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曲古代历史,企图篡党夺权

歪曲古代历史,企图篡党夺权

一、歪曲远古历史 意在篡党夺权(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国[1](2019)在《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文中指出电影叙事伦理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批评实践,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本论文试图从理论与批评两方面对中国电影叙事伦理进行探讨,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跨学科研究、影片精读等。论文分为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对电影叙事伦理进行归纳探讨。首先是叙事伦理研究的内涵。叙事与伦理之间的互文关系使叙事伦理研究成为可能,其内涵有二:一是作为一种文艺批评方法,二是涉及人文关怀的叙事表达研究。其次,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定位。电影叙事伦理研究不是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延伸,也不是电影道德批评的继续,而是在电影叙事学的基础上,将叙事学研究从注重形式的研究转移到“叙事与伦理”间的关系研究上;电影叙事伦理批评在批评目的、批评标准、批评方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电影道德批评。作为电影伦理学的一部分,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其三,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方法。具体包括伦理学方法、“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两分法、修辞伦理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四种。其四,电影叙述伦理的研究。内容包括一、电影中的时间与伦理关系研究。电影中时间安排受到时间政治的影响,同时也颠覆着时间政治;电影中的时间变形、扭曲影响着观众对电影意义的解读;二、电影中视点与伦理关系研究。叙事视点与镜头视点对观众的伦理判断发生着影响,叙事视点与镜头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又进一步丰富着影片的意义。下编部分笔者以80年代电影为例,从叙事伦理角度进行文本批评,试图呈现80年代电影叙事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表达启蒙伦理诉求时所能达到的程度。一、“伤痕电影”以对普通人在“文革”中的日常生活抒写代替此前电影对革命英雄的讴歌,将伦理诉求从革命英雄伦理变为政治启蒙伦理。二、改革影片通过国家伦理大叙事表达自上而下、作为整体的改革事业,很少关注作为个体的人在改革中的欲望、动机、精神困境等;情节设计上,往往将矛盾冲突放在改革者与反改革者、老一辈与青年人之间,通过对比叙事,表达改革的伦理正当性。三、《沙鸥》、《野山》、《红衣少女》等影片诉说个人意识的觉醒,通过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表达“我该如何生活”的伦理诉求,诉求程度参差不齐;四、农村题材电影在表达文化启蒙诉求时,叙事价值上呈现出冲突与迷茫:一方面试图以个人叙事、对比叙事的方式关注个人价值,一方面却在人物形象塑造、影像表达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怀旧;一方面想要表达现代化的伦理诉求,一方面却对传统伦理的秩序感与温馨感恋恋不舍。理知上面向未来,情感上却回顾传统。五、“王朔电影”以“亵神的幽默”、要求平庸(非崇高)的权利表达了过度浪漫的个人主义。情节上纯情女孩拯救者形象、闭合式的故事结局设计使得王朔电影一方面嘲讽一切价值,消解一切意义,一方面却在寻找新的权威;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极端彰显,一方面却是个人主义的彻底失败。这种分裂的个人主义在表达启蒙的同时也消解着启蒙,在言说个人的同时也遮蔽着个人,最终陷入价值混乱的尴尬境地。另外,巴赞电影理论的伦理诉求影响着80年代的电影创作,可视为对电影自身的一次启蒙,笔者也将其纳入到下编的讨论之中。

汪泽民[2](2016)在《传统民俗文化的再生产 ——基于赣中流坑傩舞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却被当作一种文化资本,在市场经济下进行文化再生产。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疏析来管窥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基本进展,结合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境遇,以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缘起与背景及其逻辑序位为研究起点,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法,通过对流坑传统民俗文化——傩舞进行参与式实地观察,结合问卷调查、结构式、半结构式和开放式人物访谈,再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动态展演过程。借用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阐释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传承机制,透视民俗文化再生产的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转换,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调适,进而深入探讨市场社会下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化给自身的传承与发展等带来的利弊影响和社会评价。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传统民俗文化在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将持续异化,或将出现自身名与实完全分离的现代化民俗文化。(2)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文化资本被投入再生产,过度的重视经济资源导致其文化资源的弱化。(3)再生产过程中,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组织机构行使各自的权力来扩大再生产,使传统民俗文化的再生产成为利益的角逐场,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被赋予工具理性。(4)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为适应现代化,传统民俗形式与内容的本真性未能得到传递,造成后人对传统民俗文化认识的偏颇,甚至出现“传统的发明”。在国家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下,加之利好政策与民众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民俗文化的未来将得到更好的弘扬与发展。

