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

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

一、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丁晨晨,曹丹丹,初红军,戚英杰,李春旺,平晓鸽,孙悦华,蒋志刚[1](2020)在《中国阿勒泰地区鸟类物种编目、丰富度格局和区系组成》文中认为中国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交界,该区包含阿尔泰山及山前荒漠和绿洲,属于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生态区之一的阿尔泰–萨彦岭生物热点地区。阿勒泰地区生境多样,鸟类物种资源丰富。尽管以往曾在阿勒泰地区进行过一些鸟类调查,但对于该地区不同景观和生境类型中鸟类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尚无详尽报道。本文通过2013–2016年在中国境内阿尔泰山及山前平原地区对不同生境类型中的鸟类进行实地调查,并总结文献资料及观鸟爱好者的记录数据,重新整理了阿勒泰地区鸟类名录及地理分布,分析了鸟类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通过鸟类分布位点数据,选取气候、土地覆被类型、人类足迹指数及地形共4类环境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MaxEnt生态位模型,通过模拟77种鸟类的适宜分布区并叠加分布图层,获得了阿勒泰地区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阿勒泰共记录鸟类344种,隶属19目55科149属,其中雀形目163种。在垂直海拔带上,鸟类物种数分别为高山裸岩带24种,高山草甸带35种,山地森林草原带172种,低山灌木带130种,荒漠草原带84种,平原绿洲带173种,以及各海拔带的湿地与水域生境中水鸟92种;在区系成分上,以北方型鸟类为主(170种,占49.4%),其次为广布种(93种,占27.0%)。阿尔泰山地的鸟类区系呈现出西伯利亚动物区系特征,山前平原地区呈现蒙新区分布特征,因此,阿勒泰地区动物地理区系属于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亚界阿尔泰–萨彦岭区阿尔泰亚区;山前平原地区属于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Max Ent模型推测阿勒泰地区山前平原绿洲地区、山地森林草原带和低山灌木带具有较高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尤其是额尔齐斯河流域下游的绿洲带宽阔,鸟类物种丰富,而高山区和荒漠生境中鸟类物种相对较少。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阿勒泰地区应采用生态友好的经济发展策略,加强对乔木和灌木的保护,这有助于维持较高的鸟类物种多样性。此外,降低生境破碎化不仅对该地区物种保护有重要作用,也对维持阿尔泰–萨彦岭生物热点地区的山地鸟类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马铭赛,李静,杨行,阿依帕夏·热合曼,王玉涛[2](2019)在《濒危物种雪鸡(Tetraogallus)保护生物学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濒危物种雪鸡的保护机制及保护策略,恢复雪鸡在生态系统中的正常功能,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笔者综述了中国境内喜马拉雅雪鸡、西藏雪鸡和阿尔泰雪鸡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发现在野外分布、野外生态学、人工驯化和利用价值、起源与进化等方面有所突破,但在雪鸡的起源与进化以及食性选择方面尚存争议,且在圈养繁殖以及开发利用方面受阻。今后需利用现代野外监测技术,评估雪鸡种群数量;使用重测序技术,研究雪鸡起源与进化;运用宏基因组学技术,研究雪鸡肠道菌群、食性选择;应用现代繁育技术,提高圈养雪鸡的产蛋和繁殖性能;采用遥感技术,开展雪鸡栖息地评估,并对其药用机理进行重点关注和研究。

