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经济理论的发展

信号经济理论的发展

一、信号经济理论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丹[1](2014)在《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以其标榜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引擎,迈向了知识涌现速度迅速的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社会的常态。信息技术使全球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社会呈现出网络化发展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非对称信息问题作为信息经济学的考察重点为人们所关注。逆向选择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甄别理论和道德风险理论广泛应用于现代经济研究中,非对称信息经济各种理论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呈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表现出以非对称信息为基础的共同特征。这些理论以及其衍生出的委托-代理和机制设计理论等共同构成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范畴。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指市场参与主体中的一方运用其私有信息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造成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失,基于此通过机制设计改变现有状况的经济学理论。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深远,对这个理论整体特点的研究便于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和各个理论模型的品质,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运用数理模型与历史分析方法、归纳演绎法、比较研究法等从介绍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出发,在阐述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建立的共同基础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基于马克思主义对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进行解读,探求马克思经济学与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关系,并就马克思主义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建立提出展望,得出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发展日趋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判断。最后对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进步性和有待发展之处进行了分析。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将非对称信息纳入经济模型,开创了非对称信息经济分析方法和非对称信息经济研究主题,考虑了行为主体的主动性,证明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普遍性,探索了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与其他经济理论的融合,获得广泛的应用。它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地方包括:对核心概念的考察,动态模型的构建,向宏观领域拓展,与其他经济理论的深度融合以及加强对我国特有经济问题的考察。本文的重点是在介绍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索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融合和借鉴。提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设想。

王鹏[2](2020)在《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文中认为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动荡,这次危机的爆发再次让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并引发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提问,即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危机的来临?回顾这次危机,我们发现信贷扩张对这次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这次危机使得主流宏观经济学重新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即信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一直将金融因素排除在外,而且由于金融因素的复杂性,很难将金融因素融合进主流的周期理论模型,从而阻碍了对于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的更为深入的研究。随着普遍反思后,主流学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纳入了信贷、货币等金融因素,围绕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改进和实践上的总结。总的来说,当前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依然是在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其微观理论模型的基础假设与现实并不相符,由经济周期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所以当前学界依然缺乏具有解释力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发生的机制以及信贷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在对早期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奥地利学派的研究范式和微观理论基础,在人的行动学框架下分析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特征、行为目标和经济功能,并将经济系统视为一种复杂适应性系统,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经济系统正是在行为主体之间以及行为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断互动协调中演化发展的。由此,论文尝试构建一个由繁荣到萧条的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并在微观理论与宏观现象之间建立连接,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应对由信贷扩张导致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就经济周期的研究提出问题,旨在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周期的研究。其次,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作出说明,同时阐述了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构建文章逻辑框架。最后总结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演进发展做了一个概要的介绍。将经济周期的理论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十九世纪早期、二十世纪初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重点。第三章首先对经济周期作出明确的定义,阐述经济周期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并对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三种事实进行介绍。然后,总结并梳理了至今对经济周期类型研究的成果。接着提出了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方式以及衡量经济周期的指标选取。最后,对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周期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第四章首先确定论文研究的方法论视角,即个人视角和主观视角,并将经济理论的分析建立在以人类行为学为特征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然后,论文对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本理论前提进行分析和解释,包含知识、时间、竞争和自发秩序四个方面。接着,论文引入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并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思想应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强调了经济系统中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以及行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协调性,分析行为主体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从而在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现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五章首先阐述了推导经济周期理论的微观经济理论,包括时间偏好原理、货币—价格的形成机制、企业家理论以及资本及生产结构。然后,论文对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分析,并提出理论推导的关键假设,将经济行为主体分为金融部门、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并对三个部门的要素组成、行为目标与经济功能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前两部分的理论基础和假设,构建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第六章首先总结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的研究结论,并从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中推导出针对不同经济周期发展阶段所适应的启示与政策建议。最后,并对未来的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刘志永[3](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钱路波[4](2018)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组织结构等客观关系和实际作用的一种理论抽象。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就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中心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条主线。因此,学界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如何认识、运用、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结合,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崭新面貌在21世纪中更加发展完善。论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求实践总结和理论跃升。首先,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对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开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论述与评价。随后,论文分别从实践、理论、时代、特色四个维度,分别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大致经历了历史前奏、起步试验、初步进展、持续推进、逐步完善、以及全面深化等历史阶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经济实践,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成就主要表现在: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模式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从经济基础、分配制度、服务目的、社会矛盾、上层建筑等方面,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时代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特色维度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不是遵循市场原教旨主义,简单地复制所谓西方标准化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选择与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契合,避免了那种强制性的制度移植输入和制度外部依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归纳总结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最后,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出了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推进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力供能。

