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罗瓦——中学数学家

伽罗瓦——中学数学家

一、伽罗华——中学生数学家(论文文献综述)

林革[1](2013)在《过早陨落的数学巨星——伽罗华》文中研究表明伽罗华的不幸经历,可以作为所有自傲的教师匠、不道德的政客和自命不凡的科学院院士们可悲的纪念碑……1832年5月30日,在巴黎的葛拉塞尔湖附近的决斗场上,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站在初夏的晨风中,衣角被风轻轻地掀动着。他只身来到这里,面对着对手面色平静。迎着初升的太阳,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坚定地迈开了25步决斗的步伐。无情的枪声响起之后,这位年青人倒在血泊之中,腹部中弹,昏迷不醒。过路的农民把这个不知名的决斗者抬到医

姚兴航[2](2011)在《伽罗华:最悲情的天才数学家》文中研究表明他是一个天才少年,15岁学习数学,短短5年就创造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群论",带来数学的革命。他也是一个悲情少年,两次升学未成,三次论文发表被拒,两次被捕入狱,20岁时就因与情敌对决而黯然离世。他就是法国数学家伽罗华,其惊人才华的背后却是充满坎坷的悲剧人生。

冯晓华[3](2006)在《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文中认为伽罗瓦理论是方程理论的最高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在终结旧的研究的同时又为数学研究开启了一片全新的广阔大地。在数学史上,伽罗瓦理论及其创立者伽罗瓦一直是各国研究者感兴趣的主题。从1832年起至今一百七十四年已经过去,虽然仍有问题没有弄清楚,但知道的也很多了。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比较研究,对伽罗瓦及其理论的传播情况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阐述,同时澄清了其中的一些历史事实。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依据已有的相关伽罗瓦的研究,较客观、系统地阐述了伽罗瓦及其数学研究。重点分析了伽罗瓦走上数学研究道路的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伽罗瓦之死进行了深刻反思,由此对年轻人自己以及社会对待年轻人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特别阐述了已为现代人所遗忘的作为有影响共和派者的伽罗瓦的一面。通过已有研究文献,系统考察了伽罗瓦早期支持者他的弟弟A.伽罗瓦和他的好朋友A.舍瓦列耶所作的工作。通过对早期研究、传播伽罗瓦理论的人们所做工作的深入分析,对他们在确立伽罗瓦在数学史上伟大声誉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首次适当的历史定位。 二.详细讨论了伽罗瓦的伯乐,无心占有者刘维尔在伽罗瓦数学手稿发表过程中的一些事情:(1) 伽罗瓦去世14年以后,刘维尔对其手稿的刊载情况;(2) 刘维尔为此次刊载所作的序,特别的讨论了刘维尔为什么会为那些在伽罗瓦生前没有认可伽罗瓦的人开脱;(3)刘维尔是如何获得伽罗瓦的手稿的;(4) 刘维尔发表伽罗瓦手稿的原因,特别论述了刘维尔为什么会去研究被他的前辈们认为是陈述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伽罗瓦的论文;(5) 对于伽罗瓦的论文,刘维尔到底理解到了何种程度;(6) 刘维尔为什么推迟了三年才发表伽罗瓦的论文?在这三年中刘维尔做了些什么?他关于伽罗瓦论文所作的笔记、评注为什么一直没有发表?他的拖延造成了什么影响。 三.运用最新的研究,澄清了数学史上柯西丢失伽罗瓦论文这段历史:通过对柯西在法国动荡年代惨淡境遇的分析,论述了柯西一直没有注意伽罗瓦研究的原因;从辩证的角度,评价了柯西系统的置换理论研究对法国数学家在深刻理解伽罗瓦数学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四.系统论述了漫长的理解伽罗瓦数学工作重要意义的历史过程。其中主要讨论了:(1)国际上对伽罗瓦工作的研究情况;(2) 准第一个理解到伽罗瓦重要论文中的群思想;(3) 伽罗瓦遗言中提到的雅可比,为什么一直没有做出反应;(4) 是谁第一个使用伽罗瓦所提出的术语“群”来纪念伽罗瓦;(5) 法国的研究情况是怎样的?塞雷为什么会传播伽罗瓦的工作?他做了些什么?约尔当为什么会传播伽罗瓦的工作?他做了些什么?对于伽罗瓦及其理论的传播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是谁最后确立了伽罗瓦在数学中的伟大声誉? 五.自1832年到现在一百七十四年间国际上对伽罗瓦及其理论的研究非常的多:首先是对伽罗瓦重要论文的研究,接着是对伽罗瓦全部数学工作的研究;随后是伽罗瓦生平的研究,由于文献有限,还出现了虚构未知情节的关于伽罗瓦的小说;后来出现了少有的电影,剧本;再后来就是伽罗瓦理论走进各种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有关于伽罗瓦语言的研究,如他的方法论和教学法的观点;整个群概念史的研究;最后就是伽罗瓦教育意义的研究;近些年开始出现各国对本国首次讲授伽罗瓦理论的研究。本章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研究,讨论了伽罗瓦及其理论住国际上的传播情况。 六.简要考证了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秉航[4](1961)在《紀念伽罗华誕生150周年》文中认为 今年10月25日是法国伟大的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华)(Evaristc Galois, 1811—1832)誕生的150周年紀念。伽罗华的生命是短促的,他死的时候还不滿21岁。他遺留下来的数学著作,彙总起来,也不过只有60頁左右。但是他却以自己的天才創造,象明亮的彗星扫过长空一样,照亮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数学史的篇章,以自已創造性的工作彻底解决了数百年间悬而未决的高次方程的代数解法問題,引入了“羣”——这一嶄新的概念,对近世代数学的发展以及对数学的各分支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6世紀的意大利数学家塔

