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一、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1](2021)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文中提出中国东北地区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干道,是我国实现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依托。新形势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整合地区资源优势,形成发展合力,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有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可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利用SWOT分析法,能够清晰的理顺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其中蕴藏的机遇与风险,从而做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具体的战略选择。

李文国,刘雪琪[2](2021)在《辽宁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的现状与路径》文中指出科技创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打造科技创新前沿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助推新时代辽宁省振兴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当前,辽宁省经济结构日趋完善、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在创新要素投入、创新产出成效、创新支撑能力、创新创业环境方面仍存在短板。对此,辽宁省应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从体制机制、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环境着手,激发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助力辽宁省振兴发展大计。

李连刚,张平宇,王成新,程钰[3](2021)在《区域经济韧性视角下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过程——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指出区域经济韧性为分析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论文构建区域经济韧性视角下经济转型分析框架,对2003—2018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过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辽宁经济转型演变过程与阶段特征。结果发现:(1)辽宁经济转型效果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压力抵抗水平最高但呈现下滑趋势,突破潜力水平最低。(2)辽宁经济转型过程表现出周期性规律特征,2013年后处于重组-开发期,下一阶段将步入维持-释放期。(3)辽宁老工业基地压力抵抗水平东西空间分异现象明显,动力适应水平中部地区集聚特征显着,东部地区潜力突破水平低。(4)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效果呈现出中部高两翼低的空间格局,经济转型效果相似地区集聚显着。根据研究结果,针对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规律特征,提出了未来转型发展对策建议。

孙久文,陈超君[4](2021)在《“十四五”时期东北区域经济转型路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强盛作出巨大贡献,但随着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传统产业衰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压力大、产业盈利能力不强、省际产业关联度低、新动能发展不足等均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典型问题。针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滞后及与之伴随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积极颁布一系列政策和规划致力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这也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需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构产业体系竞争力、加大创新力度、发展数字经济等四个方面出发,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实现全面振兴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2021)在《党领导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发改委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文章《党领导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文章总结了近20年来党领导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和宝贵经验,并对推动"十四五"期间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提出了建议。

张铎,张晓辉[6](2021)在《创新地域文化 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文中研究指明自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地区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增长显着,企业效益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改造和人文环境建设明显得到了改善。但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陷入振兴与发展的困境。其特征是深化改革力度不够、自身造血机制不强、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而深层次原因是文化因素的作用、体制、机制的创新不足,唯有从思想和文化上实现根本转变才是出路。因此,文中以东北地域文化创新为切入点,以国家的"二次"振兴战略为契机,论述地域文化的作用和功效,并从人口素质培养、文化信息产业建设、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的营造三个方面论证地域文化创新,旨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在输送高素质人力资源、实现高科技数字化、加速文化信息产业建设及构建具有现代文化理念的竞争与合作的市场经济等方面充分发挥内在造血功能。

刘国瑞[7](2021)在《东北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演进、致因与思考》文中指出过去70多年里,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兴衰紧密关联,东北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发展迟滞、从塑造辉煌到处境困难的演变。导致东北高等教育困境的直接因素是经济实力下滑和人口结构性变化,深层次原因则是经济、教育的"双重转型"及其引发的高等教育需求、资源、空间格局的重塑。当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正处于复杂的发展变化之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高等教育转型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城市、产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需要与时俱进地深入研究和作出新的判断。

