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甲午战争的反应

救国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甲午战争的反应

一、救亡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日战争的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吴云才[1](201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发展轨迹,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密切联系的社会思潮。它是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青年对民族命运、民族利益、国际关系、国家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对于增强青年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我国理论界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时间并不长,虽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不够系统、深入、全面。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研究更加薄弱,仅限于对某些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表现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还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评价褒贬不一、研究零碎片面等问题。这种状况难以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及其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难以更好地发挥其动员和凝聚广大中国青年的积极进步作用。本文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背景,对近代以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青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地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学、青年学等学科理论,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它在每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青年的重要影响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的非理性倾向,提出了对它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内容和措施。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本文试图澄清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模糊认识,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其动员和凝聚青年作用的途径;构建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从而拓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引导和鼓励青年正确成长、成才、成功提供新的途径。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的现状,认为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中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并以此为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界定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基本概念。分析了中国青年群体、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简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四种青年民族主义类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性质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的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历史分析部分。以时间顺序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每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危机是产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和启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的历史条件。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过程中,尽管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历经曲折,但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紧密相连,并主要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近现代时期,它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青年运动,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核心内容;在当代,它主要表现为各种爱国行为,以实现祖国统一和富强为核心内容。该部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试图用历史事实纠正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偏见和误解。第三部分即第六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意识形态分析部分。主要论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和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及其危害和根源;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领和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该部分是本文立论基础的深化。第四部分即第七章的内容,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培育中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为目标,重点进行三大主题教育和八项专题教育,并以五项引导教育措施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也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深化和探索,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无疑是凝聚和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提出了把青年民族主义教育纳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观点;特别是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导和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的构建将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广大青年树立科学正确的政治观和民族观,不断强化青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使青年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袁佳[2](2020)在《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0年8月1日,昆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在抗战期间发挥着重要的抗战宣传作用。作为宣传与动员的强力电台,昆明广播电台先后开播英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马来西亚语、泰语等外语广播节目,加强战时国际宣传,争取友邦同情,联结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开办粤语、厦门话、台湾话、上海话等汉语方言广播节目,动员沦陷区民众和海外侨胞积极抗战。从广播宣传内容上来看,昆明广播电台节目内容丰富,节目设置均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局势及国际关系的变化紧密相关。为配合抗战宣传,开播时事新闻、敌情论述、学术讲座等抗战节目。为唤醒民族意识、激励民众抗日,昆明广播电台适时开办抗战文艺节目。从广播宣传策略上来看,昆明广播电台针对不同国家及地区,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宣传话语。针对中立国的宣传,构建“我们一体”的话语框架;在对敌广播宣传中,采取巧妙暗示的攻心宣传;在对国民的宣传中,则采取恐惧暗示的宣传方式。从广播宣传功效上来看,昆明广播电台传播的科学文化思想,为中国大后方的抗战文化活动增添思想与艺术的力量。昆明广播电台是中国抗战宣传的重要传播工具,也是整个抗战救国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陈婷[3](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何金凤[4](2018)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国统区的乡村动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泛而深入的民众动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在陕甘宁边区等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乡村动员,形成了对全面抗战的有力支撑。而由于国统区政治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中国共产党的乡村动员呈现出与根据地不同的模式与特征。陕西国统区既地处抗战大后方又临近前线战区,同时还是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外围地区,民众动员工作更面临复杂的政治社会状况,因而对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工作的研究也就更具典型价值和意义。