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作文教学“十化”

总结作文教学“十化”

一、综述作文教学开放“十化”(论文文献综述)

崔余辉[1](2015)在《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于在春(1909-1993),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他长期担任国文教员,一生致力于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成就颇丰,关于他的研究却微乎其微。本论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以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于在春的语文教育思想,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探寻其实践意义,站在历史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评价其思想的创造性和局限性,明确于在春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的地位,以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于在春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在反思传统教育、考察实时教育和探索教学变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传统语文教育是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根基,新的文学和教育思潮又激发他的探索与创新,孜孜不倦、奋发不止的精神是他终其一生进行语文教育研究的动力和保证。于在春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四大方面。其学生观立足于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其语文课程观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工具特性,把握了语文教学的语言训练本质;其语文教材观强调选文的形式高明,提倡自主编制教材;其语文教学观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强化文言文的翻译,构建了写作教学的具体模式。于在春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下师生关系构建、课程改革、教材编制和语文教学提供宝贵启示。师生关系方面要尊重理解学生,提倡民主对话;课程改革方面要坚守语文课程的性质,重视双基训练;教材编制方面要提高选文质量,灵活编选教材;语文教学方面要加强汉字的规范化,着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新写作教学理念和方式。于在春在语文教育方面有五大创造性贡献:一为号召“技术第一”,凸显语文课程的工具特性;二为实践“集体习作”,建构新型的写作教学模式;三为精通“古文今译”,促进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四为强调字词教学,将语言文字研究融入语文教学;五为创办《写作与阅读》,把语文教学改革推向社会。虽然于在春的部分思想不可避免存在历史局限性,但是不能否认他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所做的贡献。批判继承于在春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启迪当下的语文教育,也是对于在春先生最诚挚的纪念与缅怀。

赵燕[2](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指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郭莉[3](2005)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文中指出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巨大却没有获得期望的效益。 (1)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是什么?(2)结构如何?(3)教育信息化效益是什么?(4)我们已经取得哪些效益?还有哪些效益是应该取得却没取得的?(5)如何评估教育信息化效益?(6)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与效益如何?(7)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现实问题是本研究想要回答的。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是新的研究领域。国内研究几乎是空白,国外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基于这一结论和相关领域研究的启发,本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领域,并结合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践较全面具体地描述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讨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结构和现阶段成本计量的可行性,设计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方案,讨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设计了评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综合指标—教师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课时比率,最后考察和分析了三所小学和两所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效益,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投入,效益取得,学校教育信息化决策事件,以及影响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有:(1)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经济学和技术学,核心学科是教育学;(2)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力的博弈形成了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同阶段;(3)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教师信息化行动与实践的过程;(4)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包括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益三大子领域;(5)教育信息化基本投入要素包括硬件、软件和人员;(6)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和人员成本比例严重失调,硬件成本约占总成本的90%以上;(7)现阶段全面计量教育信息化成本的条件还不成熟;(8)可以从教育信息化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各主体的利益两个角度来考察教育信息化效益;(9)教师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课时比率是评估教育信息化最终效益的具有操作性的替代性指标;(10)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展是学校内各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11)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还没有在常规教学中普遍体现;(12)教育信息化投入不一定就带来效益,过程因素非常重要;(13)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度以及具有制度效应的领导者行为对教育信息化效益影响巨大;(14)成本结构失调,人员培训不足和追求升学率是影响现阶段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取得的主要因素。

