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海岸带基本概念及研究区范围界定
        1.3.1 海岸带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广西海岸带研究现状
        1.4.4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来源
    1.6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典型案例及其借鉴
    2.1 国外典型案例
        2.1.1 日本海岸带开发利用
        2.1.2 法国海岸带开发利用
        2.1.3 荷兰海岸带开发利用
    2.2 国内典型案例
        2.2.1 青岛市海域和海岸带保护利用
        2.2.2 辽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
        2.2.3 福建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
    2.3 国内外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启示
3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特征
    3.1 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资源概况
    3.2 海岸带开发利用现状
        3.2.1 土地利用现状
        3.2.2 海岸线利用现状
    3.3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3.3.1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3.3.2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3.4 海岸带经济发展概况
        3.4.1 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3.4.2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3.4.3 海洋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4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思路
    4.1 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海陆统筹,实现联动发展
    4.3 多方引导,实现协调发展
5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空间管制与功能引导
    5.1 空间管制分区原则
    5.2 空间管制分区
        5.2.1 空间资源分类
        5.2.2 空间管制分区
        5.2.3 空间管制与引导内容
    5.3 空间发展框架
        5.3.1 空间布局思路
        5.3.2 空间布局结构
        5.3.3 功能板块建设
    5.4 空间管制分区保障措施
6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岸线类型划分与发展引导
    6.1 岸线利用原则
    6.2 岸线类型及岸段划分
        6.2.1 海岸线类型划分与主要发展引导
        6.2.2 各岸段划分和主要发展引导
    6.3 岸线利用保障措施
7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生态基本格局与保护策略
    7.1 生态用地提取
    7.2 生态基本格局
    7.3 生态保护策略
8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8.1 海洋产业发展方向
        8.1.1 海洋产业发展思路
        8.1.2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
    8.2 海洋产业区域布局
        8.2.1 总体布局
        8.2.2 主要产业布局
    8.3 海洋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9 结论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后记/致谢

四、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地区桉树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盐沼湿地空间自组织格局形成机理及其生态系统功能[D]. 赵丽侠.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营养盐沉积记录[D]. 郭靖. 广西大学, 2020(02)
  • [3]基于遥感的北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识别方法及驱动力分析[D]. 海月.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4]群落理论范式争论研究 ——基于生态学家科学与哲学的综合[D]. 王雯. 山西大学, 2019(05)
  • [5]干涸盐湖植被分布格局及控制因素研究[D]. 程国帅.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6]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D]. 陈延艺. 长安大学, 2019(01)
  • [7]北京市六环内城市森林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D]. 马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肖霄,谢宗琳,辛琨.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9]山地落叶阔叶林下小径竹密度对乔木幼苗更新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 董蓉. 西南大学, 2018(01)
  • [10]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D]. 卢宇.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标签:;  ;  ;  ;  ;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桉树林群落结构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