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方向振动 480Hz

45°方向振动 480Hz

一、45°方向振动480Hz(论文文献综述)

方虹斌,吴海平,刘作林,张琦炜,徐鉴[1](2022)在《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由于其无穷的设计空间,突出的变形状、变大小、变拓扑特性,以及由折叠诱发的超常规力学特性,在最近几年迅速成为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在航天、医疗、材料、机器人等众多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典型的代表包括大型空间可展开结构、自折叠可重构机器人、微型可折叠器械等.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的动力学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涉及其动力学建模和参数辨识,还包括动力学机制分析与实验测试.折纸结构复杂的空间几何关系、丰富的变形模式、折叠诱发的全局强非线性本构关系等给动力学研究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和新机遇.本文首先阐述了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简要概述了折纸的基本定义、假设和分类,以及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的几何设计、静力学和运动学特性.随后,本文系统回顾了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动力学研究中相关问题的最新进展,包括:(1)动力学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2)动力学理论、有限元和实验分析手段;(3)折叠诱发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双稳态和多稳态动力学行为、瞬态动力学行为和波传播动力学行为等;(4)典型动力学应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动力学研究中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

徐晨轩[2](2021)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文中指出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碳基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因原料丰富、制备经济、调控便捷等特点而广受关注。纳米材料内部及表界面处的能量与物质传递是决定能量储存与转化性能的关键物理机制。围绕纳米尺度能质传递所发展的诸多理论,认为其符合典型的结构—性能规律。边缘结构广泛存在于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中,但由边缘结构带来的特殊性能通常被笼统地冠以“边缘效应”,对其物理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在机理认识层面,结合近场纳米成像技术、原位检测技术等实验手段和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模拟手段,建立了边缘结构与电子极化行为间的关联,揭示了光诱导边缘局域场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了在电解液中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附近离子分布与输运特性,解析了边缘场增强对固液界面相平衡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强化固液静电吸附提出新路径;在技术应用层面,基于上述理论成果设计了一系列边缘可调控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基能源材料,构筑了高性能光催化水裂解制氢、电容去离子以及超级电容储能新体系。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边缘可调控性。本文采用氩等离子体轰击处理方法,有效调控了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密度。开展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在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电子存在自发聚集行为。随后开展的暗场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石墨烯表面具有非均匀电势分布,且对表面纳米形貌存在高度依赖性,即在高曲率的石墨烯边缘处呈现出电子聚集行为。研究了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特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响应电流密度最高可达约92 m A cm-2。与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流响应的机理不同,垂直取向石墨烯样品中光电流响应可能来源于光激发热电子的定向迁移与聚集。光诱导力显微结果证实,垂直取向石墨烯在可见-红外波段内具有显着的近场光诱导力响应,石墨烯纳米边缘处存在由电子极化引起的近场力梯度。研究还发现,边缘电场增强与入射光波长有关。在红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光诱导力图像在边缘处甚至出现显着的“热点”信号,表明石墨烯表面的光激发热电子会迁移并聚集在边缘处,形成边缘处局域电场增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指出,纳米边缘处的局域电场增强可解耦为非共振增强效应与共振增强效应两部分。通过调控石墨烯纳米边缘的形貌(长宽比)与费米能级,改变特定激发波长下的共振增强因子,能够实现对边缘电场增强效应进行调控。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的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有望使其成为高活性反应位点,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后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受光照激发的电子与空穴相互分离。本文采用纳米限域合成方法制备了高度分散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GVN/NVG)。相比于未与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的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以及将石墨相氮化碳与水平石墨烯机械混合的传统方式复合样品,通过纳米限域合成方法负载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片层间的石墨相氮化碳充分分散,有效避免了团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GVN/NVG复合结构中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组分具有局域化的表面电荷分布,禁带宽度也有所下降。GVN/NVG-3H样品在全光谱光照激发、无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牺牲体系中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可达41.7μmol h-1 cm-2(相当于每24小时225L m-2,标况下)。与对照组中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的活性(2.5μmol h-1 cm-2)相比高一个数量级。首小时内平均表观量子产率达到1.54%。随后,本文拓展了边缘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的应用,发展了太阳能纳米离子学相关理论。通过石墨烯纳米边缘介导的光-电场能量传递过程,将入射太阳光能量输入固液界面相平衡系统,有效缩短双电层厚度,并实现了对离子传输机制的有效调控。在该理论指导下,开展了高性能电容去离子研究。将典型的赝电容活性物质二氧化锰(α-Mn O2)经电化学沉积负载到富边缘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构筑了Mn O2@e VG吸附电极。在光照下,Mn O2@e VG电极展示出3倍于无光照时的电极吸附量(33 mg g-1)与较快的电极吸附速率(0.06 mg g-1 s-1)。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检测证实,非平衡态热力学条件的下固液界面离子输运机制受到光诱导电场控制,即在光照下,正极中的离子传输机制从离子交换主导转变为异性离子吸附主导,有助于电容脱盐性能的提升。此外,本文基于边缘增强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对生长基底广泛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电极来适应高粘度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技术途径。制备的石墨烯泡沫电极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优化了电极内部传质过程。其中,继承自泡沫金属模板的微米级孔起到预存储电解液作用,缩短了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扩散距离;由石墨烯壁面围成的亚微米级孔具有垂直的取向性和均匀的孔径,确保了畅通的离子传质过程;垂直取向石墨烯骨架提供了连续电子传导通道,暴露的石墨烯边缘则为离子提供了大量易于接触的静电吸附位点。在电解液方面,采用了共阴离子离子液体共混策略。通过引入不同阳离子降低离子排列有序度,抑制了室温离子液体混合物中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势,从而降低了流动粘度并改善了润湿性。上述石墨烯泡沫电极在1-甲基-1-丙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IP13TFSI)与1-正丁基-1-甲基吡咯烷二酰亚胺(PYR14TFSI)质量配比为2:3的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现。这部分工作为高能量密度与高频率响应这一对位于天平两端的性能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即采用高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以满足对储能能量密度的需求;遵循取向性阵列式和分级孔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设计原则以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高粘度,并充分发挥边缘结构的电化学活性优势,实现高频率响应储能。