任姗姗[3](2014)在《新疆北塔山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北塔山地区地处奇台、木垒和巴里坤县的北端,是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端与蒙古国西南部的边境界山,山体狭长,东西长约350公里。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形态分类学的方法,对该区维管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对其物种多样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计有54科246属491种4亚种5变种,占新疆维管植物科的44.26%、属的33.15%、种的14.00%,植物种类相对较为贫乏。其中,发现新疆新记录种1种:细弱黄耆Astragalus miniatus Bunge。该地区东西两段的植被有明显不同,西段长约100余公里的北塔山海拔较高,有一定的降水,植被比较丰富,有植物54科238属472种,北坡多为中生植物,优势树种有西伯利亚落叶松、柔毛杨等,其植物成分与阿尔泰山比较接近。东段长约230公里的巴里坤北部界山区域则比较干旱,有植物30科70属89种,多为旱生植物,其植物成分与准噶尔盆地的更为接近。本区东、西两段共有植物有30科62属70种,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55.56%、25.20%、14.26%,也表明东西两段植物在属、种两级存在较大差异。该区植物科的组成特点:从科的属级水平来看,含16属以上的多属科有4科(菊科35属、禾本科32、十字花科20、藜科19),共含106属206种,分别占该区总属数与总种数的43.09%和41.96%,所占比例较高,为该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含6-15属的中等科有7科,含61属135种,分别占该区科、属、种总数的12.96%、24.80%和27.49%;单属科与寡属科(2-5属)共计43科,占该区总科数的79.63%,说明该地区植物科的丰富度相对较高。从科的种级水平来看,含5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35属/70种)和禾本科(32/64)2科,含20-49种的较大科有十字花科(20/32)、藜科(19/40)、豆科(13/39)、蔷薇科(5/22)、蓼科(6/20)等5科,这7科,占总科数的12.96%,含130属287种,分别占该区属、种总数的52.85%、58.45%,虽科数比例很小,但却包含有超过一半的属和种,说明这7科在该区植物组成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优势科。单种科与寡种科(2-9种)共41科,占总科数的75.93%,说明该地区环境较为恶劣,多数的科只有1种或少数的种分布于此。该区植物属的组成比较丰富,其中,含10种以上的大属有委陵菜属Potentilla(14种)、黄耆属Astragalus(14)、棘豆属Oxytropis(11)、早熟禾属Poa(11)、蒿属Artemisia(10)等5属,含60种,占本区属、种总数的2.03%和12.22%;多种属(6-9种)有藜属Chenopodium(8)、蒲公英属Taraxacum(8)、霸王属Zygophyllum(7)、蓼属Polygonum(6)、猪毛菜属Salsola(6)、鹤虱属Lappula(6)、葱属Allium(6)等7属,含47种,占本区属、种总数的2.85%和9.57%;寡种属(2-5种)有86属,含236种,占本区属、种总数的34.96%和48.07%;单种属有148属,含148种,占本区属、种总数的60.16%和30.14%。可以看出,单种属与寡种属共有234属,含384种,占到该区属、种总数的95.12%、78.21%,是该区维管植物属水平数量结构的优势成分,也说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多数属只以1种或少数种分布于此。该区植物生活型类型丰富,有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寄生植物等7种类型。多年生地面芽植物占绝对优势,有309种,占62.93%;其次为一年生植物,有98种,占19.96%;灌木有45种,占9.16%;半灌木有18种,占3.67%;二年生草本11种(2.24%);乔木仅5种(1.02%),但在植被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寄生植物5种(1.02%)。其中,短命植物与类短命植物约20种,主要集中在西段的北塔山,比较少,与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北坡低山荒漠带的同类植物相比,丰富度较低。该区植物生态型类型比较丰富,旱生、中生、湿生、水生及盐生等5种类型都有,但以中生、旱生植物为主。其中,中生植物有367种,占到74.75%,是该区系的主体,尤其在北塔山北坡,更为明显;其次为旱生植物,约有84种,占17.11%,从西段北塔山南坡至东段山体,分布很广,说明其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旱生性质;湿生植物与水生植物较少,仅有32种;盐生植物共8种。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有9个分布区类型和12个变型,温带性质极其明显,与北温带地区联系最密切,与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和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联系较为紧密。整个研究区域属准噶尔亚区,但东段的巴里坤北部边境界山的植物成分与准噶尔盆地较为接近,西段的北塔山植物成分与阿尔泰山的更为相近,而与天山并无紧密联系。

苟军,赵承安[4](2011)在《卡拉麦里:中国西线观鸟地》文中研究说明广阔的无人区域、多样化的植被类型、数量众多的啮齿目动物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极为丰富,成为新疆重要的观鸟点。据近年观察统计,这里的鸟类在200种以上。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木萨尔县北部,成立于1982年,总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保护区东部属砾石戈壁,中部属卡拉麦里山,西部属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随着气候的变迁,这片曾经异常干

