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后仰卧位的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后仰卧位的研究

一、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2](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指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3](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研究说明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韩淑贞,张利岩[4](2005)在《经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卧位是病人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增进病人的舒适程度, 是护理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体现。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诊断冠心病、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入径。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传统方法要求术后穿刺点常规沙袋压迫 6~8 h、术肢制动并加压包扎12 h、平卧24 h,但此

洪先娣[5](2010)在《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体位护理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改变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黄山市人民医院2006-2008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住院患者98例,设对照组40例,实验组58例,观察24 h。对照组患者术后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即平卧位,沙袋压迫穿刺处6 h,术肢伸直制动,卧床24 h后下床活动。实验组术后在沙袋压迫穿刺处6 h基础上,指导患者左、右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术侧肢体伸直。结果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2?×3?皮下血肿或皮肤淤斑,均有不同程度腰背酸痛、失眠和焦虑,1例出现肺栓塞。实验组有6例患者出现2?×3?皮下血肿或皮肤淤斑,腰背酸痛、失眠等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指导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改变体位,能增加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陈赫雨,刘乾惠,王惠兰[6](2011)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病人两种卧位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病人两种卧位的效果。[方法]将8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平卧位24h并患侧下肢制动12h,术后加沙袋压迫穿刺点6h~8h。实验组术后3h由专门指定责任护士负责为病人变换卧位,平卧位和20°~30°半坐卧位,每隔2h~3h交替1次。[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自行进食、排尿、腰背疼痛、腰部不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3h病人取20°~30°半坐卧位与平卧位交替方式优于传统的平卧位。

王丽姿,毛惠娜[7](1999)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术后不适的卧位,使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并发症增高,并通过两种不同的卧位方法进行观察统计,证实了制动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大于改变卧位,提出了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时,予砂袋压迫穿刺点8小时,术侧肢体伸直可水平移动,根据患者需要予术侧卧位或半卧位,若术后3小时出现排尿困难者可予坐位排尿,24小时后可下床行走。从而提高病人舒适度,减少心理压力及并发症的目的

