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春小麦“勐麦31”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早熟春小麦“勐麦31”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早熟春小麦“蒙麦31号”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祁静玉[1](2018)在《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根系特征和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新疆滴灌春小麦生产中仍遵循传统高产高肥的理念,氮肥投入过量、氮效率低。因而,研究低氮条件下小麦高产群体结构的变化,对新疆小麦的高效生产意义重大。为此,论文从作物群体发育角度,研究根层减氮下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化及与植株地上部源库特性的关系,探寻通过根层减氮,调控根系生长与冠层群体特征,揭示滴灌春小麦物质生产、贮存与调运的机理和产量形成规律,寻求最佳施氮模式,以期为进一步稳定新疆滴灌春小麦产量和提高氮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指标,根长密度、根系体积和根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新春31号以N2(275 kg·hm-2)根系形态特性表现最优,开花期根系质量为48.3g、根长密度为3.539 cm·cm-3,新春6号以N3(250 kg·hm-2)开花期根系形态特性表现最优,开花期根系质量为49.3 g、根长密度为4.066 cm·cm-3。新春6号N3处理表现较好,根系质量、根长密度、根体积较新春31号N2(275 kg·hm-2)处理提高了2.07%,14.89%,16.69%,通过对根系形态特性与产量相关性研究表明,小麦开花期根系质量、长度和体积与产量呈显着相关。不同施氮量下,当新春31号施氮量达到N2,新春6号施氮量达到N3时根系生理特性表现最佳。新春6号根系生理特征表现较好,根系POD活性、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较新春31号分别提高了0.22%,6.15%,16.12%,8.08%,而新春31号根系MDA含量较新春6号提高了6.94%。通过对根系生理特性与产量相关性研究表明,根系酶活性和活力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MDA含量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从产量和根系生理特性指标的相关系数中可看出,不同施氮量处理下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和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较强。2.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适宜的施氮量可以提高滴灌春小麦总茎数、从而增加收获穗数和茎蘖成穗率,过高或过低的施氮量都会降低总茎数。研究表明新春31号以N2(275kg·hm-2)群体结构表现最优,孕穗期总茎数为711.11×104·hm-2、茎蘖成穗率达到79.19%、叶面积指数为7.7、花后干物质贡献率为75.04%、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也在此处理下达到最高分别为4215.8粒·m-2、199 g·m-2,新春6号以N3(250 kg·hm-2)群体结构表现最优,孕穗期总茎数为722.92×104·hm-2、茎蘖成穗率达到75.91%、叶面积指数为6.8、花后干物质贡献率为75.52%、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也在此处理下达到最高分别为4233.2粒·m-2、203.9 g·m-2。新春6号N3处理花后干物质贡献率、粒数叶比、粒重叶比较新春31号N2处理提高了0.6%、0.4%、2.5%,通过对群体结构与产量相关性研究表明,茎蘖成穗率、花后干物质贡献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粒叶比、粒重比与产量呈极显着相关,从产量和春小麦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系数中可看出,不同施氮量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和粒叶比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较强。3.滴灌春小麦叶片Pn、Tr、Gs,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Ci呈相反的趋势。研究表明新春31号以N2(275 kg·hm-2)开花期叶片光合速率达到最高为26.21μmol·m-2·s-1、气孔导度0.79 mol·m2·s、蒸腾速率7.61mmol·m2·s,新春6号以N3(250 kg·hm-2)开花期叶片光合速率达到最高为26.67μmol·m-2·s-1、气孔导度0.82mol·m2·s、蒸腾速率为7.81 mmol·m2·s;滴灌春小麦叶片荧光参数(Fv/Fm)、SPAD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新春31号N2,开花期Fv/Fm和SPAD值达到最高分别为0.88和53.5,新春6号以N3开花期Fv/Fm和SPAD达到最高分别为0.91和55.8。通过对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相关性研究表明,叶片Pn、Gs、Fv/Fm、SPAD值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Ci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从产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相关系数中可看出,不同施氮量处理下净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和SPAD值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较强。4.两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向,新春31号以N2(275 kg·h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达到最高为432×104·hm-2、40.48、47.23 g;新春6号以N3(250 kg·h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达到最高为427×104·hm-2、39.19、46.80 g。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新春31号千粒重对滴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总体表现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新春6号表现为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总体表现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新春31号以N2处理产量达到最高为7111.1 kg·hm-2,新春6号以N3产量达到最高为7522.9 kg·hm-2。

谭丽萍,张玮,刘庆鹏,薛伟,毕经伟,王晓云,田军[2](2012)在《赤峰市小麦生产状况调研报告》文中指出近年来,赤峰市的小麦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现基本稳定在26.7~4.0万hm2,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为辽春9号、赤麦5号、赤麦2号、龙麦26号、辽春10号等品种,主要栽培模式为复种、单种和套种。套种作物种类分别为向日葵(食用向日葵常规种黑白边、杂交种LD5009),玉米为中晚熟品种(郑单958等);复种作物分别为白菜、甘蓝、早熟油用向日葵等。

