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县地区血红蛋白病的实验分析

丹县地区血红蛋白病的实验分析

一、儋县地区血红蛋白病实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曹蓉蓉,袁芝琼,来明名,杨玲,刘云春[1](2018)在《鹤庆县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和基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把握鹤庆县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地中海贫血的发生及分布情况,了解其常见类型及基因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地中海贫血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1 303例受检者;(2)血红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初筛;(3)对异常条带采用Gap-PCR及PCR-RDB技术进行基因诊断;(4)DNA测序;(5)建立家族遗传图谱。结果:(1)筛查出β地中海贫血阳性31例,其中29例为CD26型,2例为CD56型;(2)α地中海贫血未检出。结论:(1)鹤庆县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β地中海贫血的携带率为2.38%;(2)鹤庆地区β地中海贫血主要为CD26型;(3)检测结果对鹤庆地区优生优育、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意义十分重大。

张伟[2](2018)在《云南省大理鹤庆县地区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地中海贫血的现状调查》文中指出目的:调查云南省鹤庆县地区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地中海贫血的携带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了解本地区地中海贫血常见类型及基因的分布特征,为本地区地贫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该地区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的抽样例数;2、收集从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在鹤庆县妇幼保健院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的相关信息,对抽样例数(1303例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进行血红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筛查;3、对筛查出阳性例进行Gap-PCR技术及PCR扩增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α或β基因诊断;4、DNA测序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5、绘制家族遗传图谱。结果:分层随机抽样1303例受检者中,1、β地中海贫血阳性有31例,检出β地中海贫血的携带率为2.38%,其中29例为CD26(GAG→AAG)突变,2例为CD56(GGC→GAC)突变;2、α地中海贫血未检出;3、鹤庆地区地中海贫血携带率在地区、民族间的分布差异不明显;而不同基因突变类型、不同地区之间的筛查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鹤庆县为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地区之一,有必要进行广泛的婚前、孕前和产前筛查,以达到提高人口素质、防止出生缺陷的目的;2、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在不同基因突变类型、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故筛查时应视不同情况确定适合的初筛截断值;3、云南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分布具有自身地理和群体特点,即主要为β地贫,且以CD26最为常见,而这可作为制定基因诊断和防治策略的参考依据。

苏少芬,曾秀娟,沈晓华[3](2017)在《龙门县地中海贫血的筛查现状及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龙门县地区地中海贫血的筛查现状及结果。方法对惠州市龙门县2012-02-2015-02间自愿参加婚前和产前医学检查的人员进行筛查分析,了解龙门县地中海贫血检出率、携带状况,给予相对应的婚前、产前指导,探讨今后在地中海贫血管理中的措施。结果共检出地中海贫血患者251例,检出率为10.65%,其中α地中海贫血者共35例(1.49%),β地中海贫血者共206例(8.74%),异常血红蛋白者共10例(0.42%),阳性人数为211例阳性率为8.96%。结论龙门县地区地中海贫血检出率高,由于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有效方法,且地中海贫血病具有遗传性,故在婚前和产前进行医学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曾庆青[4](2015)在《广西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广西重型β地中海贫血(简称“重型地贫”)治疗费用情况及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以及目前的医疗保险报销、社会救济情况,初步调查地贫疾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为进一步减轻地贫治疗费用负担和完善地贫救助体系提供现实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取典型的问卷调查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三O三医院的“地贫之家”及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前来输血或参与配型移植的共300名重型β地贫适者开展调查调查。本项研究还采用文献回顾及专家咨询法,如对相关医疗专家的访谈等方法。问卷内容录入Epidata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地贫者中位年龄是6岁,每月治病花费在1000-3000元的占49.1%,花费在3000-5000元的占33.6%;而且每月的输血去铁治疗费用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2)经济情况:家庭月均收入是1000-3000元,占53.6%,1000元以下,占27.1%,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打工(53.6%)和务农(22.3%),重型地贫每月治病花费与其父母的经济来源及月均收入不匹配;(3)地贫知晓情况:有81.5%的家长在怀孕时不知道自己是地贫携带者,产检时有96.6%是不了解地贫相关知识的,其中也不乏部分医务人员;不做基因筛查的原因首先是对地贫认识不够(占84.5%),其次是经济原因,占10.3%,这部分人群分布在偏远落后地区;(4)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治愈率达到80-90%,每例移植费用约20-40万元,与地贫需要终身输血及去铁治疗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及大量的血液;(5)医保及救助情况:地贫患儿的医保新农合为主占68%,城镇居民医保占25%;个别市县可以办理“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慢性疾病证明卡”;南宁市从2013年开始也把地贫纳入大病医保,但报销最高额度有限制;总体来看存在医疗救助体制不完善、救助标准低、救助程序繁琐等。结论(1)广西地贫分布广泛,地贫常规足量治疗费用普遍昂贵,但还有很多育龄夫妇对地贫认识不足;(2)广西区政府虽重视对地贫的筛查工作,但对已患地贫疾病患者的救助救援措施却十分有限;(3)某些基层医疗保健部门的医护人员关于地贫的防治常识和对就诊者干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但需要相关部门资助及提供保障服务;(5)目前广西需探索一条适合我区地中海贫血医疗综合管理模式,提高这类人群的生存质量并能减轻地贫患者的经济负担。