于洋[4](2014)在《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 ——《红楼梦》的教育世界》文中研究说明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学,理解和反思人性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文学名着和教育名着通常是反映人性、反映人的解放、反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佳作。文学史研究、教育史研究也应体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研究成果反映与体现的程度如何决定了其水准的高下。本文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和文化层次理论,试图走出纯理论和历史梳理的学院楼阁,抖落遮盖在文学作品上的历史尘土,揭开创世奇作《红楼梦》的教育面纱。“人性与青春”是贯穿本文的一条主线。《红楼梦》作为一部经世不朽的文学作品,是在宗法专制社会,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的一曲挽歌。从人性和教育的角度看,它实际上记录了一群青少年学习、生活和性格养成的过程,并在成长中表现出强烈的人性诉求。其中既有明清社会教育环境的投射,家庭教育管制的冲突与对抗,私塾应举的压力和思想闪光,更有社会交往中的切磋和自学成才,以及女子教育的丰富内容。明清社会的教育、成书作者的教育经历以及大观园中的教育共同构成了《红楼梦》的教育世界。本文试图在对《红楼梦》的教育世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探寻人性的压抑、反抗与复归,以达到人的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此外,本文在理论上强调文学作品与史料的关系,通过《红楼梦》与明清历史的互文对照,发现其可以成为“小说以证史”的又一例证。明清的学生生活离我们既远又近,它已走入历史,属于已经过去且不能复原的传统时代;但它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又时常被唤醒,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踪影可以追寻,“历史的探究,并不是要我们在过去事件中找到今日所需要的答案,而是使我们从过去因变的研究,学习到找寻今日答案的方法。”教育要满足个体的需要,特别是人对于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本性需要,这种本性的诉求在宗法专制社会受到压抑,在现代社会也会产生异化,找寻完成教育终极旨归的办法是教育进步发展的动力。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缘起和立足点,探讨研究价值,通过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分类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做好理论准备。在理论支撑方面,参照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哲学阐释,以及文化学研究的三层次理论,并集中论述文学素材何以作为史料的观点。第一章《红楼梦》与明清社会教育形态《红楼梦》所反映的教育世界是明清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状态,其家庭教育、义塾教育、社会交往教育以及当中呈现出来的正统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内容、手段等都受到官学教育和科举制的影响,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折射和延伸。本章共分为三节,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把握,进而论述受其影响和调控下的民间兴学,最后落脚到具体的贾府家族教育问题上。第二章贾府的家庭教育本章以整个明清时期的家庭教育导向为背景,分析贾府老少两代人在家庭教育上的矛盾:在目标和内容上,读书是为应考做官还是陶冶性情、旁学杂收;在教育方式上,一曝十寒、苛责鞭笞、骄纵宠溺、釜底抽薪等多种手段相互抵牾,使教育合力发生内耗:正统教育思想与自由个性的求知诉求发生冲突。第三章科举下的义塾教育在明清科举选官刺激和民间兴学的影响下,贾府在宗族内部兴办了一所带有公益性质的私塾。本章主要对该义塾的性质、学制、课程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生活进行整体透视,其中也包含了在科举目标的指引下,作者和《红楼梦》中人的科举百态,并触及儒学和八股的历史嬗变问题,进而分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异质性。第四章贵族男子的社交路线与交往活动通过对贾府重点培养对象贾宝玉的社交路线分析,揭示在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贾府家长的“家国本位”目的倾向与孩子向往自由选择、无差别等级之分的“个人本位”倾向的对立。第五章贾府的女子教育在女子教育方面,贾府是明清时期女子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矛盾论战的缩影和典型。然而,作者通过女子自发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学游戏,及香菱学诗和黛玉教诗等自学成才、交往熏陶的学习效果,有力地反证并歌颂了在自由成长条件下,女子超群的艺术才华。第六章从器物层面看明清与贾府教育本章包括两部分,通过教学设施和学习器物展现明清时期私塾的教学内容与教育环境;通过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器物,集中反映明清义塾的管理规制,及其公益性的特点。结语部分,在马克思关于“复归人的本性”理论基础上,重点分析与《红楼梦》所处的时代相对应的“人的依附”阶段,个体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主要从当时的教育背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冲突加以独立分析,并进一步对教育满足人的本性需要做了几点思考。