杨建仓[3](2008)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口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和贸易粮,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对强筋、中筋、弱筋三种品质小麦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未来小麦消费的发展趋势,也对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小麦种植面积、生产目标、产量以及面积增加对总产量增加的贡献等指标将小麦生产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和若干小的时期。1949-1978年为农村改革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其中1949-1956年为小麦生产较快恢复和发展时期,其特点是面积增加、单产提高、总产得到较大的增长;单产提高和种植面积增加对总产增加的贡献分别为52.4%和47.6%,除生产条件改善外,优良品种起了重要作用。1957-1965年为小麦生产下降恢复时期,由于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出现,使得碧蚂1号等小麦品种相继感病,减产显着。1965-1972年为小麦生产发展较快时期,单产提高对增加产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占到80%。1973-1978年为小麦生产迅速发展时期,小麦总产增长的30%靠种植面积的增加,70%靠单产的提高。1979-1997年小麦生产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小麦产量增加了一倍多,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4.4亿亩(2933万hm2),产量增加主要靠单产提高,占95%。1998-2006年为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自1998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呈明显的连续下降趋势,近年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发展,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探讨科技在不同区域小麦生产中如何发挥作用,对小麦种植区域的变化和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梳理。50-90年代,按照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小麦生产划分为10大区域,成为小麦区域发展的基础;随着小麦的发展,区域布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小麦生产按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得到较快发展,种植的集中程度逐渐增加,全国14个省区形成具有明显的小麦种植规模优势。未来小麦产区被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大小麦优势区,小麦生产区域划为分析不同区域科技支撑提供了基础。利用重心偏移的分析方法对小麦生产重心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种植面积看,小麦种植重心总体上向北、向西方向移动(与1949年相比),其中60年代变化最大。种植面积在南北方向上的动态变化相对东西向更剧烈,但最近几年,南北方的差距基本消失,东西部的差距较大,这与东部土地资源有限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有关;从单产看,50-60年代,小麦单产重心向偏东、偏北方向移动的趋势比较明显,70年代起逐渐向西回移,东西向的差距逐渐缩小,90年代继续向北偏移一定程度后开始回移,南北向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单产重心的移动与各地小麦生产水平变化有关,重心总是向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的地区偏移。从偏移距离看,小麦种植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小,单产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大,总产量重心的总偏移距离介于两者之间。在小麦生产和区域变化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优势区小麦优良品种更换的调查,特别是不同地区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来系统分析科研是如何支持小麦生产发展的。在全国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共进行了7次大的品种更换,每一次品种更替与推广都抑制了因品种退化而造成的产量下降趋势,使小麦单产得到较大的提高,可见,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品种的更新换代。不同时期小麦育种的目标不同,90年代以前,基本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比较重视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性,没有考虑产品加工品质问题;90年代后期,小麦育种开始注重品质改良,逐渐向广适性、高产、优质方向发展,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的专业化育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除了更新品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是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持,现阶段已形成以调整播量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以调节施肥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还有小麦垄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小麦科研单位布局的区域性在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区科研单位培育的优良品种有效地促进了各生态适宜区品种的更替,成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生产发展的科技支撑。调查得出,目前,常规育种经费短缺和亲本缺乏是影响育种进展的主要原因,生物技术与育种结合不紧密严重影响其应用,未来小麦育种方面要求常规育种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要有突破。五大小麦优势区的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重点各不相同。黄淮海优势区灌溉水短缺,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但小麦科技实力较强,育种和栽培研究水平相对较高,要加强栽培管理缩小试验地产量与大田产量的差距;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排涝和降渍能力比较弱,渍害、穗发芽时有发生;东北小麦优势区干旱和高温频发、收获前常遇阴雨导致穗发芽;西北小麦优势区土壤瘠薄、干旱少雨;西南小麦优势区日照不足、雨多雾大晴天少,易旱易涝等。因此,各区应重点选育、繁育和推广适合当地特点的品种,执行相应的高产栽培标准。通过典型调查对小麦科研生产力的培育进行了剖析。两个单位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属于当地更换的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优势区小麦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小麦育种单位公益性强、社会效益大、研究周期长、条件比较艰苦,种子繁育所带来的收入很少,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应该是研究所经费的主要来源,这样才能保障科研育种机构的良性发展。