毛慧婷[3](2021)在《基于吩噻嗪衍生物的有机长余辉材料的性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超长有机磷光(UOP)因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而被广泛的应用在数据加密、信息存储、生物成像、传感、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各个领域。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获得高效的超长有机磷光材料,例如小分子晶体、金属有机框架(MOFs)、氢键有机框架(HOFs)、离子晶体、碳点(CDs)、共晶、主客体掺杂、聚合物等等。在已经报道的策略中,小分子晶体在有机长余辉材料中具有很大的潜能。因为有机小分子合成简单,成本低,易修饰。目前,许多研究都在探讨有机长余辉性质和固态堆积之间的关系,但是分子堆积如何影响有机长余辉以及潜在的机理尚不清晰。另外,一般来说,具有高效率的有机磷光材料寿命都比较短。目前为止,尽管在提高磷光量子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对于同时具有高效率又能够维持长寿命的有机磷光材料体系的研究还很少见。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有机长余辉材料都是由紫外光激发的,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生物领域上的应用。与紫外光相比,可见光具有更小的光毒性,对生物分析和生物成像的穿透性更强,更便于实际应用。尽管科研人员对此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可见光激发的有机长余辉发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小分子晶体长余辉材料种类较少、缺乏更多更有普适性的设计策略,尤其是兼具高效率和长寿命的有机磷光材料还亟待发展。因此,开展了以下三个内容。本论文包括三个部分,以吩噻嗪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吩噻嗪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骨架,分子整体呈现出类似于蝴蝶型的结构,兼具一定的刚性和柔性,这种特殊结构可以抑制分子间的π-π堆积,减少三线态-三线态淬灭,提高磷光的发射强度。具体开展工作内容如下:(1)分子堆积对于有机长余辉发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分子堆积排布具体将如何影响有机长余辉的性质以及潜在的机理尚不清晰。为了深入探讨分子堆积和有机长余辉之间的构效关系,我们采用简单的甲基作为功能化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数量甲基取代的吩噻嗪衍生物,在基本不影响分子的电子结构的前提下,调节它们的固态堆积形式,探索有利的UOP堆积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探索分子堆积模块中影响UOP光物理过程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制备具有UOP性质的有机小分子提供新的指导。在这些化合物中,具有双甲基取代的化合物m-DMOPP实现了最好的性能,寿命和效率分别为375 ms和1.9%。此外,基于超长有机磷光的性质,我们成功的将它们应用在信息防伪和3D模型上。(2)在有机长余辉分子设计中,同时具有高效率和长寿命的UOP体系仍然是一个大的难题。在第一个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吩噻嗪-苯环基本单元,引入不同数量的甲基基团的同时取代溴原子,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效且长寿命的有机余辉材料。溴原子的引入能够极大地增强系间窜跃,同时由于甲基基团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空间a,b,c轴三个方向交错排布形成密致的网状结构,使分子堆积更加紧密,极大的降低了非辐射衰退。两者协同作用,增强了量子效率的同时延长了磷光寿命。相比于无溴原子的化合物,磷光量子效率从0.8%提高到了11.1%,寿命从335 ms延长到了391 ms。此外,我们利用这些化合物的超长磷光的性质,研究了它们在防伪和加密的潜在应用。(3)纯有机小分子要想实现室温磷光发射,通常需要一个外力(引入官能团或掺杂在介质中)来增加系间窜跃过程和减少非辐射跃迁。此外,超长有机磷光材料大多需要紫外光激发。为了克服有机小分子长余辉材料的不足,我们充分考虑到吩噻嗪分子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可能的氢键自组装的作用,采用一步法把吩噻嗪分子直接氧化得到了氢键自组装的超分子网格结构。这种极其简单的小分子不需要引入任何取代基就能够通过氢键自组装,实现高效的荧光-室温磷光多重发射。磷光寿命长达305 ms,量子效率能达到4%。更有趣的是,它们在容易获得的可见光激发下也可实现长寿命的室温磷光。实验结果表明,刚性化的分子构象和高度有序的空间网格结构,不但可以限制分子的运动和抑制非辐射跃迁而且可以促进系间窜跃速率,从而实现高效且长寿命的有机磷光。另外,利用长寿命有机磷光在可见光激发下的显着特征,成功的实现了多重加密和解密的应用。

尹贤贤[4](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分析及病害智能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铁线路基础设施维护是保障行车安全和乘客安全的重要保障机制。随着地铁运营的飞速发展,对地铁行车设备的监测与维修保养越来越成为保障地铁车辆行车安全的重中之重。城轨列车运行速度及发车密度的提升加速了运营线路轨道服役性能的劣化及失效进程,引发了行业内高度关注的诸多问题,如大量曲线外轨因侧磨过度而失效下线、钢轨表面频繁出现的异常波磨现象以及由其引发的轨道线路基础设施疲劳劣化和环境振动噪声干扰等。为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化、持久化与快速化发展的需求,进行城轨交通轨道服役性能劣化分析,展开轨道病害的智能检测研究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针对轨道线路上的外轨侧磨、钢轨表面波磨及扣件服役劣化等现象分别展开了机理分析以揭示其劣化规律,随后针对轨道病害提出了基于轴箱振动信号的智能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揭示了曲线外轨侧磨随轨道服役寿命的发展演变规律。基于轮轨多点接触动力学、Specht材料摩擦-磨损理论,结合磨耗灵敏度分析提取了对外轨侧磨最具影响的七大因素,分别是摩擦系数、一系悬挂刚度、曲线半径、轨距、轴重、未平衡外轨超高及轨底坡度,提出了基于RSM(响应曲面法)、SVM(支持向量机)、RVM(相关向量机)这3种不同回归分析方法的曲线外轨服役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其均能达到高于90%的预测准确率。(2)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评估计算的钢轨波磨增长预测模型,揭示了钢轨波磨产生的根本原因。即由轨道离散支承结构的刚度、阻尼设置致使车辆以某速度运行通过轨道时直接激发的轨道系统超谐共振响应,最终引发了钢轨波磨的产生。研究发现了轨道曲线半径、轨下支承刚度和轨枕间距是影响波磨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3)提出了一种基于轮轨振动-磨损模型的车轮多边形对钢轨波磨形成机理分析方法。将由多边形车轮传递到轨道的轴荷载看作是一种沿轨道纵向变速移动的谐波荷载,借助轨道振动理论和仿真试验分析了车轮多边形对于钢轨波磨产生及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会引发钢轨表面的初始磨耗疤,当来自多边形车轮的谐波激励恰好激发轨道共振时,初始磨耗疤会发展演变为钢轨波磨。(4)揭示了扣件系统的疲劳劣化规律以及钢轨波磨对扣件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轴箱振动加速度的扣件劣化智能检测技术。从钢轨-扣件系统耦合动力学和结构疲劳劣化的角度对扣件性能的疲劳劣化规律以及其疲劳寿命展开研究;基于扣件-钢轨-轮对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扣件病害与轴箱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搭建了基于串联卷积神经网络的轨道扣件病害智能诊断模型,以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频谱图像作为网络模型特征输入。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扣件病害智能诊断方法的分类辨识准确率高达98.27%。(5)提出了一种轨道病害智能识别与检测方法。借助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得了足够多的包含轨道病害响应信息的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对检测信号分别进行小波功率谱分析和变分模态分解(VMD分解)及谱峭度熵计算以提取轨道病害特征响应,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轨道病害自动检测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轨道病害智能检测方法的病害诊断准确率为96.72%。

