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质不同组合形式对细沙土壤肥力的影响

腐殖质不同组合形式对细沙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对细质沙土肥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傅俊涛,岳丽兴[1](2021)在《高鲁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主要性状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在峨山彝族自治县高鲁山县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过程中,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和查阅相关文献对保护区的土壤剖面环境因子和主要性状特征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分布有7个土类、11个亚类,土壤的类型主要性状特征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而且土壤的各种性能也各具特色;植被是影响土壤发育和演化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确保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最重要的条件。为此,提出了该保护区土壤资源保护的重要方面。

李海强[2](2021)在《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侵蚀和耕作是黑土生产力退化的主要驱动力,但是目前对侵蚀和耕作条件下黑土肥力组成因子的动态响应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尚不清楚,成为退化黑土地力提升的限制环节。本论文围绕侵蚀小流域内土壤侵蚀和耕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东北黑土区典型侵蚀小流域,选取坡面尺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玉米地、乔木林和灌木林)、不同开垦年限(未开垦林地和开垦41年、50年和65年农地)、不同垄作方式(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和不同侵蚀强度(无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和沉积)影响下的土壤以及小流域尺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坡面尺度0-100 cm土层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以及肥力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以确立不同因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运用地统计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探究小流域尺度0-3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和肥力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揭示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0-100 cm土壤剖面内,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坡面尺度除不同开垦年限的农地土壤含水量、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外,其它情景下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而其余所选指标以及土壤质量指数(土壤养分肥力指标值(NFI)、土壤物理环境指标值(EFI)和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IFI))均显着降低。在小流域尺度,0-15 cm土层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均低于15-30 cm土层,而含水量、<0.25 mm团聚体比例、土壤结构稳定性、p H和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均高于15-30 cm土层;0-1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p H、有机碳、全氮、全磷、硝态氮和土壤结构稳定性的空间变异强度低于15-30 cm土层,而各粒径团聚体、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的空间变异强度高于15-30 cm土层。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在整个土壤剖面,玉米地土壤含水量、容重和<0.25 mm团聚体比例显着高于林地,而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土壤结构稳定性低于林地。玉米地土壤>0.25 mm团聚体比例在0-50 cm土层显着低于林地,但在50-100 cm土层高于林地。除全磷含量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其它养分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均有显着影响,玉米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均显着低于林地,但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和储量均高于林地。乔木林与灌木林之间的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不显着,但对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有显着的影响,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团聚体比例的变化主导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3.林地开垦为农地会导致0-50 cm土层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分别降低5.1%、3.9%、14.2%和40.9%,其均在0-15 cm土层降低幅度最大,但50-100 cm土层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容重对开垦年限的响应特征与孔隙度相反。林地开垦会造成整个土壤剖面团聚体稳定性的降低,且其降低幅度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但林地开垦会增加整个土壤剖面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和储量。在林地开垦后50年内,0-15 cm土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含水量以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降低,但林地开垦显着改善了15-100 cm土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含水量以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状况,其效果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先增强后减弱。4.在0-50 cm土层,坡度较小的南坡和坡度较大的北坡顺坡垄作农地土壤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团聚体稳定性均高于横坡垄作农地,而容重对垄作方式的响应特征与孔隙度相反。除南坡顺坡垄作农地仅15-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于横坡垄作农地外,南坡和北坡的顺坡垄作农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率以及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在整个土壤剖面均高于横坡垄作农地。5.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0.25mm团聚体比例、饱和导水率和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储量均显着降低,但容重和>0.25 mm团聚体比例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和储量均逐渐增加。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和储量也显着降低,且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降低主导各自储量的降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以及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6.在小流域尺度,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吻和,但各土壤理化指标在0-15和15-30 cm土层的分布面积与其在0-15和15-30 cm土层的空间变异强度相关。农地侵蚀热区、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而沉积区和农地弱侵蚀区土壤含水量较高;>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均在乔木林地、草地、沉积区和农地侵蚀热区较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铵态氮含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在农地侵蚀热区和灌木林地较低,而在乔木林地、草地和沉积区较高。在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量与>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余所选指标之间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表明侵蚀会直接造成小流域范围内土壤肥力的下降。7.基于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加权综合法计算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对坡面尺度和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玉米地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以及50-100 cm土层EFI值比林地分别高18.3%、17.5%和12.6%,但EFI值在0-50 cm土层比林地低3.6%。在不同开垦年限影响下,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和0-50 cm土层EFI值均呈开垦65年农地>未开垦林地>开垦41年农地>开垦50年农地的变化趋势,而50-100 cm土层EFI值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在不同垄作方式影响下,顺坡垄作农地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以及0-50 cm土层EFI值比横坡垄作农地分别高40%、64.5%和13.6%,但50-100 cm土层EFI值比横坡垄作农地低5.3%。