包新康[5](2010)在《我国高山鹑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山鹑类传统分类包括5属、11种、29个亚种,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周围的山地、我国中北部地区。本研究共采集我国高山鹑类4属(雪鸡属Tetraogallus、石鸡属Alectoris、山鹑属Perdix和雉鹑属Tetraophasis)、9种23亚种(喜马拉雅雪鸡的4个亚种、藏雪鸡3个亚种,石鸡5个亚种、大石鸡2亚种,灰山鹑1个亚种、斑翅山鹑3个亚种、高原山鹑3个亚种,雉鹑、四川雉鹑)的样本以及其它雉科鸟类样本,包括从genebank上下载相关序列,研究共涉及鸡形目雉科鸟类30属67种82亚种,包括我国雉科鸟类21属55种中的20属41种,利用核基因c-mos、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NADH脱氢酶第二亚基(ND2)基因、控制区(control region)多种分子标记,来分析探讨我国高山鹑类的分子系统发生及物种形成过程。对c-mos、CYT B、ND2、control region四个核苷酸序列片段单独及合并来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不同序列片段合并后的一致性检验采取incongruence-length-difference (ILD)检验,采用最大简约法MP (maximum parsimony)和贝叶斯法(Bayesian analyses)来分析建树;采用斑翅山鹑化石作内部锚定,雉科起源时间作为外部锚定,通过BEAST 1.4.8软件分析三个编码基因的合并片段(c-mos+CYT B+ND2)以及控制区序列,来估算相关类群的分歧时间。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山鹑类cytb基因与ND2基因密码子各位点碱基含量属间一致性很高,各属的碱基替代多数是沉默的,密码子第二位点最保守,第三位点进化最快。4属中核苷酸多样性雉鹑属较低;cytb基因核苷酸替代中异义替代(nonsynonymous)比例最高的是雉鹑属(22.58%),但其ND2基因核苷酸异义替代却在4属中最低(17.14%);4属中Cytb、ND2基因转换颠换比(Ti/Tv)最高的都是雉鹑属。2、我国雉科鸟类应该划分为四个支系群:①雪鸡属、石鸡属和鹌鹑属支系,代表着典型的鹑族类;②雉属、锦鸡属、鹇属、长尾雉属、马鸡属、虹雉属和雉鹑属、角雉属、勺鸡属、血雉属以及山鹑属这一大的支系,作为雉族类群;③原鸡属、竹鸡属和鹧鸪属;④孔雀属和孔雀雉属支系。3、分类地位一直不太确定的血雉属和角雉属,其分子系统发生位置应该在雉族类群内的基部,是比较原始的雉类。系统发生不明的山鹧鸪属,其分子系统发生位于其它雉科鸟类支系之外,表明了这一类群物种的古老性。4、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表明雉鹑属和虹雉属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并且这一姊妹群明确地归入雉族类群;从形态、习性及分布特征方面比较,二者一致性也较高。在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前,虹雉属祖先和雉鹑属祖先就已经在横断山地区分化形成;雉鹑属祖先在早更新世高原希夏邦马冰期被隔离于高原东部边缘的一些较低的山地盆地,分化形成雉鹑和四川雉鹑,目前两个种的分布区相接格局是冰期结束后的再扩散造成的。5、系统发生位置一直有争议的山鹑属应当置于雉族类群中。山鹑属内3种以及斑翅山鹑、高原山鹑种内亚种间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都表明,山鹑属的起源是在青藏高原。高原山鹑分歧形成时间为3.63-3.77百万年,在上新世中、末期广泛分布生活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山鹑属祖先物种在高原隆升过程中,存留于高原低洼盆地区域的祖先种群逐步适应高原环境的变迁,从冰期中存活下来而形成高原山鹑;被迫向北部扩散移动的种群,在中国中部因第二次大的冰期(大约2.05-1.28百万年)而迫使它们分裂成两大部分,向低的平原地区移动,西部支系演化成灰山鹑,东部支系进化为斑翅山鹑,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化石的记录都支持这一观点。6、藏雪鸡三个涉及到的亚种间无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在高原经历中更新世末的大间冰期时,藏雪鸡的不同种群被隔离分化形成亚种,之后的各个冰期,各亚种间都有一定的再扩散和交流。喜马拉雅雪鸡的四个亚种间表现出较为明晰的系统发生关系,经历了沿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山地向东扩散和亚种形成路线。从种内亚种间分子系统发生关系、喜马拉雅雪鸡与藏雪鸡分歧时间的估算以及高原及其周边地质环境演变方面可以认定,喜马拉雅雪鸡和藏雪鸡是在高原隆升前(也就是说在3.6百万年前)就已经分化形成了,在青藏高原隆升初期的多瑙河冰期(3.5-2.6百万年),淡腹组的一支由天山东部地区向东南扩散至青藏东部地区的一些高山,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形成藏雪鸡;暗腹组雪鸡的一支形成喜马拉雅雪鸡后在高原隆升中期(大约0.88百万年前)开始向高原上扩散并形成各亚种。7、石鸡和大石鸡两种的分歧时间为2.76或2.82百万年,分子系统发生树表明,所涉及的5个石鸡亚种间无系统地理结构,石鸡的祖先种群在冰期被隔离在不同“避难所”,在间冰期从避难所向外扩散,后又被冰期隔离出一些小种群,经历遗传瓶颈,分化形成不同的亚种。在冰期结束后,不同的亚种间又有相互的扩散渗透,从而造成目前的混乱状态。