李明航[5](2021)在《考虑振源随机特性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混合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交通运量的巨大需求与其显着的环境振动影响之间的客观矛盾,已成为制约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建地铁线路环境振动影响的风险,需要针对不同敏感目标,给出精准、可靠的振动预测结果,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有效的综合减、隔振技术方案。作为一种适用于精准预测阶段的技术手段,基于“FDL&LSTML”模式的解析/数值计算法与实测法混合使用的预测模型(简称Hybrid预测模型)可同时兼顾先进解析/数值方法及实测法的优势,已经在地面线路的环境振动预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该预测模型在城轨交通地下线路的环境振动影响预测评估中仍未得到成熟发展。此外,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所有列车振动环境影响的预测中,大多数情况都是针对线路开通初期的定值预测。但由于车辆参数(如悬挂参数、乘客数量等因素)、轮/轨磨耗程度及养护水平等因素的显着差异,导致振动源强呈现明显的不确定性。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混合预测方法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参数不确定性研究(No.51978043)”、“列车振动环境影响预测的准确度与可靠性研究(No.51778049)”,以列车振动源强的不确定性研究为核心,拓展出适用于地下线路列车振动环境影响分析的Hybrid预测模型,并将现有列车振动环境影响的定值预测模式拓展为概率预测模式。主要研究工作、成果和主要创新点概括如下:1.本文选择在一条地铁运营线路固定断面及附属车辆段,全面开展并完成了运营列车车轮踏面粗糙度、选定断面轨道钢轨表面粗糙度及隧道壁振动的系统性跟踪测试工作。获得了该运营线路上轮/轨养护维修周期内的“钢轨表面粗糙度/车轮踏面粗糙度/振动源强”完整测试数据;全面揭示了轮、轨养护维修周期内振动源强的发展规律及统计分布特征;探索了车轮镟修、钢轨打磨在降低地铁列车环境振动影响方面的技术要素。2.基于多输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入与响应谱数学理论,构建了轨道不平顺谱及车轮不圆顺谱随机耦合的轮、轨联合激励输入数学模型。根据该数学模型,可获得更接近实测的振源频域响应。如果忽略车轮不圆顺的影响,钢轨振动加速度的分频振级(车轮多边形磨耗对应频段)计算与实测误差最大可达15d B。3.结合本文及课题组多年积累的测试样本,构建了反映DTⅥ2扣件普通整体道床轨道钢轨表面粗糙度“时-空随机性”的随机粗糙度谱及完整养护维修周期内典型地铁6节编组B型列车的随机车轮不圆顺谱。基于频域“车辆-轨道”耦合解析模型,采用Monte Carlo法,以随机轮、轨不平顺谱作为输入激励,同时考虑车辆参数的随机特性,得到了多因素联合作用下列车振源频域响应的随机特征。4.分析了多种模式下,地下线路等效列车荷载线振源(简称等效线振源)激励的振动传递特征;对比分析了地下线路等效线振源长度、激励间距、激励位置对线传递率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采用数值法、解析法,探索了地下线路列车荷载力密度级的测算方法;基于“FDL&LSTML”模式,拓展出了适用于地下线路列车振动环境影响预测的三种混合模式的Hybrid预测模型。为地下线路列车振动环境影响评估中,满足线路施工图设计阶段精准预测水平要求的预测方法提供了更好的选择。5.提出了考虑随机振动源强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概率预测方法的操作流程。据此,预测分析了某城市一处规划地铁线路对某临近既有研究院内敏感仪器的振动影响。在实际预测过程中发现,与参考类比线路开通运营初期随机源强给出的预测结果相比较,在考虑轮轨磨耗持续发展引起的随机轮轨不平顺状态后,本预测敏感点在10Hz以上频段的预测振动响应及超限概率明显增大。因此,在列车振动的环境影响预测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轨道型式及列车动力特性,合理选择随机轮轨不平顺激励,对反映轮轨磨耗持续发展引起的随机振动响应做出中期或者长期预测。

杨毅青,申睿,高浩洋,何万林,赵洪杰[6](2021)在《基于压电效应的切削振动能量收集及减振刀具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长径比刀具普遍应用于具有深腔、深孔特征工件的加工。随着悬长的增加,刀具等效刚度降低,易引发强烈切削振动。设计内置压电陶瓷吸振器的大长径比车刀,可将主结构振动转化为吸振器质量块振动和压电陶瓷输出的电能,提升减振效果。模态试验表明,减振车刀共振峰值相比于原刀具减少了80.1%。最后,开展多组切削试验,相比于无吸振器刀具,加吸振器后刀具频响函数峰值下降了72%,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了67.2%。同时,收集到的输出电压达1.1~10.1V,该信号与切削振动密切相关。