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整个土壤剖面NFI、EFI和IFI值均显着降低。相对于无侵蚀区,土壤侵蚀可造成NFI、EFI和IFI值分别降低33.3%、26.9%和50%。在小流域范围内,0-15和15-30 cm土层NFI、EFI和IFI值均随土壤侵蚀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本研究阐明了坡面尺度不同情景对黑土物理和水力学性质和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的影响,进而揭示了小流域尺度土壤物理和养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坡面尺度和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农地耕作会降低0-5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但施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而使土壤综合肥力质量得以提升。土壤质量对耕作的响应受开垦年限的影响,林地开垦后50年内,0-50 cm土层土壤质量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垄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随坡耕地坡位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上坡位遭受较严重的土壤侵蚀以及自身较差的肥力状况,上坡位进行横坡垄作虽然能降低土壤侵蚀且缓解养分流失,但不能显着改善坡耕地上坡位0-5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状和提升土壤质量,而坡耕地中坡位和下坡位进行顺坡垄作有利于土壤基本性状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在侵蚀环境下,土壤质量随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基于坡面尺度不同情景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以及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分析,发现侵蚀会直接造成小流域范围内土壤肥力的下降。本研究从不同尺度(坡面和小流域)和不同情景(土地利用方式、开垦年限、垄作方式和土壤侵蚀)等多个方面阐明侵蚀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为退化黑土地力的恢复和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李发永[3](2021)在《浙江典型农田土壤胶体磷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流失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农田土壤磷流失是造成我国河流与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表明,胶体磷的易化迁移是农田土壤磷向外部环境输送的关键途径,但目前对农业土壤中胶体磷的流失行为、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和调控策略的认知仍不够深入。本论文在比选土壤胶体磷分离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团聚体中胶体磷的赋存形态和控制因素,并采用AF4-OCD-ICP-MS在线耦合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纳米及胶体颗粒的元素组成,在微观尺度上探讨了土壤有机碳与不同尺寸胶体磷组分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建立了农田土壤胶体磷流失指数评价方法,最后考察了固体有机肥、沼液有机肥和炭基有机肥(即炭基土壤改良剂+有机肥)等不同外源碳输入策略对三种典型农业种植类型(双季稻、稻麦轮作和露地蔬菜)土壤胶体磷径流流失的阻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胶体磷分离方法的比较,发现超速离心法误差小,便于获得胶体,但耗时长;超滤法分离效果最好,分离步骤简单可靠,但机械误差大;场流分离法可实现不同尺寸胶体和纳米颗粒的连续无损分离及元素测定,但不易收集胶体。土壤水分散胶体溶液(WDC)中的磷主要富集于<220 nm的细胶体中;不同土壤WDC中胶体磷的含量占胶体溶液总磷的7.3%–88.6%,且以钼蓝反应磷为主;胶体磷是硅酸盐矿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合体,但尺寸更小的纳米颗粒与较大尺寸的胶体颗粒的化学组成不同;胶体矿物晶体主要由多水高岭石和白云母组成;胶体溶液中以腐殖质类的富里酸为主,而真溶态溶液的类色氨酸相对含量最高;与原始土壤相比,胶体颗粒具有较高的磷酸单脂和磷酸二脂浓度。(2)研究了农田土壤颗粒和团聚体中胶体磷的磷形态、流失潜力及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酸性土壤中,0.26–2 mm的团聚体中的胶体磷含量最高,而碱性和中性土壤则与之相反;团聚体相关的总碳(TC)、总氮(TN)、C/P和C/N对胶体磷流失潜力有显着的负影响;胶体磷含量与团聚体中TP、Al含量以及p H值有关,而团聚体中胶体磷的流失潜力则受其碳含量控制。分散的土壤颗粒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均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依次增加,且磷单脂在胶体颗粒中高度富集,表明分散的胶体颗粒对有机磷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与之相反,与小团聚体相比,大团聚体各形态磷(尤其是磷单脂)含量较高。因此,土壤团聚导致了磷(尤其是有机磷)的持留,土壤团聚和分散引起了磷在两个相反维度的富集。持续的碳输入以增加土壤团聚体尺寸及减少颗粒分散度是降低胶体磷流失的有效方法之一。(3)采用场流分离在线耦合有机碳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AF4-OCD-ICP-MS),深入开展了胶体磷组分的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土壤的水分散性胶体磷颗粒(<500 nm)主要包含纳米胶体磷(NCP;0.6–25 nm)、细胶体磷(FCP;25–160 nm)和中颗粒胶体磷(MCP;160–500 nm)三个组分;在区域尺度上,确定了三个水平的胶体磷含量(3583–6142、859–2612和514–653μg kg–1),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模式;并发现NCP主要由有机碳(Corg)、钙(Ca)和磷组成,而FCP组分则为Corg、粘土和磷组成的复合物;有机碳含量控制了胶体的磷饱和度,进而影响了胶体对磷的负载能力;土壤胶体磷生成的第一要素为原始土壤矿物的化学组成,而碳肥输入显着影响了特定土壤中不同组分胶体磷的峰值浓度;炭基有机肥替代使土壤细胶体磷浓度显着降低;而沼液替代则显着增加了土壤各组分的胶体磷的含量。(4)以土壤有机碳(TOC)、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粘粒含量(Clay)、p H和有效磷(AP)为胶体磷指数变量因子,对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力评估表明:“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力”等级可划分为低(<-0.82)、中(-0.82至-0.22)、高(-0.22至0.83)和非常高(>0.83)四个等级;“土壤真溶态磷的流失潜力”等级可划分为低(<-0.73)、中(-0.73至-0.13)、高(-0.13至0.88)和非常高(>0.88)四个等级;获得了土壤胶体磷指数方程如下:胶体磷的流失潜力=(-0.263×ZGMD)+(-0.479×ZTOC)+(-0.188×Zp H)+(0.422×ZAP)+(0.448×ZClay);真溶态磷的流失潜力=(-0.549×ZGMD)+(-0.205×ZTOC)+(0.629×Zp H)+(0.426×ZAP)+(-0.147×ZClay);采用上述磷指数方程对浙江省典型农田系统胶体磷流失潜力进行评估表明,浙江省农田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力整体较高。(5)在不同外源碳输入下,对三种种植类型农田中磷的径流流失监测表明,炭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显着降低了径流中各种磷组分浓度,固体有机肥替代则显着降低了径流中颗粒磷和胶体磷的浓度,但施用沼液则具有与之相反的效果;与单独施用化肥相比,炭基有机肥替代在双季稻、稻麦和蔬菜系统中分别减少了41.1%、29.7%和37.8%的总磷径流流失;同时,固体有机肥和炭基有机肥替代显着降低了颗粒磷和胶体磷的流失量,而沼液替代则增加了各种磷形态流失量;与单独施用化肥相比,炭基有机肥替代使土壤胶体磷含量降低了26.7%–51.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碳含量与胶体磷的流失量呈负相关关系。

王鹏[4](2020)在《利用废弃环保型钻井液治沙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弃物处理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各大油气田在作业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钻井液。本文以废弃环保型钻井液为研究对象,将其用于固沙治沙,力求在处理油田废弃物的同时改善井场周边生态环境,变沙为“土”,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本文从环保型钻井液的八种不同常用材料、四种不同体系及治沙工艺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抗压强度、持水保水性能、渗透性及植物栽培实验等指标来评价废弃钻井液固沙治沙效果,得出实验结论如下。(1)CMC固沙后抗压强度高,保水性强,但其在加量达到1.2%后,植物便不能存活;而多数钻井液材料在低加量下有利于植物生长,同时抗压强度能达到1 MPa以上,保水性也有所增强,其中以PVA最佳。(2)处理后样品热稳定性良好,抗风蚀性能也有所增强,最大可达86.96%,最低86.58%。样品持水保水性能也有所增强,其中以CMC-F效果最佳。尽管CMC-F治沙后样品多项性能突出,但并不适宜植物生长。从植物长势来看,可再生胶粉-F最佳,CMC-F最差。初步实现了仅利用钻井液与散沙固沙并成功种植作物,达到了治沙目的。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发现,沙粒间产生了“桥接”现象,这也为沙变“土”提供了理论依据。(3)利用环保型钻井液治沙能改良固相粒径分布,加量较少时便可获得理想的抗风蚀性能,但钻井液对植物发芽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加量越大则抑制作用越明显。在沙浆比为1:1时,通过实验筛选出5种植物能生长存活。环保型钻井液能够满足井场钻井指标要求,增强沙土质量,达到治沙效果。在植物和钻井液的综合作用下,还能进一步增强固沙治沙效果。综上可知,在满足国际固沙指标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强沙土质量,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说明废弃环保型钻井液用于治沙具有一定可行性。