杨晓光,程建华[5](2019)在《经济预测的认知与定量方法》文中认为经济预测是人类依据对经济活动运行规律的认知,对经济运行相关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与所处位势的可能性进行推断.经济预测对运行规律的尊重表现为需要从数据和历史事实出发,应用合乎逻辑的方法构建经济预测模型.由于经济活动运行规律时间不变性较短,而且运行规律本身就包括着随机性,经济预测不是一个确定性的预测,而是一种可能性的预测.因经济活动主体运行规律各有不同,经济预测方法丰富多样.文章从预测方法的技术属性角度,按照时间序列方法、结构方程方法、信号特征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组合预测方法等几种分类对经济预测主要定量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简单评价了各类定量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经济预测定量方法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孟晓华[6](2014)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已成为加强外部监管、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手段。然而怎样的驱动机制能促使企业及时、真实、全面的披露环境信息,这迫切需要现实的调查与理论上的回答。本研究通过辨识与测度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及其演变,识别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及其压力作用机制,探索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行业竞争效应,揭示内部经济动机如何驱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以及透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最高决策者—高管环境态度的异质性。本研究集成利益相关者理论、合法性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之印象管理理论等,通过实证研究,致力于寻求一个对当前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解释,探索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有效驱动与治理机制,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工作从四个层次展开,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在个体层次研究了内管高管在环境信息披露中的角色。内部高管处于决策中心,最终决策企业披露何种环境信息、采用何种方式、披露多少,因而内部高管的个体因素不容忽视。本研究一是从高阶理论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高管的背景特征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在较短的任期内尚没有对企业环境责任引起足够的重视,总体呈现出同质性的消极态度。二是首次探索高管更替对企业环境责任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管更替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环境披露,尤其是高管非自愿且负面的更替显着不利于企业环境责任的改善。第二,在企业特质层次研究了企业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一是通过动态的研究设计,纵跨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时期,研究发现经济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非常复杂,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不仅受规制条件的影响,而且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联也有不同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规制背景下解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是不同的,即自愿披露时期可用绩效—印象管理理论来解释,而在严格规制背景下,可用压力—合法性理论来解释。二是考察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针对环境违规企业考察,研究显示环境违规企业披露了较多软性信息以显示其环境的合法性,绩效好的企业则披露更多具体信息。此外,尽管违规行为被曝光后,违规企业也避免披露负面环境信息。第三,在行业层次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效应,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是促进还是抑制企业的环保行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研究发现了在产品竞争程度与环境信息披露呈倒“U”型关联,无论是激烈的还是较弱的行业竞争强度对应的披露水平都偏低,而适度的行业竞争与高水平的披露相关,同时还兼论了微观层面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即市场势力)与企业环境披露也具有同样的表现,结果表明企业环境披露是战略驱动的,并与竞争状况紧密相关。第四,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层次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一个独特的视角,根据一个重大环境事件系统性解剖分析,并依据公共危机事件四个阶段的划分原理,研究各个阶段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诉求,以及企业的响应或措施。研究发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关注点与影响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并随着环境事件的孕育、震荡、调整和适应、结束四个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研究提出政府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因素拓展到高管个体的责任意识,基于高阶理论的考察为后续研究开启了一个打开企业黑箱的可能;系统考察了高管更替与企业环境披露的关联,进一步试图挖掘企业环境披露中牵涉高管的微观机制;(2)在企业重要特质经济绩效、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联上获得理论上的突破,研究表明传统两个相关竞争的理论解释(合法性理论与自愿披露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调和且能综合诠释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3)考察了鲜有报道的产品市场竞争与环境信息披露的联系,从理论上阐述竞争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理论框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4)揭示了中国情境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利益诉求,作用力具有明显的强弱与次序,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其相互交织的复杂驱动力会随着环境事件演变而发生迁移,这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中国环境信息披露实践中的应用。

陈曦[7](2012)在《哈耶克经济理论述评》文中提出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20世纪经济思想史中一位重要的核心人物,是奥地利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之一。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思想史、法学、心理学以及认识论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涉猎的一位多产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复兴,哈耶克的思想和理论被重新受到关注和追捧。中国也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到来,整个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对自由主义思想研究的热潮。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或者说是转型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相关联,哈耶克一直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开始占据中国,因此,哈耶克的思想和理论在中国学术界也开始受到重视,他的自由主义等哲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学者讨论的热点。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多少中国学者从哈耶克的纯经济学理论入手,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正是出于填补这项空白的目的,拟就哈耶克的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并将哈耶克与其地位同等重要的马克思、凯恩斯和弗里德曼这些经济学家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先从介绍哈耶克的生平开始入手,主要阐述了其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以及形成和发展。哈耶克成长和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经济理论也产生于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哈耶克经济理论的主要来源是古典自由主义和奥地利学派。在古典自由主义中,哈耶克信奉的是“英国传统”,尤其是休谟和康德的思想对哈耶克影响最为深刻,这些思想成为日后他的自由主义和自生自发秩序原理的重要源泉。而奥地利学派对哈耶克经济理论的影响更为直接,他的价值理论一般来说,就是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哈耶克继承了奥地利学派中门格尔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以及米塞斯的人类行为学的方法论,借鉴了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和米塞斯的信用周期学说,并通过参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论战和与凯恩斯的争辩,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经济理论。哈耶克将其新自由主义思想融入其经济理论当中,并将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对自由主义的扞卫。哈耶克经济理论的方法论较为独特,他以个人主义、主观主义以及人类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构建其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哈耶克经济理论以人类行为学为基础,通过对“个人从事有特定目的的行动”这一公理的文字演绎推导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其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哈耶克可谓是西方经济学家中的“非主流”,他脱离了传统的经济学研究,走了一条有别于他人的另类道路,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政治理论、法学、科学哲学以及思维哲学都为他所用,从更广泛的空间研究并扞卫了他的自由主义。虽然哈耶克同时在几个科学领域上都获得了国际声望和荣誉,然而,他对其他社会科学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他在经济学及其方法论基础这一领域的学术成就的扩展而出现的。①哈耶克的价值理论是其所有经济理论的根基和出发点,他的价值论来自奥地利学派的传统,是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或者说是主观价值理论。哈耶克在主观价值论的基础上,将其扩展到了整个社会领域,提出了主观知识论。在知识论中,他提出了有意识的“分立的个人知识”和无意识的默会知识,为他的自由主义和自生自发秩序原理提供了另一种理论依据。哈耶克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将其知识论应用到市场经济理论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过程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强调了价格体系、竞争机制和市场对信息的发现、传播和交换的作用。哈耶克于1935年参与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着名论战。作为米塞斯的支持者,哈耶克运用他的知识论和市场过程理论与西方社会主义者进行了激励的争辩,极力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无法进行有效核算,计划经济是低效率的,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这场论战也成为了哈耶克学术生涯的转折点,使他从一个温和的社会主义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扞卫者。