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驱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

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驱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

一、对外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许学强,张文献[1](1986)在《对外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城市化的动力是国外研究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早期,人们认为城乡人口迁移是由于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形成一种拉力把农村人口拉入城市。而不发达国家由于农村破产,产生一种推力把农民推入城市。这种"推拉因"的解释显然过于简单。七十年代初,马卜页杰(Mabogunje A.L)提出了一种系统分析模式,认为农村和城市控制性次系统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是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关键。他的模式帮助

姜省[2](2012)在《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邑地区位于广东省的中部,是我国著名的侨乡。近代这里发展出了可观的中小城镇群,其层级完善,空间结构清晰。中心城镇和小城(圩)镇经历市政改良,形成了以骑楼为特征的、具有典型岭南地域特征的市容市貌。本文对近代四邑地区的重要城镇进行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研究,构建了区域城镇体系-城镇整体空间布局-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研究体系。与此相对应,以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等级规模、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为研究前提,对中心城镇的选址、整体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以骑楼街市为主、以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为标志的内部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关注近代市政规划与管理对城镇空间形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较为全面的阐释了近代四邑地区城镇的近代化特征。首先,以近代四邑侨乡的商业经济繁荣为切入点,对其城镇层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近代四邑地区的城镇归结为中心城镇、小城(圩)镇两个层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其数量、等级、规模、密度、空间分布与结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总结其与侨乡经济、交通网络、地方社会力量间的关系。第二,对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市政管理与规划监管进行了分析,对各县工务部门的职能、机构设置、例规章程以及监督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有效的市政管理和科学的城镇规划是近代四邑城镇发展的重要推动。不仅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加快了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建设。受益者负担制度的普遍推行则是城镇基础设施近代化的有力保障。第三,对中心城镇和小城(圩)镇城镇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心城镇的位置、空间分布与扩展的特征,认为连城式、组团式、带形是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典型的整体空间格局。对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骑楼街市的基本构成、道路网络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街坊式布局、格网式布局、条带式布局三种道路格局是近代四邑中心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形态。小城(圩)镇的空间结构以骑楼街复合圩场为特点,是传统坐商与圩廊相结合的大型圩市形态的延续。以典型的中心城市——台山城为例,分析了其在近代城市职能转型之后,城市整体空间的扩展,其格局转变为以旧县城为中心向东西两翼扩展的组团式形态。城市中部和西翼的内部空间以均质特征格网式道路网和拼贴街坊式道路网为主体,形成了网络交错,自成一体的商业空间形态;城市东翼为三大中学构成的文教区,城市周边则被三大城市公园环绕,具有花园城市的特点。第四,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近代四邑地区的公共空间发展与公共建筑建设。公园是近代四邑地区的重要公共空间,对其选址、空间布局和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西合璧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近代转型。同时,关注了近代四邑地区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建设精美的文化教育建筑和医疗建筑、市政建筑等,对其功能布局、建筑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热衷公益的传统与强国富民的社会理想是近代四邑地区城镇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季红颖[3](2020)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三省的城镇化率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已明显滞后,城镇化速度趋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无法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陷入困境。东北三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动力系统缺乏协同发展等,因此我们亟需从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出发,来找到适合东北三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理论、演化理论、系统理论及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初步构建了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采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等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动力进行测度,并对动力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来度量其动力协同效应,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快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目前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利益分化,迫切需要系统地分析研究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及其协同效应,以充分发挥及释放动力机制的内生效应。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阐述新型城镇化及其内涵、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协同效应概念;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概念。梳理了城镇化动力发展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系统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构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理论框架。基于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亟需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动力系统及其运行原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及协同发展理论框架体系。第四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评价。对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梳理,并分析了其城镇化空间格局,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各地级市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及比较。