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新型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一、一个新的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夏萌[1](2021)在《石墨烯多元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多个国家中肺癌是最寻常可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十分深重的危害。在肺癌病例中,80%至85%的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超过80%的病例仅在晚期才被发现并确诊而接受诊治。当前研究普遍认为,在NSCLC早期检测时,可用于检测的最为主要的生物标志物是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CYFRA 21-1),因为血清中CYFRA 21-1中具有最高表达特异性且其含量与癌症表达密切相关。因此,CYFRA 21-1基因的有效检测为NSCLC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途径,并且开发用于超灵敏和快速检测特定DNA序列的基因传感器变得尤为重要。基于能够快速检测特定DNA序列,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聚苯胺纳米纤维和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3D-r GO)修饰的玻碳电极的光催化电化学DNA基因传感器,实现CYFRA 21-1基因的快速灵敏检测。首先使用Hummers’法将鳞片石墨氧化为GO,再通过水热法制备3D-GO,最后将其用水合肼还原得到3D-r GO。利用溶液混合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将二者等质量混合后超声处理,最终得到PANI/3D-r GO纳米复合材料。使用SEM、TEM、XRD等方法对材料形貌、成分组成、成键方式等进行分析和验证。利用溴化乙锭嵌入双链DNA(ds DNA)绿光照射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构建了基于聚苯胺纳米纤维和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3D-r GO)修饰的玻碳电极的光催化电化学DNA基因传感器,可应用于间接定量检测CYFRA 21-1的含量,使用CV、DPV、EIS研究了本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理论LOD为76.2 a M(3σ),并且从0.1 f M增加到0.1μM时,峰值电流与待测目标DNA的浓度显示出较为优秀的线性关系。该基因传感器对CYFRA21-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已成功应用于真实血清样本的CYFRA21-1检测。因此,这种光催化电化学基因传感器为早期肺癌诊断提供了有希望的工具。

袁明[2](2021)在《基于预组织策略构筑铂(Ⅱ)金属基超分子体系》文中研究表明超分子化学是利用分子间的非共价键作用将分子组装形成复杂有序且具有功能的聚集体的一门学科。与共价键相比,非共价键键能相对更小,这一特性赋予弱相互作用的动态可逆性,以及外界环境刺激响应性的优势,如何利用弱的非共价键来实现复杂且具功能的组装体是超分子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研究任务。而基于弱的非共价键特性构筑的超分子材料在药物递送、光催化、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弱非共价键主要限制在氢键,供受体,π-π、金属配位等等。因此,当前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热点和任务是如何构筑功能化超分子组装体,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利用弱非共价键和发展新的非共价键。d8电子组态铂(Ⅱ)配合物具有平面正方形结构和配位不饱和性,使其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超分子组装基元,该类化合物组装时极容易产生铂铂金属金属作用,从而赋予组装体吸引人的光物理和光化学特性,尤其带有π平面的铂配合物。近十年我们课题组对N^N^N型以及C^N^C铂(Ⅱ)配合物的主客体超分子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一系列铂(Ⅱ)配合物超分子主客体在基于镊合导向自组装策略指导下成功构筑,分子镊主体通过电子供受体、氢键及铂铂金属金属作用等与稠环芳香烃、氢键供体分子、有机铂(Ⅱ)配合物等多种客体进行识别,同时一系列功能化超分子组装体通过镊合体系进行成功构筑。为了拓展镊合导向体系工作,本人博士期间以有机铂(Ⅱ)配合物基元为平台,利用多重非共价铂铂金属相互作用、π-π堆积作用和铂(Ⅱ)配位键来构筑自络合分子镊复合物、DADA型四核有机铂(Ⅱ)配合物、有机铂(Ⅱ)配合物二聚体及含铂(Ⅱ)金属超分子聚合物。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个研究工作中,本课题组对分子镊合体系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N^N^N型分子镊对稠环芳烃以及中性铂(Ⅱ)单核配合物较强的结合作用。我们从有机铂(Ⅱ)配合物的缺电性角度考虑,利用三联吡啶结构的双重作用(刚性连接基元和客体分子)设计合成N^N^N型自络合的分子镊,通过1H NMR、1H-1H ROESY等验证了二聚体结构,并计算自络合的强度,以及考察二聚体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同时研究了阳离子对二聚体结构的可逆调控。此外,通过加入富电性客体分子咔唑可将自络合分子镊破坏形成分子镊/咔唑复合物,分子镊自身荧光发射强度下降,622 nm处出现新的发射峰,并伴随溶液颜色的变化。第二部分研究工作中,课题组前期对N^N^N型有机铂(Ⅱ)配合物的研究多为ADA或DAD型超分子镊合体系,且均在有机相中进行研究。我们想提高主客体络合的强度以及将组装过程中引入水,设计并合成了两个亲疏水的AA(正电荷)和DD(中性)型分子镊。我们想通过二者组装后形成的多重铂铂金属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来增强二者的结合能力。首先对二者的结合强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结合强度比ADA或DAD型组装体的结合常数高了两个数量级,并且发现形成组装体后出现明显的MMLCT峰,表示产生了铂铂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紫外可见Job-plot证明二者为1:1络合,并通过等温量热滴定法进行验证。接着研究了二者在混合溶剂体系中的组装机制,发现在THF/H2O中为协同机制,THF/MCH中为等构机制。进而通过TEM和DLS对二者组装体的尺寸和形貌进行测试,在THF中尺寸约为1nm,THF/H2O、THF/MCH中尺寸约为150 nm,可见不同溶剂体系组装体的尺寸差别较大。第三部分研究工作中,课题组前期研究N^N^N型或者C^N^C型分子镊中两臂的距离均为7A。我们想缩小分子镊结构中两臂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就缩小了空腔。基于上述缘由,我们将N^N^N型分子镊中的刚性连接基元用[2.2](1,4)环蕃替代,环蕃结构中两个苯环之间距离为3.09A,更小的距离期望分子镊能够与特定的底物发生较强的结合作用,同时设计了一个对照分子镊(曲吡啶结构换为长烷基化的三联吡啶)。首先我们对分子镊的光谱进行研究,发现分子本身基本没有荧光。温度依赖性实验得出分子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最后考察了分子镊对阳离子的响应性,结果发现银离子使分子在700 nm左右具有很强的荧光信号,这一现象并未在对照分子镊中出现。第四部分研究工作中,基于铂(Ⅱ)的引入往往会使分子具有有趣的光物理性质。我们以金属配位作为非共价连接键构筑刚性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苯并噻二嗪功能化双核铂(Ⅱ)炔部分赋予了单体优异地光物理性质,向其加入金属锌离子形成超分子聚合物后为荧光猝灭。我们通过1H NMR,紫外可见光谱,等温滴定定量热法,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以及粘度实验方法研究了超分子聚合的过程。此外,通过向金属超分子聚合物中加入竞争性配体来实现组装的可逆性。该金属超分子聚合物具有荧光的“开关”切换性质。

赵丽源[3](2020)在《纳米炭的功能化及其多相催化应用》文中提出纳米炭具有孔结构可控、耐酸/碱腐蚀及良好导热、导电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基于炭材料表面碳原子共价成键的多样性及π电子共轭结构,纳米炭可通过共价键接枝、杂原子掺杂及非共价键作用将活性组分引入炭基体,从而实现纳米炭基催化剂的制备。针对特定的催化反应体系,纳米炭基催化剂的设计制备需考虑纳米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孔结构及活性组分与炭基体的作用方式等因素,以保证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呈现高的活性、选择性及良好的稳定性。本论文从纳米炭的功能化出发,针对特定催化反应的需求,分别制备了纳米炭共价键接枝、杂原子掺杂及非共价键复合催化剂,并评价了催化剂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纳米炭表面的共价接枝可用于手性分子催化剂的多相固载。以多孔纳米炭片为载体,通过重氮自由基加成策略结合“点击”化学及自由基聚合反应实现了金鸡纳碱类均相催化剂(奎尼定-脲、奎宁-方酰胺)的多相化应用。通过靛红亚胺、吡唑啉酮的不对称傅-克加成反应评价固载催化剂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奎宁环的乙烯基为最佳接枝位点,以此得到的多孔纳米炭片固载奎宁-方酰胺催化剂呈现“类均相”催化性能,反应产率及对映选择性分别达到94%及99%以上。固载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5次循环实验后,产率及对映选择性依然保持在90%及98%的水平。本工作首次实现以纳米炭为载体的奎宁-方酰胺催化剂多相化,由于多孔纳米炭表面的相对化学惰性及其对有机底物的亲和性,其固载奎宁-方酰胺催化剂的性能优于二氧化硅及活性炭为载体的固载催化剂。(2)纳米炭的杂原子掺杂是另一种以共价键方式将活性位点引入炭基体的途径。基于原位掺杂理念,通过固相机械球磨及高温炭化,将谷氨酸(Glu)及硼酸(H3BO3)直接转化制备B、N共掺杂的多孔纳米炭。机械球磨促进Glu和H3BO3的充分接触,并增强了二者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利于B、N均匀分散于炭骨架中。最终纳米炭的B、N含量可分别达到7at.%和10 at.%的水平。H3BO3除了作为硼源,还具有自模板造孔作用,增加H3BO3/Glu的摩尔比,纳米炭的孔结构由微孔向介孔转变,比表面积高达940 m2/g。以CO2、环氧烷烃的环加成反应评价B、N共掺杂纳米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其活性优于N掺杂炭及N掺杂炭/B4C混合催化剂,较优的活性归因于纳米炭中B、N位点的协同作用。B-N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联表明BN3是纳米炭中活化反应底物的关键活性物种。(3)纳米炭的非共价键修饰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纳米炭功能化途径。通过浸渍法将金属卟啉分子与科琴黑导电炭进行非共价键复合,二者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确保了电催化反应中高效的电子传输,明确的活性组分则有利于电催化性能的评价分析。以电催化CO2还原反应评价金属卟啉/科琴黑催化剂的性能。与铁卟啉及镍卟啉/科琴黑催化剂相比,钴卟啉/科琴黑催化剂呈现较优的CO2还原活性,CO法拉第效率达到92%(η=0.486V),其性能优于钴卟啉的均相催化体系。基于金属卟啉分子结构多样性,合成了氨基取代的钴卟啉,其对应的复合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及稳定性。炭载体孔结构对CO2还原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的比表面积及开放的孔道有利于分散钴卟啉分子,从而呈现更高的活性位利用率。钴卟啉与科琴黑作用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CO2的还原性能,非共价键作用得到的催化剂比共价键接枝催化剂呈现更高的CO法拉第效率及电流密度,这种弱的化学作用保留了炭载体原有的导电网络,从而使炭载体向活性位进行有效的电子传输。恒电位测试了单氨基取代钴卟啉分子不同负载量的CO2还原性能,结果表明Co含量为0.04%时TOFCo达到1841h-1,在更高电位(-0.896V)下,其TOFCo甚至达到4990 h-1。