班新林[7](2021)在《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运营里程占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一半以上,我国高铁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桥梁占线路里程的比例高,平均大于50%,部分线路高达90%,其中标准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又占桥梁里程的90%以上。标准简支梁桥的设计理论、建造模式及运营性能控制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成为保障高速铁路线路高平顺性与高速列车长期平稳运行的关键控制环节。以32m简支箱梁为核心的我国高铁标准简支梁建造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但40m简支梁对我国长度约25m的动车组具有消振优势,并且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河流湖泊中桥梁下部基础造价较高等情况下可以节省大量工程投资,工程应用需求大。40m简支箱梁代表了高速铁路标准简支梁建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40m简支梁设计理论创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速铁路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对象,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设计和静力学设计、容许应力法设计和极限强度理论设计、确定性分析和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可靠度分析,并且以实际工程应用目标打造一榀足尺试验梁,研究了系统的试验验证技术。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动力系数和桥面加速度为控制指标,采用移动荷载列模型研究40m简支梁的竖向自振频率设计限值,研究结果论证了40m简支梁的消振效应,基频设计限值采用规范下限值即可。虽然混凝土结构本身较大的线质量,决定了桥面加速度不控制高铁简支梁的刚度设计,本文针对较小线质量40m简支梁基频限值的分析,可以为轻型桥梁结构和轨道结构的发展提供借鉴。另外,以车体加速度为控制指标,采用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模型,研究了40m简支梁的挠跨比、残余徐变变形和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根据是否为可调的工后变形,分别给出各自的研究原则,研究得到的挠跨比限值大于既有规范,不控制40m简支梁刚度设计。基于车体加速度随速度变化规律,采用运营速度给出单独考虑的残余徐变变形限值和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并给出工后变形变位的组合限值。(2)基于现行规范设计了一榀完全满足工程应用条件的高速铁路40m简支箱梁,设计考虑了运营状态设计指标、施工工况下混凝土应力以及横框结构的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设计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梁预制质量良好,基于研发的试验平台和加载系统,验证了40m简支梁抗弯性能、抗扭性能、抗裂安全系数、开裂荷载、预应力度和强度安全系数,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受力复杂的锚固区,试验验证了预应力张拉工况下结构受力安全。(3)使用桁架模型分析40m简支梁抗弯极限承载力,并与国内外规范公式进行对比,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的简支梁在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时,抗弯能力有5.9%~10.7%的富裕。提出了采用莫尔协调转角桁架模型、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固角软化桁架模型的抗剪设计方法,考虑了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以试验测试数据为分析起点,以试验梁配筋为基础,得到了抗剪钢筋的屈服顺序以及混凝土结构极限剪应力。采用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分析得到40m简支箱梁纯扭状态的破坏全过程,随着扭转角的增加,得到混凝土主压应变、剪力流区厚度发展规律和钢筋屈服顺序。研究表明40m简支梁抗扭延性比为15.8,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针对锚固区受力特征,基于拉压杆理论创立了三种腹板模型和两种底板模型,结果表明预应力筋的劈裂力不控制足尺试验梁端配筋设计。(4)考虑二期恒载引起的跨中挠度和二期恒载加载龄期的随机性,分别采用一次二阶矩法和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蒙特卡洛法计算残余徐变变形的可靠度,结果表明增加二期恒载加载龄期可以有效控制残余徐变变形的发展。考虑截面抗弯刚度、线质量和阻尼比的随机性,研究了桥面加速度的可靠度;考虑轨道不平顺的高低幅值和残余徐变上拱幅值的随机性,研究了车体加速度的可靠度;加速度响应均符合极值I型分布规律。累积概率99%的加速度明显大于确定性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设计参考指标。

薛蕊[8](2021)在《时速250公里以上货运动车组振动特性及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快速货运需求的加大,我国在标准动车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研发了时速250公里以上货运动车组,其车体地板上安装有扣件用来固定小型集装器。货运动车组目标运营速度高达350km/h,高速运行工况下,动车组车体与集装器之间可能出现结构振动。相较于客运动车组,货运动车组载重增加,不确定的运载工况对列车运行安全性亦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时速250公里以上货运动车组振动特性与安全性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车-集装器”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考虑车体与集装器之间力学连接关系,和集装器重心空间位置变化,推导了货运动车组集装器、车体、构架、轮对等部件的运动方程,建立了全刚性“车-集装器”耦合动力学模型和考虑柔性车体的“车-集装器”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结果对比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2)研究了货运动车组“车-集装器”耦合动力学性能受地板扣件连接参数影响的振动敏感性。基于全刚性“车-集装器”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车体地板扣件连接参数对货运动车组车体振动的影响;分析了直线和曲线运行工况下,货运动车组中集装器、构架、柔性车体不同运行速度的耦合振动特性;对比了考虑“车-集装器”耦合关系和不考虑二者耦合关系的货运动车组振动特性结果的差异性;获得了不同地板连接参数下,构架至车体和车体至集装器的垂向和横向加速度频响函数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板扣件连接参数对车体和集装器的振动影响较大,对构架振动影响较小;不考虑车体与集装器耦合关系模型的振动结果,与扣件参数较大的耦合模型的结果类似;扣件参数不仅改变车体至集装器的频响函数,也会影响构架至车体的频响函数。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给出了工程中地板扣件参数的建议值。(3)研究了瞬态横风载荷对货运动车组振动特性的影响。基于Cooper理论建立了瞬态横风风谱,获得了不同运行速度和平均风速下作用于车辆的瞬态风载荷。将风载荷施加到“车-集装器”耦合动力学模型中,获得了货运动车组中车体、构架和集装器等部件在横风载荷与轨道不平顺耦合作用,和其单独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车体和集装器垂向和横向振动能量以及构架横向振动能量集中在5Hz以内;构架垂向振动能量受轨道不平顺激励影响比较大,可高达50Hz;集装器在车体内部的摆放位置对其在横风载荷工况下的振动有较大的影响等。(4)研究了货运动车组在多因素组合工况下的运行安全性。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选取我国高铁线路因素和集装器装载质量因素作为变量进行正交仿真实验。车体内分成多个区域,并考虑不同区域上集装器不同的装载质量,以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与倾覆系数等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合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开展不同影响因素对安全性的贡献率分析,获得了货运动车组的不利运行工况。在不利工况的基础上,研究了货运动车组在不同集装器重心横向偏移量和不同重心高度下的运行安全性。研究表明,货运动车组在不利工况运行条件下满足安全性运行的要求;线路因素对车辆的安全性影响最大;将车体分成三区域,放置不同质量的集装器时,中部集装器的质量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影响较明显。货运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应重点监测轮重减载率。本文图105幅,表35个,参考文献193篇。