科研机构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包括育种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科研推广体系等方面,小麦育种要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核心骨干长期稳定的团队,必须重视团队组织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指导政策的一贯性和经费支持的连续性。从有关国家小麦产业和科技支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国都非常重视小麦科研育种工作,科研育种以政府资助为主;对品种管理都非常严格,小麦新品种在推广利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和注册;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的体制有利于专家和教授及时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最好的技术和信息推广给农民,把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研中。通过对中国小麦生产及其科技支撑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国家对小麦生产发展要采取区域综合协调、西部有所侧重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加大对小麦育种单位的投入和育种团队的培养,投入重点应放在常规育种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方面,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经验,从源头入手完善小麦质量控制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谭丽萍,高俊,曲文祥,王小云,田军[4](2007)在《赤峰地区的小麦育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从全国小麦育种分布,东北春麦区目前的小麦育种动态,赤峰所小麦育种的经验,以及今后小麦育种的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赤峰市及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小麦育种有指导意义。

叶新宇,陈官印[5](2007)在《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近年来,小麦病虫害种类增加,高产与优质、高产与抗倒伏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小麦持续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针对新疆现有春小麦品种存在的不足,新疆农科院核生所研究育成了产量和品质兼优的专用型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该品种将株型、高产、优质和抗病育种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高产与优质、高产与抗病之间的矛盾,达到品质与产量、产量与抗性、产量与株型的协调统一。该品种2005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现已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主推春小麦优良品种。

索全义[6](2007)在《内蒙古平原灌区春小麦品质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和调查研究,开展了内蒙古平原灌区(土默川和河套)春小麦品质现状和特性、影响春小麦品质形成的因素(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基因型、施肥)、春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形成特点以及花后不同光合器官对品质的作用和不同光合器官下氮磷钾配比对品质调控效应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1.河套平原灌区春小麦千粒重、容重、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全国(2006)和黑龙江(1992)平均水平;烘焙品质评分值、蛋白质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土默川平原平均千粒重、容重、面团稳定时间、烘焙品质评分值、蛋白质均低于全国水平,湿面筋含量高于全国水平。2.自然生态和栽培条件对7项品质指标变异程度大小的顺序依次是面团稳定时间、千粒重、降落数值、蛋白质、湿面筋、烘焙品质评分值、容重。河套平原容重、千粒重、降落数值、面团稳定时间,烘焙品质评分值均显着高于土默川地区;而蛋白质与土默川相当,湿面筋含量显着低于土默川。自然生态和栽培条件对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大的5种氨基酸依次是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组氨酸;Se、Zn、Fe三个目前人们生活中追求的矿质营养元素都易受栽培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籽粒锌(Zn)、硒(Se)的平均含量以土默川平原高于河套平原,铁(Fe)的平均含量则是土默川平原低于河套平原。3.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对品质影响程度的大小因籽粒品质性状的不同而异。籽粒蛋白质、容重、千粒重、氨基酸是环境条件的影响大于遗传因素,而面团稳定时间、烘焙品质评分值、湿面筋是遗传因素的影响大于环境条件,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对降落数值的影响不相上下。4.不同基因型春小麦8项品质指标变异度大小的顺序依次为面团稳定时间、沉降值、烘焙品质评分值、降落数值、湿面筋、千粒重、蛋白质、容重;变异度最大的5种氨基酸依次是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矿质元素含量变异度大小依次是钙、铁、镁、锌。5.施氮肥可大幅度提高蛋白质、湿面筋的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提高降落数值,改善烘焙品质;施磷肥可显着提高千粒重和容重,增加湿面筋含量,改善烘焙品质;施钾肥可显着提高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增加千粒重,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氮肥、磷肥、钾肥的施用都有利于籽粒氨基酸总量、动物必需氨基酸、人必需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的提高;氮肥的施用,提高了籽粒中磷、硫、钙、镁、铁、铜、锌的含量;氮、磷配合,使磷、钾、硫、钙、镁、铁、铜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钾肥的施用,使钾、铁、锰的含量明显提高。6.硼肥对品质没有显着影响,锌肥使容重和降落数值明显增加;硼肥可不通称度地提高钙、镁、铁、锰、铜、锌、硒的含量,锌肥可不同程度地增加钙、铜、锌、硒的含量;硼肥对必需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占总量%)有显着正效应;锌肥使赖氨酸含量显着提高,且显着提高了必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的组成。7.