本文即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国统区的乡村动员加以考察,以宏观视野与微观视角相结合的方式,将乡村动员的研究对象从广大农民阶层扩展到包括国民党基层组织、国民党基层政府与基层军事力量,小知识分子、名流士绅、在乡军人、旧式组织与妇女上层等在内的各阶层及群体,以展现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的存在状态与动员全貌,进而探讨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国统区特殊政治环境中的组织发展与动员规律。按照乡村动员对象及其资源占有状况的不同,本文将中共在陕西国统区的乡村动员划分为“围绕乡村政治权力的动员”、“围绕乡村社会权力的动员”、“围绕农民群众的动员”三个方面,以分别考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对基层政权以及除政权外的乡村社会上层与普通农民群众的动员。本文研究共包括八章内容,分为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该文研究缘起、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梳理本研究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与不足,并界定“动员”、“国统区”、“陕西国统区”等核心概念。第二章: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环境条件。主要考察陕西国统区复杂的政治生态,包括“变动的政治环境”、“多元的政治主体”、“复杂的政治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共陕西组织的特殊处境即“全国性局部执政”与“区域性非执政”条件下的组织存在、“合法”与“不合法”并存的组织活动、“非竞争性”与“竞争性”的国共关系加以探讨,并由此分析中共在陕西国统区开展乡村动员的具体条件。第三章: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特征。主要考察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三个阶段,即全面展开阶段、政策调整阶段、潜伏隐蔽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历史背景、中央政策、组织发展和动员特征加以分析。第四章:抗战时期中共围绕陕西国统区乡村政治权力的动员。主要考察中共对陕西国统区乡村的国民党基层政府、国民党基层组织、保甲机构及其人员所开展的动员。中共通过对陕西国统区乡村政治权力主体的认识与分析,确定并采取了“外部争取”、“内部渗透”、“合法斗争”三种动员方式,在动员过程中有效应对了国民党的“反动员”和“反渗透”,积累了注重隐蔽和“国民党化”、动员策略的差别化、灵活运用旧式关系等国统区乡村政治权力动员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抗战时期中共围绕陕西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的动员。主要考察中共对陕西国统区乡村政权以外具有权威、声望和影响力的小知识分子、名流士绅、在乡军人、旧式组织及妇女上层等开展的动员。中共通过对陕西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主体的认识与分析,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有区别地确定并采取了对各群体的动员策略,并对双方关系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慎重选择动员人员、重视党员面目的“灰色”、注重上下层结合与阶级间合作、注重“地位”的突出作用等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动员的基本经验。第六章:抗战时期中共围绕陕西国统区农民群众的动员。主要考察中共对陕西国统区乡村最广大农民群众所开展的动员。中共在对陕西国统区农民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并采取了农民动员的特殊形式与策略,即“掀起运动”、“宣传教育”、“组织起来”、“借鸡生蛋”与“埋头苦干”等,有效应对了国民党对农民动员领导权的争夺,确立了中共的政治优势地位。由此,形成了组织起来突破集体行动障碍、关注农民切身利益、重视上层工作对农民动员的作用,注意农民保守观念和生活禁忌、采取“迂回”动员方式等国统区农民动员的基本经验。第七章: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一般规律。主要从抗战形势决定乡村动员的程度与成效、国共关系规制动员的“合法空间”、中共组织力量与动员成效呈正相关关系、秘密工作是动员成功的必要条件等四个方面对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八章: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历史影响与现实启示。主要探讨中共在陕西国统区的乡村动员对于争取抗战胜利、对于中共在陕西国统区的社会基础与政治影响、对于陕西国统区乡村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对于陕甘宁边区外部环境以及中共革命的最终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至对当前的现实启示。

刘丽,胡槿,杜华[5](2008)在《2007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郭彩琴[6](2010)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与向往 ——《东方杂志》(1932-1937)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方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着名的综合性期刊之一,而20世纪30年代又是它最具影响的时期。本文以这一时期的《东方杂志》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介绍和分析其刊载的文章,考察当时知识分子对国内外重大问题的立场和态度。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第一章《东方杂志》的缘起与变化。首先回顾了《东方杂志》创办及其发展的历程,然后着重探讨了复刊后的《东方杂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及其原因。最后,对《东方杂志》的主要编者和作者队伍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章对国际热点的关注。《东方杂志》一贯重视对国际问题的报道和评论,而20世纪30年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又为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本文主要选取美国的白银政策、苏联的建设成就和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三个国际热点进行综述和评论:一、《东方杂志》认为,正是美国白银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中国政府最终放弃银本位,实行币值改革。二、《东方杂志》对苏联“一五计划”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肯定其实行的统制经济,认为是拯救中国的良药。三、对法西斯专政体制进行了批判,使许多对法西斯抱有幻想的国人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加强了国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决心。第三章对日本侵华的关注。日本侵华是震惊世界的大事变,也是中国人关注的焦点,《东方杂志》对此有大量的报道和评论。它批评国联和英美法对日本侵华的消极反应,并对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表示不满,从而提出中国只有团结抗日,才能最终获得胜利。第四章对农村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东方杂志》有众多文章讨论农村问题,涉及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解决农村危机的途径等内容。它指出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是导致中国农村危机的重要原因。同时,它对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也做了客观的评价,既肯定其对于复兴农村经济的积极意义,也指出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第五章对妇女儿童问题的关注。《东方杂志》重点讨论了妇女的地位及解放妇女的途径。同时,对与妇女自身相关的生育节制和娼妓问题做了介绍和评论。《东方杂志》认为,解决妇女问题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一环,要使妇女获得解放,需要改革旧婚姻制度,使妇女接受教育,把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以求得精神和经济的独立。第六章介绍了知识分子的梦想与追求。知识分子借助《东方杂志》这个舆论平台,以“说梦”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形形色色的梦中反映出知识分子的“大同世界”之梦、“现代化国家”之梦及对中国前途的悲观。第七章特点与评价。特点主要表现在立场中立、言论温和。同时对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做了历史定位,并对知识分子与《东方杂志》的关系做了分析。