该工作实现了油田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对治沙技术开发与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促进石油工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杨苏,李传哲,徐聪,吴迪,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李辉信[5](2020)在《绿肥和凹凸棒添加对黄河故道潮土土壤结构和碳氮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绿肥秸秆和凹凸棒添加对黄河故道潮土壤结构和碳氮含量的影响,为科学评价凹凸棒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肥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设置6个处理:对照(CK)、蚕豆秸秆10 g/kg(B)、黑麦草秸秆10 g/kg(R)、凹凸棒土16 g/kg(A)、凹凸棒配施蚕豆秸秆(AB)、凹凸棒配施黑麦草秸秆(AR),采用SPSS统计、Origin整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120 d室内培养发现:添加绿肥秸秆和凹凸棒均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碳氮含量,其中A,AB处理主要增加大团聚体(>0.25 mm)含量,而AR处理主要增加微团聚体(0.053~0.25 mm)含量,与CK相比,A,AB,AR处理降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50.8%~55.6%,增加了土壤持水量16.0%~19.2%。单施绿肥秸秆和单施凹凸棒对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增量为0.38~1.99 g/kg和0.12~0.49 g/kg,二者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增量比单施绿肥分别高0.86~3.23 g/kg,0.29~0.44 g/kg和0.3~21.6 mg/kg,且蚕豆配施效果优于黑麦草配施。[结论]配施可以结合秸秆易分解、养分丰富和凹凸棒土较大比表面积的优势,在改良土壤结构,缓解养分释放,增强土壤固存养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中蚕豆秸秆10 g/kg配施凹凸棒16 g/kg对改良黄河故道土壤砂性结构,提高土壤碳氮含量效果最佳。

梁世鹏[6](2019)在《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研究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团聚体粒级分布以及水稳性的影响,确定科学合理耕作施肥方式,为东北草甸黑土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裂区定位试验,为期两年,以两种耕作方式下增施不同碳源肥料为基础,其中耕作方式分为深耕(D)与旋耕(S),施肥方式分为常规施肥(CF)、常规施肥增施有机肥(M)以及常规施肥增施生物炭(B),共设6个处理:DCF、DM、DB、SCF、SM、SB。采样深度为0-20cm、20-40cm、40-60cm,通过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并计算其稳定指标。测定各处理三个土层中的腐殖质(HF)、胡敏酸(HA)、富里酸(FA)碳含量和自由形式铁氧化物(FeDCB)、自由形式铝氧化物(AlDCB)、无定形态铁氧化物(FeOXA)以及无定形态铝氧化物(AlOXA)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草甸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耕作与外源碳施入后水稳性团聚体在0-60cm土层主要集中在5-2mm、1-0.5mm两个粒级,其中SM处理在0-20cm土层中5-2mm粒径组分含量最高,为40.1%。而DCF处理在20-40cm以及40-60cm土层拥有最高的5-2mm粒径组分含量,分别为45.6%、36.2%。(2)耕作与外源碳施入后0-20cm土层的SM处理,20-40cm土层的DB、SB处理以及40-60cm土层的DCF、SB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水稳性大团聚体百分比(WSA)、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得到了显着提升,同时降低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破坏度(PAD)、分形维数(D),说明上述处理在各自土层中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高,促进了草甸黑土中水稳性大团聚体的转化,增强了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3)0-20cm土层各处理有机质组分碳含量均小于下层土壤。深耕促进了0-20cm土层有机质组分碳含量的提升,相较于施用相同肥料的旋耕处理其有机质组分碳含量提升率在15.66%175.00%之间。DM、DB、DCF处理分别在0-20cm、20-40cm、40-60cm土层拥有最高的土壤腐殖质和富里酸碳含量,而DM、SCF、DB处理则促进了0-20cm、20-40cm、40-60cm土层土壤胡敏酸碳含量的提升。(4)在0-60cm土层中自由形式铁铝氧化物含量均高于无定形铁铝氧化物含量,无定形铁铝氧化物在0-60cm土层中对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聚集与稳定的相关性均高于自由形式铁铝氧化物。耕作与外源碳施入对40-60cm土层DCF处理FeDCB含量有显着促进作用,相较其他处理提升了20.53%52.70%,同时也促进了0-60cm土层DCF处理AlDCB、FeOXA含量的提升以及0-20cm土层DCF处理、20-40cm土层SB处理AlOXA含量的提升。(5)经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耕作与外源碳施入及其交互作用与0-20cm土层有机质组分(HF、HA、FA)碳含量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对0-60cm土层部分水稳性团聚体粒级组分和各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由此可知,在本试验中设计的耕作方式与外源碳施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中团聚体的粒径分布以及有机无机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变了不同深度草甸黑土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6)经冗余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组分及铁铝氧化物对0-20cm、20-40cm、40-60cm土层草甸黑土水稳性大团聚体总贡献率分别为57.1%、59.1%、55.0%,均高于各因素单独作用贡献率。>5mm、5-2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是促进团聚体水稳定性提升的最相关粒级,其中FeOXA、AlDCB、AlOXA通过促进>5mm、5-2mm两个粒级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有助于0-20cm土层团聚体水稳定性的提升。AlDCB、AlOXA以及HA通过促进>5mm、5-2mm粒径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有助于20-40cm土层团聚体水稳定性的提升。而各环境因子均可通过促进>5mm、5-2mm粒径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有助于40-60cm土层团聚体水稳定性的提升。综上所述,不同耕作方式与外源碳施入通过有机-无机胶结作用改变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分布,从而对不同深度东北草甸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产生影响,土壤结构及其理化性状也因此得到改善。

董琴[7](2019)在《近35年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钾素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钾主要来源于矿物风化,其含量及有效性不仅受制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而且还受到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施肥强度等人为活动强烈影响。成都平原属于典型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城市化发展区域,近35年来,成都平原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生产水平等均发生了较大转变,探索该区域土壤肥力演变特征及其结构性和人为驱动因素,对当地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成都平原核心区为研究对象,第二次土壤普查195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和2016-2017年实地调查采集分析的187个土壤剖面数据为基础,基于地统计学理论和GIS技术,对比分析1980s和2010s两个时期土壤钾素(全钾、速效钾)时空演变特征,量化分析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素,农田施肥、秸秆还田与土地利用等人为因素对土壤钾素时空分布及其剖面层化特征的深刻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时空分布来看,近35年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随时间推移呈增长趋势。2010s表层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20.17g/kg,较1980s(18.87g/kg)上升了6.89%,1980s和2010s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5.07mg/kg和53.48mg/kg,上升了18.66%,增幅较为明显的区域在研究区北部,如彭州、新都、郫县等地。2010s土壤全钾高值区(>25g/kg)分布于郫县与新都的交界处,低值区(<5g/kg)分布在大邑等地偏西区域。速效钾高值区(>80mg/kg)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南部区域,低值区(<30mg/kg)主要分布在西北方向(都江堰、温江和郫县部分区域)。表层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块金效应分别提高了13.33%、5.14%,表明人为因素(如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施肥等)对土壤表层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的提升效应愈加明显。(2)从土壤剖面变化来看,相较于1980s,2010s土壤全钾含量在0-60cm土层呈不同程度增加,增幅在6.04-10.43%之间。从1980s和2010s两个时期土壤全钾含量剖面层次相对变化状况来看,高值区范围明显扩大,主要分布于彭州以及都江堰以东地区,温江、邛崃-大邑交界处和双流等部分区域,则呈现递减趋势。