哈耶克的货币理论主要由中性货币理论和自由货币理论两大部分组成。他在中性货币理论中,延续了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思想,借用了威克塞尔的“中性货币”这一术语。他从主观主义思想出发,借助个人分析法,对货币与物价、货币与经济均衡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性货币理论。哈耶克针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运用中性货币理论,提出了解决办法——在长期内,让货币接近中性状态,维持货币数量不变,限制中央银行行为的货币政策。哈耶克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出现经济滞涨时,提出了自由货币理论。该理论反对国家垄断货币对发行权,认为应该由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哈耶克也由于预见了这次经济危机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失灵,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一方面受到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的信用周期学说的启示,另一方面则源于威克塞尔的货币理论和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哈耶克继承了前人的学说思想,又以自己的货币理论和资本理论为基础,形成了着名的经济周期理论。他在这一理论中,分析了生产的结构和生产的过程的同时,指出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使得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背离时的生产过程的迂回程度的改变,认为生产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哈耶克提出,克服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就是要保证货币维持中性和遵循市场体质自发地协调、配置,而实现这些要求就必须实行自由货币政策,废除中央银行,取消国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哈耶克主张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烈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后,将哈耶克与凯恩斯、弗里德曼以及马克思这三位在西方经济学界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进行比较分析。作为放任自由经济的继承者,哈耶克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他与同为放任自由经济继承者的弗里德曼也有着方法论、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等方面的分歧。不过,这些都只不过是作为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观点罢了。而作为代表资产阶级的哈耶克来说,他与代表着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之间才是真正的、毋庸置疑的对立关系。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通过哈耶克与马克思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杨雪锋[8](2006)在《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2年以来,循环经济研究文献与日剧增,学术界为建构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经济学学科不遗余力地耕耘着。然而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局限、循环经济研究的方法论误区以及和实践操作的盲目性导致循环经济概念理解的庸俗化、政策操作的简单化。当前的研究应做三个方面的工作:知识嫁接、理论融合和范式创新。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弥补这一缺憾,把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着力于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当今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政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实质上是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所致。从传统经济学只关注经济循环中的价值循环到早期生态经济学关注物质循环,再到循环经济学关注价值循环与物质循环的统一,经济学的主题在发生变化,其背后的逻辑也在发生转换,即在基础概念、经济导向、系统介质以及资本运动形态等方面发生转变,最终在评价标准上从劳动生产率转向资源生产率。当资源生产率成为经济效率的主要衡量指标时,经济活动就呈现出非物质化特征,这也正是循环经济的本义所在。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与传统经济机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价值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协同运行机制。本文探讨了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内容及其形成过程。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理论主要研究循环型经济运行的经济条件、动力机制、微观基础、调节机制、经济关系的演化及其制度安排。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宗旨是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通过提高资源生产率(生态经济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其他具有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经济形态或生产方式不同,在于它关注的领域包括具有效率提升功能的新经济产业形态(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资源节约上具有最大空间的动脉产业以及具有帕累托改进的静脉产业,是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的节约。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活动方式,要求从产业基础、产权保障、信任建立以及信息揭示等方面从物质、技术和制度上提供支撑。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健全的政府职能是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和体制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又需要通过培育循环经济的自生能力来实现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唯此,循环经济的运行才会是低成本的。真实而准确的资源价格是影响循环经济主体决策合理化的关键因素。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价格应充分反映其基本价值、生产成本、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和环境成本。只有资源初始价格和再生利用的资源价格在边际上相等,资源价格才会达到均衡。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急剧变动、体制渐进转型阶段,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市场化严重滞后、政府功能又定位不清,资源价格改革面临种种阻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既是资源价格自身的问题,又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研究经济运行机制的逻辑起点。循环型经济的行为假定是“生态经济人”,即追求生态经济效率的适度最优。在循环经济中,消费者不仅通过适度消费来削减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其生态消费通过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市场需求形成对生产者的利益驱动,迫使企业生产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营方式。循环经济的自组织功能决定了它的动态效率。作为一个复杂性适应系统,循环经济中的经济组织是不断演化的。企业既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者”,也是一个具有子系统功能的经济组织。系统特性决定了企业要从个体生产单位演化成循环产业链,进而形成循环产业网络。如果说循环型企业的经济动机源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收益增加,循环型产业链则不是片面追求短期的利润,还有链上企业之间的长期稳定合作达成的博弈均衡,循环型产业网络则更具有嵌入性和互补性,良好的社会资本和资产专用性产生网络效应。企业从循环型企业——产业链——产业网络的演化机理,体现了生态经济效率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动态性提高的过程。循环经济的调节机制是指实现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协同运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调节方式上,可分为事前调节和事后调节。基于新的产业支撑体系、有效产权、充分信息和良好信任与合作,事前调节有虚拟交换前置和公众参与两种形式;基于适度消费和企业生态管理的微观基础,事后调节主要指传统的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由此,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部分就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信息替代、市场驱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的调节机制。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市场经济的生态经济,其运行需要一定制度支撑并获得自生能力,进而实现自我运行和自我实施的状态,这样才能实现资源节约和成本节约的经济生态双重效益。因此,对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应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任务,需要融合主流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归纳起来,本文的创新之处就是在新经济理念和新主导逻辑支持下的实现基础理论变革,包括分析范式创新、产业模式创新、调节机制创新和微观基础创新四个方面。其中重点论述调节机制创新和微观基础创新。

尤绪超[9](20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溯源、争论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自然要消除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市场经济,但是他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消灭市场经济的设想,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因而具体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上,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肌体发展理论、世界市场理论对他们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本质分析会发现,在他们的理论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反而是为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准备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列宁不光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还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他最初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去除市场经济因素,但随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深入,列宁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是不可或缺的,他在前苏联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早的实践。可惜列宁的市场经济思想并没有制度化和系统化,他去世以后,因为新经济政策的去留问题,苏联党内产生了两次大的争论,最终确立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决策的高度集化,这一模式对东欧、中国等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东欧国家和中国陆续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关于社会主义资源配置问题的大论战,一方是米塞斯、罗宾斯、哈耶克,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不可能高效的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另外一方是泰勒、兰格、勒纳,他们提出通过在计划经济中模拟市场,社会主义也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在这次大论战中,兰格和勒纳几乎同时提出通过模拟市场竞争解决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问题的方案,称为“兰格—勒纳模式”,兰格模式的产生代表着市场社会主义这一思潮的正式诞生。