氮肥种类(尿素、硝铵、碳铵)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较小;氮肥用量对小麦加工品质中的面团稳定时间影响最大、对营养品质中淀粉含量的影响最小、对小麦矿物质中锌含量的影响最大,对维生素中VE含量的影响最大;随着氮肥施用期后移,容重、粗蛋白、降落数值、面团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以及面包烘焙品质评分值都得到了提高,淀粉含量降低,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有降有升;籽粒磷、钾、钙、铁含量整体呈降低的趋势,锌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氮肥后移使VB1和VB2含量均降低,使VE含量增加;除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外,后期施氮有利于籽粒中其它各种氨基酸含量的提高。8.氮肥用量、种类、施用时期对籽粒硝态氮含量的影响都很小。9.随春小麦籽粒发育进程,淀粉含量递增、粗蛋白质含量递减、粗脂肪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灰分含量整体上是降低的趋势;钾、钙、锌、铁含量递减,磷含量先降后升,VB1、VB2、VE含量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氨基酸总含量渐增;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延伸性渐增,最大拉伸阻力则呈倒“N”型,即“降低—升高—降低”;拉伸比整体上呈下降趋势。10.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营养成分的变异度以淀粉含量最大,其次为灰分和脂肪,粗蛋白最小;对籽粒矿质元素中铁含量引起的变幅最大,其次为钙和钾,再次为磷,最小的为锌;对维生素中B族维生素(B1、B2)引起的变幅较大,对VE引起的变幅较小。从光合器官的类型来看,春小麦开花后非叶光合器官(穗、穗下节间、旗叶鞘)对籽粒品质的影响并不弱于叶器官(旗叶、倒二叶、倒三叶)。不同光合器官下氮磷钾配比对品质的调控效应由于品质指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李红光,张雪莲,曲文祥[7](2004)在《早熟春小麦“蒙麦31号”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蒙麦31号是1997年经自治区审定的新品种,春性早熟,对秆锈21C3、34、34C2、34C3表现免疫,对叶锈1、2、3号及洛10类种群表现高抗。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188.95kg/hm2,比内麦17号平均增产10.42%,增幅3.4%~44.9%;适应水浇地间套立体化种植,目前已在内蒙古东部早熟区推广。

谭丽萍,曲文祥,田军,王晓云[8](2002)在《春小麦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利用及推广》文中研究说明赤峰市农科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九五”期间选育成功了3个审定品种,即赤麦2号、蒙麦30号、蒙麦31号,以及一个待审品种赤94-5。并进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大面积推广,据1994~1999年统计,4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8.05万hm2,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冯魁[9](2017)在《不同密度条件下施硒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种子活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新春3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不同密度下硒对春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硒含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在试验中,主区密度设450万株·hm-2(D1)、600万株·hm-2(D2)和750万株·hm-2(D3)3个水平;副区为施硒量设0 g·hm-2(Se1)、15 g·hm-2(Se2)、30 g·hm-2(Se3)、45 g·hm-2(Se4)和60 g·hm-2(Se5)5个水平,于花后5 d均匀喷施在植株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密度对春小麦生育进程影响不显着,对群体总茎数、株高、茎粗、穗下节间长度、旗叶SPAD值、旗叶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成穗数、穗粒数、穗长、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显着影响;施硒使小麦生育期滞后,对株高、旗叶SPAD值、旗叶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均有显着差异,且随着施硒量增加,上述指标先增加后减小;施硒量对茎粗、穗下节间长度、成穗数没有差异,在D2Se4处理时,小麦产量最高,达到7813.08 kg·hm-2。密度和施硒量对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且呈先缓慢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籽粒干物质最大;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累积春小麦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和花后积累量在D2Se4处理下最大,达10027.2 kg·hm-2。干物质积累量(y)随着施硒量(x)增加而增加,但增幅不断减小;D2密度下茎秆、叶和籽粒的干物质积累表现最佳,拟合的二次方程分别为:y=0.1886x2+18.234x+3951.9(R2=0.8919)、y=0.1137x2+14.858x+1684.13(R2=0.892)和y=0.5289x2+50.032x+10522(R2=0.9213);颖壳表现为先不断降低随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密度对各器官总硒含量差异不显着,施硒表现为显着差异水平。各器官总硒含量均随施硒量的增大而增大,且与施硒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60以上,籽粒对硒的利用率随施硒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每施硒1 g·hm-2,籽粒硒含量平均提高5.558.90μg·kg-1,施硒量为45 g·hm-2时,籽粒中的硒含量达到最佳富硒标准;施硒量对氮、磷素积累量呈显着性差异,对钾素积累量除Se5外,其余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种植密度对籽粒的长度、幼苗鲜重、干重、根长、苗长、根数影响均不显着,对其余指标呈显着性差异;施硒对籽粒的长度影响不显着,对其余指标均有显着性影响;随着施硒量增加,上述指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硒处理后的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提高至96.33%、83.22%和39.52,比对照处理提高了2.72%、3.74%和2.97%,继续增加施硒量,上述指标不变或减小;Se4处理下的幼苗鲜重、干重、根长、苗长较其他处理均表现最大。随着硒浸种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和苗的干鲜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硒浓度在1.0 mg·L-1时,对种子发芽和生长最有利,上述指标达到最高,当浓度≥2.5mg·L-1时,各项指标显着下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新春31号在密度600万株·hm-2,施硒量为45 g·hm-2时,既能有效提高春小麦产量、达到富硒的效果,也能提高种子活力。