空间结构特征参数在0-20cm和20-40cm土层变化明显,土壤全钾含量的块金效应较1980s分别提高了13.33%和9.74%,这表明0-40cm土层全钾含量空间变异来源于人为活动因素影响愈加明显,而在40-100cm土层则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与1980s比较无甚变化。2010s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出表层(0-20cm)与20 cm以下土层间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低值区面积逐步扩大,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都江堰、温江、双流等区域。(3)从不同成土母质间的差异来看,灰棕冲积物和更新统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钾含量在不同土层均呈上升趋势,且以更新统沉积物涨幅最大(24.06%-51.50%),而紫色冲积物发育土壤全钾含量下降幅度较大(7.54%-21.82%);灰色冲积物和灰棕冲积物发育而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灰棕冲积物增幅最大,达78.18%,而更新统沉积物和紫色冲积物发育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降幅分别达28.14%和37.57%。土壤缓效钾平均含量表现为灰色冲积物最高(301.92-498.94 mg/kg),显着高于其他成土母质发育土壤(P<0.05)。从不同土壤类型来看,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水稻土>新积土,缓效钾为新积土>水稻土。相较于1980s,2010s土壤全钾含量均以潜育型和脱潜型水稻土全钾含量呈显着上升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以渗育脱潜型水稻土增幅最大(24.52%),新积型水稻土降幅最大(52.08%)。从土属看,相较于1980s,渗育灰潮田和潴育灰潮田全钾含量在不同土层均呈现下降;土壤速效钾以潜育型潮田、渗育型黄泥田和新积灰砂土下降较大,而其它土属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钾素变化产生显着影响。从表层土壤来看,相较传统轮作(稻-麦、稻-油)而言,稻-蔬轮作提高了表层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园林用地则加剧了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消耗。稻-蔬轮作方式下土壤速效钾含量随土层加深下降最为明显。耕作施肥、秸秆还田是土壤钾素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从钾素来源来看,2010s彭州市钾肥投入总量相较1980s增加了12.97倍,温江区钾肥投入量增幅较小;同时,彭州市秸秆还田总量也显着高于其它区域,稻-蔬轮作体系中施肥水平增加,大量的秸秆还田是引起研究区东北方向彭州市域内土壤钾素含量水平显着增加的重要原因,而研究区西南方向的温江区主要以园林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强度大,肥料投入水平相对较低,土壤钾素总体表现为持续下降,应引起高度重视。综上,我们应当结合研究区各个区县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根据不同区县钾素养分丰缺变化平衡施用化肥,转变农户“重氮轻磷钾”的观念,引导农民“稳氮、控磷、增钾”,同时,调整土地利用强度,大力提倡秸秆还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改善成都平原核心区钾素持续亏缺的现状。

李龙[8](2019)在《冻融过程对长白山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春季和秋季冻融期作为连接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关键时期,其强烈的温度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生态过程。为深入了解春季和秋季冻融期长白山森林土壤的生化过程,以长白山5种林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和室内模拟冻融法,研究了各林型上层土壤(0~10 cm)和下层土壤(10~20 cm)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氮(MBN)的含量及其对土壤冻融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春季土壤解冻过程中,次生白桦林、红松阔叶林、长白松林上层土壤脲酶活性变化动态基本相似,而下层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表现各异,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上、下层土壤脲酶活性变化保持同步。5种林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各异,其中硬阔叶林下层土壤(10~20 cm)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上层土壤(0~10 cm)变化特征相反,即大多时期硬阔叶林上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时下层土壤却表现出降低趋势。5种林型上层土壤转化酶活性最大值多出现于冻融中期之后,而下层土壤转化酶活性最大值多出现于冻融中期之前。5种林型各层次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皆于春季解冻初期显着升高,而后时期变化各异,都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5种林型上层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皆于春季冻融前期和冻融中期显着升高,各林型下层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皆于春季冻融初期显着升高,并展现出与上层土壤不同的变化规律。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皆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而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各解冻阶段相同土壤层中,次生白桦林、蒙古栎林和硬阔叶林土壤脲酶及转化酶活性相对较高,红松阔叶林次之,长白松林最低。各林型解冻过程中土壤脲酶及转化酶活性综合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纯针叶林。2、在秋季土壤结冻过程中,5种林型各种土壤酶可保持较高活性,冻融格局显着影响了各林型土壤酶的活性,除次生白桦林外,其余4种林型土壤脲酶活性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在冻融时期皆出现3次明显峰值;5种林型过氧化氢酶动态变化在整个研究期间表现出较好的相似性,同时上、下层土壤也保持了一致性,皆于结冻中后期达到最大峰值;5种林型各时期不同层次土壤转化酶活性动态表现各异,随着温度的剧烈变化而经历了多个爆发性增高然后迅速降低的过程。长白松林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秋季冻融初期呈上升趋势,而其余4种林型则表现出下降趋势,同时除了长白松林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外,其余4种林型无此特征;5种林型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且上层土壤波动幅度大于下层土壤,另外各林型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未表现出空间异质性。3、在室内模拟冻融试验中,5种林型土壤脲酶皆于第一次冻和第九次融显着降低,而于第二次融显着升高并出现峰值,其余冻融阶段表现各异。5种林型土壤过氧化氢酶在冻融作用下波动幅度较小且整体变化平稳;5种林型土壤转化酶活性在各冻融频次间皆表现出显着差异,同时均于第八次融显着降低并达到最小值,次生白桦林、红松阔叶林和硬阔叶林上层土壤转化酶活性在前五次冻融循环中,3种林型上层土壤转化酶活性均表现出了与温度变化正相关的特性,而后五次冻融循环则存在转化酶活性与温度负相关的关系;蒙古栎林和硬阔叶林下层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冻融循环中变化幅度大于上层土壤,且5种林型下层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多大于上层土壤;5种林型上层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各冻融频次间皆表现出显着差异,其中次生白桦林、长白松林和蒙古栎林上层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整个冻融期间皆出现了 5次峰值,且5次峰值皆在低温状态下取得,5种林型上、下层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相同冻融频次下,上层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着高于下层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4、从春季冻融作用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红松阔叶林上层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呈显着负相关;硬阔叶林上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分别与土壤脲酶活性、蒙古栎林下层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转化酶活性、硬阔叶林下层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硬阔叶林上层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转化酶表现为显着负相关。林型、土层和冻融时期的各自变化及三因素组合的交互作用皆显着影响了春季冻融期间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变化;土层和冻融时期及林型、土层和冻融时期的交互作用未能显着影响脲酶活性。5、从秋季冻融作用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秋季冻融作用下各林型土壤微生物碳与所测土壤酶无显着性相关。仅有蒙古栎林上层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硝酸还原酶表现显着相关;林型、土层和冻融时期的各自变化及三因素组合的交互作用皆显着影响了秋季冻融期间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变化,对于转化酶而言,仅有林型、土层及林型和土层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了其活性变化。