米来·夏日甫,赛务加甫,乌拉哈孜,海肉拉[6](1998)在《家禽的未来新成员——雪鸡》文中研究表明 1 雪鸡的地理分布 雪鸡(Tetreogallus)属雉科类的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草食鸟类,雪鸡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共有5种(即高加索雪鸡 T.caucaslcus;里海雪鸡 T.casplus;藏雪鸡 T.tibetanus;阿尔泰雪鸡 T.altaicus;暗腹雪鸡 T.himalayensis;谭耀匡,1978)。关于高加索雪鸡和里海雪鸡地理分布情况的报道较少见,但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和南部的高山地带,从高加索、土耳其向东至苏蒙边界。

谭耀匡[7](1993)在《中国鸟类知多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国有多少种鸟?大家都会回答是1186种.这个数字约从1982年起沿用至今,未见有新的数字发表.1991年,台湾同行赠与笔者一本《台湾野鸟图鉴》(王嘉雄、吴森雄等编着,1991年台湾野鸟资讯社和日本野鸟学会出版).经阅读,发现其中有14种是国内过去没有记载的.

黄人鑫,米尔曼,邵红光[8](1992)在《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文中研究表明 1990年6月下旬,在新疆北塔山发现阿尔泰雪鸡 Tetraogallus altaicus (Gebl.)系我国鸟类一新纪录。 雪鸡在全世界已知有5种,按腹部颜色分为喑腹和淡腹两个组,淡腹组的腹部呈白色,包括阿尔泰雪鸡丁 T. altaicus (Gebl. )和藏雪鸡 T. tibetanus Gould两种;暗腹组的腹部成暗色,具细小波纹状花

黄人鑫,邵红光,米尔曼[9](1991)在《阿尔泰雪鸡生态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二、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阿勒泰地区鸟类物种编目、丰富度格局和区系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与文献检索
    2.2 鸟类物种统计和区系成分分析
    2.3 鸟类丰富度分布格局预测
        2.3.1 物种分布数据收集和处理
        2.3.2 环境变量选取
        2.3.3 模型的选择和使用
        2.3.4 鸟类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建立
3 结果
    3.1 鸟类物种统计
    3.2 鸟类区系成分
    3.3 鸟类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
        3.3.1 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物种丰富度
        3.3.2 基于Max Ent模型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
4 讨论
    4.1 鸟类物种丰富度
    4.2 鸟类区系特征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2)濒危物种雪鸡(Tetraogallus)保护生物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雪鸡的野外分布研究
2 野外生态学研究
    2.1 生境选择与特征
    2.2 巢址选择及设计
    2.3 食性选择
    2.4 生活习性
    2.5 繁殖习性
3 雪鸡的保护、人工驯化以及利用价值研究
4 雪鸡起源与进化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雪鸡起源与进化研究
    4.2 雪鸡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5 结语与展望