高源[3](2016)在《田壮壮电影中的“作者”意识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作者论”为理论基础,对深受该理论影响的第五代导演之一的田壮壮电影进行文本阐释和理论探讨,以期获得“作者”意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文以四个基本的章节分别论述“作者”意识及在田壮壮电影中的体现:第一部分,作者论的起源和流变,这一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来论述:首先主要梳理作者论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理论观点:“作者”意识;第二,介绍第五代导演及田壮壮的成长背景及创作特征,揭示田壮壮作品中“作者”意识的三种表现形式,即:影像风格化书写,主题延续性表述,意识形态的二元并立。第二部分,关照田壮壮作品的主题意蕴,深入剖析其作品中较为广泛的主题表达和情感言说:深受文革影响的异类之“子”身份的表述,“他者”文化与民族信仰的追寻,人性主题与家国寓言,历史反思与文化寻根。第三部分,“作者”意识的风格化书写,主要从四个方面探究田壮壮作品的影像风格:电影语言的先锋性,电影语言的艺术性,叙事表意的多元性,东方传统美学原则的复现。第四部分意在跳出本文研究的框架,从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入手,揭示田壮壮作品中意识形态二元并立的特征,以此反映田壮壮作品独特的“作者”意识。

张颖[4](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钱继云[5](2014)在《《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着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朱彩梅[6](2014)在《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文中提出1976年以来的云南汉语新诗是以区域划分的一个诗歌群体,其成员在诗歌精神与探索意向上的多维实践,对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和诗学启示,但却一直没有得到诗学界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历史还原、文本细读、诗学追问、文化访谈、人类学考察等方法,来厘清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发展的进程,分析、阐释其艺术成就,使云南汉语诗歌从被遮蔽的状态中凸显出来。论文绪论部分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的发展进程。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云南诗歌从“民族与边地”浪漫书写直接进入后现AI写作作,90年代形成与全国诗人对话的格局,21世纪初诗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变化。第二章论述全球化语境下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及其写作意义。主要从云南地域文化中深入挖掘汉语新诗原生性、神秘性、包容性等元素生发的文化土壤,结合诗歌潮流、诗人群体及饶阶巴桑、哥布等具体诗人的文本特性,对始终贯穿于云南汉语新诗发展脉络中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之诗意表达进行分析、评述。第三章紧扣诗歌的“当代性”,结合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李森的“形而中”、“纯粹写作”等诗学,对云南诗人所具有的“当代意识”,其对“当代生活”的诗性表达,以及探索当代话语方式的语言自觉,进行宏观与微观阐释。第四章综合“本土性”与“当代性”特征,着重分析四位重要诗人的诗学理念、写作特色及其对中国当代新诗写作的价值与意义:于坚通过拒绝隐喻来复活隐喻,在写作中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使汉语回到有活力的“雅”;海男对云南地方史的个体性书写,打开了抒情诗又一个新的维度;雷平阳基于故乡大地“云南”、“昭通”的现代经验书写,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地域写作提供了别样的方法与路径;李森在“语言的隐喻和对隐喻的消解”中打通“形而上”与“形而下”,寻求“在”与“思”同时映照的“形而中”之路,在汉语中触摸诗性的大地,打开了当代诗歌书写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第五章针对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中普遍存在的囿于地域、自发写作倾向及技艺锤炼不足的现象,从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写作的自发与自觉、诗意与诗艺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批判,进而指出诗人应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难度,提高自我的语言意识,在持续性写作中锤炼技艺,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表达人类普遍精神的能力。总之,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作为中国当代诗歌重要的一部分,于坚、海男、李森等诗人拒绝向单一的符号系统妥协,不断突破当代诗歌语言和想象方式的变革,拓展了诗歌语言和表现领域,其文本具有根植于云南大地、山川、河流与文化的异质性,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局面的出现,给当代诗人提供了前行的经验和动力。