林敏[5](2012)在《中国广东省东部地区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由于血红蛋白在质和量上的异常而发生的一类遗传病。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异常血红蛋白(abnormal hemoglobin),表现为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其中有一些会表现为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表型,如异常血红蛋白E(Hb E);另外一类是地中海贫血,是由于某类珠蛋白肽链的合成速率降低,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的不平衡,在临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存在综合征(hereditary persistence of fetal hemoglobin, HPFH)也表现为珠蛋白合成异常,通常也被归类到“地中海贫血”的一类中。根据人类异常血红蛋白和地中海贫血数据库(http://globin.bx.psu.edu),截止至2011年12月份,全世界共发现1513种珠蛋白基因的变异,其中地中海贫血435种,异常血红蛋白1128种。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全世界大约有1.5亿人携带血红蛋白病的基因,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以往的文献,我国的血红蛋白病发生率也比较高,存在着民族与地域之间的差异,给整个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的血红蛋白发生。血红蛋白病常见于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的省区,特别是广西,广东和海南三省。在这些地区,其居高的发病率,已使血红蛋白病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的发病率及基因类型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的分布是不一致的。突变、迁徙、选择、融合、漂变与隔离等因素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血红蛋白病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布差异。广东省的东部地区(粤东地区),一般特指以下五个地区:潮州地区、汕头地区、揭阳地区、汕尾地区、梅州地区,是广东汉族三大民系之二的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主要聚居地,地区总人口1577.4万人,占全省21.04%,人口密度达1005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阐明血红蛋白病在广东省东部地区的潮汕人及客家人中的流行率及基因的分布。我们采用基因型和血液学表型结合分析的办法,系统的分析了来自潮州地区与梅州地区共26,679名5岁-70岁份样本,确认了血红蛋白病(异常血红蛋白,地中海贫血、HPFH和δ8地贫)在潮汕人和客家人中的携带率和基因谱。同时尝试的从遗传学、地理和人群迁徙的角度分析了血红蛋白病的发生率、基因型和所在地区、民系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此研究中我们报道了3种的在国内首次发现的血红蛋白病。方法1.人群样本:我们于2009年3月-2010年6月在广东潮州地区(两县一区),采集年龄9-65岁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样本。经户籍调查,剔除非潮州本地人样本,共对11450名潮州人开展血红蛋白病的研究;于2011年2月-2011年6月在广东梅州市(六县一区),采集年龄5-70岁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样本。经户籍调查,剔除非梅州本地人样本,共对15229为客家人开展本次血红蛋白病的研究。2.血液学及分子分析:(1)异常血红蛋白调查:对所有的样本用醋酸纤维薄膜血红蛋白电泳(pH8.6)筛查异常血红蛋白,根据电泳的结果,对阳性样本进行血常规和血红蛋白肽链分析。采用PCR-DNA测序法确定异常蛋白的突变类型,同时用Gap-PCR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常见地贫基因;(2)地中海贫血调查:对两地共3283份外周血样本均进行血常规分析,根据MCV<82fL的作为阳性指症进行筛查。对阳性样本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进行常规α及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诊断;(3)HPFH及δβ地贫:用Hb F>5%作为阳性指症,将上述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筛查出的阳性样本,用MLPA技术检测β珠蛋白基因簇的长片段缺失类型。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采用Pearson χ2检验对梅州地区、潮州地区及文献中的其他地区的各种血红蛋白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用Hardy-Weinberg平衡公式,计算不同地区的各种血红蛋白等位基因频率和杂合子频率,判断该调查群体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及基因谱本研究在潮州地区的11450份标本中共检出异常血红蛋白41例,即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358%(41/11450)。在此41例异常血红蛋白,含5例(12.2%,5/41)Hb G-Waimanalo、4例(9.8%,4/41)Hb G-Chinese、4例(9.8%,4/41) Hb Ottawa、2例(4.9%,2/41)Hb J-文昌-武鸣、4例(9.8%,4/41)HbQ-Thailand、2例(4.9%,2/41)Hb New York、3例(7.3%,3/41)Hb J-Bangkok、17例(41.5%,17/41)Hb E。