迪里夏提·尔肯[10](2017)在《氮磷配施对春小麦生长、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给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新春3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试验中,以施磷量为主因素,施氮量为副因素,磷素设3个水平,氮素设5个水平。磷肥处理P2O5的用量分别为0 kg·hm-2、75 kg·hm-2和150kg·hm-2,记为(P0、P1和P2)。氮肥处理为纯氮的用量分别为0 kg·hm-2(对照CK)150 kg·hm-2、300kg·hm-2、450 kg·hm-2和600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和N4),共设15个处理,不施氮磷(N0P0)为对照。研究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施磷、氮量对春小麦株高、茎秆直径、穗长、穗下节间长度和旗叶SPAD值均有显着影响;上述农艺性状与施氮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89、0.73和0.90。穗长、穗粒数均随着施氮、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成穗数和千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施磷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合理范围内呈下降趋势。(2)在春小麦花后生长的不同天数,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开花后25-30 d不断增长,花后30 d开始均开始下降。不同处理间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都存在差异,收获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量表现为,籽粒>茎>颖壳>叶片>叶鞘。不同施磷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不同器官的干物质转运率和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不同,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3)随着花后生育时期的推进,小麦茎秆氮素含量呈先上升后逐渐降低趋势,籽粒和叶片氮素含量表现为逐步升高的趋势;茎秆和叶片中的磷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磷含量在开花后5 d达到最高值。氮磷肥配施作用下的氮素积累量随着花后天数的推移,呈逐渐上升趋势,磷素积累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植株不同器官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表现为籽粒>叶片>茎。茎秆、叶片分配比例呈增加趋势,而籽粒分配比率呈降低趋势。不同器官磷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表现为籽粒>茎>叶片,施磷、氮对植株茎、叶片和籽粒的影响达显着性水平。(4)适度的增施氮和磷肥能够提高春小麦种子的活力指数,且有利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相关活力指标的提升,有利于种子幼苗生长发育,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幼苗干物质的累积,增加小麦幼苗根系长度,而氮、磷肥的施用量超出合理范围会影响春小麦种子的活力,不利于活力指标的进一步增加。在P2水平,N2处理下,种子活力指数在老化8 d后降低幅度最小,显着高于施氮、施磷的其他各水平。在开花后35 d收获的春小麦种子质量最好,种子活力表现好,此收获时期是春小麦种子的最佳收获时期。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当新春31号施磷量为150 kg·hm-2、施氮量为300 kg·hm-2时,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证春小麦种子的活力达到最佳。

二、早熟春小麦“蒙麦31号”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熟春小麦“蒙麦31号”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根系特征和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氮素对根系特征的影响
        1.2.2 氮素对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
        1.2.3 氮素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1.2.4 根系特征与地上部的关系
        1.2.5 氮素对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3.1 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根系调控效应
        1.3.2 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冠层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1.3.3 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分蘖成穗率的测定
        2.3.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2.3.3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4 粒数叶比、粒重叶比
        2.3.5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6 根系形态参数的测定
        2.3.7 根系生理特性测定
        2.3.8 产量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对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3.1.1 根系形态的变化
        3.1.2 根系生理的变化
    3.2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3.2.1 株高的变化
        3.2.2 茎蘖动态的变化
        3.2.3 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
        3.2.4 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变化
        3.2.5 群体粒叶比的变化
    3.3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
        3.3.2 叶片气孔导度(Gs)的变化
        3.3.3 叶片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
        3.3.4 叶片蒸腾速率(Tr)的变化
        3.3.5 叶片荧光参数(Fv/Fm)的变化
        3.3.6 SPAD值的变化
    3.4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1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变化
        3.4.2 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根系特征的影响
        4.1.2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4.1.3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4.1.4 节氮栽培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赤峰市小麦生产状况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赤峰市的生态条件
2 赤峰市春小麦的种植类型 (按生态区域划分, 可分为两种类型)
    2.1 水浇地麦茬复种区
    2.2 旱地夏播区
3 赤峰市及类似生态区域的小麦生产情况