肖顺良[5](2016)在《美国汉语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立足于整个美国语言生态系统,从宏观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美国语言环境,以美国汉语传播体系的各个方面为研究对象。剖析美国语言政策、追溯美国汉语传播的历史、考察汉语教学现状和中美政府的汉语传播政策以及相应的助推汉语传播的项目,进而分析美国汉语国际传播的动因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及作用,探讨汉语在美国的传播规律,并总结研究的新发现,建构语言国际传播活力模型,提出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观点:因国制宜,因需利导,和谐传播。本文运用语言学的语言生态理论、语言传播理论、语言活力学说,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汉语传播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数学上统计、图表的办法,采取比较法、文献研究法和实证法来对美国汉语传播中的现象进行量化的比较分析。此外,笔者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还采用了田野调查(实地调查)法,实地考察了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的机构和学校。根据Cooper的语言传播研究框架,语言传播就是语言赢得更多使用者的过程,是特定时间空间里发生的社会现象。他就语言传播的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归纳为“谁、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怎么样”(who、what、when、where、why and how)。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涉及Cooper框架里提到的每个方面,但研究重点放在“谁”、“为什么”和“怎么样”上面。“谁”要回答的是关于人口因素的问题,其中包括在美国使用汉语的人口数量、民族状况、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使用语言情况等等。“为什么”的问题是要考察分析学习汉语和接纳汉语的动因,即美国人为什么以前不学汉语现在要学汉语?为什么美国政府把汉语定为“关键语言”?为什么中国政府要大力支持美国汉语传播?“怎么样”是关于汉语在美国是怎么样传播的问题。从语言生态环境来看,美国汉语的生存环境怎么样?什么样的语言政策、策略和规划,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来推动汉语传播的?近十几年来为什么汉语会在美国这样一个对外语不感兴趣的英语大国“热”起来,并且汉语学习的需求愈来愈大?其中有哪些因素起作用?哪些是主要因素?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汉语传播产生影响?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本研究的目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的世界体系中,某种语言在像美国这样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广为传播,其因素很多,从宏观来看,其中主要和最重要的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1)源语国的实力,(2)学习和使用该语言的人口,(3)语言制度的支持,(4)语言本身的价值和吸引力。源语国的实力是源泉,语言价值是根本,语言人口是基础,语言制度是保障。源语国经济强弱是语言冷热、盛衰的决定性因素;语言制度(即语言政治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和使用该语言的人口越多,该语言活力越强;语言活力越强,语言传播活力越强。语言价值通过国际政治、全球性劳务市场和商贸活动影响主流社会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选择,从而影响语言国际传播;由此本文把这些因素称之为“语言传播活力因素”。任何语言只要在以上四个语言传播活力因素占优势,就必然具有活力,也具有国际传播活力。国际传播活力越强,传播愈快愈广愈久。本研究从内因和外因(美国方向和中国方面)入手,以语言传播理论、语言生态学和语言活力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指导研究影响美国汉语传播的四大语言传播活力因素。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确实力和软实力都在上升,这是不言而喻、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这方面的论着不少,对语言本身的价值和吸引力的研究和着述也不少,所以本文调研和论述的重点放在人口和语言制度两大因素上面。内容涵盖三个主要部分:第一、美国语言生态中的人口、语言状况和汉语教学状况。第二、美国语言政策。第三、汉语传播中的语言制度和相应的措施。论文的焦点是汉语国际传播活力,即推动汉语在美国传播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合力。本研究发现,美国汉语在以上四个语言传播活力因素方面均占优势,因而得出结论:美国汉语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国际传播活力。美国汉语传播正处于上升时期,方兴未艾。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实力的增强、中美贸易的扩大,美国汉语传播活力进一步增强,汉语在美国的使用人数继续增多,使用领域和范围将继续扩大。基于美国汉语传播的研究,构建了语言国际传播活力模型,由以下影响语言国际传播的语言活力因素构建而成:1.源语国的实力因素,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2.语言价值因素1)语言的地位,指该语言在接纳国的语言生态环境中的认同度以及接纳国对该语言的语言意识,观点,态度。2)语言的价值,包括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指在外交、商务、科技、文化、就业升迁等方面的价值。3.人口因素1)语言接纳国使用(说)该语言的人口数量。2)语言接纳国学习该语言的人口数量。3)使用(说)该语言的总人口数量。4.语言制度因素1)语言政策--官方的语言政策、法律、法令和民间的语言意识形态是否正面,是否有利于该语言的传播。2)教学机构和教学资源-该语言在大中小学、培训机构的教学状况;开设该语言的学校数量和比例:教师、教材和教育资金供给状况。3)使用该语言的机构—国际组织、政府机关、商业公司、科研机构等机构。4)传媒的支持-音像书报和新闻媒体使用该语言的状况。5)典籍、政府公文和科技书刊使用该语言的状况。美国汉语传播研究对中美汉语政策和策略的制定,甚至对中美政治、经济和安全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提供了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的个案,可作为范例为其他英语国家汉语传播研究作参考,以丰富语言国际传播理论。此外,本研究不但给中国政府对美国未来汉语传播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而且也为美国制定适宜的国家层面的汉语教育政策和规划,更有效地实行本土化汉语教学提供依据。