第五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在测度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分析动力时空演化特征,评价动力作用及其绩效,探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结构及动力特点,以此明确动力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完善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第六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度其协同效应,分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是否存在协同,影响方向和力度如何,区域间的差异有多大,为合理分析和预测东北三省未来新型城镇化动力格局新变化提供依据,从而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协同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此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文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了2000-2017年数据,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一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中有升,趋势向好发展,但各省之间、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呈现出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逐渐提升、市场动力趋于增强、政府动力波动性大、综合动力趋于平缓等特点。三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已逐渐演变为内源和外向动力、政府和市场动力共同作用的多元动力,空间演化差异性显著。四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动力结构并不均衡,动力绩效地区间差异性较大。五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向好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六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动力协同发展体制和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如何释放协同效应推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即切实保障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完善动力体制,对管理体制及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第三,释放协同效应,注重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协同发展、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效应、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四,转变发展模式,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问题、重视城镇信息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第五,推动城镇化的多规融合,从规划滞后转向规划超前、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结合;第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营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魏亚儒[4](2014)在《中国城镇发展动力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城镇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城镇成为促进生产力进步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以来,城镇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城镇化、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城镇发展的新问题不断涌现,如何促使城镇快速发展并最大可能的减少城镇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厘清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这项任务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中央曾多次提出加快城镇化步伐,然而要策划现代城镇开发、统筹城乡发展,既要面对眼前的现状,又需要考察其历史,对于如何发展城镇更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研究城市发展动力正是站在更开阔的视角、更深的层次透过城镇历史发展的表面去厘清城镇发展的内涵关系。本文在系统梳理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城镇发展的动力演进为主线,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厘清不同历史时期城镇的主要发展动力,通过动力主线的分析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城镇发展历程,并以提升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动力为落脚点,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1.上古时期城镇产生的原始动力。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城镇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初形于夏代。城镇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直接表现,其发展动力来源于农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安全需求的本源动力、市场产生后聚集人群的直接动力,但从根本上来说其动力来源于农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中古时期集权政治的强化及城镇体系的形成。秦统一以后,中央集权统治的内外需求,使得郡县制行政体制设置的各级行政中心城市,构成了郡县制城镇体系。从城镇管理行政化、城镇安全军事化、城镇官营经济三方面客观分析了城镇职能行政化特征。最后分析了“城政合一”体系下的国家控制强化,通过城镇发展轴线映证国家政治权力在城镇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3.近古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城镇的整体发展。入宋以后,城镇发展的地域范围扩大,城镇经济职能加强。同时,市镇的全面崛起进一步完善了城镇体系,中国城镇进入了全面整体发展的阶段。城市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城镇产业多元化发展,商业城镇大量兴起。虽然这一时期城镇的发展仍未脱离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封建经济作为内生力量在城镇发展中推力作用增强,城镇发展的市场化特征凸显,生产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中。4.近代外力檄入及城镇的转型。首先,分析外力檄入造成了社会变革和城镇强行的对外开放的结果,开埠城市的发展造就了城镇的早期现代化发展。其次,分析民族企业家实业自救的工业化进程对城镇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探讨在内外双重动力下,中国近代城镇的转型。5.当代城镇化的多元动力。首先,总结了我国当代城镇化曲折坎坷的四段历程。其次,总结分析了政府力、市场力、民间力在推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并探析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多元协同的合力机制。6.我国城镇发展动力演进的历史总结和现实启示。总结分析了不同阶段我国城镇发展的动力因素,概括出城镇发展是诸多动力综合作用。总的来说,政治权力是城镇发展的长期动力,经济发展是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城镇发展的直接动力。

吴文钰[5](2014)在《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特征及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从理论层面探讨政府行为与城市化的关系。从分析城市化及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以及政府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从城市化行为主体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分析城市化的理论框架,即在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政府、企业、个人和家庭及其自身行为、内部关系及互动、竞争等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塑造了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和特征。(2)构建中国政府行为与城市化的研究框架。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其独特性,政府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的,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政党现象明显;不同层级的政府权力结构具有相似的结构;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具有极强的控制能力,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影响从而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和特征。(3)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央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动、与企业和个人关系的变动进行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中央政府的城市化战略、城市化相关制度和政策等进行分析和述评,剖析中央政府作用下,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现状特征。(4)基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城市研究。