才文闹布[9](2021)在《玉树“卓”舞韵律声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树藏族自治州作为“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流的共同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这里孕育了着种类丰富多样、形式独特别致、内容多姿多彩的藏族歌舞文化,因此玉树藏族自治州长期以来被称为“藏族歌舞之乡”。“卓”舞是说藏语“!?”的音译,舞蹈、音乐、诗体唱词为一体,它是一种古老的礼仪性的藏族民间团体舞蹈,是一种边唱边跳的舞蹈形式。本论文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以praat软件来提取不同声学参数如基频、能量和时长等方面为突破口分析玉树地区比较流行的三种“卓”舞的唱词曲调,将其三种卓舞歌转化为五线谱,最后利用spss来统计数据。通过对玉树卓舞进行声学分析得出其独特的声学特征及对比的研究。从基频方面看,玉树“卓”舞的基频低于玉树民歌。新赛嘉那求“卓”舞的乐曲走向基本呈现出阶梯形式。而且乐句内和结尾中存在持续时长3—9s左右的短拖腔。称多白龙卓舞的乐句内和结尾中存在持续时长2—4s左右的短颤音。囊谦卓格玛的乐曲和乐句时长短,基频低,颤音波动不大。从能量方面看,称多白龙“卓”舞和新赛嘉那求“卓”舞能量走向是先升后降的,基本呈现为拱形的曲线。新赛嘉那求“卓”舞的能量几乎处于高频带,除了《雪山》之外,其余的能量平均在61.72d B—66.67d B之间,声波能量较强,声音的强度大,《雪山》的能量基本处于低频状态,整体能量走向处于平衡的状态,平均值在54.41d B,声波能量相对弱,声音的强度小。称多白龙卓舞的能量平均值基本在61d B—62d B。整体的能量走向体现出声音的强度大小和音量的范围广泛。从中能够表现出慢板、中板和快板的韵律变化以及曲式结构的完整性。囊谦卓格玛的能量走向呈现出拱形的趋势,声波能量较弱,能量时长短,能量平均值在45.90db—50.7db。随着韵律情感的变换,能量走向平衡状态,音量清脆。从时长方面看,三种卓舞中新赛嘉那求卓舞的乐句和乐曲时长最长,乐句时长基本在30—2s之间,而且每句乐句的第一乐句时长最长,最后第三到四乐句时长最短,中间部分的乐句时长基本稳定,有明显的规律性。称多白龙卓舞乐句和乐曲时长短于新赛嘉那求卓舞,乐句时长基本在27—5s之间,但是乐句时长的结构一样。囊谦卓格玛的乐句时长短,乐曲时长长,乐句时长基本在10—2s之间。

唐练洋[10](2021)在《深水陡坡立管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及涡激振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45°方向振动480Hz(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5°方向振动480Hz(论文提纲范文)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概述
        1.2.1 传统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1.2.2 低维度碳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1.2.3 取向性碳纳米材料
    1.3 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中的能质传递机理
        1.3.1 电子传递强化基本策略
        1.3.2 离子输运与固液界面静电吸附机理
        1.3.3 纳米尺度下的界面能质传递过程
    1.4 能质传递过程中的边缘效应
        1.4.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结构调控
        1.4.2 边缘效应及能源储存与转化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3 材料表征分析
        2.3.1 形貌结构分析
        2.3.2 材料构成分析
        2.3.3 表面光电特性分析
        2.3.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
    2.4 性能评价分析
        2.4.1 光催化水裂解制氢性能评价系统
        2.4.2 超级电容储能性能测试及应用平台
    2.5 数值计算方法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2.5.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简介
        2.5.3 建模、模拟软件及相关数据后处理方法
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调控及能质传递强化机理
    3.1 引言
    3.2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PECVD制备与边缘生长调控
        3.2.1 等离子体源的选择
        3.2.2 生长基底的选择
        3.2.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调控方法
    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研究
        3.3.1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表征
        3.3.2 PECVD法制备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基底适应性分析
        3.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模式与密度调控研究
    3.4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学与光电响应特性
        3.4.1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吸收性能研究
        3.4.2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行为研究
        3.4.3 石墨烯边缘光电场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3.5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电子结构与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
        3.5.1 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
        3.5.2 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表征
        3.5.3 近场光诱导力显微表征
    3.6 本章小结
4 边缘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及光催化制氢研究
    4.1 引言
    4.2 GCN/NVG复合结构设计与限域制备
        4.2.1 目标结构设计
        4.2.2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的石墨相氮化碳限域制备
    4.3 材料表征与分析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光学性质与表面浸润性表征
    4.4 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性能表征
        4.4.1 固载式光催化试验体系
        4.4.2 光催化活性与表观量子产率
    4.5 GCN/NVG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研究
        4.5.1 GCN/NVG复合材料电子结构
        4.5.2 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研究
        4.5.3 垂直取向石墨烯促进光催化机理
    4.6 本章小结
5 边缘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优化及电容去离子研究
    5.1 引言
    5.2 电容去离子技术概述
        5.2.1 技术背景
        5.2.2 性能指标
        5.2.3 电极材料
        5.2.4 共离子效应与电荷效率
        5.2.5 太阳光驱动/促进电容去离子相关研究
    5.3 光促进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5.3.1 电极制备与电容去离子试验系统
        5.3.2 电极微观形貌表征
        5.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4 光照吸脱附性能测试
    5.4 光照促进电容去离子机理研究
        5.4.1 基于光诱导力显微的边缘电场探测
        5.4.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研究
        5.4.3 基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富边缘电极构筑及滤波电容储能研究
    6.1 引言
    6.2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与表征
        6.2.1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
        6.2.2 电极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6.3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性能表征
        6.3.1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配制
        6.3.2 电解液物性表征
    6.4 基于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石墨烯泡沫储能性能
        6.4.1 电化学表征方法
        6.4.2 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形貌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6.4.3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的交流滤波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基于吩噻嗪衍生物的有机长余辉材料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长余辉的研究进展
    1.3 有机长余辉的重要参数
        1.3.1 有机长余辉寿命
        1.3.2 有机长余辉量子效率
    1.4 有机长余辉的影响因素
        1.4.1 系间窜跃过程
        1.4.2 外部周围的环境
    1.5 有机长余辉材料的设计策略
        1.5.1 单组分
        1.5.2 多组分
        1.5.3 聚合物
    1.6 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应用
        1.6.1 生物成像
        1.6.2 信息加密和防伪
        1.6.3 传感器
        1.6.4 有机发光二极管
    1.7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7.1 选题依据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晶体堆积形式对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光物理过程的调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药品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和表征方法
        2.2.3 量子化学计算
        2.2.4 防伪图案和3D模型制备
        2.2.5 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2.3.2 晶体分析
        2.3.3 理论计算分析
        2.3.4 防伪和3D图形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效且长寿命有机长余辉材料的构筑新策略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药品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和表征方法
        3.2.3 量子化学计算
        3.2.4 加密和防伪图案的制备
        3.2.5 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3.3.2 晶体分析
        3.3.3 理论计算分析
        3.3.4 加密和防伪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组装聚集体:可见光激发有机长余辉材料的构筑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药品和试剂
        4.2.2 实验仪器和表征方法
        4.2.3 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4.3.2 晶体分析
        4.3.3 数据多重加密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化合物的核磁氢谱和碳谱
作者简介与学术成果
致谢

