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部大地震(M=7.3)震害调查

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部大地震(M=7.3)震害调查

一、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鲁德巴(Rudbar)地震(M=7.3)的震害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解廷伟[1](2007)在《关于三维强地面运动模拟的基础研究 ——大城市地区三维地下速度结构模型方法的探讨》文中提出基于城市直下型活动断层的地震危害性评价可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强地震动数值模拟是当前展开地震危害性预测和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物理模型(即区域地下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的建立是贯穿于整个模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模型是保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必要条件之一。模型的建立,是综合利用地震地质、地形地貌、地质分层、地震勘探、地脉动、钻孔、波速测试、GPS观测等基础资料,以地震波波速为主要分层指标,参考地层层序,结合ArcGIS,Golden Surfer等多种软件和相关的计算程序,采用将相邻介质分界面(定义为层网)在深度方向上逐层叠加的方法建立的三维模型。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建模资料的形式和可利用方法、建模的坐标系统;数据的分类、整理、整合、修正、储存方式;以及模型的增补数据方法、异常数据处理技术、模型优化(B-Spline函数)技术、计算结果对模型的反映等主要建模内容,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建模理论。根据这套理论,本文选择昆明市作为理论实践,建立适应于强地面运动为主的三维模型,并且应用差分计算方法进行强地震动的模拟,分析地震的空间响应。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易操作、易升级、易调整、储存空间小等多项优点。完善的三维模型有利于城市地震危险性预测和防震减灾防灾事业,有利于地震灾害的其他相关领域研究。

彭克中,何永年,A.贾瓦赫里安,郑剑东,p.莫扎法里,贾志坚[2](1991)在《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鲁德巴(Rudbar)地震(M=7.3)的震害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1990年6月21日德黑兰时间零时30分在伊朗西北部地区发生了一次M=7.3的破坏性地震,震中为北纬36°49′,东经49°24′,在Rudbar镇附近。这次地震造成约4万人死亡,10万人伤残,50万人无家可归,是世界上自中国唐山地震以来破坏最惨重的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局应伊朗德黑兰大学地

何永年[3](1991)在《伊朗西北鲁德巴尔地震》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伊朗1990年6月21日鲁德巴尔地震的现场考察,初步确定该地震序列为主、余震型序列,余震大致呈北西南东分布,约为北西40°。震区的地表地震变形主要表现为地震破裂、滑坡和地震断层三种形式。由于建筑质量低劣和建筑物场地不利,造成构筑物的大量破坏,也是造成人员较大伤亡的主要原因。

郑剑东[4](1990)在《伊朗地震考察简况》文中认为 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西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应伊朗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邀请,国家地震局派出6人考察组于7月5日前往伊朗地震现场进行考察。 这次伊朗地震是自1976年唐山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大陆地震,据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报告,该地震称西北伊朗地震,于当地时间6月21日0时30分发震,震中位置为东经36°49′、北纬49°24′,位于吉兰省鲁德巴城(Rudbar City),在德黑兰西北200多公里,震级为里氏7.3级,造成了4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

二、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鲁德巴(Rudbar)地震(M=7.3)的震害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鲁德巴(Rudbar)地震(M=7.3)的震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三维强地面运动模拟的基础研究 ——大城市地区三维地下速度结构模型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震现象及地震灾害概述
        1.1.1 地震现象
        1.1.2 地震灾害
        1.1.3 加强大城市地区地震危害性的必要性
    1.2 地震预测系统
        1.2.1 国内外地震预测现状
        1.2.2 大城市地区地震危害性预测防御系统
    1.3 对大城市地区的地震动的数值模拟
        1.3.1 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及实现条件
        1.3.2 近场地震动模拟的国内外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区域地下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的建模方法
        1.4.1 建立区域地下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的必要性、研究现状
        1.4.2 区域地下三维速度结构模型与其他工程模型的差异
        1.4.3 建模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方法体系提案-建模前期准备
    2.1 目标区的选定及坐标系统的种类
        2.1.1 坐标系统的类型
        2.1.2 目标区的选定
    2.2 建立模型的资料来源
        2.2.1 地形地貌数据
        2.2.2 地下地质数据
        2.2.3 利用地脉动(microtremors)技术反演地下三维空间的数据
    2.3 建立模型的工作平台
        2.3.1 数字化平台软件,以ArcGIS为主,附用MapInfo,MapGIS,R2V,Auto CAD等
        2.3.2 三维成像软件,以Golden Surfer为主,辅以Origin,Auto CAD,TecPlot,3D Surfer等工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方法体系提案-建模的技术方法
    3.1 数据的种类及分类原则
    3.2 数据采集一般方法及原则
        3.2.1 面数据的采集方法
        3.2.2 线数据的采集方法
        3.2.3 点数据的采集方法
    3.3 模型中的数据扩充及方法
        3.3.1 地下空间的地质分布
        3.3.2 地质层增补数据的必要性及数学方法
    3.4 模型中的数据整合
        3.4.1 模型数据整合的必要性
        3.4.2 模型数据的整合
    3.5 模型数据整合后的异常处理
        3.5.1 处理模型数据异常的原则
        3.5.2 处理模型数据异常的事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型优化方法B-Spline函数
    4.1 三次样条插值(Spline)
        4.1.1 引言
        4.1.2 样条插值的种类
        4.1.3 样条插值的性质
    4.2 B样条插值(B-Spline)
        4.2.1 B-spline在土木工程、地球物理科学中的应用现状
        4.2.2 均匀B样条插值曲线的表达形式
        4.2.3 均匀B样条插值曲线的特点
    4.3 均匀B样条插值曲面
        4.3.1 双三次B样条插值函数的表达式
        4.3.2 均匀三次B样条插值曲面的特点
    4.4 B样条插值(B-spline)在模型中的应用方法
        4.4.1 散乱数据的网格划分
        4.4.2 B样条曲面的应用的注意事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模实例-昆明市地下速度结构模型的构建
    5.1 昆明地区背景介绍
        5.1.1 昆明市的社会与自然地理介绍
        5.1.2 昆明的地质环境描述
    5.2 建模资料
        5.2.1 地表数据
        5.2.2 地下空间数据
    5.3 模型建立
        5.3.1 模型的工作区范围及工作坐标
        5.3.2 数据数字化
        5.3.3 数据整合
        5.3.4 异常数据调整
        5.3.5 模型初建
    5.4 地脉动数据修正模型数据
    5.5 模型优化
    5.6 三维模型的三维显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维模型与强地震动计算
    6.1 计算方法的简述
        6.1.1 地震动的理论计算方法
        6.1.2 计算物理模型
    6.2 地震动的响应与地下结构模型
        6.2.1 计算条件确定
        6.2.1 计算结果显示及分析
    6.3 地下模型对地震动的影响
        6.3.1 计算断层的确定
        6.3.2 计算结果显示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鲁德巴(Rudbar)地震(M=7.3)的震害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三维强地面运动模拟的基础研究 ——大城市地区三维地下速度结构模型方法的探讨[D]. 解廷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9)
  • [2]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鲁德巴(Rudbar)地震(M=7.3)的震害调查[J]. 彭克中,何永年,A.贾瓦赫里安,郑剑东,p.莫扎法里,贾志坚. 世界地震工程, 1991(04)
  • [3]伊朗西北鲁德巴尔地震[J]. 何永年. 中国地震, 1991(01)
  • [4]伊朗地震考察简况[J]. 郑剑东. 地震地质, 1990(04)

标签:;  ;  ;  ;  

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部大地震(M=7.3)震害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