张诗琦[9](2018)在《辽西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文中指出辽西地区降雨较为集中,山体的植被覆盖率低,导致辽西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较为严重,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一定影响。筛选适合当地条件和农业发展的水土治理措施,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兴城市碾盘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水保林、坡耕地、梯田和封禁地四种水土保持措施,分别从样地的坡上、坡中、坡下的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采集土样,对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微团聚体组成、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以及土壤pH进行测定,分析土壤理化性质,运用主成分法对比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土壤综合肥力,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在0-20cm土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要优于20-40cm土层,说明土壤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坡下土壤的理化性质要优于坡中和坡上土壤。(2)林地由于没有受到人为干扰,枯枝落叶层在微生物分解下产生大量的腐殖质,促进了土壤的胶结作用。因此,林地的微团聚体结构最优,分形维数最小,土壤结构最为稳定,同时有机质和各化学营养元素相比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含量最高,土壤pH值最低。由于封禁地最大限度保护了地表土壤的原生态,使得各项理化指标要优于水保林,并且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支持。(3)人工耕作以机械方式最大限度疏松了表层土壤,但人工耕作也破坏了土壤中团聚体原有的结构,增加了土壤中细颗粒的含量,因此耕地对土壤的物理性质改良要次于林地。同时人工耕地由于按照生产需要补充了适量的肥料,保证了土壤中有机质和各类化学营养元素的含量,同时有效调节了土壤的pH值,因此人工耕地对土壤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鉴于作物对土壤中有机质和化学元素的消耗,使得耕地的理化性质要次于林地。其中,梯田因改变了地型,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因此梯田对土壤的物理结构改良要优于坡耕地。(4)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出的不同水土措施改良后的土壤肥力得分,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可知封禁地>水保林>梯田>坡耕地>裸地。通过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封禁地的土壤物理性质更为稳定,土壤蕴含的化学养分更为丰富,其次是水保林,梯田、对土壤的改良效应弱于林地。从经济角度来看,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果林的种植,对于坡耕地应逐步改为梯田来有效拦截水土流失,蓄积土壤养分,改良土壤质量。只有充分调整土地结构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出适宜当地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才能在改善生态效应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康永德[10](2018)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风蚀观测及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周,随机采集138个样品,包含不同下垫面,沙丘顶部,平坦沙地,砾质荒漠地表、林带、农田等,进而分析138个样品微团粒粒度分布特征及其与粉尘释放的关系。其次,利用塔中和肖塘10米塔的气象数据,计算了肖塘和塔中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分析该参数与粉尘释放通量的关系。最后,利用DPM模型验证观测值和模拟值的效果,对模型参数进行初步修正,以期适用于今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土壤风蚀研究。基本结论如下:(1)利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138个样品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所有试验样品微团粒的粒度分布均为13个对数正态分布群体的组合。不同微团粒粒度分布的起动摩阻风速,跃移通量和粉尘释放通量存在明显差异。(2)3个对数正态分布群体依次是粉细沙群体、细沙群体、粗沙群体,中值粒径依次为90μm、225μm、500μm,标准偏差分别为1.02、1.53、1.08,各占比例约为30%、49%、21%。模拟塔克拉玛干沙漠粉尘释放通量主要依据上述参数,因此表土微团粒粒度分布是模拟的重要基础。模拟结果得出,粉细沙、细沙、中砂它们的粉尘释放通量差异约为101ug.m-2.s-1102ug.m-2.s-1量级。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周边沙地和流沙覆盖的农田粉尘释放通量约为10-3ug.m-2.s-1量级,周边戈壁与荒漠地带释放通量为10-5ug.m-2.s-1量级。(3)利用风温廓线法计算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和肖塘地区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塔中和肖塘两处观测点在观测日内,风速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增大,4月1日和4月20日两天风速较大。利用4m和10m两层风速资料,分别计算了肖塘和塔中地区在中性层结大气条件下稳定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取值范围分别是1.69×10-11m1.8×10-3m、0.3×10-4m7.8×10-5m,平均值分别为9.08×10-5m、5.4×10-5m。(4)选取了2m、4m高度的风速资料,计算了中性层条件下肖塘地区和塔中地区的摩阻风速,其变化范围是0.142.55m·s-1,0.054.15m·s-1,平均值为:1.26m·s-1、2.56m·s-1。粗糙度随着摩阻风速的变化较为明显,沙粒跃移过程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较大。(5)从众多粉尘释放模型来看,DPM模型在野外试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其输入参数及物理机制等方面都认为是目前较好的模型。但美中不足的是DPM模型在模拟粉尘释放的有关问题时起动摩阻风速难以界定。本研究中,起动摩阻风速达到0.21 m.s-1时,撞击颗粒的冲击作用才能产生足够的动能克服粉尘间的黏结力,粉尘才能释放,观测值约为0.34m·s-1,因此可认为是局部地区的弱粉尘释放事件。(6)从观测和模拟的粉尘释放通量结果来看,在粗糙度不变的情况下,地表风速越大,则摩阻风速也越大,观测和模拟的粉尘释放通量也随之增大,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实测跃移通量约为模拟值的122%,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的二次方为0.907,模拟值稍微低。总的来说,本文采用的DPM粉尘释放模型在预测跃移通量和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该模型在估算平坦沙地的输沙率时可靠的。(7)利用Bell模型、Hotta模型、邵亚平等模型分别计算了沙漠、农田、林带的结合能系数n,依次为3.08、2.05、2.53,经过初步修正,改为:(?),这样可使得观测值与模拟值接近。

二、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对细质沙土肥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对细质沙土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鲁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主要性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保护区土壤基本性状特征
    2.1 赤红壤
    2.2 红壤
        2.2.1 山原红壤
        2.2.2 红壤
        2.2.3 黄红壤
        2.2.4 红壤性土
    2.3 黄棕壤
    2.4 石灰土
    2.5 紫色土
    2.6 沼泽土
        2.6.1 腐泥沼泽土
        2.6.2 泥炭沼泽
    2.7 新积土
3 结论

(2)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土壤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3 开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4 垄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5 小流域内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
        1.2.6 土壤质量评价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研究方法
        2.1.4 技术路线
    2.2 研究区概况
    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2.3.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2.3.2 分析项目和测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3.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3.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3.4 讨论
        3.4.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3.4.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开垦年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4.3.2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4.3.3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4.4 讨论
        4.4.1 开垦年限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4.4.2 开垦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垄作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5.3.2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5.3.3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5.4 讨论