戴勇[6](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刘俊伟[7](2011)在《王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明代中叶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鏊作为研究对象。论文的上编从生平、交游、哲学和政治思想、文学思想和创作四个方面对他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考察。在生平方面,本论文重点分析了王鏊家族从商人到儒士的转变过程,他在科举上取得的成功及其原因,他仕途上的挫折与妥协,他归隐之后的生活;在交游方面,本论文重点分析了王鏊交游的总体状况,他的几位挚友,他参加的几个交游团体;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前者主要探讨了王鏊与程朱理学、陆氏之学在观点上的异同以及他对于佛、道思想的态度,后者则分析了王鏊仕宦和归隐时期在政治上的主张与建议;在文学思想与创作方面,前者主要列举和分析了王鏊在文学上的主要观点,特别是他与明初以来主流文学观之异同,后者则结合大量作品,归纳和分析了王鏊诗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论文的下编是王鏊的年谱,在前人编制的旧谱的基础之上,补充增加了大量的内容,特别是作品的系年。本论文主要采用了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加以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首先,广泛搜集了大量与王鏊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特别是清人所编的《太原家谱》中收录的《太傅文恪公年谱》和大量与王鏊相关的碑志表铭以及往来书信。其次,将搜集到的原始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结合必要的考证,编制成年谱。最后,结合王鏊的诗文作品和年谱就其生平、交游、哲学与政治思想、文学思想和创作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王鏊作为明代中叶颇有影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历来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本论文首次对其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作了系统而深入的阐释,并且将与之有关的资料编制了详细的年谱。通过研究王鏊,我们可以对于明代中叶文学的发展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于苏州文人团体的传承和演变以及早期制义的发展和特点也可以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官宝芳[8](1990)在《综述作文教学开放“十化”》文中认为 从大纲精神出发,根据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开放改革,可沿下列十条路子付诸于实践和探索。 (一)作文信息引进化。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信息,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需要。外国在高科技的挑战下,已先行迈出了一步。就作文教学而言,美国教育家罗杰·约翰逊的“合作学习法”,发挥了“心相连、位相近、力可殊”这种多个体的智慧,进行接龙作文,具有集思广益的作用。日本的科技说明文训

张帆[9](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研究指明《<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王荐[10](2017)在《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教师质量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发展的迫切性和持久性是每一所学校必须要面对的实践课题。教师的培养如何不断改进?位于教师群体顶尖的特级教师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们的发展是成功的,值得仿效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可以从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寻找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特级教师"(special-honor teacher)作为一项我国特有的教师荣誉制度,正式实施已有30余年。这项制度对于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特级教师作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在教师群体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也成为许多教师奋斗的目标。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是一支在中学生物学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高端队伍。本论文研究目标在于对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提炼,个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分析特级教师成长内外因形成的要素及作用机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从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系统梳理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教师发展的理论贡献,针对研究问题,建立相关假说,制定研究计划,编制访谈提纲,利用资料和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三个特级教师相关的数据库。然后实施研究计划,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特级教师群体特征;另一方面对十位生物学特级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积累了 20多万字的访谈记录,使用Nvivo软件对文本进行编码、分类和概括,对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现实,提出改进特级教师培养管理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成长周期漫长,构成分布复杂,科研产出丰硕。从入职到评上特级周期平均为24年,自然年龄平均为45.6岁;特级教师周期与获得正高职称周期为显着相关;女教师评上特级与男教师评上周期有显着差异,女教师周期更短;特级教师首次发表论文平均为入职后12年,人均28篇;早期10位特级教师与新生代在论文发表上无显着差异;特级教师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平均周期为22年,被转载周期与特级周期高度相关。2.质性材料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具有以下人格特征:好学、立志、敬业、钻研。专业特征为持续的专业阅读、出众的专业写作、深刻的学生理解、扎实的教学功底。特级教师成长内因源于对生命的敏感,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等。这些特征使得特级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在特级教师心目中,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简、灵动、精致、厚实"的"苏派"教育风格,以及生物学教师特有的对于生命敏感的学科特征。3.特级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特定的时空条件,不同阶段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是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时代特征、学校背景、区域文化、制度设计等因素。江苏省丰富的文教资源哺育了特级教师的成长。特级教师的成长说明教师成长需要有效的教师培训、有高度的专家引领、精准的同伴互助、持续的教学反思和不懈的行为改变。特级教师的成长特征研究有助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论文对特级教师制度提出了改进意见,尤其是对教师教育提出了加强"生命自觉"、"生涯规划"的建议。