他们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及基于实践提出的诗学命题,充实、丰富着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探索,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张文东[7](2013)在《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关于中国当代小说向中国古代小说“传奇叙事”传统以及现代小说传奇叙事“经验”进行承袭并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有关历程与表现的一种系统整理和论述。本文遵循传统与发展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中传奇叙事传统的全面检视,以及对中国当代小说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来的叙事特征的系统梳理,发现并确证了中国当代小说发展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传奇叙事样貌,并将这种样貌的形成和发展置于多元、多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结合不同阶段、层面以及不同主题、载体的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充分地论证说明:传奇叙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样式和基本传统,历经现代小说以来的特殊承袭和转型,其精神和模式也一直延续到了中国当代小说当中,并因特殊的时代际遇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也更有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当中,作为真正具有小说成熟体式意味的“传奇”,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最核心的叙事“表现”模式,同时也是中国普通大众最传统的小说“接受”模式,对于包括二十世纪小说在内的中国小说整体发展演变而言,它必然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模式和叙事传统。第二,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尽管是以反传统的姿态开始其现代化进程的,但作为一种强大文学传统的传奇叙事,还是因现代社会的形成、启蒙与救亡的目的、大众读者的扩展、民间样式的萃取等等社会与文学的因素,不断焕发出更为深刻而巨大的新生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小说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当中被有意识并个性化地转化、使用和发展着,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三,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小说,首先在“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意义上,直接承袭了自“延安文学”以来的“革命文学”的经验和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主流创作方法的导引下,把最具有民间、大众基础的传奇叙事作为自己完成“为工农兵服务”这一现实革命政治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革命传奇”样貌。第四,“新时期文学”意义上的中国当代小说,尽管流派众多并有着向西方学习以及“向内转”的“新潮”取向等,但不管是作为小说家的思想资源,还是作为小说创作的艺术传统,传奇叙事始终都是文学开始形成“自觉”之后的重要选择之一,不论是在“改革”或“知青”小说等现实主义主流中,还是在“地域”或“市井”小说等“寻根”的意识里,或是在“民间”或“历史”的重新发现并重构的意义上,始终都有着连绵不断的传奇叙事的艺术取向。第五,进入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小说,面对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以及“泛文学”的语境,其原本属于文学的传奇叙事精神也在大众狂欢的意义上以各种“类文学”的形式发生了新变与转型,并通过言情小说、网络文学以及影视镜像的表现,呈现出种种面向大众、迎合市场、制造消费的姿态,从而使在这个意义上所演发出的传奇叙事,进一步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大众语态的传奇性。通过上述这种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基于不同文学表现所完成的较大规模地梳理,本文所达到的目的以及形成的结论就是:中国古代小说不仅有其独特的传奇叙事传统,而且这种传统还始终对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得到了创造性的承袭和发展,即便仅就中国当代小说几十年的发展而言,作为“中国经验”的传奇叙事传统,也始终是其之所以成为一个丰富性存在的必然条件。因此,本文这种基于“传统与发展”辨证关系的文学史辨析,便不仅可以让我们真正回到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史观来认识中国文学及其小说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在新世纪文学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形成某种更为科学地认识和把握。

邹方芳[8](2013)在《任继愈宗教观视域下的儒教》文中指出本文对任继愈先生的儒教观点进行了初步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任继愈先生以批判的视角重提儒教,认为儒教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以及“文革十年动乱”的祸根。笔者拟通过论文的撰写,达到以下目的:全面梳理任继愈儒教观的提出背景、形成过程、主要观点、理论特色、历史意义,进而研究和分析与其儒教观形成相关的深层原因,并由此对其儒教观做出一个较为适当的评价和反思,并由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的现代化问题,儒学如何走进当下人们生活等问题找出一些可供借鉴的规律和路向。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一、任继愈宗教观视域下的儒教。本部分笔者将对任继愈的宗教观,儒教的特点,儒教与儒学、儒家的关系,以及儒教的形成过程做出梳理和研究。拟在为下文的展开打下基础。二、任继愈儒教观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这一部分笔者主要从任继愈儒教观提出的时代、学术和个人背景,任继愈儒教观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意义两个维度来探讨。三、任继愈儒教观的回应与反思。主要从学界的回应与反思、任继愈自己的反思、笔者的反思三个维度展开。四、本文的结论部分,概括总结本文的观点。