梅州地区的15229份标本中共检出异常血红蛋白73例,即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479%(73/15229)。在这些异常血红蛋白中以Hb E(24.7%,18/73)和Hb Q-Thailand(17.8%,13/73)居首位,其次是Hb New York (16.4%,12/73)和Hb G-Chinese(16.4%,12/73),这四种主要的异常血红蛋白合占了68.5%。此外的的6种异常血红蛋白分别是HbJ-Broussais(1例)、Hb J-文昌-武鸣(4例)、Hb J-Bangkok(7例)、Hb Queens(2例),Hb G-Waimanalo (1例),Hb G-Siriraj(3例)。我们发现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中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0.479%,73/15229)高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0.358%,41/11450),但差异显着性比较,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采用卡方检验对两个地区的同组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Q组(P>0.05)、GD组(P>0.05)、E组(P>0.05)、J组(P>0.05)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潮汕人群的样本与梅州客家人群之间不存在着统计学差异。K组异常血红蛋白(Hb New York)的发生率,梅州客家人明显高于潮汕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我国的其他地区报道比例。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地中海贫血分子发生率及基因谱潮州地区的人群中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6.12%(103/1683),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11.5%(184/1600)。我们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了梅州地区(15.9%,254/1600)及潮州地区(6.12%,103/1683)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潮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两者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α地中海贫血在潮州人群中的携带率为4.63%(78/1683),占地中海贫血的阳性样本的75.7%(78/103)。基因型以--SEA为主,其次为-α3.7。100%为缺失型地贫a地中海贫血,未能检出以上的2种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梅州客家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44%(135/1600)。其中缺失型α地贫132例,发生率为8.25%(132/1600),基因型与潮州地区一样,以--SEA为常主,其次为-α3.7。与潮州地区的筛查不同,梅州地区筛查出3例突变型α地贫,分别为2例QS和1例CS。β地中海贫血在潮州地区人群的基因携带率为1.49%(25/1683),低于梅州地区客家人群的2.81%(45/1600)。两地之间的基因谱基本一致,且两地的基因谱与以往香港、广东省其他地区的结果的类似。基因型以CD41-42-TCTT和IVS-II-654C>T为主要基因型。HPFH及δβ地贫本研究发现了四例Hb F>5%的样本,包括2例两例越南型HPFH、1例DutchⅠ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1例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其中的DutchⅠ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和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在国内尚未见到报道,在我国均属于首例。结论广东省东部地区的人群主要由客家语(Hakka)系和是潮汕语系(Holo,即河洛语系)的人口组成。其中梅州为传统的客家语主流文化区;潮州为福佬语主流文化区。据史料记载,潮汕先民和客家先民是南迁的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民系。目前为止,粤东地区的潮汕人群及客家人群未见有详细的、系统的血红蛋白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文是在将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相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查了中国南方粤东地区的潮汕人群和客家人群中血红蛋白病的携带率和分子特点。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和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各有各自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异常血红蛋白在本课题中,我们在潮州地区11450名潮汕人中,发现41例异常血红蛋白,即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携带率为0.358%(41/11450),与往报道的广东省平均发生率(0.368%)和长江以南7省的平均水平(0.330%)的数据相近,彼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也与八十年代报道的临近汕头地区潮汕人群的检出率0.333%一致(P>0.05),高于长江以北7省的平均水平(0.171%)(P<0.05);在梅州地区15229名客家人中,发现异常血红蛋白73例,发生率为0.479%,相略低于八十年代年报道的梅州普查的0.575%,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于广东省的平均发生率(0.393%)(P<0.05),亦高于长江以南7省的平均水平(0.333%)(P<0.05)和长江以北7省的平均水平(0.1710%)(P<0.05),在全国各地区来说仅明显低于云南(5.94%)(P<0.05)。