龚云[7](2003)在《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与中国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发展进行学术史和政治史的双重考察,对于整合和提升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学术与政治的双重视角,将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体系的形成、发展、演变置于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历史语境中,通过这一学科体系形成过程中,中国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者(不单纯指学者)代表性的中国近代史论着的文本分析,指出: 中国政治,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外部因素,是推动其发展的最大动力,又是侵犯其学术独立的最大力量;政治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最大社会效用,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获得独立发展的强大保障。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动力和启蒙工具;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发展,记录了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迁,折射了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思潮的起伏跌荡,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主题的演变: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中国近代政治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指明了政治发展方向,参与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和确立;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各种政治派别进行政治思想斗争的工具、不同的政权获取政治合法性的有力武器和表达政治理念的重要载体。 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关注现实政治,为现实政治服务,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优势,也是20世纪30-6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发展形成的一个优良学术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相对独立和求真的关键取决于中国政治的发展。 论文全文包括导论和结束语共五部分,其中正文三章。在导论中,阐明了论文研究理由、目的、对象、方法、意义,梳理了研究动态。 第一章论述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的政治前提和史学学术渊源,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是“士大夫政治”,政治支配中国社会一切领域,政治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近代中国政治斗争激烈,构成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的政治前提。史学为政治服务,书写政治史和当代史的传统,中国史学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的史学学术渊源; 第二章论述了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兴起的关系,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不同阶级的有代表性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包括为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蒋廷黻,反映学者立场的陈恭禄,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李鼎声、毛泽东、范文澜、胡绳,通过中国近代史论着建构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并服务于所代表的阶级立场; 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50-6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发展的关系,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主导的学术流派。中国近代史研究发展主要表现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出版,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和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体系的确立。中国近代史研究以学术的身份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并服务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 在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结论性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杜品[8](2018)在《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基于救亡图存的急切心态,在明治日本舆论思潮的影响下,借用日本武士道的概念和理论来重建中国尚武传统、弘扬中国传统武德,形成武士道思想。他欲以中国的武士道激励国人重拾尚武、爱国的民族精神,建设强权国家以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文立足于对梁启超相关着作、文章的文本分析,从学理的角度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生成机制与基本内容做以系统的考察。近代中国的时代危机与观念变革、近代尚侠风潮和梁启超早期日本观三大因素构成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生成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经历了以侠义精神理解武士道、以尚武精神认同武士道和提出中国武士道三个发展阶段。梁启超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进化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念作为其武士道思想的理论依据,将忠诚、道义、武勇、然诺和名誉五种德性提炼为中国武士道的基本德目,并以此为依据重组了中国古代尚武史。在建构武士道思想的过程中,梁启超提出了以“死之责任”为核心的生死观和以“合私奉公”为核心的公私观,丰富了武士道思想的内涵。建设强权国家、培育新国民道德和唤起民族精神是梁启超推崇武士道思想的目的所在。本文认为,梁启超武士道思想不是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存在着学理缺陷。更为重要的是,梁启超在运用武士道概念来言说中国尚武传统和民族精神时,体现出了对明治武士道的军国主义本质的认知缺乏与不警醒态度,也体现出了对民族文化不自信的心态。当明治日本侵略朝鲜、中国的野心暴露之后,梁启超放弃了武士道思想,表现出了在武士道问题上的自我警醒。本文尝试探讨武士道思想的价值以及在梁启超繁杂的思想体系中的定位,形成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整体评价与反思。

杨军红[9](2015)在《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共含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前沿性和创新性分析以及研究方法、条件、难点等内容。除当年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这一主题外,本文还涉及知识分子理论、中国共产党当时的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必要概述。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研究时段的创新性,即主要是抗战初期;研究对象的群体性,即主要是对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而不是对某个人研究;研究目的的现实性,即通过研究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历程,可以为解决今天我们面临的理想信念缺失问题提供历史镜鉴。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本文采取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综合和分析的统一、典型个案和整体概括的统一、研究具体行动和进行心理分析相统一等基本方法,主要通过对中共有关重要文件、领袖选集或文集、纪实性作品、学术着作、亲身访谈、日记、回忆录等相关资料的深入把握分析,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本文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涉及到的资料分散、琐碎,个别回忆录的有关内容难辨真伪,而从数万去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选取典型人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现在健在的当年去延安的知识分子人数很少,可供访谈的对象不多,这就使访谈不能不具有局限性。本文第一章第一节叙述了知识分子的有关概念、内涵,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所处时代背景、面临任务及有关特征,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异及结果。还从时间、空问、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四个方面界定了抗战初期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即时间段上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2年的延安整风时期,主要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到1939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前夕;从空间上,主要是指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年龄段上看,这些青年基本上在十五六岁左右以上;文化程度上看,主要是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包括进入中学后由于抗战等因素学业中断的学生。第二节论述了抗战初期去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数量、身份及地域来源等三方面的基本情况。据统计抗战初期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达到四万人左右,这些人出生出身于华侨、地主官僚、军阀、资产阶级、小所有者、教师、农民等不同家庭;就教育背景看,他们中有很多毕业于自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大学等中国当时的一流大学,但总体来说,去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就职业状况来说,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也有很多是参加了左翼不同界别组织的左翼文化工作者或深受左翼文化影响的文艺工作者、青年工作者、旧社会的小职业者或小知识分子以及爱国华侨、归侨等等。从地域上看,抗战初期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大体来自海外、沦陷区、国统区和各抗日根据地,体现了青年来源的广泛性。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这一历史现象是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及国共两党对青年的影响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这一现象和背景之间具有深刻的逻辑关系。