        5.4.1 垄作方式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5.4.2 垄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土壤侵蚀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6.3.2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6.3.3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6.4 讨论
        6.4.1 土壤侵蚀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6.4.2 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小流域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的描述性统计
        7.3.2 小流域土壤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7.3.3 小流域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结构分析
        7.3.4 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7.3.5 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7.3.6 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7.4 讨论
        7.4.1 侵蚀小流域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7.4.2 侵蚀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属性的空间变异特征
    7.5 小结
第八章 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评价指标建立
        8.2.2 评价指标隶属度计算
        8.2.3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因子分析法
        8.2.4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3.2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3.3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3.4 不同土壤侵蚀强度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3.5 小流域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浙江典型农田土壤胶体磷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流失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胶体磷及其环境学意义
        1.1.1 土壤胶体颗粒
        1.1.2 土壤纳米颗粒
        1.1.3 胶体磷及其环境效应
    1.2 胶体磷的分离与表征方法
    1.3 胶体磷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1.3.1 土壤矿物组成
        1.3.2 土壤pH值及电化学特性
        1.3.3 土壤有机物
        1.3.4 土壤水分条件
        1.3.5 农田施肥管理
    1.4 外源碳输入对土壤磷流失的影响
        1.4.1 有机肥对土壤磷流失的影响
        1.4.2 生物炭对土壤磷流失的影响
    1.5 土壤磷的流失潜力评估方法
    1.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田不同尺寸胶体磷的分离与特征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土样的采集与处理
        2.2.2 胶体磷的分离方法
        2.2.3 胶体磷的物化表征
    2.3 结果分析
        2.3.1 土壤胶体磷分离方法的比较
        2.3.2 不同尺寸的土壤胶体磷组成
        2.3.3 胶体磷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
    2.4 讨论
        2.4.1 土壤胶体磷的分离方法
        2.4.2 胶体磷的物理化学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田土壤团聚体中胶体磷的赋存及主控因子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3.2.2 团聚体分离与磷素分析
        3.2.3 不同分散颗粒的重力分离
        3.2.4 团聚体及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3.2.5 团聚体及颗粒的~(31)P NMR分析
        3.2.6 水稳定性团聚体的组成
        3.2.7 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
        3.2.8 团聚体对胶体磷流失的贡献
        3.2.9 团聚体中胶体磷流失潜力
        3.2.10 磷富集系数计算
        3.2.11 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土壤和团聚体的基本物化特征
        3.3.2 不同团聚体中胶体磷的含量
        3.3.3 团聚体中胶体磷流失潜力分析
        3.3.4 影响团聚体胶体磷含量和释放的因素
        3.3.5 不同尺度的土壤分散颗粒组成
        3.3.6 土壤分散颗粒中磷的形态组成
        3.3.7 不同尺寸团聚体中磷形态组成
    3.4 讨论
        3.4.1 团聚体中胶体磷含量及流失潜力
        3.4.2 团聚和颗粒分散过程中磷的富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碳对土壤胶体磷组分和形成的作用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及采样
        4.2.2 土壤物理化学分析
        4.2.3 胶体组分提取方法
        4.2.4 胶体磷的场流分离
        4.2.5 胶体磷饱和度计算
        4.2.6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土壤的胶体磷组分特征
        4.3.2 胶体磷颗粒组分的影响因素
        4.3.3 有机碳输入对胶体磷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区域尺度上胶体磷的形成机制
        4.4.2 碳肥输入对胶体磷组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田间尺度上的土壤胶体磷流失潜力评估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5.2.2 试验设计及采样
        5.2.3 模型变量的组成
        5.2.4 胶体磷指数变量
        5.2.5 胶体磷相关变量
        5.2.6 磷指数评价模型
        5.2.7 胶体磷指数方程
        5.2.8 实验主成分解释
        5.2.9 胶体磷流失潜力级别划分
        5.2.10 胶体磷指数方程的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胶体磷指数变量和相关变量的统计性分析
        5.3.2 胶体磷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5.3.3 胶体磷指数的主成分解释
        5.3.4 胶体磷流失潜力等级划分
        5.3.5 胶体磷的指数方程及验证
        5.3.6 典型农田的胶体磷流失评估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碳肥输入的农田胶体磷径流流失阻控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田间处理布置
        6.2.3 样品采集及分析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研究区的降雨量和地表径流量
        6.3.2 径流中不同形态磷的浓度变化
        6.3.3 径流中不同形态磷的流失负荷
        6.3.4 土壤残留态磷及流失因素分析
    6.4 讨论
        6.4.1 不同生产系统中磷的径流流失规律
        6.4.2 不同生产系统土壤中磷的残留量
        6.4.3 磷径流流失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农田不同尺寸胶体磷的分离方法及表征
        7.1.2 农田土壤团聚体中胶体磷的赋存及主控因子分析
        7.1.3 有机碳对土壤胶体磷组分和形成的作用机制
        7.1.4 田间尺度上的土壤胶体磷流失潜力评估
        7.1.5 基于碳肥输入的农田土壤胶体磷径流流失阻控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成果

(4)利用废弃环保型钻井液治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概述
        1.2.1 废弃钻井液的组分及其特点
        1.2.2 国内外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发展及其现状
    1.3 固沙治沙技术及材料发展概况
        1.3.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危害
        1.3.2 化学固沙材料研究现状及现行治理技术
    1.4 化学固沙材料研究现状
        1.4.1 无机类
        1.4.2 石油类
        1.4.3 生物质资源类
        1.4.4 合成高分子类
        1.4.5 废塑料改性类
        1.4.6 有机-无机复合类化学固沙材料
    1.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研究技术路线
    1.9 创新点
    1.10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钻井液用材料的固沙治沙效果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2 样品制作方法
        2.2.3 不同组分的粘度评价
        2.2.4 沙壳固化层平均厚度的测量
        2.2.5 抗压强度
        2.2.6 保水率
        2.2.7 植物栽培实验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细沙粒径分析及样品形貌
        2.3.2 不同材料的粘度及其固化层厚度
        2.3.3 钻井液用材料对固沙后抗压强度的影响
        2.3.4 保水性能
        2.3.5 植物栽培实验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不同体系环保型钻井液固沙治沙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2 不同类型环保型钻井液的配制
        3.2.3 不同沙浆比的粘度测定
        3.2.4 抗压强度
        3.2.5 抗风蚀性能