对比本次研究的潮州地区和梅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梅州地区客家人群样本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高于潮州地区潮汕人群样本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但两者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异常血红蛋白的品种组成结构来看,粤东地区无论潮汕人群或客家人群中的异常血红蛋白均以以E组和GD组为主,潮汕人群中E组占41.9%和GD组占31.7%;客家人群中E组(24.7%)据首位,GD组(21.9%)紧接其后。与以往其他地区的数据相比较,粤东客家人群及潮汕人群总体(15229例+11450例)的GD组(16例+13例)发生率(0.108%,29/26679)高于广东其他地区(广州、佛山、湛江三地区)的GD组发生率0.018%(12/66539)(P<0.05)。我们推测这是由于潮汕人与客家人的北方汉人的基因成分高于广府人,因此因此粤东地区的潮汕人及客家人群中体现出北方汉人特点的GD组异常血红蛋白的比例就高于广东的其他地区人群。而Hb E自遥远的东南亚地区由南向北传播,是南方汉族人群中广泛存在的主要异常血红蛋白,因此在粤东的潮汕人及客家人群中的比例最高。K组异常血红蛋白(Hb New York)的发生率及比例,梅州客家人明显高于潮汕人,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学术界均认为Hb K New York起源于客家人,随着客家人祖先南迁和漂泊传递到世界地区。与以往的报道不一样的是本次调查发现的Hb Q-Thailand在梅州地区分布平均,无呈现明显的地域性,不像以往文献报道的‘’Hb Q-Thailand主要集中于大埔和丰顺两县”,我们推测其可能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地区之间人员流动的加剧,导致了这种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消失。总体来说,梅州客家地区及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基因品种及频率可以看出具备有以上所述的的客家人群及潮汕人群均有的南方人群以及北方人群交汇融合的特点,既有较高比例的北方人群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GD组,也具有南方人群的异常血红蛋白E组和J组。地中海贫血及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增多症本研究是在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一致的基础上获得的粤东两个地区人群中α和β地贫的调查资料,发现潮州地区的人群中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6.12%(103/1683),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11.5%(184/1600)。本次调查中梅州地区客家人的地贫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的地贫基因携带率(P<0.01),高于深圳地区的携带率(6.49%)(P<0.05)、香港地区的携带率(8.3%)(P<0.05)。α地中海贫血在潮州人群中的携带率为4.63%(78/1683),占地中海贫血的阳性样本的75.7%(78/163)。与以往徐湘民等报道的的汕头地区潮汕人群的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基因型以-α3.7为主,其次为--SEA的结果不一致,我们发现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以--SEA为主,其次为-α3.7。100%为缺失型地贫α地中海贫血,未能检出以上的2种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梅州客家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44%(135/1600),其中缺失型α地贫132例,人群发生率为8.25%(132/1600),基因型与潮州地区一样,以--SEA为常主,其次为-α3.7。与潮州地区的筛查不同,梅州地区筛查出3例突变型α地贫,分别为2例QS和1例CS。在基因型的比例及分布与以往文献报道的一致。p地中海贫血在潮州地区人群的基因携带率为1.49%(25/1683),低于梅州地区客家人群的2.81%(45/1600)。两地之间的基因谱基本一致,且两地的基因谱与以往香港、中山地区的结果的类似。基因型以CD41-42-TCTT和IVS-II-654C>T为主要基因型。我们推测,两地之间的地贫发生率的差异是由于而南北之间的汉族的基因成分比例也决定的。潮汕人群的北方民族的基因成分高于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因此地贫的携带率低于梅州客家人。两者之间的地贫都是同样的南方汉族所携带的,因此两者之间的地贫基因型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发现了四例Hb F>5%的样本,包括2例两例越南型HPFH、1例Dutch I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1例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其中的Dutch I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和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在国内尚未见到报道,在我国均属于首例。