忽培元[9](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李明彦[10](2012)在《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尝试从话语和谱系学的角度,将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之间进行关联性的研究,以此切入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叙事的历史变化轨迹,论文认为,新时期文学的产生、建构及其意义生成,都与“真实性”这一理论话语有直接的关系。不同时代不同文学对真实性话语的建构,都包含着文学成规的转换,政治规范的理解,文化场域的变迁和叙事技巧的取舍,弄清楚了真实性话语的建构历史,就可以揭示新时期文学历史变动过程的精神轮廓。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政治文化与真实性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伤痕文学中真实性话语建构具有的治愈功能。论文认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及其合法性的获得,与真实性话语的重构有很大的关系。“文革”结束后,为了清算“文革”文学中的充满着“瞒和骗”的“阴谋文艺”,理论界重新发掘一度被压制和禁止的“写真实”等观点。通过指认旧有的文革文学为虚假不真实,新时期文学重新确认了现实和文学、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大量地生产了被权力话语认定的“真实性”话语,迅速建立了新的文学合法性。政治文化对真实性话语的影响,使得在新时期文学初期政治性标准被巧妙地转换成了真实性标准,这种真实性话语隐形地发挥出巨大的政治能量,对伤痕文学起到了规约和控制作用。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人道主义思潮兴起后,人性话语试图在对真实性话语的不断解释、融合、试探、移界、攻击之后建立自身的话语合法性。它从四个方面即“人作为工具向人作为目的的转换”、“‘人的生活’向‘人’的位移”、“生活的本质向人的本质的倾斜”、“客观再现向主观表达的跨越”来改变蕴涵着权力的真实性话语一元独大的局面,从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恢复人性话语的权力。第三章主要阐述的寻根文学中真实场域由现实批判向文化自省的转换过程及其存在的路径依赖。论文认为寻根文学把文学的“真实”从庸俗的社会反映论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对真实的认知方式和寄寓方式的探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掘。寻根文学把对真实的书写转移到文化层面,无疑使作家获得了一种新的洞察方式和判断角度,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第四章主要论述先锋文学的真实观念对现实主义真实性话语的解构过程以及这种真实观念对先锋派激进的艺术革命的促进作用。论文认为,先锋文学以“虚构的真实”“精神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实”对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话语体系提出挑战,这使得先锋文学呈现出三种叙事倾向:元虚构叙事、神秘化叙事和非人化叙事。先锋文学的真实观念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反抗现实主义真实性话语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解构。第五章主要讨论新写实文学重新回归到现实主义文学的怀抱,它以对生活真实的重视和对艺术真实的反抗实现了对现实主义的重新解释。新写实小说认为艺术真实本身构成了对生活真实的遮蔽,它试图消解强加在生活真实之上的所谓“本质”,尤其是经过意识形态话语选择加工过的“本质”。因此,它以“零度情感”的方式追求一种“刻骨真实”,在审美层面呈现出反典型化的特点。同时,新写实小说的“微观真实”呈现出一种反政治的“政治性”,即整体上呈现出反对宏大政治对文学话语的束缚的倾向和实际上在文本中对微观权力规训下世俗化日常生活景象的认同。

二、歪曲远古历史 意在篡党夺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歪曲远古历史 意在篡党夺权(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理论篇
    第一章 叙事伦理研究内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叙事伦理研究的可能性及其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定位
        第一节 电影叙事学研究的转向
        第二节 电影伦理(道德)批评的超越
        第三节 中国电影伦理学的提出
        第四节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伦理学方法
        第二节 “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两分法
        第三节 修辞(关系)伦理研究法
        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影叙述伦理
        第一节 电影叙事时间与伦理
        第二节 电影中视点的伦理
        本章小结
下编 批评篇
    第五章 电影自身的启蒙
        第一节 巴赞电影理论的引进与误读
        第二节 “真实”作为一种伦理
        第三节 人道主义的伦理诉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治启蒙:伤痕与反思
        第一节 革命伦理的余绪
        第二节 日常生活伦理叙事