因此第二章分别论述了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各自的方针政策及对青年知识分子政治选择的影响。在抗战初期,美苏英等当时的世界大国对日本侵华基本持绥靖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导致了蒋介石集团对日采取妥协退让态度,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得人心。华北事变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而一二·九运动则掀起了全国性抗日高潮,此时蒋介石集团除了抗战之外已无路可退。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抗战初期的国民党集中精力于正面战场,而对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基本没有过多阻挠。就国共两党方针政策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看,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对停止十年内战,凝聚全国力量一致抗日做出了突出贡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及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使青年知识分子看到了抗战的光明前景,而进行的边区建设及一系列成效也强烈地吸引着青年知识分子。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使中国承受了不应有的巨大损失,在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排斥和迫害民主人士和青年知识分子,经济上利用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掌管的垄断企业垄断贸易,助推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使国统区的老百姓生存艰难,这一切不能不影响着人心所向和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第三章论述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吸引、左翼文化及影响、抗日救亡运动启蒙及先进人物的引领感召等因素。长征结束到达陕北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汲取党的历史上因为歧视、排斥知识分子导致革命事业受到严重挫折的深刻教训,及时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没有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就不可能在抗战初期吸引那么多知识分子到陕北,也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力量的提升,中国共产党也就不可能由弱变强。左翼文化引导相当一批青年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对他们的政治选择起了重要作用;发展壮大进步文艺团体,广泛吸收了进步青年;转变斗争策略,锻炼培养青年知识分子队伍,这在很大程度影响推动了他们走向延安。抗战初期全国范围蓬勃开展的抗日救亡活动、青年知识分子所受早期教育及思想文化熏陶等因素,对青年人抗战意识、决心、行动的形成与发展乃至做出赴延安的决定同样有重要推动作用。先进人物的帮助或影响示范对不少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有共产党的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或社会活动家的直接帮助或引荐;更多的是在已经赴延安的青年感召下或是在身边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带动下去延安的,这就是说,先进人物的帮助、影响和示范带动效应在促使这些追随者去延安起了很大的作用。第四章论述使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个人因素。很多青年知识分子选择去延安是理想信念原因,他们明知延安极端贫困,又地处华北抗日前沿,安全没有多大的保证,还是义无反顾赴延安,体现了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还有不少青年知识分子是基于共产主义理想而去延安的。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也是重要的个人因素,沦陷区的知识分子不愿意苟活在日本统治之下,失去生存发展的空间;国统区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国民党执政当局的挤压下生存发展艰难,为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去延安。家庭、老师、朋友的影响也是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的重要原因,他们受家庭浓厚革命氛围熏陶,受到亲戚朋友革命活动的耳濡目染积极参加救亡活动,培养了民主意识和革命精神;求学时又受到进步思想教育而走上革命道路;早期生活、婚姻及安全因素是另一个影响青年去延安的重要因素。第五章探讨的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过程,主要包括赴延安的准备工作、经济来源和一路经过等内容。国统区的青年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去延安,人数极少,原因是国统区统治秩序相对稳定,好多青年知识分子无须迁移;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去延安,主要由个人做准备工作,大量的是这种情况。由沦陷区出发去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大量的属个人行为,而因工作需要等原因由党组织负责安排或调遣去延安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是靠自己完成去延安的准备工作的。由其它抗日根据地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通常是党组织安排或调派到延安工作或学习的,这些青年知识分子肩负着一定的学习或工作任务。也有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对去延安追求抗日救亡真理抱有强烈的愿望和信念,并得到抗日根据地党组织的支持前往,准备工作大体上以根据地的党组织安排为主,个人服从配合。文中分析探讨了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的路费来源情况,主要是由组织负责还是来自个人筹划。组织负责包括:由党组织、民先队以及各种群众团体等负责安排路费,个人筹划主要是指个人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社会和家庭关系筹划路费。此外还有既不是组织主动负责担负的费用,也不是个人主动筹划的费用,而是受赠得来的费用;还有的路费是由组织和个人共同负担。前两种情况占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路费的主流。本章还分析探讨了去延安的一路经过,即通过什么途径或渠道去延安,沿着什么样的路线行走,需要办理和经过什么样的程序,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赴延安之路顺利与否,如果不顺利是否还遇到什么曲折,面临什么风险挑战,又是如何战胜这些风险挑战的。通过对一路经过的分析探讨,更全面地反映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路途上的真实情况。结语简要分析了青年知识分子刚去延安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也提及了个别青年知识分子到延安后又离开的情况,这是对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历程的进一步充实和补充,客观反映了他们的整体面貌。

谢侃侃[10](2021)在《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群岛华人抗日救亡运动比较研究(1937—1942)》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中国与日本的军事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随着中国国内战局的发展,海外华人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抗日救亡运动在东南亚各地迅速兴起。在此背景下,许多华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中国性"与"华人性",思考自身与当地殖民政府及当地社群间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东南亚的抗日救亡运动主要受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驱动,其成效取决于华人领袖及社团对整个移民群体的动员能力。本研究将英属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的抗日救亡运动进行对比,指出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本文认为,虽然海外华人的爱国情绪引发了抗日救亡运动,但东南亚各殖民地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却影响了救亡运动的效果,华人群体内部的分歧也对救亡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形塑作用。

二、救亡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日战争的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救亡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日战争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1.1.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1.1.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
    1.2 研究意义
        1.2.1 是更好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需要
        1.2.2 是应对“中国威胁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1.2.3 是建立新型国家、民族关系的需要
        1.2.4 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1.2.5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分析方法
        1.4.2 比较分析方法
        1.4.3 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4 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2 中国青年与民族主义
    2.1 青年的主体性与社会价值