    3.1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
    3.2 目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3.2.1 协作问题
        3.2.2 效益问题种植春小麦投入高、产出低
        3.2.3 育种目标取向
    3.3 这一区域生产应用品种上的特点
4 赤峰市农牧科学院的春小麦育种基础
    4.1 育成的品种
    4.2 品种的生产应用情况
    4.3 基础材料的储备情况
    4.4 科技人员状况
    4.5 试验条件较为齐全
5 发展本区域小麦生产的对策

(3)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发展背景
        1.1.2 小麦在我国粮食中的地位
        1.1.3 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1.1.4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现状
        1.1.5 我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理论工具和主要方法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粮食和小麦产业发展研究
        2.1.1 粮食发展
        2.1.2 小麦产业发展
    2.2 小麦生产的技术研究
    2.3 产业组织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
        2.3.1 农业产业一体化
        2.3.2 技术创新理论
    2.4 简要评价
第三章 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特点
    3.1 小麦生产的特点
        3.1.1 小麦的地位特点
        3.1.2 小麦生产发展特点
        3.1.3 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的变化特点
        3.1.4 小麦种植的小农户经营特点
    3.2 小麦消费需求的特点
        3.2.1 小麦消费和利用特点
        3.2.2 小麦的消费需求变化及结构特点
    3.3 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3.3.1 改革开放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3.3.2 小麦生产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7 年)
        3.3.3 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1998-2006 年)
    3.4 小麦产后加工的发展
        3.4.1 小麦加工业发展
        3.4.2 小麦加工产品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生产的区域特点和重心偏移
    4.1 小麦生产布局的分区变化特点
    4.2 小麦生产优势区
        4.2.1 优势区布局规划
        4.2.2 专用小麦优势区建设
        4.2.3 现阶段小麦优势区分析
    4.3 小麦生产重心的演变路径及偏移特点
        4.3.1 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3.2 小麦生产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4.3.3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重心轨迹的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科技对小麦生产发展的支撑
    5.1 80 年代以前科技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1.1 小麦品种培育和改良
        5.1.2 小麦抗病育种
    5.2 90 年代以后科技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2.1 优质专用小麦培育
        5.2.2 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
    5.3 小麦不同种植区域科技对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3.1 黄淮海小麦种植区
        5.3.2 长江中下游区
        5.3.3 东北小麦种植区
        5.3.4 西北小麦种植区
        5.3.5 西南小麦种植区
    5.4 小结
第六章 小麦生产科技需求与技术对策
    6.1 小麦生产发展科技支撑的现状分析
        6.1.1 主要育种技术
        6.1.2 小麦主要栽培技术
    6.2 小麦生产发展技术支撑存在的问题分析
        6.2.1 存在问题
        6.2.2 原因分析和技术需求调查
    6.3 不同优势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和科技需求
        6.3.1 黄淮海小麦优势区
        6.3.2 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
        6.3.3 东北小麦优势区
        6.3.4 西北小麦优势区
        6.3.5 西南小麦优势区
    6.4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的技术对策
        6.4.1 完善与提高常规育种技术
        6.4.2 突破分子技术应用
        6.4.3 集成组装简易高效栽培体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小麦科技支撑能力的培育
    7.1 案例调查
        7.1.1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案例
        7.1.2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
    7.2 小麦育种和推广的区域性及科技支撑
    7.3 小麦科研和推广的公益性
    7.4 小麦科研和推广的有效组织
        7.4.1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历史变迁
        7.4.2 小麦的科研组织
    7.5 小结
第八章 有关国家的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
    8.1 有关国家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1 美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2 法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3 日本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4 印度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5 比较分析
    8.2 有关国家小麦产业的发展与科技支撑
        8.2.1 加拿大小麦产业及其科技支撑
        8.2.2 澳大利亚小麦产业及其科技支撑
    8.3 小结和启示
第九章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内蒙古平原灌区春小麦品质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小麦品质概念内涵
    1.3 小麦品质研究现状
        1.3.1 小麦品质形成的生态基础研究
        1.3.2 小麦品质形成的营养基础研究
        1.3.3 籽粒形成中品质性状的动态变化
        1.3.4 小麦光合器官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田间试验基地条件