        第三节 “伤痕电影”叙述伦理的探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经济启蒙:改革的伦理正当性
        第一节 道德完美的改革者
        第二节 带污点的改革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人的启蒙: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潘晓问题”与《沙鸥》
        第二节 “我该如何生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文化启蒙:传统与现代
        第一节 家族伦理的反思
        第二节 叙事价值的迷茫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启蒙的余绪:王朔电影
        第一节 亵神的幽默
        第二节 要求平庸(非崇高)的权利
        第三节 过度浪漫的个人主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传统民俗文化的再生产 ——基于赣中流坑傩舞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1.2.1 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述评
        1.2.2 可能的创新点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假设
    1.4 研究方法与调研点介绍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1.4.5 调研点基本概况
        1.4.6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第2章 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中断
    2.1 民俗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2.1.1 民俗文化的内涵
        2.1.2 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
    2.2 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
        2.2.1 繁荣兴盛
        2.2.2 逐渐式微
        2.2.3 传承中断
        2.2.4 异化发生
    2.3 民俗文化传承中异化发生的原因
        2.3.1 传承断层与历史留白
        2.3.2 民俗文化发展的漠视
        2.3.3 文化过度商品化发展
        2.3.4 传承中本真性的忽视
第3章 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的当代背景
    3.1 传统文化的复苏
        3.1.1 国家的高度重视
        3.1.2 寻找历史的记忆
        3.1.3 冬眠后的苏醒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的文化诉求
        3.2.1 抢救与保护
        3.2.2 文化诉求
        3.2.3 文化形式
    3.3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
        3.3.1 文化自觉
        3.3.2 文化需求
        3.3.3 文化生产
    3.4 村民内心的情感需要
        3.4.1 寻根溯源
        3.4.2 文化寄托
        3.4.3 守住传统
第4章 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的展演
    4.1 导演:基层政府负责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策划
        4.1.1 寻找剧本
        4.1.2 筹备资金
        4.1.3 募集人员
    4.2 场务:村委会与宗族理事会负责场地秩序与治安
        4.2.1 布置场地
        4.2.2 安抚民心
        4.2.3 维持现场
    4.3 演员:当地部分村民参与民俗文化表演
        4.3.1 演员简介
        4.3.2 演员甄选
    4.4 局外人:多数村民被置身于文化再生产之外
        4.4.1 被动接受
        4.4.2 文化看客
    4.5 小结
第5章 当下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的影响及评价
    5.1 正面影响
        5.1.1 有利于文化传承
        5.1.2 促进村庄发展
        5.1.3 增加旅游收入
    5.2 负面影响
        5.2.1 增加财政负担
        5.2.2 民俗文化“快餐化”
        5.2.3 民俗文化认识的偏颇
    5.3 传统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社会评价
        5.3.1 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社会影响
        5.3.2 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社会需要
        5.3.3 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社会风险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3)田壮壮电影中的“作者”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作者论”的缘起流变与田壮壮的孤独旅行
    1.1 “作者”与“作者论”
        1.1.1 “作者论”理论概述
        1.1.2 “作者论”与中国电影
        1.1.3 中国“作者电影”的有待商榷及“作者”意识的确立
    1.2 田壮壮与第五代导演的精神突围
        1.2.1 禁锢时代:“中国式劫难的奇观”
        1.2.2 浪漫时期:异类之子的流浪与沉思
        1.2.3 新纪元: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二重交响
        1.2.4 田壮壮的孤独旅行
2 “作者”意识的延续性表述
    2.1 “子”身份的挖掘与复现