包静[4](2019)在《基于三维石墨烯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其生物分子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量生物分子的准确可靠检测对于阐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全球疾病管理和医疗系统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超敏生物传感检测平台,但对于复杂的实际样品中表达量极低的生物分子和本身比较活泼、难以捕获信号的活性分子的分析检测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电化学传感分析技术由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成本低且易于微型化等优点,成为生物分子检测常用技术手段。传感界面性质是影响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最为关键的因素,研究者们一方面引入不同结构的功能纳米材料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以构建更灵敏、更稳定的传感界面,另一方面通过DNA纳米技术增强传感界面特异性、改善生物相容性、提升探针杂交速率,从而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石墨烯拥有高导电性、大比表面积和出色的机械性能等显着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的基底构建。但是,大多数粉体形式的石墨烯制备复杂、耗时,并且可能需要Nafion对电极表面的催化剂进行固定,减少了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暴露,导致检测效率降低。原位生长的三维石墨烯纳米材料可以克服粉体形式石墨烯的不足,保留自身优点的同时,还拥有丰富的电解液扩散通道、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等独特优势。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三维石墨烯传感基底复合多种功能纳米材料协同作用的纳米敏感传感界面,并结合DNA纳米技术构建了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电化学生物分子检测平台,对microRNA、CEA、EVs、葡萄糖和过氧化氢这5种生物分子实现了定量分析检测,其中对miR-155的检测限低至23 zM(2.3×10-20 M),并对细胞释放的H2O2实现了快速、原位、实时分析检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①本研究采用两步电沉积法将聚吡咯-石墨烯/纳米金(PPy-rGO/AuNPs)纳米复合材料修饰于玻碳电极(GCE)和碳纤维纸(CFP)两种导电基底上,结合催化发夹组装(CHA)和杂交链式反应(HCR)双重放大技术,构建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microRNA-16(miR-16)的高灵敏检测。PPy-rGO/AuNPs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的传感基底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其大比表面积有利于探针的固定。另外,CHA反应实现了无酶条件下目标链循环,达到信号扩大效果,HCR反应进一步实现了 DNA链的扩增,使得大量的亚甲基蓝(MB)嵌入DNA的磷酸骨架中,通过检测MB的电化学信号从而实现靶标miR-16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种不同导电基底的传感器对miR-16检测限(LOD)分别为1.57 fM(GCE)和0.36 fM(CFP),其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10 fM~5 nM和1 fM~500 pM(6个数量级)。与GCE相比,CFP导电基底的三维交错纤维空间结构更有利于纳米传感界面的构建,具有更优的检测性能和检测限。②基于上述研究,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RF-PECVD)将石墨烯片原位垂直生长于CFP纵横交错的碳纤维上,AuNPs通过电沉积技术均匀的负载在石墨烯墙(GWs)连续的三维骨架和壁上。该CFP/GWs/AuNPs(CAM)传感电极具有优异的导电性、丰富的溶液扩散通道和极大的比表面积,其独特的迷宫型结构对痕量的生物分子进行局部约束,增大了分子碰撞机率,从而提高分子结合效率。此外,引入的自组装DNA四面体纳米探针(DNA-T)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刚性,从而保证了所固定生物探针之间的距离以及探针的取向,避免了探针互相缠绕,减少了空间位阻,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分析灵敏度和重现性。所构建传感平台实现了 miR-155的单独检测,以及miR-155和miR-21双靶标的同时检测,其检测限低至0.023 aM(23 zM),该结果低于大多数现有电化学检测方法的检测限。采用该传感平台对30例临床血液样本中miR-155和miR-21进行分析检测,其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果保持很高的一致性。表明所制备的CAM生物传感平台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并且可以通过简单替换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探针应用于多种不同的生物分子(核酸、蛋白、小分子甚至细胞)的定量分析检测。③基于CAM生物传感平台,将DNA-T顶端延伸序列的发夹探针替换为敏感识别癌胚抗原(CEA)和细胞外囊泡(EVs)的适配体(DNA-T-AptCEA和DNA-T-AptEV),构建了两种无标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分别用于CEA和EVs的检测。在最优实验参数下,所构建的两种传感器在含有0.1 M KC1的5 mM[Fe(CN)6]3-/4-溶液中对不同浓度的CEA和EVs进行方波伏安检测(SWV),根据SWV峰值电流响应变化实现CEA和EVs的定量检测,其检测限分别为0.46 pg/mL(CEA)和1×103/mL(EVs)。并且在实际样本的CEA和EVs检测中,两种传感器均得到较为满意的检测结果,验证了所构建的CAM传感平台的普适性,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子检测的应用潜力。④除microRNA、CEA和EVs外,我们围绕CFP/GWs传感基底,通过高温下醋酸铜(Cu(CH3COO)2)的完全热分解将Cu2O纳米颗粒均匀的生长在三维的GWs层和骨架上,构建了具有高灵敏度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CFP/GWs极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了更多电催化剂(Cu2O),且无需Nafion固定膜,可暴露出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进而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电催化性能。所构建的CFP/GWs/Cu2O传感器对葡萄糖表现出来极佳的催化性能,其线性检测范围为0.5 μM~5166 μM,检测限低至0.21 μM,响应时间<4 s。特别地,由于Cu2O纳米颗粒通过简单的浓度调节可以精确定量地沉积在GWs上,使得传感电极具有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另外,将检测结果同商业化血糖仪检测结果对比,检测结果一致,这表明所构建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⑤基于上述工作,本研究围绕GWs构建了活细胞直接生长的三维CC/GW s/AuPt生物传感界面对较活泼、信号难以捕捉、活细胞释放的H2O2进行快速、灵敏、原位、实时分析检测。同样采用RF-PECVD法在导电碳布(CC)上三维生长GWs,并将AuPt双金属颗粒电沉积于CC/GWs上,构建对H2O2特异催化的高灵敏传感界面。该CC/GWs/AuPt生物传感界面对H2O2的响应检测速度<5 s,检测限低至0.084 μM(84 nM)。另外,将细胞直接在CC/GWs/AuPt传感电极上进行培养,观察到细胞在CC/GWs/AuPt生物传感界面上生长状况良好,归功于CC/GWs/AuPt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生长的三维微环境。在药物刺激下,该传感电极实现对细胞释放的H2O2原位实时检测。活细胞直接生长的传感界面大大缩短了细胞释放的待测物与传感界面的距离,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在进一步应用于细胞活动及其代谢产物的连续动态监测具有巨大潜力。

李红英[5](2018)在《新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是构成生物体遗传功能、维持其生命的各种机能正常运行的基本单元,已成为生命科学及生物分析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功能核酸的发展及基于基因扩增的多种信号放大技术的利用,使得DNA在传感器领域展现了越来越显着的作用。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具有成本低、响应快、选择性好和易于微型化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或更好地检测出物质的基因毒性,DNA常被用于构筑多种类型的电化学传感器。本论文针对DNA相关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的关键问题,即如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如何检测物质对DNA产生的损伤等,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修饰方法和不同的测定体系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将其应用到毒性物质的分析中。采用各种电化学技术,如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投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详细研究了电化学传感器及其所用材料的结构、性质和检测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自组装法将Pb2+依赖性脱氧核酶修饰到金电极上,结合杂交链反应(HCR)和酶催化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双重放大信号策略,构建了对Pb2+超灵敏的新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文中利用CV和EIS表征了修饰到不同程度的电极的电学性质,探索了裂解时间和HCR时间等实验条件对Pb2+测定的影响。并在适宜实验条件下,测得了传感器的线性范围(0.1-1000 nM)和检测限(0.01 nM)。与其它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较宽,检测限较低。将此传感器应用到实际水样中Pb2+的检测,得到了可接受的加标回收率,证明了该传感器的实用性和准确性。(2)通过滴涂,将小牛胸腺dsDNA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PDDA)吸附到玻碳电极表面,结合SnO2纳米粉(或WS2微米粉)、HCl和H2O2混合体系构建了新型的DNA损伤电化学生物传感体系,并成功检测出了SnO2纳米粉(或WS2微米粉)的基因毒性。文中利用TEM和XRD表征了SnO2纳米粉和WS2微米粉的形貌与结构;以Co(NH3)63+和Ru(NH3)62+为电化学指示剂,利用CV和DPV记录了修饰电极浸入混合体系前后的电化学信号,并以浸泡前后的信号差别证实了dsDNA损伤的发生,另外考察了浸泡时间与溶液组分对dsDNA损伤的影响,揭示了损伤发生的原理,即SnO2纳米粉(或WS2微米粉)、HCl和H2O2混合体系中发生了类Fenton反应。