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城市化中的作用及地方政府与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省级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5)以长三角为例分析地方城市化及政府的作用。在长三角城市化过程中,中央、两省一市一级各市政府均起了重要作用。在分析长三角16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就不同层级政府的作用进行了分析。(6)基于政府行为探讨城市化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对策措施。尝试探究城市化问题的体制性根源,进而提出推进制度创新进而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遵照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构建——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路径进行研究和篇章安排。全文一共分为九章。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主要依据和研究设计。说明本文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研究意义,阐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综述。主要就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相关学科研究背景再到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重要文献进行分析比并总结归纳和评论,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章为政府视角下城市化理论的重构。分析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机制、政府行为等概念内涵、相关理论,之后就城市化与政府行为进行关联性分析,提出包含政府行为主体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框架。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城市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背景,并构建出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框架。第五章主要从中央政府行为层面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第六章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区域城市化的作用机制。第七章以长三角为例分析长三角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城市化中政府的作用机制。第八章分析城市化问题的体制原因,进而提出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战略建议。第九章为研究结论、不足和进一步研究之处。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政府是城市化的重要行为主体,政府行为对城市化具有重要影响。(2)政府行为是分析中国城市化的重要视角,从政府行为视角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状特征。(3)中央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决定了中国城市化的基本路径。(4)地方政府竞争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负面效应。(5)中国城市化很多问题与政府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6)要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从政治、体制、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变革。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研究中国城市化的新视角。本文从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行分析,将政府行为视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内生机制,从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城市化进行新的诠释,无疑,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理解中国的城市化现象。(2)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新框架和新诠释。从城市化的行为主体企业、个人和政府出发构建了一个政治经济安排——行为主体行为——互动博弈——经济变化——城市格局变化的研究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实证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并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3)城市化问题的新分析和新思考。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与政府及其行为息息相关。要从根本的政策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破除阻碍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孔凡瑜[6](2018)在《新型城镇化动力梗阻因素及其改进策略:以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公共政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政策方案及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质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一些累积问题和新增问题不断叠加,使得城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公共政策供给能否及时、适宜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相契合,不仅关系到城镇化自身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福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明晰公共政策未尽之处与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的变量关系,既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政策质量,也有助于推动城镇化向纵深发展。

任健强[7](2011)在《华侨作用下的江门侨乡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华侨史学和建筑与城市史学的跨学科研究。以华侨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珠江三角洲重要的传统侨乡江门为研究对象,以华侨对侨乡建设的作用为线索,通过大量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统计数据,分析近代以来华侨对侨乡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揭示华侨与侨乡建设之间的规律和特征。全文共分七章,其中第二至第七章是文章的重点。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总体结构论述华侨对侨乡建设的所产生作用,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就研究目的和意义、既往研究、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重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对华侨与侨乡建设之间关系的理论概括。基于华侨史学的研究,分析华侨对侨乡建设产生作用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从理论上总结华侨对侨乡建设产生作用的时空规律,并归纳华侨对侨乡建设产生影响的若干个层面。第三章至第六章是对侨乡建设的若干层面展开详细论述,实际上是分析在华侨的作用下,侨乡建设所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论述在华侨作用下,乡村物质建设所发生的变化,包括墟市、村落以及民居等三个方面;第四章论述城镇物质建设方面的变化,包括城镇功能与空间格局、城镇空间扩展模式、新型城镇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以及侨乡城镇形态特征等;第五章分析在华侨交通业投资的影响下,侨乡区域层面的城镇建设所发生的变化。以新宁铁路为例,分析铁路沿线墟镇的数量与规模、布局与商业发展、商业等级差异以及等级体系等方面的变化;第六章论述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对江门侨乡经济建设的影响。首先以改革开放前后国内外形势以及华侨自身方面的变化为背景,论述改革开放后华侨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转变,并由此导致华侨对侨乡建设的主要作用发生改变,即经济投资成为该时期华侨的主要作用。再以历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对江门侨乡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产生影响的时空规律,总结华侨对江门侨乡经济建设产生影响的特征。第七章既是对前文论述的总结,又是从理论层面上概括华侨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及其所导致的侨乡转型。该章将华侨作用的效应概括为商业化效应、慈善化效应以及文化效应三个方面,并论述在此些效应下,侨乡建设所发生的转型。本文是华侨史与建筑和城市史的学科交叉研究,以建筑和城市史为基础,时间上从近代到当代,空间上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区域,范畴上从物质到非物质,全面地梳理华侨与侨乡建设之间关系的历史脉络。通过对侨乡建设的全面考察和理论研究,一方面丰富和完善近代城市史学的理论,另一方面在响应广东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的号召下,为进一步挖掘侨乡的人文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侨乡文化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当今侨乡制定有利于侨乡和华侨之间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史鉴。