二、综述作文教学开放“十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述作文教学开放“十化”(论文提纲范文)

(1)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
    第二节 语文教育背景
第二章 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于在春的学生观
        一、教育的效率根源于对学生的了解
        二、引诱学生的创造力而非压迫和命令
        三、鼓励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商讨交流
    第二节 于在春的语文课程观
        一、国文学科是技术训练方面的事
        二、国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工具授受与运用
    第三节 于在春的语文教材观
        一、国文教材选文应以形式高明为准则
        二、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编教材
    第四节 于在春的语文教学观
        一、于在春的识字写字教学观
        (一) 正确看待异体字
        (二) 肃清错字别字
        二、于在春的阅读教学观
        (一) 重视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二) 文言文教学要吃透原文、字字落实
        (三) 阅读文章也要阅读标点
        三、于在春的写作教学观
        (一) 遵循“技术第一”的原则
        (二) 鼓励描绘“文字的自由画”
        (三) 主张采用“集体习作”方式
        (四) 借助“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
第三章 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对师生关系的启示
        一、抓住学生心理,尊重理解学生
        二、打破话语霸权,启发诱导学生
        三、崇尚平等对话,汇聚思维合力
    第二节 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重视语文课程的内容建构,强化双基训练
        二、牢记语文课程的工具特性,避免人文泛化
    第三节 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对教材编制的启示
        一、提高选文质量,力求文质兼美
        二、提倡教材多样,灵活编选教材
    第四节 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对识字写字教学的启示
        (一) 规范现代汉语,正确对待简化
        (二) 强化字词教学,提升汉字书写
        二、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 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二) 重视文言教学,扎实文言积累
        (三) 关注文章标点,规范标点使用
        三、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一) 重视写作技巧,兼顾文章内容,追求文道统一
        (二) 激发学生思维,鼓励自由表达,唤起生命意识
        (三) 倡导集体习作,强化个别思考,构建写作序列
        (四) 通过文白互译,依托阅读教学,进行写作训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国家相关政策
        三、教育信息化投入
        四、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一瞥
        五、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文献搜集与检索策略
        一、文献调研策略
        二、关键词设置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检索结果
        二、文献述评
        三、小结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检索结果
        二、文献述评
        三、评论与思考
    第四节 相关领域研究线索与启示
        一、教育经济学
        二、远程/网络教育经济学
        三、教育督导
        四、教育社会学
第三章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分析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是什么: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
        二、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
        三、信息技术
        四、经济分析与成本效益分析
        五、成本、教育成本与教育信息化成本
        六、教育成本、教育经费与教育投资
        七、效益、教育效益与教育信息化效益
        八、投入产出、投资回报与成本效益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学科隶属谱系
        二、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互动
        三、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系统分析
        四、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领域分解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
        一、维度1:研究层次
        二、维度2:教育信息化进程
        三、维度3:研究深度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二、文献研究
        三、系统分析
        四、调查研究法
        五、个案研究
        六、行动研究
    第五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内容
        二、当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四章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探索
    第一节 概述
        一、最初的研究计划
        二、研究计划修订