任嘉敏[8](2020)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地理学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延续,相关研究也从理论以及方法论层面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地系统耦合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绿色发展的根本指向即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共生发展。适时、客观的针对典型区域开展绿色发展相关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知典型区域绿色发展核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也能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矛盾,寻求绿色发展语境下的优化提升路径提供参考,理论及现实意义较强。老工业基地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特殊地域类型,发展与演化规律独特。现阶段,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其复杂性、艰巨性也远超其它地区,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重要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走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畸形化严重,为后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亟需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绿色发展思想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现有发展机遇,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实现经济振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区,基于绿色发展及相关理论,遵循地理学“过程—格局—机制”经典分析方法,从理论以及实证两个层面展开相关研究。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从绿色发展水平及绿色发展效率两个角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揭示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的对策及建议。全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绿色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该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展开,首先从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目的及意义。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从地理学视角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也阅读了相关书籍和刊物等。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绿色发展测度方法、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制度6个方面。论文在对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效率等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提出了包含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等内容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一是,论文对建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进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各阶段区域发展特点进行概括。二是,分析不同阶段区域发展理念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情况。三是,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进行定量测度分析。为后续开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演化机制及优化提升对策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从绿色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效率的不同视角出发,刻画振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一方面在老工业基地核心特征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效率内涵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及动态效率。第五章则在前一章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第四部分为论文的对策建议及结论,即本文的第六章、第七章。在前文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分析法及R/S分析法对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及差异演变做出预测,并提出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老工业基地传统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模式的对比,不难发现,老工业基地从发展动力到发展目标方面均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资源高效、产业绿色、高质增长、治理有效、绿色宜居构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在自然资本日益稀缺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区域内部物质代谢情况可以作为判断现阶段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此外,从水平及效率视角构建绿色发展判别模型能够较好的涵盖绿色发展系统属性以及系统运行两个方面,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根据各类影响因子作用方式及程度的不同,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机制可以概括为内生动力、外部推动以及引导调控三方面。三方面影响因子通过要素间不同比例组合也形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不同路径。2、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的形成与演变是建立在对特定时间背景下区域发展方式的不断反思和总结基础上。建国后,区域发展理念依次经历了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四个阶段,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也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的主旋律,逐渐摆脱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物质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对物质依赖程度较高,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是直接物质投入(DMI)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过程排放(DPO)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DMI正处于环境影响总量下降阶段,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而DPO处于由排放强度高峰向人均排放强度高峰过渡阶段。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了 DMI、DPO增长,人口效应对二者增长先正向拉动后负向拉动,技术进步效应的提升抑制了两者增长,而清洁生产效应并未很好抑制DPO增长。3、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产业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支撑。空间上,绿色发展水平及各准则层空间分异特征显着,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绿色空间格局愈发明显。马尔可夫链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市实现绿色发展等级的跨越式发展存在较大难度。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态势,省域内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内差异是造成绿色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从静态及动态两个维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绿色发展静态效率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相对较低,且最优地市数量有所下降。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高效率类型地市数量有所下降,空间上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高绿色发展效率聚集区愈发明显。绿色发展动态效率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自2014年后保持正向增长,技术进步及资源配置能力提高是TFPC的主要推动力,大部分地市TFPC均表现出正向增长的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TFPC分布与静态效率分布有所不同,空间上位于辽宁省的各地市TFPC增长速度较快。综合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具有如下特点:四大城市处于绿色发展核心地位,空间上“集群”状分布较为明显,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较为滞后。4、采用障碍度模型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障碍度分析表明,环境保护支出占GDP 比重、人均GDP、科学技术支出占GDP 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Tobit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显着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政府调控以及命令型环境规制显着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梳理。内生动力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路径依赖效应;外部推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三方面;引导调控机制则分为宏观政策促进以及环境规制两方面。5、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3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呈波动上升态势。可以预见,“十四五”末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较“十三五”时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R/S分析表明,2018年后的未来12年内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将与现在具有同样的演变趋势,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将会逐渐缩小。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姜帅[9](2019)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开启了第一轮东北振兴。在10年时间里,东北振兴通过作规划、上项目,改善发展环境等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增长效果。在第一轮东北振兴期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成为自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增长相对最好的时期。然而,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适应新常态的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出现经济增长整体性的下滑,并跌落到全国的后几名。这促使中央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东北振兴。如此,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摆在东北三省的面前,就是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找到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好环境。”这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东北振兴的关键点。本文就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以法治环境建设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影响为主线,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机理分析和典型考察相印证的梳理和解读。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述评,找到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进一步整理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区域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和法学中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和现实困境、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借鉴,提出了健全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最终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法治环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前提;第二,法治环境是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柱;第三,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制度建设、观念转变、严格执法等环节的努力。