许学强,李郇[8](2009)在《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见证了珠江三角洲瞩目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成就。农村城镇化是珠三角在当时全国展现的一种全新城镇化现象,其中,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对外开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而国家执行的有关政策,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关键的激励因素。在这30年之间,珠三角城镇化的空间模式从"小集聚,大分散"向"大集聚,小分散"的格局演变,城镇空间演变的动力也由原有的外商直接投资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转变。展望珠三角的未来,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是珠江三角洲的必然趋势,同时珠港合作格局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广州和香港两大城市为核心的环珠江口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必将以全新姿态崛起于世界地理版图之上。

康春鹏[9](2013)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演变与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什么是城市化?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生态学、军事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其进行了定义。笔者认为城市化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人口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成为一种以现代工业、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且居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在我国一般不直接提城市化,

王雷[10](2005)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文中提出在阐明有关产业集群的科学内涵、形成机理、空间演化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区域工业化演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竞争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运用集群理论的分析工具,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探索以产业集群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论文重新界定了产业集群的科学内涵,归纳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产业领域内,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上,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现代经济技术联系为纽带,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的企业及其相关机构的经济聚集体,其特征表现在地域空间、产业关联、文化背景、要素资源、竞合关系、企业网络六个方面。论文认为产业集群与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企业集团等概念具有明显区别,并就此进行了深入辨析。 第二、论文就产业集群的产生条件、动力机制及空间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必须满足地域空间、产业特征、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四个方面的条件。产业集群形成后,在社会资本推动、产业组织变革、地方政府干预及其自强化机制作用下会迅速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随着集群的成长,在集群成员追求内部扩张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有可能在局部甚至整体出现跨区域的转移。 第三、论文指出了我国典型区域工业化模式的推广条件及其局限性,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论文的实证分析证明,由于我国各地要素禀赋、工业基础、技术水平、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使我国区域工业

二、对外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外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近代城镇与研究成果
        1.1.1 中国近代城镇的概念和内涵
        1.1.2 中国近代城镇的研究成果
        1.1.3 研究成果述评
    1.2 四邑侨乡与研究成果
        1.2.1 侨乡与四邑侨乡
        1.2.2 四邑侨乡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的条件
    2.1 四邑侨乡的自然地理条件
        2.1.1 四邑侨乡的地形地貌特征
        2.1.2 四邑侨乡的气候条件
    2.2 近代四邑侨乡的形成
        2.2.1 近代四邑侨乡形成的经济基础
        2.2.2 近代四邑侨乡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3 近代四邑侨乡的经济特征
        2.3.1 侨汇支持下的消费型经济
        2.3.2 近代四邑侨乡社会的经济门类与发展
    2.4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特征
        2.4.1 近代四邑侨乡的地方自治
        2.4.2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力量与特征
    2.5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特征
        2.5.1 四邑侨乡的传统文化特征
        2.5.2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四邑侨乡的城镇体系与分布特征
    3.1 清代四邑侨乡的市镇体系特点
        3.1.1 清代四邑侨乡的市镇发展
        3.1.2 清代四邑侨乡市镇体系的层级
        3.1.3 清代四邑侨乡市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与结构
    3.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的基础
        3.2.1 城市发展与城市衰落理论
        3.2.2 侨汇侨资的支持
        3.2.3 近代地方政府的有效组织与推动
        3.2.4 近代四邑侨乡的交通机械化与城镇地理区位的变迁
    3.3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演变与特征
        3.3.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职能分化
        3.3.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位序-规模(Rank-Size)分布
    3.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3.4.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扩展
        3.4.2 近代四邑侨乡的中心城镇以台山、开平最为密集
        3.4.3 近代四邑侨乡的中心城镇呈“T”字形的空间分布
        3.4.4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外向发展
        3.4.5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双城隔江争利的布局
        3.4.6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空间分布的变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与城镇管理
    4.1 中国传统的城市管理与近代市政的发展
        4.1.1 中国传统城市的管理
        4.1.2 近代中国市政的发端
    4.2 近代中国对西方市政的学习与尝试
        4.2.1 近代欧美市政改革与运作
        4.2.2 中国对近代市政理论的学习途径
        4.2.3 近代中国大型城市的市政改良成果
    4.3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管理机构与运作
        4.3.1 城际关系理论与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
        4.3.2 近代广州的市政管理与架构
        4.3.3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
    4.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市政管理的成果
        4.4.1 城镇建设与管理的例规章程
        4.4.2 进行地形测绘