另外,该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为其它纳米材料基因毒性的检测提供了研究思路。(3)利用电化学方法将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和铂纳米粒子(Pt)修饰到玻碳电极上,从而显着增加了中药活性成分绿原酸的电化学信号,由此建立了新型的高灵敏测定绿原酸的电化学传感器,并研究了溶液中绿原酸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为了获得最大的检测灵敏度,探索了支持电解质的适宜酸度、扫描速度等实验条件。在适宜实验条件下,得到了比其它传感器更宽的线性范围(0.2-100μM)和更低的检测限(0.05μM)。然后将该传感器应用于双黄连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满意的加标回收率证明了该传感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将鲑鱼精DNA加入到绿原酸溶液中,用CV记录了加入前后的电化学信号,考察了结合时间对电化学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的结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接触的前25 min里,结合模式主要是静电模式,结合数为3,结合常数为1.62×103 L mol-1,由此可知它们的结合力是非共价键,力量较小。至此,文中制备的传感器证明了绿原酸对DNA产生的影响。(4)通过滴涂将氧化石墨烯修饰到预处理过的电极表面上,从而大大增加了间苯三酚(m-THB)和对硝基苯酚(p-NP)的氧化电流,以此构建了可同时测定m-THB和p-NP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水样中m-THB和p-NP的测定,最后研究了溶液中m-THB、p-NP与DNA的相互作用。文中分别利用TEM、FTIR和CV,表征了氧化石墨烯的形貌、结构及其对电极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考察了支持电解质、酸度和扫速等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利用DPV,实现了m-THB和p-NP的单独测定及其同时测定。最后将鲱鱼精DNA加入到m-THB、p-NP的溶液中,利用紫外可见吸收与电化学两种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种酚类物质均以嵌插为主的模式与DNA结合,且结合数都为1,结合常数m-THB为1.58×105 L mol-1,p-NP为1.66×106 L mol-1,均比绿原酸大很多,说明嵌插模式比静电模式结合的更牢固。该传感器得到的这些实验结果可为两种酚类的毒理解释以及寻找合适的解毒剂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5)利用DPV记录了三种不同的支持电解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Tris-HCl和醋酸盐缓冲溶液(ABS)中DNA四种碱基(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的电化学信号,结果发现,只有在ABS中,可以同时得到四种碱基的氧化信号,由此,构建了裸玻碳电极上同时测定DNA四种碱基的电化学传感体系。并将此传感体系应用到实际样品小牛胸腺DNA和鲑鱼精DNA的碱基检测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这种新型传感体系的建立可为DNA其它方向的研究提供更简单方便的检验方法。上述几种基于DNA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建立,为毒性物质的测定或基因毒性的分析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也为相似物质的检测提供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研究平台。

吾麦尔·亚森[6](2018)在《基于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智能型非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应用》文中认为超分子化学作为一个广泛的多学科和跨学科领域,是构建功能材料和创造新物质的重要途径,从基础理论到应用、从非共价相互作用到药物设计、从材料和聚合物到固态工程等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超分子聚合物作为传统高分子科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桥梁,已经作为潜在的输送载体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已报道的绝大多数超分子基因载体在生理条件下易发生解离,最终使其转染效率降低。因此,在兼顾超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动态可逆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超分子聚合物的生物稳定性是开发安全高效超分子基因输送体系的有效途径,而当前超分子科学主要面临的前沿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超分子聚合物动态可逆性与生物稳定性的平衡。为了获得安全高效的超分子基因载体,本论文结合共价聚合物的生物稳定性与超分子聚合物的动态可逆性,设计制备了一系列结构可控、生物性能可调的超分子两嵌段共聚物。通过调节载体的电荷密度和环境响应性,进一步优化了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转染效力。本论文工作共分三个部分,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基于氧化还原响应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应用作为超分子化学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小分子的主链超分子聚合物在复杂多变的生理环境下易于发生降解或解聚合,最终导致转染效率发生显着降低。因此,如何改善这类超分子基因载体的生物稳定性,以克服细胞以及组织屏障并进一步实现其高效的基因表达,是当前超分子化学领域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为此,本部分充分利用二茂铁和β-环糊精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开发了以β-环糊精/二茂铁端取代的五乙烯六胺(Fc-PEHA-CD)和β-环糊精单功能化的聚乙二醇(PEG-CD)为构建单元的具有氧化还原响应的阳离子型超分子嵌段共聚物。这类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在过氧化氢(H2O2)和谷胱甘肽(GSH)的作用下,实现了可逆的聚合/解聚合。这类共价-非共价超分子共聚物具有比超分子均聚物更加优异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这类超分子共聚物也能够高效地压缩质粒DNA,且在H2O2的刺激下,实现DNA的可控释放。我们以萤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进一步评估了这类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转染性能,其展现出了比超分子均聚物更加优异的基因转染效率。基于上述优异的性能,此类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可以作为一种有前景的非病毒基因载体进而应用于体内基因治疗。2.基于电荷可控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应用据报道,影响阳离子非病毒载体的基因转染效率的因素除了载体的结构外,还有电荷分布、电荷密度和氨基种类等电荷性质。优化基因载体结构的参数极其复杂,而进一步优化载体结构通常需要化学改性的方法,生产成本高昂。为此,本部分成功构建了一类电荷可控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该聚合物是基于金刚烷和环糊精的超分子作用构建的。并通过化学改性引入了N,N-二甲基乙二胺(DMEDA),赋予载体更高的表面电荷密度。研究表明,通过化学改性,超分子共聚物载体对质粒DNA的压缩能力显着增强,同时展现了更加优异的生理稳定性,尤其重要的是,表面电荷密度的增加并没有牺牲载体生物相容性。我们以萤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进一步评估了这类超分子嵌段共聚物载体在COS-7、HeLa以及MCF-7细胞系中的转染性能,与改性前的相比,它展现出了显着增强的基因转染性能,尤其是在肿瘤细胞中展现出了特异的基因转染性能,从而为后续开发用于特异性肿瘤基因治疗的超分子非病毒载体提供了理论基础。3.基于可见光和pH双响应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应用如何进一步改善超分子非病毒载体的生物稳定性,以实现超分子载体高效的基因表达,是当前超分子化学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尤其,智能型超分子基因载体由于其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多种刺激,(比如光响应超分子聚合物)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通过对超分子载体的结构改性引入特定环境刺激响应性,以期待实现其在肿瘤细胞中高效可控的基因表达,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此,本部分通过在客体分子中引入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基团开发了一类生物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的阳离子型超分子嵌段共聚物(SBC)基因载体,赋予了基因载体可见光和pH双重响应的特性,其中客体分子中引入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基团,赋予了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可见光响应特性和pH响应性。实验表明,该基因载体不仅具有高效的质粒DNA压缩能力,而且在可见光刺激下实现了可控质粒DNA释放。这类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基因载体在COS-7和HeLa细胞中呈现出优异的基因转染性能,同时在450 nm可见光的刺激下转染性能有了显着增强,尤其在肿瘤细胞中展现出了特异性基因表达,其有望最终实现其在体内(尤其是肿瘤组织)的特异性基因治疗。

唐玲芝[7](2017)在《具有催化制氢性能的铁、铜、镍、钴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出现,迫使人类去寻找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能源。氢能因其燃烧热高,且产物对环境没有影响,从而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氢能,主要通过水的裂解得到,而水在裂解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在自然界中,主要是通过厌氧微生物体内的氢化酶去完成水的裂解产氢过程,而微生物存在的条件要求较高,所以科学家们致力于模拟氢化酶的结构去人工合成催化剂,以便降低水裂解产氢所需要的能量。本论文完成的工作:1、合成与表征了 7 种配合物,配合物[LaFeCl]1、[LbFeCl]2、[CuI3(dppm)3(μ3-Cl)2]·[TCMA]3、[(bpy)2Ni(ClO4)2]4、Co(TCNQ)2 5、[Co2(HL)2(H2O)2](NO3)6、[(bpy)2Co(SCN)(Cl)]7。2、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1)含不同组成的配体的两个铁配合物:具体研究了两种取代基不同的新型配合物1、2的电催化性能,配合物[LaFeCl]1在DMF中,过电势为941.6 mV,TOF为98.5 h-1,配合物[LaFeCl]1在pH=7的缓冲溶液中,过电势为836.6.6 mV下的TOF为676.6 h-1;配合物[LbFeCl]2在DMF中,过电势为941.6 mV下的TOF为50.6 H-1,配合物[LbFeCl]2在pH=7的缓冲溶液中,过电势为836.6.6 mV下的TOF为554.0 h-1。这些结果表明,在确定的铁配合物的催化活性的配位体的电子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含P配体的三核铜(I)的配合物:由dppm和CuCl反应得到的的三核铜(I)配合物,[CuI3(dppm)3(μ3-Cl)2]·[TCMA]3同样能作为催化剂产氢,在过电势为941.6 mV时,TOF=99.9h-1。(3)一个饱和的镍配合物:六配位的[(bpy)2Ni(ClO4)2]4由bpy和Ni(ClO4)2反应得到。惊喜的是,饱和的配合物同样能作为电催化剂。电化学研究表明它能在有机酸中产氢,在过电势为941.6 mV时,TOF=152.88 h-1(在CH3CN中),在中性缓冲溶液中(pH 7.0),过电势为836.6 mV下的TOF为1464 h-1。这一发现丰富了配体的合成。(4)特殊的离子盐:基于钴盐和TCNQ形成的电催化系统,Co(TCNQ)2 5在缓冲溶液中(pH 7.0)能有效产氢气,过电势为0.638 V下的TOF为767 h-1,结果表明,添加TCNQ是化合物5高催化活性的关键特征。这可以归因于引入TCNQ离子到钴中心,稳定钴的低氧化态。3、光催化研究(1)在蓝光(λmax = 469 nm)的照射下,[Co2(HL)2(H20)2](N03)6,抗环血酸和[Ru(bpy)3]Cl2,在pH 6.0的缓冲溶液中,TON为4314 moles h-1。(2)在pH 5.0的缓冲溶液中,[(bpy)2Co(SCN)(Cl)]7在初始3小时拥有高的TON为2.7×103 moles h-1,这一性质至少可以持续10小时,TON可达到1.2×104 moles h-1。