杨省利,郭新红,张茹英,蔚虎文,惠昭岚,周小燕[8](2003)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赵斓婷[9](2020)在《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首位,冠状动脉疾病(CA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复杂重度CAD的主要治疗方法,无创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判断CABG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计算的SYNTAX评分来判断病变复杂严重程度,但其为有创检查,不利于重复检查。此外,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采用STS评分(I B)及EuroSCORE II评分(IIb B)评价CABG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但该指南目前尚未推荐评价远期预后的评分方法。因而,临床期待能够无创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能够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和远期结局的方法。超声心动图是CABG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的首选检查方法,然而,超声心动图参数是否可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程度目前尚不明确。超声心动图参数在判断CABG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亦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无创检测CABG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其在围术期及远期预后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全面信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9年6月拟行CABG患者,排除合并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房颤等恶性心律失常、临时及永久起搏器置入、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及既往有心脏开胸手术史者。冠状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SYNTAX评分。临床一般情况:采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一般情况参数及血压、血糖等常规血生化参数。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天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以下参数: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等。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间隔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Septal-e’)、二尖瓣环侧壁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Lateral-e’)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和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TR)等。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等。STS和EuroSCORE II评分:根据评分中的各项参数,将年龄、性别、血压及血生化参数等所需信息录入网页计算器,自动计算STS和EuroSCORE II评分。CABG术后随访:随访包括围术期随访及远期随访,远期随访主要通过门诊复诊、再入院的医疗记录以及每6个月1次的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围术期结局定义为死亡、卒中、急性肾功能衰竭需透析、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胸骨切口感染和任何原因的再次手术的复合事件。远期结局定义为从CABG术后至随访终点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即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行血运重建术、卒中及肾功能衰竭需透析的复合终点。统计学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高SYNTAX评分(≥33)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各参数对高SYNTAX评分的诊断效能。此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可预测围术期结局的参数,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可预测远期MACCE及远期死亡的参数。通过比较似然比检验获得的χ2值来评价各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差异。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ABG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与高SYNTAX评分的关系共纳入117例拟行CABG的患者,平均年龄61.2±8.2岁,男性100例(85.5%)。患者平均SYNTAX评分为32.76±9.35,根据SYNTAX评分将患者分为中低SYNTAX评分组(<33,58例)和高SYNTAX评分组(≥33,59例)。高SYNTAX评分组患者LVEF、Septal-e’和LVGLS明显减低(P<0.05)。Septal-e’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是高SYNTAX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Septal-e’为4.35cm/s时,预测高SYNTAX评分的敏感度为59.3%,特异度为69.0%(曲线下面积AUC=0.66,P<0.01),联合Septal-e’和NE预测高SYNTAX评分的敏感度为88.1%,特异度为53.5%(AUC=0.70,P<0.001)。与单独应用NE相比(AUC=0.59,P=0.09),联合Septal-e’和NE显着提高了对高SYNTAX评分的诊断效能(P<0.05)。2、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的预测价值共24例(20.51%)患者出现围术期结局,其中死亡3例,卒中1例,肾功能衰竭2例,机械通气时间延长22例,胸骨切口感染1例。EuroSCORE II评分可预测围术期结局(P<0.01),而STS评分不能预测围术期结局(P>0.05)。LVGLS和RVFAC是CABG围术期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EuroSCORE II评分(χ2=12.81)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LVGLS和RVFAC后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的能力显着增强(χ2=23.69,P<0.001)。LVGLS和RVFAC预测围术期结局的四分位数分别是-11.50%及41.39%,LVGLS≥-11.50%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着大于LVGLS<-11.50%的患者(P<0.001);RVFAC<41.39%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着大于RVFAC≥41.39%的患者(P<0.001)。3、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ABG患者远期结局的预测价值中位随访时间为2.06年,共获得115例(98.29%)患者的远期随访信息,其中24例(20.87%)患者出现远期MACCE,死亡12例,卒中9例,再发心肌梗死5例,再次行血运重建者3例,肾功能衰竭2例。STS和EuroSCORE II评分均可预测远期MACCE(P<0.05),LVGLS、LAVI及左心室舒张功障碍(LVDD)是CABG远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STS和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STS评分(χ2=10.12)联合LVGLS、LAVI及LVDD后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的能力显着增强(χ2=43.75,P<0.001);EuroSCORE II评分(χ2=6.71)联合LVGLS、LAVI及LVDD后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的能力显着增强(χ2=39.36,P<0.001)。此外,STS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ABG患者远期MACCE的预测能力较EuroSCORE II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强(χ2=43.75 vs.χ2=39.36,P<0.001)。LVGLS和LAVI的四分位数分别是-11.37%和34.92m L/m2。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LVGLS<-11.37%的患者远期无事件生存率显着高于LVGLS≥-11.37%的患者(P<0.05),LAVI<34.92m L/m2的患者远期无事件生存率显着高于LAVI≥34.92mL/m2的患者(P<0.001),且无LVDD者远期无事件生存率显着高于存在LVDD者(P<0.05)。STS和EuroSCORE II评分均可预测远期死亡(P<0.05),NYHA分级和LAVI是CABG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STS和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STS评分(χ2=12.43)联合NYHA分级和LAVI后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能力显着增强(χ2=30.38,P=0.001),EuroSCORE II评分(χ2=7.22)联合NYHA分级和LAVI后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能力显着增强(χ2=26.76,P=0.001)。此外,STS评分联合NYHA分级和LAVI对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预测能力较EuroSCORE II评分联合NYHA分级和LAVI强(χ2=30.38 vs.χ2=26.76,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NYHA I级和NYHA II级的患者远期生存率显着高于NYHA III级和IV级的患者(P<0.05),LAVI<34.92m L/m2的患者远期生存率显着高于LAVI≥34.92m L/m2的患者(P=0.001)。结论:1、Septal-e’和NE是CABG患者术前高SYNTAX评分(≥33)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联合Septal-e’及NE显着提高诊断效能。2、EuroSCORE II评分可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LVGLS和RVFAC是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3、STS和EuroSCORE II评分均可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LVGLS、LAVI及LVDD是CABG患者远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STS和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此外,STS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ABG患者远期MACCE的预测能力最佳。4、STS和EuroSCORE II评分均可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NYHA分级和LAVI是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STS和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此外,STS评分联合NYHA分级和LAVI对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预测能力最佳。