        三、研究计划执行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结构与成本核算可行性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成本概念体系
        二、教育信息化成本分类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结构
        四、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最小成本与结构
        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
        六、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可行性分析
        七、学校层次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方案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评估综合指标设计
        一、教育信息化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效益
        三、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综合指标设计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个案分析
        一、概述
        二、小学个案描述
        三、三所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效益比较与分析
        四、中学个案描述
        五、两所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效益比较与分析
        六、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主要创新点
    三、后续研究展望
    四、研究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教育经费支出统计指标与2003年国家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对照表
附录2: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附录3:顺德区北滘镇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标准
附录4:闵行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试行稿)
附录5: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评估细则1.0
附录6:常州市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验收标准(试行稿)
附录7:南京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县)评估标准(试行稿)
附录8:调研方案
附录9: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规范
附录10:信息教育-一片多姿多彩的育人天地
附录11:B小学04-05学年第一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附录12:B小学“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检测体系
附录13: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C小学三年(2002——2004)发展规划
附录14:A中学04-05学年第一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后记

(4)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 ——《红楼梦》的教育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基于教育学和哲学研究的重大而基本的问题:人性
        (二) 教育活动视野下移和从文学作品中研究教育史
        (三) 将《红楼梦》作为教育史研究对象的尝试
        (四) 研究价值
    二、核心概念
        (一) 明清之际的教育世界
        (二) 作者的教育世界
        (三) 大观园里的教育世界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 关于《红楼梦》时代背景的研究
        (二) 与教育问题相关的研究
        (三) 关于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研究
        (四) 关于人物个性刻画的研究
    四、理论参照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
        (二) “文化的三层次说”理论
    五、方法与史料
        (一) 研究方法
        (二) 文学素材何以成为史料
第一章 《红楼梦》与明清社会教育形态
    第一节 《红楼梦》所反映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一、尊经崇儒,强化“家国一体”意识
        二、科举取士,带动士人向学风气
        三、官学调控,引导学校教育系统
    第二节 主流意识形态折射下的民间宗族兴学
        一、制度的推进与尴尬:政策之于民间兴学
        (一) 政策推进,科举刺激
        (二) 官学丧失活力
        二、民间世泽动力:宗族办学蓬勃发展
    第三节 明清社会的式微与贾府教育
        一、学田经济与私学维系
        二、宠渥贵族与五谷不分
        三、世袭捐官与向学捷径
第二章 贾府的家庭教育
    第一节 明清社会的家庭教育导向
        一、“修齐治平”的培养目标
        二、“德”“智”并重的教育内容
        三、“劝善”“惩恶”的教育方式
    第二节 读书做官与旁学杂收
        一、家长眼中的读书仕途
        (一) 贾府上下对读书应举寄予厚望
        (二) 只认举业之书,不令旁及
        二、宝玉为何不读“书”
        (一) 对朱注“四书”产生质疑
        (二) 对仕途经济模式的反叛
        (三) 家中备有捐官世袭捷径
        三、小市民文学涌入大观园
        (一) 诗词歌赋旁学杂收
        (二) 对市民文学情有独钟
    第三节 不同教育方式相互抵牾
        一、贾府的教育氛围
        二、整个家族的教育方式
        (一) 一曝十寒,急于求成
        (二) 鞭笞苛责,教而不化
        (三) 母爱功利化,娇宠溺爱
        三、从宝玉挨打看家教
第三章 科举下的义塾教育
    第一节 贾府义塾:宗族的公益学校
        一、贾府义塾的性质考辨
        二、贾府义塾的民主进步性
    第二节 义塾教育的科举目标
        一、循道与举业:宗族教育目标的两极性
        (一) 知书达理,维护宗族团结
        (二) 科考成败,关乎家族荣辱
        二、作者与《红楼梦》中人的科举百态
        (一) 曹雪芹的教育世界
        (二) 高鹗的教育世界
        (三) 作者的辩证科举观
        (四) 《红楼梦》中人的科举百态
        三、儒学与八股文:素质目的与应试为标
        (一) 儒学与八股文
        (二) 矛盾上浮:清初八股兴废之争
        (三) “儒理育人”与“科举取士”的矛盾统一
        (四) 贾宝玉到底反什么