林木西[10](2012)在《探索东北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文中研究指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道路不仅在发展阶段上不同,而且还有本质上的区别。与前苏联、东欧等转轨国家相比,在制度取向上也完全不同。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以东北地区最具典型性。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已初步总结出具有东北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再工业化"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三大创新"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东北区域一体化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1)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
    (一)地缘优势
    (二)能源资源合作优势
    (三)交通优势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劣势
    (一)开放程度低
    (二)复合型人才短缺
    (三)经济发展问题突出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
    (一)中蒙俄三国政治关系稳定
    (二)东北振兴战略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提供政策机遇
    (三)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东北地区整体优势的发挥
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挑战
    (一)从国际层面上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从国内方面来看,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
五、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的东北经济一体化SWOT战略选择
    (一)SO战略
        1. 利用东北振兴的战略机遇期,释放改革红利。
        2. 着力提升跨境合作范围。
    (二)ST战略
        1. 加强中蒙俄三国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合作。
        2. 加强人文领域合作,共筑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
    (三)WO战略
        1. 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 大力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3. 以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WT战略
        1. 加快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合力培育优势产业,提高东北地区整体竞争力。
        3. 在参与双循环过程中,守住发展底线。
六、结语

(2)辽宁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的现状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辽宁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的基础现状
    (一)经济结构现状
        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 产品结构有待改善
    (二)人才资源现状
    (三)科技创新现状
        1.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2. 高水平科技平台不断涌现
        3.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4. 科技创新环境有所改善
二、辽宁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的制约因素
    (一)创新要素投入方面
        1. 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2. 科技投入结构尚不合理
    (二)创新产出成效方面
        1. 科技成果多为传统优势领域
        2. 创新产业效率有待提高
    (三)创新支撑能力方面
        1. 创新创业平台实力较弱
        2.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支撑力度不足
    (四)创新创业环境方面
        1. 科技创新环境欠佳
        2. 产学研合作活跃度不高
三、辽宁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1. 多方位制度创新
        2. 发挥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引领作用
    (二)丰富科技创新资源
        1. 依托人才战略发展科技创新
        2. 加强财政科技资金投入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四)升级传统产业,扶植新产业
        1. 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扶植新兴产业
    (五)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1.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2. 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4)“十四五”时期东北区域经济转型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典型问题
    (一)传统产业衰退引致资源型城市发展受限
        1.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逐渐衰落。
        2.作为主导产业的重工业市场竞争力下滑。
        3.依赖传统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受限。
    (二)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压力大
    (三)产业盈利能力不强
    (四)新动能培育、转换能力不足
二、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结构性矛盾约束
    (二)要素流失与循环积累效应
    (三)体制机制带来的营商环境约束
    (四)省际产业关联程度低的约束
三、“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考验
    (一)加速融入“内循环”的考验
    (二)加速融入“外循环”的考验
    (三)政府治理能力和营商环境的考验
四、“十四五”时期东北区域经济转型思路与设想
    (一)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二)重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作用
        1.突破产业关键技术。
        2.强化优势产业创新。
        3.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紧跟全球发展步伐

(6)创新地域文化 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域文化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创新东北地域文化,为“二次”振兴输送人力资源
三、加速东北地域文化信息产业建设,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东北地域文化以构建竞争与合作的现代市场经济文化