     2.2 试验内容与方案
        2.2.1 品质状况调查研究
        2.2.2 品质基因型差异研究试验方案
        2.2.3 施肥对品质的影响试验方案
        2.2.4 籽粒形成过程品质变化规律试验
        2.2.5 春小麦开花后冠层光合器官对籽粒品质作用试验
    2.3 品质测定方法
        2.3.1 矿物质测定方法
        2.3.2 营养品质测定方法
        2.3.3 加工品质测定方法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蒙古平原灌区春小麦品质状况分析
    3.2 生态和栽培条件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生态和栽培条件下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异
        3.2.2 不同生态和栽培条件下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差异
    3.3 春小麦品质的基因型差异
        3.3.1 河套地区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品质状况评价
        3.3.2 基因型对春小麦籽粒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3.3.3 春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和组成的基因型差异
        3.3.4 基因型对春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3.4 施肥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3.4.1 养分种类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3.4.2 氮肥施用技术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3.5 籽粒形成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
        3.5.1 籽粒形成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
        3.5.2 籽粒形成过程中矿质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
        3.5.3 籽粒形成过程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3.5.4 春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3.5.5 春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不同氨基酸组分的变化特点
        3.5.6 籽粒形成过程中加工品质的变化特点
    3.6 春小麦开花后冠层光合器官对籽粒品质的作用
        3.6.1 春小麦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3.6.2 不同光合器官下氮磷钾配比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5 对内蒙古平原灌区春小麦品质调优技术的思考
    5.1 品种调优技术
    5.2 肥料调优技术
        5.2.1 施氮量的调节
        5.2.2 施肥时期的调节
        5.2.3 肥料配比的调节
        5.2.4 微量元素的调节
    5.3 环境调优技术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早熟春小麦“蒙麦31号”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生育特点
    1.2 熟期表现
    1.3 抗逆性
    1.4 籽粒品质
    1.5 产量表现
        1.5.1 鉴定试验
        1.5.2 自治区攻关区域试验
        1.5.3 全区生产示范试验
        1.5.4 大面积推广试验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播前准备
        2.1.1 秋施肥,秋深翻,适时冬灌
        2.1.2 播前整地
        2.1.3 精选种子
        2.1.4种子处理
    2.2 播种-出苗
        2.2.1 增施种肥
        2.2.2 适时早播
        2.2.3 合理密植
    2.3 出苗-拔节
        2.3.1 早追肥、早浇水
        2.3.2 松土除草
        2.3.3 防治蚜虫
        2.3.4 镇压防倒
    2.4 拔节-抽穗
        2.4.1 适时浇好拔节水
        2.4.2 拔除大草和病株
    2.5 抽穗-成熟
        2.5.1 浇好灌浆水和麦黄水
        2.5.2 及时防治粘虫
    2.6 收获—脱粒
        2.6.1 选留良种
        2.6.2 适时收获

(9)不同密度条件下施硒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种子活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富硒研究概况
        1.2.2 施硒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 种子活力概述
        1.2.5 硒浸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2.6 种植密度及施硒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设计和测定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室内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2.3.1 春小麦各生育时期和群体数量调查
        2.3.2 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3 春小麦旗叶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2.3.4 春小麦旗叶SPAD值测定
        2.3.5 产量及构成因素测定
        2.3.6 硒含量测定
        2.3.7 籽粒氮磷钾含量测定
        2.3.8 幼苗生长指标测定
        2.3.9 相关计算公式
        2.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种植密度和施硒量对春小麦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种植密度对春小麦群体数量的影响
        3.1.2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春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1.3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3.1.4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1.5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1.6 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简单相关系数
    3.2 讨论与结论
第4章 种植密度和施硒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密度下施硒对春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1.2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4.1.3 施硒量对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多重比较