    2.2 “他者”文化与民族信仰
    2.3 人性主题与家国寓言
    2.4 历史反思与文化寻根
3 “作者”意识的风格化书写
    3.1 与传统决裂的先锋性实验
    3.2 商业大潮下的艺术坚守
    3.3 叙事空间的多元性表意——四个维度的《蓝风筝》
    3.4 东方传统美学的柔性回归
4 田壮壮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剖析——田壮壮电影的二元并立
    4.1 历史原因
    4.2 视听语言与精神内涵的二元并立
        4.2.1 缺席和在场
        4.2.2 反叛与皈依
        4.2.3 批判与推崇
    4.3 创作意识的双重性
        4.3.1 悲剧感的呈现与消解
        4.3.2 叙事与非叙事的齐头并进
        4.3.3 纪实语言的透明与非透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二、西方“经典”流变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二、“文学大师”之争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一、信息网络化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一、文学经典“危机”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诗刊》概观(1980 年代及此前)
    二、 1980 年代诗歌与《诗刊》研究
    三、 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格局的铺垫
    第一节 复兴的“前夜”:“新时期”之前的诗歌概貌
    第二节 思想的转轨:“为文艺正名”
    第三节 《诗刊》的方针调整
    第四节 “早春”的萌动:1970 年代末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诗刊》与朦胧诗群的崛起
    第一节 从“问题讨论”到“精神污染”
    第二节 两种诗歌观念的碰撞
    第三节 “朦胧美”的诗学解析
第三章 《诗刊》与“后朦胧”诗潮的衍生
    第一节 藉“新鲜血液”打造“新鲜岁月”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多维拓展
第四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青春诗会”的诞生与繁荣
    第二节 刊授学院: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
    第四节 诗朗诵与朗诵诗
    第五节 评奖与诗歌“经典化”
第五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海外诗歌的引入
    第一节 东欧的歌
    第二节 西方之石
    第三节 彼岸的风
第六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回归现实主义之后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倡导
    第三节 诗思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界定
    二 地域文学及云南汉语新诗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突破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发展概观
    第一节 云南文学发展及当代诗歌概况
    第二节 艺术突围:中国80年代新诗潮中的云南诗歌
    第三节 多元并存:九十年代诗歌状态
    第四节 深入探索:21世纪初新诗创作态势
第二章 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
    第一节 云南地域文化与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
    第二节 “民族特色”的诗意表达
    第三节 “地域特色”的诗意表达
第三章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第一节 诗歌的“当代性”
    第二节 语言自觉及诗艺探索
    第三节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第四章 在“本土性”中生发“当代性”的诗人创作论
    第一节 于坚:激活现代汉语表达世界的能力
    第二节 雷平阳:基于故土的质朴之真与失真
    第三节 海男:对云南的个性书写及抒情的节制
    第四节 李森:当代汉语诗歌书写的可能性
第五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审视
    第一节 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
    第二节 写作的自发与自觉
    第三节 诗意与诗艺
结语
附录一:诗人访谈(于坚、雷平阳、海男、李森、艾泥等)
附录二:云南诗歌纪要(1976.1—2013.12)
参考文献
致谢

(7)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传奇叙事模式与传奇叙事传统
    二、中国现代小说发端期的传奇叙事背景
    三、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第一章 从现代走进当代的“革命传奇”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学的制度与方法——建国后文学的特殊时空
        一、无限的生活与有限的空间
        二、明确的道路与统一的方法
    第二节 “红色经典”——传统背景下的“革命传奇”
        一、传统与经验——英雄的传奇与史诗的意味
        二、题材与类型——《林海雪原》与《青春之歌》
        三、主题与模式——双重维度上的“对立共构”
    第三节 “文革小说”——政治叙事中的“英雄传奇”
        一、极端政治背景下的话语时空和可能选择
        二、特殊政治话语中的特殊传奇模式
第二章 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人生传奇”
    第一节 文学的回归——人与现实主义的“新时期”
        一、为文艺正名——新时期文学的空间与选择
        二、走出时代的“伤痕”——“反思”与“改革”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第二节 走向历史与人生的深处
        一、文学的根与文化的根——“寻根”的背景与意识