        4.4.3 进行城镇规划设计
        4.4.4 法制化管理推进建筑设计与营造
        4.4.5 受益者负担制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形态特征与空间结构
    5.1 中国传统城市的形态特征
        5.1.1 关于城市形态的三种主要理论
        5.1.2 中国传统城市的形态特征
    5.2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形态特征
        5.2.1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选址
        5.2.2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整体形态与空间结构
    5.3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整体空间形态特征
        5.3.1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位置
        5.3.2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整体空间特征
    5.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
        5.4.1 城市道路系统与格局
        5.4.2 以骑楼街市为主体的中心城镇形态
        5.4.3 以骑楼街复合市场为特征的小城(圩)镇形态
    5.5 近代台山城的形态演变与特征
        5.5.1 明清新宁城的形态特征
        5.5.2 近代台山城的发展与形态演变
        5.5.3 近代台山城的形态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
    6.1 近代城市政府主导的城镇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发展
    6.2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公园建设与特征
        6.2.1 公园在近代中国的意义
        6.2.2 近代中国公园的发展
        6.2.3 近代四邑侨乡的的城镇公园发展与建设
    6.3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公共建筑发展与特征
        6.3.1 文教建筑
        6.3.2 市政建筑
        6.3.3 交通建筑
        6.3.4 医院建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演变的动因与当代意义
    7.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与建设的动因
        7.1.1 市政改良成功的范型:广州的影响
        7.1.2 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流行与影响
        7.1.3 近代四邑侨乡的商业繁荣促进城镇发展与建设
        7.1.4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力量左右城镇发展进程
        7.1.5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转型加快城镇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建设
        7.1.6 近代市政管理制度化与房地产商业化保障城镇建设的推进
    7.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形态演化的当代意义
        7.2.1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小城镇的繁荣
        7.2.2 以华侨为代表的民智、民力的重要作用
        7.2.3 城镇建设的时代性与科学性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及其机制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理论
        一、二元结构理论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三、城乡推-拉理论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三节 演化及协同理论
        一、演化经济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协同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运行原理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特征
        一、多维度动力系统性特征
        二、内外动力兼备型特征
        三、主、被动型动力协同性特征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
        一、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
        二、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型动力机制
        三、多元主体型动力机制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机制
        一、动力整体系统协同机制
        二、动力来源系统协同机制
        三、动力主体系统协同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及评价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阶段性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区域差异性
    第二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空间结构演变
        一、空间结构演变时序特征
        二、空间结构演变区域差异性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功能定位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方法及数据的来源
        三、评价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动力演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第二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三、动力时序变化评价分析
        四、动力空间演化评价分析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回归分析
        一、回归模型的构建
        二、回归方法与检验
        三、动力作用结构差异性分析
        四、动力作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的绩效评价
        一、动力作用绩效评价方法
        二、动力作用绩效结构差异性分析
        三、动力作用绩效空间差异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其指标合成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标合成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数
        三、动力来源系统耦合协调度
        四、动力主体系统耦合协调度
        五、动力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
    第四节 动力系统耦合协调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一、脉冲响应分析
        二、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
        二、外向动力作用较小
        三、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
        四、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五、协同体制机制缺失
    第二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二、完善动力体制
        三、释放协同效应
        四、转变发展模式
        五、推动多规融合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4)中国城镇发展动力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市历史发展研究
        1.2.2 城镇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1.2.3 城镇发展动力演进研究
        1.2.4 我国城镇发展动力相关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界定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上古时期城镇产生的原始动力
    2.1 农业发展的基础动力
        2.1.1 农业发展奠定了文明的物质基础
        2.1.2 农业发展开启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2.1.3 农业发展促使了社会大分工
    2.2 安全需求是城镇产生的本源动力
        2.2.1 抵御自然侵害
        2.2.2 防御战争侵扰
        2.2.3 政治需求
    2.3 交易市场是城镇产生的直接动力
        2.3.1 交易市场加速了商业的产生
        2.3.2 “倚市而居”的新形式
    2.4 小结:农业生产力提高是城镇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三章 中古时期集权政治的强化及城镇体系的形成
    3.1 集权政治的推行及城镇体系的产生
        3.1.1 权力再分配:从“建诸侯”到“置守宰”
        3.1.2 中央集权的产物:郡县制城镇体系形成
        3.1.3 权力大小的分野:城镇等级体系的产生