(4)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分析及病害智能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曲线轨道外轨侧磨
        1.2.2 钢轨表面波磨成因分析
        1.2.3 车轮多边形磨耗对钢轨病害影响分析
        1.2.4 扣件性能劣化及其检测技术
        1.2.5 轨道病害检测技术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及框架
2 钢轨侧磨机理及其磨耗预测
    2.1 问题陈述
    2.2 曲线外轨侧磨理论分析
    2.3 灵敏度分析及预测模型理论基础
        2.3.1 灵敏度分析
        2.3.2 预测模型基础理论
    2.4 钢轨侧磨仿真模型
    2.5 仿真结果分析及讨论
        2.5.1 基于侧磨的钢轨磨耗轮廓演变规律
        2.5.2 曲线外轨侧磨的灵敏度分析
        2.5.3 曲线外轨侧磨的回归预测分析
    2.6 现场侧磨数据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轨道结构特性对钢轨表面波磨形成机理分析
    3.1 问题陈述及方法概述
        3.1.1 钢轨波磨增长预测模型
        3.1.2 钢轨磨耗叠加模型
        3.1.3 仿真模型及数据应用
    3.2 钢轨波磨成因分析
        3.2.1 钢轨波磨增长函数计算
        3.2.2 钢轨波磨通过频率与轨道固有振动的关系分析
    3.3 钢轨波磨发展演化规律仿真分析
    3.4 钢轨波磨实测案例分析
    3.5 本章结论
4 车轮多边形对钢轨表面波磨形成机理分析
    4.1 问题陈述
    4.2 基于车轮多边形的钢轨动力学及磨耗分析
        4.2.1 基于车轮多边形的轨道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
        4.2.2 基于车轮多边形的钢轨磨耗模型
        4.2.3 基于车轮多边形的钢轨波磨发展规律
    4.3 仿真验证结果与讨论
        4.3.1 轮轨磨耗仿真模型
        4.3.2 车轮多边形对于钢轨初始波磨的影响
        4.3.3 车轮多边形对于钢轨现有波磨的影响
        4.3.4 钢轨波磨减磨措施初探
    4.4 本章小节
5 钢轨扣件疲劳劣化分析及病害智能检测
    5.1 问题陈述
    5.2 基于不同轨道条件的扣件振动响应分析
        5.2.1 钢轨-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
        5.2.2 轨道曲线参数对于扣件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5.2.3 钢轨波磨对于扣件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5.2.4 扣件弹条疲劳应力分析
    5.3 扣件弹条的疲劳劣化分析
        5.3.1 疲劳破坏分析基础理论
        5.3.2 弹条疲劳损伤模型
        5.3.3 钢轨波磨对弹条疲劳破坏的影响
    5.4 基于扣件病害的轮对动力学响应
        5.4.1 基于扣件病害的钢轨动力学响应
        5.4.2 基于扣件病害的轮对动力学响应
    5.5 基于扣件病害的轴箱振动加速度频谱分析
        5.5.1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
        5.5.2 基于扣件病害干扰的轴箱振动响应分析
    5.6 基于深度学习的扣件系统病害自动辨识
        5.6.1 网络结构设置
        5.6.2 网络训练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轨道病害智能识别与检测
    6.1 问题陈述
    6.2 基于轨道病害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仿真
        6.2.1 钢轨轨面塌陷的仿真模拟模型
        6.2.2 钢轨波磨的仿真模拟模型
        6.2.3 钢轨接头的仿真模拟模型
        6.2.4 钢轨高低焊接不平顺仿真模拟模型
    6.3 基于时频分析的轨道病害振动响应特征提取
        6.3.1 钢轨局部塌陷的轴箱振动响应特征分析
        6.3.2 钢轨波磨的轴箱振动响应特征分析
        6.3.3 钢轨接头病害的轴箱振动响应特征分析
        6.3.4 钢轨焊接不平顺的轴箱振动响应特征分析
        6.3.5 钢轨踏面病害叠加扣件劣化的轴箱振动响应特征分析
    6.4 基于谱峭度熵的轨道病害脉冲特征提取
        6.4.1 理论基础
        6.4.2 基于谱峭度熵的轴箱振动响应分析
    6.5 轨道病害智能检测方法
        6.5.1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的轨道病害检测方法
        6.5.2 基于串联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的轨道病害智能检测方法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考虑振源随机特性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混合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环境振动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
        1.2.1 轨道交通列车振动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估体系
        1.2.2 轨道交通列车振动环境影响的预测模型
        1.2.3 列车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1.2.4 作者所在实验室的研究基础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3 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性成果
2 列车振动源强的全系统跟踪试验研究
    2.1 全系统跟踪试验方案
    2.2 测试内容与测试设备
        2.2.1 振源加速度测试
        2.2.2 轮、轨表面粗糙度测试
    2.3 跟踪试验分析
        2.3.1 车轮踏面粗糙度测试结果
        2.3.2 钢轨表面粗糙度测试与区间动态高低不平顺
        2.3.3 隧道壁振动加速度分析
        2.3.4 隧道壁加速度跟踪对比分析
        2.3.5 隧道壁测点Z振级与列车运营里程的对应关系
    2.4 轮、轨养护维修对源强的影响
        2.4.1 钢轨打磨对振源加速度的影响
        2.4.2 车轮镟修对振源加速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车轮不圆顺谱与轨道不平顺谱随机耦合激励模型
    3.1 振源分析模型中的轮、轨动态激励信息
    3.2 轮、轨联合激励模型
        3.2.1 简化的轮轨相互作用模型
        3.2.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激励-响应”关系
        3.2.3 输出响应的自相关函数
        3.2.4 轮轨耦合粗糙度谱
    3.3 频域“车辆-轨道”耦合解析模型
        3.3.1 车辆模型
        3.3.2 轨道模型
    3.4 “车辆-轨道”的耦合关系及系统响应的求解
        3.4.1 “车辆-轨道”的耦合关系
        3.4.2 轮、轨耦合不平顺谱拟合方法
        3.4.3 轮轨力的求解
        3.4.4 轨道动力响应的求解
    3.5 轮、轨联合激励模型的案例计算及试验分析
        3.5.1 理论算例分析
        3.5.2 现场试验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多随机因素联合作用下列车振源频域响应不确定性分析
    4.1 轨道钢轨表面粗糙度谱及车轮不圆顺谱的随机模型
        4.1.1 随机钢轨粗糙度谱
        4.1.2 随机车轮不圆顺谱
    4.2 随机车辆参数及随机激励对振源频域振动响应的影响
