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丛书出版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丛书出版

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丛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席军良[1](2021)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及其外文版出版的世界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及其外文版出版发行的世界意义,以更加宏大的视野透彻理解丛书及其外文版所阐释的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凝聚共识、推动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积极关注全人类前途命运、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高明[2](2021)在《“公民丛书”与20世纪2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与传播》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2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所青睐,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帮助普通中国人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王云五编辑出版了"岫庐公民丛书""公民丛书",冀翻译东西新学以开启民智,其中包括《科学的社会主义》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着作,参与创办的公民书局亦曾作为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分售处。虽然王云五在《岫庐八十自述》中对其在20世纪20年代的翻译出版发行活动多有掩饰,但是这并不能抹杀20世纪20年代初公民书局、"岫庐公民丛书""公民丛书"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庞毅[3](2021)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着作出版回顾》文中提出出版建党纪念着作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且历久弥新。从建党纪念着作出版工作的发展脉络来看,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35—1980年是起步阶段,该阶段发展比较缓慢,出版数量比较少,形式比较单一;1981—2000年是快速发展阶段,在图书出版工作复苏和发展的背景下,建党纪念着作不仅数量大量增加,而且种类日益丰富;2001—2020年是繁荣发展阶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努力下,建党纪念着作不仅数量显着提升,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出版频次也进一步增加;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建党纪念着作书写了"百年辉煌"。

邓绍根[4](2021)在《百年奠基:中国共产党的“办报建党”实践及其影响》文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而且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和报刊活动家。他们丰富多彩的报刊活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相关论述,成为中国共产党"办报建党"的实践渊源和理论根基。中国八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俄共(布)和共产国际代表来华植入"办报建党"理念影响下,积极组织和开展"办报建党"实践活动,大力创办报刊和通讯社等新闻舆论阵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工人运动,推动革命工作向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们的"办报建党"实践不仅催生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而且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基础,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初步确立,还明确并夯实了中国共产党"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历史根基。

高杨文[5](2021)在《建党100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出版回顾》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早期组织开始,就重视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建党100年来,以1921年成立的人民出版社、1938年成立的马列学院编译部、1949年成立的中宣部出版委员会、1977年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为时间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出版可分为有计划的出版、系统化的出版、大规模的出版、精深化的出版四个阶段,在取得丰硕出版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等出版经验,对今后的出版实践有重要借鉴意义。

肖洒[6](2021)在《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中国人物画家,杨之光(1930-2016)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物画长期以来不擅长表现宏大场面、揭示深刻主题、深入塑造人物形象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变迁入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为背景引入,探讨历史题材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家的审美意识、历史观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并分析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首先,论文阐述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了解杨之光艺术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针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就历史题材人物画主题的构思和提炼、笔墨与造型的兼容以及创作图样等具体性问题作出深入探讨.最后,重点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展开讨论.结语部分,结合对当代语境下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思考,阐释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开展图像记录历史工作的重要性.客观而言,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内容上表现出英雄人物于历史进程中的崇高意义.这种英雄主义的历史思想观,是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为改革开放后文艺主旋律所积极倡导.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融合西方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种不同的题材类型,既注重历史场景的再现来激发观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与情绪,又注意对历史人物的细节刻画,彰显了历史事件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引发观众思考画作所反映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在形式上,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笔墨与造型的兼容、笔墨书写性与构图设计感的兼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丰富了笔墨造型语言,拓展了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本文认为,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作为新中国画的代表,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有机结合,打破传统中国画的“避世主义”的主题倾向和“逸笔草草”的笔墨技法特点,基于生活化情思来进行历史画创作,突破简单仿效西方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历史主题创作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连,彰显出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现实价值.

尚莹莹[7](2021)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类型、历程与影响——以党的大众化理论读物出版为考察对象》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普及化、大众化,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出版机构,包括通俗读物出版社、大众读物出版社(后合并)、农村读物出版社等,出版了大量的理论读物,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党的大众化理论读物出版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出版类型、影响与发展趋势,阐述出版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中的主要作用和历史贡献。

柳斌杰[8](2021)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出版》文中指出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文章以出版的视角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出版历史,为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传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程,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成就。百年出版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是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拓建设者,是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坚强领导者,激励着出版界、理论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建设出版强国启新征程、谱新篇章。