    3.2 城镇职能行政化特质
        3.2.1 城镇管理行政化
        3.2.2 城镇安全军事化
        3.2.3 行政化城镇的经济崛起
    3.3 城镇体系与国家政治制度的高度统一
        3.3.1 政权大小成为建制城镇的标准
        3.3.2 “城政合一”下的国家控制强化
        3.3.3 城市发展轴线初现
    3.4 小结:集权政治动力在我国早期城镇发展中作用评述
第四章 近古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城镇的整体发展
    4.1 中国城镇的整体发展
        4.1.1 城镇由区域发展进入整体发展阶段
        4.1.2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经济职能的加强
        4.1.3 市镇的发展及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4.2 城镇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及商品经济的繁荣
        4.2.1 工商业
        4.2.2 其他产业
    4.3 城镇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城镇发展的封闭性特征
        4.3.1 商品经济崛起促使城镇间联系加强
        4.3.2 商品流通网络的形成
        4.3.3 城镇经济的封闭性发展
    4.4 小结:商品经济成为近古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五章 近代外力檄入及城镇的转型
    5.1 外力檄入与近代城市社会的变革
        5.1.1 城市社会的变革
        5.1.2 开埠通商与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
        5.1.3 城镇发展的外来动力
    5.2 民族自救与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
        5.2.1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5.2.2 工业化与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
        5.2.3 城镇发展的内部动力
    5.3 近代城镇的转型
        5.3.1 城市思想文化的变革
        5.3.2 城镇建设的转型
        5.3.3 城镇性质和功能的转型
    5.4 小结:双重动力下的近代中国城市畸形发展
第六章 当代城镇化的多元动力
    6.1 政府力推动下的城镇化动力机制
        6.1.1 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6.1.2 政策措施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6.1.3 制度创新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6.2 市场力推动下的城镇化动力机制
        6.2.1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6.2.2 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
        6.2.3 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6.3 民间力推动城镇化动力机制
        6.3.1 民间组织推动城镇化
        6.3.2 民间投资推动城镇化
    6.4 小结:当代城镇化多元动力的联动分析
第七章 我国城镇发展动力的历史总结与现实启示
    7.1 我国城镇发展动力的历史总结
        7.1.1 政治权力是城镇发展的长期动力
        7.1.2 经济发展是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
        7.1.3 制度创新是城镇发展的直接动力
    7.2 现实启示
        7.2.1 加快“政府再造”,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7.2.2 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7.2.3 加快机制体制改革,不断促进公共政策调适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 相关概念界定
    1.7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综述
    2.1 城市化相关理论
    2.2 城市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2.3 政府相关理论
    2.4 国外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
    2.5 海外中国城市化及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
    2.6 国内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2.7 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进展
    2.8 小结
第三章 政府行为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在关联
    3.1 城市化动力机制一般规律
    3.2 政府及政府行为
    3.3 政府行为认识的理论演进
    3.4 政府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关联
    3.5 小结
第四章 政府行为视角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逻辑框架
    4.1 政治经济体制
    4.2 政府权力结构及特征
    4.3 城市化行为主体相互关系的演变
    4.4 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逻辑框架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央政府行为与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分析
    5.1 中国城市化历程和现状特征
    5.2 1978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府作用
    5.3 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府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地方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
    6.1 中国地方政府
    6.2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城市化
    6.3 地方政府行为与城市化区域差异的计量分析
    6.4 政府推动下的城市发展——开发区的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长三角城市化及政府的作用分析
    7.1 已有研究综述
    7.2 长三角区域概况
    7.3 长三角城市化概况和特征
    7.4 长三角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因子分析
    7.5 长三角城市化中政府的作用
    7.6 地方政府行为与城市发展的昆山案例
第八章 政府行为视角下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8.1 城市化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8.2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城市化质量提升策略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新型城镇化动力梗阻因素及其改进策略:以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镇化动力与公共政策:理论回顾与总结
    1. 充分重视公共政策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2. 城镇化政策调整和完善的主要领域
二、公共政策未尽之处与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
    1. 城镇化政策价值定位精准性不足
    2. 城镇化政策供给质量不高
    3. 城镇化政策执行被权力私益裹挟
    4. 城镇化政策跟踪问效不足
三、公共政策的调整、完善与新型城镇化动力提升
    1. 注重以“人”为核心, 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城镇化政策的价值基点
    2. 注重配套性和协调性, 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方案的供给质量
    3. 注重程序设计, 进一步明确城镇化政策执行者的权力边界
    4. 注重跟踪问效,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政策效果

(7)华侨作用下的江门侨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学术背景:侨乡史是近代城市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1.1.2 现实背景:文化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题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关于侨乡研究的相关综述与评价
        1.2.1 华侨史学有关侨乡的研究
        1.2.2 建筑与城市史学有关侨乡的研究
        1.2.3 对于现有侨乡研究的评价
    1.3 概念的定义
        1.3.1 华侨
        1.3.2 侨乡
    1.4 研究范围
        1.4.1 时间范围
        1.4.2 空间范围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
        1.6.2 丰富与完善建筑与城市史的理论研究
        1.6.3 有利于探索新时代侨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2章 华侨与侨乡建设的关系