之后,在经济实践中屡遭挫折的东欧各国进行了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分权模式”的改革,改革过程中产生了布鲁斯的“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锡克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科尔奈“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等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带来了市场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同时,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也产生了以K.纳什和A.韦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分权决策模式并没有给苏联和东欧国家带来经济发展,不过却使市场机制中性论得以确立,并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以英国工党为代表的“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在英国的最先确立。苏联政变东欧解体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发展,在西方经济学界新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相继诞生,体现着市场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苏东剧变对于那些对社会主义寄予厚望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一种资本主义的替代模式消失了。与此同时,被人们寄予厚望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却没与给人们带来意想中的效果,凯恩斯主义以及后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并没有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救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试图结合市场经济的效率与社会主义的公平相,提出种种具体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这些针对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在我国从未真正间断过,毛泽东对商品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发展了斯大林的商品经济理论,拓展了商品经济的范畴和意义,同一时期的中国理论界对商品经济的探索也很深入。邓小平重启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最终,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市场经济改革成功的典范。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决定到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已经走过36年的历程,经历了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到确立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再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最后到今天的深化改革任务的提出,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每一个改革阶段都伴随着理论争论,争论的焦点问题已经从最初的对社会主义能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质疑,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更好的结合,反映了市场经济观念在我国逐步确立的过程。改革在继续,争论从未间断。不同阶段理论的争论又促进了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总结和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渊源、争论与发展,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改革的脉络和思路,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看清改革的方向,对继续深化改革有重大意义。

王诚,李鑫[10](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价值既源于人类历史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想向往,又源于当代中国人对于强国富民的中国道路的现实探索。本文按照中国特色的分析思路、政策方案、价值理念,主要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理论、微观企业基础、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只要试图从研究理念上找寻"中国特色",并秉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提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分析和概括,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分析何种问题,都可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信号经济理论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号经济理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
    2.1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界定及概念辨识
        2.1.1 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2.1.2 信息经济
        2.1.3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
    2.2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兴起背景及发展历程
        2.2.1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兴起背景
        2.2.2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历程
第三章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3.1 奠基性理论
        3.1.1 维克里的拍卖理论模型
        3.1.2 阿罗对道德风险问题的考察
        3.1.3 阿克洛夫的逆向选择模型及威尔逊均衡
        3.1.4 莫里斯的最优所得税模型
        3.1.5 斯彭斯的信号发送模型
        3.1.6 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甄别模型
    3.2 衍生性理论
        3.2.1 新均衡价格理论与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
        3.2.2 效率工资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
        3.2.3 机制设计理论
        3.2.4 委托-代理理论
第四章 非对称信息经济各种理论建立的共同基础及差异性
    4.1 非对称信息经济各种理论建立的共同基础
        4.1.1 哲学基础
        4.1.2 方法论基础
        4.1.3 经济学基础
    4.2 非对称信息经济各种理论的差异性
        4.2.1 构建方式和目的不同
        4.2.2 考察对象不同
第五章 基于马克思主义对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解读
    5.1 马克思有关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思想
        5.1.1 基于资本主义矛盾的解读
        5.1.2 基于价格与价值理论的解读
        5.1.3 基于异化论的解读
        5.1.4 基于社会生产力理论的解读
    5.2 马克思有关市场机制的思想
    5.3 马克思有关信息社会与信息经济的思想
        5.3.1 马克思有关信息社会的思想
        5.3.2 马克思有关信息经济的思想
    5.4 对称与非对称在经济问题上的辩证法表现
    5.5 马克思主义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初步展望
        5.5.1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日趋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判断
        5.5.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交叉与融合
第六章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进步性及有待发展之处
    6.1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进步性
        6.1.1 提出非对称信息概念并将其纳入模型
        6.1.2 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的创新
        6.1.3 考虑行为主体的主动性
        6.1.4 证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普遍性
        6.1.5 促进和推动新兴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6.1.6 获得广泛的应用
    6.2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有待发展和完善之处
        6.2.1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核心概念及其性质的考察
        6.2.2 动态理论模型的构建
        6.2.3 宏观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探索
        6.2.4 探讨与其他经济理论的深度融合
        6.2.5 我国特殊问题的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研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后记和致谢

(2)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的演进概述
    第一节 19世纪早期
    第二节 20世纪初叶
        一、消费不足论
        二、纯货币理论
        三、投资过度论
        四、心理理论
    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末
    第四节 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一、货币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二、新凯恩斯主义时期
第三章 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与事实性描述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概念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三种事实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类型
        一、存货周期
        二、固定投资周期
        三、建筑周期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阶段
        一、经济周期阶段划分
        二、经济周期定量划分方法
    第四节 经济周期指标
        一、经济周期指标的分类
        二、经济周期指标的选取标准
    第五节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实
第四章 方法论与理论前提基础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
        一、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演进回顾
        二、主观视角的研究范式
        三、个人视角的分析模式
        四、以人类行为学为特征的方法论
    第二节 奥地利学派基本理论前提
        一、知识
        二、时间
        三、竞争
        四、自发秩序
    第三节 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中的经济过程
        一、系统科学
        二、复杂适应性系统
        三、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下的经济过程
第五章 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微观理论基础
        一、时间偏好原理
        二、货币—价格形成机制
        三、企业家理论
        四、资本及生产的结构
    第二节 经济系统主体分析与关键假设
        一、金融部门
        二、生产部门
        三、消费部门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
        一、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功能耦合分析
        二、信贷扩张的初始过程
        三、信贷扩张的经济效应