温应方,林敏,刘桂荣,吴教仁,王前,郑磊,黄樾,林芬,詹小芬,林春萍,翁秋青,黄芬婷,杨立业[6](2011)在《广东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共有15 229人参加了本次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筛查,每人用EDTA-K2抗凝真空管采血2 ml。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各项红细胞参数,Gap-PCR与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地贫及Hb E。采用PCR-测序法检测异常血红蛋白点突变。结果: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479%(73/15 229)。本次筛查共发现10种异常血红蛋白,包括1例Hb J-Broussais、7例Hb J-Bangkok、4例Hb Wenchang-Wuming、12例Hb K NewYork、13例Hb Q-Thailand、2例Hb Queens、12例Hb G-Chinese、1例Hb G-Waimanalo、3例Hb G-Siriraj和18例Hb E。结论: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品种及频率体现出客家人群特有的南方人群以及北方人群交汇融合的特点。

任邦哲,凌少琏,叶耀常,宁子桢,陈洛夫,王英[7](1985)在《广东省异常血红蛋白研究——Ⅱ、六例血红蛋白E的化学结构分析》文中指出在暨南大学异常血红蛋白普查中发现六例慢速电泳异常HbE。这些血红蛋白的先证者在临床上和血液学上皆表现正常,指纹图谱上出现异常的βTpⅡ。结构分析证明它是HbE即在β链26位上的谷氨酸被赖氨酸所取代HbEα2β226(B8)Glu—Lys。