    2.1 华侨与侨乡的形成与特征
        2.1.1 华侨形成的历史背景
        2.1.2 侨乡的形成与阶段发展
        2.1.3 侨乡的类型与特征
    2.2 华侨参与侨乡建设的历史条件
        2.2.1 政治方面:国内外华侨政策的转变
        2.2.2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2.2.3 社会方面:近代市政改革的机遇与社会治安的挑战
        2.2.4 文化方面:华侨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转变
    2.3 华侨对侨乡建设作用的类型与特征
        2.3.1 华侨参与侨乡建设的空间关联性表现
        2.3.2 华侨的双重作用:经济作用与文化作用
        2.3.3 经济作用的类型、特征与差异
        2.3.4 文化作用的类型与特征
        2.3.5 经济作用与文化作用的相互关系
    2.4 华侨对侨乡建设作用的时空特征与规律
        2.4.1 华侨对侨乡建设作用的时间特征
        2.4.2 华侨对侨乡建设作用的空间特征
        2.4.3 华侨对侨乡建设作用的时空规律
    2.5 华侨对侨乡建设产生影响的各个层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华侨与乡村物质建设
    3.1 墟市的繁盛与新型墟市的出现
        3.1.1 墟市数量的增多
        3.1.2 墟市规模的增长
        3.1.3 侨乡墟市繁盛的原因
        3.1.4 新型墟市的产生与特征
    3.2 新建村落的兴起与新型村落的出现
        3.2.1 新建村落的兴起及其原因
        3.2.2 股份制新型村落的出现
        3.2.3 股份制村落的物质建设规范
        3.2.4 乡村精神文明的改进
        3.2.5 村落形态特征的演变
    3.3 侨乡乡村民居的类型及其演变
        3.3.1 侨乡乡村民居的类型
        3.3.2 三合院民居的形态与功能演变
        3.3.3 碉楼的形态与功能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华侨与城镇物质建设
    4.1 城镇功能与空间格局的变化
        4.1.1 商业功能的变化与功能分区格局的形成
        4.1.2 居住功能的变化与族群分区格局的形成
    4.2 城镇空间扩展模式的转变
        4.2.1 早期城镇空间扩展的相邻模式
        4.2.2 城镇侨属聚居区扩展的相离模式
        4.2.3 华侨对城镇空间扩展的作用
    4.3 新型城镇的设想与自治特区思想的出现
        4.3.1 铜鼓自治特区的特征
        4.3.2 自治特区思想的意义
    4.4 公共设施的兴建
        4.4.1 新县署建设
        4.4.2 新式学校建设
        4.4.3 图书馆建设
        4.4.4 祠堂建设
        4.4.5 医院建设
        4.4.6 公园建设
        4.4.7 教堂建设
        4.4.8 华侨对公共设施兴建的作用
    4.5 华侨作用下的侨乡城镇形态特征
        4.5.1 关于侨乡城镇形态研究的方法
        4.5.2 康泽恩城镇形态理论概述
        4.5.3 基本布局模式
        4.5.4 侨乡城镇形态特征以及华侨作用的体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华侨的交通业投资与区域城镇物质建设
    5.1 华侨交通业投资的概况与类型
        5.1.1 华侨交通业投资概况
        5.1.2 华侨投资的水路运输
        5.1.3 华侨投资的公路运输
        5.1.4 华侨投资的铁路运输
    5.2 归侨陈宜禧与新宁铁路的兴衰
        5.2.1 陈宜禧与新宁铁路的筹建
        5.2.2 新宁铁路的工程建设
        5.2.3 新宁铁路的经营状况
        5.2.4 新宁铁路建成后侨乡交通的改善
    5.3 铁路沿线墟镇数量与规模的变化
        5.3.1 铁路沿线墟镇数量的增加
        5.3.2 铁路沿线墟镇规模的扩张
    5.4 铁路沿线墟镇布局与商业的集聚
        5.4.1 铁路沿线墟镇布局的集聚
        5.4.2 铁路沿线墟镇商业的集聚
    5.5 铁路沿线墟镇商业的等级差异与等级体系
        5.5.1 台山境内铁路沿线墟镇商业的等级差异
        5.5.2 新会境内铁路沿线墟镇商业的等级差异
        5.5.3 铁路沿线墟镇商业等级体系的形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改革开放后华侨与侨乡经济建设
    6.1 改革开放前后国内外形势与华侨自身方面的变化
        6.1.1 改革开放前后侨务政策的转变
        6.1.2 改革开放后世界局势与国际关系的转变
        6.1.3 改革开放后华侨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转变
    6.2 改革开放前后华侨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
        6.2.1 改革开放前华侨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不断探索
        6.2.2 改革开放后华侨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
    6.3 改革开放后华商对侨乡建设的主要作用及其表现
        6.3.1 改革开放后华商主要作用的转变
        6.3.2 改革开放后华商投资的特征
        6.3.3 华商投资在侨乡建设中的表现
    6.4 华商投资对江门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影响的时空分析
        6.4.1 研究范围、方法与指标的界定
        6.4.2 FDI 总量与分布的时空变化
        6.4.3 FDI 依赖度的时空演变
        6.4.4 外资外贸影响度的时空演变
        6.4.5 外资工业影响度的时空演变
        6.4.6 FDI 对江门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影响的变化
    6.5 华商对江门侨乡经济建设作用的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华侨作用的效应与侨乡转型
    7.1 商业化效应与侨乡建设动力的转型
        7.1.1 商业地位的提高与侨乡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型
        7.1.2 商业化运作与侨乡建设资金来源构成的转型
    7.2 慈善化效应及其对侨乡建设的辅助作用
        7.2.1 慈善捐赠以及教育功能的变化
        7.2.2 慈善化效应是侨乡建设的重要辅助
    7.3 文化效应下的侨乡文化转型与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7.3.1 建筑文化的转型
        7.3.2 社会精神文明的转型
        7.3.3 当今侨乡人文资源的挖掘与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演变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恢复和初步发展期 (1949~1961年)
二、 调整和曲折发展期 (1962~1978年)
三、 改革和加速发展期 (1979年至今)
    (一) 政策回顾。
    (二) 研究成果综述。
        1.城镇化的一般理论研究。
        (1) 城镇化的发展规律。
        (2)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3) 城镇化的道路。
        (4) 城镇化的发展质量评价。
        2.城镇化的相关问题研究。
        (1) 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
        (2)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
        (3)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四、 结语

(10)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结构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产业集群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科学内涵
        一、西方学者对产业集群内涵的解释
        二、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内涵的解释
        三、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及概念界定
        四、产业集群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辩析
    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研究基础
        一、产业集群的地域空间集聚理论
        二、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理论
        三、产业集群的风险及区域经济波动理论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集群理论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空间集群现象
        二、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经济发达区域的产业集群与地区增长
        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第二章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产生条件
        一、地域空间条件
        二、产业特征条件
        三、技术创新条件
        四、制度环境条件
    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一、集群区域社会资本的形成
        二、区域产业组织的自主变革
        三、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