    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2.2.1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
        2.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
        2.2.3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发展
    2.3 民族主义
        2.3.1 纷繁复杂的民族主义
        2.3.2 民族主义在西方的演变
        2.3.3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和演变
    2.4 青年民族主义
        2.4.1 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2.4.2 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实现民族解放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2.4.3 作为法西斯工具的青年民族主义
        2.4.4 以网络为活动平台的青年民族主义
    2.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2.5.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含义
        2.5.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青年民族主义
    3.1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3.1.1 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
        3.1.2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3.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启动和初步探索
        3.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确立和胜利前进
        3.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的奠定和历史性跨越
    3.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3.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述的变迁
        3.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3.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
        3.4.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外部挑战
        3.4.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内部挑战
    3.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
        3.5.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
        3.5.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
        3.5.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3.5.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3.6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3.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3.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团结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旗帜
        3.7.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共同作用
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一)
    4.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4.1.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形势和中国青年
        4.1.2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4.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4.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作用和特点
    4.3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4.3.1 思想来源和价值取向复杂
        4.3.2 青年的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同步
        4.3.3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不断增强
        4.3.4 近现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相促进
    4.4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4.4.1 强化了中华民族意识、催生了新的爱国观念
        4.4.2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引领了中国人的开放意识
        4.4.3 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二)
    5.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年-1956 年)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1.1 中国青年历史使命的转变
        5.1.2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5.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3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结束期间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5.3.1 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爱国强国热情高涨
        5.3.2 民族主义被爱国主义所取代
        5.3.3 经历了从激进到反思的转变历程
    5.4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4.1 “新启蒙运动”对青年的深远影响
        5.4.2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5.5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5.1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5.5.2 关于对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争论
    5.6 21 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6.1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的特点
        5.6.2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6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非理性倾向
    6.1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6.1.1 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员机制
        6.1.2 民族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6.1.3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和发展的凝聚力量
        6.1.4 民族主义是地区动荡冲突的意识形态支撑
    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6.2.1 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和边缘性
        6.2.2 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6.2.3 以实现祖国强大和维护祖国统一为核心诉求
        6.2.4 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优越感
        6.2.5 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应激性
    6.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表现
        6.3.1 民族心理不够自信、理性
        6.3.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日益明显
        6.3.3 情绪化民族主义在网络上较为泛滥
    6.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根源
        6.4.1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6.4.2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使部分中国青年对西方心怀警惕
        6.4.3 西方国家的霸权行径使部分青年反应激烈
        6.4.4 民族文化差异与民间交流隔阂
    6.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危害
        6.5.1 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6.5.2 给“中国威胁论”以把柄
        6.5.3 影响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行
    6.6 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统一
        6.6.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6.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6.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和引领