Zheng Zhaoji et al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Provincial Hospital, Anhui[8](1984)在《安徽省健康人群中的异常血红蛋白》文中认为本文综合安徽省1981年至1983年对异常Hb进行流行病学及遗传学研究的结果.在省内十三个地(市),汉、回,畲三个民族共27,756例健康人群中,检出电泳异常Hb48例,发生率为0.17%.其中安徽籍汉族25,570例中,发现46例,发生率为0.18%.并按电泳行为分型,对其类型与地区分布作了分析.还就19例首证者的肽链分析结果、4例异常Hb的一级结构分析结果,和23例首证者的家系调查情况予以报道.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汉族人中电脉异常Hb的发生率与国内26个省(市)汉族人中所查结果(0.19~0.39%)相近.类型较多,分布较广.但省内各地发病率有明显高低不同(0.9~0.36%),其原因待查.

陈雅棠,吴锦泉,曹肃宜,陈全校,陈桂芳,夏兰,罗良海[9](1982)在《海南自治州21446人血红蛋白病普查报告》文中指出 血红蛋白病的普查工作已在国内引起较广泛的重视。我们于1981年3月~7月在海南自治州1市、4县进行21,446人的血红蛋白(Hb)病调查工作,并发现异常首证者700例,现报导于下。一、资料与方法 (一)主要调查对象:为海南自治州通什市和琼中、保亭、乐东、崖县等1市4县的小学生和个别学院及中学的学生共21,446人。其中

陈历昌,陈佩芳,王英,陈洛夫,梁树珊,黎明,朱兆能,张晓秋,卢孝东,冯清贵,任邦哲[10](1982)在《海南岛34个家系的血红蛋白 E 及其一级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血红蛋白 E 是较早发现的异常血红蛋白,并已确定其结构是β链第26位谷氨酸残基被赖氨酸残基取代。血红蛋白症多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广西、广东、江西、四川、湖北、湖南以及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均先后有此病例报道。目前,上海和北京已完成我国 HbE—级结构分析,并证实为HbE(?)2β226(B8)Glu→Lys。在海南

二、儋县地区血红蛋白病实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儋县地区血红蛋白病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鹤庆县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和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仪器
    1.2 血样标本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血红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筛查
        2.2.1 材料
        2.2.2 检测方法
    2.3 血红蛋白的定量
    2.4 血细胞分析
    2.5 诊断标准
    2.6 β珠蛋白基因检测
    2.7 β珠蛋白基因测序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筛查结果
    3.3 β珠蛋白基因检测结果
    3.4 β珠蛋白基因测序结果
    3.5 统计分析结果
        3.5.1 地贫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筛查以及基因诊断的民族分布
        3.5.2 地贫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筛查以及基因诊断的地区分布
        3.5.3 β地贫携带者血常规筛查分析结果
        3.5.4 β地贫基因携带者基因诊断的分析结果
        3.5.5建立家族遗传图谱
4 讨论
    4.1 云南省鹤庆县地贫以β地贫为主
    4.2 云南省鹤庆县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特点
    4.3 建议
        4.3.1 地方政府加强对该地区地贫干预服务提供支持
        4.3.2 加强对地中海贫血认识的宣传力度
        4.3.3近年来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 势必会加重地贫的患病风险
        4.3.4 本次调查研究有待改善之处

(2)云南省大理鹤庆县地区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地中海贫血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
主要实验材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龙门县地中海贫血的筛查现状及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龙门县地中海贫血检出率
    2.2 地中海贫血类型分析
3 讨论