        四、产业集群发展的自我强化机制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空间演化
        一、产业集群的空间演化机理
        二、产业集群的空间演化轨迹
第三章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的关系
        一、跨国公司: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的有效动力
        二、集群区域:跨国公司战略性区位优势的重要源泉
    第二节 集群区域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的实现机制及约束条件
        一、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理论研究概述
        二、集群区域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的实现机制
        三、集群区域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 基于跨国公司的产业集群技术升级路径及优化措施——以广东东莞IT制造业集群为例
        一、广东东莞IT制造业集群概况
        二、外资进入与东莞IT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升级路径
        三、东莞IT制造业集群技术升级的局限性及优化措施
第四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工业化演进
    第一节 区域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工业化的内涵
        二、区域经济的特点
        三、区域工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我国区域工业化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
        一、我国区域工业化的空间差异
        二、我国区域工业化空间差异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典型区域工业化的成功模式、推广条件及其局限性
        一、我国典型区域工业化的成功模式
        二、我国典型区域工业化模式的推广条件及其局限性
    第四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一、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内在要求
        二、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新型工业发展模式的有效组织形式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
第五章 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进程
    第一节 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政策实践及现状评价
        一、农村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二、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城镇化道路的讨论
        三、建国后我国城镇化政策的演变
        四、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评价
    第二节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内在缺陷
        一、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二、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内在缺陷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分析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集聚效应
        二、产业集群促进农村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三、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分析
    第四节 基于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优化路径
        一、内生型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圈层式扩张
        二、外生型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单极式扩张
        三、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区块式扩张
        四、城市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第六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
    第一节 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动力源泉及实现机制
        一、国内外竞争力理论概述
        二、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与实质
        三、区域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及实现机制
    第二节 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一、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增强
        三、产业集群推动区域融资环境改善
        四、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优势品牌塑造
        五、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核心能力构建
    第三节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提升路径
        一、西方典型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提升思路
    第四节 产业集群的效率改进与区域持续竞争力的形成
        一、产业集群的潜在风险及其对区域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导致产业集群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三、规避集群风险,构建区域持续竞争力
第七章 产业集群与西部大开发的继续推进
    第一节 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评价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一、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评价
        二、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产业集群: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工具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模式
        二、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内生型”区域发展模式
        三、产业集群模式与西部经济发展的相容性分析
    第三节 培育醅优势产业集群,促进西部大开发
        一、培育西部优势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
        二、培育西部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培育西部优势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声明
后记

四、对外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J]. 许学强,张文献. 热带地理, 1986(02)
  • [2]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D]. 姜省.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3]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D]. 季红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国城镇发展动力历史演进研究[D]. 魏亚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5]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D]. 吴文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6]新型城镇化动力梗阻因素及其改进策略:以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为视角[J]. 孔凡瑜. 农村经济, 2018(05)
  • [7]华侨作用下的江门侨乡建设研究[D]. 任健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8]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J]. 许学强,李郇. 经济地理, 2009(01)
  • [9]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演变与研究综述[J]. 康春鹏. 经济研究参考, 2013(18)
  • [10]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 王雷. 四川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开放地区农村城镇化驱动力初探——以广东四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