        3.2.6 持水保水性能
        3.2.7 渗透性评价
        3.2.8 植物栽培实验
        3.2.9 微观形貌表征
        3.2.10 固沙剂热稳定性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固沙剂加量对钻井液粘度的影响
        3.3.2 环保型钻井液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3.3.3 抗风蚀性能评价
        3.3.4 持水保水性能评价
        3.3.5 渗透性评价
        3.3.6 植物栽培实验
        3.3.7 微观形貌表征
        3.3.8 固沙剂热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型钻井液用于固沙治沙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环保型钻井液评价
        4.2.3 环保型钻井液固沙后沙土的粒径分析
        4.2.4 环保型钻井液固液的抗风蚀性能
        4.2.5 环保型钻井液固液两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环保型钻井液固沙基本指标评价
        4.3.2 沙土粒径分析及级配改良
        4.3.3 抗风蚀性能
        4.3.4 钻井液环保性评价
        4.3.5 技术成本分析
        4.3.6 钻井液固沙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绿肥和凹凸棒添加对黄河故道潮土土壤结构和碳氮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样
    1.2 试验设计
    1.3 土壤样品采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
        2.1.1 水稳性团聚体
        2.1.2 土壤最大持水量
        2.1.3 土壤三相
    2.2 土壤有机碳含量
    2.3 土壤微生物熵
    2.4 土壤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氮
3 讨 论
4 结 论

(6)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团聚体形成转化与破碎机制的研究
        1.2.2 团聚体稳定指标与土壤结构的关系
        1.2.3 耕作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1.2.4 碳源物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1.2.5 团聚体稳定性对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响应
        1.2.6 团聚体稳定性对土壤铁铝氧化物的响应
    1.3 研究思路与展望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基本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土壤样品采集
    2.4 分析方法
        2.4.1 基础肥力指标测定
        2.4.2 非水稳性团聚体测定
        2.4.3 水稳性团聚体测定
        2.4.4 土壤有机质组分碳含量测定
        2.4.5 自由形式铁铝氧化物测定
        2.4.6 无定形态铁铝氧化物测定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2.5.1 数据计算
        2.5.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作与外源碳对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3.1.1 非水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
        3.1.2 水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
    3.2 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
        3.2.1 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
        3.2.2 水稳性大团聚体百分比(WSA)
        3.2.3 水稳性团聚体破坏度(PAD)
        3.2.4 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
        3.2.5 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
    3.3 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有机质组分碳含量的影响
        3.3.1 腐殖质碳含量
        3.3.2 胡敏酸碳含量
        3.3.3 富里酸碳含量
    3.4 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3.4.1 自由形式铁氧化物
        3.4.2 自由形式铝氧化物
        3.4.3 无定形态铁氧化物
        3.4.4 无定形态铝氧化物
    3.5 耕作与外源碳及其交互作用与草甸黑土水稳性影响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有机无机物质对草甸黑土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冗余分析
        3.6.1 有机质组分碳与铁铝氧化物对0-20cm各粒径团聚体的冗余分析
        3.6.2 有机质组分碳与铁铝氧化物对20-40cm各粒径团聚体的冗余分析
        3.6.3 有机质组分碳与铁铝氧化物对40-60cm各粒径团聚体的冗余分析
    3.7 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与草甸黑土稳定性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团聚体粒级分布影响分析
    4.2 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团聚体水稳性指标影响分析
    4.3 有机质组分及铁铝氧化物对草甸黑土团聚体水稳性影响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近35年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钾素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土壤钾素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1.2.2 土壤钾素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
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技术路线图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3.2.1 土壤数据
        3.2.2 其它要素数据来源
        3.2.3 环境背景信息
    3.3 数据处理
        3.3.1 土壤数据处理
        3.3.2 空间数据处理
    3.4 研究方法
        3.4.1 数据分析方法
        3.4.2 地统计分析方法
        3.4.3 秸秆还田量估算方法
4 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统计特征
        4.1.1 1980 s和2010s土壤全钾含量统计特征
        4.1.2 1980 s和2010s土壤速效钾含量统计特征
        4.1.3 2010 s土壤缓效钾含量统计特征
    4.2 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4.2.1 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空间结构特征
        4.2.2 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空间分布
    4.3 土壤钾素结构性影响因素分析
        4.3.1 成土母质
        4.3.2 土壤类型
    4.4 土壤钾素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4.4.1 化肥施用的影响
        4.4.2 秸秆还田的影响
        4.4.3 土地利用的影响
    4.5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近35 年来研究区土壤钾素含量垂直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土壤钾素时空变化结构性影响因素
        5.1.3 研究区土壤钾素时空变化人为影响因素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冻融过程对长白山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点
        2.1.3 植被与土壤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春季原位培养试验
        2.2.2 秋季原位培养试验
        2.2.3 室内模拟冻融试验
        2.2.4 试验测定方法
        2.2.5 计算与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春季冻融试验
        3.1.1 春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2 春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1.3 春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1.4 春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3.1.5 春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1.6 春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1.7 春季冻融期间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3.1.8 春季冻融期间森林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3.1.9 春季冻融期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相关性分析
    3.2 秋季冻融试验
        3.2.1 秋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秋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2.3 秋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2.4 秋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3.2.5 秋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6 秋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7 秋季冻融期间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3.2.8 秋季冻融期间森林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3.2.9 秋季冻融期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相关性分析