(4)广西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1.1 地中海贫血概述
        1.2 广西地贫现状
        1.3 广西地贫防控干预情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国外研究
        2.2 国内研究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研究内容
    5. 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5.1 创新点
        5.2 不足之处
二、正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整理与分析
        1.4 技术路线
    2. 结果
        2.1 患者及其家庭一般资料
        2.2 临床治疗及费用情况
        2.3 不同年龄段地贫患者治疗费用与移植费用的比较
        2.4 家庭负担分析
        2.5 医疗保险及医疗救助情况
三、问题与讨论
    1. 家庭经济负担大,导致患者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现状
        1.1 去铁治疗难以规范和持续
        1.2 血源紧张及输血困难
        1.3 关于经济负担方面
    2. 疾病知识普及不到位
    3. 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缺陷
    4. 医疗保险体制不完善
    5. 儿童大病管理的不完善
    6. 基层医疗机构产前筛查技术较落后
四、结论与对策
    结论
    对策
        1. 养建设一支地贫 队伍和加强地贫网络的建设
        1.1 养一支专门的地贫 队伍
        1.2 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初步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可行性及经济性
        3. 免费向我区孕产妇提供基因筛查等服务项目
        4. 健全和完善对地贫的相关救助体系
        5. 完善医疗保险相关报销制度
        6. 研发地贫治疗新技术,规范地贫患者的治疗
        6.1 研发治疗新技术
        6.2 规范地贫患者治疗
        7. 开启有效合理的儿童大病管理模式
        8.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9.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地贫患者疾病负担问卷调查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中国广东省东部地区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异常血红蛋白
    1.2 a地中海贫血与P地中海贫血
    1.3 其他类型的地中海贫血及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增多症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仪器及分析软件
    2.2 试剂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样本收集
    3.2 技术路线图
    3.3 血液学指标及血红蛋白含量,异常血红蛋白含量分析
    3.4 血红蛋白电泳
    3.5 碱变性试验
    3.6 对-氯化汞苯甲酸(PCMB)法分析肽链
    3.7 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
    3.8 A-珠蛋白基因突变分析
    3.9 B-珠蛋白基因突变分析
    3.10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
    3.11 MLPA检测B-珠蛋白基因簇的大片段缺失
    3.12 统计学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电泳结果分析
    4.2、血液学指标分析
    4.3、对-氯化汞苯甲酸(PCMB)法分析肽链
    4.4、异常血红蛋白基因型分析
    4.5 潮州及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分子流行病学数据
    4.6、B珠蛋白基因簇的MLPA检测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血红蛋白
    地中海贫血及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增多症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
统计学审稿证明

(6)广东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血液学分析
        1.2.1. 1 标本采集及红细胞参数分析
        1.2.1. 2 血红蛋白电泳
        1.2.1. 3 血红蛋白A2及异常条带定量
        1.2.1. 4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1.2.1. 5 异丙醇实验
        1.2.1. 6 肽链鉴定
        1.2.2 DNA提取
        1.2.3 地中海贫血基因鉴定
        1.2.4 引物设计
2 结果
    2.1 电泳筛查结果及分组
    2.2 异常血红蛋白基因类型及血液学特征
    2.3 异常血红蛋白合并地中海贫血
3 讨论

四、儋县地区血红蛋白病实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鹤庆县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和基因分析[J]. 张伟,曹蓉蓉,袁芝琼,来明名,杨玲,刘云春. 大理大学学报, 2018(08)
  • [2]云南省大理鹤庆县地区婚前婚配及孕产期群体地中海贫血的现状调查[D]. 张伟. 大理大学, 2018(01)
  • [3]龙门县地中海贫血的筛查现状及结果分析[J]. 苏少芬,曾秀娟,沈晓华. 黑龙江医学, 2017(01)
  • [4]广西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对策研究[D]. 曾庆青.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6)
  • [5]中国广东省东部地区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 林敏.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6]广东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 温应方,林敏,刘桂荣,吴教仁,王前,郑磊,黄樾,林芬,詹小芬,林春萍,翁秋青,黄芬婷,杨立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12)
  • [7]广东省异常血红蛋白研究——Ⅱ、六例血红蛋白E的化学结构分析[J]. 任邦哲,凌少琏,叶耀常,宁子桢,陈洛夫,王英. 暨南理医学报(医学专版), 1985(04)
  • [8]安徽省健康人群中的异常血红蛋白[J]. Zheng Zhaoji et al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Provincial Hospital, Anhui. 蚌埠医学院学报, 1984(02)
  • [9]海南自治州21446人血红蛋白病普查报告[J]. 陈雅棠,吴锦泉,曹肃宜,陈全校,陈桂芳,夏兰,罗良海. 广东医学, 1982(12)
  • [10]海南岛34个家系的血红蛋白 E 及其一级结构分析[J]. 陈历昌,陈佩芳,王英,陈洛夫,梁树珊,黎明,朱兆能,张晓秋,卢孝东,冯清贵,任邦哲. 海南卫生, 1982(02)

标签:;  ;  ;  ;  ;  

丹县地区血红蛋白病的实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