        四、信贷扩张的强化循环机制
        五、信贷扩张的自逆转性
        六、经济行为主体的跨期协调失衡
        七、经济危机的发生与传导
第六章 启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启示
        一、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二、经济周期中的货币政策
        三、市场自我调整机制的失灵
        四、经济周期中的财政政策
        五、国际贸易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3)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1.1.3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奇迹般腾飞的体制根源
        1.1.4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1.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学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1.2.2 国外学者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1.3.2 文献研读法
        1.3.3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
        1.3.4 系统科学研究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和分析框架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探索
        1.4.3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肯定性分析
        2.1.1 社会经济三形态理论
        2.1.2 世界市场理论
        2.1.3 东方社会理论
        2.1.4 对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具体论述
    2.2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市场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2.2.1 从消灭商品交换到利用商品交换
        2.2.2 从限制市场到引导市场
        2.2.3 探索“以市场、商业为基础”的路子
        2.2.4“整个看法根本改变”和经济范畴的运用
    2.3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2.3.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3.2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需要辩证看待
        2.3.3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2.3.4 要重视和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2.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2.4.1 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最初运用
        2.4.2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继续发展
        2.4.3 计划经济体制下邓小平市场思想的不断深化
        2.4.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市场思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
    2.5 东欧国家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反思
        2.5.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兰格模式
        2.5.2 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布鲁斯模式
        2.5.3 宏观间接调控的自由市场协调——科尔内模式
    2.6 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理论研究的有益借鉴
        2.6.1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2.6.2 马歇尔的新古典市场经济理论
        2.6.3 凯恩斯的全面干预的市场经济理论
        2.6.4 萨缪尔森的混合调节市场经济理论
    2.7 对中国古代市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2.7.1 高度重视市场对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
        2.7.2 主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2.7.3 重视对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景像
    3.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前奏(1949—1978)
        3.1.1“第二次结合”的尝试:计划经济背景下市场因素的曲折成长
        3.1.2 全面整顿的展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3.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试验(1978—1984)
        3.2.1 农村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2.2 企业改革的尝试:向国营工业企业“放权让利”
        3.2.3 城乡商品市场的恢复:农村集贸市场和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
        3.2.4 尝试市场新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3.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进展(1984—1992)
        3.3.1 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3.3.2 企业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3.3.3 流通领域改革的力度加大:从“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3.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1992—2002)
        3.4.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股份制的推行与“抓大放小”改革
        3.4.2 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
        3.4.3 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2003—2012)
        3.5.1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非公36条”的出台
        3.5.2 生产要素进一步市场化: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3.5.3 政府与市场准确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3.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化(2012——)
        3.6.1 经济新常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境遇
        3.6.2 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3.6.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革命
        3.6.4“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3.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
        3.7.1 推进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步伐
        3.7.2 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3.7.3 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3.7.4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集成
    4.1 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深化
        4.1.1 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反思
        4.1.2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原则
        4.1.3“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形成
        4.1.4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4.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4.2 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2.1 结合的理论前提:商品经济二重性
        4.2.2 结合的现实前提: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3 结合的逻辑前提:市场经济中性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4.2.4 结合的关键节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2.5 结合的基本途径: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各自的实现形式
    4.3 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决定论
        4.3.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内涵
        4.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限定
        4.3.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基础性作用的区别
        4.3.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景下的政府作用解析
    4.4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
        4.4.1 宏观调控的常态化
        4.4.2 调控目标的多元化
        4.4.3 调控机制的一体化
    4.5 形成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新发展理念
        4.5.1 创新发展:着力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
        4.5.2 协调发展: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4.5.3 绿色发展:指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5.4 开放发展:拓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4.5.5 共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格局
    4.6 彰显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4.6.1 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与资本主义不同
        4.6.2 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所引致的后果与资本主义不同
        4.6.3 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
        4.6.4 党的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与之联系的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不同
    4.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
        4.7.1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增加了崭新内容
        4.7.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4.7.3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新发展
        4.7.4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方位
    5.1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维度