宋富强[5](1985)在《伽罗华——中学生数学家》文中研究表明 今年5月31日是天才的法国文学家伽罗华去世152周年.他死时还不到21岁.但是,他却以自己创造性的工作彻底解决了数百年一直未能解决的高次方程的代数解法的难题,引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学新概念——"群".他的发现,对近世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的各个分支以及对近代物理化学以及量子学和量子化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郭民,秦德生[6](2021)在《中国古代八卦、哈密顿问题及伽罗华理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了数的发展,古代八卦、进位制,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哈密顿问题及伽罗华理论.中国古代八卦作为一种神秘的古代文字,曾出现在许多奇妙的图形中,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科技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向光心[7](1990)在《伽罗华与群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数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慧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瞬间无影无踪。然而,这闪光却是划时代的,它对数学及自然科学的影响,整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直到现在、将来……。这颗星,就是“群论”的创始人之一,年轻的数学家伽罗华。他所创立的“群论”,是抽象代数中最精湛的部分,是代数学的一次大革命,使代数学一跃而进入新时期——近世代数(抽象代数)时期。群论,彻底解决了多少年来数学家努力奋斗悬而未决的问题:n次代数方程能否用根式求解的问题。群论,可证明三等分任意角的不可能性。群论,可证明立方加倍问题的不可解性。群论,可证明方圆问题的不可解性。群论,在数学各领域,在物理、化学、

王永建[8](2002)在《新生事物终会胜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光明[9](2005)在《数学教学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教学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效率不仅体现于学生掌握知识与学好当堂内容的近期学习效果上,还体现于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教学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2)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近期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与远期的学习效果——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是相对概念。同样的学习效果,学生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 数学教学效率研究对于数学教育的贡献包括: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比较教育研究的需要、数学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国内学者试图从对教学效率的测量与评价出发,界定教学效率,但不同程度存在试图套用自然科学意义下关于效率的认识,演绎关于教学效率的认识的问题。的确,教学效率是客观存在的,但评价的标准则因依赖教学观念会具有主观性。而且,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不仅多,而且错综复杂。因此,教学效率测量与评价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意义下完全的客观化,而只能做到尽量科学化。但是,认为只有定量化才是科学化的看法是片面的。教学效率更适宜运用优、良、中差等做评价。 主要结论包括:(1)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2)教学效率思想发展的主线为关注教师教的效率,逐步到关注学生学的效率,而目前更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效率。(3)我国学生数学双基与数学认知基础并不厚实。(4)我国数学教学效率亟待提高。(5)理性精神就是对逻辑、自由、普遍法则的追求和超越外在欲望的干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6)数学教育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是指在数学教学以及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数学内在理性的感悟以及对数学家的理性精神的感受,学生所获得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与价值体验。(7)数学教学的应然效果包括塑造学生的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刻理解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8)重视数学的内在价值主要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视数学对思维的训练。(9)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外源建构、内源建构和辩证建构思维能力。(10)数学认知理解分为操作性、关系性和迁移性理解三种水平。(11)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学生投入了很大精力,教师费了很大功夫,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深刻理解。(12)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理解各存在操作性、关系性和创造性三种水平。(13)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理解水平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14)只有那些自我评价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对数学与数学教师的评价才高。(15)在高的教学效率评价标准下,数学教学效率同样可以提高。(16)无所不适、无所不能的某种高效率数学教学方式是不存在的。(17)局限于技术思维是教学效率研究的大忌。(18)在认知教学中,高效率教学注重思维的教学,注重数学教学中的理解问题,注意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19)立足教学效率视角,要辩证分析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和不足。(20)既涉及学生情感参与,又涉及学生思维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数学教学的高效率。(21)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论基础并非仅是西方的某些主义,而是那些所有可以为数学教学效率研究带来启迪的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相关学科的知识。(22)要用教育中的各种“主义”帮助我们思想和深入思考,而不是僵化我们的思想。(23)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需要学生有先进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24)数学教学与其说激发求知欲,不如说激发求识欲。