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年民族主义的引导与教育
    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目标
        7.1.1 培育广大青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7.1.2 培养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7.1.3 更好地发挥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统领
        7.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民族主义的必要性
        7.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措施
    7.3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内容
        7.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7.3.2 中国共产党青年成长理论教育
        7.3.3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教育
        7.3.4 世界历史与地缘政治教育
        7.3.5 国家安全与国际风险教育
        7.3.6 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教育
        7.3.7 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教育
        7.3.8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
        7.3.9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教育
        7.3.10 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教育
        7.3.11 担当重任与社会实践教育
    7.4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措施
        7.4.1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民族主义教育
        7.4.2 加强对青年民族主义舆论的正确引导
        7.4.3 重视青年民生关怀,增强当代青年的现实担当
        7.4.4 用道德和法律手段约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
        7.4.5 增强高校研究和引导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昆明广播电台抗战宣传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战争与舆论对抗中广播宣传作用凸显
        一、大国“绥靖政策”国民政府孤独求援
        二、日伪广播侵略及汪伪鼓吹“和平运动”
    第二节 广播是战时宣传的利器
        一、战时广播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属性
        二、战时广播无远弗届的宣传优势
    第三节 边陲强台:抗战宣传的舆论阵地
        一、强力电台的抗战宣传与军事作战
        二、强力电台的编播主力与节目设置
第二章 昆明广播电台抗战宣传的内容
    第一节 战争归责:抨击日伪侵略势力
        一、揭露日本侵略罪行与侵华本质
        二、报道前方战争局势
    第二节 战争动员:鼓舞全民抗战
        一、响应爱国捐献运动
        二、鼓舞青年志愿参军
        三、鼓励建设民族工业
    第三节 战争认同:对外宣传争取国际援助
        一、宣传正义引导国际反日舆论
        二、缔结共同抗敌联合阵线
第三章 昆明广播电台抗战宣传的话语表达
    第一节 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修辞
        一、诉诸人格:团结军民一体
        二、诉诸情感:寻求国际援助
        三、诉诸理性:阐释战争目标
    第二节 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风格
        一、舆论反击:宣传内容针对性
        二、寓教于乐:宣传形式通俗化
        三、名人效应:宣传人士多样化
    第三节 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话语
        一、对国民的宣传战:恐惧暗示的鼓动宣传
        二、对敌宣传攻心战:分化瓦解的对抗宣传
        三、对盟友的宣传战:“合作联合”的认同宣传
第四章 昆明广播电台抗战宣传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凝聚战争认同的动员力量
        一、对内:底层民众的战争动员
        二、对外:同情认同施以国际援助
    第二节 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
        一、学术讲座传播科学思想
        二、抗战文艺节目重建战时文化
    第三节 推动广播媒介发展的实践力量
        一、广播剧等艺术活动蓬勃发展
        二、彰显广播的新闻事业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第二章 《经世》概览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一、萧一山其人
        二、《经世》的创办
        三、《经世》的沿革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一、《经世》的选题
        二、稿件与栏目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一、日本侵华谬论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二、宣传持久抗战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经世》半月刊
        《经世》战时特刊
        《经世》季刊
        《经世》月刊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后记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国统区的乡村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趋势与不足
    三、主要概念界定
        (一) 动员、乡村动员
        (二) 国统区
        (三) 陕西国统区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环境条件
    一、陕西国统区的复杂政治生态
        (一) 变动的政治环境
        (二) 多元的政治主体
        (三) 复杂的政治关系
    二、中共在陕西国统区的特殊处境
        (一) “全国性局部执政”与“区域性非执政”条件下的组织存在
        (二) “合法”与“不合法”并存的组织活动
        (三) “非竞争性”与“竞争性”的国共关系
    三、中共在陕西国统区开展乡村动员的条件
        (一) 革命传统的延续
        (二) 抗战形势的持续发展
        (三) 中共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四) “合法”资源的利用空间
        (五) 国民党及其政权内部的矛盾间隙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特征
    一、乡村动员的全面展开阶段
        (一) 历史背景:国共合作开启
        (二) 中共中央政策:组织发展与民众动员
        (三) 中共组织发展:组织恢复与迅速发展
        (四) 动员阶段特征:公开活动为主
    二、乡村动员的政策调整阶段
        (一) 历史背景:国共摩擦凸显
        (二) 中共中央政策:组织巩固与隐蔽动员
        (三) 中共组织发展:组织整顿与巩固提升
        (四) 动员阶段特征:隐蔽活动为主
    三、乡村动员的潜伏休眠阶段
        (一) 历史背景:国共冲突加剧
        (二) 中共中央政策:组织休眠与活动停止
        (三) 中共组织活动:组织停顿与休眠潜伏
        (四) 动员阶段特征:逐渐停止活动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共围绕陕西国统区乡村政治权力的动员
    一、中共对陕西国统区乡村政治权力的认识
        (一) 关于动员必要性的认识
        (二) 关于动员可能性的分析
        (三) 关于动员难度的判断
    二、中共对陕西国统区乡村政治权力动员的主要形式
        (一) 外部争取
        (二) 内部渗透
        (三) “合法斗争”
    三、围绕乡村政治权力动员的国共博弈与动员限度
        (一) 国共博弈:国民党的“反动员”与中共对策
        (二) 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限度”
    四、中共对陕西国统区乡村政治权力动员的基本经验
        (一) 注重动员工作的隐蔽性和行事风格的“国民党化”
        (二) 针对不同动员对象,实施“差别化”动员策略
        (三) 适应国统区基层社会特点,灵活运用旧式关系
第五章 抗战时期中共围绕陕西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的动员
    一、中共对陕西国统区社会权力主体的认识
        (一) 小知识分子:“桥梁阶级”
        (二) 名流士绅:易争取对象
        (三) 在乡军人:重要争取对象
        (四) 旧式社会组织:落后性与可利用性并存
        (五) 上层妇女:依附性与不稳定性显着
    二、中共对陕西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动员的主要方式
        (一) 小知识分子:积极广泛联络,开展文化运动
        (二) 名流士绅:巩固地位,展示实力,避免矛盾
        (三) 在乡军人:广交朋友,巩固地位,正面宣传
        (四) 旧式社会组织:改造落后因素,利用组织形式
        (五) 上层妇女:依托救亡运动,把握行事风格
    三、中共与陕西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主体的关系及其扩展
        (一) 中共与陕西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主体的关系
        (二) 中共与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主体关系的扩展
    四、中共对陕西国统区乡村社会权力动员的基本经验
        (一) 慎重选择动员人员
        (二) 重视党员面目的“灰色”