袭焕[8](2017)在《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衍生物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含酰腙杂环化合物和酰腙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的重要应用。首次设计并合成了15个2-二茂铁基-1,3-硒唑酰腙的多种杂环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成功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评价了15个目标分子对PTP1B和Cdc25B的抑制活性。筛选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目标分子与Cu2+进行配位,应用IR、紫外-可见(UV-Vis)、荧光光谱和NMR对铜(II)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UN-Vis和荧光光谱等,探究了配合物对小牛胸腺DNA(CT-DAN)的荧光识别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酰腙、二茂铁和1,3-硒唑等活性组块优良的生物活性,利用简捷高效的方法,首次设计合成了以2-二茂铁基-3-甲基-1,3-硒唑为模板,对其进行酯化和酰肼化等修饰得到酰肼(Fc-SH),最后将Fc-SH与不同的芳香醛缩合反应,得到了15种含酰腙与1,3-硒唑衍生物对接产物(Fc-SAH 1-15),其中Fc-SE和Fc-SH两个中间体化合物也是首次合成。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35%-85%,并通过IR、NMR和HRMS等方法,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15种分子。2.首次利用Fc-SAH 1-15对PTP1B和Cdc25B的抑制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15种化合物对PTP1B均表现优良的抑制活性,其中14种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均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IC50=1.30±0.00μg?m L-1)。在对Cdc25B抑制活性测试中发现,14种化合物表现优良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均低于阳性参照物Na3VO4(IC50=1.86±0.24μg/m L),表明新型结构的目标分子,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和Cdc25B的抑制剂,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3.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种分子Fc-SAH-2、Fc-SAH-9、Fc-SAH-10、Fc-SAH-11和Fc-SAH-13作为配体,分别与Cu(CH3COO)2·2H2O反应,制备了5种新型铜(II)配合物,并利用IR、UV-Vis、荧光光谱和NMR等进行了结构表征,成功确定了Cu(II)配合物的单齿配位结构。4.利用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了Cu(II)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由UV-Vis测试的结果发现,配合物与CT-DNA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紫外吸收峰增色,并且发生红移。由荧光测试结果发现,固定配合物浓度,增加CT-DNA的浓度时,峰信号增加的程度越明显;固定EB-DNA浓度时,增加配合物的浓度时,EB-DNA的体系荧光强度明显减弱,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常数达105数量级,表明配合物通过能产生最佳作用效果的嵌插式与CT-DNA结合,这无疑对于监测和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新型Cu(II)配合物有望作为DNA荧光探针。

李颖[9](2017)在《荧光碳点的制备与性质研究》文中认为荧光碳点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制备方法的简便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主要采用电化学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荧光碳点。研究了碳点作为能量给体用于DNA杂化的检测、反应物对碳点性能的影响、聚集效应对碳点荧光性质的影响。具体如下:1.采用碳棒作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银/氯化银作为参比电极,通过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制备了绿色荧光的碳点,并对其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将所制备的荧光碳点作为能量给体,能过带正电的聚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作为电荷桥梁,与Cy3荧光染料标记的单链DNA通过电荷间的作用形成"三明治"结构,构建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DNA杂化检测平台,实现了对目标DNA的定量检测。2.以磷酰基乙酸三乙酯为原料,在磷酸的存在下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磷掺杂的、水溶性的荧光碳点。研究了磷掺杂碳点的荧光性质,发现了随着荧光碳点的浓度增大,碳点的荧光发射峰红移;降低浓度导致荧光发射峰蓝移。通过实现证实了所发现的荧光红移现象是由于碳点的聚集所导致。3.研究了反应物对所得到的氮掺杂荧光碳点性能的影响。采用柠檬酸或者葡萄糖作为碳源,4,7,10-三氧-1,13-十三烷二胺或者多巴胺作为氮源,两两组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四种碳点。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备的碳纳米点进行形貌表征之后,通过对它们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的研究,发现反应原料不仅仅影响其荧光性能,也影响了其它的理化性能,如pH敏感性、光伏性能。其中用4,7,10-三氧-1,13-十三烷二胺作为氮源制备的碳点,比多巴胺作为氮源所制备的碳点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而用多巴胺作为氮源制备得到的碳点,因为其表面含有多巴胺或者多巴胺类似物的结构,具有更高的pH敏感性。此外,用多巴胺作为氮源的所制备的两种碳点不仅具有荧光特性,同时还表现出电化学活性,为通过原料的选择制备多功能荧光碳点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4.采用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溴化乙锭(EB)作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荧光碳点,其荧光峰位于510 nm,并且不随激发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循环伏安法测试结果表明,在pH为0.54时,所得到的碳点于-0.63出现了一还原峰,并且随着pH的增大,还原峰正移。该特性可用于pH变化检测。

李琳[10](2016)在《芳香联苯四羧酸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文中提出芳香联苯多羧酸配体的配位模式丰富,与金属离子螯合或桥联能力较强,又可作为氢键的给体或受体,易于构筑不同维数结构新颖的配聚物;同时由于芳香联苯多羧酸配体具有刚性结构且含有大的离域π电子体系,由其构筑的金属-芳香联苯多羧酸配聚物在磁性、催化、发光材料、气体存储与分离、药物传输、以及生物酶模拟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论文选取对称性高的刚性芳香联二/三苯四羧酸为主配体,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与各种金属离子反应,成功构筑了7个金属-芳香联苯四羧酸配聚物,并系统探索了反应物配比、溶液pH值、温度、溶液极性、阴离子等因素对配聚物合成的影响,同时对目标产物的热稳定性、发光性能和生物活性应用等进行了探索,主要内容如下:(1)以3,3’,5,5’-联二苯四羧酸为主要配体在不同条件下构筑了5个金属-芳香联苯四羧酸配聚物,即配聚物Cu2(BPTC)(Bipy)2(H2O)(H2O)2(DMF)3(1);Zn2(BPTC)(DMF)2(H2O)·DMF·2H2O(2);Co2(BPTC)(DMF)2(H2O)·(DMF)(H2O)3(3);Co2(BPTC)(DMF)2·2H2O(4);Ni(BPTC)·solvent(5);和一个副产物Ni(bipy)(HCOO)2(6),并对配聚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地表征。配聚物1呈现二维波浪层状结构,配聚物3是由Co2(COO)4(H2O)(DMF)2和BPTC形成的具有PtS型拓扑的三维周期性结构;配聚物1在424 nm处发出强的蓝紫色荧光,配聚物2在532 nm处呈现出一个较强的宽波段荧光发射;配聚物3可以在较大温度范围内(200-423℃)稳定存在;以3和5尝试探索了此类配聚物在无酶葡萄糖传感器中的作用,循环伏安分析测试表明经修饰的电极材料3/Nafion/GCE和5/Nafion/GCE都可以对葡萄糖这种有机小分子产生电化学响应,且3/Nafion/GCE电极材料较稳定;并研究了5对抗癌药物五氟尿嘧啶的负载及释放过程。(2)以3,3’,5,5’-联三苯四羧酸配体构筑了2个配聚物,即配聚物Zn(TPTC)0.5(H2O)·4DMF(7)和(Me2NH2)Nd2(TPTC)2(DMF)(H2O)8.5H2O(8),并对配聚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地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聚物7是由配体桥联{Zn2(O2CR)4}轮桨单元形成的,具有NbO型拓扑的三维网络结构,沿[001]方向形成双孔六元环状通道,8是经配体采用两种配位模式连接而成的三维结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由8修饰的电极8/Nafion/GCE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分离。本论文通过对含不同长度芳香多羧酸的配聚物的设计合成和结构分析,研究了热稳定性,荧光性能,电化学行为和吸附性质等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试图得到物质性质与结构、物质结构与构筑配体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设计具有丰富功能的超分子材料提供参考。