刘达卓[10](2016)在《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文中认为当下数学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渗透与涌入社会系统的各个角落,人们身处数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冲击、震撼及由此带来的变革和便利,数学教育也因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带有深刻社会背景与深层社会原因的数学教育问题。数学教育凸显的社会层面问题促使我们基于社会学视角审视、观照社会层面中的数学教育问题、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并尝试探究其破解之道。数学教育社会学视角是出于对社会中群体或事件的观照,是源于对人的观照,也即人文主义的观照。将数学教育研究从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进路转向到数学教育社会学,是数学教育发展进程的必然走向,是研究范式的实然探寻,是当下数学教育生态的显性诉求,是数学与数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数学教育社会学视角与观照理念的提出和相互渗透标志着数学教育研究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正逐步迈向生机勃勃的现代社会,落实到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数学教育社会学在研究领域上既可通达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又可抵达形而下的数学教育生态,是衔接、平衡、关联、贯通这两极的现实枢纽。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思辨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在考察和分析当前数学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路径、现状及问题困境的基础上,初步建构出了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通过运用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解读数学教育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其教与学困境的破解之道。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结论与创新之处简述如下:第一,以溯源数学教育发展渊源、梳理数学教育发展脉络和树立数学教育呈现的问题意识为基点,回顾国外数学教育研究路径,探究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渊源、问题与成果;同时厘清我国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萌发,审视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继续研究的空间。第二,以问卷、访谈、观察、案例分析为"多维互证",从诸多问题中选取对数学的认知、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涉和数学对人和国家的意义这三类最常见、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展开透视、分析、解读并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其中有些问题,可以从数学教育哲学视角来解读;但数学教育哲学更多立足于哲学思辨和本体论研究,不能给予恰适公民阶层理解的解读和践行的路径,数学教育哲学的立场更适合数学教师或数学教育研究者层次理解。我们提出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出发点正是对社会阶层中大多数群体或事实,尤其想观照到弱势群体、小众群体或个体成员在数学教育中呈现的问题意识,通过自下而上,由"点"及"线"再及"面"的观照,来深入厘清数学在社会层面的渗透与影响,以及社会层面的群体和事件对数学及其数学教育的影响。在对诸多问题透视和问题澄明下,提出数学教育社会学是观照与破解当下我国数学教育教学领域中诸多问题的新视角。第三,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就其理论基础、理论框架、理论意义进行澄清。澄清与进一步明确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哲学作为内部理论基础,给数学教育社会学提供了丰富、厚重、深刻与深邃的理论底蕴。澄清与进一步明确科学知识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作为外部理论基础,分别给予数学知识和数学课程以理论支撑,科学知识社会学是数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源泉,教育社会学是数学课程社会学的理论源头。第四,就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展开论述。初步从数学教育最为关切的三个层面:知识、课程、教与学入手展开。数学学科以知识立足,以课程作为传播载体,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以学生在数学教育中的学习、成长与进步为关键要素来决定数学传承和发展。第五,基于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解读数学教育问题。数学教育公平问题、大众数学教育、数学资优生教育、数学学习困难生教育、数学教育目标分层等热点难点问题,安置在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系统、深入地观照、审视和解读。第六,提出一个"人文主义观照"的思想意识,人文主义观照也即是社会学视角的开启和回应,以期基于此来审视与破解数学教育中呈现的诸多问题困境。经比较研究、分析可以得知当下数学教育呈现的诸多问题(如数学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学习方式等)的根源不在于数学知识本身难易,而在于数学教育思想意识层面的缺失。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召唤我们找寻人文主义观照,进而从思想根源上破解此困境。窥其全貌来看,本研究致力于初步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所建构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能深层次阐释和解读数学教育呈现的诸多问题;而"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能为当下数学教育诸多困境提供一条崭新的破解之道。本研究是困惑于原有理论不能深入、系统、全面地解读一些当下数学教育问题,在长期实践、思考、调研和层层论证下提出新理论以求突破;但本研究以及研究所得尚处于初创阶段,从而这些都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与不断完善。