陶明,余国珍,肖祖碧[10](2006)在《护理干预对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2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24h、PCI术后卧床48h,卧床期间协助完成生活自理,按摩腰背部。观察组术前、术后认真宣教;改进卧位及缩短卧床时间,即弹性绷带包扎期间可以水平移动身体取自由卧位,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12h、24h;协助完成各项生活自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血肿、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需要及病情适当调节卧位,可较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1.1 定义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1.3 临床分型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CCB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替格瑞洛
        2.2.4 β受体阻滞剂
        2.2.5 他汀类药物
        2.2.6 ACEI或ARB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3.1 定义
    3.2 危险分层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3.3.1 诊断
        3.3.2 鉴别诊断
    3.4 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EMI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2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4.2. 4 抗心肌缺血
        3.4.2. 5 调脂治疗
        3.4.2. 6 其他治疗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3.4.3. 1 一般治疗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3.4.3. 4 抗凝治疗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4.2 病情评估
        4.2.1 临床评估
        4.2.2 负荷试验
        4.2.3 左心室功能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4.2.5 冠状动脉CTA
        4.2.6 冠状动脉造影
    4.3 治疗原则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3.2 循证药物治疗
        4.3.3 血运重建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定义
    5.2 病因与机制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5.2.2 炎性反应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临床表现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CCB
        5.5.3 硝酸酯类药物
        5.5.4 ACEI
        5.5.5 他汀类药物
        5.5.6 其他药物
    5.6 非药物治疗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定义及分型
        6.1.1 完全SMI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6.1.3 心绞痛伴SMI
    6.2 可能机制
    6.3 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药物选择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2. 2 目标管理
        7.1.2. 3 药物推荐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概述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7.3.4 NOAC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7.3.5 注意事项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4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流行病学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7.5.4 一般治疗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7.5.4.2降压治疗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7.5.4.4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3长期抗凝治疗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7.3. 3 他汀类药物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PPI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2 药物治疗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7.1 0.1.1 CKD的定义
        7.1 0.1.2 CKD的分期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7.1 0.2.1 抗栓治疗
        7.1 0.2.2 他汀类药物
        7.1 0.2.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7.1 1. 3 临床特点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7.1 2.2.1 流行病学
        7.1 2.2.2 一般治疗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7.1 2.3.1 流行病学
        7.1 2.3.2 一般治疗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3.2药物治疗推荐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ACEI或ARB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CCB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ACEI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8.1.3 药物治疗
        8.1.3. 2 大剂量IVIG
        8.1.3. 3 CAA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诊断
        8.2.3 调脂药物治疗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8.3.1.1疾病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疾病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疾病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4)经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时间卧床制动弊远大于利
2 术后宜早调整体位并缩短卧床时间
3 早期调整卧位并缩短卧床时间的临床效果
    3.1 早期调整卧位可增加病人舒适度,而不增加局部出血和血肿发生率
    3.2 缩短卧床时间,也不增加局部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
    3.3 早期活动可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减轻家属和护理人员负担[5,6]
4 早期活动的相关机制和依据
    4.1 CAG术后正常止血过程
    4.2 术后卧位与穿刺点局部出血无直接相关性
    4.3 局部血肿与术后早期活动不直接相关
    4.4 科学有效的压迫和包扎是早期活动的保障
5 早期活动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5.1 重视穿刺部位出血的危险因素
    5.2 早期活动时需加强监护
    5.3 早期活动时需注意的事项[6,22]:

(5)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体位护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护理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观察项目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病人两种卧位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卧位方法
        1.2.2 观察方法及项目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术后3h更换卧位对并发症的影响
    3.2 术后3h更换卧位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
        3.2.1 术后3h更换卧位对自行进食的影响
        3.2.2 术后3h更换卧位对腰背疼痛、腰部不适的影响
        3.2.3 术后3h更换卧位对排尿的影响
    3.3 术后3h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
4 小结

(8)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后宜早调整体位并缩短卧床时间
2 临床效果
    2.1 早期调整体位,不增加局部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
    2.2 缩短卧床时间,不提高局部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
3 相关机制和依据
    3.1 凝血过程
    3.2 卧位与穿刺局部出血无直接相关性
    3.3 预防出血的关键措施
        3.3.1 科学有效的压迫和包扎:
        3.3.2 重视穿刺部位出血的危险因素:
        3.3.3 早期活动时加强监护:
4 小 结

(9)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状动脉SYNTAX评分的关系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2.1 临床数据采集
        2.2.2 冠状动脉造影与SYNTAX评分
        2.2.3 超声心动图图像采集与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3.1.1 中低SYNTAX评分组与高SYNTAX评分组临床一般情况参数比较
        3.1.2 中低SYNTAX评分组与高SYNTAX评分组血生化参数比较
        3.1.3 中低SYNTAX评分组与高SYNTAX评分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3.2 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高SYNTAX评分的关系
        3.3 预测高SYNTAX评分的ROC曲线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2.1 临床数据采集
        2.2.2 超声心动图图像采集与分析
        2.2.3 风险评分计算
        2.2.4 研究终点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围术期结果
        3.1.1 围术期结局
        3.1.2 超声心动图参数对围术期结局的预测价值
        3.1.3 围术期结局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
        3.2 远期随访结果
        3.2.1 远期结局
        3.2.2 超声心动图参数对远期MACCE的预测价值
        3.2.3 远期MACCE的 Kaplan-Meier曲线分析
        3.3 远期死亡随访结果
        3.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3.3.2 超声心动图参数对远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3.3.3 远期死亡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护理干预对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1.2.2 评价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3 讨论

四、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
  • [4]经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J]. 韩淑贞,张利岩. 护士进修杂志, 2005(12)
  • [5]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体位护理探讨[J]. 洪先娣. 中华全科医学, 2010(01)
  • [6]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病人两种卧位效果的对比研究[J]. 陈赫雨,刘乾惠,王惠兰. 全科护理, 2011(29)
  • [7]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的研究[J]. 王丽姿,毛惠娜. 实用护理杂志, 1999(01)
  • [8]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J]. 杨省利,郭新红,张茹英,蔚虎文,惠昭岚,周小燕. 中华护理杂志, 2003(10)
  • [9]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D]. 赵斓婷.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10]护理干预对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作用[J]. 陶明,余国珍,肖祖碧. 护理学杂志, 2006(05)

标签:;  ;  ;  ;  ;  

冠状动脉造影后仰卧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