二、一个新的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新的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烯多元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肺癌标志物研究背景
        1.1.1 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与肺癌
        1.1.2 CYFRA 21-1 检测的临床价值
        1.1.3 生物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常用方法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应用
        1.2.1 电化学DNA传感器
        1.2.2 电化学酶传感器
        1.2.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4 细胞电化学传感器
    1.3 核酸染料
    1.4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
        1.4.1 3D-石墨烯-聚苯胺制备方法
        1.4.2 复合材料在传感器的应用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实验内容
2 3D-rGO/PANI的制备及表征
    2.1 3D-rGO/PANI的制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3D-rGO的制备
        2.1.4 聚苯胺的制备
        2.1.5 3D-rGO/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
    2.2 3D-rGO/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表征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电化学传感器制备
        2.2.4 表征实验处理步骤
    2.3 实验现象与讨论
        2.3.1 3D-rGO-PANI以及传感器的制备
        2.3.2 不同比例下聚苯胺与石墨烯的电化学检测
        2.3.3 3D-rGO-PANI的电化学特性
        2.3.3.1 扫描速率对3D-rGO-PANI的影响
        2.3.3.2 不同材料的CV对比
        2.3.3.3 不同材料的EIS对比
        2.3.4 3D-rGO/PANI的扫描电镜分析
        2.3.5 3D-rGO/PANI的透射电镜分析
        2.3.6 3D-rGO/PANI的 XRD表征分析
        2.3.7 3D-rGO/PANI的 FT-IR光谱分析
        2.3.8 3D-rGO/PANI的 Raman光谱分析
        2.3.9 3D-rGO/PANI的 UV-vis光谱分析
    2.4 本章结论
3 DNA传感器对CYFRA21-1 基因的检测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DNA的预处理
        3.1.4 DNA传感器的构建
        3.1.5 电化学测量
        3.1.6 对实际样本的处理
    3.2 实验变量优化
        3.2.1 探针DNA固定温度的优化
        3.2.2 DNA杂交时间优化
        3.2.3 电解质pH值的优化
        3.2.4 光敏剂选择
        3.2.5 LED灯选择
        3.2.6 EB浓度和孵育时间的优化
        3.2.7 辐照时间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光催化电化学基因传感器原理及验证
        3.3.2 CV和EIS验证
        3.3.3 用于CYFRA21-1 检测的DNA传感器的灵敏度
        3.3.4 用于CYFRA21-1 检测的光催化DNA传感器的选择性
        3.3.5 用于CYFRA21-1 检测的光催化DNA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3.6 真实血清样品干扰下CYFRA21-1 的电化学检测
    3.4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基于预组织策略构筑铂(Ⅱ)金属基超分子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
        1.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1.1.2 自组装驱动力类型
    1.2 基于预组织策略的超分子体系
        1.2.1 大环超分子体系
        1.2.2 分子笼超分子体系
        1.2.3 超分子镊体系
        1.2.4 含铂(Ⅱ)超分子镊体系
    1.3 小结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自络合分子镊的构筑与性质研究
    2.1 课题的引入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试剂和方法
        2.2.2 N
N
N型环金属化铂(Ⅱ)分子镊的合成
        2.2.3 咔唑衍生物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自络合分子镊1_2络合行为研究
        2.3.2 自络合分子镊1_2的阳离子响应
        2.3.3 咔唑诱导的分子镊/客体配合物的荧光致变色行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具有DADA四重堆积作用组装体构筑
    3.1 课题的引入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试剂和方法
        3.2.2 分子镊1和2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分子镊1,2与客体分子的光谱性质研究
        3.3.2 分子镊1与2的络合行为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铂(Ⅱ)三联吡啶配合物二聚体构筑
    4.1 课题的引入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试剂和方法
        4.2.2 化合物1和2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分子1的光谱行为研究
        4.3.2 分子1对阳离子的响应性研究
        4.3.3 分子2的组装行为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含铂(Ⅱ)金属超分子聚合物构筑
    5.1 课题的引入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试剂和方法
        5.2.2 单体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单体对Zn~(2+)响应的光谱性质研究
        5.3.2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粘度测试
        5.3.3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纳米炭的功能化及其多相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炭材料功能化的背景及意义
    1.2 纳米炭功能化的方法
        1.2.1 共价接枝法
        1.2.2 杂原子掺杂法
        1.2.3 非共价键修饰法
    1.3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设计思想
2 实验仪器与方法
    2.1 试剂与原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材料结构表征
    2.4 材料催化性能测试
3 多孔纳米炭片共价接枝金鸡纳碱类催化剂及其不对称催化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多孔纳米炭片(PCN)及功能化纳米炭片(PCN-N_3,PCN-vinyl)的合成及表征
        3.3.2 固载奎尼定-脲及奎宁-方酰胺催化剂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3.3.3 奎尼定及奎宁-方酰胺固载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B、N共掺杂多孔纳米炭的制备及其在CO_2、环氧烷烃的环加成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孔B、N共掺杂纳米炭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3.2 微-介孔B、N共掺杂纳米炭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3.3 B、N共掺杂纳米炭用于环氧烷烃、CO_2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纳米炭/金属卟啉分子非共价键复合及其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金属卟啉分子及金属卟啉/科琴黑复合物的结构表征
        5.3.2 金属卟啉/科琴黑复合物的CO_2RR性能考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三维石墨烯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其生物分子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前言
        1.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概述
        1.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构建常用纳米材料
        1.2.1 零维纳米材料
        1.2.2 一维纳米材料
        1.2.3 二维纳米材料
        1.2.4 三维纳米材料
    1.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1.3.1 电化学纳米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1.3.2 DNA纳米技术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1.3.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及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论文的创新点
2 基于PPy-rGO/AuNPs结合生物放大技术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对miR-16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3 rGO的合成及PPy-rGO/AuNPs复合材料修饰GCE和CFP
        2.2.4 传感器的制备以及对miRNA的检测
        2.2.5 修饰电极的表征以及电化学测量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iRNA传感器构建原理
        2.3.2 制备的复合材料及传感电极的物理表征
        2.3.3 PPy-rGO/AuNPs所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2.3.4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传感器用于miRNA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2.3.5 PPy-rGO/AuNPs修饰电极实验条件优化
        2.3.6 基于PPy-rGO/AuNPs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对miR-16的传感检测
        2.3.7 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研究