        (三) 注重上下层结合与阶级间合作
        (四) 注重“地位”在动员中的突出作用
第六章 抗战时期中共围绕陕西国统区农民群众的动员
    一、中共对陕西国统区农民动员的认识与分析
        (一) 关于农民动员的必要性
        (二) 关于农民动员的可能性
        (三) 关于农民动员难度的分析
    二、中共对陕西国统区农民动员的形式与策略
        (一) 掀起运动:协助政府动员与开展民主斗争
        (二) 宣传教育:改造农民思想并提升救亡热情
        (三) 组织起来:形成动员载体与依托
        (四) 借鸡生蛋:利用“合法资源”动员群众
        (五) 埋头苦干:潜伏隐蔽与实际掌握
        (六) 差别化动员:方式灵活与形式多样
    三、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中的国共争夺与中共优势地位确立
        (一) 围绕宣传主导权的争夺
        (二) 围绕农民运动与组织领导权的争夺
        (三) 中共在陕西国统区农民动员中政治优势的确立
    四、中共对陕西国统区农民动员的基本经验
        (一) 组织起来突破集体行动障碍
        (二) 关注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 重视上层工作对农民动员的作用
        (四) 注意农民保守观念和生活禁忌,采取“迂回”动员方式
第七章 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一般规律
    一、抗战形势决定乡村动员的程度与成效
    二、国共关系规制动员的“合法空间”
    三、中共组织力量与动员成效呈正相关关系
    四、秘密工作是动员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八章 抗战时期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历史影响与现实启示
    一、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历史影响
        (一) 推动国统区抗战救亡与支前工作
        (二) 提升国统区中共影响与民众认同程度
        (三) 改变国统区基层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
        (四) 优化陕甘宁边区的外围环境
        (五) 埋下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斗争的“火种”
    二、中共在陕西国统区乡村动员的现实启示
        (一) 全面领导基层工作,优化基层政治生态
        (二) 创新基层党建形式,巩固党的基层组织
        (三)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四) 紧密联系社会各阶层,推动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与向往 ——《东方杂志》(1932-1937)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论证
        (一) 理论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 现实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一) 专着
        (二) 期刊论文
        (三) 硕士论文
    三、学术要点
        (一) 选题切入点
        (二) 新学理视点
        (三) 学术考量重点
        (四) 学术探讨难点
        (五) 学术创新点
    四、相关界定
第一章《东方杂志》的缘起与变化
    第一节 《东方杂志》的创办及其发展
        一、《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东方杂志》的发展
    第二节 1932—1937 年的《东方杂志》
        一、1932 年《东方杂志》的停刊
        二、《东方杂志》的复刊及其变化
        三、《东方杂志》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三节 知识分子关注国事民情的舆论平台
        一、《东方杂志》周围的知识分子
        二、《东方杂志》主要作者及其文章
第二章 《东方杂志》对国际热点的关注
    第一节 美国的白银政策与中国的币制改革
        一、美国白银政策及对中国的影响
        二、英美日三国对中国币制改革的态度
    第二节 苏俄的成就及中国的向往
        一、对苏俄“一五计划”成就的评价
        二、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
    第三节 阿比西尼亚的反意斗争
        一、意侵阿原因
        二、国际社会对意阿战争立场
        三、意阿战争的影响
第三章《东方杂志》对日本侵华的关注
    第一节 批评国联的消极态度
    第二节 剖析英美的消极政策
        一、美国的中立政策
        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第三节 对国民党对日政策的不满
    第四节 中国知识分子的立场
第四章 《东方杂志》对农村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节 对农村危机的概括
        一、土地高度集中
        二、耕地抛荒严重
        三、农产品价格低落
        四、农民购买力下降
        五、农村金融日趋枯竭
        六、农民绝对贫困化
        七、大量农民流离和死亡
    第二节 对农村危机原因的剖析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国内统治者的掠夺
        三、天灾人祸的频繁
    第三节 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
        一、救济途径
        二、救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
第五章 《东方杂志》对妇女儿童问题的关注
    第一节 妇女问题与妇女解放
        一、妇女问题的表现
        二、妇女解放的道路
    第二节 对“妇女回家”问题的论争
    第三节 对生育节制的重视
        一、生育节制理论提出的缘由
        二、对国外生育节制运动的介绍和评价
        三、中国的生育节制
    第四节 对娼妓问题的思考
        一、娼妓制度形成的背景
        二、娼妓制度的危害
        三、解决的办法
    第五节 对儿童问题的重视
        一、儿童问题的表现
        二、儿童的教养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梦想与追求
    第一节《新年的梦想》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新年梦想》的作者队伍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梦
        一、“大同世界”之梦——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二、“现代化国家”之梦——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
        三、“恶”梦——对中国前途的悲观
        四、无梦
    第四节 对《新年的梦想》的评价
        一、《新年的梦想》的缺憾
        二、《新年的梦想》的影响
第七章 特点与评价
    一、《东方杂志》的言论特点
    二、对《东方杂志》的总评
    三、知识分子与《东方杂志》
附录1 《东方杂志》介绍美国白银政策的主要文章
附录2《东方杂志》介绍苏联的主要文章
附录3《东方杂志》介绍意阿战争的主要文章
附录4《东方杂志》介绍中日战争的主要文章
附录5《东方杂志》介绍和评论中国农村的主要文章
附录6《东方杂志》介绍妇女儿童问题的主要文章
参考文献
    一、报刊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硕士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7)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1 研究理由与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动态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政治前提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政治前提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学术渊源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政治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一、 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以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为例
        1 蒋廷黻的政治观点
        2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二、 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以陈恭禄《中国近代史》为例
        三、 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崛起
        1 李鼎声《中国近代史》
        2 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
        3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
        4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第三章 20世纪50-60年代初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一、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出版
        二、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三、 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以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四册为代表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后记

(8)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发生背景
    第一节 “大变局”时代的危机与观念变革
        一、中国“病夫”意识的出现
        二、近代国家观念的萌生
        三、“新民”思想的酝酿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尚侠风潮
        一、近代尚侠之风的展现
        二、近代侠义精神的内涵