        5.1.1 理解时代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5.1.2 实践基础的重要构件: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5.1.3 理论标志的主要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1.4 立论依据的突出表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5.2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5.2.1 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5.2.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5.2.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5.2.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5.3.1 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时代内涵
        5.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逻辑一致性
        5.3.3 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5.3.4 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5.4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4.1 为转型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5.4.2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5.4.3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5.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5.5.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5.5.2 推动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的必要条件
        5.5.3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创新经济发展的特色呈现
    6.1 充分发挥创新型制度变迁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6.1.1 注重制度建设“破旧”与“立新”的动态磨合
        6.1.2 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6.1.3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6.2 坚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的稳步推进
        6.2.1 以渐进方式稳步推进市场化
        6.2.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
        6.2.3 从局部性改革到整体推进
    6.3 凸显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6.3.1 价格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6.3.2 价格改革促进了市场制度建设
        6.3.3 价格改革促进企业制度改革
    6.4 注重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6.4.1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6.4.2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6.4.3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必然要求
第七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指南
    7.1 继续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更加完善
        7.1.1 持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7.1.2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1.3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7.2 深入推动产权制度的更加完善
        7.2.1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7.2.2 健全产权交易和流转制度
        7.2.3 加强对产权市场运转的有效监管
    7.3 加快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更加完善
        7.3.1 不断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
        7.3.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3.3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7.4 促进宏观调控方式和体系的更加完善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4.2 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7.4.3 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7.5 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5.1 以要素新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7.5.2 以结构性新供给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7.5.3 以制度政策新供给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7.5.4 推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统一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
    8.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8.3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8.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
    1.3 本文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1.3.1 逻辑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论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论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发展过程与测度
    2.2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理论及述评
    2.3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研究进展
    2.4 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研究进展
    2.5 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特征的关系研究与述评
    2.6 有关中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与述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高管的角色
    3.1 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3.1.1 引言
        3.1.2 文献回顾
        3.1.3 理论和假设
        3.1.4 研究方法
        3.1.5 结果分析
        3.1.6 结论与讨论
    3.2 高管更替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3.2.1 引言
        3.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3 研究方法与设计
        3.2.4 结果分析
        3.2.5 结论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特质的影响
    4.1 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联性:所有权的调节效应
        4.1.1 引言
        4.1.2 文献回顾
        4.1.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1.4 研究样本与变量设计
        4.1.5 结果分析
        4.1.6 结论与讨论
    4.2 企业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联性:基于环境违法企业的考察
        4.2.1 引言
        4.2.2 文献回顾
        4.2.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4 研究设计和样本
        4.2.5 结果分析
        4.2.6 结论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市场竞争的效应
    5.1 引言
    5.2 理论关联与研究假设
        5.2.1 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5.2.2 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与数据
        5.3.2 变量与测度
        5.3.3 计量模型
    5.4 结果分析
    5.5 结论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作用
    6.1 引言
    6.2 环境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背景
    6.3 研究方法
        6.3.1 涉及的具体利益相关者
        6.3.2 资料来源
        6.3.3 研究事件的阶段划分
    6.4 案例描述:利益相关者作用与企业响应
        6.4.1 事件背景
        6.4.2 四个阶段的利益相关者作用与企业的响应
    6.5 案例讨论
        6.5.1 中国情境下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6.5.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作用方式
        6.5.3 四个阶段中利益相关者作用的迁移与企业响应
    6.6 结论与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与实践启示
        7.2.1 研究的创新性
        7.2.2 研究的实践启示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哈耶克经济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哈耶克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1.1 产生的时代背景
    1.2 思想渊源
        1.2.1 古典自由主义
        1.2.2 奥地利学派
    1.3 哈耶克经济理论的发展
    1.4 小结
第2章 哈耶克经济理论的方法论
    2.1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2.2 方法论的主观主义
    2.3 自生自发秩序
    2.4 小结
第3章 哈耶克的知识理论
    3.1 哈耶克的知识论
        3.1.1 “分立的个人知识”与“知”
        3.1.2 默会知识与“无知”
    3.2 哈耶克的市场过程理论
        3.2.1 价格
        3.2.2 竞争
        3.2.3 市场
    3.3 哈耶克参与的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论战
        3.3.1 论战的历史背景
        3.3.2 论战的主要回合
        3.3.3 哈耶克在论战中的贡献
        3.3.4 论战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3.4 小结
第4章 哈耶克的货币理论
    4.1 理论渊源
    4.2 中性货币
        4.2.1 实现货币中性的条件
        4.2.2 货币中性是实现经济自动均衡的必要条件
        4.2.3 经济过程失衡引发经济危机
    4.3 自由货币
        4.3.1 政府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
        4.3.2 私人竞争性货币
    4.4 对哈耶克货币理论的评论
    4.5 小结
第5章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
    5.1 哈耶克的资本理论
    5.2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
        5.2.1 哈耶克的“均衡”假设
        5.2.2 哈耶克的生产结构和“哈耶克三角”
        5.2.3 自愿储蓄
        5.2.4 货币引发的经济周期
        5.2.5 经济滞涨及对策
    5.3 李嘉图—哈耶克效应
    5.4 对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析和评论
    5.5 小结
第6章 哈耶克与凯恩斯、弗里德曼以及马克思的比较
    6.1 哈耶克与凯恩斯
        6.1.1 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
        6.1.2 哈耶克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6.1.3 哈耶克与凯恩斯:是敌人?是朋友?