        2.3.8 制备的传感电极在实际血清样本中的分析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3D CFP/GWs/AuNPs电极结合DNA四面体纳米探针对miR-155和miR-21的同时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CFP/GWs/AuNPs传感电极的制备
        3.2.3 CFP/GWs/AuNPs传感电极的物理表征及相关电化学性能测试
        3.2.4 DNA四面体纳米探针的设计、合成以及表征
        3.2.5 CFP/GWs/AuNPs传感电极用于microRNA检测
        3.2.6 临床样本检测与qRT-PCR方法比较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FP/GWs/AuNPs传感电极的设计
        3.3.2 CFP/GWs/AuNPs传感电极的形貌特征及晶体结构表征
        3.3.3 DNA四面体探针的组装与表征
        3.3.4 CFP/GWs/AuNPs传感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3.5 CFP/GWs/AuNPs传感电极用于microRNA的传感检测
        3.3.6 CFP/GWs/AuNPs传感电极的选择性和重现性研究
        3.3.7 临床样本中miRNA的检测与方法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3D CFP/GWs/AuNPs电极结合DNA四面体纳米探针对CEA和EVs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A549细胞培养和细胞外囊泡的提取
        4.2.3 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子跟踪仪分析
        4.2.4 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分析EVs表达蛋白
        4.2.5 所制备电极对EVs和CEA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讨论
        4.3.1 EVs的形貌特征、尺寸表征和蛋白表达分析
        4.3.2 传感电极对CEA与EVs的分析检测
        4.3.3 制备的传感器分析检测条件优化
        4.3.4 制备的传感器应用于CEA的传感检测
        4.3.5 制备的传感器应用于EVs的传感检测
        4.3.6 制备的传感电极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研究
        4.3.7 制备的传感器用于实际样本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3D CFP/GWs/Cu_2O电极构建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CFP/GWs/Cu_2O传感电极电极的制备
        5.2.3 CFP/GWs/Cu_2O传感电极的物理性质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5.2.4 CFP/GWs/Cu_2O传感电极对实际血清样本中葡萄糖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FP/GWs/Cu_2O传感电极形貌及组成成分表征
        5.3.2 CFP/GWs/Cu_2O传感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5.3.3 CFP/GWs/Cu_2O传感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5.3.4 CFP/GWs/Cu_2O对葡萄糖的计时电流响应
        5.3.5 CFP/GWs/Cu_2O传感电极的选择性和重现性研究
        5.3.6 CFP/GWs/Cu_2O传感电极对实际血清样本中葡萄糖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6 构建细胞生长的3D CC/GWs/AuPt电极及对过氧化氢快速原位实时高灵敏检测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和仪器
        6.2.2 CC/GWs/AuPt传感电极的制备
        6.2.3 CC/GWs/AuPt传感电极的物理表征及相关电化学性能测试
        6.2.4 CC/GWs/AuPt电极上细胞培养及实时检测活细胞释放的H_2O_2
        6.2.5 CC/GWs/AuPt传感电极上细胞生长状态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C/GWs/AuPt传感电极的形貌及组成成分表征
        6.3.2 CC/GWs/AuPt传感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6.3.3 CC/GWs/AuPt传感电极对H_2O_2的检测
        6.3.4 CC/GWs/AuPt传感电极对H_2O_2的计时电流响应
        6.3.5 CC/GWs/AuPt传感电极的选择性和重现性研究
        6.3.6 活细胞生长的CC/GWs/AuPt传感电极的H_2O_2和的原位实时检测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新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1.3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1.4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毒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基于DNAzyme和双重信号放大策略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对Pb~(2+)的高灵敏检测
    2.1 引言
    2.2 传感器的构建
    2.3 传感器的构建原理及其表征
    2.4 测定条件的优化
    2.5 传感器分析性能的检测
    2.6 实际水样测定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PDDA和dsDNA的DNA损伤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SnO_2纳米粉和WS_2微米粉基因毒性的检测
    3.1 引言
    3.2 DNA损伤电化学生物传感体系的构建
    3.3 SnO_2纳米粉和WS_2微米粉的表征及其损伤dsDNA的电化学测定
    3.4 损伤时间的选定
    3.5 混合液中不同组分对dsDNA损伤的影响
    3.6 Co(NH_3)_6~(3+)作电化学指示剂
    3.7 本章小结
4 绿原酸在PEDOT/Pt/GCE上的灵敏测定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4.1 引言
    4.2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4.3 传感器的表征及其对绿原酸的电化学测定
    4.4 实验条件的优化
    4.5 传感器分析性能的检测
    4.6 实际样品中绿原酸的测定
    4.7 绿原酸与DNA的相互作用
    4.8 本章小结
5 间苯三酚、对硝基苯酚在氧化石墨烯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上的同时测定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5.1 引言
    5.2 传感器的构建
    5.3 传感器的表征及其对m-THB和p-NP的电化学测定
    5.4 实验条件的优化
    5.5 传感器对m-THB和p-NP的单独测定和同时测定
    5.6 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及干扰测定
    5.7 实际环境水样中m-THB和p-NP的检测
    5.8 与DNA的相互作用
    5.9 本章小结
6 简单电化学方法同时测定DNA四碱基
    6.1 引言
    6.2 电极及样品处理
    6.3 实验条件的优化
    6.4 对DNA四碱基的单独测定和同时测定
    6.5 传感器的抗干扰、重现性和稳定性测定
    6.6 实际DNA样品中的碱基测定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智能型非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现状
        1.2.1 超分子聚合物
        1.2.2 超分子聚合物的构建策略
        1.2.3 超分子聚合物的性质与功能
        1.2.3.1 水溶性
        1.2.3.2 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1.2.3.3 刺激响应性
        1.2.3.4 靶向性
        1.2.3.5 生物活性
        1.2.3.6 光电活性
    1.3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分类
        1.3.1 基于共价聚合物构建单元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
        1.3.1.1 超分子线性-线性嵌段共聚物
        1.3.1.2 超分子线性-树形嵌段共聚物
        1.3.1.3 超分子树形-树形嵌段共聚物
        1.3.2 基于共价嵌段共聚物的超分子聚准轮烷
        1.3.3 超分子共价-非共价嵌段共聚物
        1.3.4 超分子非共价-非共价嵌段共聚物
    1.4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体系的生物医学应用
        1.4.1 药物输送
        1.4.2 基因转染
        1.4.3 其他生物医药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基于氧化还原响应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
        2.2.2 合成
        2.2.3 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
        2.2.4 仪器与表征
        2.2.5 细胞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EG-CD和 Fc-PEHA-CD的合成和表征
        2.3.2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2.3.3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氧化还原响应
        2.3.4 超分子载体对质粒DNA的压缩能力测试
        2.3.5 超分子聚合物的生物稳定性研究
        2.3.6 超分子聚合物的细胞毒性测试
        2.3.7 超分子聚合物的体外转染性能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荷可控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
        3.2.2 合成
        3.2.3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3.2.4 仪器与表征
        3.2.5 细胞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MEDA-CD-PEHA-AD的合成与表征
        3.3.2 PEG-CD的合成和表征
        3.3.3 功能化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3.3.4 电荷可调超分子共聚物对质粒DNA的压缩能力测试
        3.3.5 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复合物的生物稳定性研究
        3.3.6 超分子聚合物的细胞毒性测试
        3.3.7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体外转染性能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见光和pH双响应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