    第三节 义塾学制、课程与教法
        一、贾府义塾的学制
        二、“尊圣谕”和“制举业”的课程安排
        (一) 德育为基的教学内容
        (二) 循序渐进的基础课程
        (三) 科举八股的应试教材
        三、程式化训练与八股速成模式
        (一) 蒙学阶段
        (二) 应考阶段
        (三) “八股速成模式”评价
    第四节 丰富的师生生活
        一、贾府择师与尊师重教
        二、学生交往:“侯门”与“寒儒”无间
        三、师生关系:课堂对话体现“镜中我”
第四章 贵族男子的社交路线与交往活动
    第一节 经济学问:家国本位的强势和驱动
        一、“利”字当头的贺吊往还
        二、贵族子弟聚会及会宾客
        三、与官僚新贵贾雨村的交往
        四、一种启蒙思想:与北静王的交往
    第二节 平等交往:个人本位的萌动和张力
        一、向往自由:与出身微贱之士倾心
        二、对女性尊重与肯定:混迹姐妹圈
        三、打破尊卑贵贱的博爱:与小厮丫鬟们交往
第五章 贾府的女子教育
    第一节 明清女子教育的矛盾信号
        一、女子才学的兴盛
        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延续
    第二节 贾府女子教育:在自由与礼教之间走钢丝
        一、诗书大众之家:“以德代才”
        二、贵族仕宦家庭:“通经学古”
    第三节 个性的自我生长空间
        一、结诗社与交往教育
        二、文字游戏与多元知识接受
        三、香菱学诗与主动学习
第六章 从器物层面看明清与贾府教育
    第一节 教学场所与学习器物
        一、教学场所与设施
        二、课堂里的学习用品
        三、与读书有关的器物
    第二节 教学管理与后勤保障器物
        一、教学管理器物
        二、后勤保障器物
结语 人的自由与个性解放
    一、《红楼梦》的教育世界所展现的自由解放
    二、关于在教育中实现个性解放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5)美国汉语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路
        四、美国汉语传播研究之现状
        五、研究的对象、内容和重点
        六、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七、研究的方法和材料搜集
        八、研究的预设和理论假设
        九、研究的理论创新点
    第二节 美国汉语传播及相关概念简述
        一、关于美国汉语传播
        二、利益是汉语国际传播最根本的驱动力
        三、汉语的传播价值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四、语言意识形态是语言价值的反映
        五、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与语言意识形态
        六、语言政治与语言制度
    第三节 语言传播理论概述
        一、语言传播理论框架
        二、语言生态学
        三、语言活力(Language Vital ity)理论
第二章 美国语言生态-英语‘熔炉’中的多语共存
    第一节 美国族裔众多,语言多样,文化多元
        一、美国人口族裔众多,高度城市化
        二、语言多样、文化多元、语言资源丰富
    第二节 美国同化、宽容与限制的语言政策
        一、美国殖民时期强迫性的英语同化
        二、美国建国初期“宽容”的语言态度
        三、二十世纪初期的排外主义和语言限制主义
        四、二战后到二十世纪80年代的过渡性双语教育(transitionalbilingual education)
        五、二十世纪80年代英语独尊(English Only)运动
    第三节 当代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美国的语言意识和外语教育观
        二、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至上的美国外语政策
第三章 美国多语环境中的汉语教学
    第一节 美国汉语教学历史回顾
        一、19世纪5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起始阶段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57年前兴起阶段
        三、1957年至2000年稳步发展阶段
        四、2000年至今美国汉语教学的飞跃发展阶段
    第二节 美国大专院校汉语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2002至2013年美国大专院校汉语注册人数显着增长
        二、1990-2013年美国大专院校开设汉语课的学校大幅增加
    第三节 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
        一、1890年至2000年美国主流的中小学汉语教学非常薄弱
        二、自2000起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蓬勃发展
        三、AP中文课程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里程碑
    第四节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个案考察
        一、关于美国孔子学院
        二、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基本情况
        三、汉语教学活动
        四、文化交流活动
        五、中文教师培训
        六、中美合作双方高层的交流和互访
        七、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目标、瓶颈及问题
        八、孔子学院考察分析——如何构建和谐双赢、可持续发展的孔子学院
    第五节 美国中文学校考察与述评
        一、美国中文学校发展历史回顾
        二、达拉斯现代汉语学校考察
        三、考察发现与分析思考
第四章 美国汉语传播中的语言政治及制度支持
    第一节 中美合作推动汉语传播
        一、美国汉语传播是世界格局变化的必然、是中美共同的需要
        二、中美合作的汉语传播项目和措施
        三、中美合作交流及制度
    第二节 美国政府推动美国汉语传播
        一、二十一世纪美国外语教育主要的改革政策和措施
        二、美国汉语教育支持项目
    第三节 中国对美国汉语传播政策及相应措施
        一、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美国汉语传播
        二、中国政府支持对外汉语传播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美国汉语传播中的语言政治及制度简析
        一、美国汉语传播具有明显的政治关联性
        二、美国汉语传播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语言政治制度影响美国汉语传播
    第五节 美国华文媒体概述
        一、美国华文媒体的起步、发展和繁荣及其背景因素分析
        二、美国华语报刊
        三、美国华文电视
        四、美国华文广播
        五、美国华文互联网