(7)东北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演进、致因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1.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发展问题
    2.发展高等教育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支撑
    3.深入探究东北高等教育问题需要有新思路
二、东北高等教育从辉煌发展到困境重重的演进历程
    1.东北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时代实现大发展
    2.东北高等教育在转型时期进行了艰辛探索
    3.东北高等教育伴随社会转型的深入而逐渐处境艰难
三、当前东北高等教育处境艰难的致因
    1.导致东北高等教育处境艰难的基础性因素
    2.导致东北高等教育处境艰难的深层次原因
四、由东北高等教育演进引发的思考
    1.全面客观地看待东北高等教育的演进与现状
    2.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8)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1.2.2 绿色发展测度方法
        1.2.3 绿色发展时空演变
        1.2.4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1.2.5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1.2.6 绿色发展制度
        1.2.7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案
        1.3.3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老工业基地
        2.1.2 绿色发展
        2.1.3 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
        2.1.4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2.1.5 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物质代谢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2.5 路径依赖理论
    2.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分析框架及理论辨析
        2.3.1 总体分析框架
        2.3.2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
        2.3.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
        2.3.4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思路
        2.3.5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逻辑思路
        2.3.6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化的历史脉络
        3.1.1 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阶段(1949—1977年)
        3.1.2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阶段(1978—1999年)
        3.1.3 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阶段(2000—2011年)
        3.1.4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3.2 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变
        3.2.1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1949—1977年)
        3.2.2 调整与改造阶段(1978—1999年)
        3.2.3 巩固升级阶段(2000—2011年)
        3.2.4 深度调整阶段(2012年—至今)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变化分析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输入、输出变化分析
        3.3.3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演变
        3.3.4 DMI和DPO减量化因素分解研究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优势分析
        3.4.1 面临的挑战
        3.4.2 绿色发展的优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评价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测算模型
        4.1.1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绿色发展水平测算模型
        4.1.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模型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4.2.1 指标体系构建与内涵释义
        4.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时序演化特征
        4.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4.2.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4.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对比分析
        4.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动态变化分析
    4.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特征总结
        4.4.1 四大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较高且占主导地位
        4.4.2 绿色发展空间格局“集群”分布特征较为明显
        4.4.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滞后于其它地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机制分析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识别
        5.1.1 影响因素分析
        5.1.2 影响因子检测模型
        5.1.3 影响因子判断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5.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外部推动机制
        5.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引导调控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优化提升对策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预测
        6.1.1 基于神经网络的绿色发展水平预测
        6.1.2 基于R/S分析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分析
    6.2 区域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
        6.2.1 传统工业绿色发展
        6.2.2 绿色新兴产业布局
    6.3 培育内生增长动力
        6.3.1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6.3.2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6.3.3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6.4 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
        6.4.1 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
        6.4.2 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6.5 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6.5.1 制定绿色发展路线图
        6.5.2 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战略
        6.5.3 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6.5.4 健全绿色发展监测和评估体系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老工业基地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
        三、法治环境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和法学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与现实问题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史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时期的发展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问题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问题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观念问题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律体系现状
        一、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的法律体系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待完善的法律体系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
        一、法治文化薄弱
        二、法治意识淡薄
        三、法律执行困难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三、历史方面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体制建设的影响
        一、法治环境对培养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主体法治观念的影响
        二、法治环境对规范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秩序的影响
        三、法治环境对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效率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影响
        一、法治环境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二、法治环境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
        三、法治环境对资本集聚的影响
        四、法治环境对技术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依法行政的影响
        一、法治环境对政府管理规范化的影响
        二、法治环境对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影响
        三、法治环境对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法治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一、出台的法律
        二、改造的结果
        三、借鉴的经验
    第二节 德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一、出台的法律
        二、改造的结果
        三、借鉴的经验
    第三节 英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一、出台的法律
        二、改造的结果
        三、借鉴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
    第一节 健全经济法律制度形成有效法治环境
        一、配套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二、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营商环境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加强人们的法治观念
        一、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二、普及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第三节 建立完备依法行政及监督体系
        一、完善执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二、完善司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三、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第四节 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法律服务
        二、加强相关法治环境建设
        三、强化法治研究
        四、加强法治建设的多重保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探索东北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再工业化”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三大创新”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东北区域一体化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

四、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 王哲.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1(06)
  • [2]辽宁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的现状与路径[J]. 李文国,刘雪琪.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区域经济韧性视角下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过程——以辽宁省为例[J]. 李连刚,张平宇,王成新,程钰. 地理科学, 2021(10)
  • [4]“十四五”时期东北区域经济转型路径探索[J]. 孙久文,陈超君. 经济纵横, 2021(10)
  • [5]党领导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经济评论, 2021(10)
  • [6]创新地域文化 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J]. 张铎,张晓辉. 北方经贸, 2021(09)
  • [7]东北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演进、致因与思考[J]. 刘国瑞. 高等教育研究, 2021(09)
  • [8]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D]. 任嘉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D]. 姜帅.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10]探索东北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J]. 林木西.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标签:;  ;  ;  ;  ;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