二、伽罗华——中学生数学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伽罗华——中学生数学家(论文提纲范文)

(2)伽罗华:最悲情的天才数学家(论文提纲范文)

令人惊叹的天才少年
厄运不断的学术生涯
数学界未来之星的陨落
短暂生命的非凡贡献

(3)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伽罗瓦其人其事
    1.1 伽罗瓦(1811-1832)
        1.1.1 伽罗瓦小传
        1.1.2 伽罗瓦的数学工作
        1.1.3 伽罗瓦之死
    1.2 有影响的共和派者—伽罗瓦
    1.3 伽罗瓦的早期支持者— A.伽罗瓦和 A.舍瓦列耶
第2章 伽罗瓦的伯乐,无心占有者—刘维尔
    2.1 刘维尔与伽罗瓦手稿的发表
    2.2 刘维尔所作的序言
    2.3 刘维尔为什么要开脱
    2.4 刘维尔如何获得伽罗瓦的遗稿
    2.5 刘维尔研究伽罗瓦手稿的原因
    2.6 刘维尔对于伽罗瓦理论的理解程度
    2.7 刘维尔的拖延
第3章 对伽罗瓦数学工作的理解
    3.1 通向理解伽罗瓦群思想的“意外”挡路人和“意外”铺路人— 柯西
        3.1.1 柯西与伽罗瓦的重要论文
        3.1.2 柯西对置换理论的研究
    3.2 伽罗瓦理论研究的国际化
        3.2.1 第一个理解到伽罗瓦群思想的人—贝蒂
        3.2.2 一位被遗忘的支持者—雅可比
        3.2.3 第一个用“群”纪念伽罗瓦的人—凯莱
    3.3 法国的研究
        3.3.1 第一个将伽罗瓦理论写进大学教材的人—塞雷
        3.3.2 第一个确立伽罗瓦声誉的人—约尔当
第4章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世界的传播
    4.1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国际上的传播
        4.1.1 伽罗瓦理论在大学课程中的确立
        4.1.2 对伽罗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普及
        4.1.3 对伽罗瓦的研究和在公众中的普及
    4.2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4.2.1 20世纪30年代相关伽罗瓦、群术语的译名
        4.2.2 伽罗瓦理论作为大学教学内容的引入
        4.2.3 伽罗瓦及其理论的普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数学教学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概念界定
    第一节 效率与效率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效率与数学教学效率的界定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经济学基础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信息论与思维学基础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系统科学基础
    第五节 课题研究脑科学的基础与自然现象的启发
    第六节 数学教学效率评价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章 教学效率的思想与我国当代开展的相关实验概述
    第一节 我国古代关于教学效率的思想
    第二节 国外关于教学效率的思想
    第三节 我国当代关于教学效率的实验
第四章 时间的理论与应然数学教学效果
    第一节 时间的理论
    第二节 数学教育中的理性精神
    第三节 数学教育要培养效率意识
    第四节 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与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第五节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学习自我认识能力
第五章 数学教学效率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北大学子和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效率的现状
    第二节 中学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效率认识的现状
        附录:教师调查问卷
    第三节 中学生关于数学学习效率认识的现状
        附录:学生调查问卷
    第四节 基于数学认知基础测试的数学教学效率的现状
    第五节 基于AHP方法评价的数学教学效率的现状
        附录:专家与学生问卷
第六章 影响数学教学效率因素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高中数学高才生与普通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差异
        附录一:高才生及普通生“两角和与差三角公式”的认知学习比较
        附录二:两个解题记录(要点)
        附录三:“极限”概念学习前后的作业单
    第二节 学生数学认知理解的程度
        附录:理解水平试题
    第三节 学生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
        附录:调查问卷
    第四节 北大学子和高考状元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
    第五节 数学学习效率比较与个案
    第六节 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的理解程度
        附录一: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理解的水平划分的初步假说
        附录二:关于“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水平”的专家首次调查问卷
        附录三:首次向专家征询意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附录四:关于“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水平”的假说再次向专家征询意见的调查问卷
        附录五: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程度与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附录六: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的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七: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附录八:调查统计分析
第七章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实践案例
    第二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附录一:实验班学生对实验教师的评价节选
        附录二:学生关于数学与美认识的作业
    第三节 提高探究课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附录:胡庆玲老师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探究课大家谈
    第四节 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第五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之一
    第六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之二
第八章 关于数学教学效率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节 研究数学教学效率应该贯穿的精神
    第二节 高效率数学教学的特征
    第三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需要数学教师对“双专业”有深刻的理解
    第四节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需要学生有先进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