周蔚华,张艳彬[9](2021)在《中国共产党党史题材出版物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史题材出版物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壮大而产生并发展,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党史出版物的撰写主体、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研究视角等发生显着变化,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普及党史知识、传播党史文化等方面展现了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王舒缘[10](2021)在《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辟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伟大壮举。长征中,红军每前进一步,都留下了值得后人永远铭记、永远珍惜的脚印。苦难辉煌,在厚重的长征画卷中,有着这样一幅常为史学界提及同时又易为人们忽略了的斗争画卷——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针锋相对揭露、批驳和回击反动势力极尽所能无中生有造谣污蔑红军的斗争历程。进一步探赜、收集、整理已有的或未被发现的或易被忽略的史实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实证分析研究,不仅有益于对那些歪曲历史、虚构事实、虚化价值的谣言及行为在学理上予以彻底的批判和纠正,而且有益于不断提高我们在复杂环境下应对各种谣言的政治敏锐性和批判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提高自觉抵制各种谣言的侵蚀、干扰和危害的能力及免疫力,是我们自觉扞卫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能量的历史与现实的客观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对长征时期反共谣言的内容、危害、散播原因,红军辟谣方法及长征时期中共辟谣工作胜利启示等方面展开研究。鉴于浩瀚的史诗般的长征,难以做到对中国共产党在漫漫征途中面对种种谣言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史实进行全面详尽的收集整理,为此,本文把梳理、收集、整理长征时期反共谣言相关史实的视角主要集中于针对红军及其领导人的谣言,而对针对长征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谣言的收集、整理还未有所涉及,期以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文章将按“理论阐述及辨析-史实材料考证索引-成因分析-应对方法探讨—经验启示与借鉴”的逻辑思路行文,以求有所成果。事实证明,党在长征时期的辟谣工作处处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斗争艺术,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以“行胜于言”的身体力行并始终把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远见卓识,深入对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辟谣研究,有利于提高我们应对内外敌对势力各种谣言的判断力、定心力,为今天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打赢及治理各种谣言的现实斗争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借鉴和经验总结。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丛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丛书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及其外文版出版的世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本课对象
本课时间
本课目的
一、权威解读: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国际政治对话的新窗口
二、坦诚交流: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宏大理论视野
三、系统构思:为构建完善、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
四、视域宽广:为中国智慧惠及世界提供重要契机
五、经验共享:为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提供新的路径
六、直面挑战:为世界人民谋幸福凝聚更广泛共识
讨论题:

(2)“公民丛书”与20世纪2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2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翻译与传播
二、王云五与公民书局
三、“公民丛书”管见
四、王云五与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与传播
五、结 语

(3)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着作出版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步履蹒跚:1935—1980年建党纪念着作的出版
二、雨后春笋:1981—2000年建党纪念着作的出版
三、春色满园:2001—2020年建党纪念着作的出版
四、百年辉煌:2021年建党纪念着作的出版
五、结语

(4)百年奠基:中国共产党的“办报建党”实践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办报建党”的实践渊源和理论根基
二、俄共(布)和共产国际代表来华植入“办报建党”理念
三、中国共产党各地早期组织的“办报建党”实践活动
    (一)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办报建党”实践活动
    (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办报建党”实践活动
    (三)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办报建党”实践活动
    (四)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办报建党”实践活动
    (五)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办报建党”实践活动
    (六)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办报建党”实践活动
四、中国共产党各地早期组织践行“办报建党”实践的影响
五、结 语

(5)建党100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出版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出版基础
2 发展脉络
    2.1 有计划的出版
    2.2 系统化的出版
    2.3 大规模的出版
    2.4 精深化的出版
3 经验启示
    3.1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3.2 始终坚持精益求精
    3.3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3.4 始终坚持联系实际
4 结语

(6)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术语阐释
        一、选题缘起
        二、术语阐释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杨之光研究情况
        二、杨之光相关美术史研究情况
    第三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运用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总体构思
        一、研究目的
        二、总体构思
第一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接受与改造:杨之光五十年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一、“人民的新文艺”创作理念的凸显
        二、政治理论的影响与改造
    第二节 转型与成熟:六七十年代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一、立足实践的笔墨转型
        二、从生活到创作的程式定型
    第三节 扩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第二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若干艺术问题
    第一节 主题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二、主题的构思和提炼
        三、感性生活和思想创见
    第二节 造型与笔墨的兼容问题
        一、摒弃“逸笔草草”的传统创作观念
        二、中国人物画笔墨与素描的结合
        三、笔墨与造型的反复锤炼
    第三节 四平八稳与欹侧多变的构图特色
        一、从《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红日照征途》的构图变化
        二、《难忘的岁月》与《白求恩》构图比较分析
        三、《九八英雄颂》从手稿到创作的构图阐释
第三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一、指导思想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在生活中发现历史
        三、笔墨语言的突破
        四、画面构图的拓展
    第二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一、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二、杨之光的局限性
结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 杨之光年表
附录2 杨之光代表作品创作年表
致谢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类型、历程与影响——以党的大众化理论读物出版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任务与类型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是理论读物大众化的一个主要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理论读物大众化的另一个主要对象,新时代以来重要性急剧提升
    (三)党的大众化理论读物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四)党的大众化理论读物的外延类型
二、出版历程与代表作品
    (一)建党早期大众化理论读物主要出版情况
        1.《白话书信》首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先河
        2.上海书店、上海大学与《马克思主义浅说》等书的出版
        3.上海周边及其他地区大众理论读物出版情况
    (二)土地革命战争中大众化、通俗化出版特征突出的中央苏区
        1.“理解青年运动理论,不可不读”《青年实话》
        2.《共产主义ABC》等通俗理论图书情况
        3.宣传小册子、识字课本等其他宣传品情况
    (三)全面抗战前后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大众理论读物出版情况
        1.冯定、艾思奇和胡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写作与出版
        2.《社会学大纲》与《哲学选辑》的编辑
        3.延安出版的通俗理论读物、其他根据地的翻印出版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出版概况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众化理论读物出版情况
        1.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俗读物的政策背景与主要规划
        2.承担通俗读物的出版机构及出版方向分工
        3.主要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版情况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通俗政治理论读物的出版情况
        1.20世纪80年代两次“优秀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活动”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
        2.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奖的通俗理论读物
    (六)新时代党的大众化理论读物出版趋势
三、影响与贡献