    6.2 哈耶克与弗里德曼
        6.2.1 弗里德曼和芝加哥学派
        6.2.2 哈耶克与弗里德曼的比较
        6.2.3 哈耶克与弗里德曼:一对观点不同的朋友
    6.3 哈耶克与马克思
        6.3.1 哈耶克与马克思相遇的中国背景
        6.3.2 哈耶克与马克思的相似
        6.3.3 哈耶克与马克思的不同
    6.4 小结
结语:哈耶克留给了我们什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主题
    1.2 研究框架
        1.2.1 结构
        1.2.2 基本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
2 文献述评
    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2.1.1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2.1.2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2.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概述
        2.2.1 发展理论
        2.2.2 方法论基础
        2.2.3 学科基础
        2.2.4 分析方法
    2.3 基于循环经济看传统经济理论的理论局限
        2.3.1 主流经济学的两个悖论
        2.3.2 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
    2.4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2.4.1 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
        2.4.2 循环经济研究的困惑:学科彷徨与定位迷失
    2.5 本章小结
3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概述
    3.1 循环经济的运行规律
        3.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3.1.2 循环经济的本质: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耦合
        3.1.3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3.1.4 循环经济的发展导向
    3.2 循环经济的效率标准:资源生产率
        3.2.1 资源内生增长与资源生产率
        3.2.2 循环经济的效率标准:资源生产率
        3.2.3 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度量指标:节约指数
    3.3 循环经济的主导经济逻辑
        3.3.1 经济思想史中的主导逻辑及其转换
        3.3.2 循环经济的主导逻辑产生及扩张
        3.3.3 循环经济的基本经济理念
        3.3.4 循环经济中经济主体的理论假定
    3.4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界说
        3.4.1 经济运行机制的定义及内容
        3.4.2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界说
    3.5 本章小结
4 循环经济运行的经济条件
    4.1 循环经济的产业支撑体系
        4.1.1 循环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关系
        4.1.2 循环经济的产业支撑体系构成
        4.1.3 知识经济对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
        4.1.4 服务经济对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
    4.2 循环经济中的产权与环境责任
        4.2.1 产权制度变迁与循环经济发展
        4.2.2 自然资源产权的缔约分析
        4.2.3 循环经济过程中行为主体的产权与责任
    4.3 循环经济的信任基础
        4.3.1 信任经济的研究概况
        4.3.2 信任与事前交换
    4.4 本章小结
5 循环经济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5.1 资源价格形成问题的循环经济意义
        5.1.1 循环经济与资源价格的关系
        5.1.2 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5.2 资源价值论一般
        5.2.1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5.2.2 基于资源最优耗竭理论的资源资产价值
        5.2.3 自然资源稀缺性及其价格表征
    5.3 外部成本内部化与资源定价
        5.3.1 资源价格形成的基础
        5.3.2 科斯定理与外部性问题
        5.3.3 外部性内部化的资源定价
        5.3.4 环境成本与资源最优价格
    5.4 循环经济中资源价格均衡的经济分析
        5.4.1 循环经济中资源均衡价格模型
        5.4.2 产权交易与资源价格
        5.4.3 资源税、价格变动与宏观经济效应
    5.5 本章小结
6 循环经济的微观主体
    6.1 循环经济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适度消费
        6.1.1 循环经济中的消费者行为
        6.1.2 适度消费概述
        6.1.3 适度消费的经济分析
        6.1.4 消费者生态消费行为形成的动态分析
        6.1.5 影响消费者生态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其对策
    6.2 循环型企业的经营模式:生态管理
        6.2.1 循环型企业的经济逻辑与现实背景
        6.2.2 循环型企业的内涵及特征
        6.2.3 循环型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6.2.4 循环型企业的战略生态管理
    6.3 生产者责任及其延伸
        6.3.1 产品管理与企业的环境责任
        6.3.2 生产者责任延伸(EPR)的涵义
        6.3.3 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对策
        6.3.4 企业环境责任的制度安排及机制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机理
    7.1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
        7.1.1 循环型产业链的生成机理
        7.1.2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基础
        7.1.3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循环经济
    7.2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合作机理
        7.2.1 循环经济的合作机理:静态分析
        7.2.2 循环经济的合作机理:动态分析
    7.3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性与治理
        7.3.1 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
        7.3.2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治理
    7.4 本章小结
8 产业生态网络及其演化机制
    8.1 产业生态网络的形成机理
        8.1.1 生态经济组织递次演进的动力
        8.1.2 产业生态网络的构成与路径选择
        8.1.3 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的动力机制:“嵌入性”视角
    8.2 产业生态网络的稳定机理
        8.2.1 产业生态网络的稳定性因素研究综述
        8.2.2 产业生态网络稳定性因素类型划分
        8.2.3 价值流、信息流与产业生态网络的稳定性
        8.2.4 产业生态网络的治理
    8.3 循环经济组织的演化
        8.3.1 循环经济组织与演化经济学
        8.3.2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生态经济组织
        8.3.3 从循环型企业到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8.3.4 产业生态网络发展的互补性:协调博弈
        8.3.5 案例分析:丹麦卡伦堡产业共生体
    8.4 本章小结
9 循环经济的调节机制(一)
    9.1 循环经济中的信息问题