        六、美国华语媒体对中华文化传承以及美国汉语传播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美国汉语传播研究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研究发现和理论扩展
        一、研究发现及结论
        二、语言国际传播活力模型
        三、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观点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一、本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及论文集类(按中文顺序排列)
    二、中文期刊类(按中文顺序排列)
    三、学位论文类
    四、外语文献
附录
    Ⅰ.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问卷调查:语言的活力和多样性
    Ⅱ. 200-2001年美国汉语使用人群各州分布表
    Ⅲ. 2000-2011年美国说外语的人口数量百分比变化图
    Ⅳ. 美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名单(截止2015年5月4日)
    Ⅴ. 中美两国建交双边教育交流协议和高层互访
    Ⅵ. 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成果清单
    Ⅶ. 美国华文网站排行榜(2016年1月)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参考文献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王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王鏊研究
    1 王鏊的生平
        1.1 家族:从商人到儒士的转变
        1.2 科举:苦读得来的制义之祖
        1.3 坚守与挫折:王鏊早期的仕宦生涯
        1.4 妥协与进取:王鏊后期的仕宦生涯
        1.5 归隐:身在江湖,心在庙堂
    2 王鏊的交游
        2.1 概述:交游甚广,挚友不多
        2.2 王鏊的挚友
        2.3 王鏊与李东阳
        2.4 王鏊参加的几个交游团体
    3 王鏊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3.1 王鏊的哲学思想概述
        3.2 王鏊与程朱理学
        3.3 王鏊与陆氏之学
        3.4 王鏊与佛、道思想
        3.5 王鏊的政治思想
    4 王鏊的文学思想和创作
        4.1 王鏊的文学思想
        4.2 王鏊的文章
        4.3 王鏊的诗歌
        4.4 王鏊的其他着作
下编:王鏊年谱
    凡例
    谱前
参考文献
附录1 王鏊家族世系图
附录2 王鏊家庭成员一览表
附录3 王鏊交游情况一览表
作者简历

(9)《<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梳理
    第一节 特级教师研究文献述评
        一、特级教师相关特征研究
        二、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三、特级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四、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机制研究
        五、特级教师的比较研究
        六、特级教师个体发展案例研究
    第二节 教师发展理论梳理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途径
        二、维果斯基教师发展理论
        三、"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步骤
    第三节 数据采集
        一、量化数据的来源
        二、质性资料的来源
    第四节 数据分析
        一、量化数据的分析
        二、质性资料的分析
第三章 特级教师总体特征
    第一节 成长周期漫长
        一、评上特级周期
        二、评上正高级周期
    第二节 构成分布复杂
        一、批次分布
        二、时空分布
        三、性别分布
        四、职称分布
    第三节 科研产出丰硕
        一、发表周期
        二、论文数量
        三、论文质量
第四章 特级教师的个体特征
    第一节 人格特征
        一、好学
        二、立志
        三、敬业
        四、钻研
    第二节 专业特征
        一、持续的专业阅读
        二、出众的专业写作
        三、深刻的学生理解
        四、扎实的教学功底
    第三节 "特级"眼中的"特级"
        一、师德观
        二、教学观
        三、育人观
第五章 特级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关键事件
        一、职前阶段
        二、入门阶段
        三、蜕变期阶段
        四、成熟期阶段
        五、强化期阶段
    第二节 重要他人
        一、家庭影响
        二、师承影响
    第三节 时代特征
        一、第一代特级教师
        二、新生代特级教师
    第四节 学校背景
        一、学校类型
        二、学校文化
    第五节 区域文化
        一、苏南文化影响
        二、苏北文化影响
    第六节 制度设计
        一、特级教师制度的由来
        二、江苏省特级教师的评选方式
        三、特级教师培养管理与流动
结语: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综述作文教学开放“十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于在春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崔余辉. 扬州大学, 2015(08)
  •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3]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 郭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4]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 ——《红楼梦》的教育世界[D]. 于洋.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5]美国汉语传播研究[D]. 肖顺良. 中央民族大学, 2016(10)
  • [6]《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7]王鏊研究[D]. 刘俊伟. 浙江大学, 2011(01)
  • [8]综述作文教学开放“十化”[J]. 官宝芳. 小学教学研究, 1990(01)
  • [9]《<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D]. 王荐.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总结作文教学“十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