    3.3 室内模拟冻融试验
        3.3.1 冻融循环对森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2 冻融循环对森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3.3 冻融循环对森林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3.3.4 冻融循环对森林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3.5 冻融循环对森林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冻融作用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4.2 冻融作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4.3 冻融作用对土壤转化酶的影响
    4.4 冻融作用对土壤反硝化酶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辽西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1.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的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孔隙的影响
        3.2.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3.2.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影响
        3.2.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
    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微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3.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微团聚体的组成
        3.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微团聚体的分形维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有机质的特征
        4.1.1 梯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1.2 水保林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1.3 封禁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1.4 坡耕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1.5 裸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1.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有机质的对比
    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氮素的特征
        4.2.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全氮的特征
        4.2.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全磷的变化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速效磷的特征
    4.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4.4.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全钾的变化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速效钾的变化
    4.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pH值的变化
        4.5.1 梯田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5.2 水保林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5.3 封禁地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5.4 坡耕地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5.5 裸地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5.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pH值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西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改良效益的综合评价
    5.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5.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改良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10)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风蚀观测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风蚀国外研究进展
        1.2.2 土壤风蚀国内研究进展
        1.2.3 土壤风蚀模型研究进展
        1.2.4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区概况
        1.5.1 地貌特征
        1.5.2 气候特征
        1.5.3 风速风向特征
        1.5.4 植被与土壤
2 数据资料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基础
    2.2 数据资料与方法
        2.2.1 粒度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2.2.2 气象数据获取与处理
    2.3 技术路线
3 塔克拉玛干沙漠粒度分布特征和粉尘释放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分析
        3.1.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2 计算结果分析
        3.2.1 表土样品类型及其粒度分布
        3.2.2 土壤风蚀区不同下垫面的粒度分布特征-以平坦沙丘和沙丘顶部为例
        3.2.3 粒度分布的对数正态模型拟合
        3.2.4 塔克拉玛干沙漠表土微团粒的粒度分布特征
        3.2.5 塔克拉玛干沙漠表土微团粒的粒度分布对粉尘的释放通量影响
4 空气动力学参数与输沙率和粉尘释放通量的关系
    4.1 土壤风蚀区试验气象数据采集
    4.2 土壤风蚀区粗糙度、摩阻风速和起动摩阻风速的计算
        4.2.1 粗糙度计算方法
        4.2.2 摩阻风速的相关计算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土壤风蚀区粗糙度的计算与分析
        4.3.2 土壤风蚀区摩阻风速的计算与分析
        4.3.3 土壤风蚀区粗糙度和摩阻风速对输沙率和粉尘释放通量的影响
5 土壤风蚀区DPM模型应用及模型参数的初步修正
    5.1 不同粉尘释放模型的比较分析
    5.2 DPM模型原理概述
    5.3 Marticorena和 Alfaro应力分解模型的比较分析
    5.4 土壤风蚀区平均摩阻风速的计算
    5.5 土壤风蚀区粉尘释放的观测结果
    5.6 DPM模拟计算粉尘释放通量
    5.7 DPM模拟计算的粉尘释放通量与实际值的相关性
    5.8 DPM模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风蚀观测研究中的初步改进
        5.8.1 起动摩阻风速参数的修正
        5.8.2 微团粒间结合能的参数修正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对细质沙土肥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鲁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主要性状特征分析[J]. 傅俊涛,岳丽兴. 绿色科技, 2021(12)
  • [2]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海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浙江典型农田土壤胶体磷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流失控制研究[D]. 李发永. 浙江大学, 2021
  • [4]利用废弃环保型钻井液治沙技术研究[D]. 王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绿肥和凹凸棒添加对黄河故道潮土土壤结构和碳氮含量的影响[J]. 杨苏,李传哲,徐聪,吴迪,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李辉信. 水土保持通报, 2020(02)
  • [6]耕作与外源碳对草甸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D]. 梁世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7]近35年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钾素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董琴.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8]冻融过程对长白山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 李龙. 延边大学, 2019(01)
  • [9]辽西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D]. 张诗琦.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10]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风蚀观测及模拟研究[D]. 康永德.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腐殖质不同组合形式对细沙土壤肥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