        4.1.4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春小麦花后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4.2 讨论与结论
第5章 种植密度和施硒量对春小麦硒含量及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春小麦各器官总硒含量的影响
        5.1.2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小麦籽粒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
        5.1.3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籽粒硒利用率的影响
        5.1.4 种植密度和施硒对小麦籽粒养分含量的影响
    5.2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种植密度和施硒量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处理下小麦种子的部分形态指标比较
        6.1.2 不同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比较
        6.1.3 不同处理对小麦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6.1.4 不同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6.2 讨论与结论
第7章 亚硒酸钠溶液浸种对春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7.1 结果与分析
        7.1.1 硒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7.1.2 硒浸种对小麦种子相关活力指标的影响
        7.1.3 硒浸种对小麦根长和苗长的影响
        7.1.4 硒浸种对小麦幼苗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7.1.5 硒浸种对小麦芽期性状抑制率的影响以及相关性分析
    7.2 讨论与结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氮磷配施对春小麦生长、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2.2 磷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2.3 氮磷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2.4 氮磷肥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设计和测定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室内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2.3.1 生育时期和农艺性状的调查
        2.3.2 春小麦旗叶SPAD值的测定
        2.3.3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3.5 植株氮磷素含量的测定
        2.3.6 幼苗发芽指标测定
        2.3.7 氮磷素部分指标计算公式
        2.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SPAD值的影响
        3.1.3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各器官养分的转运和分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小麦植株地上部花后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4.1.2 春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
        4.1.3 春小麦花后干物质的转运
    4.2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植株养分含量的动态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植株氮磷含量的影响
        5.1.2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植株氮磷素积累的影响
        5.1.3 氮磷肥配施对成熟期氮磷素在春小麦植株不同器官分配的影响
        5.1.4 营养器官氮磷素的转移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5.2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
        6.1.2 老化时间与氮磷肥配施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6.1.3 成熟度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6.2 结论与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谢辞
作者简历

四、早熟春小麦“蒙麦31号”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节氮栽培对滴灌小麦根系特征和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研究[D]. 祁静玉. 石河子大学, 2018(01)
  • [2]赤峰市小麦生产状况调研报告[J]. 谭丽萍,张玮,刘庆鹏,薛伟,毕经伟,王晓云,田军.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01)
  • [3]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 杨建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4]赤峰地区的小麦育种研究[J]. 谭丽萍,高俊,曲文祥,王小云,田军.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S1)
  • [5]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叶新宇,陈官印.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03)
  • [6]内蒙古平原灌区春小麦品质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D]. 索全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
  • [7]早熟春小麦“蒙麦31号”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李红光,张雪莲,曲文祥.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S2)
  • [8]春小麦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利用及推广[J]. 谭丽萍,曲文祥,田军,王晓云.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03)
  • [9]不同密度条件下施硒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种子活力的影响[D]. 冯魁.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10]氮磷配施对春小麦生长、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D]. 迪里夏提·尔肯.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早熟春小麦“勐麦31”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