        4.2.1 随机车辆参数对振源频域振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4.2.2 随机车辆参数及随机车轮不圆顺谱对振源频域振动响应的影响
        4.2.3 随机车辆参数及轮轨耦合不平顺谱对振源频域振动响应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城轨地下线路列车振动环境影响预测的HYBRID模型
    5.1 “FDL&LSTML”模式的力学机理及HYBRID预测模型
        5.1.1 “FDL&LSTML”预测模式的力学机理
        5.1.2 HYBRID预测模型
    5.2 不同地铁列车激励作用下振动响应对比分析
    5.3 线传递率级计算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5.3.1 多点激励等效线振源激励模式振动传递特征的数学机理分析
        5.3.2 均匀弹性半无限空间线传递率级计算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5.3.3 水平成层弹性半无限空间线传递率及计算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5.3.4 等效误差分析
    5.4 考虑地下线路特征及随机振动源强的HYBRID预测模型
        5.4.1 力密度级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5.4.2 考虑随机振动源强力密度级的HYBRID预测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考虑随机振动源强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概率预测方法及案例分析
    6.1 考虑随机振动源强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概率预测方法
    6.2 预测案例工程背景及类比断面现况测试
        6.2.1 工程背景
        6.2.2 类比断面振动源强及地表振动现况测试
    6.3 考虑实测随机振动源强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概率预测
        6.3.1 数值模型建立与校核
        6.3.2 概率预测结果分析
    6.4 考虑多随机因素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概率预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铁路标准简支梁发展
    1.3 铁路标准简支梁动力设计参数
        1.3.1 铁路桥梁动力学研究方法
        1.3.2 动力设计参数
    1.4 高速铁路32m简支箱梁结构设计
        1.4.1 设计指标
        1.4.2 高速铁路32m简支梁设计
    1.5 铁路桥梁基于可靠度的设计研究
    1.6 高速铁路40m简支箱梁研究意义
    1.7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桥梁动力响应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研究
    2.1 车桥消振理论
    2.2 跨度32m、40m简支梁动力响应规律对比
    2.3 基于动力系数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
    2.4 基于桥面加速度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车体加速度的变形变位设计限值研究
    3.1 车桥耦合计算理论
    3.2 基于列车运行舒适度的变形变位分析原则
        3.2.1 挠跨比计算原则
        3.2.2 残余徐变变形计算原则
        3.2.3 墩台不均匀沉降计算原则
    3.3 挠跨比限值
    3.4 残余徐变变形限值
    3.5 不均匀沉降限值
    3.6 工后变形变位组合限值
    3.7 车体加速度峰值规律
    3.8 本章小结
4 足尺试验梁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结构设计
    4.3 结构计算
        4.3.1 运营阶段设计计算
        4.3.2 预应力工况实体有限元计算
        4.3.3 横框配筋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足尺试验梁试验
    5.1 试验梁预制
    5.2 试验加载系统
        5.2.1 台座系统
        5.2.2 七点加载模式
        5.2.3 静载试验自动控制系统
    5.3 整体受力性能测试
        5.3.1 设计荷载测试
        5.3.2 偏载试验
        5.3.3 抗裂安全性能测试
        5.3.4 预应力度及强度安全性能测试
    5.4 终张拉梁端应力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桁架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6.1 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分析理论
    6.2 抗弯承载力分析
        6.2.1 桁架模型
        6.2.2 基于规范的承载力计算
    6.3 抗剪承载力分析
        6.3.1 整体抗剪承载力
        6.3.2 基于弥散应力单元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6.4 抗扭承载力分析
        6.4.1 转角软化桁架模型
        6.4.2 基于规范的承载力计算
    6.5 本章小结
7 锚固区受力分析及配筋验算
    7.1 简支梁D区设计理论
    7.2 AASHTO规范计算
        7.2.1 锚固力效应计算
        7.2.2 腹板配筋验算
        7.2.3 底板配筋验算
    7.3 拉压杆模型计算
        7.3.1 腹板配筋验算
        7.3.2 底板配筋验算
    7.4 本章小结
8 徐变可靠度和车桥动力可靠度研究
    8.1 时变可靠度理论
    8.2 动力可靠度理论
        8.2.1 首次超越失效机制
        8.2.2 极值分布
    8.3 可靠度计算方法
        8.3.1 一次二阶矩法(FOSM法)
        8.3.2 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Method)
        8.3.3 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
    8.4 残余徐变变形可靠度分析
        8.4.1 40m简支箱梁残余徐变变形设计计算
        8.4.2 徐变时变分析模型
        8.4.3 一次二阶矩法可靠度分析
        8.4.4 基于拉丁超立方的蒙特卡洛法可靠度分析
    8.5 桥面竖向加速度可靠度分析
        8.5.1 基本工况
        8.5.2 基于可靠度的桥面加速度计算
        8.5.3 参数灵敏度分析
    8.6 车体竖向加速度随机性分析
        8.6.1 基本工况
        8.6.2 基于可靠度的加速度计算
        8.6.3 参数灵敏度分析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时速250公里以上货运动车组振动特性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
    1.3 瞬态横风载荷对车辆的振动影响研究进展
    1.4 货运列车重心偏移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及方法
        1.4.1 重心偏移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1.4.2 实验设计方法
    1.5 论文章节安排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技术路线
        1.5.2 论文章节安排
2 货运动车组车-集装器耦合作用模型
    2.1 车-集装器耦合刚性模型
        2.1.1 集装器受力分析及运动微分方程