        4.2.2 合成
        4.2.3 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
        4.2.4 仪器与表征
        4.2.5 细胞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G-CD和 DMA-Azo-PEHA-CD的合成和表征
        4.3.2 二甲基氨基偶氮苯/β-环糊精相互作用参数的测定
        4.3.3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4.3.4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p H和可见光双重响应
        4.3.5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对质粒DNA的压缩能力测试
        4.3.6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及其DNA复合物的生物稳定性研究
        4.3.7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细胞毒性测试
        4.3.8 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体外转染性能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投寄的学术论文

(7)具有催化制氢性能的铁、铜、镍、钴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电解水制氢气
        1.2.1 铁配合物电催化制氢
        1.2.2 镍配合物电催化制氢
        1.2.3 铜配合物电催化制氢
        1.2.4 钴配合物电催化制氢
    1.3 光解水制氢气
第二章 实验用品与检测方法
    2.1 本论文用到的实验试剂和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配合物的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2.2.1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2.2.2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2.2.3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
        2.2.4 红外光谱测试
        2.2.5 气相色谱测试
第三章 配合物[L_aFeCl]1和[L_bFeCl]2的合成、表征以及电催化制氢研究
    3.1 合成部分
        3.1.1 实验试剂和设备
        3.1.2 配体H_2L_a的合成
        3.1.3 配体H_2L_b的合成
        3.1.4 配合物[L_aFeCl]1的合成
        3.1.5 配合物[L_bFeCl]2的合成
    3.2 表征部分
        3.2.1 配合物[L_aFeCl]1和[L_bFeCl]2的结构分析
        3.2.2 配体H_2L_a和配体H_2L_b的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分析
        3.2.3 各物质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
        3.2.4 配合物[L_aFeCl]1和配合物[L_bFeCl]2的ESI-MS图谱分析
    3.3 配合物电催化制氢性能研究
        3.3.1 配合物[L_aFeCl]1和配合物[L_bFeCl]2有机相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3.3.2 配合物[L_aFeCl]1和配合物[L_bFeCl]2在有机相中制氢性能
        3.3.3 配合物在混合相中的制氢性能
        3.3.4 配合物[L_aFeCl]1和配合物[L_bFeCl]2的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的合成、表征及电催化制氢
    4.1 合成部分
        4.1.1 实验试剂和设备
        4.1.2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的合成方法
    4.2 表征部分
        4.2.1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的晶体结构分析
        4.2.2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的红外谱图
        4.2.3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
        4.2.4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 ESI-MS图分析
        4.2.5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荧光谱图分析
    4.3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的电化学性质
        4.3.1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的循环伏安曲线
        4.3.2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有机相催化制氢
        4.3.3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混合相催化制氢
        4.3.4 配合物[Cu~I_3(dppm)_3(μ_3-Cl)_2]·[TCMA]3的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配合物[(bpy)_2Ni(ClO_4)_2]4的合成、表征及电催化制氢
    5.1 合成部分
        5.1.1 实验试剂和设备
        5.1.2 配合物[(bpy)_2Ni(ClO_4)_2]4的合成
    5.2 表征部分
        5.2.1 配合物[(bpy)_2Ni(ClO_4)_2]4的结构分析
        5.2.2 配合物[(bpy)_2Ni(ClO_4)_2]4的ESI-MS分析
        5.2.3 配合物[(bpy)_2Ni(C1O_4)_2]4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
    5.3 配合物[(bpy)_2Ni(ClO_4)_2]4的电化学性质
        5.3.1 配合物[(bpy)_2Ni(C1O_4)_2]4在有机相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5.3.2 配合物[(bpy)_2Ni(C1O_4)_2]4在有机相中制氢性能
        5.3.3 配合物[(bpy)_2Ni(ClO_4)_2]4在水相中的电催化制氢
        5.3.4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4稳定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配合物Co(TCNQ)_2 5的合成、表征以及电催化制氢研究
    6.1 合成部分
        6.1.1 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
        6.1.2 配合物Co(TCNQ)_2 5的合成
    6.2 表征部分
    6.3 配合物Co(TCNQ)_2 5的电化学性能
        6.3.1 配合物Co(TCNQ)_2 5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
        6.3.2 配合物Co(TCNQ)_2 5的循环伏安曲线
        6.3.3 配合物Co(TCNQ)_2 5在有机相中的电催化制氢
        6.3.4 配合物Co(TCNQ)_2 5在水相中的电催化制氢
        6.3.5 配合物Co(TCNQ)_2 5稳定性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制氢
    7.1 合成部分
        7.1.1 实验试剂和设备
        7.1.2 配体2-乙基-2-(2-羟基亚苄基胺)-1,3-丙二醇H_3L_c的合成
        7.1.3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的合成
    7.2 表征部分
        7.2.1 配体H_3L_c的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分析
        7.2.2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的ESI-MS谱图分析
        7.2.3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
    7.3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的电催化
        7.3.1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
        7.3.2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的循环伏安曲线
        7.3.3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有机相电催化产氢
        7.3.4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水相电催化产氢
        7.3.5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稳定性测试
    7.4 配合物[Co_2(HL)_2(H_2O)_2](NO_3)6光催化产氢性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配合物[(bpy)_2Co(SCN)(Cl]7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制氢
    8.1 合成部分
        8.1.1 实验试剂和设备
        8.1.2 配合物[(bpy)_2Co(SCN)(Cl)]7的合成
    8.2 表征部分
        8.2.1 配合物[(bpy)_2Co(SCN)(Cl)]7的结构分析
        8.2.2 配合物[(bpy)_2Co(SCN)(Cl)]7的红外分析
        8.2.3 配合物[(bpy)_2Co(SCN)(Cl)]7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
    8.3 配合物[(bpy)_2Co(SCN)(Cl)]7的电化学性质
        8.3.1 配合物[(bpy)_2Co(SCN)(Cl)]7在有机相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8.3.2 配合物[(bpy)_2Co(SCN)(Cl)]7在有机相中的电催化制氢
        8.3.3 配合物[(bpy)_2Co(SCN)(Cl)]7在水相中的电催化制氢
        8.3.4 配合物[(bpy)_2Co(SCN)(Cl)]7的稳定性测试
    8.4 配合物[(bpy)_2Co(SCN)(Cl]7光催化产氢性能
    8.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衍生物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课题背景及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酰腙杂环衍生物
        1.1.1 咔唑酰腙衍生物的合成
        1.1.2 吡啶酰腙衍生物的合成
        1.1.3 噻唑酰腙衍生物的合成
        1.1.4 其他杂环酰腙衍生物的合成
    1.2 酰腙金属配合物
        1.2.1 酰腙与铜离子配位
        1.2.2 酰腙与锌离子配位
        1.2.3 酰腙与钒离子配位
        1.2.4 酰腙与其他金属离子配位
    1.3 酰腙杂环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3.1 医药领域