    第五节 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附录:日历中的方程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数学教学效率评价指标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10)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数学"发展新阶段的诉求
        (二) 数学教育发展进程的实然走向
        (三) 数学教育凸显的问题意识
        (四) 多重身份对数学教育的审视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相关概念辨析
    四、研究思路、方法、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回顾: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史与思
    一、国外数学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渊源
    三、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成果
    四、国内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萌发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继续研究的空间
第二章 问题透视: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实然探寻
    一、问题透视
        (一) 问题一:各个群体对数学认知现状问卷调查
        (二) 问题二:数学与社会关涉的深度访谈
        (三) 问题三:数学与人、国家关涉的问卷调查
        (四) 研究者澄明:呼唤最本真的认知回归
    二、理想的数学认知
        (一) 数学家们对数学的论述
        (二) 各个群体的数学认知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三、数学与社会的关涉
        (一) 数学知识与社会
        (二) 数学领域与社会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四、数学素养的意义
        (一) 数学素养对人的意义
        (二) 数学素养对国家的意义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五、小结
第三章 理论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理论建构
        (一) 意义诠释
        (二) 理论框架
    二、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 数学发展脉络
        (二) 现代数学哲学渊源与成果
        (三)后现代视域下的数学哲学
        (四) 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关涉
    三、数学教育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 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二) 欧内斯特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三) 郑毓信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四) 数学教育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关涉
    四、科学知识社会学与数学知识社会学
        (一) 知识社会学
        (二) 科学知识社会学
        (三)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数学知识社会学的关涉
    五、教育社会学与数学课程社会学
        (一) 教育社会学
        (二) 教育社会学对(数学)课程社会学的影响
        (三) 教育与社会
    六、小结
第四章 基本观点:知识、课程、教与学
    一、数学知识社会学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对象、性质与关联范畴
        (三) 理论坐标系
        (四) 数学知识合法化的标准:谁主沉浮
    二、数学课程社会学
        (一) 数学课程与社会功能
        (二) 数学课程与道德教化
        (三) 数学课程与意识形态
        (四) 数学课程与社会分层
    三、数学教与学
        (一) 数学的科学与人文属性
        (二) 数学教师的人文素养
        (三) 数学的教与学
    四、小结
第五章 理论聚焦:数学教育公平及小众、大众数学教育
    一、数学学科与教育公平性探究
        (一) 数学学习与遗传因素
        (二) 数学学习与地区差异性
        (三) 数学学习与家庭背景
        (四) 数学学习与师资水平
        (五) 数学学习的其它相关因素
    二、数学资优生教育
        (一) 关于数学能力、数学资优生和数学资优教育
        (二) 资优生及数学资优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三) 数学资优生案例分析
    三、小众数学教育
        (一) 数学学习困难生数学教育
        (二) 小众数学教育
        (三) 女性数学教育
    四、大众数学教育可行性论证
        (一) 学习的真谛
        (二) 数学家学习成长路径分析
        (三) 数学教育+兴趣+努力=数学成绩
    五、小结
第六章 破解困境:人文主义的观照
    一、人文主义
        (一) 溯源
        (二) 钩沉
        (三) 融合
    二、人文主义差异下的数学学习差异性探究
        (一) 数学文化差异
        (二) 数学理念差异
        (三) 数学学习状态差异
        (四) 呼唤人文主义观照
    三、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数学教育走向
        (一) 人文主义观照的意义
        (二) 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教育走向
        (三) 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数学教学举措
    四、小结
第七章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社会学的取向
        (一) 社会学视角下的数学认知
        (二) 社会学视角下的数学问题
        (三) 社会学视角下的其他问题
    二、社会的呼唤:数学教育社会学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
    二、研究讨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伽罗华——中学生数学家(论文参考文献)

  • [1]过早陨落的数学巨星——伽罗华[J]. 林革. 科学24小时, 2013(12)
  • [2]伽罗华:最悲情的天才数学家[J]. 姚兴航. 百科知识, 2011(09)
  • [3]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D]. 冯晓华. 西北大学, 2006(09)
  • [4]紀念伽罗华誕生150周年[J]. 秉航. 数学通报, 1961(07)
  • [5]伽罗华——中学生数学家[J]. 宋富强. 教学与研究, 1985(01)
  • [6]中国古代八卦、哈密顿问题及伽罗华理论[J]. 郭民,秦德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36)
  • [7]伽罗华与群论[J]. 向光心. 数学教学研究, 1990(01)
  • [8]新生事物终会胜利[J]. 王永建. 初中生世界, 2002(32)
  • [9]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 王光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10]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D]. 刘达卓.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伽罗瓦——中学数学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