        2.1.2 车体受力分析及运动微分方程
        2.1.3 构架受力分析及运动微分方程
        2.1.4 轮对受力分析及运动微分方程
    2.2 轮轨接触模型
        2.2.1 轮轨接触关系
        2.2.2 轮轨力求解
        2.2.3 轮轨匹配关系
    2.3 悬挂部件动力学模型
    2.4 车辆系统参数及刚体振动模态
    2.5 高速货运动车组车辆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
        2.5.1 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
        2.5.2 车辆动力学模型部件弹性化处理
        2.5.3 车体弹性模态
    2.6 动力学计算线路参数
        2.6.1 曲线线路参数
        2.6.2 线路不平顺激扰
    2.7 货运动车组动力学模型验证
        2.7.1 车体加速度
        2.7.2 轮轨作用力
    2.8 本章小结
3 货运动车组车体-集装器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3.1 振动问题研究方法
    3.2 随机振动功率谱及传递函数
        3.2.1 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
        3.2.2 车辆系统振动传递函数
    3.3 地板连接扣件参数对车体-集装器系统刚性模型的振动影响
        3.3.1 扣件力学参数对车体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3.3.2 扣件阻尼参数对车体-集装器系统垂向振动的影响
        3.3.3 扣件阻尼参数对车体-集装器系统横向振动的影响
    3.4 地板连接扣件参数对柔性车体-集装器系统模型的振动影响
        3.4.1 直线工况垂向振动
        3.4.2 直线工况横向振动
        3.4.3 曲线工况垂向振动
        3.4.4 曲线工况横向振动
    3.5 货运动车组频率响应函数(FRF)
        3.5.1 垂向加速度频响函数
        3.5.2 横向加速度频响函数
        3.5.3 线路工况对车体-集装器间频响函数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货运动车组瞬态横风致耦合振动效应研究
    4.1 风载荷模型
        4.1.1 风速模型
        4.1.2 高速列车气动力计算
    4.2 瞬态横风载荷的加载与模型的选择
        4.2.1 风载荷加载方式对货运动车组车体振动的影响
        4.2.2 刚性/柔性车体对横风载荷作用下车体振动的影响
    4.3 瞬态横风载荷对货运动车组系统振动的影响
        4.3.1 时域特征
        4.3.2 频域特征
    4.4 安全性指标
    4.5 本章小结
5 货运动车组多因素组合工况的运行安全性研究
    5.1 多因素组合工况研究的必要性
    5.2 正交实验基本原理
    5.3 正交实验的因素分析及实验水平的确定
        5.3.1 线路条件与运行速度组合因素的分析及水平确定
        5.3.2 货运动车组集装器的装载工况确定
    5.4 货运动车组不利工况正交实验
        5.4.1 线路不利工况方案设计
        5.4.2 不利运行工况仿真结果分析
    5.5 货运动车组不利工况的确定
    5.6 基于集装器装载因素的正交实验
        5.6.1 正交实验结果方案及结果分析
        5.6.2 基于轮重减载率和倾覆系数的二次验算
    5.7 不利工况运行安全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玉树“卓”舞韵律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玉树地理位置及人口
    1.2 “玉树”地名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发音合作人
        1.5.3 实验设备
        1.5.4 语料来源
    1.6 玉树卓舞唱词的类型及含义
        1.6.1 卓舞的含义及来源
        1.6.2 玉树卓舞的类型
第二章 新寨嘉那求卓舞唱词声学韵律分析
    引言
    2.1 新赛嘉纳求卓舞的语料分析
    2.2 基频声学分析
        2.2.1 新寨嘉那求“卓”舞唱词乐句基频声学分析
        2.2.2 新寨嘉那求“卓”舞整体基频曲线分析
        2.2.3 四种求“卓”舞的整体基频声学分析
    2.3 能量声学分析
        2.3.1 新寨求“卓”舞的唱词乐句能量分析
        2.3.2 新寨求“卓”舞的整体能量曲线分析
        2.3.3 新寨求“卓”舞的整体能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称多白龙卓舞唱词声学韵律分析
    引言
    3.1 称多白龙卓舞语料分析
    3.2 声学分析
        3.2.1 称多白龙“卓”舞唱词乐句基频声学分析
        3.2.2 称多白龙“卓”舞整体基频曲线声学分析
        3.2.3 称多白龙“卓”舞整体基频声学分析
    3.3 能量声学分析
        3.3.1 称多白龙“卓”舞唱词乐句能量声学分析
        3.3.2 称多白龙“卓”舞整体能量曲线声学分析
        3.3.3 四种求“卓”舞的整体能量声学分布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囊谦卓舞唱词声学韵律分析
    引言
    4.1 囊谦卓格玛语料分析
    4.2 基频声学分析
        4.2.1 囊谦卓格玛唱词乐句基频声学分析
        4.2.2 囊谦卓格玛的整体基频曲线分析
        4.2.3 四种卓舞的整体基频分布分析
    4.3 能量声学分析
        4.3.1 囊谦卓格玛唱词乐句能量声学分析
        4.3.2 囊谦卓格玛的整体能量曲线分析
        4.3.3 囊谦卓格玛的整体能量分布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三种“卓”舞图

四、45°方向振动480Hz(论文参考文献)

  • [1]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动力学研究进展[J]. 方虹斌,吴海平,刘作林,张琦炜,徐鉴. 力学学报, 2022
  •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D]. 徐晨轩.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吩噻嗪衍生物的有机长余辉材料的性质研究[D]. 毛慧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分析及病害智能检测研究[D]. 尹贤贤.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考虑振源随机特性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混合预测模型研究[D]. 李明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基于压电效应的切削振动能量收集及减振刀具应用[J]. 杨毅青,申睿,高浩洋,何万林,赵洪杰.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 [7]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D]. 班新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8]时速250公里以上货运动车组振动特性及安全性研究[D]. 薛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9]玉树“卓”舞韵律声学研究[D]. 才文闹布.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10]深水陡坡立管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及涡激振动特性研究[D]. 唐练洋.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  ;  

45°方向振动 480Hz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