        二、文学的寻根——“寻根小说”中的“地域”传奇叙事
        三、文化的寻根——“市井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第三节 发现乡村与创造历史——“民间”与“历史”的传奇
        一、方法的空白与意义——在“先锋”的潮流背后
        二、乡村的发现与再现——莫言的“红高粱传奇”
        三、历史的记忆与颠覆——苏童的“新历史传奇”
第三章 泛文学语境中的“大众传奇”
    第一节 主体的失落——时代与文学的“大众化”
        一、“泛文学语境”:文学的市场与市场化的文学
        二、“非虚构写作”:可以质问的“文学可能性”
    第二节 言情小说——都市浮沉中的“情感传奇”
        一、从传统走进现代:言情叙事的历史与新变
        二、从现实走进梦想:现代都市的流行情感与叙事
        三、从梦想走向“穿越”: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第三节 网络小说——大众狂欢叙事中的“虚拟传奇”
        一、传奇的背景:大众狂欢与网络写作
        二、传奇的创造——网络传奇的叙事模式
    第四节 影视镜像——大众化叙事的“消费传奇”
        一、读图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与影像叙事
        二、镜像传奇:文学市场与大众文化的共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任继愈宗教观视域下的儒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任继愈宗教观视域下的儒教
    一、作为宗教的儒教
        1. 儒教之为宗教
        2. 儒教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宗教
    二、儒教与儒学、儒家
        1. 儒家
        2. 儒学
        3. 儒教
    三、儒教的形成
        1. 前儒教时期——秦汉以前
        2. 准儒教时期——两汉
        3. 三教并立时期——魏晋、隋唐
        4. 儒教形成时期——北宋
        5. 儒教完成时期——南宋
        6. 儒教凝固时期——明清
第二章 任继愈儒教观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社会和时代背景
    二、学术背景
    三、个人阅历
    四、任继愈儒教观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三章 任继愈儒教观的回应与反思
    一、学界的回应与反思
        1. 赞同派的强化
        2. 反对派的回应
        3. 发展派的反思
        4. 近三十年来儒教问题论争的特点与历史价值
    二、任继愈自己的反思
        1. 对宗教观的反思
        2. 关于宗教本质及其作用的反思
        3. 对儒教历史作用和发展前景的反思
    三、笔者的反思
        1. 方法论的反思
        2. 历史境遇的反思
        3. 就反思本身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缘起、意义与方法:作为文学问题的“真实性”
    二、 理论探讨与概念界定:西方和中国视域下的“真实性”问题
第一章 政治文化与“伤痕文学”真实性话语的建构
    一、 “伤痕文学”的界定
    二、 政治文化与真实性话语的建构
    三、 重提“真实性”背后的群体共识与认知意愿
    四、 被规训的激情:真实性与政治性的话语缠绕
    五、 《班主任》《伤痕》中的真实性话语生产与疗伤机制
第二章 从真实性到人性:人道主义思潮中的话语转换
    一、 必要的背景:“五四”以来的人道主义思潮
    二、 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论争
    三、 从真实性到人性:新时期人道主义理论的话语转换
    四、 话语突围与政治限禁:人性与真实性的话语交锋
第三章 从现实批判到文化自省:寻根文学真实性话语的位移
    一、 “影响的焦虑”与寻根文学文化意识的觉醒
    二、 真实场域的位移:从现实批判到文化自省
    三、 寻根文学真实观念的路径依赖
    四、 “美”与“真”:寓言叙事的诗性图式与隐喻真实
第四章 先锋文学的精神真实与形式实验
    一、 先锋文学兴起的基本语境与文学生态
    二、 反抗与重建:先锋文学的真实观
    三、 先锋文学的精神真实与小说叙事
第五章 新写实小说:微观真实与世俗日常生活政治
    一、 艺术真实向生活真实的回流
    二、 “刻骨真实”与“零度写作”
    三、 微观真实与世俗化日常生活的政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歪曲远古历史 意在篡党夺权(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D]. 赵文国.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传统民俗文化的再生产 ——基于赣中流坑傩舞的调查研究[D]. 汪泽民. 南昌航空大学, 2016(03)
  • [3]田壮壮电影中的“作者”意识研究[D]. 高源.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4]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5]《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 苏州大学, 2014(11)
  • [6]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D]. 朱彩梅. 云南大学, 2014(11)
  • [7]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D]. 张文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8]任继愈宗教观视域下的儒教[D]. 邹方芳. 中国政法大学, 2013(S1)
  • [9]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
  • [10]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D]. 李明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歪曲古代历史,企图篡党夺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