(8)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党之初:集中力量译介马列经典
二、延安时期:推动马列主义中国化
三、新中国成立后:重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四、改革年代:发展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结语

(9)中国共产党党史题材出版物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史出版物出版状况的历史回顾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2012年以来)
二、百年党史题材出版物的特征变迁
    1.从个人作品为主向党的有关机构作品为主导、个人作品为补充转变
    2.从为革命斗争服务向为党的中心工作与学术研究服务并重转变
    3.从服务于当时的现实政治斗争向服务政治斗争与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相结合转变
    4.从党内教育向党内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转变
    5.从宏观党史向宏观与微观党史并重转变
三、党史题材出版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1.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高了全党的政治理论水平
    2.总结党的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指明党在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前进方向
    3.客观展示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
    4.普及党史知识,传播党史文化,对于增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积极意义

(10)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辟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研究的创新点
        2.研究的不足
一、谣言与辟谣阐析
    (一)谣言
        1.谣言的含义
        2.谣言的典型特征
    (二)辟谣
        1.透过谣言现象看清谣言本质
        2.“谣言公式”对辟谣的启示
    (三)谣言与辟谣的关系分析
        1.谣言是辟谣的前提和基础
        2.辟谣是澄清事实以反击谣言
        3.谣言与辟谣相互依存
二、长征时期反共谣言的内容及主要危害
    (一)长征时期反共谣言的内容
        1.政治谣言
        2.社会生活谣言
        3.军事谣言
    (二)长征时期反共谣言的主要危害
        1.欺骗民众使之躲避甚至阻击红军
        2.损害红军形象破坏党群关系
        3.瓦解动摇红军的理想信念
        4.破坏革命团结和革命斗争
三、长征时期反共谣言散播的原因及红军辟谣方法分析
    (一)长征时期反共谣言散播的原因
        1.国民党反动势力阶级利益的驱动
        2.国民党反动势力对红军心存忌惮
        3.红军转战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落后
        4.极端化内容引发民众恐慌刺激散播
    (二)长征时期红军辟谣方法分析
        1.牢固树立理想信念
        2.强化严明部队纪律
        3.善用摆事实讲道理
        4.丰富创新宣传手段
四、长征时期中共辟谣工作的作用及启示
    (一)辟谣工作的作用
        1.还原真相扞卫红军形象
        2.感召群众壮大革命队伍
        3.提升民众辨识谣言的素质
        4.粉碎谣言争夺话语权
    (二)辟谣工作的启示
        1.依靠党的坚强领导是基础
        2.遵循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根本
        3.坚持实事求是是做好辟谣工作的重要原则
        4.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举措是关键
        5.加强红军队伍和民众辨识谣言的能力是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丛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及其外文版出版的世界意义[J]. 席军良. 党课参考, 2021(21)
  • [2]“公民丛书”与20世纪2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与传播[J]. 高明.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1(04)
  • [3]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着作出版回顾[J]. 庞毅. 出版发行研究, 2021(07)
  • [4]百年奠基:中国共产党的“办报建党”实践及其影响[J]. 邓绍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7)
  • [5]建党100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出版回顾[J]. 高杨文. 科技与出版, 2021
  • [6]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D]. 肖洒.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类型、历程与影响——以党的大众化理论读物出版为考察对象[J]. 尚莹莹.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1(02)
  • [8]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出版[J]. 柳斌杰. 编辑之友, 2021(06)
  • [9]中国共产党党史题材出版物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J]. 周蔚华,张艳彬. 编辑之友, 2021(06)
  • [10]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辟谣研究[D]. 王舒缘.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丛书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