        三、近代侠义精神的作用
    第三节 梁启超对明治日本的初步认知与态度
        一、想象中的明治日本“虚像”
        二、现实中的明治日本“实像”
        三、梁启超对日本的早期态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以侠义精神理解武士道
        一、对日本幕末维新志士精神的解读
        二、梁启超尚侠思想中的英雄观
        三、以侠义精神解读武士道的困境
    第二节 以尚武精神认同武士道
        一、由尚侠到尚武的思想转换
        二、尚武论的内涵
        三、尚武论的问题所在
    第三节 发明中国武士道
        一、武士道概念的引入
        二、对明治武士道的消化与吸收
        三、武士道“中国化”的构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武士道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武士道的兴衰与系谱
        一、中国武士道的兴衰历程
        二、中国武士道的人物系谱
    第二节 中国武士道的德目
        一、忠诚
        二、道义
        三、武勇
        四、然诺
        五、名誉
    第三节 中国武士道的生死观
        一、中国武士道生死观的立论前提
        二、中国武士道生死观的核心
        三、与明治武士道生死观之比较
    第四节 中国武士道的公私观
        一、中国武士道公私观的立论前提
        二、中国武士道公私观的核心
        三、与明治武士道公私观之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梁启超推崇中国武士道的目的
    第一节 建设强权国家
        一、强权主义国家观的形成
        二、提升国家外竞实力
        三、培育“军人精神”
    第二节 培育新国民道德
        一、对公德与私德的界定
        二、私德外推即为公德
        三、中国武士道是公、私德的统一
    第三节 唤起中国民族精神
        一、寻找国民爱国心
        二、制造民族爱国之魂
        三、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缺陷
        一、人为剪裁历史
        二、缺失佛学渊源
        三、割裂中国传统精神
    第二节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三节 梁启超对武士道的自我警醒
        一、对武士道军国主义本质的揭示与批判
        二、重识民族道德的真髓
        三、对强权主义、国家主义的反省
    第四节 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定位与反思
        一、武士道思想在梁启超学术思想体系中的定位
        二、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中“民族精神”话语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前沿性和创新性分析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条件
    六、研究难点
第一章 抗战初期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概况
    第一节 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的界定
        一、知识分子的有关概念内涵
        二、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界定
    第二节 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基本情况
        一、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数量
        二、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身份
        三、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地域来源
第二章 抗战初期的形势及国共两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形势对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影响
        一、抗战初期的形势及其影响
        二、一二·九运动及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
        三、一二·九运动后的形势及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及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二、在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指引下取得对日作战成果
        三、陕甘宁边区建设的成效和影响
    第三节 国民党的方针政策及结果
        一、国民党对日政策的逐步调整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及影响
        三、国民党在国统区的统治状况
第三章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客观因素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吸引
        一、抗战初期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调整的原因
        二、毛泽东对抗战初期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调整的贡献
    第二节 左翼文化及其影响
        一、左翼文化同盟的成立
        二、左翼文化活动
        三、左翼文化对青年革命道路选择的影响
    第三节 抗日救亡、教育与宣传的启蒙作用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启蒙
        二、各种进步书刊和抗战宣传活动影响
        三、外国进步记者和友好人士对共产党和边区建设的有力宣传
    第四节 先进人物的影响示范
        一、受先进人物引领、帮助或影响推动赴延安
        二、在先进人物带领下一起赴延安
        三、受先进人物去延安的影响或带动,后赴延安
        四、由于革命家庭氛围的影响,全家赴延安
第四章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个人因素
    第一节 理想信念原因
        一、国统区青年为信念去延安
        二、沦陷区青年经过慎重对比毅然选择延安
        三、中共党员或各抗日根据地的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
    第二节 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
        一、不愿当亡国奴从沦陷区到延安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
        二、从国统区到延安,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
    第三节 家庭老师朋友影响
    第四节 早期生活、婚姻及安全因素影响
        一、早期生活影响
        二、摆脱封建包办婚姻
        三、个人安全原因
    第五节 其它因素影响
第五章 抗战初期延安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过程
    第一节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准备工作
        一、国统区青年知识分子的准备工作
        二、沦陷区青年知识分子的准备工作
        三、抗日根据地青年知识分子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经济来源
        一、经费的组织来源
        二、个人自筹经费
        三、获赠路费
    第三节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一路经过
        一、途径与渠道
        二、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路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群岛华人抗日救亡运动比较研究(1937—1942)(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二、英属马来亚:陈嘉庚与抗日救亡运动
三、荷属东印度:三大华人政治团体及其影响下的抗日救亡运动
四、分析和结语

四、救亡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日战争的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D]. 吴云才. 西北工业大学, 2014(07)
  • [2]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研究[D]. 袁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国统区的乡村动员研究[D]. 何金凤.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2007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8(05)
  • [6]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与向往 ——《东方杂志》(1932-1937)研究[D]. 郭彩琴.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7]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 龚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8]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D]. 杜品.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9]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研究[D]. 杨军红.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3)
  • [10]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群岛华人抗日救亡运动比较研究(1937—1942)[J]. 谢侃侃. 南洋问题研究, 2021(03)

标签:;  ;  ;  ;  ;  

救国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甲午战争的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