(3)新疆北塔山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历史
    1.2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地理概况和自然条件
    1.3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植被研究概况
    1.4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动物研究概况
第二章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名录
    2.3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分种概述
    2.4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分布特点
    2.5 小结
第三章 新疆北塔山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3.1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组成特点
    3.2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生活型分析
    3.3 新疆北塔山地区维管植物生态型分析
    3.4 新疆北塔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卡拉麦里:中国西线观鸟地(论文提纲范文)

空中霸主棕尾鵟
储粮能手黑尾地鸦
神奇的水坑
迁徙盛宴
雪原幽灵黑百灵
新疆的鸟
新疆观鸟时间
    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天山山脉
    南疆盆地
    新疆西南部山地

(5)我国高山鹑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分子系统发生与分子系统地理学
        1.1.1 鸟类系统分类学发展过程
        1.1.2 分子系统学技术
        1.1.3 线粒体DNA分子标记
        1.1.4 系统发生推断方法
        1.1.5 系统地理学
    1.2 青藏高原隆升
    1.3 高原第四纪冰期
    1.4 鸡形目鸟类系统发生的研究现状
        1.4.1 科的系统关系
        1.4.2 松鸡科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
        1.4.3 雉科内的系统发生研究
        1.4.3.1 雉类和鹑类的多源性
        1.4.3.2 雄科内其它类群的系统发生探讨
        1.4.4 鸡形目鸟类部分类群的起源时间
        1.4.5 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与系统发生研究前景
    1.5 我国高山鹑类系统分类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分子标记
    2.2 实验材料
    2.4 仪器、设备与实验药品
    2.5 DNA的提取、扩增和测序
        2.5.1 DNA提取方法
        2.5.2 PCR扩增
        2.5.3 测序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遗传结构与序列变异比较
    3.2 基于核基因c-mos的系统发生
    3.3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的系统发生
    3.4 基于ND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
    3.5 基于control region序列的系统发生
    3.6 Cytb+ND2基因合并序列的系统发生
    3.7 cmos+Cytb+ND2基因合并序列的系统发生
    3.8 全部序列合并(cmos+ND2+Cytb+Dloop)的系统发生
    3.9 分歧时间的估算
第四章 讨论
    4.1 我国鸡形目雉科鸟类属间分子系统发生
        4.1.1 传统的雉族类和鹑族类的划分
        4.1.2 血雉属(Ithaginis)和角雉属(Tragopan)的系统发生位置
        4.1.3 山鹧鸪属(Arborophila)的分子系统发生
        4.1.4 我国鸡形目雉科鸟类的分子系统发生类群
    4.2 我国高山鹑类的系统发生
        4.2.1 雉鹑属(Tetraophasis)鸟类分子系统发生与物种形成
        4.2.2 山鹑属鸟类分子系统发生与物种形成
        4.2.3 我国雪鸡属鸟类分子系统发生
        4.2.4 我国石鸡属鸟类分子系统发生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阿勒泰地区鸟类物种编目、丰富度格局和区系组成[J]. 李娜,丁晨晨,曹丹丹,初红军,戚英杰,李春旺,平晓鸽,孙悦华,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 2020(04)
  • [2]濒危物种雪鸡(Tetraogallus)保护生物学研究综述[J]. 马铭赛,李静,杨行,阿依帕夏·热合曼,王玉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9(08)
  • [3]新疆北塔山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任姗姗.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4]卡拉麦里:中国西线观鸟地[J]. 苟军,赵承安. 森林与人类, 2011(03)
  • [5]我国高山鹑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D]. 包新康. 兰州大学, 2010(12)
  • [6]家禽的未来新成员——雪鸡[J]. 米来·夏日甫,赛务加甫,乌拉哈孜,海肉拉. 中国家禽, 1998(05)
  • [7]中国鸟类知多少?[J]. 谭耀匡. 大自然, 1993(03)
  • [8]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J]. 黄人鑫,米尔曼,邵红光. 动物分类学报, 1992(04)
  • [9]阿尔泰雪鸡生态的初步观察[J]. 黄人鑫,邵红光,米尔曼. 四川动物, 1991(03)

标签:;  ;  ;  ;  ;  

中国鸟类新纪录——阿尔泰雪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