        1.3.1.1 抗菌活性
        1.3.1.2 抗癌活性
        1.3.1.3 抗炎活性
        1.3.2 农药领域
        1.3.2.1 杀虫活性
        1.3.2.2 除草活性
        1.3.3 酰腙衍生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3.3.1 酰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3.3.2 酰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3.3.3 酰腙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1.4 酰腙配合物的应用
        1.4.1 药物化学
        1.4.2 催化领域
        1.4.3 其他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引言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2 中间产物的合成路线
        2.2.3 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Fc-SAH1-15)的合成
    2.3 目标化合物Fc-SAH的药物活性测试
        2.3.1 PTP1B抑制活性测试
        2.3.2 Cdc25B抑制活性测试
        2.3.3 目标分子药物活性的构效分析
第三章 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引言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1.1 实验仪器
        3.1.1.2 实验试剂
        3.1.2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3.1.3 金属配合物Cu-Fc-SAH的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红外光谱分析
        3.2.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2.3 荧光光谱分析
        3.2.4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3 1,3-硒唑酰腙金属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3.1 实验前准备
        3.3.2 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
        3.3.3 荧光光谱的研究
        3.3.3.1 荧光滴定的研究
        3.3.3.2 荧光猝灭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化合物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荧光碳点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荧光材料概述
    1.2 碳点
        1.2.1 碳点简介
        1.2.2 碳点的制备方法
        1.2.3 碳点的发光原理及性质
        1.2.4 荧光碳点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电化学法制备荧光碳点及其在脱氧核糖核酸(DNA)杂化检测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药品、材料
        2.2.2 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2.2.3 荧光碳点的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荧光碳点的形貌
        2.3.2 荧光碳点的光学性质
        2.3.3 荧光碳点检测DNA杂化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磷掺杂碳点的荧光聚集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药品、材料
        3.2.2 磷掺杂的碳点的制备方法
        3.2.3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T碳点的形貌
        3.3.2 PT碳点的光学性质
        3.3.3 PT碳点在不同浓度下的粒径分布
        3.3.4 PT碳点随浓度增加而导致荧光峰红移的原因
    3.4 其他含磷碳点的形貌及性质
        3.4.1 其他含磷碳点的形貌
        3.4.2 其他两组含鳞碳点的光学性质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通过反应原料调控氮掺杂碳点的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药品、材料
        4.2.2 氮掺杂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4.2.3 以碳点为光敏剂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4.2.4 氮掺杂荧光碳点的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氮掺杂荧光碳点的形貌
        4.3.2 氮掺杂碳点的光学性质
        4.3.3 氮掺杂荧光碳点的pH响应特性
        4.3.4 氮掺杂荧光碳点的电化学活性
    4.4 荧光碳点的光伏性能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荧光/电化学活性的双模式碳点的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药品、材料
        5.2.2 荧光/电化学活性碳点的制备方法
        5.2.3 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荧光/电化学活性碳点的形貌和元素分析
        5.3.2 荧光/电化学活性碳点的光学性质
        5.3.3 碳点的电化学性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6.2 未完待续的研究工作
    6.3 其他工作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二: 二硫化钼(MoS2)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同时测定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
致谢

(10)芳香联苯四羧酸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概况
    1.2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进展
        1.2.1 超分子化合物的组装
        1.2.2 超分子化合物的应用
    1.3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
    1.4 羧酸类金属-有机配聚物的研究概况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3,3',5,5'-联二/三苯四羧酸金属配聚物的进展
        1.4.3 以 3,3',5,5'-联二/三苯四羧酸为代表的配聚物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3,3',5,5'-联二苯四羧酸金属配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晶体 1-6 的合成
    2.3 晶体结构测定及解析
    2.4 晶体结构
        2.4.1 晶体[Cu_2(H_4BPTC)(Bipy)_2(H_2O)(H_2O)_2(DMF)_3] (1)的结构
        2.4.2 晶体[Zn_2(H_4BPTC)(DMF)_2(H_2O)·DMF·2H_2O] (2)的结构
        2.4.3 晶体[Co_2(BPTC)(DMF)_2(H_2O)·(DMF)(H_2O)_3] (3)的结构
        2.4.4 晶体[Co_2(BPTC)(DMF)_2·2H_2O ] (4)的结构
        2.4.5 晶体[Ni(BPTC)·solvent ] (5)的结构
        2.4.6 晶体[Ni(bipy)(HCOO)_2] (6)的结构
    2.5 晶体表征
        2.5.1 红外光谱分析
        2.5.2 X射线粉末衍射
        2.5.3 热稳定性分析
        2.5.4 荧光分析
        2.5.5 电化学行为
        2.5.6 药物负载及释放
    2.6 小结
3 3,3',5,5'-联三苯四羧酸金属配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晶体 7、8 的合成
    3.3 晶体结构测定及解析
    3.4 晶体结构
        3.4.1 晶体[Zn(TPTC)_(0.5)(H_2O)·4DMF] (7)的结构
        3.4.2 晶体[(Me_2NH_2)Nd_2(TPTC)_2(DMF)(H_2O)_8.5H_2O] (8)的结构
    3.5 晶体表征
        3.5.1 红外光谱分析
        3.5.2 X射线粉末衍射
        3.5.3 热稳定性分析
        3.5.4 荧光分析
        3.5.5 电化学行为
        3.5.6 BET氮气吸/脱附
    3.6 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一个新的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烯多元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 夏萌.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预组织策略构筑铂(Ⅱ)金属基超分子体系[D]. 袁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纳米炭的功能化及其多相催化应用[D]. 赵丽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三维石墨烯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其生物分子检测研究[D]. 包静. 重庆大学, 2019
  • [5]新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D]. 李红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1)
  • [6]基于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智能型非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应用[D]. 吾麦尔·亚森.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具有催化制氢性能的铁、铜、镍、钴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研究[D]. 唐玲芝.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8]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衍生物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袭焕.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7)
  • [9]荧光碳点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 李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芳香联苯四羧酸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D]. 李琳.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新型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