        9.1.1 循环经济中的信息问题与经济协调
        9.1.2 循环经济中的信息分布与不同协调机制的优势
    9.2 循环经济、事前交换与经济流程转变
        9.2.1 “虚拟交换前置”思想的涵义、理论基础及理论模型
        9.2.2 “虚拟交换前置”思想的经验分析
        9.2.3 “虚拟交换前置”思想的政策含义及进一步的讨论
    9.3 循环经济、公众参与与“生态转型”
        9.3.1 “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
        9.3.2 经济“生态转型”的制度分析
        9.3.3 “生态转型”中制度变迁的行动团体与公众参与
        9.3.4 我国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4 本章小结
10 循环经济的调节机制(二)
    10.1 循环经济自运行的障碍分析
        10.1.1 循环经济中市场缺失的福利分析
        10.1.2 循环经济的价格发现障碍
    10.2 循环经济的市场化与规模化
        10.2.1 循环经济的市场形成过程
        10.2.2 循环经济中企业间分工与交易方式选择
        10.2.3 经验分析
        10.2.4 政策含义
    10.3 政府职能转变与促进循环经济
        10.3.1 循环经济与政府转型:基于制度分析视角
        10.3.2 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能定位
        10.3.3 循环经济中的政府失灵与适度参与
        10.3.4 循环经济发展与市场增进型政府
    10.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溯源、争论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理论溯源
    2.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起源
    2.2 马克思、恩格斯对市场的质疑与肯定
        2.2.1 马克思、恩格斯对市场经济的质疑
        2.2.2 马克思、恩格斯对市场经济肯定的理论分析
第3章 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战
    3.1 苏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与苏联党内的争论
        3.1.1 列宁的市场经济思想
        3.1.2 苏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3.1.3 苏联党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争论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论战与兰格模式
        3.2.1 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大论战之理论准备
        3.2.2 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大论战
        3.2.3 兰格模式与市场社会主义的产生
    3.3 东欧各国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与理论纷争
        3.3.1 东欧各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实践
        3.3.2 东欧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纷争
        3.3.3 东欧各国市场改革实践与理论的评价
第4章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本质
    4.1 市场社会主义
        4.1.1 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
        4.1.2 市场社会主义的阶段划分
        4.1.3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4.2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4.2.1 经理管理型的市场社会主义
        4.2.2 劳动者管理型市场社会主义
        4.2.3 经济民主型市场社会主义
        4.2.4 社会治理型市场社会主义
    4.3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借鉴意义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争论与发展
    5.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之争
        5.1.1 经济理论界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争
        5.1.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探索
    5.2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的探讨
        5.2.1 理论界对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探索
        5.2.2 邓小平对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论述
        5.2.3 陈云对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
    5.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理论的发展
        5.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5.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三)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 分析思路
        2. 政策方案
        3. 价值理念
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所有制理论
    (三)收入分配理论
    (四)体制改革和转轨理论
三、关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探讨
    (一)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理论
    (二)财政理论
    (三)金融理论
    (四)增长与发展理论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微观基础——企业问题的探讨
    (一)企业理论与国企改革
    (二)乡镇企业
    (三)政府规制
五、关于社会主义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一)城镇化理论
    (二)新农村建设
    (三)城乡一体化理论
六、总结与展望

四、信号经济理论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研究[D]. 郭丹.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4(03)
  • [2]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D]. 王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D]. 钱路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5]经济预测的认知与定量方法[J]. 杨晓光,程建华.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19(10)
  • [6]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D]. 孟晓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7]哈耶克经济理论述评[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2(03)
  • [8]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 杨雪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
  •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溯源、争论与发展[D]. 尤绪超. 吉林大学, 2014(09)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J]. 王诚,李鑫. 经济研究, 2014(06)

标签:;  ;  ;  ;  ;  

信号经济理论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